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颐和园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87282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颐和园精编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颐和园》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学会认读“颐、耸、阁”等生字,理解“横槛、堤岸,神清气爽”等词语,初步了解“游览顺序”。

2、学习“长廊”、“万寿山脚下”两处景点,感受景物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不同的描写方法和观察顺序。

3、感受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恢弘的气势和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动词掌握“游览顺序”中移步换景的方法,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受景物的不同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如何根据景物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1、大家出去游玩过吗?都去过哪?

2、如果大家出去游玩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像这样的文章,我们叫做“游记”。板书:游记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1篇游记。我相信,学完这篇游记,对于大家怎么来写游记会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二、揭题导入:

1、这篇游记的题目叫做《颐和园》。(课件1出示课题)伸出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来写这个“颐”字。板书:颐和园。一起来读课题。

2、析题意,简介颐和园。

(1)知道这个“颐”字是什么意思吗?(课件2出示字意选项)颐:①面颊;②养,调养(身心);颐养天年。

应该选择哪种字意?(第②种)

(2)谁在这里调养身心,颐养天年呢?(慈禧太后,皇帝)

(3)这颐和园是北京西郊的一个清代皇家园林。园内湖光山色,相映生辉,令人流连忘返。

三、初读感知:

1、那课文到底是怎样将颐和园内的景色描写下来的呢?赶紧打开课本P87.

2、课文都预习过了吗?谁能告诉我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

3、老师想跟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文,我读1、6自然段,四个小组分别读2、3、4、5自然段。准备好了吗?好!我们一起来合作朗读这1篇游记。

4、听出来了,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你们的预习工作做得很不错!在这里,老师有几个生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的。

(课件3出示字词):横槛

(1)指名认读,请他当小老师领读。(课件3出示生字):堤

(1)谁能把这个生字读准确了?指名读,齐读。

(2)你在哪里看到过堤?堤就是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

(3)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两个难读的生字读一读。

5、咱们一起读过课文了,那作者笔下的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那是一个怎样的公园?你能从文中找出明确的语句告诉我吗?(引导学生找出第1、6自然段)(课件4出示这两个句子):

(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6、咱们一起来读一读。看,开头出现了一句,结尾又出现了一句与开头照应。老师告诉大家,这种写法叫做“首尾呼应”或者“首尾照应”。板书:首尾照应同学们也可以在自己的习作中采用这种写法。

四、梳理文脉,学游览顺序:

1、同学们都挺会读书的!那接下来,拿起你的笔,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横线划出交代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

2、指名交流,(课件5出示找出的四个句子):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3、依照作者的旅游路线,你能找到作者游了哪些地方吗?(课件6出示红色突显地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随机板书:长廊——万寿山——

昆明湖

4、总结规律:就这样带着你走,带着你游,观赏各个景点的写作顺序为游览顺序。板书:游览顺序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做好批注。

5、我们再来把四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整个游览顺序。

6、现在,老师再把我们刚才对颐和园总印象的句子分别给他加在首尾。(课件7出示句子):

(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3)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4)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5)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6)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7、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男生读首尾句,女生读中间交代游览路线的句子。

8、好,你看,开头和结尾都有了,中间的游览顺序写得也很清楚了。我们游览的文章就这样写,行不行?

9、对啊,文章要写得生动,不仅要写清楚游览的顺序,还要把景物描写具体。板书:景物描写

五、品味语言,学景物描写:

(一)走进长廊

1、那接下来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景物。我们的第一站是——长廊。

2、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个长廊到底是怎么样的?让你觉得印象深刻的词句,可以做上记号。开始吧。

3、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说说,长廊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4、学生讨论交流。

(1)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A.自由读句子。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长廊的什么特点?(长)

B.从哪些地方可以让你感受到这长廊的长?(一眼望不到头)还有呢?这长廊到底有多长啊?(点出数字)找得真准确!七百多米长,咱们这教学楼前面的走廊大概100米长,哪位同学帮老师算一算,得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走廊啊?对啊!7个!长不长?让我们来读这句话,体会它的长!

C.教师小结:这句话用了具体的数字:七百多米,273间,把长廊的长形象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以后,我们在自己的习作中也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来,再来把这两句话来读一读!

过渡:你还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长廊?

(2)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A.这句话能让人感受到这个长廊很美!

B.谁知道横槛是什么意思呀?课件出示“横槛”。

C.横槛上都画着什么呀?仅仅是这些吗?你从哪里知道并不只有这些的?对啊,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课件出示动画。你从横槛上的画中都看到了什么?

D.喜欢这些画吗?咱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仅仅喜欢还不够,这长廊可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啊!你们该不该感到自豪呢?那再来读一读!

过渡:长廊横槛上的画给了我们美的享受,你还觉得长廊哪美?

(3)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A.我么一起来读一读。神清气爽什么意思?对啊,站在这里,感觉空气特别清新,顿时身心愉悦。咱们再来读一读。

5、师总结:这就是又长又美的颐和园长廊。让我们再来把这描写长廊的一段一起来读一读,感受感受。

(二)抬头望万寿山

1、走完了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此时,作者抬头望到了什么?(佛香阁,排云殿)

2、瞧,这就是颐和园的佛香阁。这跟你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什么很像?(塔)

3、课文是怎么来描写佛香阁的?课件出示句子: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

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

4、你体会出这是一座怎样的佛香阁?(闪闪发光)这就是闪闪发光的佛香阁。咱们再来读一读。

5、排云殿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句子: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6、这又是一座怎样的排云殿啊?(金碧辉煌)瞧,这就是金碧辉煌的排云殿。一起读这个句子。

7、站在万寿山的脚下,我们看到了闪闪发光的佛香阁,看到了金碧辉煌的排云殿,感觉气势是如此雄伟!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读!

六、总结:

(结合板书)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走访了长廊,感受到那是一条又长又美的长廊。来到万寿山脚下,我们被佛香阁和排云殿的雄伟气势所震撼。那作者笔下的昆明湖又是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板书:?我们下节课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游赏!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游记

首尾照应

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景物描写长、美闪闪发光

金碧辉煌

教学反思:

《颐和园》这篇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移步换景,写得很有特色。课文开头与结尾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的教学,我的设计意图即是要以课文为载体,用阅读教写作。通过句子的提炼来渗透文章是按“游览顺序”谋篇布局;通过语言的品味来感悟景物描写的不同方法。一课时的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颐和园》教案【第二篇】

教材分析

1.本册第五单元教材以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专题,《颐和园》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五组的第2篇精读课文。本组共3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1篇略读课文《秦兵马俑》,介绍的都是我国的“世界遗产”。《颐和园》这篇课文描述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景色。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四年级学生在识字写字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在词义句意的理解上还欠缺,他们在三年记忆学过参观游记的文章,对这一类问题并不陌生。

二、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画面、感受美景的能力不够完善。

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借助工具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zh09)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想象作画,学写广告词,编写顺口溜等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颐和园》教案【第三篇】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增强对颐和园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会用“耸

立”“隐隐约约”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难点:

利用网络制作一份“电子小报”并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

教学准备:

网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介绍颐和园的有关资料。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⑴自渎课文。思考:作者抓住颐和园那些景物来描写的?

⑵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段意)

三、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耸立、掩映、神清气爽、隐隐约约、葱郁等词的

含义。

四、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可分三段也可分六段)

五、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详)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网络查寻资料制作一份“电子小报”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颐和园是我国首都一处著名的景点那里历史悠久、景色怡人,是旅

游观光的好去处。昨天,同学们随老师走马观花初游了颐和园,已经领略到了颐和园的美。谁来回忆,昨天的游览路线?

二、出示游览图,复习课文描写顺序。

(学生复述,教师电脑演示)

提问:初游颐和园,你感觉怎样?(美)课文一开始是怎样写的?(读课文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美丽的景色?

三、学生自读课文,摘抄优美词句,体会课文的美。

1、学生自读课文勾划出优美词句,说出美在什么地方。

2、电脑输入,感情朗读。

过渡: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再加上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让我们感到颐和园更美了!

四、指导学法,明确学习目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1、出示学习方法:

⑴读:找出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⑵看:利用校园网、互联网查看相关图片、录象、文字资料。

⑶讲:自己来作导游把美丽的景色描述出来。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解决些什么问题呢?

五、聘请小导游。

1、分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推选“颐和园小园长”。

3、师:下面请小导游们到颐和园的网站上去收集资料,制作一份电子简报,

向游客解说!(电脑出示制作步骤)(请学生读)

制作步骤:

㈠网络浏览查寻相关资料。

㈡复制图片摘抄文本。

㈢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演示文稿。

(要求:每一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制作好以后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解说)

六、网络浏览查寻,收集资料制作电子作品,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在颐和园网站上查阅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自主查阅协作交流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难点)

七、展示汇报,协作交流,演、讲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二、四自然段)

过渡:我们现在就跟随小导游,去“颐和园”领略无限的风光。

(一)团长介绍(历史等背景资料)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长廊)

1、组长汇报。(边讲边演示)

2、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组员补充。

4、游客质疑,导游解答。

5、理解课文内容:

①通过导游的讲解,长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长)

②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的?请用笔勾出来。怎样朗读才能体会到长廊的

长?(学生读)教师指正:哪些音要重读?(电脑出示语句品读)

③长廊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电脑演示帮助理解)“几千幅画没有哪两

幅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④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向前看……向上

看……向两旁看……)

⑤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长廊很美,为什么作者这样

描写就让我们感到长廊更美了呢?(写作方法:用词准确;抓住特点来描写;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从下→上→两旁。还写出了感受。)

⑥过渡:在长廊参观真是美不胜收。我们不仅能看到五彩缤粉的彩画,

闻到淡淡的花香,还能享受微风的轻拂。

(三)第三自然段。(万寿山)

⒈导游解说。(山上景物)

2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通过导游的解说你知道万寿山上有哪些著名的景点?你觉得这些怎样?

怎样的美?请你用书上的语言回答。

4学生质疑。理解“耸立”的含义。(出示佛香阁图片帮助理解)

5过渡:那琉璃瓦光滑透亮而且是黄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

排云殿,一排排宫殿富丽典雅,光彩夺目。真是雄伟壮丽!(结合图片演示)

(四)第四自然段。(在万寿山上鸟瞰)(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

过渡:要是登上万寿山,在山上俯看整个颐和园的景色那将是怎样一番情

景呢?

1学生按照:读—看—讲的方法自主学习

(电脑出示学习方法)

⒉质疑品读。(电脑出示优美语句进行品读)

①品读:葱郁的树丛……………朱红的宫墙。

“葱郁”是什么意思!葱郁的树丛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反复朗读)

②品读:昆明湖…………一块碧玉。

作者抓住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来写?用什么方法来描写的?(静、绿、比

喻)这样描写你觉得怎样?(美)现在我们就通过朗读来体会昆明湖的美吧!(重点轻读:静、一镜子、绿、一碧玉)(电脑出示相关资料)

③品读:此时此刻……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体会“滑”的含义。(结合视频理解)

3师:在万寿上上能观赏到这么美的景色,真让我们大饱眼福。我们看看

小导游会怎样给我们解说呢!

4导游解说。

5过渡:水平如镜的昆明湖倒映着翠绿的柳条,湖水显得更绿了。置身这样的环境中让我们感到如入仙镜,下面就请昆明湖的小导游们带我们去游览。

(四)学习第五段

⒈小导游解说。每位导游只抓一处景物来讲解:历史—17孔桥—和小岛……

⒉重点讲解17孔桥:

昆明湖上有著名的景点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读后回答,(洞多。柱子多。狮子多。)(结合视频理解)

(五)齐读第六自然段。(总结归纳:物多景美)

八、刚才我们随着导游在颐和园里细细地游览了一番。

那你最喜欢哪处景物呢?请你用几句话写出你的感受(学生在电脑中完成)

九、总结:

今天我们在颐和园里作了一次免费旅游。颐和园那绚丽多姿的美景让人留连忘返,小导游们精彩美妙的解说更让我们领略到了颐和园的无穷魅力。我们祖国有这样秀丽的景色瑰丽无比的历史文化,真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

第三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完成课后练习。二、朗读训练。三、指导背诵。四、听写。

附录:教学构想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0课,这是1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1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文美。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摘抄课文中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词句,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通过网络浏览查阅,制作电子作品,调动学生全

员参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国际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利用Internet中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学生通过在颐和园的网站上查阅、收集颐和园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制作电子简报来理解课文内容。制作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把学生分成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大小组。教师教给学生制作简报的方法。各小组根据不同的分工查阅相关景点的资料。活动中,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任务自主查阅,在网站上复制有典型意义的图片,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通过小组内的协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电子简报制作好后,通过小组内的解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加强自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按照读、看、讲的学习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学生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这样学生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这一节课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学得轻松而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颐和园》教案【第四篇】

教学内容

这篇讲读课文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首先弄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文中所写的几个景色的方位。然后,着重理解几个主要景色的特点,抓住最能表现特点的重点词句,展开想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习目标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3、学会本课新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课件,你想说什么呢?

二、学生自学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解决生字词。

3、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4、小组代表汇报,集体纠正问题。

5、自己读课文,要求正确。

6、两人一组互相检查,要求正确流利。

三、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轻声读课文思考。

2、小组讨论。

3、代表发言,阐明理由:

第一部分:(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第二部分:(2~5)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部分:(6)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清。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8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