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基础的论文精编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大学生创业基础的论文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创业基础论文1
关键词设计学专业;文化创意;课程建构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呈现繁荣景象,其中,文化创意被视为城市发展的“第四拨”经济动力。设计人才与文化创意紧密相连,为此,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课程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与重新建构。笔者以设计学专业课程建构为切入点,从政策、理论、历史等方面对文化创意进行多维度思考,分析课程的内容、模式和教学方法,认为相关高校应在原有课程基础上采用带有连贯性、层次性和交叉性的方式建构文化创意课程。文化创意是文化元素融合多元学科内容,利用不同载体建构的再创造和创新的文化现象。如今,文化创意早已从概念发展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与服务,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随着文化创意的展开,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的课程也应加大改革的力度。本文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索设计学专业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
一、国内外设计学专业课程现状
步入21世纪后,国内外设计学专业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拓展。但是,这些举措并没有从本质上打破传统课程的壁垒,设计学专业教学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内设计学专业课程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首先,课程设置更新相对滞后。在高校设计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课程主要分为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两大类。设计理论课程包括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三大构成、设计与艺术史论等。设计实践课程包括交互设计、室内设计、专题设计、专业考察和专业实践等。这些课程反映出我国设计学专业没有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其次,课程目标定位不够清晰。绝大多数的课程目标不够明确,例如,对基础理论课目标的设定为“具备基本理论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实践课程为“熟悉设计流程”“清晰表达设计思想”“具备设计创性能力”等,这些课程培养目标和定位均无法突出课程特色和具体的课程发展方向。最后,课程内容相对陈旧,与国际对接的课程较少。当前,文化创意逐渐受到重视,设计学专业课程也应随之进行新的建构,从而改善设计学专业课程结构相对单一、内容较为陈旧的现状。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有助于设计学专业教学为相关行业提供具有认同感和持续性的文化、社会功能。因此,在设计学专业建构文化创意课程,能保护并提升学生文化创意的创造力,丰富设计学专业课程的多元化。在我国台湾地区,很多高校增加了文化创意课程。英国高校的设计学专业课程在近几年有不少改进,增设了许多与文化创意相关的课程,指导学生通过学术研究、社会实践以及政策分析来提高创新能力。
二、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课程现状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于2000年12月成立,设计学专业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三学科交叉支撑,设有工业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注重将科技与美学密切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瞄准都市公共设施和公共艺术方向,在国内高校同类专业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本科一年级的课程主要以素描与色彩基础课程、设计史论课程为主,重在夯实学生的设计基础。二年级全面开展设计必修课程,为三年级的实践课题设计打下基础。三年级的课程内容以命题设计为主,或假设命题,或进行实践课题设计,在让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设计方向。四年级学生要完成毕业设计,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题目,用一年时间进行毕业创作。从本科四年的课程设置来看,虽然能培养学生基础的设计理论和实践能力,但缺少顺应时代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核心课程。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能够顺应教学发展趋势,满足学院改善课程结构的需求。
三、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方案
文化创意课程是配合《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发展目标与指示所做的课程建构。文化创意课程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的文化创意人才,课程内容涵盖文化创意的基础理论、服务体验、知识经济、体验设计、创意策划等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设计理念,重视思维和观念的提升,最终整合设计相关知识。据此,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在原有课程设置基础上,初步建构文化创意课程(表1、表2)。新的设计学专业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与专业选修课程四大类。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从本科一年级开始。首先,在低年级保留原有的公共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增设平面设计表达、立面设计表达、符号与形态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导论和创意思维五门课程。这五门课程能帮助两个专业的学生积累理论知识,培养设计基础素养,使其对文化创意和创新思维有初步的了解。其次,二年级课程在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两个方向的必修课程中增设文化创意服务设计、文化创意品牌设计、文化创意空间设计与文化创意体验设计课程。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意理念的理解,并且对文化创意体验设计进行尝试与实践。最后,三年级课程的建构从文化创意整合能力培养出发,引导学生全面学习专业知识,并进行素质训练。通过对课程的系统学习与实践,学生应具备对文化创意产业分析、判断、理解和创新等综合能力,为毕业设计与论文写作打下扎实的设计能力与理论基础。为了进一步巩固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在专业选修课程中穿插文化资源考察、绿色设计、设计策划与管理、设计沟通与传达、行销导论和创业规划六门课程。这六门专业选修课程各具优势和特色。文化资源考察课程培养学生的田野调查能力;绿色设计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设计策划与管理课程聚焦于分析产业市场定位策略、行销策略以及规划设计中的管理问题等;设计沟通与传达课程使学生透过设计进行表达、沟通和说服的工作以及掌握设计传达的各种方法、技术与步骤;行销导论课程一方面介绍行销的概念与理论,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进行市场调查的规划与执行、统计和解析调查结果的能力;创业规划课程是针对当下大学生创业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而开设。这六门选修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有助于学生为进入职场做准备。以上课程的重新建构,反映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在更新设计学专业教学时所做的努力。
文化创意课程建构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使整体课程设置更加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强调设计理论知识的连续性、层次性和交叉性,使文化创意课程的内容由浅入深地穿插于设计课程之中,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创新思维;二是突出文化创意课程在设计学专业背景下的特色与发展方向,丰富了设计学专业的课程资源;三是拓展文化创意课程和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树立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建构文化创意课程新体系。
作者:夏丽君 陈梦雪 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立新。中国设计学源流辩[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2).
[2]杨先艺。改革开放30年中国设计学学科的演进与发展[J].艺术百家,2013(2).
[4]陈楠。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科教学结构分析与2016年毕业设计展解读[J].装饰,2016(4).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4篇《大学生创业基础的论文》,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创业基础论文范文2
“幼儿教育”硕士层面研究成果规律。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走向多元化,涉及到各个方面。诸如特色教育、研究生教育、法制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女童教育。在现代教育的高速发展,学者开始关注教育质量的评估、督导、以及教育财政等问题,如:教育评价:《芬兰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研究》、《关于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初步研究》、《美国高等教育认证体系中的民间组织研究》等,但整体上来说,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幼儿创业教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博士阶层对“幼儿教育”关注
在CNKI网博士论文数据库中,以学科专业为“幼儿教育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1999年到2010年)共找到155篇,其中部分文章在数据上传过程中重复上传,剔除重复文献后,共有112篇博士论文。从思想观念的整体上进行研究,高屋建瓴的把握教育学的脉络,如《幼儿教育的范式研究》、《幼儿教育的价值研究》、《幼儿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从隔离到全纳》、《高等教育多元化与学生权益保护》、《教师专业标准研究》等。结合地域进行研究,选取教育发展比较前卫的国家为实体,实际进行论证,主要有澳大利亚,如《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研究》等。
硕、博专业论文对“幼儿教育”的研究之比较
与其他学科类似,幼儿教育学硕士阶段论文研究范围较广,可以说各个方面有所涉及。博士阶段论文其涉猎范围相对更加集中,但其研究更加深入。总体上研究相对较多、实证研究也多集中研究教育发展较为突出的国家、如美、澳、德、而不是各类国家均有所涉及。博士论文以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学校为龙头,其导师各有其研究领域,在各自研究深入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现状,如华东师范大学注重幼儿思想教育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在基础性教育方面有所侧生、西南大学则在教育理念高度方面有所加强。其各院校有其风格、特点,导师不同,研究方向各有差异。
小结
创业基础论文范文3
关键词实践教育;预防医学专业;医学人才培养
1不同教学环节,不同实践教学形式
理论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公共卫生思维教师通过导课引入案例“抛砖引玉”,以案例为线索,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理论课的讲授;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分析案例,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同时提出预防或控制(预防观点,群体观点)此类事件发生的措施和手段。通过此阶段的学习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由只传授知识到传授知识与能力发展并重的转变,逐步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过渡;同时培养学生“以案例为中心,培养公共卫生思维”推理能力,为后续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正确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铺垫。在此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如下体会:(1)案例内容多采用与授课内容有关的、重大的、经典的历史事件,具有时代性的、当前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科幻电影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关注度高的题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兴趣。(2)理论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贯穿预防医学的“预防观点、人群观点、环境观点”和“一个思考方法”的思想,培养学生公共卫生意识。(3)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执业医师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意识。三层次实验课类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基本技术技能。如《环境卫生学》实验“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测定”,实验包括实验室的经典测定方法——碘量法和现场快速测定的墨水法;同时让学生掌握了实验室日常和突发事件现场处理的两种方法。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联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根据案例纵向运用一门课的理论知识,横向运用相关联课程的理论知识。如“职业中毒的案例讨论”,纵向涉及《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中的第三章《职业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第四章《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第五章《职业有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的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预防/控制的完整过程;横向涉及流行病学职业现场调查,职业有害因素与健康效应关系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内外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职业中毒解救中的毒理学机制。设计性试验培养学生“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如实验“环境中噪声评价”,学生自行设计选择某一职业环境或生活环境,通过现场勘察,设计采样点、采样时间,撰写实验方案,合理分工完成不同场所噪声的测定,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噪声的来源,提出预防/控制措施。项目带动实习实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学生通过5周系统的专业实习实训,将专业课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疾病控制中心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数据统计与信息处理能力、危害因素检(监)测与防控能力、毒理实验技术与评价能力、人群健康促进与评价能力、突发事件应急与处置能力以及卫生执法的分析、判断、指导和处理能力等“六种能力”。学院还通过“大学生主题活动”,鼓励学生经常举行大型的公益宣传活动,如艾滋病防治知识、世界环境日、慢性病的防控、职业病的监测等的宣传;每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前都进行充分设计准备,实地考察走访,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联系,认真修改活动方案,并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做到计划科学合理、操作切实可行。多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在责任感、组织能力、协调合作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并赢得了社会的的赞誉与好评[4]。结合专业设计毕业论文,提高学生自我完善意识和创新性学生在第九学期进入毕业论文的设计、实施和撰写阶段。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所选专业教师的课题,自主申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或“校长基金项目”;参与教师课题的学生在自主完成资料查阅、现场调查、样品采集、数据分析、论文写作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精神;获批部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或“校长基金项目”的学生,通过课题的申报和完成能从中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养成;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书写、修改结题报告、科研论文,培养了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中进行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实践教学体会
客观环境良好的实践环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一。因此,我们应为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准备出不同的学习实践环境,比如实验课教学中,注意专业课程中横向联系,基础课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应用型课程以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为主;实习实训环节,多为学生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毕业论文环节,学生根据前期学习兴趣、实践方向、工作意向自由选择带教教师,为进一步投向社会做好准备。即低阶段(教学实践)专业基础内容帮助学生塑造理念;中阶段实践操作课程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动手技能,高阶段锻炼和实践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5-6]。教师环境师资队伍的素质是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在知识储备方面,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融汇贯通学科间知识的能力;还应具备能有效地选择和利用合适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自主创造热情的引导者[5-6]。因此,作为一个有素质的教师团队,应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实践技术的传授者,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者等;才能有效保障培养的高素养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的质量。学生条件学生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和作用对象。只有他们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对其能力培养,就业选择的重要意义,才会主动去学习和实践与教学实践有关的知识和理论。因此,在学生在读不同阶段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其意识到实践与创新创业的意义;比如入学阶段,通过《预防医学导论》课认识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思想,公共卫生思维;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和实训阶段,贯穿创新创业指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毕业论文设计阶段,贯穿就业指导,学生有选择性的选择论文研究方向,锻炼与之意向职业方向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就业信心。总之,通过“夯实基础理论、强化能力培养、培育创新精神、全面提高素质”的教学理念指导,构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升预防医学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EB/OL].(2013-03-07)[2016-12-29].-
[2]黄馄,陶芳标,郝加虎,等。以案例为中心,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公共卫生思维的教学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43-44.
[3]于秀波。在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J].亚太教育,2014(24):82.
[4]张淑兰,张海军,祝丽玲,等。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5):96-97,99.
[5]朱鑫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分析和路径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15(9):18-19.
创业基础论文4
关键词工业设计 创业教育 实践能力 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
一、引言
工业设计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是一门新兴学科。近十年来,有近百所高校都相继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人数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截止2008年,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工业设计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总数已经超过230个,排在设置最多的工科类专业前10名。当前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也比较严峻。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别强调“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业设计专业教育也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突破固有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毕业生创业、就业能力。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创业教育的研究。既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工业设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工业设计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工业设计创业教育的目标
我国《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本科专业规范(讨论稿)》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并能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美国考夫曼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将创业教育定义为向个体教授理念和技能以使其能识别被他人所忽略的机会、勇于做被他人所犹豫的事情。包括机会认知、风险性的资源整合、开创新企业和新创企业管理等内容。综上所述,工业设计创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善于洞悉工业设计商业机会,拥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具有开创和管理企业综合素质的创新型综合人才。
三、工业设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009年6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浙江大学调研时强调,高等学校要把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各个环节,努力形成教书育人、鼓励创新、崇尚创业的浓厚氛围。工业设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以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供实践平台等三个方面为重点。
1.理论知识是工业设计创业教育的基础
作为工业设计创业教育的基础,工业设计创业理论知识基础平台应包括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以及一系列与以上三类课程相融会贯通的创业理论课和实践课。通识基础课强调文、理、工、艺术相互渗透和跨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融合再造;学科基础课注重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论的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讲究工业设计本身所需的知识结构与专业基础;贯穿始终的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则用来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创业具体案例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
工业设计创业理论知识基础平台的构建,不但符合创业教育的最基本规律,而且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工业设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基础课程所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是稳定性相对较高,持久性相对较长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掌握其他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核心。学生掌握了这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可以较为顺利的实现知识迁移,提升适应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悟性。工业设计专业的创业教育,要使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创业综合素质。
2.培养创新精神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展的关键,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国家才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创新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对一个创业者而言,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考验。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才可以为企业赢得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工业设计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创新学校的教育观念。要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创新精神的培养得不到足够重视的传统教育观念。工业设计本身就是一门讲究创新、注重创造的学科,要树立以创新精神培养为基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内涵,以出创新成果和创业人才为导向的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创新环境。工业设计的创新创业思想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去孕育,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学术气氛,要在校园内外形成一种鼓励创新、鼓励创业的氛围。以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创业的风气。因此,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创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3.实践是突破创业教育瓶颈的必要途径
调查发现,人们未接受高等教育能创业,接受了高等教育创业率并不一定能够有效提升,现有的创业教育也没有能够显著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率和创业的成功率。自从1989年我国正式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以来,创业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了近20年,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中每年自主创业的人数不到毕业生综述的1%,与发达国国家的20%~30%相距甚远。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创业教育存在着瓶颈,急需教育工作者们找出并予以突破。
实践教学在培养方案中所占比例较低,是学生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满足创业实践需要的根本原因,也是制约创业教育取得进一步效果的重要原因。以浙江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为例,实践教学环节属于专业课程,仅有6个学分,占专业课程总学分的11%,占整个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要求获得学分的%。从创业教育的角度上来看,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育在课时不多,在学分不足的现象应该予以改变。因此,进一步完善实践教育结构,提高实践教育比重,丰富实践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实践能力培养,是突破创业教育瓶颈的必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