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泼水节教学设计的实践经验(通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891687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的实践经验(通用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泼水节教学设计的实践经验【第一篇】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直奔主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齐读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师:这个难忘的泼水节是发生在哪一年?(1961年)出示最后两句话,读读。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二、读中理解,体会感悟。

1、读读课文后,回答。(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介绍周恩来总理。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读第3自然段。

能用一词来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的欢迎总理吗?从文中的哪些句子能看出来。

交流:

(1)“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4)“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

(5)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

师:总理来了,我马上就要见到他了。多么幸福哇,(齐: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齐:1961年的泼水节)。

过渡:在一阵阵欢呼声中,周总理踩着“红毯”来到人群中。

3、出示图看图说说周总理的穿着和表情。

还看到了什么?用“笑容满面”说话。

师:周总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穿着民族服装,和傣族人们一起载歌载舞。多么平易近人的总理,多么值得我们爱戴的总理。请上自己的感受再读读。

师:48年过去了,傣族人民依然清楚的记得,身穿傣族衣服,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的周总理。

(引读: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

4、师:最激动人心、最热闹的泼水开始了。

(1)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板书)。想像: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泼水情境。

(2)展示泼水图,并说明:傣族是个爱水、恋水、惜水、敬水的民族,以水表示洁净,泼水节的水代表着吉祥、幸福和健康,因此被泼得越多越预示着新年的好运。

(3)多么热闹的情景呀,再读课文。

(4)创设说话情境: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祝福话。(或动笔写写)。

5、师:清清的水,泼呀,洒呀!泼洒的越多,得到祝福越多,新一年也定是万事如意,美满幸福。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6、激qing导读,师:和总理在一起,能不幸福?能不令人难忘吗?(读)。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师:傣族人民不会忘记给他们送去祝福的周总理。(齐读)。

师:傣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深深爱着他们的周总理。(再读)。

三、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傣族的泼水节这天,除了泼水,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他们会唱歌跳舞,会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2、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枝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你知道的有哪些?(彝族的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瑶族“夕九节”、壮族“哥婆节”、苗族芦笙节等)。

四、作业布置。

1、摘抄文中优美词句,选择其中的词或句子进行仿写。

2、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板书:                       11、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端、拿、泼洒、祝福。

傣族人民:欢呼、泼水、祝福。

泼水节教学设计的实践经验【第二篇】

这是1篇看图学文。讲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这篇看图学文由一幅图和1篇短文组成。图上的背景画的是西双版纳地区的特有风光。树木茂密,鲜花朵朵,地上是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周恩来总理在画面中间,双手端着银碗,穿着傣族服装,面带笑容。他周围是穿着节日服装的傣家儿女。有的拿着银壶,有的端着花碗,有的敲着象脚鼓,有的打着镲,大家十分高兴。课文内容同画面相联系,讲了周恩来总理同傣家儿女过泼水节的情形。课文共8段,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的。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2指导有序观察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后四段。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了解周总理与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欢渡泼水节的情景,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2难点。

(1)由于年代的原因,学生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

(2)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

一、故事录像激趣,设问质疑,导入课文。

1讲《泼水节的来历》看泼水节的录像,让学生了解泼水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

2为什么今年的泼水节特别令人难忘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全文,感知全文。

3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在什么时候举行?你从课文什么地方知道的?每年的泼水节都在5月13日举行,今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样?用高兴的语气读12自然段。

二、读中体验,读中感悟,音乐辅助。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同学们读读,写写,议议,用铅笔在书上画出重点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四面八方赶来敲鼓地毯龙船花炮撒满一条条一串串理解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并用四面八方造句。

三、看图学文,学会观察,理解图意。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笑容满面接过敲着踩着跳舞这些词体会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象普通的傣家人一样。并用笑容满面造句。

四、创设表演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导语激情,感知体会。

1当时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呢?观看录像,启发想象。

3请几个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朗读课文,同学进行评价。

4老师导语激趣,人民的总理爱人民,向人民祝福;人民爱总理,向总理祝愿,人民和总理心连心,是多么幸福难忘的场面呀!傣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请同学齐声朗读78自然段,感悟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理解最后两句的!

五、总结朗读,回顾感悟,背诵课文。

1961年的泼水节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也难以忘记1961年的泼水节,请同学们大声诵读,把你们的感情都融入字里行间吧!读到开始泼水了让同学关上书试着背诵课文5678自然段。

板书设计。

泼水节教学设计的实践经验【第三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1、教学第1—2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

(2)这一天终于来临了:指读“这一天……有的撒上花瓣”部分。

a.哪几个词写出了人们盼望泼水节的到来?

(板书:早早、早已)通过你的声音把傣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读出来。

b.你看,就连那清水有的洒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同学们,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句子。

c.生回忆说。

d.你也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吗?

e.有感情齐读第一句。

(3)指导读书“开始泼水了-------人人脸上笑开了花”部分。

a.开始泼水了,怎么泼的呢?-----读读书,可做做动作。

b.看看图,你如果参加泼水节,你希望是谁?为什么?

c.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

(4)指导读书“清水是吉详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兴呢!”部分。

a.喜欢过泼水节吗?指名答。

b.指名朗读“怎么能不高兴呢!”读好感叹句。

(5)有感情地齐读第2自然段。

2、教学第3自然段。

(1)泼水节不仅仅泼水呢!

(2)自读第3自然段。

(3)这个自然段中也写了一系列的动词,写得多么准确呀!

(4)齐读第二句。

(5)你也能用这些一系列的动词说一段话?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3、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的风俗?

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淋()幸()味()桶()。

林()辛()末()通()。

2、造句。

------有的------有的------实践。

3、搜集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然后全班开个以“民俗”为题的读书汇报课。

泼水节教学设计的实践经验【第四篇】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准确运用生词造句。

3、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2.板书“泼水节”,解题。

师: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沾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给他纠正)。

3.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在带有生字的下面做记号。

4.检查初读情况。

5.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重点理解: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

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二)学习课文3自然段。

1.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有关语句。

(1)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展示象脚鼓图片。

(2)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这句中有一个比喻,生动形象。

(3)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2.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烈的场面读出来吗?

(三)看图,细读第四自然段。

2.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并反复读一读。

(四)读、议第五自然段。

(1)男生读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2)男生扮演周总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边泼水一边祝愿,想想怎么说呢?

启发想象: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

(五)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

正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泼水节教学设计的实践经验【第五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

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3.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泼水节教学设计的实践经验【第六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4、从题目上看,这篇文章写泼水节的什么呢?(欢乐)。

二、范读课文。

三、初读指导。

1、课题上的“泼水节”前面为什么要加“欢乐的”一词?泼水节上人们为什么要互相泼水?学生自己看看图,借助拼音读读课文。

2、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标出小节数,并划出不理解的词。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2)自主识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交流记生字的办法。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相机提出不理解的词。

四、学习生字。

1、看卡片书空生字。

2、观察字形和位置。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内容:学习课文。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重点:朗读课文。

难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

3、用自己的话说说泼水节上人们为什么要互相泼水?

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简介西双版纳。

3、理解:“一年一度”

4、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傣族人民的心情如何?(兴奋、欢快)谁能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泼水节上人们是怎么做的?心情怎样?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

3、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从中读出什么?)自由练读。

4、指名说。相机指导读句子。

5、齐读第二小节。

学习第三小节。

过度:泼水节这一天,傣族人民除了互相泼水祝福,还做些什么?

1、自己读第三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2、指名说。

3、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人们非常欢乐?

4、谁能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朗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五、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吗?

泼水节教学设计的实践经验【第七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孩子们,喜欢过春节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生自由谈理由)是的,

春节是我们汉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傣族人民也有着与春节一样热烈而又温馨的节日,那就是(泼水节)。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兴奋不已。

2、配乐播放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图片。老师相机旁白: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每到傣历的六、七月份,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欢的节日——泼水节。根据傣族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达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水泼在身上越多,就表示对他人的祝福越真诚。这就是傣族泼水节独特的魅力。

3、观赏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图片后,你最想说什么?(生谈感想)。

4、(课件出示课文7、8自然段)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们一样有着许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请同学们一起读!(生读)。

5、示题质疑:傣族人民年年都过泼水节,可1961年(板书:1961年)的泼水节却给傣族人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吧。(生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反馈读书所得:读了课文,你觉得1961年的泼水节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周总理来了,老师相机板书:周总理)。

3、交流汇报资料:同学们,你对周总理了解多少呢?(生自由汇报)。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过渡:就是这样的好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大家心情怎样?(特别高兴)你是从哪些段知道的?请读出来。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指导读出傣族人民的兴奋心情。

2)、齐读第1、2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过渡:就是这样的好总理要来,傣族人民又会怎样欢迎他呢?

1)、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勾画出描写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句子,然后读一读。

2)、指名汇报。

3)、(课件依次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文字及相关图片)指导学生感悟第3自然段。

a、体会“四面八方”和“赶来”。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傣族人民从遥远的小山坡赶来了,从山间的平地赶来了,还从哪里赶来?(生说)参加泼水节的人们从首都北京赶来了,还从哪里赶来?(生说)人们从各个不同的地方赶来了,来参加泼水节狂欢。指名读这句,指导读出傣族人民内心的兴奋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再全班齐读这句话。

b、体会红色的意义。这还不够,傣族人民还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孩子们,你觉得这里的红色代表着什么?(喜庆、热情、吉祥……)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感情。

泼水节教学设计的实践经验【第八篇】

共渡节日。

幸福难忘。

设计说明。

1让学生读中体验,读中悟情,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读贯穿始终。

2巧妙的运用音乐,录像辅助教学,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通过想象,体验情景,通过想象总理和傣族人民祝福祝愿的话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4通过学生读读,写写,划划,和表演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主动的探索,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289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