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经济统计分析论文【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17975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经济统计分析论文【精选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统计分析论文【第一篇】

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是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进行综合研究的一种分析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所收集的文献信息进行客观、系统和量化的描述与分析展现某领域的研究发展状况。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综合运用了文献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外部特征与内容特征分析、空间分析与时间分析,因此更能客观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在一段时间内的整体态势,有助于厘清研究思路,掌握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找到研究的创新点。(王曰芬,2009:901-908)本研究的文献信息为国内有关科马克•麦卡锡作品的硕士和博士毕业论文。研究中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均源于国内权威的期刊数据库CNKI和读秀学术搜索。通过检索与核实,CNKI收录28篇硕士毕业论文,2篇博士毕业论文。读秀学术搜索收录39篇硕士毕业论文,没有收录博士毕业论文。两个数据库共有28篇论文重叠,最终统计的硕博毕业论文总数为41篇。本研究以上述数据为基础,通过多维度梳理,客观地展现科马克•麦卡锡研究的发展现状,以期把握研究趋向,发掘新的研究点。

二、结果分析

(一)年代分布

从文献计量学理论出发,对论文的年代分布进行整理可以“直观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有助于掌握该领域研究在某个时间段内的整体趋势与变化(邱均平2008:16)。从检索的41篇论文的年代分布来看,南京理工大学的彭饮冰2007年撰写的硕士毕业论文《从社会化角度对科马克•麦卡锡小说〈骏马〉中主人公成长与命运的分析》标志国内硕士和博士对科马克•麦卡锡研究的开始,此时距麦卡锡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看果园的人》(1965)已经30余年,距论文研究对象《骏马》的发表(1992)也已经15年。2008年有两篇硕士毕业论文,2009年没有。2010年至2012年掀起麦卡锡研究的热潮,论文数量从2010年的3篇骤增到2012年的15篇,达到顶峰。从折线图上看,2012年到2013年虽然论文的篇数降幅明显,但是2013年仍然有10篇硕博毕业论文。总体而言,硕博论文的年代分布可以分为两个时期,2007年到2010年为萌芽期,特点是论文数量少,且有断层。2011年到2013年为快速发展期,三年时间发文35篇,是前4年发文数的约6倍。发文量激增体现国内硕博群体对麦卡锡关注度的迅速提升,预示未来一段时期国内麦卡锡研究将保持热度甚至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

(二)作品分布

对硕博论文所研究的作品进行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有助于揭示国内硕博群体的研究重点和倾向性,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经过统计,所有硕博论文的研究对象均为现已有汉译本的6部作品。在进行统计时,将“边境三部曲”三部作品的相关论文全部归为“边境三部曲”,其余涉及多部作品的论文单列一项“综合研究”。作品研究非常不均衡。硕博论文的重点研究作品是《路》和“边境三部曲”,两者相加占作品研究的81%。麦卡锡因《路》荣膺美国文学的重要奖项———普利策奖,也因《路》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对该作品的青睐不难理解。“边境三部曲”使麦卡锡成为美国西部文学的代表人物。三部曲中的暴力、成长、生态叙事契合了研究生青年群体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关切,因而成为重点研究作品。《血色子午线》被美国评论界认为是麦卡锡最成功的一部小说,但是仅有4篇论文研究该作品。《血色子午线》仍属西部小说,但叙述语言却是典型的南方文学代表人物福克纳式语言。文本中融入宗教、神话、哲学、历史、科学、文学等多重元素,加之惜用标点符号,长句俯拾皆是,难以卒读,更难翻译,导致研究该著作的论文相对较少。令人意外的是,只有1篇关于《老无所依》的论文。2008年,根据《老无所依》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国内上映,引起轰动。仅2008年发表在各类期刊上关于电影《老无所依》的论文就达30多篇,至今相关论文已达70余篇。莫非电影的光芒掩盖了原著的受关注度?个中情形有待深究。从上可以发现,对麦卡锡单一作品(包括“边境三部曲”)的研究占据麦卡锡作品研究的绝大部分,仅有3篇综合研究的论文,这其中包括统计中仅有的2篇博士毕业论文。一方面,表明综合研究的难度更大,对研究者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也凸显目前硕博论文对麦卡锡作品的整体观照不够。在基础研究已近饱和的情况下,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就是作品的总体关照和深度研究。此外,所有的统计论文研究的都是麦卡锡的中后期作品,前期作品无一涉猎。这固然是一大缺憾,却为后来者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巨大的阐释空间。

(三)主题分布

根据文献计量学和内容分析法理论,通过对研究者的研究主题进行聚类分析可以了解相关研究的热点、重点和变化等。通过对检出论文的主题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硕博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学理论与文本分析相结合以及具体作品的道德、精神、文化解读两个方面。被统计的论文共分为7大主题。其中研究后现代主义相关主题的论文共14篇,占比最大,主要包括作品的后现代主义基本特征研究如存在主义、不确定性和空间阐释等。其中11篇文章研究麦卡锡的后启示录小说《路》。结合“作品分布”一节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对于最受关注的作品《路》,研究者的研究重点为其后现代性。麦卡锡的主要作品都创作于后现代主义盛行的20世纪60年代至今,后现代性也是其主要作品的创作模式和叙事特征。以“道德与精神”为主题的论文有9篇,其中7篇研究《路》,成为《路》的第二大研究重点。研究“生态主义”主题的论文有9篇,其中7篇研究对象为“边境三部曲”,这与“边境三部曲”本身的主题完全吻合。总体而言,对麦卡锡作品的研究主题比较丰富,但仍然有创造的空间,比如理论性研究、宗教叙事、创作视角等。

三、结论

通过对现有41篇硕博毕业论文的年代分布、作品分布和主题分布进行多角度的数据分析发现,国内麦卡锡研究呈现明显的特点:(1)近年来麦卡锡研究发展迅速,于2011年开始从萌芽期进入快速发展期;(2)研究作品范围较广,麦卡锡已经发表的10部小说中有6部成为研究对象,涵盖了其作品的大部分;(3)研究的主题紧扣文学理论的新发展,围绕后现代特征、生态文学和道德与精神叩问展开研究,内容和角度趋于多样化。与此同时,对相关论文的统计分析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国内硕博论文出现的时间较晚,反映国内对麦卡锡的关注和研究滞后于欧美。论文数量在2012年达到顶峰后,2013年开始下滑,因此对麦卡锡研究的关注持续度有待观察。其次,国内硕博论文对麦卡锡作品的研究失衡严重。硕博论文研究的作品均为已经有中译本的作品,麦卡锡的前期作品无人涉猎。在所研究的6部作品中,重点研究对象是《路》和“边境三部曲”,对《老无所依》和《血色子午线》的研究匮乏。再次,重点作品《路》和“边境三部曲”的研究主题趋同,甚至重复研究,因此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有待拓展。

统计分析论文【第二篇】

(一)翻译硕士教育研究整体情况本研究共检索出国内2005-2013年翻译硕士教育研究的学术期刊论文196篇。经描述性统计分析,翻译硕士教育研究的发展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翻译硕士教育经历了萌芽期(2005-2006年)、探索期(2007-2009年)和发展期(2010-2013年)三个时期,产出文献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由图1可知,萌芽期始于2005年,翻译教育研究主题开始进入研究者视野,但数量有限。在探索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7年审议通过《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09年,《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发展期产出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2010-2012年的文献数量持续上升,激增为106篇,占总篇数的%。2013年的期刊文献仅涉及前半年,共31篇相关文献,占总篇数的%。

(二)翻译硕士教育研究主题描述与分析本研究将文献内容分为学习者、教师、教学体系、教育管理、课程以及其他等主题,研究主题的统计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翻译硕士教育研究主题具有分布广、多元化的特性,内容涉及翻译硕士教育的各个方面。其中,“教学体系”主体文献所占比例最大,占总篇数的%;其次为“课程”,占总篇数的%;而“学习者”“教师”和“教育管理”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涉及翻译学习者的相关文献仅有6篇,主要探究学习者信念与素养问题。有研究者通过翻译教学课程BBS对学习者的学习信念、态度进行考察,发现翻译教学课程BBS的开设能够培育学习者自我效能信念、翻译学习信念及自主学习信念。此外,学习者的理论素养也倍受关注。有研究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有必要对翻译硕士的理论素养培养进行分析。遵循技能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理论性原则与阶段性原则,提升高级翻译人才的理论素养。另有研究者指出,译者素养是译者素质与能力的综合,译者可根据不同的翻译情境与目的,对翻译自主性、灵活性及创造性进行建构,促进译者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本研究关于翻译教师主题的文献仅9篇,主要探讨翻译教师的发展、培训、角色及素养等问题。

有研究者指出,翻译师资是翻译教学的瓶颈,当下翻译教师角色的转换应该是诸多研究关注的重点,研究者应以翻译过程为导向,以翻译产品为中心,重视翻译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其实现的主客观条件。翻译教师应扮演“设计者”“诱导者”“研究者”“管理者”等角色,只有及时调整角色定位,才能适应翻译硕士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与此同时,国内高校翻译师资在年龄、学位及职称结构方面较有所改善,但学术型和应用型师资的配备不够合理,需做进一步调整;研究者探究的另一重点是,在翻译专业创建伊始就应注重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专业教师。此外,翻译教师如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自身信息素质也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作为翻译硕士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教学体系是由多个教学因素组成的统一整体,包括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评价等。根据统计,发现设计教学体系相关文献共计97篇。通过深入分析该主题研究内容和所选文献的具体内容,将教学体系细化为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等主题。教学资源主要指翻译教材。

首先,随着国内翻译硕士的培养兴起,翻译教材的编写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翻译硕士教育需要向社会输送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为此,翻译硕士教材的编写至关重要。其次,教学模式也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论题,教学模式由长期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成,主要针对教学过程的结构、程序及阶段等。有学者研究翻译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应用,指出教学模式由五部分构成: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教学内容在教学体系中所占比例不多,但也不容忽视。研究者在教学内容方面更注重对职业伦理课、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文化类课程、术语课程、本地化课程等的探究。第三个方面是教学方法的研究,它是翻译教学体系中的关键主题。研究教学方法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包括:交互式、项目式、协作式、工作坊、基于任务式、基于问题式等。关于教学评价的研究较少。翻译硕士教育仍处于初创阶段,还存在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翻译硕士的教学评估研究也至关重要。实践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而实践教学则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重要手段。翻译硕士教育研究在翻译教学方面成效显著,但无论是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是对应用理论的探索,翻译课程的发展速度缓慢,始终未达到理想效果。本研究对课程的探索主要涵盖课程理念、课程体系/方案、课程设置/内容、课程发展及经验介绍等,检索文献共计64篇。文献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研究者对课程理念的探索聚焦于对翻译教学或翻译硕士教育等问题的思考,在构建翻译硕士教育特色课程时,注重强调技术写作理念对翻译教学乃至整个翻译行业的重要意义。有学者指出,我国翻译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够重视学生专业双语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翻译教学专业化的前提下,双语课程体系应与传统双语教学有所区别,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双语转换能力为目标。此外,研究者也注重翻译硕士课程方案的调整与更新,强调区分学术型翻译人才与专业性或职业化翻译人才培养的差别。研究者发现,不同区域的翻译市场对翻译人才需求也不尽相同。

近年来,翻译硕士教育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区分不明显、结构不合理及专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因此,有学者认为翻译硕士的课程设置应立足于当地市场需求,发展自身特色专业。课程发展研究的主题较少,研究者基于国内翻译学科发展现状,提出翻译硕士培养方案的试行计划及课程发展等问题。另有学者强调翻译课程不同于其他外语课程,我国翻译硕士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研究者在引进国外独特翻译教学方式的同时,还需结合翻译市场需求及翻译特色,探索适合我国翻译硕士教育发展的道路。教育管理要求管理者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积极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翻译教育管理的相关文献主要分析毕业论文与学制管理的问题。对于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的探讨,研究者主要集中于毕业论文的撰写、方案及评价形式等方面,指出翻译硕士学位论文要逐步趋于实践型学位报告的模式,注重“翻译述评”的写作模式。有研究者将学位论文方案调整为四种,即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和翻译调研报告。

除此之外,研究者结合翻译硕士教育特点及学位论文书写要求,提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评价方式,即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还有研究主要探究翻译硕士教育学制管理问题。在诸多培养单位中,学制两年的居多,学生虽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硕士学位,但也导致很多学生基本功不扎实、专业实习成效低及翻译实践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为此,研究认为翻译硕士的学制应延长至三年,以保证翻译硕士的培养质量,达到社会对高层次翻译人才的期望和要求。文献分析显示,其他主题的相关文献共计9篇,占期刊文献总量的%。

二、翻译硕士教育研究的思考

翻译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专业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学体系与课程主题的探讨是国内翻译硕士教育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翻译硕士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主题与方法研究中仍存在不足。基于当前的研究现状,翻译教学对学习者本身关注较少,更多地侧重于翻译能力的提升。教师研究领域仍有待延伸,如在相关文献中,关于翻译教师的研究仅涉及翻译教师角色、翻译教师培训及翻译教师素养等方面,而对翻译教师学习、翻译教师信念、翻译教师认知等方面的探索尚未开启。由此可见,多数研究者趋向于对教师主题的客观思考,而对教师知识建构、教师理想信念的树立等方面关注较少。此外,从以上研究分析可知,翻译专业课程的类型、内容、分配比例等因素与翻译专业的功能取向、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因此,课程的合理性对整个翻译专业建设至关重要。而多数研究者只关注课程体系的某一单一方面,如课程目标、课程设置等内容,而对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研究较少,主要问题为:其一,相关特色课程设置不突出。翻译硕士课程设置不仅要在翻译种类、内容上有所延伸,更要体现实用型内容,同时,也要兼顾发展性与多元性原则。各高校的翻译硕士教育应在课程设置上突显其地方特色。根据翻译硕士教指委拟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翻译硕士教育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其中必修课的内容相差无几,高校可以通过选修课的设置体现其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从相关院校的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院校并未充分利用选修课的设置体现其地方特色。其二,课程设置忽略了必要的科学原则。目前国内院校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对科学原则不够重视,诸如翻译课程设置系统性不强;板块划分模糊;课程体系不完整;课程结构不合理等。因此,高校培养的翻译硕士应避免以上不足之处,结合地方特色,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

统计分析论文【第三篇】

访问量的多少是衡量网站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但对于图书馆网站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需要获取完整的读者访问流量统计数据,来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网络信息计量学方法是目前网络界普遍采用的网站绩效评估计量法,被认为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检验网站访问数据的一种工具。它的目的包括了解网络读者的行为、确定网站是否吸引适当的读者来访、评定网站建设策略是否得当。其实施步骤可分为三个阶段:

(1)记录网站的访问数据;

(2)分析记录数据;

(3)为网站建设策略的改进提供依据。

系统原理

由于网络站点和数据库本身具备了访问计量功能,各自的信息资源收藏状况便于人们掌握,并且能自动记录读者访问的登录情况,如登录名、登录时间、浏览文件、读者的来源地址等,这些数据资料能够准确反映读者访问信息和来源分布等情况,所以依据图书馆网络读者访问统计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分析指标,并收集网络读者访问图书馆信息资源站点形成的日志文件,然后利用日志统计工作软件定时对日志文件进行处理,得到统计数据,并动态生成各种表达形式的能满足图书馆各项统计分析工作的报表。最后把生成的分析报表导入到数据库中出去。

图书馆各个网络资源站点建设人员可通过浏览网络读者访问流量统计分析报告,分析和了解读者的访问需求,从而做好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

读者行为分析研究则可通过对分析报告进行质化研究,并结合一般调查法、咨询研究法对读者的信息寻求行为进行研究。

本系统还可利用统计分析的结果来对系统自身工作进行评估和调整。

分析指标

传统图书馆的分析指标和计量方法,虽然和数字化图书馆有很多不同,但使用的目的及计量的准则并没有太大实质性差异[4]。

参考传统图书馆的分析指标以及国内外类似的研究结果选定了下列10个分析指标:

(1)读者到访人数和潜在读者人数的百分比;

(2)到访读者表现了阅读的兴趣的百分比(采取明显的阅读行动);

(3)可能的读者转为经常的读者的百分比(经常阅读、下载资料);

(4)读者的持续度(重复到访读者);

(5)读者的忠诚度(网页浏览次数、再度到访的次数及时间长度);

(6)读者停止阅读行为的百分比(阅读行为半途中止);

(7)读者耗损率(现有读者中停止阅读行为者的百分比);

(8)读者动摇率(耗损的读者/到访读者的总数);

(9)读者最近到访时间(据上次到访的间隔时间);

(10)读者到访频率(多久到访一次)。

就此参数,我们可以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观察和评估图书馆网络读者访问情况。

系统框图

网络读者流量统计分析系统功能框图

工作方法

本系统工作方法主要是采集网络读者访问过程日志进行量化分析法,它的优缺点见表1。

读者访问过程日志分析法优缺点

量化分析法重视量的分析,本系统通过对访问过程日志以量的方法加以统计分析,首先根据为了研究读者需求分布和需求增长情况这一目的将研究内容归类成若干分析单元,接着将分析单元以数量的方式加以表达,进而以此为解释读者信息寻求行为的依据。

技术实现

(1)系统结构

本系统是以浏览器/服务器/数据库体系结构作为基本架构,通过ASP方式实现交互式、动态的读者访问日志统计分析系统。系统结构框架如图2所示:

读者访问日志统计分析系统结构框图

(2)系统组成模块

本系统有六个模块组成:访问日志入库、访问流量分析、被访页面分析、来访读者分析和统计分析图表。

(3)系统运行环境与开发平台

本系统运行环境和开发平台如表2。

Excel2000

(4)程序流程与代码实现

该系统由(主界面程序)、(小时、日、星期流量分析)、(被访页面分析)、(来访读者分析)、(统计分析图表)五个组成。

我们以“被访页面分析”模块的程序流程和代码说明系统组成模块的实现过程,该模块程序流程图如图4。

“被访页面分析”程序流程图

相应代码:

<table

<tdclass=定义的表格形式及表头>

Setconn=("")

"dsn=dsn_dbs;uid=xxx;pwd=xxx"

Setre=("")

=conn

dbname=Application("logtime")——数据表名称

“QL语句”

执行Recordset操作,服务器进行统计计算

——写入统计表

loop

程序中一些代码说明:

①Recordset的Open方法:允许用户向数据库发出请求,通常是运行sql命令。如:Sqlquery="selectlogtimefromintemetlogwhereday(logtime)=day(getdate())andmonth(logtime)=month(getdate())andyear(logtime)=year(getdate())",dbconnection,3,3

②Recordset的RecordCount属性:可以取得当前在Recordset对象中的记录条数。如:setdbrs=("")amount=

③Recordset的MoveNext方法:移动指针到Recordset对象的下一条数据。如

④Response的Write方法:负责将字符串信息输出的用户端。如:“页面总访问量:“&amount&”<br>

⑤Recordset的Close方法:可以用来关闭指定的Recordset对象。如:

系统运行过程

下面以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网站为统计分析对象说明该系统运行过程。

首先我们用FTP工具抓取网址为的服务器,时间段为2003/01/01到2003/12/31的访问日志导入到数据库中,该服务器完成图书馆网站的部分功能:门户信息、OPAC、馆际互借、电子期刊、网络数据库、网络资源、参考服务等。

对日志分析系统进行运行参数设置:读者访问时间间隔设为20分钟;从最新QQ显IP版软件中导出读者IP地址分配资料,转换格式后导入到日志分析系统的地址表中,以便对读者分群;设置过滤规格文件滤掉一些无用的访问信息,如背景图片、图书馆Logo,页面美化图片和服务器漏洞扫描日志等日志信息,然后对服务器访问日志进行初步统计分析,保存统计分析结果准备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

最后利用精致多样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初步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出的数据有:一年内资源点击与访问计数;一年内网站中最常使用的资源与服务;一年内点击次数最多的读者;一年内务分群读者的点击次数比例;一年内点击次数与阅读次数的变化;一年内上网的读者与累积成长趋势;一周各天的平均点击次数;一天内各时段的平均点击次数;校内各区读者点击次数比例;各项相关资源被使用的情形等等。这些数据可用Eexel软件生成直观的统计分析图表,部分图表详见实际应用一节中。本系统的研究主要采用访问过程日志分析法,以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辅助研究。主要考虑:一是这种方法在电子商务和其它网络应用的量化分析,已经有许多研究成果,可使我们的研究更为便利;二是可以经济的,较具体客观的分析到网络读者信息需求特性;三是通过定量的计算,定质的分析,形成一种综合分析的方式,以求分析结果更为客观和科学。

3实际应用

从2002年开始,我们从图书馆门户网站读者访问计数开始了网络读者访问统计工作,从最初的图书馆首页访问计数到现在应用网络读者访问流量统计分析系统到以信息资源站点、数据库为单元的访问利用上,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下面我们介绍以2003年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网站读者访问日志为统计对象,获得的一些统计分析结果。

表3是2003年图书馆网站的资源浏览次数,访问次数与访问读者数的统计表,我们看到一年内资源的浏览次数是10,222,296,访问次数是1,617,166,访问读者是310,628,对照2003年西安交大统计公报教职工5341人,在校学生32766人的数据表明图书馆网站有很高的访问量。另外网络访问读者310,628远远大于学生和教职工的总和,表明有相当多的读者使用本馆的资源,这说明本馆的信息资源丰富,吸引了很多读者。网站不足之处是自建的外文资源很少。从表3看,来自国内访问占%,来自国外访问占%。综合以上资料,西安交大图书馆网站为校内外读者提供了方便、丰富的资源服务,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但在国外的知名度很低,现有资源不能吸引国外读者,对此图书馆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①建设网站的英文版本;

②把本校和本地一些有特色的文化资源数字化后,做成中英文全文数据库。如钱学森多媒体数据库、江南制造局多媒体数据库;

③参与中外数据库合作建设项目,如中美百万图书项目。

单一访问者数310,628

接着我们看一年间网络读者常使用的网站资源与服务,图5显示的是读者最常使用的前十项网站资源与服务以及它们占全部浏览次数的百分比。从图中我们观察到前十项占了访问量的43%,第一项是图书馆首页,然后依次是网络数据库、联机公共目录查询、中国期刊网……,这说明图书馆网站的资源内容设计与规划合理,读者访问资源方便,相关信息更新及时,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另外,网络数据库和联机公共目录访问比例接近说明读者并重利用印刷型资源和数宇化资源,数字化资源对科研和教学的作用日益明显。从图5中我们还观察到所有的电子数据库访问所占比例值呈现出指数下降的趋势,这说明较少数数据库的访问量较大,而较多数数据库访问量较少,根据这个特点,图书馆在采购数据库时可采取不同的采购策略,对于使用量大的数据库保证数据的更新量和连续性,则可满足约80%的读者信息需求,对于较多的使用量少的数据库可采用合伙采购共同使用的办法,来满足约20%的读者信息需求。

图书馆网站前十名资源与服务以及它们占全部访问次数的比例(01/01/2003-12/31/2003)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常访问的读者及其来源,首先,图6中表示网络读者访问次数的分布,从图6中可以看出%的读者只访问过一次,%的读者访问过两次,%的读者则经常访问图书馆网站,这说明作为一个为大学教育和科研服务的信息中心,图书馆的网络资源已经有了固定的读者,但还有大量读者的信息需求不能满足,为此图书馆通过参加一些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项目和组织,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陕西省科技情报协作网等,以便获取更多优质的文献信息资源,增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另外,图书馆信息资源大多数有访问权的限制,校外的读者无法接触到,为此图书馆采取了一些办法,如建立电子数据库导航库,电子期刊导航库,提供文献传递等服务来满足校外读者的信息需求。表4是常来图书馆网站的读者统计数据,可以观察到前二十名读者绝大部分是西安交大校园网的读者占全部来访数的%。如果以其上网所属机构来划分来访的网络读者,图7是前十名各类机构网络读者的访问。从图7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本校的用户占73%,其中来自科学馆的访问占%,图书馆的读者占%,西一楼的%,可见西安交大的校园网比较普及,读者能够很方便的进入图书馆资源网站,这也表示图书馆提供给读者阅读电子资源的电子阅览室满足了读者需要。在图7中数据显示,外校的读者也经常访问图书馆网站,如西安理工大学的读者占%,长安大学的占%,北京大学的占%,西北工业大学的占%,上海交大占%等等,这些读者主要使用联机公共目录查询和使用自建数据库,这说明高校间的信息共享正在发展,图书馆应该加强自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增强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服务,满足这些读者的信息需求。

接下来我们来观察各类读者在每个月访问网络资源的比例变化图,见图8是各类网络读者访问前十名网络资源的变化图,总体访问变化的趋势和学校的校历安排有明显的关系,每个数据库的访问量变化则和各类读者的信息需求不同有关系。这反映了读者的结构影响着网站的使用情形。

网络读者访问图书馆网站次数分布(01/01/2003-12/31/2003)

前十名各类主机访问图书馆网站的访问次数(01/01/2003-12/31/2003)

各类网络读者对前十名网络资源访问变化图(01/01/2003-12/31/2003)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简单介绍了本系统对图书馆网站网络读者访问流量的统计分析结果,在以上的讨论中,可以观察到读者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是联机公共目录检索和信息检索并重,且大部分读者是本校的。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知道本系统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研究之处,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收集更完整的读者访问日志,包括更长期的和所有与图书馆资源访问相关的。并且尝试利用精致的统计方法来分析,以达到对网络读者行为更精确的解读。

4结语

经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对我馆信息资源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在控制我馆信息资源存放空间问题上,虽然目前看来效果不明显,但如果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杂乱无章地占据信息空间,将会大大降低信息检索的效率,干扰核心信息源的利用。本系统可以提供调整信息存放的定量依据,在探明各类型信息资料数量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增长和老化规律,判断信息的价值和时效性,使有价值的信息充分地发挥作用,使信息空间得到有效的利用。

其次,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图书馆走出了单纯提供馆藏信息资源为中心的定位,着眼于满足读者广泛的信息需求。在本系统的指导下能实现这个目标:一是根据信息资源规律反映出的学术动态和信息利用规律反映出的需求动态,指导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二是通过对信息资源利用规律的研究,使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方便用户查询。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也发现有不少问题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首先是无法取得确实充分的数据,主要问题是图书馆提供的网络数据库是联接到厂商的数据库中去检索的。如果图书馆自己没有服务主机,那么就要请厂商提供访问数据,虽然厂商都会提供月报表,但是能够判读的资料不多,或是他提供的数据不标准,或是他提供资料不是图书馆想要的。其次不易解释数据,有了访问过程记录数据,可是怎么去解释它?读者从哪里来,做什么,这个比较容易解释,可是要知道读者做某件事的动机,就没有办法从数据中去解释了。

参考文献

1WonsikShim,,JohnCarloBertot&—MetricsProject:DevelopingStatisticsandPerformanceMeasurestoDescribeElectronicInformationServicesandResourcesforARLLibraries:PhaseOneReportTallahassee,FL:InformationUseManagementandPolicyInstitutc,SchooloflnformationStudies,2000./stats/newmeas/emetrics/()

2詹丽萍。E-metrics在数字图书馆使用评估的应用。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博物馆趋势研讨会,2001:21-30

3邹菲。试论网络信息计量学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图书情报知识,2001(1):16-20

统计分析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弃档;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Abstract: Personnel fil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files, which is closely linked with each of us members of society.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of the flow of personnel, the phenomenon of〝abandoning file〞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How to solve the 〝discard file〞 effectively become a new problem for archivists. This paper uses bibliometric methods to Chinese periodical full-text database platform, and select published in 10 archival science core journals in the decade 2002-2011 paper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overall trend of this decade of 〝abandoning file".

Key words: Abandoning file;Research papers;Statistic and analysis

适时地对一门学科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探讨与反思,是该学科日渐成熟的重要表现之一。[1]在学科研究中,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反思与解决是学者的使命与责任。近年来,“弃档”现象不断被报道,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档案学研究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就是如何解决大量“弃档”问题的出现。笔者对2002年~2011年我国档案学核心期刊有关人事档案“弃档”现象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试图了解我国档案学研究领域对“弃档”研究成果的概况,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作参考。其中,10种档案学核心期刊以戴龙基、蔡蓉华主编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为准。

1. 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数据来源。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主题为检索项,“弃档”为检索词,核心期刊分别为《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浙江档案》、《档案与建设》、《兰台世界》、《山西档案》、《北京档案》、《档案管理》、《档案》进行检索。

统计方法。按照以上方法,通过初步检索,得到43条结果,除去学术性不强的杂谈、心语、报道等,最终得到用于全文统计分析的论文35篇。其中,论文作者以第一作者计算,合著和一稿多投的以1篇计算。

2. 统计结果及分析

年度分布。论文按年度分布的统计可以大体反映出10年间对“弃档”现象研究的进展情况。经检索,2002年~2011年有关“弃档”研究论文的年度分布情况如下所示。

从图1、表1中可以看出,自2003年,有关档案学者开始对“弃档”现象有范围比较大的关注。根据国家人事部的统计,2003年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的万个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代管的330万份人事档案中,有60多万份与主人失去联系,成为“弃档”。[2]在2003年,《北京档案》、《档案与建设》、《兰台世界》、《浙江档案》四本期刊从不同的方面关注了“弃档”问题。从2003年往后,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弃档”现象的文章在核心期刊上刊登,仅2005年一年就达到8篇,由此可见,“弃档”问题在近年来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从未间断。

主题分布。对于10年来“弃档”现象研究论文主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过去10年我国对“弃档”现象的研究进展,集中反映我国档案界对“弃档”现象研究的重心和薄弱之处。通过反复核对后,笔者将用于分析的所有的论文粗略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分布情况见表2。

通过表2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1)对人事档案改革研究的发文量占的百分比最多,这说明传统上的人事档案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现行的人事档案制度面临着众多的质疑和拷问。对于人事档案的改革,相关学者主要提出了两种主流观点:人事档案改良论和人事档案创新论。人事档案改良论即通过某种形式的改进来实现制度改良,探索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多元化制度。人事档案创新论即用新的、科学的人事档案制度代替传统的人事档案制度,走契约化、社会化、电子化和法制化道路。

(2)在众多的“弃档”现象中,研究“毕业生弃档”的文章所占比例最多,某高校毕业生“弃档族”超六成,给毕业生工作以后职称晋级、公务员考试、购买住房和社会保障各方面带来了诸多麻烦。但是很多大学生直到面临“弃档”所引起的种种不便时才意识到档案问题的重要性。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受教育较高的群体,其对档案意识的淡薄尚且如此,一般公众对人事档案的认识程度就更值得忧虑了。

(3)对“弃档”现象和其产生原因的分析占总比例的25%左右,综合有关学者观点,“弃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其一,用人制度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使“弃档”成为可能。其二,人事档案自身存在缺陷与不足,不能满足人事管理工作的需要,是“弃档”的主因。其三,人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们的“弃档”行为。“弃档”已经给人事档案管理敲响了警钟,分析其原因有利于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使其发挥更大的功效。

(4)对“弃档”产生的影响与解决措施的分析占总比例的28%,“弃档”的影响极为严峻,影响毕业生转正、计算工龄、评职称、户籍档案以及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一些海外留学归来的学子由于没有及时缴纳社保成为“无业人员”。对于解决“弃档”的措施,则需要管理机构、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档案管理机构应通过各种途径对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进行完善与改革,社会需要为建立人事档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公众则要提高对自己档案的重视程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档。

(5)从数据中还可以发现,由于大学生对档案的不重视产生的“弃档”问题,已经有作者提出在大学开设关于人事档案的选修课,但是至于其可行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论证。与“弃档”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也被提上日程,这表明人事档案的管理正在向着法制化的进程迈进。档案学者还结合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人事档案信息的电子化的发展思路及解决措施。

作者分布

作者系统分布。通过对作者系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10年来我国“弃档”现象研究者的分布情况,有利于正确地认识各领域的研究能力,统计后得到的结果如下:

(注:高等院校包括教学人员和在校学生,组织人事部门指各省、市县区组织、人事部门及其下属或附属单位)

图2中的数据显示:高等院校作者发文数量最多,为24篇,占发文总数的69%,这证明了高校在“弃档”现象研究方面的雄厚实力。至于公共档案馆、组织人事部门、公司企业和其他方面的作者,其发文数在1~4篇,差距较小。解决“弃档”问题不仅应该是档案学者的任务,需要档案部门工作者的全力配合,需要组织人事部门的调查分析,还需要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管理人事档案,相关机构应加强对档案的规范与管理,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

作者合作率及合作度分布

论文作者合作度是指在确定时域内,某种或某类期刊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是衡量期刊论文作者合作度、智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度的值越高则合作智能就发挥得越充分。合作率是评价科研合作程度的重要量化指标之一,可以反映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论文的深度和广度。[3]统计后得到作者合作度及合作率情况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

10年来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论文单一作者的发文数为30篇,占发文总数的%;2人及2人以上的发文数极少,只占%,其中2人和3人合作的发文数均为2篇,占发文总数的%;4人合作的发文数总计为1篇,占发文总数的%。论文的合作度为,说明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不到2人,论文的合作率也不高,仅为%,说明主要以单独研究为主。

3.期刊分布

对论文期刊分布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该学科的空间分布特点,是掌握该学科期刊学术权威的有效方法,便于人们和社会快速吸收、利用这些研究成果。表4对用于分析的所有论文的期刊分布作了统计。

从表4中看出,《兰台世界》的发文数远远高于其他期刊,为19篇,占发文总数的%,其数量很大与其为半月刊相关。CSSCI源刊《档案学通讯》的发文数为4篇,是除《兰台世界》以外发文最多的期刊,可以看出其对“弃档”现象的重视。其他期刊发文数相对来说相差不大。各期刊发文数的差距除受各期刊办刊模式和特色,作者投稿偏好等影响外,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期刊等相互影响的关联性。

4.结论

综合上述统计情况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10年间关于“弃档”现象研究的论文年均发文篇,说明档案学者近年来一直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即使加上非核心期刊中的相关研究论文数量并不少,但是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数量非常有限。

(2)在粗略分出的八个类别中,各主题所占比例的差距较大。明显可以看出论述有关人事档案教育与法规建设的文章较少,较少有文章与信息化背景相结合,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建设性与可行性的意见。但是对于“弃档”原因的分析及其危害仍然作出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其相关建议措施可以在实践中加以改进运用。

(3)研究力量中,高校师生的研究水平较高,其他机构与高校的研究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各级各类档案局(馆)及组织人事部门的研究力度还需要加强。解决“弃档”问题需要结合高校师资的研究力量与档案部门的管理经验,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4)在作者合作方面,对此研究仍然以个体为主。在当今学术界日益强调集体合作的背景下,单打独斗式的个体研究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以改进。“弃档”现象研究的核心作者群有待形成。

参考文献:

[1]朱玉媛,曹晖,彭潇敏,王玉环。改革开放30年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成就[J].图书情报知识,2009(7):22-26

[2]孟海琳,周昌荷,蔡晓兰。从“弃档”透视人事档案管理[J].浙江档案,2003(12):7

[3]马波粉,周铭。2000~2009年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J].大众科技,2010(8):220-221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17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