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教师教育的教学目标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39425

【导言】此例“教师教育的教学目标精编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学目标1

(一)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幼儿教学工作。在幼儿歌唱教学中,通常以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为主,此类歌曲大多旋律、节奏比较简单,且音域较窄,主要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与基本唱歌能力。在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中,教学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之前从未或很少接触过系统的音乐训练,音乐素养比较薄弱。例如,幼师学前教育声乐教材中的《嘎哦丽泰》《龙船调》《北京颂歌》等美声、民族、通俗以及幼儿歌曲,对学生来说不易接受,且部分曲目难度较大,不符合学生的基本学情,也不适合运用到其毕业后的幼儿歌唱教学中。因此,此类曲目可作为鉴赏对象简化在音乐素质课中。(二)课程设置过于繁杂。幼儿教育是一门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职业,由于岗位的特殊性,其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不仅需要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等知识作为理论指导,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美术等技能,这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据统计,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每天的课程不低于6节,声乐课是每周两节集体课。课业较为繁重的文化课以及美术、舞蹈、钢琴艺术类等课程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导致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练习声乐演唱,声乐训练也只是每周声乐课上的集体演唱,这使学生的声乐演唱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甚至失去对声乐学习的兴趣。(三)课堂形式较为单一。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普遍采用班级集体授课的形式,上课人数达50多人,一周两节课的时间平均分配到每个学生只有2至3分钟,教师一般采用齐唱或分组齐唱的上课形式。这种较为单一的教学形式与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幼儿歌唱教学相脱节,缺少对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等能力的培养,使音乐失去了愉悦性,偏离了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的目的。另外,可供学生演唱的曲目量较少、歌曲风格单一,学生难免觉得课程枯燥、乏味。从当下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来看,其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毕业后从事幼儿歌唱教学所需,必须在原有教学基础上,积极探索更加符合幼儿歌唱教学活动的声乐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

二、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正确区分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与幼儿歌唱教学的本质与任务是关键。幼师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学生毕业后的主要教学对象是3至6岁的幼儿;幼儿音乐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对唱歌的兴趣。幼儿歌唱教学与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有着本质区别。在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往往重技能训练,缺乏与幼儿歌唱教学的对比研究,使得二者之间的关系处于独立、脱节的状态。从事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或高师音乐院系,他们接受的音乐教育不同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实际。在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上,教师往往以音乐院系声乐演唱方向的标准培养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经常把歌唱的感受和方法通过比较抽象的语言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日后从事的幼儿歌唱教学来说缺乏针对性。(二)组合并优化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准确设计教学内容是有效途径。考虑到该专业学生音乐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应从实际出发,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制定符合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计划与内容。例如,将视唱练耳、乐理以及幼儿歌唱教学等理论知识与声乐课相结合,向学生讲授发声器官的构造、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共鸣以及歌唱的咬字、吐字等声乐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声乐理论基础的学习,更加清晰地理解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歌唱,以及如何教授并指导幼儿歌唱。另外,可以扩大选曲范围,广泛涉猎各种风格和类型的独唱、重唱等声乐作品。各地区、各民族优秀的儿歌、民歌、戏曲,或是当前具有代表性且符合人们审美品位的通俗歌曲都可以纳入声乐教学。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既能丰富教学的曲目量,又能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其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三)注重声乐教学的知识与方法。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基础起点较低,学生大多还停留在“声乐课就是唱歌课”的观念上,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找位置”“找感觉”等抽象词语,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该专业学生学习声乐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声乐演唱技巧,以适应幼儿音乐教学。因此,在声乐课堂上,教师应化繁为简,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遵循音乐教育审美性这一基本原则,将专业的声乐知识尽量通俗化、简单化、口语化,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声乐训练,提高其理解与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唱、弹、跳与游戏活动设计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由此可以看出,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3至6岁的幼儿活泼好动,单一的歌唱课不能有效激发其对音乐的兴趣。在幼儿早期的音乐学习中,音乐课多采用载歌载舞,并与游戏相结合的综合课堂模式。这种生动活泼、类似于玩乐性质的音乐课更加适合幼儿的身心特征。因此,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应转变观念与模式,采用“唱、弹、跳与游戏活动设计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该模式贴近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幼儿音乐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来说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其次,该模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对器乐演奏、声乐演唱、舞蹈编排以及学前儿童游戏活动设计都有一定的要求,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在“唱、弹、跳与游戏活动设计结合”的教学模式中,音乐游戏活动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这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二)具体实施策略。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声乐、钢琴、舞蹈、律动、儿童游戏活动课程,是分科目对学生进行授课的。然而在幼儿音乐教学中,需要将说、唱、弹、跳、演结合在一起,才能很好地完成一堂学前儿童音乐课。在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训练中,学生可凭借自己的音乐才能充分发挥想象,在歌曲的演唱中加入适当的乐器弹奏、舞蹈或律动,或根据歌曲内容编排设计有趣的游戏,将枯燥、单一的声乐课变成边唱边跳、边奏边演的“歌、舞、乐”综合教学模式。例如,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选自音乐剧《音乐之声》,属于欧洲约得尔调民歌风格,节奏轻快明朗、旋律诙谐有趣、歌词朗朗上口。歌曲中出现的人物有在山谷里歌唱的牧羊人、城堡中的王子、路上挑担的农夫、正在用餐的人们、坐在路边喝啤酒的男人、年轻的姑娘以及姑娘的妈妈。声乐教师可以根据该曲的故事情节与人物特征,结合学生的嗓音条件及其在器乐、舞蹈等方面的能力,分配适合的角色给学生,由此编排歌曲《孤独的牧羊人》的音乐活动。

综上所述,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必须与幼儿音乐教学接轨。实现二者无缝对接的关键在于,从事该专业声乐教学的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以培养音乐院校声乐演唱方向人才的方法,培养从事幼儿音乐教育的学生,显然不符合幼儿音乐教学工作的特殊要求。声乐教师应遵循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特征,结合幼儿音乐教育所需,转换教学观念,积极探索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声乐教学内容与模式,同时有机结合幼儿歌唱课的具体情况,促进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长玲。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实效性[J].美与时代(下),2015(9).

[2]朱婕平。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课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必要性[J].音乐时空,2015(11).

[3]倪序。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改革探析[J].广西教育,2013(43).

[4]李媛。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演唱中的“混声”训练[J].当代音乐,2017(19).

[5]金瑞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刍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3).

[6]雷励。关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J].艺术评鉴,2017(11).

[7]许春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考试现状思考与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6).

[8]额尔登其木格。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能力的教学策略[J].大众文艺,2017(6).

教学目标2

继续将课改作为中心工作,本学期将认真贯彻学校工作计划。全面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从整体上领会音乐课程标准的内涵。实践中及时消除因片面理解课程标准,盲目追风所走进的教学误区,教学中突出音乐的本体,实实在地还音乐教育的本来面目。加强对教师、教材的培训研究,具体做到对教材的深入挖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教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扎扎实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研究活动基于问题,解决问题,贴近教师与教学实际。

二、主要工作

准确把握课程的大方向,1.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明确音乐学科在各个阶段需要达到目标以及整体目标与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通览教材中的作品,2.加强对教材持续研究: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组织教师对教材各单元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教材深入的度”作品抓取的点”科学地、合理地、艺术化地设计教学方法、参与方式。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针对各年级学生具体身心特点。

4.抓好集体备课。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A合唱队训练计划

一)发声训练部分:

并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1学会发声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声音要饱满。3唱保持音时。

注意音量的均衡,4学声部合唱。音色的协调。

二)识谱部分:

掌握的音符、附点、休止符、及其组成的简单节奏、旋律、感受并认识节拍的强弱规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教师所教的乐理知识如:中、低、高音阶排列的顺序。力度记号及不同的要求唱法,并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编写、练习听音记谱等。

三)唱歌部分:

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四)欣赏部分:

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把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

B舞蹈队训练:

活动目标及重点:

通过学生对基本能力的训练,1.使其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类型的动作,发展身体各部分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各种技巧动作同时对学员体力的保持也有好处。

通过作品排练,2.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部分代表性,民族舞蹈,为随时扮演各种人物做好准备。

活动时间及地点:

一般的情况下是每周二和周四的下午大课间(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活动地点:音乐舞蹈房

活动内容和人数:学校舞蹈队

身体的基本训练:

基本步法,1.脚位。

上身练习(头部,2.膀子,腿部,胯部,后腰)

现代舞训练:3.

蝶式,仰卧起坐。胯部练习。

4.踢腿:

旁踢,正踢。后踢

5.把上基本练习

基本创编训练:

1.如春天。老师定个主题,

让学生自己编排一个小舞蹈作品。

或者老师定个训练主题,2.让学生根据这主题进行创编训练。最后表演,老师对她表演的节目进行点评。

要求:

掌握一些舞台艺术表演的方法,通过舞蹈兴趣课使学生学会有关舞蹈的技能。会表演一些富有情趣的舞蹈,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炼情感,增强技艺,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努力为校园文化增添光彩。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做好前备、复备工作,1认真备课。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2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检测设计3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检测设计

邓翠菊

一、教学目标及其功能

教学目标 指教学之前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的预期及教学之后这些预期的达成度。

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前,教学中及教学之后。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有导教、导学、导评三大功能。

在备课的教学设计过程当中,“有效的教学始于教者与学者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布鲁姆

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目标设计时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是教学效果的最起码的要求,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

如果这一底线都坚守不住,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无目的”的误区。(盲目教学)(有效教学:教学目标达成度高;高效教学:在单位时间中达成教学目标)(有效教学时底线,高效教学时上线)二、教学目标设计及其主要问题 1、学科知识目标设计欠缺

知识目标是三维目标的第一维,对知识的学习掌握,是每门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环节。

没有学科知识的教学是空心教学,没有知识目标的教学设计,是最不准确和完整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分析?

教学目标描述

●依据知识点的内容属性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依据知识点的就知识需要考虑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依据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关系和联系形成知识结构 ●以知识点为单位检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确立过大,目标泛化,贪多求全

肤浅地理解“三维目标”,把“三个目标”简单相加,并列陈述;或理解为“三种目标”缺一不可;或理解为“很多目标包罗万象。贪多求全的结果是任务太多,蜻蜓点水,缺乏实效。

3、目标错位,主体误置

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就是指学生的发展状态或对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的目标要求,要用学生发展状态的语言表述。用“是学生…”,“让学生……”,“通过……”,“完成……”等嗾使多余或含糊有问题的表述,是对“教学目标”这一概念本身不明了才导致的表述。4、虚泛化,表述含糊笼统,不可操作,不能检测。

教学目标表述指用文字对教学的预期结果进行简明而完整的说明。

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尽可能清晰,明确,具体,要可操作,可观察,可言传,可训练,可测量,可评价,不可笼统,含糊。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主要是按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来描述的。结果性目标主要用于对“知识与技能”目标领域的刻画。体验性目标则主要用于反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领域的要求 结果性行为动词描述:(1)知识

●了解水平

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回忆,选出,识别等 ●理解水平

解释,说明,归纳,概述,区别,提供,预测,检索,整理等。●应用水平

设计,辩护,质疑,撰写,解决,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等。(2)技能

●模仿水平

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类推,扩展等。●独立操作水平

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安装,尝试等。●迁移水平

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水平

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反映(认同)水平

认可,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摒弃等。●领悟(内化)水平

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采用表示学习结果的句式来表述教学目标 ●使用“能……”,“会……”,“有……”和“有……能力”,“有……技能”,“有……品质”等句式。

教学目标设计与操作检测

●目标预设准确 ●目标推进有力 ●目标预测科学

三、教学目标操作与检测的主要问题 2、教学操作环节偏离教学目标

一般较学过程主要包括就邪恶导入,教学揭示,教学强化,教学检测,教学结束等环节。教师在每一个教学操作环节中,要有清醒的教学目标意识,要对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胸有成竹,通过有目标地对教学内容的有序传达和交流,有效地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并形成和发展相应素质和能力。

所有教学操作环节都应指向教学目标,并强有力地推进和不断达成教学 目标。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教学目标意识不强,一些课堂操作环节远离了教学目标。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的重要根源。2、缺少教学目标的检测环节 目标检测

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状态或达成度要进行目标检测,有相应的有效的检测环节,检测方法和相应的评价。教学目标检测环节:

教学目标检测环节可以再课中检测,课后检测,下次课前(提问,上黑板做作业); 还有单元目标检测;单元检测、学期教学目标检测;半期,期末考试等。教学目标检测的办法:

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活动,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单元检测,半期,期末考试等。教学目标检测评价:

主体: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口语,书面语,分数,等级等。

教师个人教学目标模板4

教研组工作计划。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物理教师理论素养

认真学习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物理课程标准》、《学科标准解读》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同时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交流,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二、按物理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设立新课程标准教学研究小组,共同研究,促使课程改革。本学期教学研究内容主要是:

⑴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⑵构建教学模式,重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和情境教学。

2、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做好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等的检查或抽查工作。认真的交流教学经验。努力创设:“预习”、“展示”和“反馈”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本学期继续加强江苏省级教科研课题《初中物理xxx自主学习xxx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和市级教科研课题《指导物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研究质量。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1、继续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要求他们坚持自学教育理论,写好学习笔记,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2、加强对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座、讨论、参观等学习,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五、加强基础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作为基础年级物理教学要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要求教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教学和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善于积极的交流经验,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学生最容易懂的方式去授予他们的知识。

以上就是我对于新学期工作的计划。总的来说,在这个学期里,我将认认真真的工作,一丝不苟,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

教学目标5

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同为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但传统的“教学目的”制定的只是教师教学活动所需达到的结果,它只是一个模糊的大方向。因为实现这一结果有许多不同的方向和过程,无论教师是用哪种方法达到这一结果即可。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则强调过程目标,即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阶段的目标,这一目标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每一步骤是明确和可评价的。

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学习结果上。如歌曲是否会唱,知识是否已理解,技能训练是否已掌握,而现在则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生动活泼地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是否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是否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否发展了学生的探究思维等等。“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获得的只是形式上的捷径,这种排斥个性思考,否定智慧参与,只关注知识掌握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利于人的发展,它使一个个鲜活的人成了一架架机械、呆板,只会接受与记忆,不会思考与评析的学习机器。”(《中国音乐教育》2004年第一期,金亚文《高中音乐课程目标》)

例如同为关于“歌剧”这一单元,1992年版的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师用书》“教学目的”是:

1. 通过欣赏中外歌剧音乐,让学生了解歌剧这一体裁的发展历史及其艺术特点,以扩大音乐视野。

2. 通过欣赏中外著名歌剧选段,让学生感受歌剧音乐在刻画人物性格及叙述情节时的丰富的戏剧性和表现力。

3. 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几位中外著名音乐家的生平事迹及其作品。

4. 通过欣赏我国歌剧选曲,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社会对比,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学习革命烈士为革命奋不顾身的精神。

而2002年版的《音乐教师用书》中“教学目标”有三条:

1. 欣赏中外优秀歌剧选曲,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歌剧的基本常识,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2. 通过欣赏中国经典歌剧,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了解老一代革命家的艰辛,增强学生爱国情感。3. 引导学生哼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些差别。“教学目的”指令性较强,但操作性不够。这就会使得一些教师在面对教学目的执行过程中容易走捷径,而不顾音乐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对象的知识、体验,从而忽视学生的感受与见解,片面追求教学中学生知识掌握的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而“教学目标”却是简洁明确,可操作性强,从而强化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这绝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一种改变,“教学目标”应该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过程。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和音乐实践,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音乐,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与艺术创造,为学生终身学习、喜爱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1239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