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范例精选4篇
【导言】此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范例精选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一篇】
关键词:人性 内省 慎独 弱点
生而为人,每个人围绕着人性展开各式各样的活动。不管他是否思考人性这个话题,对人性的理解都会在脑海中无形地影响他的判断。不同的人对人性的看法不一样,所以他们采取行动的方式也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倾向于看到人性中的光明一面,在与人打交道时,他的心胸可能会开放一些。但如果他倾向于黑暗一面,可能会更多地进行自我保护,言谈举止更加谨慎。
高校教师需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在生活中,他们要处理好与亲人朋友的关系;在工作中,他们需要与学生沟通交流。教师了解人性,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此外,认识人性,也是教师进行道德修养的思想前提,帮助他们思考人生,端正态度,增强道德修养的勇气。
1.人性的基本解读。人性可以解释为,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关于人性的说法,古代先哲有性本善,性本恶之说。现代观点认为,任何单纯强调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观点,都是不全面客观的,都是不符合事实真相的。关于人性的来源,大家也有不同看法。人性内源观,强调发明本心,寡欲静心。人性后天论则强调外在环境和人为的作用。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会影响他的品性,这些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等。
人性包括多个方面的因素。尧谷子的十八型人格理论认为,从空间的结构看,人性的要素包含行为、形体、情感、精神、认知、目的、历史、未来、多面和多变十个基本层面。另有理论认为,在人性的大范围内,人性可以分为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两部分。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祖先刚跨入人类原始社会时就已经具有的各种本能的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关系中必然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或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彼此关联影响,共同组成人性的一个完整结构。
2.认识人性的基本途径。人性并不是由单一因素构成,它有一定的复杂性。当我们在判断一个人时,不能单纯地根据某一事件进行判断。要想全面地认识一个人,是非常不容易的。通过对人性的基本了解,当我们做判断时,不至于太武断,处理事情也会更加客观全面。高校教师为了更好地完善自身,提高职业道德修养,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认识人性。其中两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内省和慎独。
高校教师要在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无过失。以师生关系为例,如何认识和处理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课题。对于学生而言,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创新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它能提高教师的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但是受社会生活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今的师生关系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师生之间实际交流少,缺乏相互了解,彼此漠不关心;一些功利性现象出现,教师为了私利,向家长索要现金物资,或者动用家长关系优惠购物等;师生关系出现对立与冲突,师生之间出现激烈的争吵、争论,甚至用暴力攻击对方躯体等。对于这些不良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进行反思,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不能无故推卸责任。教师要反省自己对待学生的方式是否欠妥,态度是否和善,行为是否过激等。只有通过深刻的自我剖析,教师才能够不断找出问题,开展自我批评和自我思想斗争。教师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座右铭或人生信条。通过内省,教师能够根据这些准则、信条去改善自身行为,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高校教师的很多活动是单个进行的,能做到慎独,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体现。对高校教师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它并无捷径可走,也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在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地净化思想,规范行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当教师在处理学生事务时,教师不仅要在学生面前表达出真诚的态度,深切的关心。在实际处理过程时,不管学生是否在旁,也要一丝不苟,切不可投机取巧,敷衍了事,无故拖延等。无论事务是大是小,教师都要用心对待。不做哪怕是非常微小的不道德的事,防微杜渐,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2.胡银根。论人性的发生及其结构[J].宜昌学院学报,2003(6)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二篇】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重要意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国儒家经典《大学》在开篇便点明“三纲领”之首“明明德”的重要性:大学最重要的道理、宗旨及最终目的之一便在于彰显、弘扬高尚美好的品德。而显而易见的是,达成这一教育目标的重担主要落在了承担“教书育人”任务的高校教师们的肩上。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传承知识文化、彰显高校风采的主要群体,也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青年教师是活跃在大学讲台上的主要群体,在日积月累的教学过程中,他们的一言一行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大学生。长此以往,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们会成为这些教师们的“镜子”:学生们的思想状况、言行举止都会反映出他们所受的教育。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有什么样的高校青年教师,就会趋向于培养出什么样的高校学生。如此说来,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达成高校教育目标的关键。基于以上思考,作为一名新入职艺术类高校的青年教师,作者将从高校教师职业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入手、结合艺术类高校学生的特点,浅谈提升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曾说过:“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职业道德修养不仅仅是教师职业所体现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及综合素质,还包含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所表现的品质、观念、情操和价值取向等。具体来说,在力求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良好师德”这四个字对于青年教师们来说有了更为具体、实际的意义: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在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的同时,一要有与“中国梦”紧密联系的个人梦想,二要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的职业规划,三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四要有艰苦奋斗的钻研精神。只有不断思考、不断自省、不断钻研、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高校青年教师,才能肩负起传承老一辈教师渊博知识、培养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才能被称作是具备良好师德修养的青年“灵魂工程师”。《礼记》有云:“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也就是说,高校青年教师必须“两手抓”,在传道、授业、解惑即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要促进学生形成端正良好的德行。而从现实情况看来,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相较综合院校的大学生来说,思想上总体来说相对更为自由、自我,所以想要培养品学兼优的艺术人才,提升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从而让青年教师们起到示范感召作用十分关键。并且,提升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国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毕竟,每一个民族都不仅需要“脚踏实地”的实干家,还需要“仰望星空”的青年艺术家。而具体来说,提升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身作则,益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所谓“以身作则”是指教师品行端正,以自己的行为作为榜样,“身正”而达到“为范”之效,从而助力于学生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高校青年教师与大学生年龄差距不太大,这有利于他们与学生沟通、交流。青年教师们对高校学生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此这般地日积月累下来,也就影响着大学生们的道德品行、在社会中的自处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方式。而大体上而言,修习艺术专业的学生们具有创造力突出但集体意识薄弱、追求自我、容易被非主流价值观所吸引的特点。所以,高等艺术院校的青年教师们应处处做表率、慎微慎独、做到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同时更应从个人精神状态、价s值取向、综合素质等各方面入手,内外兼修,不断提升自己,形成高尚的师德修养。因为只有青年教师们成为最好的自己,以身作则地成为道德品行的楷模,才能向“成为最好的教师”这一目标不断迈近;才能一路播种,肩负起传承老教师知识、培养新人才的重要任务;才能“以一流之师育一流之才”,培养出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坚守初心,益于学生坚定逐梦信念
高校青年教师们的“初心”,一方面是指为人师表的“教学初心”,即教书育人,承善承德、敬业守道,秉承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在教育岗位上勤勤恳恳、一生耕耘的坚定信念。而另一方面则是对于艺术理想不懈追求的“艺术初心”,即勤加练习、博览群书,不断求索,以垒土之功丰富艺术底蕴、勇攀艺术高峰的逐梦精神。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中,需面对枯燥冗长的反复练习,也容易碰到创作中的思维瓶颈,这就使他们追逐艺术梦想的道路较为坎坷。而这些学生在艺术追梦道路上处理与应对困难挑战的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受教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们的影响。因为相对于艺术成就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的老教师们来说,仍然在艺术领域探索、在逐梦道路上向前飞奔的青年教师们与在校学生们有着更为相似的心情与心境。所以学生们在碰壁时更愿意同青年教师们切磋探讨,从而青年教师们也更容易走进学生内心、安慰鼓励学生,进而进一步以自己的逐梦经历教育学生,以自身的逐梦精神感染学生。所以只有青年教师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梦想、不断夯实艺术功底同时兼具勤勉的态度,不被虚名所扰、力求“精艺”,方能促进学生们一并永守逐梦初心、勤于创作及练习,不惧前进道路上的苦难与挑战,勇攀艺术高峰。可以说,高举“不忘初心”旗帜的青年教师们是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们最好的同行者与领路人。若青年教师们坚定自己的教育初心,为着教师梦、育人梦、中国梦不懈奋斗,他们矢志不渝的教育初心必会像火把一样点燃学生内心逐梦的火种!他们追逐梦想的艺术初心之火定会点亮整个校园,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
三助力学习,益于营造良好求学氛围
说:“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毋庸置疑,高校青年教师在专注于人才培养的高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高校青年教师们与学生年龄差别不太大,这种现实状况会拉近他们与大学生间的心理距离,给学生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即大学生们很容易把高校青年教师们当作知心的朋友、人生路上的楷模,以及专业领域赶超的目标。所以青年教师们高尚的师德修养不仅能起到示范作用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与行为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师生和谐互动的良好关系的培养,进一步促进高校充满正能量的校风、学风建设,创造优质的校园求学氛围。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们因为培养环境、学习专业的特殊性,整体上性格较为自由,且呈现个性化发展的趋势。在高等艺术院校中,迟到、旷课、早退或不完成学习任务的现象屡禁不止。尽管教师及辅导员们一再强调认真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效果却常常不尽人意。而孔老夫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若教师高风亮节、师德高尚,学生们自然就会听从。也就是说,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青年教师们也应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不断提升。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会被青年教师们的专业魅力所征服,也会被他们的高尚品格所感染。学生们纷纷效仿这些与自己年龄差别不太大的青年教师们,渴求追赶、超越这些目标,从而追求品行端正、技艺精湛。如此一来,便会形成师生共同追求高尚品德的良性循环,营造良好的求学氛围。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三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修养;惩罚;期待
教师,作为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业人员,是学校教育教学职能的主要实施者。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下,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就迫在眉睫了。尤其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它对于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是指教师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而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这些努力所形成的道德品质。
1.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
2.师德在构建师生关系中的作用
师德是教师的首要素养,是当代和谐师生关系的根基。在我国,师生关系具有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等特征,师德建设是一个常话常新的话题,正因为此,师德历来被人们看作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根基。
高校教师要以良好的师德,关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关注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关注大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从关心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点滴做起,从大学生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只有从实处关心关爱学生,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生才会更好的接纳老师。
3.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不规范行为的具体表现
教师缺乏进取精神,工作消极
有些高校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拼命的赶教学进度,完全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些高校教师遇事消极,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些无形中都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学生看来,教师都是无所谓的上课,那我上课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这样,教师的消极心态蔓延到学生中,以后的教学工作就很难顺利的进行。
教师侵权行为
教师的侵权行为主要表现在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人格尊严、隐私权等。在高等学校中,教师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相对较为普遍。教师或许不是有意让学生难堪,但是言语伤害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学生基本不会在言语上与教师发生正面冲突,但在行为上表现出对抗的情绪。学生经常逃课,即便呆在教室里不是睡觉就是干自己的,基本不会理会教师的上课。
教师与学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师生关系的疏远与冷漠
在高等学校教育中,教师上课与学生学习都没有固定的教室。教师想在课堂中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那是不可能的。师生之间没有共同的话题,又缺乏交流的时间,在课堂上建立的师生关系根本得不到维持。学生也不愿意过多的与教师进行交流,大部分喜欢自己埋头干自己的。总体来说,课堂上师生缺乏互动,教师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也只是为了完成学分。以至于学期末,教师叫不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在路上碰见了老师,也是掉头就走。
师生关系的对立与冲突
在高等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对立与冲突是常有的。有些高校教师自身的素质就不高,在教室里说的是一翻话,而在生活中做的又是另一回事。教师的表里不一就会在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厌恶或是排斥。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第一印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评价好的学生往往会认真的学习,而那些评价不好的学生显得就很懒散,作业不做,上课迟到早退等。这样,在缺乏沟通与交流中,师生关系更显对立,冲突更显升级。
解决办法
面对高校不良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首先要从自己的身上寻找解决的办法。
热爱学生
爱是透明的,爱是可以感染的。学生们的心很敏感,作为老师得用心用真心去回复他们每一个人的每一句话,他们能感受到你是不是真的在乎他,心中有佛皆佛,只要在老师的心里相信学生们本质不坏,只要在老师的眼里学生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天真可爱,学生就永远是老师最动人的精灵。
一名教师只有完全热爱自己的学生,他才有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才有可能不遗余力的把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只有做到最基本的这一点,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尊重学生
作为一个社会人,学会尊重人是最基本的礼貌。作为教师,更应该从言语和行为上尊重自己的学生,善于向学生学习。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来检查自己和审视自己,不断的寻找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上和行为上的不足,并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加以改进。这样,教师的变化也会带动学生的变化。教师以一种平等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不难建立与维持。
严格教育,全面要求。
严格教育学生,是热爱学生的重要方面。首先,教师只有做到一视同仁,才能体现教师的公平与公正。其次,严格教育,全面要求,教师应掌握合理的分寸。对待自觉主动的学生,教师大可放心的让他们先自学,对有疑问的地方,师生可以在相互讨论;而对于自觉性差的学 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安排独立的作业让其完成。最后,教育要奖惩并举。
而对于一直引发争议的惩罚问题,个人认为一味的宠爱会骄纵学生,一味的批评与惩罚会打击学生,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要把握一个度和一种多面角色的转换,采用多样化的方式,遵循适度的原则,依法办事。在进行批评惩罚的过程中,要到位,注重惩罚的一贯性,在任何时候,都要以爱为基础,以学生感受到爱为出发点,努力将爱拨撒给每个学生,从而达到一个最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教师对学生期待的影响
在谈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时,教师对学生期待的应用也是很重要的。所谓“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就是教师在认知的基础上,会对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有所推测”[1]。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会存在不同的期待,这必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首先,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行为、个性特征和在社会交往中的表现来形成对某个学生的期待,而这些期待往往会在教师的行为中表现出来。其次,学生在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所暗含的期待后,会根据期待的方向做出相应的行为表现。在这种隐形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坚持按自己的期待去影响他的学生,而学生也会逐步的朝着教师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无疑,这种期待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首先就表现在学生的自信心上,受到低期待的学生会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从而产生一种无力感。其次,学生在这种消极心态的影响下,他们会放弃现在的努力甚至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期待的影响会表现在师生关系上,受到低期待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将会逐渐疏远。总的来讲,“受到教师高期待的学生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受到教师低期待的学生则不能够有充分的发展所具备的潜力”[1]。举个例子来说,教师会对那些学习成绩好,品德发展良好的学生给予较高的期望,就往往会在课堂上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有时会在课下与他们探讨不同的问题;而对于那些学习态度不好或品德低下的学生,教师一般不会给予高的期望,在课堂上也是对他们不管不问,课下也不愿意与他们进行交流。这样一来,被教师关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得以建立和维持。相反,被教师疏远和冷落的学生,学习上表现的很消极,上课要么干自己的,要么就是睡觉,作业要么不做要么就是抄其他同学的,学习成绩不好就不难理解了。
发挥教师对学生期待的积极作用
虽然教师的期待对学生的影响不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教师只是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自己的期待,而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在潜移默化的进行着[1]。但作为高校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教师期待的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期待的积极影响,以此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教师要认真而全面的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并对每个学生都建立起积极的期待,真正做到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和实施因材施教[2]。
(2)教师在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的基础上,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表现,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建立的可能性[3]。
(3)教师要不断的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尽量避免自身的一些行为表现给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给予低成绩者较充分的回答问题的时间;利用课间或其他时间积极主动的与低成绩者进行沟通,或是以微笑等其他非言语等行为表示支持与鼓励;采取提供线索或问一个新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反应……这些都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行为[4]。
在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期待的积极作用中,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及严格教育全面要求的策略下,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将会有一个新的提升,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将得以建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43-544.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73-381.
[3]林崇德。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44-257.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个人修养;作用
中图分类号:D648
经过九年苦读的莘莘学子,终于迈入了大学的生活,展开了人生旅途的崭新的一页。刚刚迈入大学生活,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充满了对将来人生的希望和憧憬,一切都是那么具有诱惑力,在离开了父母呵护的孩子,高校教师更是学生人生路上十字路口的指明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任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担负着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以及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的总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理想、道德品质及道德修养等。所谓道德理想,就是指人们依据并结合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激励人们向往、追求并力求实现的完美人格的高尚品德;所谓道德品质,是指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倾向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总体的根本属性,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所谓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教师自身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
对于教师来说,道德修养是指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锻炼、改造和提高,以及由此所形成的道德情操以及所要达到的道德境界。
1·高校教师要加强道德修养的学习。
教师道德有其深远性,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成败,进而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和未来。它要求教师凭着自己的职业良心,尽可能地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对教师道德的要求有更高的水准,教师要把培养五爱、四有新人等精神贯穿于教师道德的各个方面。
2·高校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心理学的学习
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在对学生进行施教时,要注意恰当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同时改正缺点。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3·教师以自己的行为树立“榜样”。
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着教师在道德上要为人师表,做人之楷模。教师在教学和为人处事中要时时紧记自己的行为,以教师行为规范为准则。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赖,起到应起的作用,完成教师应完成的职责。因此,为人师表是古今中外对教师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是教育成败的重要条件。
1.教师道德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获得了崇高威信。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师德、师能的建设。无德的教师得不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无能的教师培养不出优秀的学生,会误人子弟。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自己威信,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威信获得的最基本条件,是自身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超的业务能力。“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师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
2·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高尚的道德品质使教师提高了威信,使施教过程能够顺利进行。青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发展时期,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而教师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塑造者和设计者。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在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鼓励教师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并注意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典型材料,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努力营造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建设。
3·职业道德修养建设可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教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丰厚的薪金,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确实难以从教师职业中得到,但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在社会中能否得到承认、实现和满足,重要的是看自己对社会尽职责的程度和贡献大小,无论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是一种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的职业。选择教师职业就意味着它平凡艰苦,不涉名利、两袖清风、默默奉献。所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严谨求实,急社会所急,想学生所想,确实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使教师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重大社会责任,明确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一切没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水平是很难做到的。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担负着“振兴教育希望”的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显得更加重要。要让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修养,自觉成为广大教师行动的指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