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随笔精编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班主任工作随笔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班主任工作随笔【第一篇】
自参加工作以来,笔者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至今,扳指数来已经有10个年头了,这些年来,笔者一直把班主任这份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觉得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对自己事业的一种挑战,笔者喜欢这种挑战,也热衷于这份工作。
1 家校携手,共建和谐班级
开学之初,笔者发放了一份《家长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一下孩子在家里的各方面表现,及家长需要老师配合教育孩子的各方面问题。正是由于详细的摸底,才能让笔者对刚接手的这些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日后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孩子的生命历程的健康发展,离开了家长的支持。缺少了家长的支持,我们就失去了左膀右臂,有劲使不出。所以家校携手,至关重要。
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学生平时做作业的情况、家长一周能陪孩子写几次作业、是否能坚持检查家庭作业、家长是否能参与学生会考科目的抽背情况、学生节假日在家活动的各种情况,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学生家庭的基本信息等。通过这份调查问卷的发放,有部分家长把一些不方便写在调查问卷上的情况以电话沟通的形式主动与笔者交流。
在这次调查中,笔者发现两个情况很特殊的学生:一个是孙同学,他的父母离异后就一直跟着父亲生活,这个学生父亲的工作单位离家很远,晚上经常无法回家。无人看管加上自制力较差,导致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是很理想。另一个是丛同学,他的父母从今年年初就在讨论离婚的事情,直到现在还在争执不休,导致孩子上课经常走神,对学习完全提不起兴趣。平日里只是用网络游戏来填补精神上的缺失。
当发现班级里有些由于家庭特殊情况而导致厌学的学生时,作为班主任,笔者首先把这些情况与各科任课教师进行沟通,请老师们配合笔者的工作,多多关注和关心这些学生,让这部分学生感受到温暖,从而填补学生由于家庭问题而带来的心理空缺,因为只有良好的心态才是学习进步的动力。
开学初的家长会中,笔者选出了五名家长委员会成员。在笔者的倡议下,由家长委员会成员组织并举行了一次家委会活动――老虎山拓展训练。本次活动拉近了孩子与家长、家长与老师、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次活动的举行已经得到了家长的肯定与学生的喜爱。
2 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每个班级中总会有一些“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针对这些头疼的“问题生”,我们如何处理呢?其实孩子们的精力都是旺盛的,只是没用在该用的地方。对此,笔者采用了以下方法:
责任心提高法
把一些平日课间爱“打打闹闹”的学生任命纪律部长,这样一来即提高了他的责任心又能改善他们遵守纪律的习惯。
等价交换法
午休有很多学生不爱睡觉,那么笔者就允许他们不睡觉,但是要想不用睡觉是要有条件的来做交换的,首先是要做午休值日生,并且要完成一定的背诵任务。这样一来即能解决午睡混乱情况,又能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的成绩。
小鬼当家法
中午练字、早读时,可以找一些不听指挥但是字写得好、大声读的学生,安排他们轮流值日,负责检查其他同学的练字和读书情况,在检查的同时要求他们要指点和帮助写字不好的同学,这样一来他们即过一把当“小老师”的瘾,还能让他在逐渐提升的自信心的过程中,改掉邸暗仿摇钡男∶病。
3 毛遂自荐,班级遍地花开
在我班里,笔者实行的是“毛遂自荐制”,自己通过自我推荐来争取自己想当的班级干部。因为笔者相信“只有想干工作的人,才能干好自己的工作”。
我班实行的是班级干部责任制,每一个班级干部都有自己的职责。举一个例子,我们班的监督整改职责:把学校检查出的卫生问题进行追踪整改。个人卫生把关职责:检查每天班级成员个人卫生,如指甲、头发和校服情况等。
另外,我班每天晚点也是一大亮点,笔者利用每天晚点让班干部轮流进行总结,或者提出可行性强的建议全班一起讨论。周一纪律委员总结班级纪律情况、周二体育委员总结大课间及路队情况、周三班长总结早读自习课学习情况、周四卫生委员总结班级卫生及卫生大扫除情况、周五学习委员总结本周各科作业完成情况。这样每个晚点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班级存在的一个问题了。
4 随笔记录,工作滴水不漏
俗话说:“好脑子,不如个烂笔头”。笔者总结班主任的工作的性质,两个字:多、杂。在班主任工作中有很多都是琐碎的小事,我们常常会想着这个忘了那个。所以,笔者专门为自己准备了随笔记录本,这个本子时时刻刻带在身上,把每天需要做的工作,需要强调的学生问题都记在本子上,即使有时候突然想到一个好点子或者好办法,都能在本子上一一的记录下来,这样即能解决工作中“漏事”的毛病,还不至于把好不容易想到的“妙招”忘掉。
5 时尚QQ,解决疑难杂症
笔者建立了班级QQ群,群里只有学生和老师。隔着屏幕他(她)会向笔者吐露他的心声,说出面对面无法开口的话题和疑问。这样一来,既可以了解他们的动向,又可以利用这个全新的网络工具帮助他们解决不同的“疑难杂症”。
班主任工作随笔【第二篇】
在我参加工作第四年的开始——去年8月,我开始担任班主任,接手的是新一届高一的(16)班——入校学习基础最差的两个班级之一。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满怀热情;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及其他的一些因素,我也知道我的班主任工作不会一帆风顺,会困难重重。
因为入学基础比其他班级差很多,所以很多学生在刚进入高中的时候就觉得似乎比别的班级的学生要矮一截,自信心受到了打击。同时,由于新课程改革后高一的学生负担反而比以前加重,难度有所提高,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我们班的同学来说更加不利,遇到许多的困难:如课堂知识难以消化、作业来不及做、不会做等等,他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成绩上升更难,这使得他们很可能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使他们的成绩进一步下降,很可能造成恶性循环。而在学生上找不到精神上的安慰的情况下,学生就很有可能从其他方面去寻找精神安慰,于是就可能导致违纪、早恋等现象的滋生,最终使得高中三年虚度,并给老师及其他的同学造成不良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避免恶性循环,进入良性循环。我十分真诚地去对待我们班的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优秀的,并以更优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学生不是完美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有点,也都有自己的缺点,不良的习惯。我们总希望学生能够听话些,能好好配合老师,好好学习,但是总是会有那么一部分学生会不断惹出这样那样的麻烦,为班级增添了不少乱子。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经常容易失去耐心,认为这是扶不起的阿斗,于是态度开始转变,看到这样的学生就感到讨厌,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往往会简单地以教训为主。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很有可能让此类学生认为自己的确很差,并且会“破罐子破摔”,放弃自己!
其实我们不应该用过分苛刻的要求去要求学生,人无完人,成人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更何况是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呢?学生有缺点是正常的,如果学生没有了缺点那还需要我们老师做什么呢?还需要班主任做什么呢?(班主任工作 )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块块造型各异的树根,需要我们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精心地去雕琢,这样才能使他们成为精美的艺术品。
我们班的学生有许多的优点,也同样有不少的缺点。但是从接手高一(16)班开始,我就给自己确立的这样的理念:他们都是我要去帮助的孩子!
为了让我的学生们往好的方向不断成长,我觉得首要的是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我始终觉得“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比较容易迷惘,开始独立思考各种问题,思想却又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有的时候并不是很清楚自己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在这样的时候,如果老师、家长因为他们的顽皮、成绩的不理想而经常去批评他们、否定他们,他们的潜意识里会形成这样一种观念:“我是个坏孩子、坏学生,他们都不喜欢我。”于是开始自卑、自暴自弃,开始愤世嫉俗,与老师、家长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如果老师、家长、周围的人都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认同他们,表扬他们,对于他们的缺点与不足进行开导与诚恳的提醒,他们在潜意识里形成的观念便是这样的:“我是个好学生、好孩子,大家都很尊重我,支持我,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于是进入良性循环。
所以,对于我们班学生的优点,哪怕是很小的优点,我都会在全班表扬,让大家鼓掌!有的时候学生捡到5毛钱我也会跑一趟政教处,专门去要一张表扬卡,然后在全般把表扬卡读给大家听;对于我们班学生的缺点,我从不当众批评,而是单独开导。跟学生聊天的时候,我会要求学生坐下谈,或者一起站着谈;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我会尽可能地去“捧场”,并拍下照片留念;路上遇到学生的时候,我会主动打招呼;与学生家长联系的时候,我一般不会只讲学生的问题,也会适当地表扬学生,肯定学生;看待学生的时候,我会用真诚的眼光,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知道,他们能够体会到。
一年班主任工作下来,我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继续学着去解决,但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工作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支持与认同。评教的时候只有一个同学给我评了“较满意”,其他的全部评了“满意”;对于自己的所想所感,他们会在周记里与我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对于我工作的不足和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他们会给我真诚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班级遇到挫折,我心情郁闷的时候,他们会在周记里安慰我……有这么懂事的学生,我哪能不努力地工作呢!
班主任工作随笔【第三篇】
解释:“老师,我很忙啊,你不知道,昨天下午江老师又找我写作业,我哪有时间啦?唉,这可怎么办?”你们看,火烧眉毛他才知痛。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他那“脏样”。说起卫生,他可是出了名的。要说谁的抽屉最适合养臭虫,非他莫属呀,那儿营养好着呢,要啥有啥。如“面包屑、饮料瓶、蛋糕、口腔糖……”要说谁的“地盘”杂物最多,他是头一名。走近他的“领地”你总可以看到大块的纸巾,要么是从刨笔机中摔出的“毛屑”。论谁的穿着最不体面,那也一定是他,“无领无袖”“斑痕累累”,恐怕一袋“汰渍”洗衣粉也难除尽那些污渍。教室里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他的“文房四宝”,他也不在乎。今天丢,明天买。实在丢没了,他就随手拿别人的,反正顺手牵羊不叫偷。他可从不把这种行为与“偷”联系在一起。别看他老爸是警察,我看拿他也没折。
本来个人卫生差点也没什么,年纪小,不懂事,总是可以让人原谅的。孰知这家伙偏不老实,经常“扯面条”吓唬女孩子。全班女孩子没一个喜欢他的,看到他就退避三尺。他呢倒好,想抱谁就抱谁,有时还亲人家两口。这下,他更成了全班的“癞瘟”,走哪臭哪。自从接管这个班,李宣哲同学自然就成了我的重点“治疗”对象。他的病情可真够复杂的,是“综合症”。一天半月恐怕难见效。我呢虽然医术不高,但却有耐心,我相信,治“心病”得用“心”。下面就是宣哲同学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一些小故事: 九月十一日 钥 匙 不 见 了快上晚自习了,袁若水哭着跑来说:“老师,我的钥匙不见了。”“是吗,在哪不见的?”“我在饭堂吃饭,钥匙放在身边,起身拿了几颗荔枝,回来钥匙就不见了。”
哪有这样的怪事?为了弄明当时的情况,我把几个在场的孩子都找来了,他们都说看见袁若水带了钥匙。难道袁若水没带钥匙到饭堂?不对,据袁若水妈妈说,她亲自把钥匙交给了袁若水,这不会有错。那么,是谁拿了袁若水的钥匙呢?拿这钥匙有什么用呢?袁若水妈妈说,钥匙上面挂了一个小鼓,是她班一个学生去新加坡回来送给她的一份小礼物。这下可真难住了我。要是福尔摩斯在世那该多好啊!袁若水又补充说:“吃饭时,李宣哲来过我那里,坐了一下就走了。”李宣哲,莫非真是他!思前想后,我的思维在李宣哲身上定了格。对,得找这家伙问问。据说他曾有过不检点的行为。可这家伙又嘴硬,就怕他不认帐。对了,脆来个“将计就计”。审问开始了:“李宣哲,你今天吃饭时坐在袁若水旁边,对吗?”“是的。” “你看到了一串漂亮的钥匙,钥匙上还挂着个小鼓,你很喜欢那个小鼓,所以你就趁袁若水吃饭时,把它抓在手里了。然后你把它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你的行为都被我们班的一个同学看到了。李宣哲,好好想想,你把钥匙放到哪儿了?”我的语气毫不含糊,好像这一切是我亲眼目睹似的。“是的,我确实看到一面小鼓,我以为是邓晓君的钥匙,所以就把它拿上来了。”这家伙居然也毫不隐瞒。“快,快想想,那钥匙放在哪儿?”我的心都快蹦出来了,没想到我的假设竞然生效了。这家伙以为我知道了一切,干脆全招了。结果,钥匙就在他的床底下找到了。我对他的行为感到很疑惑,他要这钥匙干什么?在我的盘问下,李宣哲说他真的认为钥匙是邓晓君的,他想到邓晓君生病了,所以替她把钥匙拿上来。本来是一片好心,没什么恶意。他的回答让我感到很为难。这时,我想起班上曾发生过的失窃案。有的同学放在柜子里的水果会不翼而飞,带来的饮料会突然失踪……难道这些都与李宣哲有关?看着李宣哲镇定的神情,我还是觉得有问题。
“李宣哲,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拿,这样,失主会很着急的。再说,你这样乱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以前,你曾拿过别人的水果
,饮料,甚至还拿别人的电话卡打过电话,这些老师都知道,你说对吗?”“是的,我只拿过别人的饮料,水果,没拿过电话卡。”天啦,他又招了,这样的结局可不是我想看到的。“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东西呢?”“因为我的东西有时也不见了,所以我就拿别人的东西。”原来他这是在报复。针对这种情况,我给李宣哲讲了雷锋为人民服务不图报酬的故事,讲了列宁诚实的故事。他表示自己从今以后不再做这样不光彩的事,争取为同学多做好事,将功补过。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他在路上捡到了30元钱,毫不犹豫地交给了老师。现在,李宣哲还一直爱读雷锋的故事呢,看来名人的事迹是最具有感染力的!启示:孩子的行为总是受其思想支配的。要想根治不良行为,必先找准病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从正面加以引导。
九月二十一日 “李宣哲要上台表演节目啦!”国庆节到了,学校举行“百歌颂中华”歌咏比赛。虽说是歌咏比赛,但各班主任老师却独出心裁,居然在合唱揉合什么舞蹈。说什么歌伴舞,舞伴歌,有唱有跳,热闹。我想也是的,小孩子嘛,也难唱出什么水准,不如让他们来个表演唱吧。主意拿定了,歌名选定了——外国民歌《小红帽》。孩子们都很高兴,可是这由谁去表演呢?我可真犯*愁。“同学们,这个故事需要四个角色。一个是外婆,一个是大灰狼,两名同学扮演小红帽。你们谁愿意报名?”话音刚落,同学们的小手“唰”地都举起来了。一看,李宣哲举得最高。口里还在叫着:“老师,我演大灰狼。”我心一动,说不定这家伙还真是块演戏的料呢。“李宣哲,你来试试。”话刚说完,李宣哲一个箭步跑上讲台,装模作样地演起了大灰狼——张着大大的嘴,眼露凶光,舞动着两只前爪扑了过来。别说,演技还真不错。“好,大灰狼就归你了。”事后,我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武断了,同学们也提醒我:“江老师,李宣哲到台上要是不听指挥怎么办?那我
们班不是得不到第一名吗?换另外一个同学吧”。李宣哲的父母听说我居然让他的儿子担任这么重要的角色,也连忙打电话,提醒我是不是要重新考虑一下。说别的都没什么,就怕他关键时刻发“癫”,也就是乱来,不听指挥,怕到时候影响班级的荣誉。思前想后,我还是坚持自己第一感觉。排练期间,李宣哲还真的够意思。不但能合上节奏,还能和其他演员相互配合,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可怕,行为乖巧了许多,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正式比赛开始了,我是千叮咛万嘱咐。没想到,这家伙还真争气,动作居然没出一点错,比我想象的要好的多。比赛结果出来了,我们班还得了第一名。瞧把李宣哲乐得……看到儿子精彩的表演,李宣哲的父母高兴得脸上笑开了花。成功的表演初步改变了李宣哲同学在全班的坏印象,同学们终于看到了他可爱的一面。
启示:信任是最好的良药,他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甚至改写一个人的命运。老师的信任,父母的关注,同学的支持使他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十月二十七日 “李宣哲,加油!”运动会报名工作开始了。短跑选手基本已定,长跑可真找不到人,孩子们都说自己的体力不行,缺乏耐力。这可怎么办?我到处了解情况,真希望能发现几根好苗苗。“老师,李宣哲其实跑得挺快的。”“是吗?”我吃了一惊,没想到这家伙不但能跳,还能跑。“第三节课,我们到操场试试,李宣哲,你也去。”我想亲眼看看李宣哲的本领,据潘老师说,这家伙长着一对灰毛腿。第三节课到了,候选队员全站在跑道上,李宣哲也在其中。预赛开始了,只见小李同志撒开双腿一个劲地往前冲,跑了个第二。“好,李宣哲,你就报名参加400米长跑,好吗。”李宣哲也好像今天才发现自己的跑步才能,看到同学们投来敬佩的目光,激动得脸放红光。“平时有空,就到操场的练练,正式比赛时,不要偷懒,不要怕累,你一定行。老师
给你加油。给我拿个奖来。”我用鼓励的口气拍着他的肩膀,下命令似的
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运动会上,李宣哲同学居然不负重望,硬是捧回了个第三名。启示:美好的东西需要人去发现。发现是教育的前提。记得一位美学家曾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用在教育上,是否可以理解为:“孩子的身上不缺少美德,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接触,才能看到心灵的真实。
十一月五日 《可爱的风》发表啦!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我想了个招——班级刊物发表。凡写得好的作品都打印出来,印发给家长。这样一来,孩子们可高兴了,看着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感觉自己就像个作家。几星期下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学都在刊物上发表过文章。有一次我突然接到李宣哲的父亲打来的电话,反映孩子对写作缺乏兴趣,每周的日记写得很被动。纵使写完,也不愿再修改。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写作水平那么高,他真羡慕。我听了李父的情况介绍后不禁笑了起来,我告诉他,那些成功的孩子背*后都凝聚着父母的心血,他们的成功是全家人的努力。不少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写作素材,还亲自带他们外出游览。我把这一切都告诉了李父,希望他能和李宣哲一起共同创作,等到孩子对写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再培养他独立创作的能力。这样,孩子就不至于因为“孤军奋战”而难创佳绩。就这样过了两星期,我欣然地在学生手册上看到李父反馈的意见:孩子在家完成作业主动,能主动向父母反映学校的生活,日记写得也较认真。多日的耕耘终于有了收获,“金诚所至,精石为开”。李宣哲这块顽石在教师、家长的耐心教育下终于有了一点灵性。为了表扬李宣哲同学的突出进步,我特意把他的作品在班上进行大力表彰。这样一来,李宣哲同学越写越来劲了。据李父观察,李宣哲同学在家学习的热情一周比一周高,听话多了。有一次,为了完成好老师布置的《画风》《写风》的作品,李宣哲可费了一番苦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宣哲的作文《可爱的风》居然在班级刊物上发表了!
附:《可爱的风》 作者: 李宣哲 夏日的风
最可爱,最受人们的欢迎。清晨,第一阵夏日的风吹进校园的花丛中,花草随风起舞,空气中充满了花香,让人感到很舒服。中午,太阳像大火盘似的挂在天空,小草弯了腰,树枝也歪了脑袋,在田野里劳动的农民更是汗流满面。这时,一阵凉风吹过来,悄悄地把农民伯伯脸上的汗水擦干,农民伯伯不禁说:“好凉快。”晚上,学习了一天同学们睡在床上,风吹在身上,凉丝丝的,孩子们笑着进入了梦乡。啊,可爱的风。
班主任工作随笔【第四篇】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在内容上的表现是教师对全体学生每一个人的关爱、尊重、理解和期待。关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得以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进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关爱学生,是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工作的原动力,也是保证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条件。
岁月如歌、时光如流,从1992年踏上这三尺讲台,至今已有18个年头了。回首18年的教育历程,我一直用一份热爱去守护学生,用一份真诚去履行职责。在我的心中,教师这个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一份爱的倾注。回首18年的教育历程,有过哭、有过笑、有过太多太多的感动,有过无数个与孩子心与心交流、情与情沟通的故事,今天,我想撷取其中的一则,与大家分享。
记得五年前,新生刚入学不久,校长找我,说班里要进来一位特殊的孩子,让我心理上有个准备。这天,小宁在妈妈和校长的陪伴下出现在我面前,那个漂亮的小女孩纤细柔弱,除了那怯生生的眼神,你看不出她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看到小宁有点害怕的样子,我蹲下来,微笑着问她:“你叫小宁吧,喜欢来上学吗?”她躲在妈妈的身后,轻轻地点了点头,我就顺手拉住她的小手,小小的、凉凉的,让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疼惜;开始她有些惊慌,想把手从我手中抽走,但看到我的眼神中的那份温柔和期待,她不再慌乱和挣脱,而是睁着那双纯净的眼睛静静的注视着我。我握着那有点发凉的小手,把她带到了我们一年级六班,安排在早已为她准备好的靠前排的一张桌子上。
小宁的妈妈在教室门口张望着,我走出来,她含着泪对我说了孩子的大概情况:孩子在三岁时,受过伤,跌坏了后脑,后来留下了残疾,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不如意就破坏东西、大哭大闹,幼儿园期间经常出去看病,没有系统地完成学前教育。她说,孩子的学习可能不会太好,让我一定不要太在意,她只是想孩子能学个基本的生存能力,让孩子有同龄的孩子作朋友,让孩子能快乐成长,......看着小宁妈妈年纪轻轻却已是满头白发,让同是母亲的我很是心酸,我答应小宁的妈妈,一定会好好照顾好孩子的。
开始上课了,我才发现事情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简单。当课堂上静悄悄时,我听到了有点象咳嗽地吭吭的声音从小宁的嘴里发出来,声音很大,她的脸红通通的,用手按着桌子,桌子也在晃动,同桌及后面有几个小朋友用奇怪地眼神看着她,我马上安排同学们先读课文,咳嗽的声音被孩子们朗读的声音盖过去了。我不露声色地走过去,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小宁的头,让她慢慢平静下来,可她的身子却仍是控制不住的抽动。这该怎么办?向校长反映一下?让她妈妈把她带回家?说真的,当时我的心里闪过无数个念头,但当我看到小宁那怯怯的眼神时,我决定:一定要让她留下来,一定要让孩子们接纳她,把她当作一个正常的孩子,不能让孩子们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可是都是刚入学的小朋友,该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接受呢?和教数学的杨老师商量了一下,让她找了个理由,说帮老师做点事把小宁叫走了,利用这点时间我在班里简单开了个班会,我问孩子们:小朋友们你们生病没有啊?有过感冒么?怎么样知道自己感冒了啊?你感冒的时候最盼望什么啊?.....看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告诉孩子们:我们班上的小宁同学也病了,她的嗓子难受极了、咳嗽,她怕影响大家的学习,我们该怎么办啊?......在我善意的谎言中,孩子们逐渐习惯了她上课的声音。
时间长了,我慢慢发现,小宁那颗敏感的心特别渴望关注,下了课,没事时总爱呆在讲台边,围着我说会话。每当这时,不管多忙,我都会停下来和她说上几句。为了让大家真正地接受她,在课堂上只要是简单的问题,我都会找机会让她起来回答,并且及时表扬她,奖励她小红五星。,小宁的字写得很漂亮,我就经常拿她的作业展示给同学看,慢慢的,她越来越自信,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课外活动时,我还主动带着她,加入同学们游戏中,在不知不觉中,班里有几个同学已经和小宁成为了好朋友。
进入二年级,由于工作需要我改教数学并兼任班主任,我逐渐发现了小宁对于数学的理解相比语文要差得远,课堂上的注意力也不如语文课集中。为此,我对小宁降低了学习要求,只做简单的题目,原则上让她掌握最基本的运算方法,发现她的点滴进步就及时鼓励,而作业则联系好她妈妈做好协助。
不知不觉中五年过去了,每年到了教师节、三八节,我都能收到一份小宁自己亲手做的礼物,有时是一幅画,有时是一份手工制作。今年参加班主任培训,我把班级网站刚建好,小宁就急着加入了,虽然还不会在班级论坛里操作,但是母亲节前一天,我外出考试,晚上回来就看到小宁的留言:王老师你考试完了吗?考得好吗?考完了我们俩在三人行上说说心里话。第二天正好是母亲节,小宁又在班级留言板上写了:老师,您那么关心我、喜欢我,让感觉您真像我的另一个妈妈,祝王老师在母亲节里能够happy过一天。看着孩子诚挚的祝福,作为班主任,那一刻我是幸福的。我知道,这份祝福,来自爱!
在与小宁相处的五年里,看着她一步一步的走出自卑、走向自信,看着她一天天成熟和长大,我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和幸福。我知道,五年里,我已经在她的心中播撒了一颗爱的种子,我相信,有了爱的倾注和支持,孩子的心将不再孤独和压抑,她也会像其他孩子一样“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总结;
由于个性、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家庭环境等不同,每个学生的情况都尽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您”。作为班主任,要建立一份尽可能翔实的学生个人档案。在处理问题时,把人和事具体结合起来,把“爱”落到实处。如对下岗职工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孩子、应区别对待,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般说来,对待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肯定他们长处的同时,班主任要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不足,以便促使他们获取更大的进步,这是一种关爱。对待那些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则要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以肯定性的评价,少用并且最好不用否定性评价,帮助他们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这更是一种关爱。
关爱学生是班主任感情的崇高境界,班主任对待学生的感情只有升华到爱的高度,才能对学生的教育行为步入到无私的境界。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关爱,肯定都希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但是,育人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艰苦的系统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不可急躁,否则,极易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或者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班主任工作随笔【第五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9-0020-03[WN]
目前,按照学校的招生情况,我校每年的三年制职高的录取分数线在全校各专业中属于低分段,班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问题学生”。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1]怎样正确对待“问题学生”,处理“问题学生”及转变“问题学生”是职高类班级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几年笔者连续担任了几届职高班的班主任,班级管理难度大,任课教师无法正常组织授课,班级各项常规指标较其他性质的班级均有明显差距。班主任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心里时时刻刻都紧绷着,担心班级学生有事情发生,尤其是担心班级里最操心的一些“问题学生”。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在对这些学生的教育方法做了一些探索及尝试,现列举几例“问题学生”的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给中职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素材。
一、行为问题类学生
一)学生外在表现
杨姓男生,16岁,该生在校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寻衅闹事、打架斗殴、上课大声讲话,屡屡违反课堂纪律、不服老师管教、顶撞老师,严重破坏课堂秩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该生思维活跃、头脑聪明,但对教师有较强的敌对情绪,遇事不论对错,誓死抵抗,不愿“低头”。运动会上表现积极,较为高调。后跟其他任课教师沟通,得出该生的这些行为与其强烈的表现欲不无关系,目的是为了引起同学、教师的关注。
二)采取的措施
1.多给此类学生安排工作。针对该生可能是想表现自己,笔者让他到办公室为教师服务,如分复习卷、领取模型教具、送材料甚至打扫办公室等,让该生在学生中有“面子”,有“炫耀”的资本。不出意料,该生毫无怨言,工作每次都完成得很不错。笔者适时表扬,并向办公室其他教师高调推荐该生。有任课教师提出:“杨某,你做事能力还行,我们都看到了,你们班主任很欣赏你;可你上课一点也不配合老师,专门捣蛋,让老师很为难啊。”笔者跟任课教师沟通后,故意让任课教师在办公室教育该生。)杨某听后,很不好意思地摸摸头。而笔者看看他,朝他瞪瞪眼,表现出惊讶的表情,然后摇摇头。
2.深入谈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刻意的培养训练,该生已熟悉笔者的很多工作,成了得力的小帮手,而笔者与该生的距离随着平时的亲密接触,已不再那么的遥远。这时,笔者借着夜自修值班前的空闲,找该学生到办公室单独谈心。首先,肯定他的工作能力;其次,简单分析师生间的关系,纠正他无故与教师“为敌”的不良心理状态;第三,指出他的一些不良表现,将不良表现分类,一类是很容易改正的,一类是短期较难改变的。笔者在平时的班会课上经常让学生自我分析,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确看待自己,扬长避短,让自己成长起来。因此,分析他的优缺点他很配合,并不反感,且能正确领会笔者的初衷。这样,我们约定好先把容易改正的缺点改掉,如上课不随意违纪、服从教师管教、不顶撞教师等,其他的慢慢来。笔者跟进了解情况,阶段性地点评其表现。
三)产生的效果
对该生采取有意识的接触培养、高密度的关注后,该生上课时故意大声讲话、嘲笑教师或同学的现象明显减少,偶尔违纪时,教师对其提出批评,该生也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不再对教师表现出强烈的敌意。随着工作能力的增强,该生在班中担任了纪律委员一职,在班中角色的改变,使他完全改掉了以往的不良表现。
二、学习问题类学生
一)学生外在表现
陈姓和刘姓男生,均为16岁,这两位男生在校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无心向学、无故旷课、上课睡觉,经常不完成作业,并因此跟教师对抗,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任课教师尤其对他们上课睡觉、不完成作业感到头疼。后与两位学生家长联系,发现两个学生的家庭有这样的共性,即家庭条件较优越,溺爱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既然孩子不爱学习,对孩子的学业也就不作期望;两家家长还经常帮助孩子撒谎请病假。其中,刘姓男生,经常因为不想做作业,而向家长提出退学。
二)采取的措施
1.与家长进行沟通,统一战线。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满怀期待的。虽然,经过小学和初中九年的教育,这两家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已经失去信心,但希望孩子能够进步、成长的心是不会变的。笔者跟家长作好沟通,让家长理解学校教师的做法都是为了学生着想,对学生的成长是有益的,让家长配合学校老师作好学生的工作,而不是一味地帮助学生欺瞒学校,只要是为了孩子好,家长都很积极配合,同时也很感谢学校及教师。
2.跟任课教师作好沟通。部分任课教师非常反感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或完成质量较差,在班中经常批评他们,也经常向笔者抱怨。笔者将班级学生的中考各科成绩,尤其是这两位男生的中考成绩及其家庭情况、个性特征等信息向任课教师作了说明,让任课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底子实在弱,笔者和任课教师一致认为不能苛求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计划,达成对他们在学习难度和作业质量上降低要求的共识,尤其是这两位学习类“问题学生”,更要降低要求,让他们在学习上有喘息的空间,并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肯定。笔者也经常向任课教师了解他们的近况,将从任课教师那里得到的信息反馈给两位学生。
三)产生的效果
采取措施1个月以来,学生感觉上课轻松多了,上课内容有些能够听懂了,作业量不大,学生也能工整书写、认真完成。而陈、刘两位学生虽然不能保证上课期间注意力始终集中,但比起原先有了很大进步,至少不无故旷课、经常请病假了,更没有因为作业问题而向家长提出退学。
三、心理问题类学生
一)学生外在表现
王姓和季姓男生,均为16岁,这两位男生在校的主要问题表现为随意说谎、情绪波动大、极度孤僻且经常离家出走,其中王姓学生还有自伤自残的行为。与两位学生分别谈心后,笔者了解到王姓学生父亲无工作,对其有家暴行为,母亲一心工作,早出晚归,对其不闻不问;季姓学生父母离异,跟父亲及奶奶生活,而父亲常年不在家且有自己的生活,季姓学生的生活费用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跟家长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后,笔者发现家长还是爱孩子的,但因为家庭的种种特殊原因,家长对孩子的爱没有显性表现,家长不知如何关爱孩子。这两位学生的共性是对父母都有较大的怨恨,感觉父母不爱自己,自己是多余的,内心极度纠结、恐慌,学生感到孤立无援,长期压抑彷徨,产生心理障碍。
二)采取的措施
1.家长、教师、学生面对面沟通。这两个学生的问题显然来自其家庭,孩子与父母之间从没有正常沟通的习惯,彼此有点冤家路窄的味道。家庭问题解决了,学生的心理创伤也会慢慢愈合,心理障碍会慢慢扫除。笔者将学生家长与学生约在一起喝茶聊天,当然,在此之前,征得家长全力配合,鼓励家长大胆明确地说出自己对孩子的爱。第一步:笔者坦诚布公地向家长陈述学生的怨恨与心声,希望家长做出相应的解释,以获得学生的谅解;而对于16岁的学生来讲,有些大人之间的事,只要家长讲给他们听,他们还是可以听懂并理解的。第二步:询问学生对家长的解释还有没有什么疑问,尽量让学生倾诉心中的委屈、不解与怨恨。第三步:共同让步,找出解决办法。笔者根据家长和学生交流的情况,提出可操作性建议,要求家长无论多忙,都必须尽量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要把对孩子的爱表现在实际行动上,严令禁止家暴这样的非法行为。而孩子也试着对父母之前错误的关爱方式给予宽容,也以显性的爱回报父母。
2.跟学生一起展望美好未来。经过近10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清楚仅通过教师的努力是不大可能彻底改变一个家庭惯有的生活方式的。心结是解开了,可如果家庭环境没有大的改变,学生回去后对父母的怨恨虽减弱,可仍然会对父母感到失望。于是,笔者通过班会课、个人谈心,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即将跨入社会,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体,一个成年人,将不再依靠父母、依靠他人,完全可以告别伤心过往,通过自己的双手,构建幸福的小家庭。但前提是不怕吃苦,学好技能,学会与人相处,让他们了解到在学校学习及生活的意义。
三)产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