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诗加“腰” 教案(精编3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给诗加“腰” 教案(精编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给诗加腰范文1
《礼记》有一句,“君子必佩玉”,说明了古代的风俗。古时候腰中佩饰不同的玉,甚至还成为官衔高低的表现。至于《红楼梦》里贾宝玉腰身上的佩玉钉铛,那就更不必说了。
而《古诗十九首》有:“使君从南来,……腰中鹿卢剑”,腰中必佩剑,更是古时男人们的一种实用装饰,既表现了男子的英武之气,更是为防身之备。秦始皇以九五之尊高坐在宫廷之首,侍卫环立,亦必腰不离剑,可见在古代,男人对剑的衷情。也全靠有这一把须臾不离身的腰中佩剑,才救了秦始皇的命。当荆轲图穷匕首现,操起匕首刺向秦皇之时,秦始皇仓促中全靠须臾不离的一把佩剑得以自保,不然早命归黄泉,历史改写了。李白虽一介文人书生,可是腰中必佩之物也总是一把利剑,衣袂飘飘之际,腰中之剑若隐若现,更显得李白的脱落潇洒。李白起码写过八首与腰中佩剑有关的诗,其中最有名的当数《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充满了豪侠之气,颇得从古至今之男人们的激赏。主政黄埔军校,对每位毕业生必亲赠一把腰中佩剑,算得承传了古风,也是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在历史上亦能作为美谈。
当代男人腰中的风景已不再是玉和剑了。在中国二三十年前特别是时期,腰中的风景多为一条军皮带,亦称武装带,那时候连女子也“飒爽英姿五尺枪,不爱红妆爱武装”了。我小时候每见大哥哥大姐姐们腰中扎着的这一条皮带,就羡慕得不得了,我的一位远房哥哥从军队复员回来,从此他那一条武装带就成了我的专宠,早晚都得欢天喜地地扎在我的腰上,不仅须臾不离,还要到处去显摆炫耀,深怕别人没看到。
上世纪九十年代男人《阿拉文库·》腰中的风景是一部会“唱歌”的BP机。BP机别在男人的腰上,时不时唱起“歌”儿来,提示他“有你忙啦”,是对男人事业的肯定和赞美啊。那时候能有一部别在腰上的BP机,是成功男人的一种象征和标志。所以很多男人,有了BP机一定要在腰间别得显山露水。以前,那件穿在身上的T恤,下摆总是露在裤头的外面,现在要仔细地扎进裤头里,好让别在腰中皮带上的BP机显露出来。我一位试图扮装成功人士的表弟那时候就是这样,有时很久也没人呼他,他耐不住BP机的寂寞,就定时给它自己唱起歌儿来,娱乐一下,弄得蛮搞笑。
给诗加腰2
说真的,我们学习《太阳的话》时,刚开始我只是单纯的认为这是1篇拟人
化的诗,经老师介绍,我才知道,这是作者艾青到达延安些的第一首诗。还有《天净沙·秋》,它跟《天净沙·秋思》差不多,不过两首诗相比起来,《天净沙·秋》这首诗会略胜一筹。
给我最深印象的文章是:《给诗加“腰” 》这篇文章主要讲:苏小妹给黄山谷,苏东坡出题:给诗加“腰”,苏小妹的“腰”略胜一筹。其实,苏小妹的“腰”
好在“扶”字的拟人化更准确,它既写出了风的轻微和柳的纤细,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姿态。“失”字好在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
通过诗歌,我缺乏许多知识,所以我要加紧学习更多知识。同时,我也发现了许多读诗方法:读诗时一定要懂得比较同一类题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也要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
读诗的方法还有很多,还需我们一起探索。
我已迈入诗歌的殿堂,进入了诗歌的百花园,找到了那一颗闪亮的明珠……
给诗加“腰”3
综合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的过程,作为构建语文基本素养的这四个方面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为学生装上了聆听世界和心灵的耳朵,带来了讨论质疑的声音,拓宽了阅读触发的视野,提供了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五年级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展了“走进汉字王国”、“学写研究报告”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便接触到了语文诗歌综合实践活动。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科学地开展语文诗歌综合实践活动呢?
诗歌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新课程下的诗歌教学如何进行,运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诗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及能力,是语文老师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次语文诗歌综合实践学习,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以“了解诗歌”为主题,开展搜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活动。提出活动建议,也提供若干必读材料,除了学习专题和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以外,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师生有相当大的自,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学生通过小学六年的诗歌学习及本单元综合性学习,在朗读、欣赏古诗的同时,了解了更多关于诗歌的知识,知道了诗歌如何分类,知道了从古至今诗人辈出,还揣摩着如何欣赏名家诗篇。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学生通过对一首首古诗及现代诗歌的学习,也对诗歌产生了浓厚兴趣,有了“蠢蠢欲动”的创作欲望。
因此,在教学阅读材料《给诗加“腰”》这篇文章时,我根据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学习目标,一改往昔的教授方法,先讲述贾岛“推敲”的故事导入活动,引出活动主题:孩子们,可见古人写诗用字非常讲究,真正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的中心字,让诗句更优美、更传神,这就是诗中的“腰”。回想我们学过的诗词,你能举出一些有关诗“腰”的例子吗?紧接着学生列举出了《春夜喜雨》和《泊船瓜洲》中的“好”、“绿”因一个字而出了名的古诗,学生了解到古诗背后还藏着不少故事,诗人常常为了用上一个合适的词可谓绞尽脑汁。然后自然引入文本故事,我先让学生比较了坡、黄山谷、苏小妹三人给诗句“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所加的“腰”,体会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当最后我提出让学生也来当一回诗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再给“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腰),说出诗眼时,学生顿时来了兴趣,有的学生可是在那儿摩拳擦掌,未完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大家你一字,我一言,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全班总共31人,参与给诗加“腰”的就有28人。讨论中,我还允许学生对自己所加的“腰”进行修改,达到自认为的最佳答案。在“轻风细柳”一句中,学生加入了“吻”、“抚”、“邀”、“唤”、“依”“挽”、“伴”、“托”等词语,而在“淡月梅花”一句中,学生又加入了“藏”、“颂”、“赏”、“思”、“衬”、“戏”、“绣”、“俯”等词语,这些拟人化的诗“腰”,赋予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以人的灵性,使诗意更显活力和深意。然后我又让同学们共同评议,点评哪个用得好:“伴”很真实,“邀”很生动,“吻”很自然,“戏”很个性,并评选出最佳答案,让学生领略、体味着诗的魅力。
细细品味三位古人所加的诗“腰”,再将同学们自己所加的诗“腰”与之比较,就会让人滋生一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后生可畏之感。紧接着,我乘胜追击,对本教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我又说出“美人()珠帘,深坐()蛾眉”,让学生给这两句中间各加一个字,作为诗的“腰”,组成五言联句。在“美人珠帘”中,学生又加入了“掀”、“绕”、“舞”、“挑”、“揽”、“拨”等词,在“深坐蛾眉”一句中加入了“皱”、“锁”、“拧”等词。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把自己对诗句的感受、理解完全融入诗中,写出了不同的句子,道出了不同的意境。对学生的遣词造句、审美、理解、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真是水到渠成。整个过程中我以“腰”为点,举一反三,不仅真正让学生体验了一次诗歌创作的乐趣,活而不乱,动而有序,学生有较大自,并寓教于乐、启智于趣,而且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达到了事半功倍、引人入胜的效果。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培养一代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让学生拥有一颗诗心,语文诗歌综合实践教学无疑是一个突破口,让所有语文教师积极行动起来,探索诗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给诗加“腰”不算是一件新鲜事,只不过是拓宽了诗歌教学中综合学习的途径,虽然有些学生加得不是很好,但是他们多多少少有些收获。由此,我体会到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只要我们在把握好“综合”的同时,更好地把握好“语文”,始终绷紧“语文”这根弦,人人参与、形式多样、灵活设计,合理渗透,就能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做到真正让每一位学生亲历研究、展示的过程,一起“活”起来、“动”起来。在诗歌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综合性学习,让每位学生都收获成功的喜悦,就能在推开“综合”那扇窗之后,欣赏多彩的语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