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怎么都快乐教案(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81989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怎么都快乐教案(优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怎么都快乐教案范文【第一篇】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与周围生活环境积极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整体协同发展的过程。所以幼儿社会教育不能只限于社会领域,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大班社会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

1、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愿意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

2、增进对自我的认识,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大图卡一份,小图卡每人一份(附后),小话筒一个。

2、会唱歌曲《认识你呀真高兴》。

活动过程

一、师生相互介绍姓名

1、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和你们一起学本领很高兴,你们想认识我吗?互不认识又想认识的时候可以先作自我介绍。

(教师做自我介绍:我叫胡丰亚。认识你们真高兴。)

2、师:我也很想认识你们,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请3~4名幼儿,每人介绍完,教师与其握手,并说“认识你真高兴”。

)

二、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

1、师:你们还想了解关于我的哪些信息(事)?

2、师:你们问了这么多问题,下面教师就来进行详细的自我介绍吧。

可是,自我介绍时有些信息可以告诉你们,而有些信息老师不方便告诉你们噢!请你们仔细听,我介绍了哪些内容?(老师介绍:我的名字叫……我的家住在……我喜欢(爱好)……我的好朋友是……)

3、师:刚才老师介绍了哪些内容,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卡。

4、师:老师也想和你们做好朋友,更多了解你们,谁愿意像老师一样介绍自己。

(请1~2名幼儿介绍,幼儿集体鼓掌。)

5、提问:他介绍了哪些方面?对照图卡,不完整的地方引导幼儿补充。

三、找个好朋友介绍自己

1、每个幼儿拿着小卡片,先把自己的介绍记下来(可以画画或做记号),然后对照着卡片内容和好朋友相互介绍自己。

2、请个别幼儿上台来介绍自己(提供话筒),幼儿集体鼓掌。

3、师:客人老师也想认识你们,找个客人老师介绍一下自己(介绍好了请客人老师在纸上贴颗红星)。

4、师:什么时候需要介绍自己呢?还可以介绍哪些方面?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老师通过你们的自我介绍认识了你们,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我真高兴。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放《认识你呀真高兴》音乐)

大班社会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合作。

2、能共同探索,尝试协商、分工,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3、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带来的快乐,增强进一步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球、筐。

2、四组操作材料。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运球游戏,感知合作。

1、教师出示球。

师:请一个小朋友把球从这里运到对面的筐里去。

幼儿第一次运球。

师:要求你们不用四肢,不借用任何工具,再把球放到对面的筐里。

幼儿第二次运球。

师:这次成功了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2、教师小结:合作就是2个或2个以上的人,一起努力去完成一件事情。

二、讨论研究,了解合作

教师出示相应图片(一个人削苹果、一个人拼拼图、二胡独奏、一个人玩跷跷板、拔河、推车、音乐会、搬桌子)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请你们来看一看,这些图片里哪些是合作的?

幼儿分辨交流。

三、游戏感悟,如何合作

师:究竟我们应该怎样来合作呢?

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小游戏,请你们去玩一玩。

1、介绍游戏规则。

第一个游戏:同心鞋。

第二个游戏:站孤岛。

第三个游戏:过河拆桥。

第四个游戏:搭小桥。

师:玩的时候请你们尝试合作着去完成,我只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哦,看看哪组能完成!

2、幼儿第一次尝试。

师:你玩的哪个游戏?你们成功了吗?

幼儿交流合作的方法。

师:那现在你们还想不想再去尝试一下?刚没成功的可以再去试一试,刚已经成功的可以去玩玩你感兴趣的游戏。

3、幼儿第二次尝试。

师:这次你们成功了吗?你们这次是怎么合作的?

师小结:原来合作也是有一些小技巧的,只要我们互相谦让,相互协商,相互配合,合理分工,就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一件事情。

四、联系生活,运用合作。

1、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游戏中也会有很多事情需要合作,那你看到或遇到过什么合作的事情吗?

2、教师小结:看来,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互相合作,什么事都难不倒我们,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合作、合作愉快!

3、那现在就让我们众人划桨开大船吧!(播放音乐退场)

大班社会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

1、知道图书以及生活中的数字作用很大,有各种不同的用处。

2、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儿童读物若干本,有关条形码的录像(书店里顾客付钱时的情景片段),各种有关数字的录象或照片。

活动过程

1、在图书中寻找数字朋友。

幼儿自由阅读图书中的数字。

说说自己寻找到的数字。

2、讨论:这些数字的作用。

提问:你在哪里找到数字的。

这些数字朋友有什么用处呢?

说出一种数字(页码、目录、条形码、价格、折纸书中的步骤图)的作用,幼儿就在书中找出相应的数字,体验他的作用。

3、欣赏录像,了解条形码的作用。

提问:你看见了什么?

条形码在书的什么地方?

为什么要贴条形码,它有什么作用?

4、欣赏照片,了解数字的不同作用。

5、总结:数字朋友的作用真大,不同的数字组合就有不同的作用,他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

大班社会活动方案4活动目标

1、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合作及协调能力。

3、幼儿初步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熟悉并会表演《拉拉勾》。

2.、场地准备:布置一个表演舞台。

3、物质准备:电脑、投影仪、课件《小猴找朋友》、《找朋友》音乐各一。

活动过程

1、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组织幼儿玩音乐游戏《找朋友》,体验交朋友的快乐。

2、播放课件,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教师结合课件,通过学习故事《小猴找朋友》,让幼儿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好朋友。

(1)讲述后提问:小猴子为什么前三次没有找到朋友?妈妈是怎么对小猴说的?第四次小猴子为什么很快找到了朋友?

(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找到更多的朋友?

3、游戏《猜朋友》,在合作中增进彼此友谊。

(1)一名幼儿上台说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征,如:她是个女孩子,有长长的辫子,会弹钢琴,眼睛大大的。

(2)其他幼儿根据描述特征猜出这位朋友是谁。

(《猜朋友》这个游戏环节很受幼儿的喜欢。每个孩子都有好朋友,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欲望。而且这些孩子相处快一年了,谁是谁的好朋友幼儿一般都知道,所以当幼儿上台说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征时,下面幼儿猜测的准确很高,几乎没有错的,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非常好。在这个环节中,一方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了幼儿拥有好朋友的自豪感,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4、谈话活动《说优点》,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分组开展谈话活动:说出朋友的优点,并说说自己应该向好朋友学什么?

(幼儿先分组讨论,再归纳总结,幼儿不再局限于自己好朋友的优点,而是从众多幼儿口中认知到不同好朋友的优点,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规范了幼儿的行为标准。)

5、歌表演《拉拉勾》,幼儿学习与朋友闹矛盾的处理方法。

(1)幼儿随音乐进行表演。

(2)表演后启发幼儿讨论:如果你和朋友闹矛盾了,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拉拉勾》是幼儿比较喜欢的音乐律动,歌词讲述的是幼儿由生气到和解的过程。幼儿与好朋友共同表演律动后,再来讨论怎样解决朋友间的矛盾,让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中打开了话匣子,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如:惹朋友生气了赶紧说"对不起";讲笑话给朋友听;和好朋友握握手和好等。)

6、教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社会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纸盒制作的木头人;各种图案标记;音乐《眉飞色舞》、《兔子舞》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请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

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

木头人出现

提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木头人讲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动)

2、幼儿帮木头人脱掉“外衣”。

请部分幼儿帮助木头人脱掉身上用纸盒做的“外衣”。

3、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听音乐表演。

二、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

1、观察并讲述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

表演时,教师提醒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跳舞的时候他身体的哪些地方在动?表演结束,提问:你看到他跳舞时身体的哪些地方动了?(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2、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

教师巡回指导。

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按顺序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上你喜欢的标记。(幼儿自由探索)

3、幼儿相互交流,并把有标记的部位动给对方看。

师:找一个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动给他看一看。

4、请个别幼儿展示,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并启发别人模仿。

5、听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

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动,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让你的身体动起来吧。

三、通过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1、讲述运动后的感觉。

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贾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

2、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

3、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

你看到人们做过什么运动?(做操、打球、打太极拳、跳舞、健身广场锻炼、跑步……)

4、小结:为了健康,小朋友们从小要喜欢运动,经常运动。

四、表演《眉飞色舞》

公开课《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第二篇】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掌握了看拼音识字,听读识字等方法。能够根据偏旁想字义,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这些识字方法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巩固。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教材第二册。这是一首儿童诗,朗朗上口,语言生动活泼,充满了童趣,贴近儿童的生活。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一个人快乐不如大家在一起更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怎、独、跳”等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会读“”“跳绳、踢足球、讲故事、听音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一个人是快乐的,正集体中更快乐,从而培养团队友爱的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快乐的感觉。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四线格和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怎么都快乐》,我们明白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齐说),一个人快乐,不如和大家在一起更快乐。

2.熟读课文

表演读:一人读第一段,和同伴一起读第二段,由此顺延,最后全班一起读最后一段。

3.读字词,把表示动作的词语图上颜色。

出示生字卡片:怎、独、跳、绳、讲、得(多音字)等13个生字,指名读,学生齐读。

出示词语卡片:跳绳 踢足球 讲故事 听音乐 打排球 玩游戏

拉火车读,学生齐读。

二、指导书写生字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个生字,出示“玩”和“当”,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两个字的书写要求。(玩,左窄右宽,王的末笔横改提;当,上下宽窄相当)

2.教学新生字(黑板上画好四线格和田字格)。

1)读一读,认一认

出示五个生字“讲、许、很、行、音”。

指名看拼音读,拉火车读,齐读。

通过读生字,你发现了什么?(讲和许都是言字旁,很和行都是双人旁)

2)指导书写

讲:怎么记住这个字呢?学生发言,言+井=讲(加一加的方法),老师在黑板**写笔顺,学生观察字形和老师书写,注意占格。(右部下横稍长,竖撇在竖中线上)学生描红,写三遍,老师巡视指导,在黑板上写出存在问题的字,让学生观察有哪些问题。再对比自己的字进行改正。学生组词(讲课)(讲话)

许:同“讲”的教学方法,(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午上横短下横长。学生描红,注意占格。老师巡视,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观察有哪些问题,进行改正。学生组词(许多)(也许)

很:教学方法同上,注意双人旁的书写,上撇短下撇长。学生组词(很多)(很好)

行:教学方法同上,左边的。双人旁比右边的高。学生组词(行人)(行走)

音:教学方法同上,(加一加的识字方法)中间一横稍长,竖撇在竖中线上。学生组词(音乐)(口音)

三、练习

1.学生在练习本**写生字,每个三遍带拼音。老师巡视指导,写完之后学生互评,找出不足加以改正。

2.学生重读课文,找出学过的会写的字,想一想还能组哪些词语。

教学反思:《怎么都快乐》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以快乐为主题,读起来朗朗上口。本课共两课时,我第一课时以课文阅读和识字为主,第二课时以教学识字为主,,集中进行识字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分析字形,记住字形,对于汉字的书写能够更及时的纠正。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总结识字规律,如何更快的记住字形。掌握生字的书写,体会识字的快乐。

怎么都快乐教案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音乐活动;提问;有效

一、音乐活动中提问的现状

(1)问题层次偏低,没有形成认知冲突。以歌唱活动“逛公园”为例,在这次观察活动中,教师所提的问题过于简单,例如,教师问:“出现了谁?”幼儿都可以直接回答出来,缺乏置疑和认知冲突,无法激起幼儿观察和比较的兴趣,教师以简单的集体应答来取代幼儿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了幼儿思维的虚假活跃。

(2)提问以教师为主体,模式单向、封闭。通常是“教师问幼儿答”的模式。大多数问题是由老师发起,幼儿没有能力或者是教师根本没有为幼儿创造发问的机会,教师在掌控着提问。例如,教师问:“大熊来了要怎么唱?”整个活动都在教师问、幼儿答的过程中进行,这样的提问不能更好地促进师幼互动,其存在没有什么意义。

(3)无效提问较多,无法激起活动兴趣。“喜不喜欢?漂不漂亮?想不想?愿不愿意?好不好听?表演得好不好?”这些无效提问充斥着整个活动。教师这种口头禅似的提问,早已让幼儿形成习惯性的回答,教师问得越积极,幼儿感觉越无趣,因为答案永远只是一个。这些问题无助于幼儿思考,不能调动其积极性。看似师幼互动很积极,实则空洞无味

(4)提问模式固定,缺乏个性化的提升。教师在设计提问时,都有固定的模式,提问时总跳不出这些固定的模式。例如,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往往都是“你听了这个音乐有什么感受?你觉得是谁来了?你能学一学吗?”这些问题好像是每个活动必须要问的,而且适用于每个年龄层次。

二、如何在音乐活动中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的提问应抓住关键,激活经验,注重个体,把握时机,启发思维。这样幼儿才能在教师的提问中受到启发与激励,才能创造出丰富的艺术形象,才能更好地促进师幼互动。

(1)提问紧扣教学活动目标,要抓住疑难点。幼儿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案例片断(一)《森吉德玛》。教师:请小朋友一边看图一边听音乐,想一想图上的画面和音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教师:哪一幅图与第一段音乐比较像,哪一幅图与第二段音乐比较像?提问没有使幼儿在音乐的表现要素和形象之间建立起联系,而简单地停止在“像什么”的层面上。

案例片断(二)《森吉德玛》。教师在设计音乐欣赏活动“森吉德玛”二度教学时,预设在引导幼儿熟悉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音乐元素上去分析作品。教师:前半段音乐,我们可以怎么朗诵?为什么?幼儿:因为音乐比较抒情,感觉很放松的。教师:那画面上的牧民在做什么呢?感觉怎么样? 幼儿:拉琴、看风景,感觉很安静。教师:后面一段怎么啦?为什么?幼儿:因为音乐越来越快,感觉很开心热闹。

我们不难看出案例一中教师预设的问题引导幼儿的想象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象上,画面内容和音乐的表现要素没有联系起来。而案例二中教师通过深思熟虑,进行改进,在活动前抓住教学的重难点,紧紧围绕着音乐元素作文章,让幼儿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段、理解音乐的表现内容,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让幼儿能够说出是音乐中的哪些表现让他们想象出这样的故事和表象。这样的提问才能让幼儿在轻松学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了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真正产生积极的师幼互动。

(2)提问具启发性,要拓展幼儿想象空间。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是艺术教学的重要目的。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开放性,从而让孩子体会到音乐作品之中甚至作品之外的审美意蕴,促进孩子自主、创造性地发展。

案例:歌唱活动“小树叶”。教师:这段音乐讲了一个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幼儿:是关于小树叶的故事。教师:(教师轻唱音乐旋律)歌曲里的小树叶怎么啦? 幼儿:小树叶掉了下来,离开了树妈妈。教师:为什么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幼儿:秋天到了。教师:它的心情会怎样呢?(难过、悲伤)教师:小树叶还会回到妈妈身边吗?为什么呢?幼儿:会。春天来了就可以重新长出叶子,小树叶就会回到妈妈身边。它的心情会怎么样?(开心)

在这个歌唱活动中,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提问,并进行启发,不失时机地将问题重新“抛”给幼儿,不必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引发幼儿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音乐里所真正表达的含义,创造各种动作来表现音乐作品。

(3)提问循序渐进,要推进幼儿思维进度。教师们不仅要设计好单个问题,而且是要精心设计问题的序列,使问题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从而不断推进幼儿的思维进度。

案例:歌唱活动“拉拉勾”。“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吗?事情发生后心情是怎样的?当你和好朋友不吵不闹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如果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了矛盾,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解决?”

这些问题展开的逻辑顺序可以有效地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部分。如果交换一下这些提问间的前后顺序就会打乱幼儿思绪,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不利于达到教学目标,更不利于幼儿和教师间的互动。

怎么都快乐教案范文【第四篇】

一、真

1.教学设计求真

原先我们上课用的是“教案”,主要是备老师怎么教,很少想到学生怎么学。现在课堂上我们用的是“导学案”,主要考虑学生怎么学。那么,导学案的设计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目标定位要准,教学流程要结合实际,操作性强,不能为了形式上的华丽而费尽心机,要真真实实地引导学生怎么学。

2.课堂过程求真

我们现在的课堂有“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小结反思”“达标测评”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做到真实有效。“自主学习”一定要通过学生的自学掌握该环节应该学会的内容,“交流展示”和“合作探究”一定要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把疑问带到小组讨论,形成统一意见,不能追求表面的热闹,而给学生抄袭的机会。这里面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和捕捉细节,统观全局,及时指导。

3.教学效果求真

以数学学科为例,教学目标的达成往往不是显性的,它体现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产生的效果,因此,人们对数学学科的评价往往落脚在课堂上师生的配合程度,却忽略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收益怎样。课堂上我们不要掩饰学生的认知矛盾,也不要怕学生犯错,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思考与表达,注重学生形成知识的过程,还要注重学生是否能解题、会做题。

二、实

1.从学生实际出发

我们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因此,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不是教师自己的喜好。作为教师,要非常清楚地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想学什么、认知规律如何。“和谐快乐”课堂希望老师课前充分估计学生的心理需要与认知实际,做好充足的准备,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情况、情绪变化、喜好程度、创新意识、探索精神等反应,从而统观全局,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在师生愉悦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

2.从教师实际出发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情感态度等方面,从而合理地运用教学策略,同时也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新课程改革十年来,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纷至沓来,我们每个人要不断加强学习,吸取营养,但是也不能人云亦云,什么东西好就捡过来用,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符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要有自己的个性和教学风格,不能一味的追逐潮流,更不能在追逐潮流中迷失自我。“和谐快乐”课堂正是希望每一位老师能够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用自己的教学技能与方法驾驭好每一堂课,成为有特点的老师。

三、美

1.放飞学生思维

“和谐快乐”快乐课堂不能由老师以完整、完美甚至是无懈可击的讲解来取代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是要放飞学生的心灵和思想,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实现和同学、老师的真正交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感受心灵自由带来的快乐。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68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