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职业素养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汇聚优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97428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职业素养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汇聚优推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职业素养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第一篇】

随着软件行业大发展,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文章对软件工程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的研究,一起来看看吧!

一、软件工程师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本文所论述的职业素质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软件工程专业,应该说it职业都有所涉及。通常,我们所认为一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it工程师)应该具备如下的一些基本素质。

1.有良好的文档书写能力。

任何一个对软件有深刻理解的工程师都应该明白软件的构成:知识、程序、数据和文档,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而学习软件的学生很容易对这方面有误解,通常更注重编写代码,而对其他方面有所忽略。

2.热爱软件行业。

和其他职业一样,爱业才能敬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当然需要自身热爱软件行业。在软件行业这点特别重要,因为it行业发展迅速,若是被迫就职于其中,就很容易落后。喜欢编程,在技术上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新的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喜欢创新,享受编写软件带来的成就。

3.在技术或管理上不断的总结。

这也是每个职业都要求的,没有总结,就没有进步。每做完一个项目,都要有所收获。

4.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软件的制作越精良,越需要团队的合作。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一定要明白,这已经不是计算机发展早期的个人英雄主义阶段了。人的精力和能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5.有较好的英文阅读能力。

从目前情况来看,计算机行业国外技术仍领先于我国,而且从发展来讲,软件外包产业也是发展的趋势,不论从学习还是交流方面,都需要较好的英文阅读、交流能力。

6.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是面,沟通能力是点,没有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谈不上合作,对个人的发展也不利。

7.责任心和规范严谨。

8.成熟稳重的心态。

不浮躁、耐心,软件不可能没有bug,做一个软件要做好,软件开发过程有可能是很枯燥的,很多时候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解决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9.创新意识。

开拓创新,不安于现状。没有软件是尽善尽美的,因为科技在发展,计算机软硬件在发展,用户的需求在变化,所以不存在无法超越的软件产品。

二、职业素质的影响因素。

前文提到的职业素质中,并没有谈到专业技术技能。这是因为,一方面,技术是从业的基础,不需要强调;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的职业素质,要求不太高的技术可以短期培训出来,对企业和个人来说,都不是太大的问题,所以,现在很多企业更注重的是技术之外的素质,因为这些方面才能体现一个人的长期发展潜力。

职业素质并不是两三个月就可以有明显提升的,某些方面的素质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才能慢慢积累起来。其实,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开始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塑造了,这些素质中就包含了以后的职业素质中的一些方面,如创新,兴趣爱好等。大学生某些方面的素质其实在读大学之前就基本定型了,大学里只能尽量的去培养一些新的技能,改变一些习惯,纠正一些观念,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过程是逐步积累的,不可以急于求成,否则,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在众多的职业素质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自身素质、团队合作、技术素养。大学中可以通过课程设计、项目实践等大力培养的是团队合作和技术素养方面,对于自身素质的培养则只能通过教师和班主任的引导逐步改善。

三、课程的设置以及内容的扩展。

按照职业素质的要求,在相应的课程体系中应该有意识的去培养,相关课程应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规范、作业、实验以及课程设计里面体现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

1.基本素质方面。

英语阅读能力:应逐步的加强,在大一的时候应引入部分的“专业英语”,让学生尽早接触英语教学,接触专业英语书籍及文章,克服畏惧感。在低年级可以简单点,从“点”入手,即从一段话、1篇文章的阅读开始,培养成就感,让他们认识到专业英语其实更简单。在高年级(二年级)引入双语教学,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这时的.双语就不那么突兀,学生也应该能接受。从教学效果来看,双语教学在普通本科院校的效果并不好,原因是学生一下接触到大量的英语,心理和知识面上都难以接受。

文档写作能力:从c语言开始,要求学生在学习编程时,尽量的会写“设计文档”,特别是到了函数一章,要求学生在写完程序之后,写出自己的设计思想:函数的作用,参数,类型等,并用流程图等描述。开始阶段,可以是在程序完成后来完善文档的表达,在熟练之后,过程应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先设计,再编码。

代码规范:高级程序设计课程的后期加强,方法是交换代码阅读,以了解变量命名,注释,书写格式、结构良好等规范在程序交流时的重要性。学生从写代码开始,教师就要严格要求,正确引导,经常要用结构良好、代码规范的程序和差的程序进行比较,让学生知道怎么写,也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样写。

团队合作:在素质培养中,较难的一环。一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强,要融入团队需要克服自身的一些缺点;二是学校中教学资源的有限,不容易找到合适的项目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团队精神的培养可以先从“团队考核”开始,让一个寝室的同学完成一个任务,而任务(通常是编程)除了程序代码,还需要写文档,注释,和测试(这些都需要手工抄写,而不是在电脑上完成)。要完成这样一系列琐碎的工作,一个人是要花很多时间的,自然,学生就会分工:学的好的可能就是写代码,然后给其他讲解程序,分配任务。之所以要求任务用手写文档而不是电脑打印,就是避免一个人完成,避免拷贝、抄袭。考核的成绩应只有一个:即整个团队的成绩,以抹去个人因素,体现团队的精髓。

2.高年级教学。

在高年级教学过程中,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更难一些,需要教师认真的选择合适项目,一个好的教学项目的标准应满足如下几点:

(1)有一定的代表性,实用性。

(2)容易分解成若干小模块,这些模块有难有易。

(3)一个人完成整个项目需要花费较多时间。

(4)项目可以扩展。只有这样,团队的合作才有意义,大家才有兴趣在一起合作,否则,团队容易沦为一个人的工作。

沟通能力:在软件工程、需求分析等课程上应展开讨论。在开始阶段,教师应当适当的引导,否则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沟通,讨论需要哪些方面。

创新能力:对中国的学生来讲,这是最难的一方面,制约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有很多方面,主要是国内现行的教育体制导致的。在软件领域,对本科生的要求,主要是思路上的扩展,创新是从小开始培养的素质,更多的是在课外培养,课堂上教师只能尽量的去引导,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技术层面的创新基本不现实。而软件的创新,可以从“模仿”开始,给出一个基本的要求,让学生自由的添加功能,比如“闹钟”,可以扩展:提醒方式的选择,网络同步,智能设定(和课表、工作表结合),进一步和职业结合等;经典的扫雷游戏,可以拓展为“网络对战”,“团体对战”等模式。创新思想的提出,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也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的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可能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可以做到,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具备这种能力。

四、结语。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软件行业的前景越被看好,但同时,高校软件专业毕业生大量涌现和软件人才的缺乏是一种矛盾。大学里面教出来的软件工程学生,不应该是那种仅仅能够自己会写代码的技术宅男,而是要全面发展、具备高端职业素质的it精英,没有全面的职业素质,只能沦落为“代码劳力”,成为it界的体力劳动者,也势必被淘汰。大学虽然不是职业技术学院,但我们肩负着输送人才的任务,应该明白企业、公司所需要什么样的人,有意识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尽早的融入社会,开启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2]张小川,等.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j].计算机教育,(16):1-3.

职业素养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第二篇】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挑战,而职业学院作为培养第一线技术工人的摇篮,培养学生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对于学生日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应运而生,对于促进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适应的新型教学模式。

当下我国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的生源来自全各地,不同地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对不同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在新生刚入学的时候,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应该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让全部新生从零开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还是会出现有些新生因为自身的计算机基础较差,跟不上课的情况,如果刚开始的.基础不牢固,那么在接下来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的知识会无法理解,对于日后整个计算机课程学习造成严重影响。根据我国近年来的调查统计,我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难度在不断提高,教学内容以及课时安排变得不那么容易把握。

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

(一)合理设计驱动任务。

1.制定明确的驱动教学任务目标。使得整个“任务驱动”教学在明确目标的指导下展开,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之下,以一个共同的教学任务为活动中心。老师可以将整个教学任务分成阶段性的小任务,通过对每个小任务的良好完成,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信心,通过对每个小任务的完成,最终实现对整体教学任务的完成。

2.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整个教学任务设计工作中的关键。不同的工作中心将产生不同结果,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中,要实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目标,通过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深入了解,尽量使教学进程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得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以及能力能够对任务加以解决,并会获得新的知识。

3.要注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同,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存在着较大差异,老师在“驱动任务”设计过程中,要立足于班级学生整理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对于简单的任务可以稍微加快讲解进程,对于难度比较大的知识可以将进行分阶段展开,化整为零,帮助学生更好学习知识。

(二)进行详细的任务分析,保证任务得以执行。

详细的任务分析对于“任务驱动”教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老师通过对任务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不要直接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而是应该让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自主分析,思考完成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准备。在学生思考过程中肯定会存在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老师没有讲解过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隐含在了新的任务当中,这就是任务得以解决的关键所在。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提出相关问题,在任务中分辨出哪些是自己学过的知识,哪些是新的知识内容,学生的学习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学生思考、分析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进程给予恰到好处的提示和引导。

(三)完成任务,使得学生完成对应的学习工作。

“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所在就是任务能够得以完成,如果任务制定了,但是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实际性的完成,那么任务的制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对于计算机上机操作实验课程来说,必须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真实、自主的完成实验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之下,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得任务得到圆满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推进“任务教学”法的实施,从而提高职业教学中计算机教学的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高计算机能力的人才,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职业素养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第三篇】

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必须紧紧围绕学生主体展开工作,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当今社会中,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优化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一再发生变化,已经从原有的单方面能力逐渐演变为个性、知识、技能、健康、持续性等多方面、多维度的复合型发展。我们知道,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伴随学生每一阶段的成长,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有力条件,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把学习作为完善自我的一种强烈愿望。作为院校管理者,要清楚的认识到:学生不但是被管理者,而且也是参与者,是参与院校管理工作的主体之一。因此在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相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适当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团体和组织更加了解学生,更懂得采用哪种手段能够吸引学生、凝聚学生;另一方面,对学生适当放权可以为管理者提升自我素养腾出时间,参与更多的管理培训,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而提供保障。

二、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提高教育管理效果。

要想打造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新天地,就离不开现代管理手段的支持。而信息化管理是当前学生管理的重要现代手段之一,也是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补充,具有其他教育管理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因此,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信息化教育管理手段的重要意义,并且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好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教育管理。例如,开发利用好院校校园网络系统,通过校园网络让学生们及时掌握学校的动态,同时通过校园网络让学生们了解当前社会对各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形势,这样可以及时让学生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此外,利用校园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指导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们做好充分准备;最后,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有些学生碍于自己的面子问题,当遇到心理问题时,不愿意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去进行心理方面的咨询,但是学生确能接收网络形式的心理咨询,可以通过心理教师的网络诊断和咨询,为学生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学生们健康的在院校里学习和成长。

三、充分利用活动载体,加强学生教育管理。

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仅仅靠专门的教育管理还远远不够,而活动载体既是学生们喜爱的教育管理形式,同时也能在活动中让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因此,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活动载体,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首先,积极拓展课外活动,充分体现活动主旨。为了充分展现学生形象,张扬学生个性才能,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舞台,努力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要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艺术活动,充分发挥院校教育管理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进行分类指导和重点指导。有些活动需要重点开展,比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活动、以“服务社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孝敬父母、报效祖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等,要做到常年不断线,明确突出活动主题,积极展现活动主旨,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其次,充分利用院校社团,发挥社团的载体作用。高职院校的社团是在院校指导下,学生按照个人兴趣爱好自由组织和参与的群众性组织和团体,为发展学生兴趣、联系师生情感、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搭建了有力平台。院校社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服务性社团、文艺类社团、体育类社团、科技类社团等。这些社团在院校的正确指导下都能发挥很好的平台与载体作用,既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又能促进院校组织的有序发展。尤其要注重发展思想政治和科技创新两大社团,因为以上两类社团对于人才的培养更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要想打造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新天地,我们教育管理工作者就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管理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灵活应用多种教育管理方法,提高教育管理效果,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素养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第四篇】

改革需要从根本做起,而其根本在于教学使用的课程体系,它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内容。在传统教学中,说教知识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是社会实践证明:知识体系再完善,也必须符合社会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多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抓住一切机会参与社会实践。

注重实践,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主旋律,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不是培养学生,教师必须明确这一点。学生走出学校后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在社会上发挥多大的作用,都基于学校的培养。

因此,学校应把培养人才放在教学首位,把培养高素质、高社会实践能力的人才视为己任,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第四,注重校企合作。企业是学生就业的地方,对学校来说,只有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教学资源,如与一些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不仅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实现校企双赢,而且有利于企业借助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

二、校企合作是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首先,在校企合作中,学校能及时了解当下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使学校能够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其次,整合、优化资源,使教育资源、人力资源最优化。

虽然中等职业教育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国家也在不断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但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起步较晚,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校企合作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大多数企业都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科研基地,企业的管理人员就是最好的老师,能教会学生最具实践意义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校企合作中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与企业合作的最重要意义在于能为学生提供企业职位,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实际工作的氛围。但是,教师要注意一点,除了教会学生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校企合作是应用广泛的一种合作模式,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资源优势,而学校具有高度集中的智慧优势,两者互补,互惠互利。经济管理专业教学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只有找到真正合适的教学道路,才能开创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教学新天地。

职业素养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第五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中等职业教育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入,不仅能从根本上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其在今后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在中等职业教育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入,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它需要教师长时间的耐心以及学校管理的全力支持。在此,本文针对中等职业教育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入,做以下论述。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的讲授一些音乐家的奋斗事迹和不畏艰难的感人历程,来激励学生勤奋、好学的精神,启发他们无尽的潜能。如在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时,可以通过介绍贝多芬的生平让学生走进巨人的心灵世界,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让学生们了解贝多芬的人格品质,学习音乐家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和拼搏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如在介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时,可以出示其名言:“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从冼星海的生平事迹透视其人格品质,对于当今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相信受到这样教导的孩子,在学习的路程上,他们不但能勇于接受挑战,更能不畏艰辛,勇往直前,从而更加乐观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中职生作为我国民族发展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在我国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而在中等职业教育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爱国情操等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不仅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同时还能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其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音乐学习中。然而这一教学过程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细心指导,同时也离不开教师将德育与音乐的有力结合。由此就需要教师在中等职业教育音乐教学中,不断的将德育知识渗入到音乐教学中,以便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例如:教师在讲授《黄河大合唱》这部音乐时,可以将这部音乐的背景、创作人等资料通过ppt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在欣赏背景的同时,能够被《黄河大合唱》的气势所感染,同时能够感受到这部巨著背后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从而鼓舞学生为理想、正义而勇往直前。由此可见,在中等职业教育音乐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相关知识外,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以及社会的实际发展趋势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在教授《茉莉花》这首音乐时,可以先介绍一些《茉莉花》的创作背景,曾被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引用到他的歌剧《图兰朵》中,并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而《唱脸谱》这首歌,不仅能将四川的变脸文化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使其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传统戏剧的魅力。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而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自信心。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发现有一些学生虽然书读得不错,但胆小懦弱,缺乏友爱的精神,自大意识强,也有学生对它兴趣索然,这种现象形成,主要是来自于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而表现出的信心不足。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看到自己能行的一面。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集体参与的音乐活动,如通过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的合唱比赛、音乐知识竞赛、创编舞蹈动作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举办“歌星擂台赛”、“音乐接龙”等形式的音乐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一个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学生,无论表演对错,水平高低,教师都应积极鼓励并及时肯定。哪怕是一句简短的激励话,一个信任和鼓励的眼神,一个极其简单的抚摸和拍肩,都会影响他们整个人的情绪,使他们看到优势和潜能,肯定自我,增强自信,为今后的学习找到自信的支撑点,这样有了信心作基础,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4充分利用多媒体烘托育人氛围。

例如教师在教唱《歌唱祖国》时,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能够体现国家发展、强大的影像资料,资料内容可以是我国建国六十周年的阅兵式,也可以是宇宙飞船升入太空、航空的母舰入海航行等,影像资料应尽量体现出国家繁荣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气象,要具备强大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爱国之情。通过播放影像资料,学生们在感受到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的气氛中,必然会以昂首挺胸的气势和乐观自豪的心态放声高歌,从而在音乐教育中实现了向学生实施德育的目的。又如在讲解《走进非洲》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自己描绘个人心目中非洲的形象,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现我国与非洲建交的相关资料,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非洲的同时,不仅感受到非洲特色音乐的特点,还认识到我国的外交理念,深刻了解我国时刻在履行“和谐世界”的思想理念,一直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做出贡献,从而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礼仪之邦”胸怀的宽广与博大,进一步形成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5正确引导学生“追星”

当今时代,一些中职生往往为了自己心中的“偶像”而成为“追星族”中的一员,因而在学习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往往呲之以鼻。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抓住学生“追星”这一特点,将德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首先,教师针对学生“追星”这一现状,应正确的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学习到“明星”身上的有点,而不是一味盲目的“追星”。例如:当前的中职生多数崇拜周杰伦,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着周杰伦的《外婆》以及《听妈妈的话》等歌曲,教导学生要孝顺长辈,同时可以结合周杰伦的《稻香》、《青花瓷》等歌曲,教导学生勇于面对挫折、面对困难,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我国的国有文化。其次,学生在“追星”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模仿”而失去自身的特色。由此就需要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追星目标”,使其在向明星学习的同时,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最后,针对学习“追星”这一现象,教师不应极力的批评学生,而在让学生在“追星”的过程中感受到“明星”身上的精神,并向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

6创新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它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索、配合、学习才能完成的教学活动。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音乐接受能力,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属于一门综合性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一些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以升学考试为主,从而直接忽略了音乐教学。由此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能够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使音乐教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在其创新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即音乐学习不仅仅是“唱歌”那么简单,还包括音乐欣赏以及音乐兴趣培养。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着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其在音乐学习中,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同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今后的音乐学习中。

结合学生实际状况。

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它不仅需要学生“声”“音”“形”“思”以及“感”的充分结合,同时还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学习中,由衷的感受到音乐的美。而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本身具有相应的音乐天赋,因而在学习中,学习兴趣很容易得到培养。而一些学生对音乐始终没有兴趣,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疏远距离。由此就需要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着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

用音乐活跃课堂氛围。

活跃的课堂氛围不仅是音乐教师教学的前提,同时还是学生音乐学习效率的基本保障,因而在音乐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活跃课堂氛围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音乐爱好,课前播放学生喜爱的音乐,然后对所播放的音乐进行解说。如此,不仅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音乐课之前,教师可以播放王力宏风靡一时的《花田错》,并在播放后,将古典戏剧《花田错》与王力宏的《花田错》相结合进行讲解,在使学生理解《花田错》的同时,同时可以增加学生音乐知识的综合面。

7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等职业教育音乐教学中,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其音乐教学中,不仅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爱好,使其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然而在德育教育渗入的过程中,既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学校的重视。由此就需要学校以及教师在学校管理以及教学中,能充分的重视音乐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21世纪的合格人才,才能真正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姜辉.浅谈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

[2]高娜.论高校大学生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渗透[j].成功(教育),2009,(04).

[3]开红.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施途径[j].科技资讯,2009,(07).

[4]方建军.浅谈初中音乐教育与德育整合的途径与方法[j].新课程(教师),2010,(01).

[5]陈海玲.以艺育德,以德促学——关于中学音乐教育渗透德育教育的初步尝试[j].文教资料,2010,(10).

职业素养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第六篇】

摘要:信息素养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要坚持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要采取分层的教学模式,要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教学当中。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能力培养。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是高中生能够全面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所在。所以说,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非常必要的,能够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基础。那么,怎么才能够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呢?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成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借鉴。

一、坚持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呢?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根据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教师进行多级任务的布置,一步一步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思路,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进行高效学习。怎么实施呢?应当根据信息技术的教学要求确定任务的级数,一般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提出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总结评价。比如在教学电脑组成时,首先提出任务,即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电脑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然后布置自主学习任务,比如“什么是硬件,什么是软件”。其次,布置协作学习的任务,“电脑的硬件有哪些,软件有哪些”。最后,进行总结评价,得出最终的任务结论,即电脑的组成。通过这样的布置,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所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种信息的汇总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样的做法就是一个完整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每深入一个环节就是对学生信息素养的一次提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虽然信息技术教学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上的倾向越来越多,但是它的技术性特点决定了教学的难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枯燥无味的情况,只有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才能够将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最大化。活跃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针对信息技术来讲,首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可以连接网络,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并且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指导学生怎样寻找信息。其次,可以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什么是专题教学呢?专题教学就是将信息技术的知识进行大类的分组,然后根据大类进行教学。比如关于办公软件的教学就可以作为一个专题来进行。最后,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传递过程,让学生在游戏当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比如在进行邮件投递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用肢体动作传递信息的游戏。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信息的传递情境,也可以提升课堂的活跃程度,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欢乐。

三、采取分层的教学模式。

分层的教学模式是根据因材施教思想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即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层次的`确定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性格爱好和学习成绩来确定。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信息素养的差异来进行分层教学,让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从而推动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比如对于信息收集能力比较差一点的学生,教师应当多布置相应学习任务;对于分析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应当对其逻辑思维能力进行适当的训练;对于应用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薄弱方面进行训练提升,可以补上学生的短板,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信息素养,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四、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教学中。

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教学当中,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信息分析和辨别能力。网络的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平时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信息,有些信息对学生的成长不利,需要学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选择地加以利用。所以,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教学当中是很有必要的。高中生因为生活阅历浅显,根本就意识不到很多行为是触犯道德和法律的。比如不健康视频的传播和有害信息的进入等等。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可以教会学生怎么去辨别和分析信息,还可以让学生充满正能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拍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多媒体资料,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结束语。

信息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紧迫,需要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到一定水平。相信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信息素养一定能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得到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志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4).

[2]黄松爱,董玉琦.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08).

职业素养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第七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持续开展教育深化改革,旨在不断地增强全民素质,教育部和社会大众越来越多地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联系,这也是当前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主流。

事实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如果建立在发挥双方优势的基础上,构建一体化的互动机制,将能培养更加多元化的优质人才。

由此可见,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可以在家庭和学校共同的环境下培养。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优势。

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其积极作用的地方,所以在研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双方的重要性和互补性,将二者有效地结合,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因为家庭与学校属于不同的教育者,仅注重一方面的教育并不合理,往往会陷入教育失误的尴尬境地。

所以,必须使家庭与学校教育紧密联系,发挥二者的积极优势,坚持教育目标一致的方针,就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生向充满正能量的方向发展。

从组成要素来看,家庭教育属于教育的一个部分。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开展的一种教育,即长辈对幼辈、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等意识性的活动。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特指在家庭环境中,长辈对幼辈、父母对子女等意识性活动或行为。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接触到的首个教育的学校实际上是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在这一方面有神圣的教养责任,这是社会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孩子的健康成长直接与家庭教育的质量有关,甚至孩子的人格也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

从内容上来看,学校教育是指施教者按照社会要求,有针对性、有组织、有步骤、有目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指引,将其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人的活动。

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显著区别在于学校教育属于有目的、有组织、有进度地教学影响,而教育者还会根据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来对受教育者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这不但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的智力,并能借助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教学理论弥补儿童心理上一些遗传素质的缺陷,完善他们的才能。

目前,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仍然属于关键性的主体地位。

在学校教育环境下,学生获得群体教育的感受,而家庭教育旨在针对孩子的共同性特征进行教育,这种教育带有明显的“标准化”。

就是说在家庭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施教者往往会促使学生朝某一阶段或获得某一学习成果而开展教育活动。

对于学生而言,家庭是他们的首个启蒙学校,也是他们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对学生的影响比较深远,这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比拟。

但是,每一个学生的特征不同,尤其是在个人性格、能力、素质、心理等方面都大同小异,所以家庭教育等最大困难之一在于因材施教。

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既是教育的提供者,又享受亲情,更能促使学生接受教育活动。

并且,从功利价值取向的角度来看,学校更多地强调社会利益,家庭强调家庭个体利益,将这两方面的利益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引入家庭个性化教育设计,形成一体互动的教育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减少家长教育过程中的本能冲动负面影响。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也必须重视家庭教育里的情感特征,将其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做到情理交融。

正是由于家长与教师教育功能的不同,才更应该促使双方及时沟通、协调、合作,全面一体化地促进学生与子女的全面发展。

1.家庭教育的实践性与学校教育的智能性。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均十分关注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从内容上来看,如团队精神、性格、目标等非智力因素,如记忆力、逻辑思考能力、观察力等治智力因素。

不过,由于每一种教育形式不同,各自关注的侧重点也并不完全一致。

家庭教育注重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旨在凭借孩子的生活实践,锻炼他们的抱负、信念、团队精神、兴趣等,从而帮忙他们提高在生活方面的能力。

但是,学校教育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通过一些的教学活动来传授教学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想象力、思考力、记忆力,等等。

此外,学校教育大多在课堂里进行,鲜少有接触到社会实践方面,往往处于一种纸上谈兵的尴尬窘境。

2.家庭教育的灵活性与学校教育的模式性。

从教育方法方面入手,系统化地注重单独教育与规模教育的优势,认同尊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差异性。

事实上,家庭教育带有灵活性,在教育时间、教育步骤与教育资源等方面都能保证灵活的掌控。

但是,学校教育却容易受到教育方法、教育原则、教育目标等方面的束缚,必须兼顾班级里的所有状况,即便存在灵活的教学模式,但是也无法突破模式的约束。

3.家庭教育的无序性与学校教育的系统性。

家庭教育属于无序性的教育。

绝大部分家长没有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科学的教育内容,往往在教育上缺乏序列性与系统性。

由于客观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很多家长往往只是根据一个宽泛的教学设想,并没有详尽的具体操作环境。

但是,学校教育十分注重系统性与有序性,往往会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监督考核机制、教学评估,等等。

所以,基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与教育,学校才逐渐变成学生教育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各种知识技能。

家庭教育带有一定的一贯性特征。

按照社会学原理,社会中比较稳定的单位是家庭,大部分儿童从诞生开始,一直到能独立生活的过程中,大多受到稳定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甚至部分人会在独立后仍然与家庭保持紧密的联系。

由此可见,家庭对人的教育属于长期性的,也可以说是终身性的。

如今,我国基础教育为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年限为十几年,学校环境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每一个阶段的教育环境并不一样,面临的教师、同学、班级也并不相同。

所以,每次教学环境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环境的固定性能借助学校环境来进行克服,而学校教育环境的变动,将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不适应心理,渴求到家庭环境中寻求稳定或安慰。

参考文献:。

[2]司永红.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13):45.

[3]侯锡刚,高永萍,黄玉凯,纪萍.扎实做好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工作的新思考——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j].辽宁高职学报,,(07):107-108.

内容摘要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名职业中学的教师也要不断提高并改善自己,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要不断丰富自己来满足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职业中学学生特点是基础薄弱,纪律意识差,但同时也要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思维活跃。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扶持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同时优秀的教师资源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

职业素养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第八篇】

国内外专家认为:“到,焊接仍将是制造业的重要加工工艺。它是一种可靠、低成本的连接金属材料的连接方法,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代替焊接。因此,培养大批量能适应现代焊接生产发展和技术要求的高素质焊接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开设实训教学投入大,焊接设备也非常有限,跟企业的实际生产仍有一定的距离;焊接实训环境差、工种苦,学生学习容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船业是南通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焊工需求量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我院是南通地区唯一一所开设焊接专业的职业院校。因此,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培养综合素质高、有敬业精神、技能优秀的技术工人,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模块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259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