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中国经济论文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95817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中国经济论文最新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国经济论文范文【第一篇】

求学网为您提供“中国经济论文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解决您在写中国经济论文中的难题

中国经济论文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中国经济论文范文【第二篇】

论文摘要:从1978年至2008年, 中国的经济法学理论研究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理论发展主要体现在厘清调整对象、从制度功能的视角研究经济法的地位, 以“社会本位”为核心研究经济法基础理论、提出经济法学基本假设、宏观调控法制化的研究、税收法定原则与税收法律关系性质的研究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垄断立法研究。 论文关键词: 中国; 经济法学; 理论发展 从1978年至2008年, 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紧紧跟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中国的经济法学理论研究经过30年的发展,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厘清调整对象。 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研究是经济法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 它直接影响着经济法学学科的构建与发展。 中国经济法学起步繁荣阶段, 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经济法是否具有独立的调整对象展开的。基本形成了两类观点。一类观点认为经济法具有自己的调整对象, 其调整特定经济关系。 而对于特定的经济关系, 表述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有的学者认为公民之间的经济关系由民法调整, 其他的经济关系都发生于国家的计划约束之下, 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性, 其由经济法调整。①有的学者进一步从所有制性质的角度限定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即只有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经济关系才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② 随着经法学研究的发展, 学者们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认识进一步具体化, 强调经济关系的性质。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调整纵向经济关系和横向经济关系。① 有的学者认为, 经济法调整管理关系。② 也有的学者认为, 经济法调整计划关系。③ 另一类观点认为经济法没有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 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④ 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之后, 学者们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了新的认识, 对于横向经济关系的调整逐渐淡出了经济法学者的视野, “纵向经济管理关系说”⑤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 学者们在对经济法调整对象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基本取得了共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学者们对于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的理论交锋渐次减少, 学者们在“纵向经济管理关系说”的基础上, 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论述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侧重点有所不同。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国家协调说”、“需要国家干预说”、“社会公共性经济管理说”、“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说”、“国家调节说”以及“行政管理说”等。⑥ 在强调经济法调整“纵向经济管理关系”的同时, 也有学者认为经济法调整一定的“横向经济关系”, 但对“横向经济关系”的理解已经与最初经济法萌芽时期的理解有所不同。 此时的“横向经济关系”是指计划指导下的经营协作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1 ] ( P46)时至今日, 学者们对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已达成基本共识, 都强调经济法调整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而形成的经济关系, 只不过是表述问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二、制度功能视角中的经济法地位研究。 学者们对于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关系的研究, 经历了一个从最初注重区别到现在关注联系的发展过程, 研究视角逐渐聚焦于经济法、民法和行政法的制度功能上。从制度功能角度去探讨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有助于整合法律间的体系功能, 促使经济法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实践。 最初, 学者们在分析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时, 往往从调整对象角度进行论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特别是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 民法和经 济法作为与社会经济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时, 学者们对经济法与民法关系的研究中不仅注重二者之间的区别, 更加重视二者之间的联系。对于区别的论述不仅聚焦于调整对象方面,而且进一步关注保护的法益、制度功能等问题。在制度功能角度, 民 法是保障市场调节有效运作的法律机制, 经济法是保障国家调节有效运作的法律机制, 其功能在于弥补民法在解决市场失灵、效率与公平等问题上的不足。[ 2 ] ( P19 - 20) 民商法侧重从微观、从经济发展所需动力方面, 通过保障自由交易、自由竞争以提高效率来促进人们的利益; 而经济法则侧重(并非全部)从宏观、从利益协调方面减少社会经济震荡造成的破坏和优化经济结构, 从而提高效率来促进人们的利益。[ 3 ] 在探讨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时, 主要的落脚点也是二者的制度功能的互补性。 民商法是市场经济常态性的法律, 它多是通过其任意性规范, 体现“无形之手”的要求, 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也少有强行性规范, 导向市场主体自觉地遵守市场规则。经济法是市场经济非常态的法律, 它多是通过强行性规范, 强调“市场机制的外在化”, 提供具有干预性、宏观性、整体性、政策性、公法性的规则, 解决市场失灵, 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3 ] 学者们对于经济法与行政法之间关系的研究最初也是着眼于调整对象的区别。20世纪90年代以后, 随着学者们对民商法与经济法之间功能互补性关注度的增强,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联系也进入学者们研究的视野。在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时, 学者们基本也都是强调二者在制度功能上的互补性。① 进入20世纪末期, 也有的学者将民商法、行政法与经济法并列在一起, 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三者关系的研究是从功能的互补、调整对象的交叉等角度强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三者协同发挥更大的作用。②三、以“社会本位”为核心的基础理论研究。 20世纪90年代, 学者们探索经济法独立法律地位的研究仍在继续, 研究的视角不再局限于调整对象以及与民法和行政法的关系等问题, 逐渐拓展到经济法的价值、宗旨、基本原则、法益目标等问题上, 从而形成了以“社会本位”为核心的基础理论研究。 首先, 社会公共性是经济法的核心范畴。经济法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的本质特征在于社会公共性。社会公共性决定并表现在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的主体、经济法的权力(利) 和义务、经济法的属性等各个方面。[ 4 ] 其次, 针对经济法的法域归属问题, 有学者提出了“社会法”的概念。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 是保护和扶持经济性弱者以及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法律, 是社会公共干预和理性建构之法。[ 5 ] 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种趋势导致以社会为基础的私法、行政法在某种程度上的社会化。但受其本质属性和固有功能的限制不能完全社会化。在这种情况下, 必然产生一种完全社会化能够反映满足社会化要求的法律———社会法。其中经济法就是这种社会化的产物, 是一种社会法。[ 6 ] ( P220) 再次, 从“社会本位” 的角度提炼与概括经济法的价值追求。经济法调整政府管理经济的关系中, 以维护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利益和效率作为根本价值。[ 7 ] 经济法是社会性之法, 经济法的价值最关注社会性。③ 最后, 经济法的法益目 标是社会利益。经济法的法益目标应是经济法首先追逐和实现的利益即社会公共利益。经济法的法益目标 依靠社会整体调节机制的作用而实现。[ 8 ] 四、经济法学基本假设的提出。 经济法学的基本假设的提出丰富了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 提供了研究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的新视角, 拓宽了研究思路。“从研究范式转换的角度来说, 吸收相关学科中有共性或深层次的相关成果, 提出基本假设, 在对这些假设进行具体分析, 综合运用基于相关假设而产生的各类方法,实际上是对经济法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 9 ] ( P59)1998年, 有学者在分析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时, 就提出了基本假设这一概念, 认为民法与经济法存在着基本假设的差异。[ 10 ] 随后, 有学者在分析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区别是再次使用了基本假设的概念。即二者的深层区别是对于市场主体的假设不同; 对于市场整体的假设不同; 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假设不同。[ 3 ] 但是以上论述仅从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角度提出了经济法学的三个基本假设, 并未对经济法学的基本假设作系统的论述。2001年, 有的学者对经济法学的基本假设进行了较为全面地研究。把经济法学的基本假设分为两类, 一类是经济法学与其他部门法学共同的基本假设, 可称为共通性假设; 另一类是在经济法学上有独特价值的基本假设, 可称为特殊性假设。共通性的假设是二元结构假设, 包括理论———认知层面的公私二元结构假设, 经济———制度层面的城乡二元结构、南北(东西) 二元结构、内外二元结构, 社会———文化层面的传统与现代二元结构、工商文化与农业文化二元结构。特殊性假设包括双手并用假设、两个失灵假设、利益主体假设、博弈行为假设、交易成本假设。并且运用各种假设分析了具体经济法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①五、宏观调控法制化的研究。 宏观调控作为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 自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以来,就成为经济法学者密切关注的研究对象。对于宏观调控法制化的研究既丰富了我国宏观调控法学基础理论的内容, 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宏观调控的立法实践。 有的学者对建国后40年来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行为进行了反思, 认为解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需要从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和宏观调控行为入手, 从经济、行政和法律几个方面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行为进行研究。以法律手段规制宏观经济行为, 既是宏观经济本身的客观规律性和特性所要求的, 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职能、任务所决定的, 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工作规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11 ] 宏观调控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要立足于长期的社会政策, 宏观调控应法律化制度化。为了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意识和责任, 监督政府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 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 必须着手制定一部宏观调控基本法, 把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控法律化和制度化, 使政府有效且有节制地发挥“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职能。[ 12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 宏观调控的法制化研究逐渐深入。有的学者对宏观调控法的本质、价值、基本原则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论证。[ 13 ] 有的学者认为, 宏观调控的核心问题是宏观调控权的配置和行使, 并通过分析宏观调控的合法性、权源、行使宏观调控权的原则、力度以及宏观调控权的独立性等问题, 说明宏观调控权的法律解析对于宏观调控法理论和制度完善的重要价值。[ 14 ] 中国加入WTO对于宏观调控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社会化、民主化、国际化是我国宏观调控法的发展趋势。 六、税收法定原则与税收法律关系性质的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税收作为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法制化需求日益增强。于是, 有学者提出了税收法定原则应作为税法的重要基本原则, 有的学者将其称为“税收法定主义”。税收法定主义是民主原则和法治原则等现代宪法原则在税法上的体现, 对于保障人权, 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意义深远。税收法定主义的提出有助于税制乃至整个法制的完善以及法学研究的深入。我国在《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确立了税收法定主义,但并未将其上升为一个宪法原则, 可以通过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补进体现税收法定主义的规定, 从而有助于税收法制的完善, 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税收法定主义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原则, 即课税要素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明确原则和程序合法原则。税收法定主义作为税法的重要原则, 同样具有宪法原则的位阶。[ 16 ] 对于税收法律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税法学研究所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税收法律关系中固有的一方主体是国家, 所以税收法律关系具有不平等性的特点。但近年来有些学者对税收法律关系重新进行了分析, 认为税收法律关系具有债的关系的性质,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税收法律关系的平等性。以“契约精神和平等原则”为本质和核心构建起来的现代税收法律关系理论为税法基本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当对某一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加以定性时, 应当根据其内容、所涉及的主体以及其所处于国家税收活动过程的不同阶段, 来界定处于特定情形下特定的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 当需要对抽象的作为整体的税收法律关系进行定性时, 可以认为其性质是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税收法律关系是一个以三方主体间的四重法律关系组成的两层结构: 三方主体是指纳税主体、国家和征税机关; 四重法律关系是指税收宪法性法律关系、国际税收分配法律关系、税收征纳法律关系和税收行政法律关系; 其中, 税收征纳法律关系和税收行政法律关系构成第一层, 也是人们通常所认识的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宪法性法律关系和国际税收分配法律关系构成第二层,是潜在的、深层次的, 也是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的税收法律关系, 最深刻地反映了税收法律关系的本质, 即“契约精神和平等原则”, 其贯彻并体现在税收法律关系的各个层面上。认识和确定现代税收法律关系的本质, 首先就会对传统理论中的“税收公平主义”提出挑战。传统的税收公平主义一般只就纳税主体范围内比较其相互之间的公平问题; 而建立在“契约精神和平等原则” 本质基础上的税收公平主义则要求就税收法律关系的全部主体————国家、征税机关和纳税主体, 考察其彼此之间的公平和平等关系。[ 17 ] 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垄断立法研究。 在经济法具体制度研究领域中, 学者们对于竞争法的研究始终与立法密切相关,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立法的进程, 特别是针对反垄断法律制度展开的研究。美国、欧盟等国家的反垄断法理论研究比较发达, 实践经验比较丰富, 而我国从1978年以来, 一直没有制定反垄断法,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较为欠缺。所以学者们在探讨我国的反垄断立法时, 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的成果和立法与司法实践。但毕竟我国的国情与美国、德国等国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所以面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反垄断法立法研究尤为重要。学者们针对我国的国情, 结合国外的反垄断法理论与实践, 对我国的反垄断立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极大推动了2008年我国 反垄断法的出台。 首先, 探讨了规模经济与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关系。制定并实施反垄断法与优化我国企业规模并非是对立的。我国反垄断法与支持中小企业联合、扩大企业平均规模和实现规模经济的政策并不矛盾, 它们是为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而必须同步进行的两个方面。① 我国既要注重发展规模经济, 鼓励必要的企业合并和联合, 又要反对和防止垄断和经济力过度集中, 反对各种限制竞争行为。要恰当掌握其中的“度”。② 其次, 论证了我国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问题。反垄断法是规制行政垄断的最重要的法律途径, 反垄断法在规制行政垄断时需要注意其与经济垄断的一致性和各自的特殊性。[ 18 ] 由于行政垄断的形成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 因此, 制止行政垄断的任务并非反垄断法所能独立完成的, 它需要实现自由企业制度,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确立有力的执行程序及严厉的惩戒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19 ] 再次, 提出了我国反垄断法执法机构的设计思路。我国应当建立一个有权威性和高度独立性的反垄断主管机构, 它在人事编制和财务上虽然隶属于国务院, 由国家人事部和财政部编列预算, 但在审理反垄断案件中却有着极大的权威性和高度独立裁判的权力, 即在业务上只是依照法律进行裁决。[ 20 ] 最后, 分析了入世对我国反垄断法制定的影响。入世后, 中国政府越来越注重竞争政策和竞争法问题, 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和国际市场竞争。虽然中国制定反垄断法存在压力, 但是制定反垄断法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遏制跨国公司的垄断势力和改善国家的财政和宏观调控。[ 21 ] 中国应当积极参加WTO关于竞争政策多边协议的谈判, 抓紧制定反垄断法。竞争政策是国家的长期策略, 应当注重竞争法和竞争政策的研究。[ 22 ] 中国的经济法学经过30年的发展历程,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经济法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互动, 密切注意理论联系实践, 强化具体制度的研究, 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统一, 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 1 ] 潘静成, 刘文华。 经济法基础理论教程[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 2 ] 石少侠。 经济法新论[M ].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 [ 3 ] 王全兴, 管斌。 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论纲[ J ]. 法商研究, 2000, (5)。 [ 4 ] 王保树、邱本。 经济法与社会公共性论纲[ J ]. 法律科学, 2000, (3)。 [ 5 ] 郑少华。 经济法的本质: 一种社会法观的解说[ J ]. 法学, 1999, 。 [ 6 ] 邱本。 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M ].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 7 ] 李中圣。 经济法: 政府管理经济的法律[ J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4, (1)。 [ 8 ] 王保树。 论经济法的法益目标[ J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5)。 [ 9 ] 张守文。 经济法理论的重构[M ]. 北京: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 10 ] 刘水林。 试析民法与经济法的基本假设差异[ J ]. 法律科学, 1998, (3)。 [ 11 ] 刘剑, 郭锐。 论加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问题[ J ]. 中国法学, 1990, 。 [ 12 ] 张文显。 宏观调控及其政策与法律的思考[ J ]. 中外法学, 1994, (1)。 [ 13 ] 李昌麒, 胡志光。 宏观调控法若干基本范畴的法理分析[ J ]. 中国法学, 2002, 。 [ 14 ] 张守文。 宏观调控权的法律解析[ J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3)。 [ 15 ] 漆多俊。 宏观调控立法特点及其新发展[ J ]. 政治与法律, 2002, (1)。 [ 16 ] 张守文。 论税收法定主义[ J ]. 法学研究, 1996, (6)。 [ 17 ] 刘剑文, 李刚。 税收法律关系新论[ J ]. 法学研究, 1999, (4)。 [ 18 ] 王保树。 论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规制[ J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8, (5)。 [ 19 ] 王旸。 论反垄断法一般理论及基本制度[ J ]. 中国法学, 1997, 。 [ 20 ] 王晓晔。 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框架[ J ]. 法学研究, 1996, (4)。 [ 21 ] 王晓晔。 入世与中国反垄断法的制定[ J ]. 法学研究, 2003, 。 [ 22 ] 王晓晔, 陶正华。 WTO 的竞争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兼论制定反垄断法的意义[ J ]. 中国社会科学,2003, (5)。 文章 来源:中华 励誌网 论文 范文

近代经济发展史【第三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产业革命;科技发展

18世纪以前,中国作为世界为数不多的强国之一,经济发达,并且远超西方。到了18世纪,随着西方现代产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科技均获得空前发展和巨大进步。中国确沦落为世界“落后”的代名词。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第一代领导者们强力推进工业化的建设,国力迅速提升,为逐步实现国家四个现代化打下了工业。农业经济。文化。科技等坚实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到今天,中国前后用不到七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二百余年工业文化发展的进程,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反观18世纪前处于世领先地位的中国,为何一落千丈掉队了呢,值得我们今天认真研究分析。

一、李约瑟和“李约瑟难题”

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在其所著的《中国科学与文明》中提出了“为什么近代科技没有在中国产生”的疑问,问题一被提出便得到了激烈的讨论,也衍生出“为什么近代中国的科技弱后于西方”、“为什么近代科技出现在西方”等问题。李约瑟在1943至1946年间以外交官的身份游历了中国,并在1954年出版了《中国科学与文明》的第一册,而后共编写完成了七卷三十四册,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领域。他用文字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系统的向世界展示,也为今天世人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他所提出的问题也的确困扰着我们:一个原本农业文明十分发达的国家,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民族,还是那个民族。为什么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经济。科技竟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落伍了呢?明摆的历史事实是:近现代科学技术未能产生在中国;而能体现科技水平的现代工业经济,也末能在中国获得自主。自由的生存。推广和发展。我们究其原因,当应要从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寻找到那个时代的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国内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民族传统文化因素等诸多方面作全方位。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内容挖掘与分析。研究。

二、农业文明时期的中国持续了数千年的辉煌

约5000年前,中国黄河流域出现早期的农业文明。这类文明以农业为基础,以家庭或家族为经济单位,生产工具多为简单的农具,后期出现了手工业作坊,土地是最主要的劳动资料。中国就是在这个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产生了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等灿烂的文化。奴隶制在公元前22―前21世纪在我国中原地区形成,在经历了商代和西周过后,奴隶制走向衰弱,中国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从秦朝的建立,我国正式进入封建社会,之后的中国愈加强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因而科技也随之发达起来。中国农业经济的成功和繁荣最大的成功经验是,自秦之后,历代都很少发生有危及全国农业经济生存发展的战争。即或在改朝换代的年代,在经历一段不长时间动荡后,国家经济。科技反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一个安定的社会。和平的环境。人民处于在安居乐业和谐文化氛围之中,这是国家经济。科技发展进步的必备的文化。物质条件。因素和基础。另一重大经验是国家经济繁。国力强大,必然导致和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早在两千多年前《春秋》一书中,中国早于其他国家和民族发现并记录了公元前613年的哈雷彗星的出现和运行的轨迹。在宇宙观和物质论上,以老子。孔子为代表形成的[道德经].[易经]两部伟大经典学说。为民族和人类认识宇宙。自然。社会和人提供了今人都无法达到的智慧,成为人类认知领域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件重大法器:他们认为宇宙。万物和人,从无而生。而有。宇宙的最原始。最基本的物质是"阴阳二气",二气的冲和,生成宇宙。万物。人;人和万物是构成大宇宙的小宇宙,以及"天人合一"等哲学理念。这与二千多年后于二十世纪提出的宇宙"大爆炸"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成书于公元一世纪的《周髀算经》总结了勾股定理等数学问题。《黄帝内经》是在一部应用气论的物质观,对人的生命。生物体。精神以及与社会。自然关系联系作整体。综合性诊治。保健的,为我国第一部最早。最为经典的医学著作,中医诊治,特别注对人体的整体诊疗施药,"内经"出现,为人类首开对生物生命学科研究的先河。这部著作至今仍为中国现代中医学科中一门不可或缺的教材。同时,中医。中药学。儒。道的养生。益寿。开智的内外炼丹法等,也开创了人类化学研制的先例。中国自新石器时代之后,较世界他民族率先跨进了青铜器的时代,那时中国多金属冶炼术也领先于世界。当代考古发现的越王剑即是最好的佐证。而在关乎生产。生活的农学方面,我国古代大约有370多本农业专著,战国时期有《神农》、《野老》等,西汉以来有五大农书,其中《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其中所提的因地制宜的思想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上述天文、术算、医药、保健。生物生命。物理。化学。哲学,农学等文化的成就,无不体现出中国农业文明的辉煌,发达科技和民族的智慧。不仅如此,我国古代还有许多重大的创造发明,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中国从汉唐之后开辟的水陆丝绸之路,则标志着中国与世界商业贸易。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悠久历史,同时表现出中国水陆交通工具制造的发达。先进。明代郑和引领庞大船队六下西洋,即是最好例实。

我们从上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来看,中国在诸多科技领域的发明创造都是领先于世界别国的。据此我们能获得下列认识:

1.中华民族曾拥有发达。先进的农业文明和有丰硕的科技文化成果

2.具有勤劳。朴实。智慧的中国人从来不缺少创造力

3.科技发明创造离不开繁荣发达的社会经济基础,经济为科技发明提供了资金。物质保障。条件:科技进步又促进了经济发展。

4.中国农业经济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领先,成为民族团结强大的疑聚力,致使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从末间断过。

5.中国社会的封建制,在中央集权把控下的科技开发利用有着财力。人才保障的优势,利于对巳确立的科技项目的发展。其不可避免的弊端,忽略。丢失了社会及其全民族所蕴藏着的巨大创造力。

6.中国传统培养人才的教育体制主要依靠师传口授。教育的内容侧重于人文学科,在科技领域,生产技术的传承,完全依赖于师父实践经验的言传。身带。没有统一可用的理论文本教科书本可资。

7.历史的史实,鲜明地将中国的衰弱。落后的时空,定位在特定近代历史时期。

三、产业革命,西方的崛起

中世纪,在西欧发生了文艺复兴。社会文化产生了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孕育出富有资产的阶层,和以人为本的公平。正义的民主思想。到了19世纪中期,西欧的产业革命巳获得巨大成功和文化成果。一个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文明形态诞生了。开始于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由于机器的出现,一方面产生了高度专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化石能源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变革引起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深刻变化。而在技术层面,可以将这场产业革命看做是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的过渡期,至此近代以前那种纯粹靠师傅言传身教并需长期练习、累积经验才能获得的技术(技能)开始受到了科学的影响,虽然,在产业革命开始后,参与生产的工匠仍然需要自身的技能和技艺,但是科学知识已经在逐渐改变这种沿袭千年的生产方式。19世纪以后的现代技术,则真正成为一种科学性的技术,它表现在对于使用者的要求降低,以及对机器自身性能要求的提升。西方产业革命的成功最大的功劳是,将人类从传统农业文明社会推进到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另一功劳是将人类的传统知识诸多领域的科技经验,实现向理性化。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学科的转型。。工业文明的另一时代特征是,物质产品生产。销售国际化。人口集中城市化。人力。人才社会支配市场化。自由化和强烈竞争化。在这一社会机制。氛围中,更能激发人的自主性。创造性。

四、特定时期的近代中国不能产生现代科技是必然的结果

打开中国近代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持续维持封建社会制度快走到尽头了。主要表现在封建政权从上至下彻底腐败,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家割段了与外部世界的经贸通商。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等联系的渠道,他们不知世界由工业革命引发的时代巳产生了巨大的迁变,昔日的东洋。西洋使者岁岁来贡仰望天朝的小国。弱国,一跃转身变为富国。强国,他们虎视眈眈地观望着依然沉浸在强大帝国睡梦之中的中国,待机将要扑向天朝这一庞大肌体。统治者对内实行更加严酷的社会管制,通过残酷剥削,压柞,来满足他们侈靡无度的腐朽生活。人民生活处于无望的水深火烈之中,社会文化极度消极。保守。不求上劲。加之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日暮穷途的统治,对一切文化创新实行严厉的封杀,近代史上康有为的戊戌变法招致血洗,即是最好的例证。尤其是中国从1840年经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又经历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4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等,使中国沦陷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中国近代史上还先后发生太平天国和义和团两次重大的农民运动战争。外来侵略者的战争和侵夺。国内持续48年之久的反封建统治。的农民运动战争,造成国力衰退到极点,国家根本无力。无心发展科学技术。由此可见,中国近代处于如此特定的社会基础。条件。环境,怎么能产生出具有现代水准的科学技术呢。

五、新中国的建立和实行改革开放具备了科技发明创新的一切因素和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从新民主革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这不仅是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也需要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同时发展。改革开放前30年,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基础。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实行的改革开放,则加速了科技和诸多文化领域向现代学科的转型。科技和文化的健康转型,大力地推动了国家经济的腾飞发展。经济的腾飞,又催促。要求着科技。文化必须要适应。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这良性互动。循环中,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中国创造。中国发明层出不穷。声誉响砌全球。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能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进步。提升。发展提供一切保障与优越的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若从中国科技发展史的纵向,和从人类科技发展史的横向作比较。分析,有着这样的认知:一国。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在某段时空中的科技能否创新。发明,必须要作历史的。整体的。全面的。客观真实的研究和分析,科技发明创造的主体是人,要看创造者的素质。修养。道德。意志。追求。精神,以及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环境。条件。待遇及其敬业的态度。更要看科技发明者所在的时代。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国际。国内的文化的背景。基础等诸多要素。徐此,还有一个十分核心。关键的要素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是特指中国特定的近代历史时期科技能否创造的问题。一个尚未经历工业文化,或尚末成熟发展工业文化的社会,要想在传统农业文化社会环境条件下,创造出具有现代性质的科技水平,是绝无可能的;一个尚未从传统科技水平转型到现代科技水平的创造者,也绝无可能创造出超越时代实践的科技奇迹。我们若用所述的决定科技进步。发展的人和民族的因素。科技创造者所处的时空。国际。国内的文化背景。条件等方面来作综合判断。结论;中国近现代社会,绝无可能创造。产生现代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江晓原・简明科学技术史[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姜振寰・技术哲学概论[M]・人民出版社,2009.

[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近代经济发展史【第四篇】

一、利用教材目录,构筑新的教学导航

第一讲: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史(教材第1、2单元),包括古代中国、古希腊、古罗马政治制度的发展;

第二讲: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材第3、4单元),包括西方资本主义与近代中国对新制度的探索;

第三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教材教第5单元)

①苏俄经济三大政策: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②后斯大林时代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

第四讲:中国近、现代化(第6、7单元)

①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与近代化历程(多元化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

②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与创新

③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五讲: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第8单元)――七个专业化名词

①战后初期三大经济支柱:IMF,GATT,World Bank

②90年代经济区域化:EU,APEC,NAFTA

③全球化:WTO(20世纪世界市场的后续演变)

人类经济发展类型划分为两大模块:自然经济发展史和自由经济即商品经济发展史。自然经济的典型就是中国古代经济,它缓慢发展,自成体系,为中国的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决定东方儒家文化主流思想意识形态的社会存在形式。在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上,为了让学生形成一个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种种发展表现的整体意识,可以把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统一,以“显性知识”的形式告知学生来降低未来教学的难度。如此未来的教学就有规矩可循了,所谓“纲举目张”也就变得简洁而科学了。

苏俄(联)的经济模式从时间和性质而言都是自成一体的,它是另一种“现代化模式”,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斯大林模式”有着明显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化问题,其发展本身就深受西方世界市场和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中国近代化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下的半殖民地经济,是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前提下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形式存在,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中国现代化建设开始的计划经济体制受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合理运用“白猫”“黑猫”的“两手”理论,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路经。

二、利用教材目录,建立树形知识结构,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第一单元主题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在学习时注意让学生把握有哪些侵略,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又有哪些中国人的反抗,如广东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时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等。在学习前,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目录,建立一个整体概念,在学习后,再看目录,这样构建知识体系就不难了。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单元主题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二单元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第三单元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四单元主题是抗日战争。当我们先学习了目录,在进行系统学习的时候,就等于是有一棵“大树”叫“中国近现代史”,长了四个“树枝”,我们的任务就是给它长满“小枝”和“树叶”,这样学生就会有兴趣了,学起来轻松,容易掌握。当学生心中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时,他们就会体会一个过程,享受一份学习的快乐。

三、利用教材目录,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单元标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在这一章节中,1956―1966年中国历史的阶段特征得到了高度的概括,即探索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联系教材内容具体分析:(1)进行了正确探索,对前苏联经验的迷信得以破除,制定了中共八大正确方针政策,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开展整风运动听取党外人士的批评与建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国民经济,等等。(2)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并遭受了一定的挫折,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在理论上产生不良影响,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规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反右倾”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3)道路尽管曲折,但总趋势在向前蓬勃发展,在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其成就显著。因而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结合和反映中国的具体实际,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造成失误或遭受挫折。

四、利用教材目录,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横纵向整合

如“世界经济专题”下,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经济体制的变革”这一方面可以进行如下整合。

1.美国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20世纪50―80年代一系列改革;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91年苏联解体。

3.中国:1949―1952年的土地改革被认为是“第一次经济体制改革”;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不切合实际的经济体制变革”;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逐渐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目录是一本书的提纲,学完一册课本后,重读目录,以目录为线索,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形成连贯、完整、系统的知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书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如果把目录中的每个题目都变成问题设问,用来自我检查学习效果,就可以得知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内容还没有完全理解、掌握,哪些内容还很模糊甚至已经忘记,然后有针对性地再读有关章节,加以弥补。这样的复习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同时,经过按目录顺序归纳,该专题历史知识的内容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进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而且有利于回答综合性的材料解析和探究性试题。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9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