《画风》教案设计最新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画风》教案设计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画风》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激趣: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
2、你知道哪些风?
二、识字
1、老师带来了3位小朋友。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请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
2、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出示幻灯)
3、小组合作学习“宋、涛、陈、丹、赵、艺、显”生字。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出示生字“显”,多音字“旗杆”、“呼呼地转”
3、出示课文的新词,认读词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把词语涂好。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自读自悟
1、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答案。
课文2-8自然段具体写他们是怎样画风的。请你默读这几个自然段, 想想你喜欢谁?
老师把这几个自然段搬到屏幕上来了,谁来说说你喜欢谁?
(1) 喜欢小艺。
A、因为她第一个画出风。B、因为她爱动脑筋。她画出风来了吗?C、因为她画出了飘动的旗子和转动的风车。她为什么要画?)你从哪里知道她画出风来了?她还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你能读读写小艺画风的句子吗?[点小艺画风的句子]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心里会怎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老师也来读一读行吗?谁想向老师挑战!谁来评评谁最棒!他还加上了动作!
[板: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
(2) 喜欢宋涛。
因为宋涛爱提问题。他提了什么问题?读出问的语气。他画出风来了吗?画的是什么?[板:斜斜的雨丝]他画出风来了,高兴吗?你能边想象他那高兴劲,边读读李卫画风的句子吗?[点李卫画风的句子]
为什么画斜斜的雨丝?如果能把“斜斜的”读的重点儿会更好!谁愿意再试试?(齐读。)
(3) 喜欢丹丹。
丹丹也很聪明是吗?她也学会了画风,谁能说说她是怎样画风的?[板:弯弯的小树。]谁再来读一读丹丹画风的句子。[点丹丹画风的句子]
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知道了宋涛、小艺、丹丹画的风在哪里了吗?老师找还没回答问题的同 学来回答。[指板]在飘着的旗子里,呼呼转的风车里,斜斜的雨丝里,弯弯的小树里。有了风,画面美吗?我们来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课文,好吗?你可以自由组合,扮演你最喜欢的角色。
那个小组愿意上来读?他们读得棒不棒?
2、全班交流。
①随学生回答出示相关的片子和句子。
⑴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⑵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⑶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⑷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②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什么,代进去读一读。
③请学生欣赏文中的景色。
④当小诗人说一说:风来了------,风------------里,风藏在---------------里。同时指导朗读。
3、实践活动:你有更好的画法吗?风还可以藏在什么地方?(发散学生的思维)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实践活动:
五、总结延伸
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六、课后作业
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把它们也画出来吗?大家下课后可以画一画,说一说。
画风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具准备
1、powerpoint:田字格出现要写的12个字(丹乌艺显忽丝杆眨涛陈转斜),其中,“乌”字的第二笔──竖折折钩、“艺”字最后一笔──横折弯钩、“陈”字左边的“小耳朵”──横撇弯钩、“转”字右边的“专”的第三笔──竖折撇都要呈红色。
2、生字卡片。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课文中小朋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和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谈话引入布置自学1、谜语:
摸不着,看不到,花儿见他点头,小树见他弯腰。
2、谁会画风?想不想展示你的画风的本领?
3、(课件:展示台)今天,我们就来展示画风的本领。展示分两步,第一步,先替课文中的宋涛、陈丹、赵小艺展示;第二步,展示自己是怎么画风的。现在,各小组自学课文,准备替课文中的三个小伙伴展示。注意,可要进行比赛的。
4、谁说说该怎样自学?
5、好的!小朋友们一起自学课文,准备展示吧。1、风。
2、想。
4、⑴先读课文,请拼音帮忙识字。 ⑵再读懂课文,理解意思。
⑶最后要把课文读好,读出感情。
5、分组自学。
展示自学成果1、(出示图标:展示台)可以展示了吗?
2、第一项:现在展示大家自学生字的本领。请看老师手中的卡片。(抽读。)
3、“涛、显”二字组词。
4、“陈”字“左耳旁”几笔写成?“艺”字下边的横折弯钩也就是“乙”字是几笔写成?
5、小朋友们,可要记住哦,不要把“横撇弯钩”写成了两笔。
6、第二项展示:读懂课文。读懂了吗?
7、谁能说说课文里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8、嗬,真不简单。都读懂了。
9、小朋友们,该展示你们的朗读本领了。两个小组敢不敢比赛?
10、每个小组的三个同学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三个小伙伴,另一个小组的三个同学帮助读叙述的部分。各小组再练练。注意读准多音字“杆”
11、开始比赛。你们先开始。
12、现在该你们组了。
13、小朋友们,你们比完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把课文齐读一遍吧。1、可以了。
2、认读卡片上的生字。
3、浪涛波涛波涛汹涌。
显示明显显眼显示器
6、读懂了。
7、赵小艺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陈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赵小艺还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9、敢!
10、各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11、分角色朗读课文。
12、分角色朗读。
拓展练习1、刚才大家替宋涛、陈丹、赵小艺展示了画风的本领,展示得很好。现在,该展示你们自己画风的本领了。
2、不过,这次展示的方式有点特别:我想请大家→←把自己画风的方法写下来,然后再读读和大家交流。可以吗?
3、(出示图标:展示台)下面,展示开始!谁先来?
2、可以。
写有关画风的句子。
3、分别朗读自己写的画风方法。(3~4人即可)
指导书写1、请同学们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我想问大家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哪些字有一个笔画是一笔写成的,可猛一看像是几笔写成的。
2、(在指导喧声述说的同时板书重点笔画。)请大家写写这几种笔画。
3、小朋友,请你先把“乌、艺、陈、转 眨”这几个字写两遍吧。
老师还要提醒大家注意:有几个字写的时候都不能加点,你能说说是哪几个吗?
4、再看看其他的字,书写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5、你们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希望老师写给你们看吗?
“艺”的最后一笔:横折弯钩,“丹”的第二笔:横折钩。“乌”字的第三笔“ㄣ”:竖折折钩,转字右边第三笔:竖折撇。
2、练习写笔画。
3、书写“乌、艺、陈、转”。
丝、乌、丹
4、各自发表意见:“斜”字的第二笔。
5、眨、陈、涛(提示横的长短,竖撇的起笔处。)
画风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在各种形式的朗读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创意。
情态价值观:初步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指导认记生字,争取、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体会三个小朋友的创意,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 猜谜导入新课
1. 猜谜:小朋友,你们喜欢不喜欢猜谜语?我们来猜个谜语好吗?看不见来摸不到,四面八方到处跑,飞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呼啸。(生答)你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就是风。(板书:风)
2. 全班交流:有谁能唱关于风的歌曲?又有谁能读读关于风的诗歌?还有谁能学学风吹过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关于风的课外小知识吧!(教师相机鼓励)
3. 设疑,揭题:小朋友们,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唱出来,可以说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板书:画)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画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创设情境:今天,我们还邀请来了三位活泼可爱的新朋友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2. 贴示三个小朋友图片,并把他们的名字写出来:宋涛、陈丹、赵小艺。
3. 学习生字:
(1)谁能带着我们去跟这三位新朋友打招呼呢?(请生带读姓名)
(2)谁能主动大方地去跟他们交朋友吗?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新伙伴,打招呼,并作自我介绍。例如,宋涛、你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你们都认识他们了吗?让我们再一次来喊喊他们的名字吧!
4. 检测生字识记情况:
(1) 现在老师把他们的名字拆开来,你还认识这些字吗?(请生单独认读)
(2) 开火车检测生字认读情况。
交流:咱们班有没有姓陈的小朋友?请用“涛、丹、艺”两个字组词。
5. 布置初读课文任务: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这三位小朋友有关。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要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6. 创设情境,识记“显” “忽”字,读准多音字“杆、转”的读音:老师有这几个字词把握不准读音,想请教小朋友,请你来教我来读!投影仪出示句子“显得更美了、一根旗杆(gān)、风车在呼呼地转、忽然吹来一阵风”。
7. 布置再次读课文任务:读准了这些字的字音,让我们把这些生字朋友送回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读得更好!请再次自由读课文。
三 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1. 请学生轮读课文:有谁愿意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2. 评价:想对他们的朗读说些什么吗?
3. 交流读后收获:有谁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吗?(宋涛、陈丹、赵小艺一起画风的故事。)
4.质疑,布置默读任务:那这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笔画出小朋友们画风的句子。
5. 全班交流,读一读课文中小朋友画风的句子。
6 .布置组内朗读任务:小朋友们,多么聪明啊!下面,让我们换个方式来读读课文吧!请你在小组内安排好不同的角色来读一读、演一演课文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7.全班展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8.全体学生一起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教师参与旁白)
9、提问:你们喜欢这三位小朋友吗?为什么?请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1、提问:除了这三个小朋友的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画风吗?
2、学生自由发言,对于有创新的想法给予鼓励。
3、学生动手画风,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作品。
五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这说明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敢于想象,就一定能把想做的事做好!
六 板书设计
17 画风
赵小艺 彩旗飘
风车转(zhuàn)
陈丹 小树弯
宋涛 雨丝斜
《画风》教学设计【第四篇】
以下是1篇关于小学语文《画风》教学反思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尽快掌握教学反思的写法。
小学语文《画风》教学反思一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主要讲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本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单朴实。在教学实践中,我遵循以下理念。
一、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教学。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阅读,在读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例如:在教学4-8自然段时,设计问题“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呢?”学生带着问题多样式的读,争当文中小朋友。接着我通过飘动的旗子、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利用图画去感悟风的存在,找到风的影子。随后相机指导朗读,带着兴奋的心情,自信的口气读。在多次阅读中。让学生理解宋涛、陈丹、赵小艺动脑筋学画风的过程。认识到风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学会合作、勇于创新。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
二、读说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在拓展延伸、启发联想环节,我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激发学生领悟、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想风、说风、画风,通过句式问:“你想怎样画风?”先让学生说一说,再把文章的理解想象与写作融为一体,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独立见解,从而达到学用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同时在愉快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得以发展。
三、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每当学生觉得所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规律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尽其所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启发、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创设某种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
对二年级孩子来说,如果对他们说,“有些客观事物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抽象概念,还不大能明确地理解和接受,所以我使用了猜谜语的方式,让学生去体验、感受风的存在和特点:
通过揭开谜底,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兴趣。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对课文中的几位小朋友能设法在画面上表现出风的存在,是会感到佩服的。这既具有启发性,又从某种程度上落实了有关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
四、自主学习,以读代讲
由于低年级孩子自己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都还没有很好地形成,怎样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本课我在这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尝试性探索,比如自己读通课文,小伙伴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同桌读的对的鼓励他,读的不对的就纠正他,教师巡回督促、鼓励、指导。
当然,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也不例外。首先教学内容局限知识面窄。如在作业布置中鼓励他们把“声音、气味”用自己的奇思异想用画笔画出来。再者,学生的活动面不够广。
短短的四十分钟虽然过去了,但这节课给了我许多的启示,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学是功夫篇,需要老师用心一点一滴的去学习,去积累,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同时从以上的教学点滴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的源头活水就在于生活中,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拓展启发学生,构建知识系统,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让课堂生动、精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请教其他老师、看些优质课和教学书籍等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画风》教学反思二
《画风》一课主要讲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本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单朴实,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风,进一步培养获得美的享受,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把想象到的画风的方法写下来,这样就达到读写的统一。
成功之处:
1、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量少,且要求认识的七个字中有六个出现在课文的人物姓名中,所以识字教学时我安排“打招呼、交朋友”的活动,先展示宋涛、陈丹、赵小艺的画像,号召同学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在活动中认识了生字,还锻炼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2、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能把课文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的是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向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好习惯。
不足之处:
1、应该在课堂中注重“以读为本”,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欠缺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学习完课文,应该回读课文,让学生对这篇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和完整的印象。朗读的形式比较单一,时间比较少,朗读指导不到位。在读上关注了量而没有关注质的提高。学生朗读不到位,教师没有作必要的范读指导。
2、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环节上,我还设计了拓展: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画风,或者画声音、味道。学生的想像力都非常不错,说出了很多方法,积极性也不错。但这方面就花了不少时间,所以让学生在文本上的感情朗读和分角色朗读的时间就比较仓促,学生没有什么时间去消化、吸收文本文字。然而这部分的内容是不能这样拉过去的,只能留到下一课时。课后有老师向我提议,拓展不是重点,有时间可以说多一点,没时间就算了。虽然我很认同朗读文本的重要性,但也产生了困惑: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训练学生思维、口语表达能力,等等方面的拓展。
措施:
第二课时,及时巩固,充分读书。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厚。通过指名读、男女生对读、齐读、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学生已经对这篇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和完整的印象,不再是零零散散的支离破碎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