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60537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大学生心理学论文最新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当前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第一篇】

、功利性驱动使大学生习惯养成难以持久

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应试教育过多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主要反映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对非智力因素却较少涉及,这使得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成了能力素质“一枝独秀”的状况。诚实、善良、助人、守约、践诺等对学生成人影响很大的良好素质,因不能被数量化、标准化而没能纳入考试评价系统,处于社会、家庭、学校关注焦点的边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关心,学生好的表现,被视为应该的正常行为,教师较少给予及时的褒奖。没有正面积极的强化,学生既缺少快乐的成就体验,也没有总结和巩固正确行为范式的积极性。

学生的尝试错误因为教师的急于求成而被放大,犯错招来的尖锐批评等消极刺激象一块重石压得学生失去自信甚至自尊,这些消极情绪憋在学生心里不能及时有效的排解,使得大多数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习惯养成主要是在高考强大压力下形成的。进入大学后原有的外在压力消失了,在强大压力下“养成”的习惯发生蜕变,自由散漫的现象大量出现,诸如迟到、逃课、上网游戏、吸烟喝酒。大学中,利益驱动的诱导方式仍然明显,考证、考级、考研和考公务员等应试性培训,多有急功近利性质;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往往不在教学规划之列。有关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目标有初步计划的占%,但认为自己不能够坚持的则占%,课余时间选择上网的学生占%。这说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教学过程“心育”不足使大学生习惯养成缺乏快乐

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有效的交往达成的。师生的有效交往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基础上,通过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实现知识、技能的传承。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习惯于纠正学生的错误、以学习成绩评价人。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视而不见”,以成绩评价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做使得学生心灵得到的“挫折”多,而自豪、骄傲少。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发展的积极体验被频繁的消极体验“淹没”,这种痛苦多快乐少的情感体验消解了学生发展自己的梦想和激情,教师灌输的正确理念成为无根之木,不能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内化为自律的指南。

、片面约束使大学生习惯养成动力不足

教育的管理功能被认为是教师对学生行为的约束。

一是“惩罚式”教育。为了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教师习惯以惩罚代替教育。

二是“看管式”教育。为了“不出事”,给学生规定了诸多“不许做的行为”,对学生的心理需要往往缺乏应有的关照。这样的限制并不能促进学生积极行为的产生。

、不良氛围使大学生习惯养成缺乏支持

积极心理学重视社会组织系统对个人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作用,社会法律法规、道德风尚、家庭、学校、社区等局部环境都是社会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组织系统育人功能的弱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负面宣传和不良现象以及不良的家庭环境导致大学生出现人际关系的'淡漠、社会道德意识和责任心缺乏、大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出现偏差;

二是高校没有形成习惯养成教育的环境氛围。相关部门一般没有针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系统规划,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调查显示,%的高校只是要求教师教好书,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并不规定或者不强调老师的育人任务。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第二篇】

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便是就业压力。随着教育水平的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大学生就业更加复杂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解决就业问题有重要意义。

积极心理学主张使普通人获得更好的发展,生活得更加幸福,使具有天赋的人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这就需要人们用一种更开放的、更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发展。如今积极心理学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实践的检验。心理资本是个体认为自身能够胜任和应对某事的能力,它是完全发自内心的满意感,是对生活的目的感和意义感的体验,它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心理资本包括影响个体成就的一些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观点或自尊感,支配着一个人的动机和对工作的一般态度。把心理资本引入到心理学领域的是塞利格曼,而在此后进行的研究中,费雷德·卢森斯(20xx) 等人在结合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属于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心理资本”这一概念。至20xx 年,卢森斯等人第一次对心理资本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即心理资本是人类个体所具备的一般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心理要素,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是其心理状态的具体表现,这样看来,心理资本可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投入与开发活动来取得竞争优势,且其超出了人力和社会资本。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卢森斯等人(20xx)对心理资本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界定,他们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 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 自我效能) 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 乐观);对目标锲而不舍,为获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 希望);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 韧性),以取得成功。

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心理资本是可以通过开发干预来提升改变的。比如可以通过熟练掌握社会说服、生理和心理觉醒、成功体验、替代学习与模仿等方式方法来开发自我效能;通过设置目标、参与、制定替代性的权变计划,将开发希望用最终实现目标来实现;通过用包容过去、珍惜现在、寻找未来的发展机会来开发乐观;通过关注韧性资产、危害因素以及过程的策略等锤炼韧性。

一 提高自信,树立积极的就业意识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主观感知方式,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和相信。自信具有五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第一,自信与具体领域有关,具体来讲,在某一领域具备信心,并不代表在其他领域同样具备信心,自信是与被分析的领域联系在一起的,并不能直接迁移到其他领域;第二,自信是建立在练习或熟练掌握的基础上,一般来讲,最有信心的工作大多是已经反复练习并掌握的工作;第三,自信总有提升的空间,即使是在非常有信心的领域,仍然会有一些工作任务会让人倍感吃力;第四,自信受他人影响,其他人对个体的看法,会对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产生影响,例如皮格马利翁效应;第五,自信是变化的,受可控因素和非可控因素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自信的提高需要个体积极地自我认知和获得他人的认同感。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咨询形式,在自我认识、提高自信心、人际关系沟通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在团体辅导中可以为成员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通过属于某个团体的这种需求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成员经常彼此认同,然后感到自己是整体的一部分。在有限的`时间内,成员通过讨论、游戏、体验等一系列互动取得良好的疗效,当团体内成员感到自己与别人的相似之处并且与人分享自己最深层的忧虑时,伴随而来的宣泄以及来自他人的完全接纳,都使成员获益颇多。将积极心理学与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认知、感受积极情绪、发展积极的行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自信心。

二 建立希望,对未来进行正确的认识

在心理资本四维度中,希望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意志力和理想途径。通过里克·斯奈德的研究可以看出,希望是对未来的一种有利倾向的认知思考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中,可以通过设定实际而且有意义的目标,通过自我不懈怠地努力,全身心的投入所有的自我力量来实现事先设定的目标。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对信息的掌握是成功的前提。为了让大学生拥有一种对未来有利倾向的认知思考状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式、就业政策,形成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掌握应有的择业技巧,建立良好的心理建设等。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变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帮助毕业生顺利完成这个社会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可通过开展就业知识讲座、就业指导课、请政府劳动人事部门领导给学生做形势报告、请优秀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等形式,让大学生熟悉了解行业的形势和发展状态,掌握职业角色应承担责任、权利和义务,使其更好更快的融入职业,顺利完成角色转换,缩短职业适应期。

三 加强韧性,勇敢面对挫折

我国心理学及教育工作者在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业心理、学习动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重要的方面之一便是心理韧性,即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保护机制、发掘心理潜能,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并帮助学生建立摆脱压力、挫折或创伤等消极事件的能力。安·马斯腾和里德等积极心理学家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认识到,韧性是面对困难时的一种内在心理机制,可以通过这种机制作用来适应当前的困境,激发前进动力。通常意义上来讲,韧性是一种坚韧不拔,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品质,是保证人们不断前行的力量。而通过相关研究可以发现,韧性不只是我们日常描述出来的品质,其实它也是一种动态的、有延展性的、可开发的心理能力或心理优势。研究表明心理韧性越强,个体感受的压力越低,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提高大学生韧性应该从提高个体综合素质开始,可以从大学生一入学就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训练,帮助他们积极地全面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了解家庭、融入家庭、知晓社会、认识大环境下的就业趋势,正确处理个体与家庭、社会、就业等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抗压能力。

四 结语

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需要高校及高校教师的重视。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开展与就业相关的教学工作和活动,这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优化就业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培养大学生坚韧的意志,提高就业挫折承受力。

大学心理学结课论文【第三篇】

摘要: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对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满足大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从而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养教育体系的有效创新意识,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素养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意识分析

如今新媒体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标准及思想意识。所以,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为大学生打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通过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管理的体系,明确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优化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稳定支持,实现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在现阶段教育体系的创新意识发展中,需要将大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创新意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高校课程教育体系的稳定优化,实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综合提升。

一、新媒体环境特点

(一)便捷性

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在信息发出后,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回复,为双方的互动交流及信息沟通提供有效支持。同时,新媒体环境下,其语言也呈现出便捷性的特点,出现了缩略语、数字单词的谐音,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捷性的服务。

(二)新颖性

在网络资源日益完善的背景下,新媒体形成了新颖性的特点,例如,QQ、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的构建,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的网络语言环境及新颖的交流方式。大学生在该平台上,可实现信息的及时沟通、及时传输,满足了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基本需求,实现了网络资源运用的丰富性及个性化,完善了新媒体传播的核心途径。

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一)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正面影响

第一,新媒体的出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新媒体技术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借助新媒体来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而提升他们思想道德的综合水平。第二,新媒体为大学生营造全新的环境。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丰富了信息资源,拓展了技术的运用形式,实现了信息内容的及时性传输,为大学生营造了全新的资源环境,丰富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内容和形式。第三,新媒体环境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通过新媒体信息平台的构建,可以实现大学生群体对知识内容的认知,通过实时地观察及分析社会因素,使大学生全面地了解社会的基本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规划,进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养的稳定提升。

(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

第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环境更为复杂,道德认知存在冲突。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各种文化思潮交流碰撞,对于我国大学生群体而言,其成长中容易受西方文化理念的影响,西方文化中一些偏执的思想会对大学生心理的成长造成制约,如果不有效地进行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会使大学生的价值理念产生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需要将心理教育作为基础,通过规范及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实现教育体系的优化创新意识,从而为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指明方向。第二,在新媒体网络资源构建以及信息共享的背景下,信息资源的传播途径呈现出多样化,实现了信息内容的个性化、多样化传输,但信息的传输缺乏必要的监督,充斥着各种不良的信息,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的健康。例如,在一些娱乐新闻、游戏信息等广告网站中,经常会弹出各种淫秽的图片,存在着不良信息,由于高校大学生的好奇心强,辨识信息能力较弱,会吸引着他们去点击浏览,影响着其心理健康。第三,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在网络中容易与陌生人建立信任关系,对大学生的信息隐私造成影响,为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影响。盲目地信任陌生人,会制约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流,形成不客观的人际观念,较易产生畸形的心理,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因此,在现阶段下要革新教育体系,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通过对大学生基本需求的分析,进行教育资源的合理整合,强化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认知,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意识

(一)构建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新媒体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开发性及平等性使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教师应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大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拉近教师及大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提供良好基础。因此,现阶段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需要认识到教师及大学生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构建良好的互动、沟通平台,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改变以往教学环境的限制,使大学生在学习中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完善合作交流管理机制,从而为教育体系的革新及优化提供有效依据。在现阶段心理素质教育体系的优化中,将大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环境的营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思维,强化自身的基本职能,在教学中通过对教育环境改变因素的分析,革新教育体系,将大学生作为主体,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营造良好环境;第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平等待人的原则,构建良好的交流平台,为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有效支持;第三,在心理素质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构建一对一的交流环境,使教师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使大学生可以真实、客观地分析自己内心的想法,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证。通过营造“以大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大学生对心理教育内容的认知,为大学生思想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二)借助心理素养的信息教育平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现阶段,新媒体已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途径,为了使其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作用,需要高校教育管理者认识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针对这些内容构建信息化的教育管理平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第一,通过网络平台的构建,实现借助电视、广播及报刊等介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将自媒体与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提高信息资源运用的真实性及高效性;第二,可以在信息平台上开展咨询教育活动,咨询活动主要包括团体咨询及个体咨询两种,团体咨询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群体主要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个体咨询主要是针对较少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活动;第三,构建自媒体信息资源的监管机制,肃清网络教育的环境,强化大学生对客观信息的辨识度,从而为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定支持。

(三)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综合素养

新媒体环境可充分满足教育工作者的基本需求,通过在实际工作中优化设计,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求,从而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提供良好支持。在实际的网络教学环境的营造中,心理教育人员需要分析大学生对网络的需求,及时地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综合设计网页、视频,使大学生掌握不同的心理教育内容,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分析,强化自身的心理素养,从而为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同时,在高校优化教育体系的同时,也需要院校针对教育人员的基本现状,构建综合性的教育培训机制,实现教育人员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增加教育人员的知识储备,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对于教育人员而言,需要将多样化的心理教育内容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强化大学生的网络技术运用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整体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基础。此外,在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中,还需要实现对师资力量的合理整合,引进专业性的网络通讯技术人才,丰富教师队伍的职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能力的综合性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有效整合传统媒体资源,优化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使高校大学生稳定提升综合能力,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革新提供良好支持。对于高校教育体系而言,教育不仅应是为了培养专业性的社会实用人才,而且还要在教育中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养,通过对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为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者需要认识到教学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途径,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的变化,构建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空间,从而为教育体系的稳定优化奠定基础,实现教育工作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34):399.

[2]徐娟娣,乔婧芳,吴艳虹,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15-16.

[3]阮文玲.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5):103-104.

[4]陈军弟.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81-83.

[5]刘洁,曹缪,侯祎,等.新媒体环境下军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才智,2014,(31):246-247.

[6]石变梅.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利弊分析[J].中国教育学术平台,2014,(4):133.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第四篇】

摘要:目前,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男女朋友之间关系处理的如何,直)差异网●(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刻不容缓。本文从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找到如何调试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调试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是指大学生在生理、心理能量、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对异性的求知、接近、进行恋爱、追求爱情等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1]大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在恋爱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使大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作为辅导员,应该积极正面的去教育引导,消除不良心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1 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一是从众效应,其实也是羊群效应,由于受群体的影响,个人的思想观念或者动作行为,向大多数人的方向变化。羊群的组织很散漫,平时在一起也是胡乱地撞来撞去,一旦头羊动了起来,其他的羊就会不假思索地紧随其后,全然不顾前方有没有危险。其实,谈恋爱也一样,不管自己的理想与择偶标准,看见周围的同学秀恩爱,就有一种抓紧谈恋爱的冲动,特别是同寝室的同学,彼此影响更大。 据调查,有%的人谈恋爱是因为“别人都谈恋爱,自己不谈很没面子”[2].

二是追求虚荣。在很多大学生看来,大学里能谈上恋爱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是有本事、有能力的象征。相反,没有恋爱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特别是有些女大学生,认为有男生追求、爱慕、庇护,才表明自己有魅力;追求自己的人越多,越感到自豪、荣耀。

三是功利心态。读大学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毕业后又将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择偶标准日渐功利化,希望找到一个有钱有势的对象,以此来改变自己贫穷的生活,他们把金钱和地位放在第一位,其它的基本不考虑或者考虑的很少。在大学生中,我们经常听到“和他(她)谈恋爱,我很满足,他(她)总是给我买一些贵重的礼物”“其实我爱的不是他(她),而是他(她)的金钱和地位,他(她)可以通过关系给我安排工作。”这里,爱情变成了赤裸裸的交易了。

四是摆脱孤独和寂寞。一方面,大学生远离家乡和父母到异地读书,进入人生的“第二断乳期”,渴望与人交往和亲近。如果这时有异性对他很好,就会很自然的把对家人的依赖,转为对异性的依赖上,以此来摆脱孤独和寂寞,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种情况女生多于男生;另一方面,大学生相对中学生比较自由,学习负担不是很重,自主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有的学生因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而精神空虚,于是想找一个恋爱对象来摆脱空虚,寄托自己感情,这种情况男生多于女生。

五是安全需求。所谓安全需求,表现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如果这些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就会避免焦虑和恐惧。“当这种需要未得到相应满足时,它就会对个体的行为起支配作用,使行为的目标统统指向安全。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可能仅仅为安全而活着。”[3]当代大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安全指数不高。正因此如此,他们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所谈恋爱的人身上了。

2 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分析

生理因素

青春期是性机能发育成长期,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发育成熟,刺激脑垂体分泌性腺激素,促使生殖器官的性腺发育,从而分泌出性激素。性激素的主要功能在于刺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激发副性特征的发育。由于性激素分泌增多,性机能迅速发展,男女开始强烈意识到两性差别和性意识的觉醒,通常称之为“情窦初开”。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国霭理士(Henry Havelock Ellis)在他的《性心理学》中对爱情进行了生物学和心理学总结,他认为:“恋爱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双重的。 第一重的发展是由于性本能向全身放射……第二重的发展是由于性冲动和其他性质多少相连的心理因素发生了混合。”[4]他的论述证明,爱情是在特殊的生物基础上发生的。

心理因素

所谓爱情产生的心理因素,正如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对人类爱情所述:“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爱情作为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受人的遗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里所指的“遗传”是人的生理因素---性本能,后天因素是指建立在共同目标基础上的情感。具体来说,构成爱情心理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异性之间的互相倾慕。一般认为,爱情的基础是互相倾慕,异性之间的互相倾慕,是爱情产生的内在心理因素。

二是共同的人生观。主要表现为思想感情的一致,有共同的人生态度和志向。这是产生真挚爱情的关键。

三是双方心理相容。主要包括心理和谐、心理互补两个方面,这是协调恋人间关系的最好方法。心理和谐,是双方思想感情、心理特点等各个方面的充分了解与适应。

四是遵循忠贞原则。 爱情包含性爱和情爱两个部分,因为有了这两个因素,爱情也具有了排他性,忠贞便成了爱情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因素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们通过网络会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免不了会带来一些危害,尤其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影响更大。我们在浏览网页时,经常会自动弹出一些低级下流、黄色颓废的不堪入目的图片,这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使他们的心理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性解放”和“性自由”,进而导致大学生恋爱取向的错位,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现实环境的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可以在读书期间结婚,更不用说谈恋爱了。在校园内,卿卿我我的现象随处可见,这对于还没有男(女)朋友的学生而言,这无非是一种刺激,一种压力。为了摆脱形单影只的生活,他们也开始追求异性,甚至为了成功不择手段。还有社会是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不断对大学生进行侵蚀,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恋爱观。

3 恋爱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生恋爱观是指大学生对待恋爱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以及对恋爱行为好坏做出的基本判断。[5]爱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首先,爱情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双方有共同的价值观,有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倾慕,渴望对方能够成为终身伴侣。互相给予、互相提高、共同追求、心心相印,这就是爱情之所以美好无比的秘密之所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收获甜蜜的爱情,那么在择偶时就应该按照“互相给予、互相提高、共同追求、心心相印”这个标准去衡量。金钱、权利、地位不仅不是爱情的标准,有时候还会腐蚀爱情,使得爱情变质。谁都喜欢高富帅、白富美,但这不是爱情的第一标准,更不是唯一标准。 因为灵魂美的人更可爱。 就像列夫·托尔斯泰(LevNikolayevich Tolstoy)说的:“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处理好爱情与各方面的关系

爱情与友情的关系

正确处理爱情与友情的关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异性朋友之间,亲密度超越了友情界限,就会向爱情发展;但是,如果恋人间失去爱情,那么友情是否还能存在将会是悬念了。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说:“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该放弃的决不挽留,该珍惜的决不放手。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也不可以做敌人,因为彼此深爱过。”所以,如果不得不在爱情与友情间做出判断或选择时,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去爱!爱情,不仅仅是诚实、坚贞、美好的,更应该是慎重、理智和严肃的。只有这种爱情,才能带来幸福和快乐,否则,还是选择友情继续吧!

完善心理疏导干预机制,加强挫折教育

恋爱并不都是甜蜜的,有时也会略带苦涩。比如:暗恋、多角恋、失恋等。暗恋只是一厢情愿,若要发展成爱情,必须向对方敞开心扉。若担心被拒绝,最好是先潜伏到对方的身边,通过观察搞清对方的情况,然后,再化暗为明,制造巧遇,寻找合适的话题,为以后相处开个好头。其实,一切暗恋要想有好的结果,最终都是明恋,必须有勇气向对方表白,否则趁早作罢。爱情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不是三个或者多个。若一旦发生多个,应该冷静理智地去处理,立刻终止这种行为,急流勇退,切莫“脚踏两只船”。

参考文献:

〔1〕黄 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林 丽菲。当 代女大学生恋爱动机研究[J]. 琼 州学院学报,20xx(1):53.

〔3〕马 斯洛着。马斯洛人本哲学[M].九 州出版社,

〔4〕霭理士。性心理学[M].商务印书馆,

〔5〕 黄 希庭。 大 学生心理学[M]. 上 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16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