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趋势论文【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08332

【导言】此例“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趋势论文【精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论文:《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趋势》【第一篇】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随着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不得不对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审视,探索一条有效的转型发展道路,以减少资源浪费,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相关发展我国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定量关系研究开展较早,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发展我国碳排放总量和经济增长成正相关的关系,且认为经济发展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总量提升的重要来源。具体发展现状如下:

首先,是环境资源压力不断增大。我国作为经济总量大、经济增速较快、工业体系和工业规模大的发展我国家,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攻坚阶段,无论是能源消耗还是各地区每年的碳排放总量都处于快速上升的趋势。国内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代价、环境代价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追求以GDP为纲的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盲目地吸引投资、扩大生产,在逐年的积累下,造成部分行业产能的严重过剩;还有的地方政府作出过多的行政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市场条件下配置资源的合理性。尽管政府已经重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生态发展目标,但取得的成效仍然有限,因此,必须改变原有的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格局。

其次,是贸易出口形式日渐严峻。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全球贸易,形成以出口为导向的战略模式,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危机余波的影响,以大量廉价劳动力为代价的低端制造出口型经济难以为继,许多国家的进口需求、居民消费能力等都在逐渐减小,大大影响了我国产品出口。此外,贸易保护主义、知识产权争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因素对我国的出口形势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国外出口市场的过于集中、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都使我国出口型经济的发展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趋向点

1.绿色低碳型经济

低碳经济就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通过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转型、降低能耗等多种手段,能够有效解决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之间的矛盾。但形成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在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观念、经济发展模式方面进行有效转变。此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强调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以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应注重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工艺创新等,这都是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对外开放型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资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整合、一体化的动态过程,中国作为世界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以及国际生产分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摆脱过去的以依附型增长模式为主的弊端,必须有效地把握这个关键的战略调整期,及时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位,不断更新对外开放的观念,以便完成发展模式的顺利转型。

3.创新发展型经济

创新不仅是技术成长的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没有自主创新为支撑,即使用市场也换不到核心技术,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也不会提高。单纯地依靠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和技术移植绝不会成长为一个有强大竞争力的国家。所以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技术支撑和创新体系建设,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有所作为,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升。我国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要围绕创新环境建设、创新保护机制和创新体系建设上下功夫。

四、总结

近年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等问题成为影响全球政治经济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据相关研究报告,指出中国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将提升%,在短期内,这种定量关系可能存在波动性,但是从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长时间尺度来看,这种关系是协整和均衡的。因此,推动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综上,低碳经济作为转变经经济发展方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协调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应遵循这一自然循环之道,积极推广与发展低碳经济理念,设立减少碳排放的目标,提升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在工业生产、汽车能源消费、民用能源消费环节中的碳排放总量,制定并实施符合经济发展战略的节能减排制度。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论文【第二篇】

论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摘要:针对发展中国家普遍具有的压缩性工业化特征,分析了我国建立循环经济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对我国现有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了根源性的探索,提出利用制度创新来防范和解决我国建立循环经济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我国建立循环经济体制的对策措施。

关 键 词:循环经济 资源环境 循环经济体制

一我国环境问题呈现压缩型特征

1.压缩性工业化和环境滋涅茨曲线②

联合国开发署环境专家 D・O・Conner 指出,早期发达国家经历了几个世纪完成的工业化,在东亚国家却只花了数十年,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显著缩短,这种缩短的工业化被有关专家称为“压缩型工业化”。压缩型经济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工业化进程超速发展,产业结构急剧转变、资源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这种“赶超型”工业的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环境库滋涅茨曲线显示出来。西方环境经学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推算出EKC曲线转折点的人均GDP范围约在5千至1 万美元。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处于曲线的 A 点至 E 点,即 EKC 上升阶段。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境问题表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既有与贫困落后相关联的农业环境破坏问题,也有与高水准工业化相关联的现代工业环境污染问题。

2.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源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背景、时代、条件、文明阶段与发达国家的早期工业化不同,环境问题也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下面从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对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根源性探析。

首先,贫困和发展不足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我国是历史上的农业大国,农业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长期的刀耕火种、毁林开荒活动不仅造成土地贫瘠化、自然资源枯竭等生态破坏事件,还使人们更加贫困。

其次,发达国家进行资源掠夺和生态侵略使我国环境状况更为恶劣。我国工业起步于 20 世纪 60 年代,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在时间维度上与发达国家“转嫁”环境不友好技术相契合。曾经一段时期,发达国家将我国的市场当作世界工厂的原料地和垃圾场,使我国在发展自己的工业时负重前进,换而言之,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先行的发达国家占据或破坏了。这是压缩型工业化社会与早期工业化国家相区别的典型环境特点。

第三,国内工业化高速发展带来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我国在开始进行工业化时偏重发展重工业,生产方式传统粗放、能耗高,单位GDP 的能耗平均为发达国家的4倍,经济发展的同时使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由于发展中国家还肩负着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的任务,如果继续沿用大量消耗、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必然给资源和环境造成进一步的压力,国家环境安全将面临异常严峻的局面,这样的资源环境形势也无法支撑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③

第四,经济发展任务与资金短缺双重矛盾。我国是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要顺利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尽快完成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的现状是:经济资源相对紧缺,环境容量日益缩小,资源利用存在技术问题、国外垃圾产业的侵入。尽管政府十分重视的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有的地区环保投入甚至占GDP 的 3%―4%,但仍然不能有效地解决污染问题。

第五,我国环境的后发劣势。当今国际环境已经不利于我国发展先进工业,这种劣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对我国内部因素的影响,包括资金、技术、产业、政策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体现在发达国家对我国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强加的不平等国际经济秩序。

二 建立循环经济制度,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1.循环经济体制及其必要性论证

循环经济体制含义:循环经济体制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产权所有制与决策方式、经济运行调控方式、动力刺激方式、监督惩罚方式、相关意识形态等要素的调节和发展,提供给人们一种对付以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为特征的经济的手段和工具,使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维持生态资本存量的稳定性。其本质特征:循环经济体制即生产与生态一体化的经济体制。

2.我国建立循环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国际国内城市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的体制研究,发现循环经济体制发展主要受到来自制度主体和客体中各种变量和因素的制约,下面就从主客体两大方面具体分析我国建立循环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制度主体的约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政府的越位现象严重。政府不仅在政策制定、法规建立等基础工作方面表现完全,还将本属于市场的工作进行了行政规划和干预,没能留给市场主体充分得空间进行自我选择和发展,使循环经济体制建立缺乏来自公众的推动和需求。企业主体既得利益局限性。参与市场竞争的各微观单位追求的是短期和本位利益,对长期和社会利益缺乏全局观念;另一方面通过政府预算耗费大量的资源为这种短视行为造成的危害进行微效的修复和补偿,进一步损害了社会财富。公众总体文化素质较低。循环经济体制的认可和实施最终依靠个人的实践,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制度转轨或制度创新的进程和质量,而我国人口素质又较低。因此,我国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使循环经济体制的建立缺乏需求和动力。

其次是制度客体的制约。这又从以下几方面反映出来:循环经济体制建立的经济条件制约――两个转型并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不可持续经济发展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转型;技术方面的制约。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总体水平和循环经济具体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传统意识形态限制了公众对循环经济体制的接受程度。

三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体制

针对上述我国在循环经济体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解决思路。

1.正式制度安排――政府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市场规则

要保证政府作用的有效性应满足以下条件:政府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即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监督机构权利的最大化。通过立法为循环经济发展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体现市场主体自由选择与创新的机会,并在这种选择中逐步模式化,从而形成自我加强、自我发展的经济体制。本部分通过对国内外循环生产的研究,结合市场机制的特点,提供以下循环经济体制运行模式(该模式建立在以上3个前提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暂不考虑消费市场对生产的影响。

2.非正式制度安排――伦理文化的建设

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具体形式,具有强烈的伦理色彩。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教育、媒体等手段改变人们的观念,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执行影响文化的变迁,从利益上影响人们的行动从而改造思想。由于道德文化通常是正式法律法规作用下长期沉淀的产物,因此,在这一点上,政府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其他两个主体无法比拟的。

另一方面,政府的作用十分有限,由于非正式制度使人们在长期的经济互动中形成的,政府作为有着自身利益追求的团体,对伦理道德的标准和要求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无法做到纯粹的超脱。因此,政府只能作为制度三大主体中的一个主体,通过参与经济社会活动来影响文化的形成。

3.建立循环经济制度的具体措施研究

首先,是在社会层面建立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健全法律法规措施循环经济要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建立一套绿色保障制度体系。该体系应该包括:绿色活动制度(绿色资源、绿色产权、绿色市场、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制度等)、绿色规范制度(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贸易度、绿色包装和绿色回收制度等)、绿色激励制度(绿色财政、绿色金融、绿色税收和绿色投资制度等)④。以上制度的有效运转都需要法治的保障,需要法律加以规范与调整。这是循环经济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

其次,区域内建立循环经济的措施。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一方面明确对节能和可再生资源的鼓励政策;另一方面开征环境税,对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和产品征收额外税收用于保护环境和生态环境恢复,和促使企业通过自我管理减少或消除污染。构建合理的竞争机制。循环经济也是市场经济,竞争和垄断并存,合理的竞争促进经济的发展,垄断却使正当竞争受到阻碍,商业道德和社会利益受到侵害。因此,我们应注重借助法律手段来调整市场竞争机制。产业布局调整。丰富循环经济系统产业链,防止企业对于某一上游或下游企业的过度依赖,从而降低企业的风险。当企业的上游或下游企业极少时,上、下游企业的变动会极大地影响其自身生产活动,甚至造成整个产业链的解体。

最后,小循环的制度核心――工业发展的生态改造,加强循环技术的研究工业生态化是按照生态学原理,模拟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过程,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建立新型、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组织模式⑤。从政府角度来看,应尽快出台技术研究与开发政策,技术政策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引导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明确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作为技术行为主体所起的作用,指导相关技术的传播应用并制定严格的技术实施标准。

参考文献:

[1], A. J. Rayner.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an empirical analysis[J]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Vol2(4):401-416.

[2]陈赛。 循环经济及法律调控模式[J].环境保护,2003,1:10.

[3]杨洁。 推进循环经济的工业生态化企业模式研究初探[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66.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论文【第三篇】

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近几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蔓延,世界经济短期难以明显复苏,面临深刻调整。本文主要分析国际金融经济形势,以及对我国经济所造成的形影。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严峻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加入国际金融体系带来难得机遇。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形势;影响

一、以国际金融经济形势的几点判断

1.国际金融危机深化蔓延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蔓延,全球经济继续下滑,金融领域的危机与实体经济的衰退形成相互拖累的恶性循环。一方面,信贷紧缩和财富缩水继续对经济构成下行压力;另一方面,经济衰退导致信贷违约增加又加剧了金融危机。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看,美国经济继续下滑%,美、欧、日工业生产降幅分别超过10%、15%和30%,出口降幅分别超过16%、23%和46%。受发达国家需求持续萎缩和融资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的出口和经济增长继续下滑,其中亚洲主要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出口和制造业生产降幅分别高达30%和15%左右。与此同时,全球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的预测,受金融危机继续深化蔓延的影响,今年世界经济将出现60年来首次衰退,预计将从去年增长%转为下降‰发达国家将从去年增长%转为下降%,其中美、欧、日将分别出现%、%和%的负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也将从去年的%大幅下滑至%。受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影响,国际贸易也将大幅萎缩,世界贸易量将从去年增长%转为大幅下降11%;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将分别下降%和%,出口将分别下降%和%。

2.国际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

一是东欧国家能否有效避免信贷违约。由于东欧国家债务负担过重,对外依存度高,自身没有能力摆脱危机,必须依靠]MF和西欧国家的资金支持,如果解决不好,将拖累欧洲经济的复苏。二是市场流动性局部趋紧。虽然市场投入了大量流动性,但美国反映资金紧张程度的利差仍居高不下。另外,拯救东欧国家也需要资金。发展中国家资金紧张的情况更加突出,联合国主席潘基文预溯,今明两年发展中国家至少需要1万亿美元才能度过危机。如果世界经济衰退时间较长,随着需要援助国家数量的不断增加,全球流动性局部紧张的状况会很突出。三是金融机构资产减记规模。IMF最新预测,到2010年末,全球贷款减记将达到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万亿美元,比1月份的预测增加了一倍。金融机构到底有多少有毒资产,政府有多大能力帮助银行处置有毒资产,目前还都是未知数。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对我国外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提出挑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鼓励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外贸外资及相关行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亿人。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全面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年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高达600亿美元左右,经济增长在2003-2007年连续5年保持在10%以上。

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也不断提高,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0%左右提高到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30%以上和近年来的60%以上;按支出法计算的居民最终消费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0%,左右逐步下降到2007年近36%,同期固定资产形成率则从不足30%上升到近40%;特别是近些年来,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下降到不足40%,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投资特别是企业设备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又靠出口增长拉动,从而形成过分依赖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实际上,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这种高度依赖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也是难以持续的。

在2003-2007年间,世界经济以年均近5%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明显扩大,拉动我国外贸出口高速增长,众多行业纷纷增加投资扩大产能,在推动我国经济以10%以上速度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需求结构特别是内外需求比例严重失衡,外贸顺差大幅增加并造成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固定资产过快增长并造成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同时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也给能源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经济面临巨大的内在调整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再次说明我国外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无论是保持短期宏观经济稳定运行,还是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都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更加坚定地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给我国加入国际金融体系带来难得机遇

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相对滞后,对国际金融运行规则和国际货币体制改革缺乏影响力和话语权,成为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的被动接受者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受害者。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银行金融机构通过海外收购兼并拓展跨国经营和推动人民币向区域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金融改革开放步伐,鼓励金融机构跨国经营,扩大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更加主动地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积极创造条件让人民币尽快成长为可自由兑换的国际储备货币,大量培养我国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金融大国转变,彻底改变我国在货币政策和金融领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逐渐成长为在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世界经济分析小组,2008年前三季度世界经济形势及全年展望[N]

[2]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EB/OL]

[3]许宪春,2008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初步分析[EB/OL]

[4]樊彩跃:2008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09年预测[EB/OL]

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论文:《论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第四篇】

摘要:本文从金融角度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前景和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三个方面。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短期前景;长期趋势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从1980年前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显现出现代化追赶效应或追赶模式的明显特征。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历史过程可以总结为如下特点:第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中国国力经历了从强到弱又由弱到强的历史过程。第二,中国人均GDP水平与世界人均水平的相对差距是先拉大而后迅速缩小。第三,在世界性现代化进程中,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直到1978年以后才日益开放,加快了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第四,中国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人文指标的相对差距。第五,改革以来,中国各类生产要素增长及其配置市场化程度增强有助于加速中国的快速增长。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前景

1、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在贸易、直接投资、金融等方面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深化,以及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导致一个国家产生的危机会改变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条件,特别是通过货币危机传导;一个国家的经济萧条会减少其他国家的出口需求;一个国家的币值贬值会增加其他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亚洲金融危机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金融交易、债权债务关系和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同时也对中国产生愈来愈大的负面影响。亚洲金融危机深化不仅使世界经济增长率减速,而且使国际市场各类非能源产品、能源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

从今后来看,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危机作为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刻,我们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这些不容忽视的潜在或显性因素,做出现最坏情形的打算为好。

2、国内形势面临的挑战

从1993年以来中国政府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的控制高通胀率,由1994年%的高通胀率下降为1997年的%,接近零通胀率,首次成功实现了宏观经济“软着陆”,但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以及各种长期积累矛盾的作用,从1997年以来,国内经济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一,经济增长率不断下滑,已低于潜在产出水平。第二,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市场供过于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能力空前提高。第三,通货紧缩越来越明显,严重打击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第四,城镇失业人口急剧增加,创建国以来最高记录。第五,国有企业改革越来越困难,亏损额愈来愈大,利润额愈来愈高少,并出现了巨额净亏损。国有企业乃至整个国有经济既不适应国内市场竞争,也不适应国际竞争,这是多年积累的深层资机制性矛盾,并已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问题。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中国走向21世纪的过程,就是从世界经济大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过程。今后中国还会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迅速赶上,并在本世纪初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专业人士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进行了如下预测和估计。

1995年中科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预测,2000-2010年期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2010-2020年期间为%。 按底线方案预测, 1994-2015年中国人均GDP平均年增长率为%,预计到2015年左右,中国GDP总量将超过美国,但是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1/4。按上限方案预测, 1994-2015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平均增长率为%,中国将于2010年左右GDP总量超过美国,中国人均GDP水平相当于美国的1/4。

1996年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1994-2015年的长期趋势作了预测。他们预测到2006年中国的GDP总量将超过美国,到2010年相当于美国GDP总量的110%,到2015年相当于美国GDP总量的127%,到2010年中国人均GDP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到2015年上升为%。

1997年亚洲开发银行发表的《崛起的亚洲》报告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作了三种可能的估计:一是乐观方案,中国将继续进行经济改革,生产力和资本形成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1995-2025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为%;二是悲观方案,中国未进行必要的改革,行业瓶颈将制约整个经济增长,1995-2025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为%;三是基本方案,假设中国仍保持1995年自然和政治条件不变,1995-2025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大大高于东亚地区人均GDP增长率(%),略高于东南亚地区人均GDP增长率(为%)。在这一持续性高速增长过程中,中国人均GDP相对于美国人均GDP水平迅速缩小,由1965年的%,提高到1995年的%,到2025年又上升为%。

1998年麦迪逊对中国的未来作出了自认为相当保守的估计。他基本假设条件如下:第一,劳动投入增长相对缓慢,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妇女的劳动参与率也有所下降;第二,教育水平增长速度有所放慢;第三,人均资本存量增长速度不会超过5%;第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也会有所放慢。在上述假设情况下,他预测1995-2010年期间中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由1978-1995年期间的%下降为%,人均GDP增长率大约由%下降为%。既使在这种假设条件下预测,按PPP法计算,到2015年中国的GDP总量将会超过美国,约占世界GDP总量的17%,比1995年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由于中国总人口规模大,那时人均GDP的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中国的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1/5,属于中等收入国家,由于中国经济总量大,将在世界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无论那一种长期预测都表明,如果中国不出现社会动乱、国家分裂和重大经济决策失误,在下世纪初期的10-20年间中国GDP总量将超过美国应当是可预期的发展结果。这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仅经历了20年的改革开放,就大大缩小了与美国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的相对差距。如果我们再能够保持这样的增长趋势的话,20年后中国GDP总量将达到美国经济总量的水平,中国的贸易总量将略低于美国贸易总量,中国的迅速崛起和空前发展将成为跨世纪的世界性重大事件,并将对世界的发展与和平做出积极的贡献。(作者单位 :锦西石化分公司)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机遇与挑战:中国走向21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基本发展战略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国际先驱论坛报》,1999年1月30日。

[3]《中国经济时报》,1999年2月4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90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