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论文精编4篇
【导言】此例“农业推广论文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业推广论文1
[摘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对我国经济实现长远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提高对农业推广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结合当前状况进行有效创新,能最大化发挥农业推广工作的作用,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农业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创新农业推广服务工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创新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实现农村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因为只有农业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进而保障农民获得满意的收入,才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总体生活水平。“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单纯依靠政府政策显然不能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只有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完善农业推广服务模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1]。因此,相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对当前农业推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农业推广服务工作,才能进一步满足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要求。
1农业推广服务概述
1。1农业推广服务内涵
农业推广服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下,我国多年以来一直以“科技兴国”为主要发展战略,因此,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来说,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才能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而依靠技术的拉动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让农民获得更多经济收益[2]。同时,在我国各种优质农业工程不断实施的背景下,农业新技术和发展模式不断涌现,实现了对科学技术的高效利用。所以,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要想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就要对农业推广服务工作进行创新。
1。2农业推广服务的主要类型
1。2。1农业专家大院。作为我国农业推广服务工作的主要模式,农业专家大院是在科技部门的支持下探索出来的一种有效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形式,是农业专家向农民直接或者间接传授农业技术的一种技术推广模式。通过建设农业专家大院,使农户与专家“联姻”,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专家大院突破了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模式,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而且能够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2农资服务体系。农资生产体系就是以农资为主体构建起的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在这一体系中,各个农资厂家都是为农业服务的,只有对农资厂家现有的经营方式进行改变,用间接与直接相结合、经销与推广相结合的供货方式替代原有的单一间接供货方式,才能实现农业产品的多渠道宣传和销售,从而丰富农民的生产资料。
1。2。3科技特派员模式。所谓科技特派员,就是指被相关机关和单位委派到农村开展基层科研推广工作的一些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农业人员。这些科技特派员在科技和农民之间起到良好的桥梁作用,提高了农民对科技的熟悉程度,使得农业生产更能满足市场需求,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1。2。4农业科技园。要想完善农业科技园的创建工作,就要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借助科学技术,形成“样板”功能,充分发挥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功能,以此利用农业科技成果推动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和经济基础。
1。2。5农户科技园创新。对农户科技园进行创新,主要需要农民以联合经营的方式,对土地运营标准进行创新,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指导,提高科学技术与农民之间的联合程度。在这种联合下,不但能够进一步实现经营方法的创新,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还能切实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3]。
2我国农业推广服务现存问题
农业推广服务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最终目的,主要是指尽可能将农业生产和研究过程中的各种成果进行广泛推广,让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当前我国的农业推广服务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农业推广成效不高,导致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
2。1对农业推广服务的重视度不够
正是因为有关单位和部门不够重视农业推广服务,使得他们严重忽视了农业推广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农业推广效果不明显。尽管最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各种农业经营模式也相继出现,农业推广工作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体现,但是,当前大部分地区的基层领导和农民对农业推广服务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他们忽视农业推广的重要性,使得地区农业推广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
2。2服务模式比较单一
现阶段,很多地区都以农业科技园和示范基地为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显然模式比较单一,农业推广效果并不明显。单一的推广模式不但限制了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而且对新技术的研发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现阶段,农民是我国农业推广服务的主体,政府参与程度比较低,使得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农业实现新的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经济也正在朝着多样化发展模式转变,显然传统的单一农业推广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只有在单一的推广模式上进行创新,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服务模式,扩大农业推广范围,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多元化需求。
2。3专业农业推广服务人员缺乏
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对服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不但需要他们具备专业技术,而且要懂得管理学知识。但是,当前由于我国对农业推广服务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大,使得专业的农业服务人员数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人员缺口比较大。另外,一般需要进行农业推广的地区比较偏远,生活环境比较差,严重影响了对服务人员的引进,对农业推广服务工作起到了限制作用。
3我国农业推广服务工作的创新对策
3。1提高对农业推广服务的重视程度
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技术和市场逐渐取代资金,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而恰好进行农业推广又必须得到这两方面的支持。所以,国家相关部门要提高对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基层政府开展有效的宣传活动,提供地区政府和农民对农业推广服务的重视程度,让他们能够认识到农业推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保证农业推广服务工作能够有效开展,促进农村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
3。2提高农业推广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业推广服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会对农业推广效果产生直接的作用,而针对当前专业人员短缺的现状,可以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农业推广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力度,另一方面要从外面引进专业的服务人才[4]。对于农村来说,大部分农民都没有接低,对农业推广工作缺乏全面理解,导致农业推广工作的实效性比较差。因此,相关单位一定要对农民的思想和技术进行培训,让他们能够对农业推广有新的认识;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到当地开展农业推广工作,保证农业推广工作的有效实施。另外,当地农业部门还可以派遣服务人员到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和学习,吸取他人的经验,完善当地的农业推广服务工作。
3。3有效创新农业推广服务模式
农业推广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推广效果。所以,只有对农业推广服务模式进行有效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农业推广工作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当前状况来看,很多因素制约了农业推广服务模式的创新,只有农业推广服务人员结合实际工作要求,并对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进行有效分析,才能逐步完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实现农业推广工作的创新发展。首先,要对推广主体进行创新。当前,农民是农业推广服务的主体,但这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主体,才能保证工作的高效展开。比如,农民可以与政府相关农业部门进行联合,在技术的支持下,创办农业科技园;可以与一些农业院校进行合作,开办农业示范园。总之,丰富农业推广主体,能够使得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在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下,农业经济能够获得进一步发展。其次,要提高对农业产业的重视程度。因为农业推广服务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所以,只有充分考虑当前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将地区农业产业优势和农业推广模式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农业推广服务的创新水平,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各个地区都有其特色产业,因此,要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推广服务工作。除此之外,不论是扩大农业推广主体,还是推广农业产品,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一方面政府要鼓励推广人员在技术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推广工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地区农业推广服务的优势,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结语
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就要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力度,而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强农业推广。所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推广服务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推广服务还存在很多不足,严重制约着农业推广的进度。因此,只有结合现存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提出新的推广模式,完善我国农业推广服务体系,让农业推广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提升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杨鲁生,刘涛。浅谈农业推广服务模式与创新发展[J]。农业与技术,20xx(1):246.
[2]韩江巍。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创新发展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20xx(23):8.
[3]徐文华,陆耘,卢珊,等。农业科研院所深入农村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探析——以盐城市农科院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xx(8):134—138。
[4]杨赛中。创新农业服务模式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浙江省仙居县构建“3+X”新型农业服务体系[J]。农村工作通讯,20xx(12):32—34。
作者:张艳林 单位:西充县义兴镇农业服务中心
农业推广论文2
摘要:分析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经济发展;科技素质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传统的推广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专业水平较低,没有充分的保障,农民不能很好地吸收新型技术等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急需改革农业科技的推广模式,推动科技加速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农民科技普及意识,政府也要加强人力、财力的投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1现状与问题
农业科技快速发展与推广体系的落后是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广大的农民是基层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使用者和受益者,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这一群体又是吸收转化科技成果的弱势群体,科技素质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环境的不稳定性一直存在,导致很多研发成功的农业科技成果未能真正应用在农业上,最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不够灵活
基层农业推广是一项长期复杂的项目,属于公益事业,短期并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但是从长远看来,有利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对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来农村的科技推广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关键部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基层机构的推广人员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部分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应付政事上面,没有为老百姓做实事,同时这个推广体系没有长效的激励机制及制约的方式,责任没有分配到人,推广的效果和力度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推广人员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科技素质良莠不齐,队伍结构不合理
现在农村有很多的科技推广人员,但是其中的专业素质人员并不多,实际上有很多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人员都是受到临时安置的流动人员,他们必然不具备充足的农业知识和科技素质,所谓的在其位不谋其职,当真正需要推广实验成功的科技成果时,他们也只能是一问三不知。除此之外,由于农村条件差,年轻的农业科技人员并不愿意到农村奉献自己的知识,农业的推广队伍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年龄构成不合理,年龄较大的推广人员科技素质又不高,这必然致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效果打折,阻碍科技促进农业经济发展[1]。
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单一
目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组织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没有确定的法律地位,威信力度不高,不能大面积大力度的发挥科技推广的重要作用。根据不同的专业农业推广机构被细分为不同的部门,牧业、渔业等等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较差的协调性,农业科技信息不能共享,各部门的利益与整体的农业科技的利益不能很好的分配与协调,必然导致办事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农业科技推广与市场相脱离,在农村这个主战场,应该主要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最终目的,但是现行的推广手段行政化,强制化,没有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要求。
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国家的财政资金投入是基层农业科技推广费用的主要来源,这一单一的资金投入方式,不能发挥企业对农业经济的支持,他们对农业的科技风险投资和相应的优惠政策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近年来不利的是,国家投入的推广经费在下降,甚至发生这少量经费也被非法挪用或者截留的情况,使农业科技推广不仅不能顺利进行,甚至有网破、人散的情况出现[2]。
2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措施
要想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农业经济进步的步伐,提高农业的经济实力,建设好新农村,针对上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措施。
拓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途径
首先,应该发挥政府关键作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具有公益性,所以应该由政府作出表率,组织建立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的队伍,这对我国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农业科技推广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树立科技兴农的理念,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信息以农民能理解的方式引导他们进入市场。各个政府部门还应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设施水平,拓宽农民接收渠道,确保各个职能部门发挥好作用。其次,拓宽推广的渠()道,农业科技推广范围越来越大,很多的科技企业也逐渐参与到推广工作中来,还有农村建立的技术协会,成功的养殖大户,都可以作为科技的推广力量,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引导鼓励这些力量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推广技术应用。政府与各种推广力量的结合,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对于科技力量转化为生产力起到推动作用。
树立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重要性的意识
行政人员的思想意识对当地农村的行政方向有重要影响,尤其对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作用尤为明显。目前很多领导人员认为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推广也不过是形式主义,在他们眼中,农民耕田不过是一种耕作方式,种子是主要的,其他因素并不重视。所以也没有加大对基层农业科技的推广,当然成功的农业科学技术也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反而产生浪费。所以,领导班子必须首先树立科技兴农的思想意识,各地也应该有相应的对领导的奖惩政策,农业科技的推广与使用直接与他们的业绩及职位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3]。
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信息来源
科技的最直接产物就是信息网络技术,这对于基层农业科技的推广、成功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及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各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农村也要引进网络,争取村村通电视,村村通网络,只有大力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条件,拓宽了科技信息的来源,建立覆盖农村的信息系统,才能让农民对最新的科技有所了解,深入民心,加速传播科学技术,促进基层农业科技的转化。
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甚至80%推广人员都是非专业的,这种盲目引进非专业人员占有编制,使得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不能很好地在农村推广利用。所以,政府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进行严格把关,在进入农业推广体系之前进行严格把关,培训及考核,既要提高准入的门槛,允许更多的具有住哪也素质的人员进入,也要对已经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人员进行提升和培训,从而提高整个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人员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体,如果没有推广对象,农业科技只能是无本之木,所以必须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素质。(1)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可以开办培训班,讲座,电视,网络等途径,发挥领导人员的引导作用,还可以进行现场示范,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好奇心和兴趣[4]。(2)进行科技示范,典型宣传,让农民真正看到科技兴农的榜样和学习的样板,使农民迫切想学习农业科技新技术,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科技兴农的例子来鼓励引导农民,科技兴农,科技致富。
参考文献:
[1]高启杰。中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建设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xx(2):107-111.
[2]范伟杰,张华。新形势下中国农业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20xx(11):2-3.
[3]钱爱文,杨学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伦理支点[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2(1):11-13.
[4]韩卫华,关颖。浅议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产品加工学刊,20xx(4):60-63.
农业推广论文3
一、抓示范、建基地
推广普及增产增效新品种、先进适用新技术。实施水稻统一“供种、供肥、供药、植保”、小麦统一供种和蔬菜补贴农药统一供应等惠农措施,全区优质水稻、小麦品种覆盖率达100%,群体质量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开展粮食高产创建与整建制建设,大力推广水稻基质育秧技术,水稻机械化生产能力不断加强;建立千亩粮食繁种基地、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哈密瓜和蜡梅研究所等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先后引进粮油、经济作物新品种100多个,通过不断研究培育,4个品种获得上海市农作物(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二、抓培训、求实效
努力培育一批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中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每年深入镇、村、户举办农技实用技术、专业农民、示范性、引导性以及专家坐堂等各类培训与科普活动70余期,万余人次受益,提高了广大农户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种田水平,培养了一批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职业农民。20xx年,中心首次创新开设田间学校培训模式,通过自下而上参与式的培训,工业区25名种植哈密瓜的学员平均增收6000元/户左右,真正起到了“培训一户、辐射一方、带动一片”的成效,得到了市区相关领导的一致肯定,农民田间学校嘉定示范点挂牌成立。
三、抓指导、推入户
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20xx年中心全面推行农业科技入社惠农工程,积极引导合作社及社员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近五年来,共对本区粮食、蔬菜、园艺经济作物的96户次的农民合作社进行了上门入社技术指导,探索出了以合作社为中心进行辐射带动广大农民运用科技的科技进村入社(户)有效途径,确立了以“指导一社、带动一片、辐射一方”的技术服务形式,有效提高了农户学科技、用科技的科学种田水平。
四、抓科研、促转化
提升科技含量,推动嘉定农业生产。中心立足科技先行,积极开展各类新农艺的试验与研究,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切实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十二五”期间,共承担部、市、区级科研项目近40项,获部、市、区级科研成果11项。其中《小麦新品种“扬麦11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创新性地开展了水稻全量秸秆还田下的播量、氮肥水平试验,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明确了秸秆还田下的最佳播量及氮肥水平。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大大促进了“扬麦11号”小麦新品种的推广,从而调优了我区小麦品种结构、有效缓解了稻麦茬口矛盾,提高了小麦产量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目前,“扬麦11号”小麦新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区种植面积的60%。作为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之一,多年来嘉定区哈密瓜研究所在科研攻关、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硕果累累。相继攻克了上海地区哈密瓜生产中的黄化早衰、连作障碍等技术难题,选育出了“华蜜0526”、“华蜜1001”等多个优质哈密瓜新品种,通过“研究所+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实践农民增收致富、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广大农民“科技致富”,为嘉定特色农业发展积聚力量。
农业推广论文4
分析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必要性,指出其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
1.制约因素
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手段不完善,人才缺乏
在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形势下,农户增收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农民引进新技术仅凭一些简单的听、看和有限的光盘资料,手段不够完善,发挥不出好的效果。农民又比较因循守旧,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有限,所以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达不到快速的目的。只有发挥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建立一些试验田、示范基地,在农技推广技术人员的正确指导下,有目的直观地向农民展示必要的效果,农民才会体会到更多的收获,才能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农业新技术。农技推广工作是一门科学,需要人才作支撑。目前,基层农技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由于一些乡镇人员编制少,还有部分其他非农技人员顶替农技人员,占农技人员的编制,严重降低了农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农技队伍中接收继续教育的人数也在逐年下降,尽管他们通过多年基层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时代,知识面与知识结构还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知识“老化”现象。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机构不健全
目前,乡镇机构改革后,人员得到了精简,农技站机构已不存在,人员也合并到了乡镇机关。这样不仅使县级农业部门对乡镇农技业务难于管理,而且有的地方政事不分,把农技人员当行政人员使用,农技站人员在业务上没有自主权,技术干部做行政事务的多,搞业务技术的少,直接影响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一方面,乡镇农技人员合并到乡镇机构,机构不存在;另一方面,村级农技员多年前就已取缔,导致农技推广网点解散,农技推广工作“棚架”。
2.具体措施
加强农业技术引进力度,促进现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引进力度。
以农产品商业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工厂化农业发展为目标,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及手段的引进,以提高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进行工程化开发。如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发挥龙头企业、近农产业等企业的作用,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成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的重要载体,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等农业院校、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远程教学等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为全面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建成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特别要注重鼓励他们到各类院校深造,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
加强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基层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投入,鼓励大学生、研究生到基层第一线工作,加强农村技术员的培养,逐步形成上下贯通的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网络格局,解决好农技推广工作在基层“棚架”问题。
加快农业科教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从事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