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实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94558

【导言】此例“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实用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1

关键词体验;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教师以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为背景创设数学知识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碰撞,然后参与一定的数学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功喜悦,最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的问题,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情感。该教学模式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理论与现实的差距,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使得学生从读死书、死读书中解放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思考、分析和创新能力,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在有效的数学情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美国著名学者杜威指出:“学习是基于正式世界(真实情景)中的体验。”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如教学三年级《数学广角》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教师创设了“一年一度的数学广角大赛今天开幕了,灵灵收到了国王的请帖前往参加比赛”的童话故事情境,并将整节课的学习融入童话故事之中:

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数学广角大赛今天开幕了,灵灵也收到了国王的请帖。去参加比赛,当然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了。灵灵正为穿什么衣服烦恼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她吗?

新课环节:

为每组学生准备了灵灵的服装图片,让学生动手帮灵灵搭配,感知有序、全面思考的方法,并引出符号记录法。

练习环节:

1.灵灵来到智慧餐厅,服务员送来了美味的饮料和点心,(饮料有牛奶和豆浆,点心有蛋糕、油条、饼干和面包)。如果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有几种不同的搭配?

2.灵灵遇到了她的三个好朋友朋友,她们每人都想单独了聪聪明明分别拍一张照片,一共要拍多少张照片?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一个有趣的数学情境,将枯燥的数学学习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之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愉悦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效地提高课了堂教学效率。

二、在充分的自主探究中体验知识的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亲自体验数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引领学生在动态的数学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主动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体验深入、到位,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

在教学《生活中的负数》一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数”打交道,现在老师说几件事,你们能把老师说到的数据信息准确地记录下来吗?开动脑筋,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记录,最重要的是能让别人一眼就看懂你表达的意思。

1.在上周的四项评比中,五(1)午阅认真,加2分,两个同学没戴红领巾扣2分。

2.学校舞蹈队今年新招队员10人,合唱队有4人退出。

3.书店周一进了200本新书,周二就卖出80本。

师:老师收集了部分同学的记录单,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同学们对这位同学的记录方法有什么想说的?

生:这样记录没办法看出是加2分还是扣2分。

师:是啊!都是2分,但午阅是加2分,红领巾佩戴是扣2分,新招和退出、进货和卖出的呢?用咱们以前学过的数,能区分这些意义相反的量吗?

生:没办法。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种记录方法,意思清楚吗?

师:还有第三种记录方法呢!

师:这是谁记录的呀?你是怎么想到这两个符号的?(师指向四项评比部分)

生:午阅加了2分大家肯定特高兴,所以画了笑脸;而扣了2分肯定不高兴,就用哭脸。

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1:很有趣。

生2:很生动。

师:看得出,大家很喜欢这种记录方法。像这样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的方法还有一些(展示其他记录方法),同学们的方法都很有创意,可是,这样一来,你记录的你自己明白,我记录的我自己明白,那怎样才能让大家都明白呢?

生1:要找到一种统一的符号。

师:还有的同学是这样记录的:

师:这是哪位同学记录的?快向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生:舞蹈队新招了10人,就是多了10人,所以就写上一个加号,而合唱队退出4人,就是少了4人,就用减号,其他的也是这个道理。

师:太了不起了,同学们,这位同学用的符号跟数学家规定的符号是一模一样,大家也说说,这种方法好在哪儿?

生1:很简单,意思很清楚。

生2:形式统一。

师:现在人们就是用这种形式来区分的!(引导学生了解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正负号的省略问题。)

在以上的教学中,执教教师引导学生从记录“四项评比”、“兴趣小组”、“书店的书”三组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入手。学生由于不同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产生了“单纯的数据”、“文字+数据”、“图标(符号)+数据”、“正负号+数据”等形式,教师不急于告诉学生,而是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对这些鲜活的材料进行辨析、讨论。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对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进行思考,进而感受到正、负数的意义,体验到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从而体验到负数产生的生成的必要性,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

三、在精彩的互动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建构

教学是一种社会性认知活动,互动交流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价值。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经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无处不在,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能将自己的体验充分展示出来,与老师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反思自己的不足,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主体建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机会,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构建平等自由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不再是严肃紧张而又缺乏乐趣的学习场所,而是一个宽松的智力乐园,在这个乐园里,学生能把老师、同学当做伙伴,把互动交流当做自身的需求,自主地深入参与知识建构的全过程。

我们先来欣赏《小数加减法》教学片断:

师:请每位同学自己编一道一步的小数加法或减法的题目,看谁编的题目能给大家带来新情况。

(在学生编的题目中,有这样的一道题:)

道题给我们带来什么“新情况”呢?请大家动笔算一算。

师:咦!奇怪,我们以前做过很多加减法的笔算,都是把末位的数字对齐,可这题为什么不是末位的数字对齐呢?

生1:整数的末位是个位,末位对齐了,就是个位对齐了,而个位对齐了,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了。而小数的末位不一定是相同的,所以不能末位对齐。

生2:虽然我们没有把末位对齐,但是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师:说的棒极了!那为什么一定要小数点对齐,要相同数位对齐呢?

生1:如果不对齐算出来就错了。

师:为什么不对齐算出来就错了?

生2:如果不把小数点对齐,而把末位对齐的话,十分位的6就和百分位的5对齐了,相加之后就肯定错了。

生3: 比如买两样东西,一个是元,另一个是元,如果把末位的6和5对齐就是6角加5分,那肯定就不对了。

师:这位同学想到了用我们都熟悉的“元角分”举例子来解释,用简单的事说明了深奥的道理,真精彩。看来,只有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才能相加的减。

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师生对话交流、生生对话交流的时空,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针对“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末位对齐不行吗?”的问题展开了交流,有的同学结合小数的含义对“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进行了说理,有的同学通过举例子对进行了论证,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中,孩子们不仅对小数加减法中相同数位要对齐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中实现了自主认知的建构。

四、在丰富的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数学新课程标注》指出:“数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把课堂中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因此,在新课学习之后,教师应设计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了《比和比例》后(11时左右),教师将学生带到了学校操场上:

师:同学们,你们猜我们学校的旗杆大约多高?

生1:10米。

生2:不,我看是15米!

……

师:怎么才能知道这旗杆有多高呢?

生1:用绳子量。

生2:(马上反对)这么高,怎么量?

生3:把旗杆锯了,量完在焊上!

师:有没有不用破坏旗杆也能测量出来的方法?想想我们学过的知识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不出个所以然)

这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2米长的塑料水管笔直的立在操场上,此时,地面上出现了水管的影子。

师: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水管的长度和它的影子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吗?

生4:(恍然大悟)算出影子长度和水管长度的比例,再量出旗杆影子的长度,根据这个比例,就可以算出旗杆的长度了。

(生开始动手测量,计算,三下五除二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同学们感慨道:“看来我们学的比例的用处很大啊”!

像这样,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沟通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掌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活动体验,更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当孩子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又何愁他们不爱数学,不好好学数学呢?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践的一个体验过程。因此,教学中,不能把数学当做现成的理论来教,而要以“体验”为载体,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帮助学生架起思维构建的平台,让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情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充分的自主探究中体验知识的生成,在精彩的互动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建构,在丰富的应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拓展认知结构的同时,更多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正宪,周卫红,陈凤伟。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倪牟双,邵志豪。学习方式与学习活动设计[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4篇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范文2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小学数学课堂

数学是一门培养小学生基础素质的学科,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其理论性较强,因此对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好的锻炼作用。 如果教师能够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一些巧妙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那么就会在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现状

新的课程改革让人们对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深了一步,很多教师也开始积极反思以往教学方式的不足,积极进行新形势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并没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多数教师只是局限在改革教学的方法上和手段上,却忘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教学模式的改革。 小学数学的实践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在沿用,基本上还是这样的教学循环:导入教学练习作业复习,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也不明显。

二、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1. 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该被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才是数学的价值所在。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它的模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集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也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认识钱币”这一章节,钱币,生活中处处离不开钱币,那么教师在讲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可以在班级中举行一个“我会花钱”的小型活动,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两批,一批是卖东西的商贩,一批是买东西的顾客,让同学们根据“商品”的“标价”进行“贸易活动”,看看在买卖的过程中,谁把不同数额之间的钱币换算、加减得又快又准确。 这个活动之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回家之后经常和父母去超市或者商场买东西,多多了解钱币方面的运算。

2. 巧妙运用情景导入

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运用情景导入的方式可以在上课的第一时间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淡化数学本身的抽象感和枯燥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中。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的情境,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形象感性的数学世界,从而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答案的欲望,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参加到学习过程中。

比如在讲“比例尺”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分发给学生一张世界地图或者中国地图,然后教师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地图!”接着教师可以再问:“那同学们看着地图,说一下你们最想去哪里呢?”教师这样一问就可以完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然后教师再接着问:“我们现在在地图上的什么地方呢?”学生回答:“在×××. ”然后接着教师就可以说:“那好,现在同学们就拿起自己手中的尺子,量一下我们现在的地方距离你们最想去的地方有多长,然后再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算出距离你们最想去的地方有多远。 ”等同学们算出来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说:“现在以我们的能力还不足,还不能去我们最想去的地方,但是只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一小下,就可以提前一天有足够的能力去我们最想去的地方了。 ”

3. 组织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探究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一个有效强化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办法解决问题,还要不断地和同学合作,完成团体任务,因此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些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对数学的兴趣,实现创新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比如,小学二年级的教材中有“认识方向”这一节,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课下时间组织学生对学校的教学楼进行方向认识,比如教学楼在实验楼的哪个方位,东边还是西边,东南还是东北,食堂在行政楼的什么方位,等等,然后教师再让学生用图表示出来,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方向的相对性;或者再教学生一些辨别方向的常识,例如看太阳或者北斗七星,生活中无穷无尽的数学知识会随着学生的不断探索一一清晰明朗,也逐渐吸引学生向更深层次去探索。 通过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探究式教学的意义更加彰显,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所以教师应该多为学生创造这种实践学习的机会。

4. 回顾和反思

教师应该在每节课过去之后回顾一下本节课的过程,本节课教了哪些内容,用什么样的探究方法去教的,学生的反应如何,有没有对课堂上的内容及时消化和吸收,和上几次的效果比起来这节课有没有有所提升或者不足,不足在哪里,下次遇到相似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每节课之后教师都应该有这样一个类似的反省,人只有通过反省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进步,教学也是一样的。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像数学这样的学科,不仅抽象而且理论性强,更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优化教学设计,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去探究数学中的奥秘。 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探究环境,鼓励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多实践,提出问题,大胆质疑,然后指导学生独立去寻找答案或者解释。

参考文献

[1]卢向阳。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成功(教育),2012,5(16):86-87.

[2]盘德波。 浅谈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J]. 基础教育研究,2010,9(16):78-80.

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3

结合笔者在平时的实践,我以为翻转课堂的基本操作思路即将传统的学习过程进行翻转,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知识点、概念、规律的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空间前置到课前,而课堂则成了师生对知识理解、对问题思辨开展互动的场所。这样一种模式,其优势在于更大的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思考、探究、质疑等学习任务更多的交还给学生,学生也转变了以往那种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对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如雾里看花的缺陷,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带着浓厚的情感和认知需求开展有意义的学习。翻转课堂在课堂上的实施分为课前观看微视频,做好标注,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课堂中教师进行适当的测评,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促进学生的内化;最后进行总结提升。针对新学英语教学,笔者尝试将翻转课堂模式具体落实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施翻转课堂,促进语音教学质量

在小学英语中,语音教学主要表现在字母发音或者是字母组合的发音,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一定的发音规范,发展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语音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激活小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体验自由拼读带来的快乐。如教学字母组合“ea”时,我布置学生课前观看微视频,视频中呈现含有ea的单词有head, bread等,并同时引导学生诵读,体会学习ea的发音,此外,再出示ea的其它发音,出示单词read,eat,each等,让学生辨析体会,体会字母组合的不同发音规则,最后,视频中呈现新的词汇weather, feather等,安排学生尝试着发音。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感受了含ea的单词的发音规则。在课堂上,教师将时间更多的用在自主学习结果的检测和训练中。通过这样的翻转,学生学习的空间得到了拓展,训练的形式更加丰富,并在讨论与展示中强化了对语音规则的领会,学习的效果得到了强化。

二、实施翻转课堂,助推词汇教学效益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唯有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才会有了载体,才会落地生根。在实施翻转模式的背景下,教师课前让学生根据学习资料和任务单,针对语篇中的生词或重要词汇借助微视频开展自主学习,通过训练实现词汇音形义的学习。然后利用平常的生活情景开展用词造句,从而将新的词汇赋予生活色彩。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教学活动,了解学生自学成果,让学生相互合作运用词汇进行造句,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最后借助语篇学习促进学生对词汇的深刻理解。如animals一课的词汇教学。需要教授的动物类单词很多,在教学前,我给学生设计任务单:借助例句,联系上下文了解单词的含义,并试着学会拼写。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图片匹配单词、看图说单词、教师做动作学生猜单词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促进学生正确识记和理解词汇。

此外,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我进一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前面的自主学习和活动,学生已经对一些小动物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的书面表达不仅水到渠成,还在表达中体会了乐趣。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的激活,他们对词汇的理解更是深刻的,彼此之间的讨论交流也是基于对词汇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教学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三、实施翻转模式,深化语法知识理解

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4

关键词:生活情景模式;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因此运用生活情景模式去引导学生学习,不但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化为立体,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学习的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生活化情景问题的创设,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通过从生活走向数学,再让数学走进生活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1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情景模式的意义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运用生活情景模式去进行数学教学,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是存在一定必要性的。首先从学生的年龄层次出发,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尤为重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数学问题,但是由于数学一门抽象性的学科,这对于很多心智并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理解数学知识无疑是存在一定困难的,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越来越多教育学者意识到了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巨大作用,通过生活现象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实例,不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思维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着教师的知识灌输,且很多数学概念与公式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思维扩展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而生活情景模式的创设,通过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不但可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情景模式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生活情景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信息技术创建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技术不但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生活模式,为现代教育也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对于教学形式与教学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此在运用生活情景模式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的视听影音功能,去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之中,积极主动的投身于数学学习中,进而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学会运用数学思S去看待世界。

例如,在“位置上下前后左右”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创建一个“打地鼠”的游戏生活情景,由于“打地鼠”是学生与父母在游乐场经常会玩的一个游戏,因此学生对这个游戏有很强的生活熟悉感,教师不用为学生讲解太多的游戏规则,只需要引导学生加强对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概念认识,学生自然而然的在打地鼠过程中就会有一定的理解,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也会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结合生活经验引导生活情景,拓展学生思维

现代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认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背景之中抽离出数学问题,进而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脑海中形成数学模型。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生活概念都是用数表示的,因此这样的教学实例数不胜数,如学生的身高、年龄、体重这些数的概念都是低年级学生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完全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走入生活,同时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景,以此来拓宽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分类”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根据超市物品的摆放,如玩具区、零食区、文具区等,增强学生对分类概念的认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超市购物有很多愿望和憧憬,因此为学生创设这样的生活场景会调动学生极大的热情,同时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设计生活化情景问题,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由于数学与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情景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利用生活情景去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进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让数学知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将学生所能够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才能使数学学科更加贴合生活。

例如,在学习完“认识人民币”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一个作业,让学生为妈妈买一次菜,在这个实践任务过程中,学生不但会加深对元角分数学概念的认识,还会对简单的数学加减法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体会父母的辛苦,即实现了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也实现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景模式进行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走进数学生活、理解数学知识,在趣味与价值并存的过程中,实现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传富。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数学思想方法[J].新课程(下),2013(08).

[2]李吉。生活情景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

[3]吴玉亚。构建生活情景模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15(11).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9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