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鸟儿的侦察报告》课文及教案(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五年级语文《鸟儿的侦察报告》课文及教案(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鸟儿的侦察报告【第一篇】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1. 本单元主题:家园的呼唤
2. 学习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鸟儿的侦察报告》
《只有一个地球》
一。 学习目标:
1. 初读课文,理清文脉,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明白保护地球的原因及做法。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朗读课文,表达自己学后的感受。
3. 在初步运用中感悟说明性文字。
二。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
三。 课文学习:
1. 谜语是我国一种经典的文字游戏,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谜面和谜底组成,现在还有许多人用它来训练思维。请读谜面:“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地球]
2. 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提醒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3. 今天学的课文题目,不是“地球”,而是“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为什么呢?读了课文,我们要解开这个谜。
4. 订正:“一叶扁舟、埋藏、不会再长了、璀璨”的读音
①裹着:衣字中间夹个果。能换个其它词吧?(披、包、穿)
“纱衣”指(大气层)为什么不直接说成大气层呢?
(为了美)美美地读。还有表现地球美的句子吗?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
②渺小:地球的半径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说地球“渺小”,你信吗?
(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庞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就显得渺小了。如果把阶梯教室看成一个大宇宙,那么,地球是什么呢?(说明:宇宙是无边无际的。)
③扁:多音字。读piān,还有个读音:biǎn,组词。
④矿物资源:举例说:金、银、铜、铁等。它是一种有限资源,开发完了就没了。为了合理地开采,我国去年就关停了大量的小煤矿。
⑤恩赐:“赐”;“贝”,古代用贝壳做货币(钱);“易”,易手,就是从你的手里到别人手里。所以“赐”的意思是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恩赐原指古时皇帝给下属赏赐,现泛指因可怜而施舍。所以汉字博大精深,里面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汉语已成为联合国的官方语言。
⑥慷慨:大方,不吝啬。
⑦滥用:与“乱用”比较。滥用,用得太多,没有节制地用;乱用,没有选择地用。如你感冒了,医生叮嘱你每天吃两片速效感冒胶囊,你为早点好,一天吃10片,这就叫滥用;如果你用的不是速效感冒胶囊,而是泻利停,这就叫乱用。
⑧威胁:胁是月字旁。协作的协是十字旁。
⑨目睹:就是看到,所以睹是目字旁。
5. 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呢?还有别的理由吗?(地球美丽壮观、人为破坏。)
世界地球日:今年是第37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在地质博物馆前开展了活动,并提出了“善待地球,珍惜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口号。明年的4月22日,你能给它定个主题吗?
6. 呼吁人们精心保护地球,有哪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呢?(构思一幅宣传画、设计一句宣传标语(保护地球,爱我家园))
上网浏览“绿色中华环境保护网”、“中国环境保护网”、“绿色地球村”、“中国环保网”。
鸟儿的侦察报告【第二篇】
一、教学目标:
1. 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仿照文中的侦察报告谈鸟受伤害的例子,理解环保主题,受到应保护环境的教育;
3. 进行抓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理解课文的学法指导。
二、设计理念:
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用作者的鸟儿朋友给作者发回的四份察报告贯穿全文,控诉鸟类遭到人类迫害的种种情形,说明了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本文语言平实、浅显,结构巧妙。教学中以四份侦察报告为重点,引导学生读文、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朗读课文、以读促悟;抓住第一份侦察报告渗透学法,其余三份报告由学生在阅读提示的指引下小组合作学习,再进行全班交流,落实个性化阅读的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设置联系已有知识举例子环节、由文章内容想开去环节,使学生在交流、畅谈过程中,受到主题教育。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谈话:同学们喜欢鸟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谈鸟对我们人类的作用)
3.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份鸟给我们发回来的侦察报告,它向我们报告了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鸟向我们发回了哪些侦察报告?
2.读文过程中,你看到了哪些字音有必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学生点不到的地方,教师点拨:孵、呜咽、哭泣、烟囱)
(三)讲读课文:
1.讲读第一份侦察报告:
(1)提问:第一份侦察报告向我们报告了什么?提示:用一句话概括报告的内容。追问:野鸡妈妈为什么孵不出小野鸡?
(2)读文:请两位同学来做情景再现:一人读鸟儿朋友的话,一人读野鸡妈妈的话。请其他同学点评这组同学读得怎样?
(3)教师点拨:如果你是野鸡妈妈,你现在心情如何?文中用了什么词来形容的?“忧郁”什么意思?“重重叹了一口气”说明什么?谈谈读了这份侦察报告你有什么感受?
(4)再来有感情地读课文。
2.合作学习后三份报告: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后3篇侦察报告,注意友情提示:
[课件出示] 1.了解侦察报告的内容,产生这一不幸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这份侦察报告。
3.结合报告中的重点词、句谈谈读了这份侦察报告的感受。
(2)交流学习第二份侦察报告的结果:
请一个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其他组可进行补充。
师点拨:怎样解释“呜咽”?“呜咽”与“哭泣”的区别是什么?“已经不是第一回啦?”说明什么?、
有感情朗读
过度:小野鸡孵不出来、燕子死了、作为海洋清洁工的海鸥朋友怎么样呢?
(3)交流学习第三份报告的成果
请一组汇报
师点拨:请同学们充当海鸥这一角色,代表海鸥做个自述;记得我们学过的《海鸥》这首歌吗?一起来唱一唱。歌中描绘的情景与我们从侦察报告中了解的情况相对比,你感受到什么?
有感情朗读课文第十自然段,表达我们的感受。
过渡:正当作者为小野鸡、燕子、海鸥的不幸遭遇感到不安时,收到了一份加急电报。
(4)交流学习第四份报告的成果
请一组同学汇报
师点拨:鸟儿朋友的心情怎样?作者马上去营救它,结果呢?
(5)这四份报告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3.课文读到这儿,你能联系平日读到的有关鸟的知识和我们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举出报告中反映的这种鸟受伤害的例子吗?
4.因为环境污染问题使鸟频频受到伤害,我们想想吃草籽的鸟、吃害虫的鸟、吃鱼的鸟都受到了死的威胁。同学们看课文第16自然段,把文中的“我爱看”、“我爱听”、“我更感谢”都换成“没有”读一读。读完后,你感受到什么?
5.在此,你想发出什么呼吁?
(四)总结:
让我们把这些倡议落实到行动中,并号召全人类都来这样做。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鸟儿的侦察报告【第三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侦、蚊、毒、悲”等8个字,学习“侦查”、“哭泣”、“呜咽”、“悲剧”、“威胁”、“加急报告”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交流当地环境污染的情况。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想想:鸟儿为“我”发回了哪些侦察报告?
3、检查学习情况
《1》、出示生词卡片反复认读。
《2》、汇报鸟儿发回的侦察报告。
板书:燕子在哭泣
海鸥飞不起来了
鸟儿迷失了方向
《3》、请三名同学分别读三份侦察报告。
三、深入感悟课文
1、如果你是燕子妈妈,你的心情怎样?(伤心、难过)
2、你能带着这种心情给大家读读吗?指名读课文。
3、怎样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吗?谁有好办法? (保护环境、保护鸟类)
4、海鸥是海洋的清洁工,海鸥到哪里去了?指名做一下海鸥的自述。
5、作者的心情怎样?(感到不安极了)
6、那你有同样的感受吗?请带着这种心情读课文。
7、作者带着这种心情收到了第三封报告,请同学代表鸟儿来做一下自述。
8、鸟儿的心情如何?齐读课文。
9、你们想去营救它们吗?作者也立即行动去营救鸟儿,但是没有成功,他的心情怎样?请同桌互相读课文。
四、拓展
1、我们多么希望鸟儿在洁净的天空里欢乐地飞翔、歌唱,怎样做才能实现呢?(保护环境)
2、那就请同学们为保护环境说一句话吧。
五、作业
请你根据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也写一份侦察报告
《鸟儿的侦察报告》教学反思【第四篇】
《鸟儿的侦察报告》是1篇略读课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通过作者的鸟儿朋友给作者发回的四份侦察报告贯穿全文,控诉鸟类遭到人类迫害的种种情形,形象地说明了人类滥用农药、石油泄漏、排放废气等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带来令人心痛的恶果,是1篇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文章。
导入环节中,我让同学们把自己课下写的关于赞美春天美好,热爱大自然的小作文 ,展示给大家,把你心中的鸟语花香欣欣向荣的一片圣地介绍给大家,不仅激发了大家热爱自然的情趣和写作学习的热情,更与之要学习的课文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教学时通过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出燕子的心情,海鸥的处境,鸟儿的遭遇,在学习每一份侦察报告时,抓住两条感情线索:一是报告中的鸟儿受到伤害时忧伤、痛苦的心情。二是作者看到侦察报告后的感受,抓住作者的心情,让学生从各个角度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认识到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课下实践进行环境和环保情况调查,结合课后实践题的要求写一份侦察报告。
教学中对于生字词的解释较少,如“侦查”“呜咽”“又黏又稠”“威胁”“加急电报”等有些同学理解不深刻,从而在朗读课文中,对课文的情感体验不是太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