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关于农业论文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60879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关于农业论文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关于农业论文1

关键词:江南农业;明清;经济发展;水稻;集约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历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李伯重先生对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进行探讨,并著有《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一》《“桑争稻田”与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二》《明清江南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三》等3篇论文。在对这3篇文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做出评价。

1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3篇论文均对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进行探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从题目就能简略了解到李伯重先生所进行的探讨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时间为明清时期;地点为江南;对象为农业经济;着眼点为发展特点。在我国农业经济史上,探讨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李伯重先生认为自唐代后期以来农业生产技术是在进步的。因此,有必要尝试研究明清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程度。2)李伯重先生认为江南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是唐代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史的论著较多,关于江南农业、商业、市镇、赋役和社会生活的论著尤为突出,显示出江南地区在全国经济圈中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对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进行探讨,对江南农业进行动态考察,以便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的农业状况。

2论文选用的材料

李伯重先生的3篇论文所使用的材料均以文字记录史料为主。其中,地方志使用频率最高,有《南浔镇志》《菱湖镇志》《湖州府志》和《杭州府志》等。现就论文所使用的材料进行举例说明。《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一》一文中通过使用三则材料来研究、论证明清江南水稻种植中劳动投入量的估数。这三则材料分别是孙志熊《菱湖镇志》中的万历时湖州归安种稻、万历《通州志》卷2“疆域志”中的万历时通州水稻种植、包世臣《齐民四术》第一“农一”中的嘉庆时江南种水稻。另外,为更好地理解估数,更清晰地掌握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李伯重先生还参考了《沈氏农书》“运田地法”中的有关材料。《“桑争稻田”与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二》一文中通过使用明清史料中一些关于蚕桑业生产中劳动力价格的材料来支撑蚕业生产中的劳动投入。例如,运用《蚕经》九之“戒宜”和明万历人庄元臣所著《曼衍斋草》来解说每667m2桑园上劳动投入的情况。《明清江南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三》一文中,通过使用姚廷璘《历年记》所记载的自康熙八年(1669年)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期间上海一带的棉田667m2产量数字统计来解释在松江东部种棉的经济效益比种稻高。而后,就种稻和种桑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投入进行比较,得出种桑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种稻的结论。此外,还使用张履祥和包世臣的论点来说明种植经济林木的经济效益亦颇高,进而提出明清江南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导致经济效益提高的观点。

3作者的主要观点

从整体上看,3篇论文共同的立论依据是:自唐宋以来,江南地区一直是中国最先进的农业区,经济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对江南经济史进行专门研究的意义非凡。李伯重先生的主要观点如下:《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一》一文阐述三大问题:1)明清时代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有所提高及提高的方式;2)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达到的水平;3)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提高的可能性。通过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江南水稻生产的集约程度仍有所提高,主要是通过增加以肥料投入为中心的资本投入。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推动江南农业经济发展。《“桑争稻田”与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二》一文先后讨论三个问题:1)明清时期江南蚕桑业中的劳动投入;2)明清时期江南蚕桑业中的资本投入;3)明清时期蚕桑业中的劳动—资本投入量与水稻生产中的劳动—资本投入量的比较。通过对问题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桑争稻田”在明清江南经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改稻种桑引起的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比水稻生产自身集约程度的提高的余地要大,值得继续深入探讨。《明清江南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三》一文通过分析江南平原、宁镇丘陵和浙西山地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得出结论:明清时期江南人民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合理程度比之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并没有达到顶点,尚有继续提高的空间。今后江南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水平。

4作者的论证逻辑

李伯重先生这3篇论文的论证逻辑,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经济学方法的运用。论文除使用传统的历史学方法以外,还特别注意经济学方法的运用。在分析问题时,使用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的理论根据和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尤其是突出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方面,论文有意识地使用定性分析,在结论归纳时采用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些研究手段,如对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的分析、对投入—产出关系的重视等。另一方面,论文使用定量分析。以明清文献为资料基础,进行很难精密的定量分析,但对论文定量分析所得的各项结果,只能大体上做到准确。在研究农业经济发展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合理运用,能使研究更具科学性。2)注重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探讨农业经济发展特点。论文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观察生产力方面发生的变化。为更深刻地认识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论文一方面广泛吸收农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直接运用农学原理去探讨问题。3)注重比较研究。判断明清时期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程度,需要有比较对象才能得出结论。论文在“蚕桑业生产中的劳动—资本投入量与水稻生产中的劳动—资本投入量”中进行大量比较。

5论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李伯重先生对明清江南农业生产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对当今社会农业发展进行思索。完成这3篇论文后,李伯重先生还发表了《明清江南种稻农户生产能力初探———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四》和《“人耕十亩”与明清江南农民的经营规模———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五》,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李伯重先生也认为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尚存继续探讨的空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明清江南农业经营规模及收益方面的研究;二是明清江南农业结构与同时期欧美农业结构之间的比较研究。

6结语与建议

这3篇论文的论证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说精确,但受限于史料贫乏,行文有一点粗糙。深入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农业经济发展史时,建议灵活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同时附上相关计量单位的折算结果,使之更为明了。

作者:唐媚媚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伯重.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一[J].中国农史,1984(1):24-37.

[2]李伯重.“桑争稻田”与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二[J].中国农史,1985(1):1-11.

[3]李伯重.明清江南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三[J].农业考古,1985(2):150-163.

[4]李伯重.明清江南种稻农户生产能力初探———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四[J].中国农史,1986(3):1-19.

[5]李伯重.“人耕十亩”与明清江南农民的经营规模──明清江商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五[J].中国农史,1996,15(1):1-14.

[6]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关于农业论文》,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关于农业论文2

关于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1:互联网在特色农业经济品牌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特色农业经济;品牌发展

1互联网可为特色农业经济的品牌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使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因为本人在长期的生活当中,结合河南省滑县的观察,较为深刻的认识到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面临着如下新的挑战。一是,现代化劳动作业带来的农业土壤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供给紧缺等,是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显得特别突出。二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剧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但是,当前我国的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现出结构性不均衡并造成农民逐渐老龄化问题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即农村老龄化使田谁来种、地如何耕等诸多问题突出。三是,农产品结构越来越单一,生产结构失衡,农业效益偏低。所以,通过研究要全面地把握、准确理解和认真地调研后,要在党中央和各级行政部门领导下,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并加快建成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特色农产品经营为的品牌经济发展为基础,即通过强化互联网与特色农业合作社的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使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走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农产品经营互联、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发展,是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其次,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党中央和我国政府制定了《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前期配套措施,这些都进一步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从政策层面为农村及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极大的动力,可有效改善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发展不平衡问题。同时,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优质的发展环境。

(1)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具体来讲农业产品增值税的法定税率为13%;小型农民经营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不征收增值税;从事农、林、牧等项目的企业也可以不征收或者根据企业情况减征企业所得税。

(2)交通网络枢纽体系的完善,为特色农业发展面向全国甚至是走向国外市场变成可能。根据官方报道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了五纵五横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公路网络不断延伸,使得农村公路里程突破397万km。西部地区81%的建制村实现通畅,水运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更加合理,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超过2100个,五年新增500个。民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机场布局不断完善,全国民航运输机场达214个,新增39个,通勤和其他通用机场加快发展;

(3)第三方物流体系竞争,促使互联网在农村的充分发展且不断的成熟完善。根据统计,截止到十二五期末,邮政网点在农村的密度明显提高。邮政局所完成8840个乡镇空白补建,基本实现乡乡设所的目标。全国乡镇网点总数达到万处,乡镇快递营业网点达万处,知名的快递企业在乡镇网点覆盖率高达70%;

(4)批量回乡创业人员,对互联网认识越来越宽泛,使用互联网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从十九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自有土地上到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建立到实施,农民工外流的一种转变,再到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当前城镇化日趋紧密再次出现了所谓的农民工潮回流,我们暂且不论民工潮回的具体原因,就返回农民工在入城的工作中,受互联网经济、所在企业管理等环境的影响,出现了大批有阅历、懂管理、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农民工,他们利用农村特有的土地、场地、人力等低成本资源下,大胆发展互联网+特色农业。

再次,在我国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在取得进步的基础上,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尚存在如下突出问题,要急待改善:

(1)信息不对称,供求严重脱节。以农产品为例,目前农产品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十分普遍,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产量与价格波动剧烈,大量的游资介入流通环节,导致农产品丰产不丰收,严重挫伤了农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

(2)融资渠道有限。农业现代化建设,投资者亟需大笔资金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温室大棚等装备设施建设,粮食、蔬菜、园艺、渔牧等企业也亟需更多的资金开展标准化、品牌化经营及农产品深加工,但农业项目因投资期限较长,资金周转速度偏慢,且缺少合格抵押物等因素,目前并无十分通畅的融资渠道,贷款难抵押难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3)品牌聚合度弱,整体利润低。与制造业及服务业相比,基础农副产品因其直接可用于生活消费,具备品牌塑造基础,但截止目前,除去康师傅、双汇和三全等二次深加工的品牌外,其它知名的农副产品品牌屈指可数,随之而来的便是整体利润偏低,导致企业无力开上展标准化操作和品牌化运营,长期处于小农户、弱品牌的尴尬现状。

2互联网可为特色农业经济的品牌发展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

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经常使用的传统媒介相比,当前使用的互联网手段却拥有无可比拟的划时代优势。它主要为资源共享、超越时空、实时交互等。而与移动通讯交互融合后,其对人们的日常交往及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更为直接深入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策略并将其上升到国家层面。聚焦于农业品牌塑造,互联网+模式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和更大的操作空间,主要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

(1)掌握市场动向,科学作出决策。各种农副产品的全国性供求信息及预计种植面积,各地政府办公室或协会都有相应数据统计并会定期或更新,掌握第一手数据,有助于对未来市场动向进行判断,确保商业风险在可预判、可承受范围内。

(2)生产加工标准化,物流体系快捷化。初级农副产品品牌塑造的症结在于精细化管理难度大,配送体系投入大。借助于互联网及衍生出的物联网技术,可逐步实现农副业领域的全覆盖,达到精细化管理目的,投入成本又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同时,近几年网购业的快速发展,第三方物流平台已充分竞争并建立起完善成熟的物流配套体系,初级农副产品品牌塑造的物流基础已经具备。

(3)营销管理网络化,渠道投入简易化。互联网经济最大的优势在于避免了结构繁琐、成本高企的经销渠道建设,使企业可投入更多的精力于单纯的内部管理和品牌建设。初级农副产品前期品牌建设举步维艰,重要原因是经销渠道不畅,企业要么自租门面予以直销,要么向大型商超缴纳高额的进场费及保证金,但大部分从业都并无上述资金实力和专业人员。目前,借助于成熟的B2B及B2C平台,农副产品生产者可直面终端批发商及消费者,同时根据需要投入适当的形象展示店面,相关费用及人员都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4)资金来源多样化。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P2P网贷、众筹等方式不断涌现,借助于良好的商业模式及可实时查询到的销售记录,初级农副产品从业者亦可通过互联网金融丰富渠道来源渠道,且目前投资者日趋理性,资金使用成本处于下降趋势。

3互联网可为特色农业经济的品牌发展做有效的顶层设计

从当前学界来看,互联网+与农业现代化的嫁接并非是一个新课题,而是互联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譬如,在早期的互联网与小商品的制造、批发和零销过程中的深度结合而产生的广泛影响与达到了预期成效。显而易见,在现阶段的从业者要在顶层设计层面从事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时,既要注意吸收和借鉴像小商品等其他行业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又要结合当前我国农副产品经济中存在的诸多优势,从顶层设计中要考虑如何实现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在重点上可以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塑造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不可为一时之利自毁长城。品牌塑造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要求,也是农村建进程中一项长期任务,它能够给是一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可持续性,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驱活力和后劲动力。品牌塑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培育并做好自己的品牌,用品牌来吸引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真正做到品牌兴则农村兴、品牌强则农民强战略来实现农村经济的大繁荣。

(2)发展和完善农业合作联社,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由于我国农村经济以户为单位,规模小,产品单一,生产流通体系不完善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从而导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景气,竞争力弱。对比农业发达国家,不难看出要衔接好我国农业经济与现代大市场流通对接,应对因农产品数量过剩造成农村经济发展不景气,走农业合作联社,充分利用农业协会等农业经济中介组织,使之更有效地发挥着生产和市场之间协调与组织作用。

(3)与地方政府加强联系,取得地方政府支持,便于统一协调资源。地方政府作为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后盾,具有战略优化,人才引进、市场管理、信息科技服务、风险管控等服务职能。在整个互联网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4)品牌商标注册及使用;互联网的发展为特色农业发展带来机遇也有挑战,在整个互联网大背景下增强特色农业的竞争力,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需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品牌注册及正确使用特色农产品品牌。

(5)互联网+农户模式下需加大法律宣传,提升彼此契约意识。随着互联网线上及线下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大法制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契约意识,不仅有助于从制度上保障农民权益,还有助于当地农户运用法律的手段调整和规范自持特色农产品生产、交易等,一方面有助于互联网下特色农业融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建设特色农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具体农产品类别及从业实力不同,顶层设计方案会有较大区别,但上述几点值得予以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国英互联网垣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解构[J]农村经济农村经济,2015(9)

[2]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16)

[3]刘丽伟,高中理互联网垣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J]世界农业,2015(12)

关于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2: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探讨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济

1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

生态农业是以可持续稳定发展为目标模式,按照人们生活需求要求,以生态发展为前提,实现满足人们日常农业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的过程。生态农业以传统农业产业发展为平台,建立起具有现代科技发展体系的加工、生产、销售管理流程,不断完善生态农业发展建设进程,减少污染农药的使用,选用更加具有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前提的产品,完成对产品品质的有效提升。

2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特点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发展阻力,需要合理的规划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生态农业发展可持续性,尽可能的完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内容。

加强整体规划发展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对实际产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协调,架起整个生态农业产业的长效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竞争机制,尽可能的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实力,确保生态农业的长效发展水平。

多样化的生态农业发展

建立生态化的多样发展品质,不断扩展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条件,对比南北区域的生态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的对实际的生态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建立符合生态效益整体平衡的标准内容,实现对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统一建设。

生态的高效性发展

加强生态高效性的农业发展模式,从传统的生态环境中认识适合生态农业发展循环利用的标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标准内容,不断提升生态农业的发展经济水平。

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需要可持续性的稳定发展,建立农产品供需规划体系,按照实际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形成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进程,提升生态体系的稳定性,确保生态农业的有效可持续稳定发展。

3生态农业经济的探索分析

促进生态农业结构化的改进

逐步推进农业生态化建设发展,利用现有的生态优势,提升农业市场发展的需求,调整农业产品发展的结构化标准。根据实际的发展竞争力水平,建立符合实际竞争格局的发展内容,加强生态农副产品的结构化管理,从各方面推行农产品的特性形式发展,保证农民的收益,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建立符合企业综合营销的管理模式,解决各种物流推广运输流程,实现对生态农产品的快速发展。

建立合理的农产品融资管理渠道

按照农产品的优势发展趋势,分析农业生态发展的优势,吸引投资,提升农业生产的发展可行性。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不断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励农民对生态农业经济进行合理的投资。

生态旅游与农业经济的开发

生态农业可以创建旅游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全新管理。例如,生态农家院、生态田园景观、生态农产品采摘等等。从另一个角度吸引游客消费,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途径,确保生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于农业论文3

目前世界上正在生产和使用的农药有几千种,而我国所在生产和使用的农药也有上千种。农药每年的使用量在50万~60万吨之间,使用面积达到了亿hm2,使用的农药中有大约80%直接进入环境。我国生产农药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等地,农药使用量较大的地区是浙江、山东、江苏等地。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的南方地区农药使用量相对于以小麦为主要农作物的北方地区要大,生产实践中,蔬菜水果的使用频率较其它作物要高,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更为直接。近年来,由于农药的频繁使用,导致各种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最终导致农药的使用次数和浓度不断的增加,各种滥用和乱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现象频繁发生、屡禁不止,导致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危害。大量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还会对人体产生直接毒害,引起急性中毒或导致农药在人体内的积累和富集,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如癌症等),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同时由于农药的使用使得害虫的天敌和益虫数量急剧减少,使得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目前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它们分别是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而其中最容易引起农药食物中毒的是有机磷类杀虫剂。

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的使用不仅对农作物本身有影响,同时还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着影响。农药的使用虽然可以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但是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农药中有一部分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被降解,水溶性低,脂溶性高,这些性质使得这些农药不容易被微生物分解而残留在环境中,有的已经停止使用几十年的药物,至今在一些环境要素中都可以检测到其残留物。WHO曾对19个国家进行过统计,统计的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万起农药急性中毒事件,真实数据高达200万起,有大约4万人因为农药中毒而死亡。农药的使用会对生物链带来严重的影响。高毒农药的使用会使得自然界中害虫与其天敌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鸟类资源,其中有着许多受到保护的物种,但农药的使用使得这些鸟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许多高毒农药对与野生动物而言没有安全剂量可言,例如呋喃丹。据调查在多年使用呋喃丹的浙江省义乌市某甘蔗种植区内,在一个由低丘陵地、村庄、农田组成的约5km2的生态环境中,仅发现一只麻雀;在使用多年呋喃丹的甘蔗地lm2的耕作层土壤中,只发现3条蚯蚓,而在邻近末施用呋喃丹的对照地中有30多条。据当地农民反映,使用呋喃丹初期,施药后的土表可见到大量死亡蚯蚓,现已少见。当时还可以见到小型兽类被毒死情况。还有研究表明,在珠穆朗玛地区东绒布冰川海拔高达6500米以上的地区有有机氯农药痕迹,这表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基本已经无处不在了。因此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于农业论文4

目前世界上正在生产和使用的农药有几千种,而我国所在生产和使用的农药也有上千种。农药每年的使用量在50万~60万吨之间,使用面积达到了亿hm2,使用的农药中有大约80%直接进入环境。我国生产农药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等地,农药使用量较大的地区是浙江、山东、江苏等地。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的南方地区农药使用量相对于以小麦为主要农作物的北方地区要大,生产实践中,蔬菜水果的使用频率较其它作物要高,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更为直接。近年来,由于农药的频繁使用,导致各种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最终导致农药的使用次数和浓度不断的增加,各种滥用和乱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现象频繁发生、屡禁不止,导致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危害。大量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还会对人体产生直接毒害,引起急性中毒或导致农药在人体内的积累和富集,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如癌症等),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同时由于农药的使用使得害虫的天敌和益虫数量急剧减少,使得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目前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它们分别是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而其中最容易引起农药食物中毒的是有机磷类杀虫剂。

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的使用不仅对农作物本身有影响,同时还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着影响。农药的使用虽然可以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但是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农药中有一部分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被降解,水溶性低,脂溶性高,这些性质使得这些农药不容易被微生物分解而残留在环境中,有的已经停止使用几十年的药物,至今在一些环境要素中都可以检测到其残留物。WHO曾对19个国家进行过统计,统计的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万起农药急性中毒事件,真实数据高达200万起,有大约4万人因为农药中毒而死亡。农药的使用会对生物链带来严重的影响。高毒农药的使用会使得自然界中害虫与其天敌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鸟类资源,其中有着许多受到保护的物种,但农药的使用使得这些鸟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许多高毒农药对与野生动物而言没有安全剂量可言,例如呋喃丹。据调查在多年使用呋喃丹的浙江省义乌市某甘蔗种植区内,在一个由低丘陵地、村庄、农田组成的约5km2的生态环境中,仅发现一只麻雀;在使用多年呋喃丹的甘蔗地lm2的耕作层土壤中,只发现3条蚯蚓,而在邻近末施用呋喃丹的对照地中有30多条。据当地农民反映,使用呋喃丹初期,施药后的土表可见到大量死亡蚯蚓,现已少见。当时还可以见到小型兽类被毒死情况。还有研究表明,在珠穆朗玛地区东绒布冰川海拔高达6500米以上的地区有有机氯农药痕迹,这表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基本已经无处不在了。因此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农药的未来展望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60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