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精编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一个都不能少》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一个都不能少1
一个平凡的人物, 一个普通的故事, 一段真情的诉说,引发了一种关注与思考。
摘自教师手记
人间自有真情在
关于电影剧本《一个都不能少》的教学设计说明
第六册新教材拿到手后,看到新入选的课文有电影剧本《一个都不能少》,就又重新看了一遍影片。看过后总感到高兴不起来。影片从头至尾叙述了一个农村教师找回一个学生的故事。虽说影片主人公几经周折终于找回了学生,还幸运地找到了一些赞助物资,结局是皆大欢喜。但就是让人高兴不起来。特别是从片子结尾处的流动字幕上得知:“目前我国农村每年约有100万适龄儿童失学,其中只有百分之十五的学生得到了社会各界及希望工程的赞助。”看到这些数字,我感到心情很沉重,很压抑。很替那些失学的孩子们担心,替农村的教育事业担忧。影片看过后,几天过去了,影片中那简陋的土坯房教室,那一根根点数着使用的粉笔;那仅有小学文化的代课教师以及她在凄苦的音乐伴随下到处寻觅学生的身影总在眼前晃动,怎么轻松得起来呢?心头有一种忧患意识在潜滋暗长。我想,影片中辍学的孩子是找回来了,但是从我国目前农村经济状况来看,要实现使所有适龄儿童“一个都不能少”的走进学堂的目标,还有很多困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进入新世纪后,尽管我国农村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在全国范围内仍然有4000多万贫困地区学生需要资助,其中大部分在中西部贫困农村。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教育的状况堪忧。试想,影片中的玉泉村若没有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找回来一个张慧科又有什么用?即使他今天回来了,明天还可能含泪离去。其他在校学生也还有可能因为贫困而辍学、失学。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纵观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中华民族要在高速度、快节奏的21世纪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尽快提高全民素质,当务之急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是在我国农村,由于贫穷落后,新文盲数还在成批增加,怎不令人忧虑?即使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努力做到了让适龄儿童“一个都不能少”地入学了,可简陋的办学条件,低水准的师资力量又怎能保证教育的质量呢?这些问题盘旋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于是我又上网查看了一些有关希望工程的专题介绍,查看了一些有关图片,积累了一些新的认识。我认为:这一课没有什么深奥难懂的主题,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 也没有高大完美的人物。只是描述了一个不起眼的平凡人物的普通故事。就这么一个朴素平实的故事它想告诉我们什么?从影片实拍时全部选用非专业人员表演的情况来看,导演正是刻意追求一种朴素自然的风格,努力把它拍成一部还原生活的近乎纪录片似的“纪实性”故事片,意在引发人们对农村教育现状的关注与思考。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毋须做足分析上的工夫,而是要在组织学生主动地探究性学习方面多动一些脑筋。如让学生围绕着农村教育这个专题,动手去搜集、整理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展示一些形象化的东西,使他们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剧本所反映的农村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把目光投向农村教育,投向现实生活,这样我们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另外,我觉得学习本课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假如学生在了解一些农村教育状况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会到自己正生活在幸福之中,懂得珍惜并产生想为同龄人做一点事情的欲望,那也正是我们所热切期待的。正是出于以上这些考虑,我对这一课的教学做了如下设计:
一、 课前探究准备活动:
1、观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2、围绕下列题目搜集资料。(可酌情选择一、二个问题探究)
问题: (1).在我国农村,目前还有多少适龄儿童不能进入学校学习?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2). 希望工程是怎么回事?我国从哪年开始启动希望工程?到目前为止共援建了多少学校?资助了多少学生上学?)
(3).从剧本描写来看,农村教育状况是怎样的?你认为怎样才能改变?
(4). 剧本主人公所努力追求的在校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5). 你能为贫困地区的同龄人做点什么?你知道如何帮助他们吗?
3、 可根据上述问题自行设计社会调查表格一份。
关于学法指导说明:这一环节不单是出几个题目,让学生去寻觅答案就完了。重要的是给学生以尽可能具体的指导。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教师示范等手段,使每个学生明白如何操作,去哪里搜集,搜集来的材料如何整理,学会从众多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加以分析,并得出结论。这一环节重在参与,重在过程,重在体验。
二、课堂探究学习活动
环节1.请一两个学生谈谈影片《一个都不能少》,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或情节。
意图:因为本文是电影剧本的节选,是整个剧情的一个片断,所以想通过这一环节,调动学生积累的情感体验,通过回忆将剧情补充完整,与本课内容衔接上,这样便于学生理清剧本情节的发展线索,便于理解把握人物性格、行为等。
环节2. (1) 播放影片录音片断,请学生伴随音乐配音(第12段)。
意图: 播放录音、配音是让学生揣摩人物感情,增加一些情感体验。如播音员的从容不迫,热情大方,春花的拘谨别扭、慌张焦急等。
(2)播放课件“场景一”—在省城电视台播音室,师生互动、合作,归纳出春花的性格及其主要情节。春花—淳朴、真诚、认真负责。
在电视台一场戏中,故事的主角几乎没说什么话。这很合乎这个人物的身份。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女孩,初次对着黑洞洞的陌生镜头,她真不知该说些什么,她慌乱、茫然、不知所措。可是她牢牢记住了她的使命—找回学生李望水。于是就有了一段真情的告白:“张春花慢慢地抬起头,说‘李望水,你跑到哪里去了?我都找了你三天了,你能听见我的话不?你赶紧回来,我都急死了……’张春花说着,眼泪突然泉水似的涌了出来,呜咽着说不下去了。”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对人物神态、语言的描述,体会这几句话语中包含着的一个乡村教师的淳朴、真诚与执着。
(3)播放课件“场景二”— 在省城某大排档 师生互动、合作,归纳出人物及情节。
李望水(张慧科)的淳朴,老板的善良、热心相助,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社会上人们对农村教育的关心帮助。
引导学生比较剧本和影片中人物。
剧本中老板更善良、更慷慨,乐于助人;影片中老板也关心但没有赠款,更真实可信。
理解剧本的这一小节有两个场面(大排档、电视台门口)。
(4)播放课件“场景三”— 在王家沟村 师生互动、合作,归纳出人物及情节。
人物:村长、村民、省台的记者们
情节:省台的记者们送来了捐款、文具等,表现了社会对这个偏僻乡村的赞助和支持,显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关爱。
小结:情节发展线索:找 找到了学生 还找到了赞助。
一个平凡的人物 — 春花,一个普通的故事— 找回学生;演绎了一段真情 — 真挚感人。
意图:华东师大教授崔允漷曾说过,课程不仅仅是课或学科,它应该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教学环节2主要是通过课件这一形象化辅助手段,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受,增加体验, 从而引发思考。
环节3.组织课堂讨论、交流
思考问题1:看过电影,学习本课后你对农村教育状况有了哪些了解?
归纳: a. 贫穷落后 失学、辍学现象普遍。
b. 教学条件差 教室简陋,桌椅破旧,粉笔奇缺。
c. 师资力量缺乏 小学教师都难找。
d.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帮助。
思考问题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一个都不能少”这句话的理解。
归纳: 1、反映乡村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2、农村经济落后,一些地方办学条件差,穷困户子女念不起书。
3、师资力量薄弱。
4、需要发达地区人们的援助。
5、发展农村经济,使人们富裕起来。
思考问题3.结合你搜集来的材料说一说希望工程是怎么回事 ?
归纳: 希望工程是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宗旨是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截止1999年12月31日,全国希望工程共资助2,296,476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立希望小学7812所。
说明:这一环节中答案尽可能由学生自己探究得出,即引导学生结合掌握的资料、图片、自身体验等,通过讨论交流得出,而非教师的包办代替。
环节4. 布置作业并作相关指导
幻灯片展示今日作业:自己动手设计一份关于适龄儿童接受教育情况的社会调查表。
指导: a.调查地点可选择自己居住的社区或熟悉的农村某村(镇)。
b.途径:(1)去社区管理机构查阅资料。(2)利用网上资源。(3)采访有关人员。(4)去书店、图书馆等处查阅资料。
c.展示、评价教师设计的调查表(或学生自行设计的)
这一环节中学生之间交流、评价,师生合作,修改调查表设计,力求实用。
三、课后深入探究活动
学生做实地考察,完成关于本社区(或村镇)适龄儿童入学调查表。教师给予具体指导,热情鼓励,并评定等级作出评价。
1、关于课件制作的说明:
本课课件由22张幻灯片构成。融入三个电影片断、九张图片及一些文字资料合成。
幻灯片的作用:
(1)把某个教学环节中须明确的内容简洁概括出来,突出强调出来。如:幻灯片3、5、7在依次播放三个场景片断之后出现,分别概述课文每一个片断的主要内容,幻灯片8勾勒出全文的行文线索、人物、情节等,使学生对课文整体认识明晰。
(2)使整个课堂教学环节衔接流畅、过度自然,内在联系紧密。
如幻灯片8总结了全文内容之后,幻灯片9就接着提出了思考问题一,然后明确。这样使前后环节衔接紧密,节奏疾徐适中,课堂教学进程顺畅,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
(3)提供生动形象画面, 丰富情感体验,引发思考,使学生保持较持久的兴趣及注意力。如播放三个影片片断,有助于学生对剧情、人物的理解。提供关于希望工程的系列图片,直观、真实、生动,丰富感性认识,容易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画面设计上的一些考虑:
在图片的选择上,注意到不光展示农村贫穷落后的一面,还有表现社会各界对农村教育的关注与支持的画面。使学生不会因此而感到凄苦、困难而丧失信心,着重引发他们思考。在注入一种忧患意识的同时,提供视觉上的一些“亮色”,给他们以希望、信心。如幻灯片20、21,展示的是一批受希望工程资助上学的孩子们,站在长城脚下眺望远方,表现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字体选择用红色推出。幻灯片21列举希望工程启动十年来的成就,列举数字,都是社会对农村教育关注支持的证明,,富有说服力。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形象、直观的图片,课前课后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完成社会调查等项设计,都是使学校教育的“小课堂”延伸至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目光投向现实生活,使课堂教学内容饱满、充实,不单薄,不是就课上课,而是有开发,有延伸,使学生学有体验,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2、本课质疑
(1)影片“一个都不能少”主要是写一个乡村代课教师为寻一个学生的艰难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刻划人物的认真、执着,反映乡村孩子生存艰难,上学不易的社会现实。我认为主人公“如何去寻找”的经历才是影片的核心部分,是主干,是精彩之处。至于人们对农村教育的关注、支持并不是剧本所要突出表现的东西,如影片在人物刻划上做的改动,那个个体户老板并没有像剧本中写的那样善良、热心,剧本中是写她看了电视后送人,捐款,影片中只是写她带学生看了电视。可见影片并不着重表现社会关心支持的一面。从影片结束语中列举的事实及数字也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导演意在反映偏远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就学困难的现实,要引起全社会对农村教育的关注。而课文却节选了剧本中社会支持的部分。我想编选者是从结构上考虑这样做会使课文篇幅显得相对完整呢,还是不愿把乡村孩子求学艰难的现实呈现在少年们面前呢?不得而知。
(2)关于“一个都不能少”剧本作者的姓名,电影及其它资料上记载都是“施祥生”而非“施洋生”,教科书似有误。
3、备课后记:课件、教案和说课稿搞定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感觉像“小燕做窝衔春泥”,一枝一叶垒了一个“窝”,质量如何且由他人评说。但自己总归是有收获的。从网上的寻寻觅觅到书店、图书馆的徘徊搜索,自己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状况、对希望工程10年业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过去我长期生活在大城市里,对农村的义务教育情况几乎没有什么关注, 也没有什么认识,更谈不上有什么感受。通过查资料,我发现偏远农村有那么多适龄儿童不能接受义务教育,这样的现实让人震惊,令人叹息。从搜集来的资料中整理获取信息,虽然耗费了许多精力,可到真正动笔写教案时倒是不觉得难了。我感觉重在过程,重在参与并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套话,而是一句十分真切、实在的话,教师备课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一种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积累材料、提高认识,丰富体验,得到一种满足和快乐。在这一基础上再谈创新,教师们的教学过程大约要走过这样一条轨迹吧。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一个都不能少》》,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一个都不能少2
19一个都不能少(节选)
施洋生
教学目的
1.认识电影剧本的一般常识。
2.学习文中运用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的描写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通过本文故事,了解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和问题,认识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复述本文故事,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2.难点:培养阅读和欣赏电影剧本的能力。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通读全文,初步掌握课文内容。
2.给下列生字注音:
招揽(1an3) 慷慨解囊(nang2) 营业额(e2)
3.解释下列词语。
招揽:招引(顾客)。
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
茫然四顾:完全不知地四下里看。
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二、导人
许多人都喜欢看电影,因为电影有很强的直观性,声像兼备,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一部好电影给人的艺术享受总是十分强烈、经久难忘的,而好电影首先来源于好剧本。电影剧本的表述形式与一般故事的表述形式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在于都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尖锐集中的矛盾冲突,不同在于电影剧本还要适应电影是视觉艺术这一特点,细节要具体真实,避免静止的冗长的人物对话,要把抽象的思想化为直观的电影画面。电影剧本中的人物对话要精辟简短,要与画面结合起来。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电影文学剧本的片断。
三、正课
1.默读课文,各用一句话概括每一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讨论并归纳:(1)电视台里张老师深情寻学生 (2)大排挡中李
望水有幸遇好人 (3)师生团圆、满载回乡。
2.提问:第一段中写到:“导演安排她(张春花)跟主持人坐在一起,她看看主持人,把身子往外移移,主持人对她笑笑,她也想笑,可怎么也笑不出来。”这里她“把身子往外移移”是为什么?又为什么她“怎么也笑不出来”?
讨论并归纳:“把身子往外移移”,是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大场面,有点怯场:“怎么也笑不出来”是因为紧张。
3.提问:张春花在电视台演播室的一系列表情、动作的描写,主要表现她什么心理?体现她什么性格特点?为什么不直接描写她的心理?
讨论并归纳:描写张春花在演播室的表情、动作的句子还很多,如“演播室的灯一下亮了,刺得她眼睛也睁不开……张春花眼睛迷乱地看着,不知所措。”当主持人要求她说话时,“张春花看看主持人,又对着前面那个黑洞洞的镜头看看。不知该说什么。主持人示意她说。她迷糊着眼,仍然不知说什么。”“张春花的头一直低着,不敢看前面的镜头,也不敢说话。”“张春花看看前面的镜头,嘴张了一下,脸憋得通红。一时说不出话来”……等等,这一系列表情、动作的描写,主要表现她紧张、怯场的心理。表现她性格的内向、拘谨、含蓄。这些性格和心理的特征,若是写小说,就可以直接通过心理描写或作者议论来展示,可是在电影剧本中,则只能通过人物自身的神态、动作来反映,把抽象的心理、性格化为直观的电影画面让观众看到。
4.提问:大排挡的老板是个怎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老板忙于做生意,原先对打工的李望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心,当李望水看着电视突然哭了,才引起他的注目。当他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后,马上主动给电视台打电话,并把李望水送去,还把一天的营业额送给李望水还债,然后扭头就走。这些都表现出他是个热情、仗义、同情失学儿童的好人。
四、小结
这是1篇以描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电影剧本。它没有特别列出场景说明、神态动作说明,而是把这些直接揉在故事的叙述中。这种写法适合于对话较少的故事,便于娓娓叙事,营造出一种连贯、流畅的叙事风格。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熟读课文两遍。
2.运用下列词语造句:
木然 自强不息 慷慨解囊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剧本的两节。了解到张春花老师找到了她的学生李望水。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最后一节,看看师生团圆后,他们怎样了。
三、正课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最后一节。概括说说这里主要写了哪两个场面。明确如下:
本部分主要写了两个场面。一是回乡的汽车上,记者对张春花、村长、李望水的采访。二是回到水泉小学,村民们围观捐赠仪式的场面。
2.提问:记者对张春花、村长、李望水的采访,对话中交代了哪些情节?有何作用?
讨论并归纳:记者与张老师的对话中交代了张老师寻找学生李望水的事情在城里引起的强烈反响,领导和群众纷纷捐钱捐物,这既解释了汽车里书籍、教具的来历。又为后文的捐赠仪式作铺垫。又通过记者与村长的对话,交代了学校对所捐钱物的分配安排。最后又通过记者与李望水的对话,表达了失学孩子想家、想上学的心情和学校无力解决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对孩子的同情和对失学问题的深深思索。
3.提问:儿童失学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讨论并归纳:本质原因是经济的落后,像李望水,就是因为家里欠了四千元债务而失学的。解决贫困地区儿童失学的问题,要从发展经济、提高觉悟、健全法制等等方面综合治理,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这是个开放题,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可以宏观地说,也可以具体地说。)
4.提问:课文最后一段描写电视台的汽车离开山村,村民们跟着车子走、不断地挥手的情景。这些描写有几层?为什么要这样写?
讨论并归纳:这里的描写有三层,从“汽车徐徐地驶出村口”写到“汽车渐渐加快速度”再到“汽车越跑越快,终于驶上了大公路”。一边是越走越快、越离越远的汽车,一边是不断地跟着走、不断地挥着手的村民。一遍遍描述村民不变的挥手,目的是表现村民对资助他们的城里人的感激之情,表现他们的纯朴和真诚。
四、小结
“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原任老师对代课女教师张春花的嘱托。张老师忠实地完成了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学校里读书。读书是件幸福的事,读书也是每个孩子的权利,任何人或是任何艰难的环境,都不能剥夺孩子们的这个神圣的权利。而我们拥有这个神圣权利、坐在宽敞、明亮教室里读书的孩子,更应该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更要珍惜优越的学习环境,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一个都不能少3
初三教案
方案一
[教学目的]
1.理解“希望工程”的人文关怀及社会意义。
2.激发学生珍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欲望,从而坚定刻苦学习、报效祖国人民的志向。
3.引导学生了解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特点。
4.培养学生欣赏电影文学剧本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剖析人物动作、表情、语言所反映的人物性格。
2.把握故事场景,体会故事画面组合的内涵。
3.欣赏电影文学剧本描绘画面、表现视觉形象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朗读品味赏析法。
2.导演说戏点评法。
3.人物形象剖析法。
媒体设计
1.播放电影片断。
2.配乐。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
方案一
一、导语 设计
鲁迅先生曾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令世人顿时惊醒。今天我们在宣传画廊里也可以找到
“一切为了孩子”的誓愿,颇让人欣慰。施洋生的电影剧本——《一个都不能少》再次将关
注的目光投向了孩子,而著名导演张艺谋根据此剧本导演的同名电影,激起了社会各界的强
烈反响。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施洋生的电影文学剧本——《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板书课
题及作者)。
(解说:根据学生关注同龄人群体这一心理特征,由“孩子”为话题切入,激活学生研习课
文的热情。一并引出原剧本作者及电影导演,以强化学生对课文相关信息的搜集。)
二、解题
1.简介电影文学剧本特点(见卡片①)。
(解说:先介绍电影文学剧本的特点,以助于学生掌握品味文学剧本的标尺,从而更好地理
解电影文学剧本的表现形式。)
2.介绍剧情梗概(见教材注释①)。
(解说:为学生理解故事场景,剖析人物形象做张本,并为揭示课文主旨“一个都不能少”
的内涵做铺垫。)
3.揣摩:根据对剧情的了解,读本文的标题时,哪个字要读重一点?
(解说:请学生在反复揣摩重读音节的同时,加深对剧本指向的理解。)
三、研习课文
1.具体研习。
(1)整体感知:速读全文,看本文写了哪些画面(尽可能用四字词回答)。
(解说:本文依次出现的画面有:摄制节目、观看电视、师生相见、采访捐赠、挥手送别
等。通过此项训练,既梳理了课文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高度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讨论:以上画面在描述方面有什么特点?
(解说:由对画面的概括自然过渡到对其特点的评价,强化了对电影文学剧本特点的把握,
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赏析。因为电影剧本侧重于视觉表现,不以人物对话为主,一切都
化为画面和动作,容易给人留下事无具细的烦琐平淡的印象。有必要在此方面,根据学生的
理解作以引导、点拨。)
2.欣赏品味。
(1)研读:哪个画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感人?用自己的话语来复述其画面,并谈谈感人
的原因。
(解说:这一环节是激活学生欣赏文学剧本的契机,也是突破教学重点的关键。教师因势利
导,抓住“感人原因”透析环节,,点评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等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
用,并结合学生所选画面进行激情朗读指导。)
(2)配乐表演。
师生同演第一个场景,可由教师扮演“生活七彩桥”主持人,一名学生扮演“特邀嘉宾张春
花老师”。
(解说:师生共同参与,更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更好地理解电影文学剧本。教师的充
分准备会使“主持人”形象在小观众心头绽放异彩,留下美好印象的同时,引发深刻的思
考。这将是学习研讨的亮点。)
(3)请学生以“导演”身份大胆点评。
(解说: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从而使鉴赏层次得以提升。)
3.课堂训练。
表达:根据文本内容,按下列句式,请每位学生说一句话。
“《一个都不能少》有诸多让人感动的理由,理由之一是……”
(解说: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鉴赏层次,将学生的感性认知提升到理性的思考进行评价判断,
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深入理解,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希望工程”的社会意义及人文关
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4.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师生一起研讨电影文学剧本《一个都不能少(节选)》,不仅了解了这种文学样式
的特点,还亲身体验了当导演、演员的感受。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希望工程”的社会意
义。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为了教育环境的进步,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关注,老师,学生,
家长,一个都不能少!
四、布置作业
提供条件观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并写影评。
方案二
一、导语 设计
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优秀电影的成功因素很多,但有一个好的剧本是其重要因素之一,而
有较高审美眼光和欣赏品位的导演是关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电影片断及电影文学剧
本,不妨也试着当一回“导演”。
二、解题
介绍剧情梗概(见注释①)。
三、研习课文
1.播放影视光盘《一个都不能少(节选)》片断。
(解说:充分利用现有影视资源,激活课堂,给学生以关的享受。在特定的艺术氛围中,培
养学生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2.赏析:请学生谈谈留下印象最深的镜头及感受。
(解说:将音像信息转换为描述性语言,再与文学剧本进行比照,进一步理解电影文学剧本
的写作特点。)
3.鉴赏品味。
(1)请学生试当“导演”说戏(可选某一场景)。
(解说:参与“导演”的过程,也是对剧本特点进一步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剖析人物形象
的生动立体的表现方式之一。)
(2)配乐模拟表演“摄制节目”场景。
(解说:由“导演”说戏到表演,遵循由理论到实践的学习方法,也是参与鉴赏的一种高级
形式。)
(3)请“导演”点评。
(解说:这一环节体现集中指导施教对象鉴赏之特色,可直接反馈教学效果的信息。)
4.课堂训练(同方案一)。
5。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采用“导演说戏点评法”,较灵活地欣赏了电影文学剧本,了
解了电影文学剧本侧重于视觉表现、一切都化为画面和动作的特点。通过赏析,不仅陶冶了
情操,也提高了审美情趣,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四、布置作业
以“一个都不能少”为话题,写一则有创新意味的小短文。
方案三
一、导语 设计
戏剧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影视剧等。今天我们一起来欣
赏施洋生的电影文学剧本——《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板书课题作者)。
张艺谋导演的同名电影,情节与剧本基本相同,代课教师张春花改名魏敏芝,出走学生李望
水改名张慧科。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们师生间,看看他们师生间的故事。
二、解题(同方案一)
三、研习课文
1.具体练习(同方案一)。
2.欣赏品味。
(1)找出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的词句进行人物形象赏析。
(2)教师小结电影文学剧本描写画面、表现视觉的特点。
3.课堂训练。
(1)表演。
师生合作表演第一个场景。(教师扮演“主持人”,学生当一回“老"币”,扮“张老师”)
(2)请学生点评。
4.启发性研究。
本文通过老师寻找出走学生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发性约思考?
(解说:可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如:教育成功的可能性条件、以真心换真情的教育观、
爱心社会与社会进步的联系等。)
四、布置作业
观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及相关的电影评论。
一个都不能少4
施洋生
教学回的
1.认识电影剧本的一般常识。
2.学习文中运用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的描写来展开情节、表现
人物性格的写法。
3.通过本文故事,了解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和问题,认识
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复述本文故事,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2.难点:培养阅读和欣赏电影剧本的能力。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通读全文,初步掌握课文内容。
2.给下列生字注音:
招揽(lan3)慷慨解囊(nang2) 营业额(e2)
二、导入
许多人都喜欢看电影,因为电影有很强的直观性,声像兼备,能给
人身临其境的感受。一部好电影给人的艺术享受总是十分强烈、经久
难忘的,而好电影首先来源于好剧本。电影剧本的表述形式与一般故
事的表述形式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在于都要有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尖锐集中的矛盾冲突,不同在于电影剧本还要适应电影是视觉艺
术这一特点,细节要具体真实,避免静止的冗长的人物对话,要把抽象
的思想化为直观的电影画面。电影剧本中的人物对话要精辟简短,要
与画面结合起来。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电影文学剧本的片断。
三、正课
1.默读课文,各用一句话概括每一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1)电视台里张老师深情寻学生 (2)大排挡中李望水有
遇好人 (3)师生团圆、满载回乡。
2.师生共同研读课文,质疑、解疑。
(1)质疑:第一段中写到:“导演安排她G春花)跟主持人坐在一
。起,她看看主持人,把身子往外移移,主持人对她笑笑,她也想笑,可怎
么也笑不出来/’这里她“把身子往外移移”是为什么?又为什么她“怎
么也笑不出来”?
解疑:“把身子往外移移”,是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大场面,有
点怯场:“怎么也笑不出来”是因为紧张。
(2)质疑:张春花在电视台演播室的一系列表情、动作的描写,主要
表现她什么心理?体现她什么性格特点?为什么不直接描写她的心
理?
解疑:描写张春花在演播室的表情、动作的句子还很多,如“演播室
的灯一下亮了,刺得她眼睛也睁不开……张春花眼睛迷乱地看着,不知
所措。”当主持人要求她说话时,“张春花看看主持人,又对着前面那个
黑洞洞的镜头看看,不知该说什么。主持人示意她说。她迷糊着眼,仍
然不知说什么/’“张春花的头一直低着,不敢看前面的镜头,也不敢说
话。“张春花看看前面的镜头,嘴张了一下,脸憋得通红,一时说不出话
来”……等等,这一系列表情、动作的描写,主要表现她紧张、怯场的心
理,表现她性格的内向、拘谨、含蓄。这些性格和心理的特征,若是写小
说,就可以直接通过心理描写或作者议论来展示,可是在电影剧本中,
则只能通过人物自身的神态、动作来反映,把抽象的心理、性格化为直
观的电影画面让观众看到。
(3)质疑:大排挡的老板是个怎样的人?
解疑:老板忙于做生意,原先对打工的李望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
心,当李望水看着电视突然哭了,才引起他的注目。当他明白了事情的
原委后,马上主动给电视台打电话,并把李望水送去,还把一天的营业
额送给李望水还债,然后扭头就走。这些都表现出他是个热情、仗义、
同情失学儿童的好人。
四小结
这是1篇以描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电影剧本。它没有特别列出场
景说明、神态动作说明,而是把这些直接揉在故事的叙述中。这种写法
适合于对话较少的故事,便于娓娓叙事,营造出一种连贯、流畅的叙事
风格。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一、填字组词。
1.不知所2.如人意3.特邀宾
4.情不自5.茫然四6.闻赶来
7.招顾客8.慷慨解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老板走到电视机跟前,朝电视机看看,(甲)她是你老师?李望水边
哭边点头。老板看看李望水(乙)她是找你?李望水点头,泪水不住地
滚落下来。老板说,(丙)你咋不早说?别哭别哭,你先把肚皮吃饱,我
去给电视台打个电话,等会儿我送你过去。
老板让伙计端来一大堆饭菜。李望水坐在桌前,大口吃着,几天
了,他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吃一顿饭了。
1.你能补充写出老板说话时的神态吗?
甲:
乙:
丙:
2.“李望水坐在桌前,大口吃着,几天了,他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吃
一顿饭了。这是因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 熟读课文两遍。
2.运用下列词语造句:
木然 自强不息 慷慨解囊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剧本的两节,了解到张春花老师找到了她的学
生李望水。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最后一节,看看师生团圆后,他们怎
样了。
三、正课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最后一节,概括说说这里主要写了哪两个场
面。明确如下:
本部分主要写了两个场面。一是回乡的汽车上,记者对张春花产
长、李望水的采访。二是回到水泉小学,村民们围观捐赠仪式的场面。
2.质疑:记者对张春花厅长、李望水的采访,对话中交代了哪些情
节?有何作用?
解疑:记者与张老师的对话中交代了张老师寻找学生李望水的事
情在城里引起的强烈反响,领导和群众纷纷捐钱捐物,这既解释了汽车
里书籍、教具的来历,又为后文的捐赠仪式作铺垫。又通过记者与村长
的对话,交代了学校对所捐钱物的分配安排。最后又通过记者与李望
水的对话,表达了失学孩子想家、想上学的心情和学校无力解决孩子因
贫困而失学的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对孩子的同情和对失学问题的深深
思索。
3.质疑:儿童失学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解疑:本质原因是经济的落后,像李望水,就是因为家里欠了四千
元债务而失学的。解决贫困地区儿童失学的问题,要从发展经济、提高
觉悟、健全法制等等方面综合治理,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这是个开放
题,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可以宏观地说,也可以具体地说。)
4.质疑:课文最后一段描写电视台的汽车离开山村,村民们跟着车
子走、不断地挥手的情景。这些描写有几层?为什么要这样写?
解疑:这里的描写有三层,从“汽车徐徐地驶出村口”写到“汽车渐
渐加快速度”再到“汽车越跑越快,终于驶上了大公路”。一边是越走越
快、越离越远的汽车,一边是不断地跟着走、不断地挥着手的村民。一
遍遍描述村民不变的挥手,目的是表现村民对资助他们的城里人的感
激之情,表现他们的纯朴和真诚。
四、小结
“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原任老师对代课女教师张春花的嘱托。张
老师忠实地完成了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学
校里读书。读书是件幸福的事,读书也是每个孩子的权利,任何人或是
任何艰难的环境,都不能剥夺孩子们的这个神圣的权利。而我们拥有
这个神圣权利、坐在宽敞、明亮教室里读书的孩子,更应该意识到这是
一种幸福,更要珍惜优越的学习环境,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事
业作出贡献。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一、找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排练剧本,遇到难题可以请老师帮忙解
决,在班会课上表演,训练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演剧能力。
二、试着以第三人称的形式,描写一个生活片断;或展示一个场景。
达到读者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景的效果。不少于 300字。
第一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一 1 措2.尽3.嘉4.禁
5.顾6.讯7.揽8.囊 二 1.甲:有点怀疑(不太关心)
乙:继续查问(有点关心)丙:相信了(热心帮忙)2.因为李望
水终于知道老师还要他,他可以回学校读书了。所以心里格外踏实,饭
也吃得香了。
第二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一、略 二、略<-- #EndEdit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