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论文(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农田水利论文(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田水利建设策略论文【第一篇】
摘要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滕州市坚持把农田水利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科学编制规划,推进科技创新,改革管理机制,全面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其他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滕州市;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农田水利设施是抵御农业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滕州市水务局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强基础、惠民生的战略工程来抓,改革建管机制,创新水利科技,多方争取资金,实施规模治理,相继兴建了一批高效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项目,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全市已发展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hm2,其中节水灌溉面积万hm2,每年节水7600万m3,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新增粮食及经济作物产值万元。
1科学规划布局,高效规模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实现标准化
根据全市农田水利现状和经济发展格局,委托专业机构高标准编制了《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专业规划,坚持“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到2020年底,在全市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万hm2,约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91%。
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实现高效化
抢抓机遇,争取资金亿元,完成了全国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8580hm2,新打机井120眼,建设小型提水泵站1座,维修加固塘坝15座,2013-05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项目区基本实现了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高效化的建设目标。
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实现规模化
通过全省竞争立项,分3年实施总投资亿元的全国第五批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县项目。目前,投资万元的2013年度工程已全面完工,新打改造机井155眼,新增改善灌溉面积,年增节水253万m3。投资万元的2014年度工程也正在实施。到2015年项目全部建成后,规模连片发展节水灌溉面积万hm2,形成较为完善的规模化灌排体系,使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83%,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达到74%,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达到53%。
2强化监督管理,推进科技创新
加大项目建设监管力度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严格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按照基建程序,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开工前,委托招标公司对工程施工、监理、设备采购进行公开招标。项目实施中,由专业机构进行质量监测,派员跟踪监理,严格项目管理和质量进度控制。同时,抽调技术人员深入各项目工地全程监管,督促施工单位倒排工期,加快进度。每项工程完成后,严把竣工验收关,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加快农田水利科技创新
坚持以科技为支撑,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平原井灌区采用机井灌溉射频卡控制系统,实现了灌溉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沿湖沿河提水站灌区采用供水恒压控制变频设备,运行方便,灌溉分组自如;水库塘坝灌区采用埋设钢筋混凝土管道与修筑混凝土现浇防渗渠相结合技术,既节约了投资和占地,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推广应用了土壤墒情监测、地下水位遥测、灌溉信息自动传输等信息自动控制技术,有效提高了农田灌溉的科技水平和含量。
严格项目资金和施工安全管理
按照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对每一项农田水利项目均设立资金专户实行报账制,由国库统一支付,确保工程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同时,严格施工安全管理,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对每一单元工程,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确保了农田水利建设优质高效推进。
3改革管理机制,确保工程效益
深化基层水利服务体制改革
在21个镇街挂牌设立了水利站,核定编制81人,确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和公益性业务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并在1164个行政村明确村级水利员1293名。同时,成立了专业防汛抗旱供水服务队、水利设施维修队,配备技术人员189名,构建起了“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
探索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注册成立了21个灌溉供水和9个饮用水协会,在部分项目村成立了用水组,配备了办公场所和管理人员,制定完善了协会章程、灌溉管理、工程维护等规章制度,建立起了农民互助式的服务组织。
创新农田水利管护模式
先后出台了《全市水利工程管理办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明晰了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和建设管理职责,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实行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同时积极探索实践用水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维护、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灌溉供水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积极性,确保了项目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4存在问题与建议
经过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滕州市的农田灌排条件持续改善,结合世行贷款、国土整治、标准粮田建设等多个项目的实施,全市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万hm2,其中井灌区低压管灌节水面积万hm2,有效改善了项目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但同时应看到,由于多年投入不足,建管机制不活,全市万眼机井仍有部分尚未配套,现有水库河湖引、提水工程大部分设施老化及损坏严重,225座塘坝部分老化失修、标准偏低,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转移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重点
将节水灌溉、水源开发、水保治理、生态建设等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密切相关的农建工程项目作为投入的重点,拉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规范投资渠道,统一整合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对各部门申报的项目进行统一规划,防止项目重复建设,重复投资。
加大对小农水基本建设扶持引导力度
对自建农田水利工程的村及农户,在继续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补贴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补贴比例,并制定出投资到户的补贴办法,以调动农民群众和民营大户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按照“明晰所有权、出让使用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明确权属关系,落实责任主体,实行标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各类农建工程都要按照“先建制、后建设”的办法,采取股份合作、拍卖转让、租赁承包、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进行建设、管理和经营,同时,要加强政府管理及群众监督机制建设,确保各类管理体制下的工程能服务于农、造福于农。
农田水利建设策略论文【第二篇】
摘要:农业的发展关键就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只有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跟得上农业整体水平,才能使我国的农业发展的更好,也只有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才能推进农田水利全面快速的发展。文章重点阐述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农田水利;对策
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得以飞速发展,在农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农业技术、农田水利、机械设备等外在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农田水利。农作物生长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水,只有保障了农田水利,才能使农业发展得越快越好。但是,农田水利是一个大工程,它的建设和发展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文章对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与阐述。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中机制不完善
新时期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的发展需要我国具备农机设备、农业技术、农田水利等各种外在条件,其中农田水利是最为基础的一个外在条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惠民工程,这个工程是以惠民为主要目的,以踏实,实干为主要路线,但这些都要以健全的建设机制为基础。健全的机制是工作的前提,是工作的指导方向,所以说,健全的机制才是基础,每项工作都应该建立一个健全的机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还缺乏一个健全的机制,这就阻碍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正常工作,阻碍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最初目的的实现。所以,为了尽快实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最初目的,首先要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机制。
农田水利工作人员的工作不能全面落实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农田水利的工作人员。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构成了整个农田水利的机构,但在农田水利机构中,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财政工作人员,由于财政工作人员的工资固定,工资不高等,所以就导致大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并直接导致工作不能出色地完成,从而使农田水利工作出现漏洞,及农田水利工作机制的破坏等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会使农田水利工程瘫痪。所以,为了避免这个恶性循环的发生,一定要从工作人员着手,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把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实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最终目的。
农田水利工程中科技不足
农田水利工程在性质上属于科技型的工作。比如农田的灌溉,有滴灌、漫灌等各种灌溉方式,不同的季节,对不同地区的土地实行不同的灌溉方式。但是,针对极热、极寒的特殊地质土地,目前还没有一个适合的灌溉方式,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科技,让科技解决这些问题,使农田水利建设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2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建立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机制
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之初,由于条件等的各种限制,建立的各种机制只适合当初的经济状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方面事业都在不断进步,当初制定的建设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现状了。所以,农田水利建设就出现了问题。为了让我国的农田水利工作能够跟得上发展的步伐,能够快速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最初目的,一定要建立不同的建设机制。只有符合时代发展的建设机制,才是适合的机制,才是好的机制。机制内容上,要包括每年的工作计划、工作预算等在内的全部农田水利工作。以健全的建设机制为主导,一定能够让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得到长足发展。
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各种机械设备构成了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结构,而其中具有能动性的就是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若不积极,将导致农田水利的工作滞后。为了让我国的农田水利呈现良好的态势,一定要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能动性,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使农田水利工程得到良好的发展。
大力发展科技,促进水利建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任何事物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农田水利所需的农机设备更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就目前阶段来看,我国的农田水利中需要科技,在这方面还有待改进,许多偏远、特殊的地区还没有被水利工程所覆盖。只有发展农田水利科技,才能使农田水利工程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甘肃农业,2014,(16)
[2]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5,(21)
[3]河北省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06)
[4]浅谈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农民致富之友,2013,(12)
农田水利建设策略论文【第三篇】
摘要:在现代农业基础建设中,农田水利建设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新时期,我国应开拓思路、抓住重点,争取在农田水利建设上找到突破点并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基于此,以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加强为切入点展开深入讨论和分析。更多水利工程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关键词:水利工程论文
目前,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是我国工程建设中的重点项目,但管理体制、技术瓶颈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成为业界的一个棘手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1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从建国到现在,我国已拥有2000多万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为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从根本上提升了当地的农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农田水利过程的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的繁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促进粮食高产稳产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各地区发展之间的差异极大,在个别贫困地区,其经济来源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种粮为主,而农民的耕地若是想要从根本上提升产量,水利设施的保障就极其重要,因此在以农业为发展手段的部分地区,有必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这对于粮食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1]。
提升农民收入
在我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较大,因此在大部分地区,粮食生产带来的收入仍是农村人口的主要经济来源,农村地区的粮食产量与农村的经济收入基本成正比,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就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粮食获得明显的增收,并带动农村居民的收入持续增长。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在传统农业中,农民的耕种灌溉用水都需要通过人力获得,而在农田水利建设在农村的普及后,这种取水方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农业种植提供了所需用水,减少了自然条件的制约,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的种植效率,使得农业种植结构脱离了传统种植模式的禁锢,在生产结构的不断优化下,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得以在市场中更快地流动,销售渠道也随之畅通。此外,随着农业市场的变化,农民也能够随机应变,更快地调整经济作物,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加灵活。
2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误区和困境
农田水利建设没有与科技应用有机结合
尽管农田水利建设在我国的许多区域得到了普及,并得到了很好的成效,但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很多水利工程上的技术研究并没有在实际建设中得到有效的应用,据有效统计,目前只有20%~30%的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措施,鉴于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旱情较为严重,水利科技的推广应用仍有着极大的前景和市场。
农田水利建设缺乏健康的管理体制
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也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一大因素。正因为缺乏健康的管理体系,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优质资源和资金很有可能在使用时被极大地浪费,从而导致水利工程建设效率降低,严重的会导致工程建设的停滞,这些现象在很多欠发达地区十分常见,很多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很难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3新时期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具体措施
扩大投资渠道和优化资金配置
很多农田水利科技项目没有在实际工程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因此水利监管部门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要注意资金投入的分配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的优质资金涌流,同时也要将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资金进行最优化配置,鼓励当地农民积极投入水利工程建设当中,从而节省大部分人力资金。为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杜绝资金挪用的现象,水利监管部门也要专门建立财务管理单位和相关监察团队,保证资金的运营和周转能透明运作,使用方向有迹可循,从而保证先进科技能够在资金渠道上得到充分的保障,越来越多的农田水利科技也就能大展身手,从根本上提升农田水利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做好整体规划,抓住重点建设
针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体制混乱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从在规划上入手,先对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方向有一个明确的把握,有了工作的方向后,才能合理地规划水利工程中的重点部分,并且在规划时要注意到工程所在地区的天气变化、区域环境等实际情况,在工程细节上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农田水利建设能与当地的条件相契合,从而将水利工程项目的所有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另外针对工程项目的每个展开阶段也要设置相对应的负责部门和监察部门,使得工程开展的进度和资金的使用流向有迹可循,管理体系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不断健全和完善,从而保证农田水利建设能顺利进行。
4结语
鉴于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很多体制和技术上的问题仍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妥善解决,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依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何抓住有限的资源并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率最大化成为了新时代背景下最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就农田水利建设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希望能够相关从业人员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乔娜。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425-14426,14428.
农田水利建设策略论文【第四篇】
摘要水利建设的质量和应用效果能够直接对农田耕种效果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环境影响下,水利建设已经逐渐朝着科学化管理方向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化管理措施进行详细分析,结合现状,提出科学化管理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论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经济效益提升也能够产生实质性作用,在这种状态下,对我国农业发展给予更高的关注和重视。农业在不断快速稳定发展过程中,需要水利建设作为重要支撑,特别是对于农田而言,水利建设的质量和应用效果能够直接对农业经济产生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水利工程的有效建设,同时还应当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水量。这样才能够在保证水利建设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化管理的根本目的。在实施过程中,只有保证水利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才能够推动农业农田的长期稳定发展。
1农田水利建设科学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
在针对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将科学化管理模式应用其中,不仅能够促使其自身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保持紧密联系,而且还能够有利于农田水利建设自身的发展。在农田水利建设科学化管理实施过程中,其自身最根本的原则之一就是以人为本。由此可以看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农民,促使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能够有所提升,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施中要落实这一原则,为农业生产以及农业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生态建设原则
当前在针对农田水利建设实施科学化管理过程中,仍然需要与生态之间保持紧密联系。在当前水利设施越来越多的状态下,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实施水利建设科学化管理,需要加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只有保证生态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才能够有利于农田科学管理的有效实施[1]。
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同样是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原则之一,管理人员在针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建设之前,要保证对周围各个区域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与此同时,要根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结合水利设施的具体要求,保证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建设和利用。这样不仅能够最大限度保证水利工业的建设能够与当地农田农业生产要求符合,而且还能够尽可能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比如贵州省所确定的“以河补源,水库调蓄,节水扩浇”原则,不仅能够针对不同区域地理位置,促使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性,促进节水发展,图1所示是贵州省农田水利工程的管互护工程图[2]。在针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建设和实施管理过程中,要对该地区实际情况、自然条件以及客观需求进行有效结合。与此同时,还应当对当地的经济水平、群众意愿等各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且结合一些外来比较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同时与该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促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有效性。
2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现存的问题分析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薄弱
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以及其他条件因素的影响,一些管理者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导致管理机制也比较落后。在这种状态下,不仅产权归属不清楚,而且很容易导致水利设施管理责任不能够有效落实到实处。虽然很多地区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带动和发展影响下,逐渐意识到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也在很多地区逐渐成立了农民水户协会[3]。但是通过实践情况可以看出,在这些协会日常运作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协会中的工作人员都是走形式化路线。这些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通过兼职或者是挂职的方式实施管理,并没有专门的办公场地,对农田水利自身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影响。
产权模糊,农民积极性不高
我国在当前的相关规章制度中有明确规定指出要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和优化农田水利建设相关管护机制。但是在当前的水利设施市场中,很多水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只是单纯的将一些大中型水利设施当做重点。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也逐渐减少其自身对水利供给的干扰和影响,针对这一现状,对于一些基层的小型水利设施而言,其自身只能依靠当地一些乡村组织对这些水利设施进行不断完善[4]。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速度的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外出者越来越多,在这种状态下,农村公益性质的劳动力也逐渐消失,能够被应用在农业发展中的资源越来越少,并且有很大一部分资源都受到严重的限制。如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的话≤≥,很容易导致土地和水资源相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强烈,之前的农村集体灌溉方式也逐渐消失,对农民自身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主动性造成严重的打击影响。
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科学化管理相关措施
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责任
在针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科学化管理过程中,要明确意识到与管理相关的责任,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促使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而且还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在这种状态下,就需要在实践中将水利项目负责人的责任落实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对项目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与此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责任制度,将责任具体化、细节化体现,不仅要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上,而且要落实到农田水利建设中,这样能够有利于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化管理发展[5]。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全面性
全面管理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是在化学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条件因素。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水利建设工程管理相关内容能够有效控制,并且实现全方位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尽可能减少失误现象的发生。在保证农田水利工程自身价值充分实现的基础上,能够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6]。但是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农田水利工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具体要求,提出不同管理方案,这样才能够促使科学化管理模式具有目的性和可靠性。
完善科学化管理机制
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科学化管理目标,需要在实践中对管理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在实际操作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各级管理体制有效落实,针对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对每一个层级管理人员需要履行的职责,进行有效分析和深入研究。这样不仅有利于促使相关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而且还能够促使农田水利管理工作能够根据相关规章制度以及要求规范化进行。在保证农田水利建设顺利实施的基础上,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农田水利建设朝着科学化管理方向发展。
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
在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从法律法规等角度对其进行良好的管理和控制。所以在这种背景下:
①应当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相对应的法律法规,根据相关规定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特别是在实践中,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与实际情况相符和的一些规章制度,其中包括《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等。对现有的这些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而且能够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
②要加强配套法规政策的完善和优化,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推动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促使农田水利建设实现科学化管理,要加大对水的行政指法力度,特别是针对一些违法事件要加强处理力度,这样能够为当前的农田水利建设市场提供良好的水事维护秩序[7]。
③还要针对实际情况,对农业用水的价格进行改革,根据农民的实际农田运作情况,适当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与此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收费制度,并且将制度严格的落实到实处,按照制度中的规定标准严格执行。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水价收支管理的平衡,而且还能够有利于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科学管理。
4结束语
农田水利建设能够直接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整改和创新,针对当前存在于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包括管理意识薄弱、产权模糊等。利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科学化管理,在保证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能够建设科学化水利管理体系,推动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瑞红。浅析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化管理[J]。水利技术监督,2011,06.
[2]丁勇杰。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化管理[J]。城市地理,2015,20.
[3]梁军平。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及如何科学化管理农田水利建设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09.
[4]吴治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探讨[J]。价值工程,2010,08.
[5]陈孝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探讨[J]。机电信息,2010,06.
[6]冯云飞。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历史回顾与改革进展[J]。水利发展研究,2010,12.
[7]郑通汉。改革因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思考[J]。中国水利,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