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夹竹桃教学设计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1142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夹竹桃教学设计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夹竹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四自然段。

2、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悟夹竹桃花期之长以及花影之趣,从而深入感受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

3、初步了解文章对比映衬手法对表现夹竹桃精神的作用,能初步领会文章借物传情的表现手法,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有所感知。

4、体会双重否定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9课——夹竹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夹竹桃的?(板书:花色、花期、花影)这两盆夹竹桃,一盆红,一盆白,融洽地开在一起,季老觉得这花色——十分奇妙。(板书:奇妙)

2、过渡:季老非常喜欢花,他曾为办公楼前被砍伐的西府海棠写过1篇悼文,北大未名湖里的荷花都是他亲手撒下的花籽。这样一个爱花的人,他家的小院会是什么样的?

二、可贵的韧性

(一)赏满院花

1、翻开书p96,自由读第3自然段,尽情欣赏这满院的万紫千红吧。

2、品读

(1)花多:师引读:季老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话,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这么多花,来报报花名吧?

(2)花美:为了展现花的美,季老用到许多精彩的四字词语,你看到了哪些?

3、美读:春夏秋三季的小院各有各的美,指名读。

4、质疑:这样一个爱花的人,他是怎样评价夹竹桃的?(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读着这句话,回想刚才欣赏的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品夹竹桃

1.过渡:是呀,有那么多花,为什么季老认为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或是句子引起了你的关注,可以划下来,做简要的批注。

2.交流:

句子一

“悄悄地、一声不响”:夹竹桃的默默无闻,毫不张扬的品性,非常质朴,低调,不与百花争艳。

两个“又”:夹竹桃一朵接着一朵连续不断地开放,生命力非常旺盛,生机勃勃。

句子二

①师:是的,无论季节的更替,气候的变化,夹竹桃都常开不败。(课件出示:和煦的春风、夏日的暴雨、深秋的清冷)能读出这气候的变化吗?

②引读:在和煦的春风里,夹竹桃——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

③想象画面:这三幅画面中,哪一幅最能打动你?来说说吧。

④师:这幅暴雨图,让你感受到了夹竹桃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顽强不屈、坚忍不拔、始终如一)你们是夹竹桃的知音,也是季老的知音,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顽强不屈,就是季老所说的“韧性”(板书)

⑤无论环境如何,夹竹桃都坚韧地开放着——“无日不迎风吐艳”。无日不迎风吐艳就是——没有哪一天不迎风吐艳,就是——每天都迎风吐艳。这个句子连用了两个表示否定的字“无”和“不”,文中还有一处连用了“无”和“不”,一起读——无不奉陪就是——每一种花都奉陪。

句子三

①过渡:文中还有一处连用了“无”和“不”,一起读——

②无不奉陪就是——每一种花都奉陪。师:夹竹桃从4月~12月都能开花,是花卉家族中花期最长的一种花。从春到夏、再到秋,它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地绽放着,齐——

3、朗读诗行:师:说着聊着,对这个问题(指板书)有想法了吗?为什么季老认为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话?(生:花期长久,有可贵的韧性)

4、解疑:关于第三自然段的

师:第四自然段通过对夹竹桃花期的描写,表现出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而第三自然段却对夹竹桃只字未提,这是为什么呢?刚才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现在有什么想法?(为了衬托出夹竹桃具有韧性,这是一种对比的手法,更加突出了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让我们来感受这种对比,感受夹竹桃独特的魅力。

每年春天——然而——

到了夏天——然而——

一到秋天——在和煦的春风里——

一年三季——从春天——(齐读)

小结: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三)品人

1、师:季老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与夹竹桃有什么共通之处呢?请同学们浏览资料一,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浏览资料并交流感受。

3、引导背诵:季老与夹竹桃之间有这么多相似之处,听……

(1)我非常平凡,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有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

师:季老的不张扬,就像那夹竹桃——

(2)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点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没有这个劲,我看是一事无成。

师:不论顺境还是逆境,季老信念依然,就像那夹竹桃——

(3)我的要求就是不停地工作,我一辈子没停过。不写不行,好像没吃饭一样,第一需要。

师:季老七十余年笔耕不辍,不就像夹竹桃吗——

过渡:此时,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指板书)花性即人品,在季老心中,这充满韧性的夹竹桃就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三、奇妙的幻想

1.师: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教师引读:幻想)

2、师:夹竹桃迷离的花影引起作者许多幻想。(板书:幻想)。在这些幻想中,你觉得哪一个最妙?可以说出它的妙,先与同桌交流一下吧。

3、交流:适当点评

3、师:月光下的夹竹桃真妙啊!它忽而是地图,转眼又成了荇藻,恍惚间又是一幅墨竹……如果你来到这里,又会产生怎样的幻想呢?是连绵的山峦,是浩瀚的星空,是错落有致的珊瑚,还是?拿出作业纸,从中任选一句完成练笔。注意先想好了再下笔,书写要工整,尽量不涂改。(生练笔)

4、交流

5、师:多么美妙的幻想啊,有一句名言:所谓天才人物本来就是指那些十分富于幻想的人,季羡林就是这样的人,他爱幻想,爱生活。

当他看到一片树叶上的彩痕,就会想到地图,想到——水彩画,想到被雨水冲过的墙上的残痕,再玄妙一点,想到宇宙,想到有着各种彩色的迷离的梦影。

当他看着映在窗户上的浓叶,又会幻想——满窗浓叶,不时有一只绿色的虫子在上面慢慢地爬过去,令我幻想深山大泽中的行人。蜗牛爬过的痕迹就像是山间林中的蜿蜒的小路。

6、过渡:而最令季羡林怀念的还是站在月光下,一边看着夹竹桃迷离的花影,一边尽情想象。难怪他会爱上夹竹桃。齐读第一小节。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夹竹桃的独特魅力,夹竹桃的花色奇妙,花期长久,充满韧性,一如季老的人品,那迷离的花影能引起许多幻想,在季老心目中,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2、《夹竹桃》这篇文章选自季老的散文集《朗润集》,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是季老散文的风格,老师把这本书送给同学们,相信阅读后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5篇《夹竹桃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夹竹桃》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和给句子换说法。

3、学习作家卡片,理清文章结构,初步了解作者对夹竹桃特殊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理解生字新词,会用“无……不”和“无不”造句和给句子换说法。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当老师说到“春天”,你会想到些什么?

2、有哪些花是你比较喜欢的?为什么?

3、大家知道这种花吗?(板书课题:夹竹桃)点一组学生读题目,觉得他们读得对吗?

“夹”有两种读音:jia jia 为什么在这儿读“jia”,两读音如何区别?(学生查字典理解意思)

呈现的问题环节3在课堂上查字典,并逐个意思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了(结合动作、生活实际去理解等)本意是想通过这一环节学习据义定音的方法和复习前面一字多义,但在此环节就耗时十分钟,导致后面时间不够,整堂课的时间分配不合理了。

〖改进设计〗师:“夹”在字典上有两种读音,为什么在这儿读“jia”?

师:我查了一下字典“夹”的读音有五种解释(小黑板出示据义组词)

4、齐读课题,从名称上来看,你能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5、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图,说说夹竹桃的样子。

6、教师总结介绍:夹竹桃的故乡在印度伊朗,15世纪作为一种高雅的观赏植物传入我国,在我国的长江流域以南一般都露天栽培,北方一般为盆栽。因为它的叶片像竹,花朵如桃,故而得名。它的叶、花、皮有毒,可制作除虫剂,他还有“绿色吸尘器”的美称。

呈现的问题这三个环节的设计有些重复,而且学生不太会说,导致了课堂的冷场和时间的浪费。

〖改进设计〗师:齐读课题,说说你对夹竹桃了解多少?(即: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教师做适当的补充就行。)

7、过渡: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1篇美文。(齐读课题)(板书:季羡林)

8、对季羡林了解多少?请学生自由说。再学习“作家卡 片”。齐读“作家卡片”。

教师补充:这样一位文学巨奖、国学大师于20xx年7月11日去世,有人这样形容他的离去“整个人文界都像是经历了一场地震。”他的离去时全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但他的美文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呈现的问题教师补充的环节放在这儿很是突兀,破坏了课堂的氛围。

〖改进设计〗这个补充在此可以去掉,或放在第二课时的最后面。

二、初读课文

预习展示

① 自由读文。注意读准“自主学习单”上的生字新词,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理解,用带点的词造句。

② 把你认为该注意读音的字,多读几遍。点名做小老师领读。

③ 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在班上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④ 小结解词的方法:在理解词语时,除了我们惯用的借助词典外,还可以利用书上的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是用动作辅助理解,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等。

⑤ 再读词语,把你觉得应该注意写法的字提出来,帮助大家共同记忆。

重点学习的词组“无……不……”“无不”

① 读准短语。联系课文的句子,说意思。回忆“不”的变音规则。

② 这样的句子我们称它为“双重否定句”(板书),它一般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

③ 出示例句,练习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例1:王小华刻苦钻研数学,成绩优异,参加《小学生数学报》知识竞赛,无一次不名列前茅。

例2:大家听了劳动模范的报告,无不激动万分。

呈现的问题在句子练习中,所呈现的句子例子比较单一,练习的效果善未完全达到。

〖改进设计〗所给句子可以给一个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再呈现一个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的,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④ 自由用“无……不……”“无不”造句,并请别的同学给你的句子换个说法,句义不变。

呈现的问题在造句中,学生对“无不”应用还是比较自如的,而对“无……不……”就应用不够灵活了。尤其是无与不之间填什么词比较困难。

〖改进设计〗造句前,还可以设计一个铺垫,在无与不之间,省略号可以填什么词?如“无处不”“无人不”“无时不”“无刻不”等等,再让学生选择造句。坡度缓了,难度自然而然就减轻了。

3、自主探究

①快速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找找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描写夹竹桃的?

②尝试给课文分段,谈谈分段的理由。

③练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资料搜集

①季羡林老先生一生爱花,他家的院子里也总是长满了花,都有哪些呢?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这些花呢?(领读词语)

②齐读第三小节,概括主要内容。

③季老家常见的花可谓是应有尽有,季老家的院子里,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然而季老对夹竹桃却有着独特的情感,再默读课文,用“——”划出直接表现季老对夹竹桃情感的语句。(板书:留恋、回忆、爱)

④齐读第1和6自然段。

4、课堂小结:这份留恋、这份回忆、这份爱,让季老情不自禁的写下了课文。(齐读课题)

呈现的问题因为前面的时间安排不太合理,此往后未能在课堂上完成,这是本课的缺憾。

三、达标检测(见自主学习单)

四、再读课文,自主质疑。

1、自读本堂课学习目标,对照要求,看看是否达到了目标。

2、再读课文,找找有哪些地方是自己不能理解的,写下来,争取让它成为我们下节课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夹竹桃》教学设计3

之一

作者: 南京气象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林春曹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2、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诵读。

教学过程 :

一、出示画面,引导观察: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盆美丽的花,请看大屏幕,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夹(jiā)竹桃)

没错,这美丽的花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请注意这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

2、夹竹桃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有没有同学对这个名字感兴趣?请大家结合图来研究研究,说说你的想法。(夹竹桃因为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因此人们给她取了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3、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观察她,看看她是什么样儿的,你觉得她怎样?(根、干、枝、叶、花)。

4、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曾为夹竹桃专门写下了1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第17课。

二、浏览课文,初知大意:

1、过渡:那么,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打开书好好读读课文。昨天,袁老师已经和大家初读了这篇文章,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回忆课文的大意。

2、学生交流大意。

3、在季先生笔下,浓墨重彩的展示的是夹竹桃的“花”。(板书:花)(“花”这个字是课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字。)

4、请同学们再认真默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夹竹桃“花”的自然段,在开头画上三角符号。然后读读这些自然段,看看夹竹桃的花有什么特点。

5、学生讨论:第2、4、5自然段。(花的特点暂不讨论。)

6、过渡:咱们六(1)班的同学真不简单!书读两遍,大意自现。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夹竹桃花的世界,去欣赏她、品味她……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谁愿意带我们到季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呢?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你看到了那两盆夹竹桃了吗,她是什么样儿的呢?用“——”画出直接描写花的语句,自读自悟,夹竹桃的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学生交流讨论:(联系画面)红色——火;白色——雪;不相容——融洽。(俗话说“水火不相容”。)

4、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有趣)

5、你是否真的觉得这景象奇妙而有趣?请你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有趣。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邀请几位“诸葛亮”出主意)。

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这么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来诵读记忆,看画面试背。

四、学习第3、4自然段:

1、过渡:第2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为什么接下来在第4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让我们来共同读读第4自然段。

2、自读自悟,这段写了什么。夹竹桃花期很长。(用最简练的文字来概括)

3、用“~~”画出描写夹竹桃花期很长的词句,自读自悟: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是怎样读出花期很长的。

4、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5、讨论:(1)、又开出、又长出(注意这句话中句号若是改成省略号就更准确地说明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2)、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迎风吐艳;

(3)、无不奉陪。(课件出示文字。)

6、有没有同学在读“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句话时,想到了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先请位同学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特别之处?

一百多字,十四种花,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离题”的内容呢?(课件展示十四种花,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7、了解到夹竹桃花期很长这一特点后,你对它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呢?(花期之长,韧性可贵!)你真的觉得它韧性可贵吗?请你读读这个反问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8、自由练读,揣摩如何读好这段话。全班交流。指名朗读,读后评议。请四位学生分句读,闭眼想象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可贵韧性。试背。

五、设置悬念:

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去领略她月下的扑朔迷离的风姿吧!

板书设计 :

17、夹竹桃

花色——奇妙有趣

花期——韧性可贵

花影——?

《夹竹桃》教案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四自然段。

2.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悟夹竹桃花期之长以及花影之趣,从而深入感受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

3.初步了解文章对比映衬手法对表现夹竹桃精神的作用,能初步领会文章借物传情的表现手法,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有所感知。

4.体会双重否定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9课——夹竹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夹竹桃的?(板书:花色、花期、花影)这两盆夹竹桃,一盆红,一盆白,融洽地开在一起,季老觉得这花色——十分奇妙。(板书:奇妙)

2.过渡:季老非常喜欢花,他曾为办公楼前被砍伐的西府海棠写过1篇悼文,北大未名湖里的荷花都是他亲手撒下的花籽。这样一个爱花的人,他家的小院会是什么样的?

二、可贵的韧性

(一)赏满院花

1.翻开书p96,自由读第3自然段,尽情欣赏这满院的万紫千红吧。

2.品读

(1)花多:师引读:季老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话,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这么多花,来报报花名吧?

(2)花美:为了展现花的美,季老用到许多精彩的四字词语,你看到了哪些?

3.美读:春夏秋三季的小院各有各的美,指名读。

4.质疑:这样一个爱花的人,他是怎样评价夹竹桃的?(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读着这句话,回想刚才欣赏的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品夹竹桃

1.过渡:是呀,有那么多花,为什么季老认为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或是句子引起了你的关注,可以划下来,做简要的批注。

2.交流:

句子一

“悄悄地、一声不响”:夹竹桃的默默无闻,毫不张扬的品性,非常质朴,低调,不与百花争艳。

两个“又”:夹竹桃一朵接着一朵连续不断地开放,生命力非常旺盛,生机勃勃。

句子二

①师:是的,无论季节的更替,气候的变化,夹竹桃都常开不败。(课件出示:和煦的春风、夏日的暴雨、深秋的清冷)能读出这气候的变化吗?

②引读:在和煦的春风里,夹竹桃——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

③想象画面:这三幅画面中,哪一幅最能打动你?来说说吧。

④师:这幅暴雨图,让你感受到了夹竹桃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顽强不屈、坚忍不拔、始终如一)你们是夹竹桃的知音,也是季老的知音,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顽强不屈,就是季老所说的“韧性”(板书)

⑤无论环境如何,夹竹桃都坚韧地开放着——“无日不迎风吐艳”。无日不迎风吐艳就是——没有哪一天不迎风吐艳,就是——每天都迎风吐艳。这个句子连用了两个表示否定的字“无”和“不”,文中还有一处连用了“无”和“不”,一起读——无不奉陪就是——每一种花都奉陪。

句子三

①过渡:文中还有一处连用了“无”和“不”,一起读——

②无不奉陪就是——每一种花都奉陪。师:夹竹桃从4月~12月都能开花,是花卉家族中花期最长的一种花。从春到夏、再到秋,它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地绽放着,齐——

3.朗读诗行:师:说着聊着,对这个问题(指板书)有想法了吗?为什么季老认为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话?(生:花期长久,有可贵的韧性)

4.解疑:关于第三自然段的

师:第四自然段通过对夹竹桃花期的描写,表现出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而第三自然段却对夹竹桃只字未提,这是为什么呢?刚才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现在有什么想法?(为了衬托出夹竹桃具有韧性,这是一种对比的手法,更加突出了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让我们来感受这种对比,感受夹竹桃独特的魅力。

每年春天——然而——

到了夏天——然而——

一到秋天——在和煦的春风里——

一年三季——从春天——(齐读)

小结: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三)品人

1.师:季老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与夹竹桃有什么共通之处呢?请同学们浏览资料一,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浏览资料并交流感受。

3.引导背诵:季老与夹竹桃之间有这么多相似之处,听……

(1)我非常平凡,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有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

师:季老的不张扬,就像那夹竹桃——

(2)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点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没有这个劲,我看是一事无成。

师:不论顺境还是逆境,季老信念依然,就像那夹竹桃——

(3)我的要求就是不停地工作,我一辈子没停过。不写不行,好像没吃饭一样,第一需要。

师:季老七十余年笔耕不辍,不就像夹竹桃吗——

过渡:此时,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指板书)花性即人品,在季老心中,这充满韧性的夹竹桃就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三、奇妙的幻想

1.师: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教师引读:幻想)

2.师:夹竹桃迷离的花影引起作者许多幻想。(板书:幻想)。在这些幻想中,你觉得哪一个最妙?可以说出它的妙,先与同桌交流一下吧。

3.交流:适当点评

3.师:月光下的夹竹桃真妙啊!它忽而是地图,转眼又成了荇藻,恍惚间又是一幅墨竹……如果你来到这里,又会产生怎样的幻想呢?是连绵的山峦,是浩瀚的星空,是错落有致的珊瑚,还是?拿出作业纸,从中任选一句完成练笔。注意先想好了再下笔,书写要工整,尽量不涂改。(生练笔)

4.交流

5.师:多么美妙的幻想啊,有一句名言:所谓天才人物本来就是指那些十分富于幻想的人,季羡林就是这样的人,他爱幻想,爱生活。

当他看到一片树叶上的彩痕,就会想到地图,想到——水彩画,想到被雨水冲过的墙上的残痕,再玄妙一点,想到宇宙,想到有着各种彩色的迷离的梦影。

当他看着映在窗户上的浓叶,又会幻想——满窗浓叶,不时有一只绿色的虫子在上面慢慢地爬过去,令我幻想深山大泽中的行人。蜗牛爬过的痕迹就像是山间林中的蜿蜒的小路。

6.过渡:而最令季羡林怀念的还是站在月光下,一边看着夹竹桃迷离的花影,一边尽情想象。难怪他会爱上夹竹桃。齐读第一小节。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夹竹桃的独特魅力,夹竹桃的花色奇妙,花期长久,充满韧性,一如季老的人品,那迷离的花影能引起许多幻想,在季老心目中,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2.《夹竹桃》这篇文章选自季老的散文集《朗润集》,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是季老散文的风格,老师把这本书送给同学们,相信阅读后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

19 夹竹桃

花色    奇妙

花期    韧性

花影     幻想

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

《夹竹桃》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和“无不”等词语造句。

2.有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四、五自然段。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4、学习文本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学习文本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回顾预习收获。

同学们,我们昨晚已经预习了课文《夹竹桃》,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一同走进他家的那方夹竹桃世界吧!——《夹竹桃》(学生齐读课题)。让我们再来朗读一遍课文,回顾一下预习收获。(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二、检查预习

1、师:通过预习,你发现读音、字形方面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那老师来考考大家!谁来领读黑板上的词语?边读边纠正,然后齐读一遍。(出示:榆叶梅、熏透、凄清、荇藻、飞蛾、乍起、参差、一嘟噜、玉簪花)

3、师:字词关过了,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三、品味语言,发现方法。

(一)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并组内交流。

师: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请同学根据自学提示进行学习。

1、默读2——5段,用“()”标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语句,抓住能体现夹竹桃特点的词语,边读边想象,读出你的感情,读出你的体会。

2、浏览3段,想一想,这段的内容与夹竹桃有什么关联,能否删去?

3、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4、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二)集体汇报交流。

师: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自学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按课文顺序来交流我们的学习收获。

品读花色的“奇妙有趣”

1、红色的花朵使我想到火……宛如雪上有火,或火上有雪。(板书:花色“奇妙有趣”)

2、师:是呀,火雪不容,但红白花开,却相映成趣。的确奇妙有趣!

3、谁能通过朗读把这幅奇妙有趣的美景展示出来!(指导朗读)

感悟花期的“可贵韧性”

1、第一句:“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①(生谈体会:默默绽放,不张扬,不起眼,从不与百花争艳,接连开放。)

②同学们体会的很好,怎样读才能读出我们的感受呢?请同学们自己练读,指名读。

③指导朗读后齐读。(“悄悄地一声不响”要读得轻柔些,而“又开出、又长出”要读得重些。)

2、第二句:“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①(生谈体会:生命力顽强,一年三季充满生机,花期长。)

②“无日不迎风吐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每天都迎风吐艳”?试着自己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双重否定,语气更加强烈,更能体现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③不管怎样的季节,怎样的环境,夹竹桃都始终如一,迎风吐艳。多么顽强的生命力!你能读好它吗?(要读出不同季节不同环境的坚强)各自练读,男女生分读。

④师引导后齐读(出示):在和煦的春风里,夹竹桃——(无日不迎风吐艳);在盛夏的暴雨里,夹竹桃——(无日不迎风吐艳);在深秋的清冷里,夹竹桃——(无日不迎风吐艳)。

3、第三句:“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从这句话里你又品出了什么?

①(生谈体会:花期长)

②“无不奉陪”“无不”是什么意思?“无不奉陪”呢?(又一次用了双重否定,强调了不管什么季节夹竹桃都一一奉陪,突出了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可以与之相比,又一次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韧性的赞美。)

③指读,齐读。

④出示:让我们也来练一练。练习用“无……不……”和“无不”分别说个句子。

⑤小结过渡:夹竹桃的花期真长呀,所以作者不禁感叹道——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4、第四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这一句运用了——反问。语气比陈述句更——强烈,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让我们再一起来读出反问的语气,读出其中的感情!

5、作者说,夹竹桃的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显得非常可贵。(板书:花期韧性可贵)院子里的花又是怎样的花呢?生读第三段。

6、真美,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院子里的花。(出示:展示十四种花)

7、小院的美景可用文中的哪些词形容呢?(一百几十个字,写了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

8、课文题目是夹竹桃,作者却把小院里的花写得这么美,是不是离题了?(这样写,其实是将其他的花跟夹竹桃作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9、细细品味,我们不得不佩服季老先生的独具匠心:写百花,只为一花。同学们,我们描写一种事物,可以象第四段那样直接描写,也可以像第三段那样进行对比衬托描写,从而突出事物的特点。

10、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反问句。

想象花影迷人的“幻想”

1、夹竹桃的妙处还有什么呢?(板书:花影迷人的“幻想”)

2、月光下,一团模糊的花朵竟引起了作者这么多的幻想。让我们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一下月光下的夹竹桃吧。(配乐读)

3、奇妙的幻想,你记住了吗?自己试着填一填。(出示:)

我幻想它是地图,它()。()是亚洲,()是非洲,()是大海。碰巧有几只(),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夜蛾飞过,()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微风(),(),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4、你幻想它是什么?

(三)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1、于是,作者爱上了夹竹桃,齐读最后一段。(板书:爱)

2、至此,我们也明白了作者开头所写,齐读第一自然段。

3、这样,首尾——照应,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结构方法,使我们的习作结构严谨、完整,进一步突出主题。让我们合作再来读这两段。

四、作业:

1、读一读季羡林的《夹竹桃的传说》,看一看它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2、背诵课文4、5自然段。

3、写一写:请你试着描写一种植物,抓住它的特点运用对比衬托的方法写具体。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19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