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美术课教学论文(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91972

【导言】此例“美术课教学论文(最新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美术教学论文【第一篇】

小学生从幼儿阶段开始接触动画片,可以说除了故事之外,动画片便是学生们最喜爱的。经过调查分析得知,小学生喜欢动画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动画的视觉影响力强;二是动画的传播范围非常广;三是动画能够给学生提供独特的思维视角。就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而言,存在教学设计单一化、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热情、美术课变成单纯的画画课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应从学生兴趣视角出发,将动画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以动之趣,静之美带领学生一起走进美术新课堂,从而真正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一、运用动画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在美术学习中,学生兴趣的激发非常重要。目前,许多小学生缺乏美术学习兴趣,因而美术教学效果不佳。为此,利用什么手段吸引学生对美术的关注度成了重点。在动画普及的今天,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融入美术教学中。其中,教师可以运用动画故事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并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例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机器人》这一课时,教师将动画故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讲到机器人,大多学生非常喜欢,再加上目前很多大城市推出机器人服务,尤其是在各大餐厅中。而与机器人相关的动画系列,则非《机器人总动员》莫属。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二、运用动画声音,吸引学生关注

教学资源中,声音是其中的一种。动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教师便可以提取动画中的声音作为教学资源,为美术教学服务,从而吸引学生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教师需要运用到现代化的设备呈现声音资源。教师既可以提取动画中的角色语言,也可以提取动画音响、动画音乐等。例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动画片的今昔》这一课时,教师巧妙运用动画声音,达到吸引学生的效果。本节课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动画片的发展过程,并了解动画片中的形象是如何动起来的。结合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截取国内比较热门的动画片,让学生看动画片段、听动画音乐,猜出对应的动画片名称。教学中,教师巧妙借助动画中的声音资源,设计竞猜活动,引爆美术课堂。在竞猜后,教师再引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讨论。

三、运用动画内容,形象说明展示

教学内容是美术教学中的重点。美术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较多,里边还涉及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专业的美术内容等。如果教师单纯地向学生解释,那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此时,教师不妨运用动画内容,形象地向学生解释说明,增强美术学习趣味性。例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彩墨游戏(二)》这一课时,我运用动画内容,向学生展示说明,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牧童》这一动画片有两个重要的动画形象,即牧童和水牛,它们都是依据中国画的风格绘制的。为此,通过动画内容、图片等展示说明,学生很容易明白什么是中国画。水墨动画形象的注入,为美术学习课堂增添了生机。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起劲了,也更易了解本课的内容。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趣味中了解中国画。由于动画展示较快,教师在播放后如果学生还没有消化吸收,可以采取回放的方式,直到学生理解吸收。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选取了与美术学习内容息息相关的动画片,将其与教学结合起来,向学生展示内容。如此一来,美术学习的难度降低,而课堂的趣味性不断提升,学生理解消化起来也更加简单。四、运用动画形象,促进学生创造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创造。唯有学会创造,学生才会在美术学习中得到更大的突破。就目前而言,很多学生懒于创造,教师布置美术任务时,多是应付式完成,而作品也是千篇1律。其实,我们应该主动反思:为什么学生作品会千篇1律?如何才能让学生的作品与众不同、独特新颖?归根结底,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创造。而动画资源的运用,则刚好符合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巧妙运用动画形象,促进学生创造。例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卡通———动起来的漫画》这一课时,教师将动画形象与教学相结合,成功促进学生创造。本课除了让学生了解卡通的一般表现规律及特点外,还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就是说,学生要通过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教师先与学生互动,将学生的激情点燃,再利用话语带动学生创造。教学中,教师可以增设“评比”环节,以评比最大化促进学生创造。总之,动画资源非常丰富,教师既可以利用其中的动之趣,也可以单单捕捉其中的静之美,辅助教学,增强效果。在运用动画资源时,教师要考虑其与教学的联系性,教师要注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巧用,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从而让美术课堂更具独特的魅力,让学生真正爱上美术,并在美术课堂上得到发展与提高。

美术教学论文【第二篇】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连,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教学要注重创新精神。要在某个领域有创新,首先要对这个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对绘画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课堂角色的转换

"3~9岁,是儿童绘画发展、变化较大也是儿童绘画发展研究中分歧最大、问题最多的阶段。有时能表现简单的情节,想象丰富、形象夸张、表现大胆、充满情绪。"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采用合作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是我校的一个办学特色。

如,第一册教材《找找三角形》中,我提出三组问题。第一组问题,师:"老师画了什么?"生:"三角形。"师:"你会用笔画出来吗?你能把它变成什么?请同学上来画,好吗?"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滑滑梯,这时候,下面的学生坐不住了:"老师,我也会画三角形,我画的三角形和他画的不一样。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纷纷要求上来演示,老师及时地表扬学生,"你画得真棒,很漂亮!"我看到被表扬的学生脸上的表情瞬时丰富了起来。第二组问题,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吗?"教师打出投影"自行车".为什么自行车的框架要设计成三角形?你们可以用手上的材料演示一下三角形的特点。不一会儿,就有几个学生聚到一起动手演示起来,生:"老师,三角形不容易改变形状。"师:"三角形比较稳定。"第三组问题,师:"你会画吗?画完自行车,你能给它们设计一个摆放背景吗?"生"老师,它可以放在草地上。""可以飞在天上。"……整节课下来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中,老师的问题只能插空提出,每提出一个问题,总有很多的学生说出各种想法,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发挥,从真正意义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随着不断增加的外部刺激,这些潜在的心理因素也在不断发展,最终表现为儿童的个性。只有具备这些因素,创新心理才趋于健康、完善。

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在低年级的美术作业中,常会看到,树能看到它们的地下根、洗衣机涂成了七彩的颜色……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想象是创新的起点,"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如,在《太阳和月亮》的教学中,我利用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虚构了一个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并且在黑板上画了出来,一边画,一边提示学生,"太阳和月亮之间还会有什么故事呢?"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把对太阳和月亮不同的想象,自由表现,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实践证明,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使美术课堂处于常见常新的状态中,令学生保持浓郁的兴趣。

美国教育家艾齐纳说过:"儿童不完全画其所知,亦不完全画其所见,有时还画其想象与感情。"例如:画一棵青菜,"它只能是青菜吗?""它只能是一棵树吗?""对于人类来说,它是一棵菜,因为它很小,而对于蚂蚁、蜗牛来说,它就是一棵大树。"

在美术作业中,往往有些学生的思维独特,具有独创性。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采取欣赏的心态,肯定学生的再创造。

三、多些赞许、包容

1.观察生活,勤于思考

创新离不开生活,对生活中普通的事物,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去观察、体会、表现。观察物象的主要特征和细小变化,然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某部分进行夸张、想象后表现出来。如在每学期的第一课,我都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名义到黑板跟前,由老师出题,学生比赛绘画。绘画的内容以身边的物体为主,比如"书""路灯""水杯"等等,在观察阶段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活动空间,老师给予适当的提醒,本组同学可以上来补充。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学生细致地描绘物体,提高绘画技能也有一定的帮助。

2.扩大学生的信息吸纳量,激发学生产生新构思

"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影视文化的影响,家庭对独生子女的培养等因素,使儿童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都比以往的儿童更成熟,绘画水平也比以往有所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确立各种知识相互贯通、渗透和融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尝试各种各样的新组合,激发其新构思的诞生。

3.动手实践,创造中思考

美术教材中,"造型·表现"领域内容占了很大的比重,其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在第一册教材《形的组合》一课中,我就先让学生先画或剪出形状,然后再想象添画,也可以用圆、三角形和矩形剪贴。从无意识的剪出形状到有意识的表现,鼓励学生在非理性的状态下任意涂抹,然后看它像什么,再有意识地去塑造相应的形象,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绘画效果,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技能"的教学是基础,但是"创新"的培养也不可缺少。创新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美术学科因其特殊性,更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平台。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更好地把握美术教学课堂这块主阵地,用一颗热情的"心"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绘画插上想象的翅膀。

参考文献:

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美术教学论文【第三篇】

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民间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获取事半功倍的成效。比如,通过幻灯片放映民间美术作品图片,它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是课本图例永远实现不了的。再如,通过录像的方式播放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它的生动性、准确性是教育者讲授中难以实现的。通过多媒体教学,教育者亲自制作课件,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不仅能创新民间美术教学模式,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条理性、客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还能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情境教学方法

实际上,民间美术教学还是一种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全面调动所有能够培养学生情感的因素。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创新民间美术教学的关键外在因素,其涵盖了课堂的环境创设、结构设计、音响设计等,不同的民间美术种类均具备着不同的地域性,风格、主题思想以及情绪情感,而课堂情境的每个环节对学生来说都是不同的信息反映,只有当这些信息反映相一致时,才能够刺激到学生,进而提升课堂功效。比如,让学生对民间蜡染进行欣赏,在学生观察作品的同时教育者通过适当的语言讲授,并向学生们播放一些少数民族(如贵州)中民间日常生活的画面,并将少数民族(如贵州)音乐为该课堂的背景音乐。学生在该种创新的教学情境下得到的感受是全面的,是传统教学永远达不到的。

三、重组有关教材

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当地民间美术资源,对原有教材予以调整。增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和教育者擅长的内容,教育者应紧跟现代社会的需求,有创造性地对民间美术教学内容进行重组。综合新旧课本,把相同年级的新旧课本中相同的内容有机的融合起来,以扩大知识量,教育者不应将眼光放在一个版本的美术教材上,因为各版本的民间美术教材均具备独有的特色与可取的地方,教学中应提炼相类似的内容,取长补短,在教学内容上应找到结合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另外,变换制作材料,拓展内容交叉点同样是一项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在民间美术的一些制作工艺复杂、工具材料要求严格的内容中比较适用。在创新型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欣赏与了解民间美术外,还可采用其他形式进行相关制作与学习,比如,将木雕、根雕改成橡皮泥、陶泥或者萝卜进行雕刻制作;将服装、刺绣等通过绘画、设计形式加以体现……

四、讲练相结合,全面发挥学生主体性与能动性

我们所看到的所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形成的视觉艺术品,其虽然也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技法,但相对于专业美术作品而言,其对技法水平要求不高,便捷、朴质是很多民间美术作品的特征,学生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具备一定的能力进行实践操作的。实践过程其实就是强化学生的理解程度,创新教学模式,满足教学最终目的的过程,虽然会占用一部分课堂时间,但是教学功效显著。所以在创新民间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讲练结合,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创新民间美术课堂教学,可以使美术教育者的教学空间更加的灵活与广阔,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和有效。其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的理念,学生在该创新模式下可以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升华。

美术教学论文【第四篇】

一、引言

虚拟实验是近年来高校各科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的全新方法与思路。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利用虚拟实验可以节约教学成本,可以触及不易展现的教学点,还可以扩大教学辐射面。本文结合高职美术教学实际,对教学活动中虚拟实验的应用详加阐述。

二、运用“模型”实验,展现抽象概念

在高职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仅仅通过简单的板书绘画无法表达,这时就可以使用实体模型。通过“模型”实验,将繁杂的概念简单化。光影的细微变化就属于这种不太好理解的教学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白色石膏几何形体模型,用不同的光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打在模型上,启发学生观察光影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关系。再比如,素描教学中需要观察光影引起的黑白灰关系。色彩写生教学中需要观察暖光、冷光、自然光等光线下物体的色彩变化和环境关系。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采用水果等静物“模型”,展开实验达到教学目的。还可以带学生在室外教学,利用自然界的天然模型感受光线变化,完成实践教学。

三、转化艺术形态,表达多重视觉角度

光影的表现实验在实体模型实验之后还可以增加三维动画实验,使用课件将光打在模型的不同面上,展现光源角度变化引起的光影变化,光影变化引起的色彩变化以及色调的冷暖变化。美术教学中的虚拟实验将静态艺术巧妙地转化为动态艺术,以动态视觉冲击强化教学,优化教学效果。虚拟实验还可以用于教师的教学引导示范过程。教师将绘画、折纸、手工模型等制作过程通过课件、网络资源等虚拟实验拆分详细步骤,学生在观看演示步骤的基础上结合教师实践引导,从而方便快捷地完成认知过程。也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现作品的制作完成过程。比如钢笔字、毛笔字的教学就不太好完成,传统教学方式为教师用大号毛笔沾水在黑板上书写,毛笔的沾水量大为讲究,少了写出来反映不出力度变化,多了字还没写好上面的水就流下来了,更不要说现在大多数教室已经用白板取代了传统的黑板。教师可以在实物投影仪的展示台上放一张白纸,用普通大小的毛笔在白纸上书写就可以了。整个运笔过程、力度、技法通过实物投影仪投影至屏幕,清晰可见。

四、改变美术欣赏形式,拓展知识容量

美术欣赏是高职美术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写实作品、写艺作品、抽象作品,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据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品评赏析,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激发对美的追求和拳拳爱国心。美术欣赏课指导学生融合美术理论观察、欣赏美的艺术,结合视觉、感觉、情感拓展知识容量,陶冶情操。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授课时限制和场地限制比较大,作品欣赏量大幅缩水,将其与电脑和网络相结合转换艺术载体即成为特殊的虚拟实验。教师可以将大量美术作品制作为PPT演示文稿或FLASH动画,以动态播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播放过程由教师控制艺术对象的切换时间。教师在美术作品播放的过程中配合以适当的作品背景、技法、特点等内容的讲解,可以增加适当背景音乐,用以增强艺术感染力。在整个虚拟实验过程中,美术作品鉴赏的中心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被完全激发。网络资源的利用也是美术欣赏中虚拟实验应用的一个亮点,它可以作为教师教学准备阶段的资源,也可以直接用于美术欣赏课堂,请学生在线上欣赏美术作品或播放相应的历史资料、人物分析、作品点评……作为虚拟实验的一种,美术欣赏可以清晰展现美术史时间线索,再现历史脉络;可以浓缩美术各画派、各画种的艺术特色;可以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现绘画技法的变化情况。

五、构建“虚拟美术馆”,丰富艺术呈现方式

“虚拟美术馆”是近年来刚刚出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美术虚拟实验的新理念。院校可以将大量教师、学生的国画、油画、工艺、手工、泥塑、雕版等各种美术作品经过拍照片、拍视频或制作动画的方式,以2D、3D形式存放、播映,设置专门的展厅或一定的网络区域,方便教师和学生查阅及欣赏。虚拟美术馆将实体艺术转变为线上艺术,丰富了艺术形式,延伸了艺术空间,开拓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了师生艺术创作的热情。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大学生,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除了需要在日常美术课中完成创作美术作品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学会制作一些幼儿玩具、幼儿手工作品。学生众多的手工作品特别是纸质作品不仅需要较大的存放空间,而且保管难度很大。巨大的存放量查找或展示出来是一个实际的问题。有了虚拟美术馆解决这些问题易如反掌。

六、结语

将高职美术教学与虚拟实验相结合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实物“模型”实验,展现教学中不易于理解的抽象概念;可以将静态艺术转化为动态艺术,表达多重视觉角度;可以改变美术欣赏形式,拓展知识容量;还可以构建“虚拟美术馆”,丰富艺术呈现方式。将虚拟实验用于美术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扩大了知识容量,开拓了实践教学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绘画(第一册)[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6:2-29,62-71.

[2]张哲。浅析色彩情感变化的因素[J].科技信息,20xx(31).

[3]于淼。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的研究和实践[J].信息与电脑,20xx(6):83-84.

[4]黄晓琴。高校实验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xx(1):65-66.

[5]吕守林。以虚拟实验室建设为契机推进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xx(11):157-158.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39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