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精编5篇】
【导言】此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精编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第一篇】
禅宗初祖达摩法师从印度来汉地弘法。有一次,神光法师集众讲经,直讲得天花乱坠,达摩听了,不以为然。他向神光提问:“法师,你在这里做什么?”神光回答:“我在这里讲经。”达摩又追问:“你讲经做什么?”神光回答:“我讲经教人了生断死。”达摩继续逼问:“生死如何了断?你讲的经,白的是纸,黑的是字,你用什么教人了生断死?”神光被达摩诘问得理屈词穷,当众出糗,因此勃然大怒,一边厉骂达摩欺师谤法,一边猛挥念珠,痛打其脸颊。达摩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偷袭躲闪不及,两颗牙齿应声脱落。有些说法稀奇古怪,比如“圣人的牙齿若被打掉,吐在哪里,哪里就会大旱3年”。达摩以慈悲为怀,他心想:“3年不下雨,那会饿死多少人?我来汉地是度众生的,不是杀众生的。”于是他和着满嘴的血水将两颗牙齿吞咽下去,默不作声,然后快步离开了神光的道场。
这段禅宗公案确实是一道开胃菜。如今,学术论争演变为全武行,以至于斯文扫地,并不算什么逗趣的新闻,然而搁在1500多年前,神光法师输不起,他的出格表演难免遭人诟病。好玩的是,故事的重点并不在此,而在于达摩“打落牙齿和血吞”,体现出信念的力量。达摩既是慈悲的,也是智慧的;既是坚忍的,也是宽容的。
战国时期,大策士张仪学成下山,将楚国当成自己弋获功名的首站。开头不错,楚国丞相认定张仪是个人才,经常请他到相府喝酒议事。然而祸从天降,楚国丞相丢失了玉璧,张仪洗脱不了嫌疑,那些势利眼的有罪推断粗暴而简单:“在赴宴的宾客中,就数张仪的家境最贫苦,此人品行不端,不是他干的,还能是谁干的?”
不由分说,众口咬定张仪偷窃了楚国丞相的玉璧,住这位倒霉蛋,一顿暴揍,直揍得张仪七窍冒青烟,满地寻白牙。相府家丁仔细搜遍张仪的每一道衣褶,也不见玉璧的踪影,只好放人。
张仪带着浑身伤痛,回到家里。老婆却懒得同情他的冤屈,还要雪上加霜,嘲弄道:“哟!今天你不是去相府喝酒吗?怎么喝出满嘴血泡泡来了?要是不读那些劳什子书,到处油嘴滑舌,谁会把你当贼抓?”
张仪无意计较老婆没心没肺的挖苦,只是张开嘴巴,用手指头指了指里面,然后瞪了一眼那位头发长见识短的婆娘,问道:“你睁大眼睛,可要看清楚啦,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那根三寸长的烂舌头倒是完好无损!”原本板着脸的黄脸婆居然被逗乐了。
“那就万事大吉,我的本钱毫无损失!”张仪具有充足的底气,眼下就算是流年不利,也无碍明日鸿运当头。
这两个古老的故事告诉我们,“打落牙齿和血吞”真还不是湘军大帅曾国藩名下的专利。两千多年前的张仪和一千多年前的达摩都曾干得挺好。这比“打完左脸给右脸”更有血性。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第二篇】
第一次,是祥林嫂成了寡妇之后,忍受不了婆婆的严厉性格,从家里逃出来,来到鲁镇上。
至于婆婆如何严厉,因为鲁迅先生也只是听说,没有亲见,所以也不便多说。但是,鲁迅先生给我们列出了一组数字:祥林嫂――大约二十六七岁;她的婆婆――三十多岁;她的丈夫――比她小十岁。很多人在读这篇小说的时候,忽略了这一组数字。事实上,根据这组数字,我们可以推测,祥林嫂从小就是童养媳,她的婆婆比她大不了几岁。她的婆婆十几岁出嫁后生儿子时,祥林嫂已经十岁了,祥林嫂的童年就是在照顾丈夫的岁月中度过的。当把自己的丈夫照顾到八岁的时候,祥林嫂已经是一个十八岁的大姑娘了。我们假设祥林嫂的丈夫十四岁和她圆房吧!这时候祥林嫂已经是一个二十四岁的成熟女人了,可她的丈夫还是一个少年,这两个人的婚姻可想而知。当然这怪不得祥林嫂,只能怪当时那种反常的童养媳制度的存在。被婆婆怨恨的祥林嫂,以后的命运,除了被卖掉,没有别的路可走。祥林嫂选择了逃走。她也知道,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越容易活下去,所以她没有逃到其他的乡村,而是逃到了鲁镇――一个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小镇。
以前我们还认为,祥林嫂死于封建礼教的压迫。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说,封建礼教只会对遵循礼教的人起作用,对不遵循封建礼教的人,不会起多大的作用。而祥林嫂,显然并不是一个遵循封建礼教的人,否则,作为一个寡妇,不管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着她,她都应该待在家里守寡,至少要为她的丈夫守够三年,她干吗还要逃出来?至于鲁迅先生,对于这种反抗,显然也是表露出支持态度的,所以他在小说中写到,祥林嫂在鲁镇当上女工之后,“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祥林嫂第二次对命运的反抗,是对被婆家人发现之后将她卖到山里的反抗。
鲁迅先生写她反抗得非常厉害: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这显然就是宁可去死,也不愿意嫁到山里去了。
为什么反抗得这么厉害?好多人认为,这是祥林嫂不甘于被卖掉的命运,想自己操纵自己的生活。我认为,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关于被卖掉,祥林嫂真的就那么深恶痛绝吗?她童年时不就是被卖掉做了别人的童养媳吗?更何况这次还不知道买她的男人是什么样子,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说,如果仅仅是被卖掉,祥林嫂还不至于反抗得这么强烈,最关键的是,卖掉可以,看被卖到哪里。
好多人说,祥林嫂这一次是因祸得福了,嫁了个好丈夫,吃苦能干,又生了个胖儿子,这不正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归宿吗?如果这种相夫教子的生活不是在那个偏僻的山区,当然也不失为一种好归宿。但是不久,丈夫贺老六得了伤寒死去,儿子也被狼衔走了。
我们说,祥林嫂的不幸,是一个个案,她只代表她自己,不代表旧中国所有的劳动妇女。但是,她的这种在山区里的遭遇却未必没有普遍性。很简单,假如不是因为在山里,她的丈夫也就不需要那样为生活而下死力地辛苦劳动了,也就不至于得伤寒了;即使得了伤寒,也不至于因为舍不得一碗冷饭而复发了。或者说,因为山外的医疗条件好一些,他的伤寒也许能够彻底地治好了。还有,如果在平原,或者在像鲁镇这样的小镇,还会有狼吗?祥林嫂的儿子还会被狼衔走吗?所以说,祥林嫂的不幸,既有它的偶然性,也有它的必然性。
祥林嫂的第三次反抗,是到土地庙捐门槛。
我们说,这次捐门槛,与其说是祥林嫂希望死后在阴曹地府能够有一个好结局,倒不如说是她为了避免被大家边缘化所做的一种尝试、一种努力。统观整个小说,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并不遵循封建礼教,显然也未必相信死后有鬼。这在小说的开头就可以看出来了。事实上,柳妈的一席话,在客观上使祥林嫂仿佛找到了自己被众人排斥的根本原因:原来是嫌弃自己曾经再嫁,嫌弃自己在阴间有一个不好的结局在等待着。为了使大家放弃这种认识,或者说祥林嫂为了找到一种作为正常“人”的尊严,她不惜穷尽微薄的财力,就是希望能够回到第一次来鲁镇时的那种情况中去。
祥林嫂的第四次反抗,就是故意在除夕之夜死去。
首先,小说在最初的时候,就叙述了“我”与祥林嫂关于死后是否有鬼的一段对话。通过对话,可以看出来,祥林嫂已经有了死的念头。鲁迅先生通过对祥林嫂的讨饭碗总是空的这一细节描写,向我们透露出她这个乞丐的日子并不好过,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不外乎两种原因:一、鲁镇的人早已经彻底地丧失了对她的同情心;二、祥林嫂不愿意接受那些“又冷又尖”的人的施舍。事实上,她已经彻底地站在了鲁镇人的对立面。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第三篇】
东北人嘲笑上海人,说上海人吵架只动嘴不动手,太窝囊了。“周立波”则回应道,知道哪里出流氓不?上海才出流氓,比如黄金荣、杜月笙。流氓从不亲自动手打人,打人的不是真流氓,大流氓都文质彬彬的,看谁不爽只说一句话,“把他做掉”。动手去做的都是东北人。
这是一个高质量的幽默。但容我们换一个角度,用不够幽默的方式对这个段子进行一下剖析:把人做掉,构成凶杀案,假设案件成功破获,“上海大流氓”和“东北小流氓”分别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接受什么样的刑罚呢?
如果说,“小流氓”因为亲手杀了人,手上有受害人的血,所以判处死刑,而“大流氓”没有直接实施暴力犯罪,所以不判死刑;或者,“大流氓”动用大律师,以巧舌如簧的本领,把“把他做掉”解释为“教训他一下”之类的意思并成功地让法庭接受,从而连刑事处罚都逃掉了。倘若这样的状况出现,社会大众会觉得判决公平吗?
以上假设的状况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正在发生中的现实。近日,《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审议,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拟取消9个适用死刑的罪名: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罪、强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已经取消了13个适用死刑的罪名,全部为经济性非暴力犯罪。
表面上,这些动作符合舆论界呼吁的减少死刑适用范围乃至最终取消死刑的方向,是符合“国际潮流”的,但稍加分析便可发现,死刑适用范围的缩减有特定方向。借用一位担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的法学家的分析:在未来,没有人命的案子将一般不适用死刑,就是说罪犯手上沾满被害人鲜血的,才会判死刑。把这位专家的话用通俗的方式表述就是,“小流氓”要杀掉,“大流氓”只需要关起来。
可是,如今的“大小流氓”是什么关系呢?他们早已不是传统江湖匪帮中的等级关系了,有的“大流氓”还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名下有产业,有的还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身份;“小流氓”则是在“大流氓”的企业中领工资的员工。二者是雇佣关系,分属不同阶层。
一个走上犯罪道路的人,采取什么样的犯罪方式与其社会地位是密切相关的。陈水总那样的社会失意者暴力危害社会的行为固然可恶,但换一个角度想,他有可能犯贪污罪、吗?有可能犯金融凭证诈骗罪吗?有可能犯集资诈骗罪吗?不能,他连犯这些罪的资格都没有。
我们再问,有资格实施经济性犯罪的又是些什么人呢?答案很简单,要么是官,要么是商。这些人即便要干杀人越货的事,也不会自己动手,只需要说一句“把他做掉”,自然会有人去实施的。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立法是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关于死刑适用范围的讨论和推进,无论是跟国际接轨也好,还是保障人权也好,听起来都有道理。但只要跳出立法的乃至法治的范畴,我们就必须问,什么样的法治才是好的法治?什么样的法治才能够让普罗大众心悦诚服?
法治是好东西,但讨论法治不能局限于法治,不能搞成“法治至上”,而要懂得,法治之上仍有天地。
法治之上,还有道德,还有天理人心。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放到了同等的高度,这是非常正确的方向。在我看来,德在法上,法应当是对道德的量化。如果法律违背了常理,冒犯了民众的道德底线,却依然要靠国家的强力来执行,这样的法治只会是压迫工具。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第四篇】
(一)理清并把握驳论文的一般行文思路。
(二)体味作者辛辣、犀利、有力、讽刺味的语言艺术。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理清并掌握驳论文的行文思路。
三、教学难点
体味杂文的味道:语言艺术、反驳艺术。
(一)教学导入
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叫立论文;论辩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同时阐述己方的观点,这样的文章叫驳论文。
(二)教学内容
1.整体把握。
(1)在事先预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完成对每一自然段内容的概括:①摆出敌方论据;②提出地方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③分析:失掉的是“他信力”;④⑤分析:发展着的是“自欺力”;⑥我方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⑦⑧摆出我方论据;⑨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看地底下。
(2)按照你的理解,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明确: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第二部分反驳(直接反驳、间接反驳);第三部分得出结论。
(3)背景介绍:1931年以前,中国的统治者总是自夸地大物博。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东三省,以为首的政府寄希望于国联,希望国联能赶走日本,国联却承认日本在东北的权益。1934年7月,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公开叫嚣:“日本的军事准备比世界上任何一国都充足,三天之内就可以占领中国所有沿江沿海。”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适逢政府要员戴季陶打着“为国消灾”的旗号在杭州灵隐寺大肆烧香拜佛。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自信力,为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一星期,发表本文,指出: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2.这篇文章有何妙处?(小组讨论,读品结合)
(1)标题的妙处
读品结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含有立论的观点,读出自信;也明显有驳论对方的意味,读出斥责;还含有作者鲜明的愤懑的情感,读出愤怒;读出悬念感,让读者知道写什么内容,使我们往下看。
(2)驳斥的角度非常巧妙
驳论据:抓住“自信力”做文章。
信“地”,信“物”,信“国联”――不是所谓的“自信力”,而是“他信力”;求神拜佛――也不是“自信力”,而是“自欺力”。这些都不是所谓的“自信力”,所以对方所谓的“自信力”是一个错误的概念。驳斥他们概念的错误,这叫“析概念”。
3.品味语言,激感。
中国鲁迅学会理事钱理群教授:本文以论述为主,但严密的论证背后,又蕴含复杂的情感,却隐而不露。
请大家寻找语言中隐含的情感。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总”、“只”――强调、讽刺:盲目、愚昧。
“不再”――整句话连着读。讽刺:蔑视,立场改变之快。
“却也是”――强调,轻视,嘲讽。
(2)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慨叹”,如郑重其事般,其实有装腔作势之感;“了”,轻浮,嘲讽。
(3)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字字有力,观点鲜明,自信,扬眉吐气。“我们”两字要停顿一下,“中国人”三字要读出自豪感。
(4)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排比句要读得顺畅、流利。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要读出力度,义正词严,摆明立场。
(5)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那简直是污蔑”,要读出愤怒的情感。
4.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作业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第五篇】
“差生”有很多近义词,比如“学困生”、“后进生”以及时下被教育界广泛关注的“后三分之一学生”等等。相信每名学生、每位家长都会对上述任何一个名词避之不及,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带上“后进生”的帽子。
那么,后进生是以什么为标准而被界定下来的呢?多数人衡量后进生的标尺不外乎两个字“分数”。人们习惯上会把学习困难,学业不良或者学的学生称为后进生。诚然,在以分数评优良,以成绩比高低,以进重点、考名校论英雄成败的现实面前,分数如一张张王牌成就了许多学子的梦想;分数也像一把把利剑刺痛了无数孩子的心灵。优生常被标榜为:智慧、聪明、勤奋、好学的典范,后进生常被贴上:迟钝、愚笨、懒惰、弱智的标签;优生处处享受荣耀、赞美,后进生时时遭受嘲讽、白眼;优生能使教师成名,为家长争光,后进生会拖教师后腿儿,让家长难堪;优生被夸奖出自信,后进生被抨击出自卑……
这些角逐于学习竞技场上的“失意者”们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吗?古今中外,无数个性鲜明的案例否定了这一观点。奋斗于教育战线最前沿的教师们,当我们面对一个无论怎样“指点迷津”,而他(她)仍旧“执迷不悟”、“鸭子听雷”时,请你暂且按捺一下心中的怒火,看一看美国墨菲老师的故事也许会熄灭你意欲“爆发的火山”。小学一年级的弗雷德站在黑板前听写,“看看你都写了些什么?”老师厉声喝道,同学们哄堂大笑。二年级后,弗雷德的学习情况更糟,他弄不懂简单的算术――甚至理解2+2也有困难。三年级时他父母的忧虑与日俱增,弗雷德学习非常刻苦,可是成绩总是勉强及格,他渐渐失去了信心,为了躲避同学的嘲弄,他时常装病不肯上学。五年级时,他幸运地遇到了墨菲老师。一次,墨菲老师把他叫到一旁,拿出了他的试卷,弗雷德惭愧地低下头。墨菲老师和蔼地说:“我知道这些题你都能会,你愿意重做一遍吗?”弗雷德点了点头。墨菲老师用试卷上的题逐一提问,弗雷德则以口头方式进行回答。“我就知道你都能做对”墨菲老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随即将弗雷德的试卷改为全对,避免了弗雷德留级的厄运。墨菲老师经常对他说:“你很聪明,我知道你将来一定前途无量!我对你充满信心!”1963年这位学习有困难的弗雷德获得了纽约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后来成为世界一流的外科专家,并且开创了包括脊髓移植与脑瘤切除在内的多项外科技术。后进生真的差吗?爱迪生小时候曾被老师称为“低能儿”、“不务正业”继而被学校开除,但他在母亲的悉心教导和不断鼓励下,最终成为拥有2000多项发明专利的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牛顿小时候也并不聪明,但是他刻苦努力,发现了地球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令世人仰视的物理学家、科学家。这些曾经被定格为后进生的孩子,最后成为令世界人们瞩目的耀眼巨星,他们的成长故事发人深省――后进生的未来不见得真差!
不置可否,有些孩子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学科的确存在着“瘸腿儿”现象,但是他们同样可能在其他方面蕴藏着天赋。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开发他们的智慧,去挖掘他们的潜能,而不应该把学生看成“一部只会制造分数的机器”。台湾作家三毛和中国当代言情小说家琼瑶,在学生时代有着类似的特质,那就是她们的语文成绩尤其是作文方面非常优秀,然而,她们的数学成绩却总是一塌糊涂。但是两位截然不同的老师却给她们造成了不同的心理影响,三毛十二岁时,因为数学教研员怀疑她考试作弊,就用沾满浓墨的毛笔在她两眼处画了两个大大的“零”从此三毛得了自闭症。相比之下,琼瑶却幸运的多,她的数学老师不但没有讽刺、挖苦她,而且经常关心,鼓励她,因此,琼瑶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得到了保护。在数学老师眼里,她们都属于后进生范畴之列,但是她们后来又都取得了常人所不及的辉煌成就,这难道不令人深思吗――后进生的人生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