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一年级上册教案《画》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669260

【导言】此例“一年级上册教案《画》精编3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画一画教学反思1

一、有关背景:

该班的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本次活动内容《摸一摸,画一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美术学科小学二册教材。通过这内容活动,学生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大胆地进行探索、造性的自主表现,使“绘画’感觉’的表现“有零的突破。本人是一位年轻教师,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在教学工作中能努务钻研,积极探索。现今正参加市重点课题“小学美术教学与学生素质发展探究“的研究,及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本人从研究课题入手,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摆脱“权威“阴影下自由、自信、自主地创造表现。

二、实施:

T:拍手时你感觉到什么?

S1、S2:痛、热、麻、痒、很吵、有风。

T;老师一直在想,这么多的感觉,我们到底能不能把它画出来呢?

(大部分的学生大声地回答“可以“,少部分摇头、一脸茫然。)

T:好,现在就请认为“可以“的小朋友到自己的位置上试试。

(大多学生立刻去尝试表现,个别学生一开始仍在座位上,在师的鼓励下才尝试;学生多数借助“手“来表现,还有个别学生的作业是空白的。)(组织学生回座位)

T:我们用电脑来搜索几位幸运的小朋友,看看他们是怎么画“感觉“的?(搜索,并用投影仪展示作业)

T:你画了什么“感觉“?是怎么画的?

S3:我画“麻“的感觉,手上一点一点的。

T:哦,原来是用“一点、一点“可以画“麻“的感觉。(再搜索、展示,这次学生的作业是张空白纸。)

T:你在拍手时有什么感觉?

S4:痛痛的。

T:还没想出什么办法来画“痛痛“的“感觉“,是吗?好,老师刚才看了大部分同学的作业,有一些小朋友还没想出办法来,没关系,继续努力。(组织学生摸冰,体验摸冰的“感觉“)

T:小朋友想一想,能不能请以前认识的那些“线宝宝“,“点宝宝“还有“色彩玉“来帮助我们画摸冰的“感觉“呢?这次你能不能不画手,直接画出“感觉“呢?(学生尝试表现,师巡视指导。)

T:谁愿意上台,介绍自己画的“感觉“,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S5:我画“湿湿“的“感觉“,一圈一圈的水珠。

T:这位小朋友已经可以不画“手“而直接画“感觉“了。还有哪位小朋友再来介绍一下。

S6:我是画“很冰很冰“的“感觉“,我把白色和蓝色涂在一起,这样觉得很冷。

T:原来“感觉“是可以画的,而且还有很多种方法。(组织学生欣赏范图,引导发现同一“感觉“的不同表现方法,和同一方法表现不同“感觉“。)(再次组织学生触摸多种物品,体验更多触觉,并进行表现。这次学生的作业较为大胆,懂得借助点、线、面及色来表现抽象的“感觉“,但表画画是局部的,无法形成完整的作品。)

T:哪位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刚才摸到什么,有什么感觉,你是怎么画的。

S7:我摸热水,烫烫的,我用红色的油棒画“烟“。

T“有没有哪位小朋友也是画“烫烫的“,不过和他方法不一样的?

S8:我也是用红色油画棒画的,不过是这样这样的(折线),因为摸时还有点痛。

S9:我摸了冰,然后又摸面粉,就粘粘的,我用白色油画棒一直涂,涂得厚厚的。

S10:我是用白色油画棒涂得很均匀,就像面粉一样。

T:小朋友们,你们今天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呢?“感觉“可不可以画呢?

S:可以画的。

T:是可以画的,而且可以用自己的想法、方法来画。(延伸课堂,布置作业,结束活动。)

三、讨论:

1、学生三次的作业是不完整的,这样学生是否会缺乏成就感?现阶段学生是乐于去发现更多表现“感觉“的方法,还是希望有张完整的作业?延长第三次画的时间,能生能够形成完整的作品吗?

2、将教室分为授课区和动手操作区,是否更利于低年级学生的学生?若利于教学,又该如何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如何推广?

四、简析:

1、摆脱权威,学生个个“我能行“在平日的美术活中,学生时常会问老师“我可以这样吗“、“这要怎么画呢“,更甚者会说“老师我不会“、“我不行“。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有着绝对的权威性,对老师的依赖使他们渐渐失去了自己个性的思维、见解,他们在猜测中带着恐惧感求知。

设想,当老师的权威性消失了,老师的见解不再是碓一的、正确的,那么学生是否会大声说“我会!我能行呢!“本次活动,我着重探究学生在摆脱权威的阴影时,是否能带着自信进行难度较大的抽象的创作表现。在学生畅谈拍手获得的感觉后,我问学生“老师不知道这些“感觉“是否可以画出来,谁能够告诉我“感觉“到底可以画吗?可以的话要怎么画?“当学生听到老师也不懂的`消息,他们先是一阵骚动,接着兴奋地说:“可以的,我“教“你。“此时大部分的学生已忘却了表现抽象的恐惧心理,大胆地进行表现尝试,以获取“教“老师的成就感。这次的作业,只有少数学生尝试成功,大部分学生还是较为茫然。

在评价这次的作业时,对于尝试失败的学生我给予鼓励,而对成功的学生我不给予裁决式的评价,如“很好,痛的感觉是可以这样画的,这个小朋友动了脑筋,用自己的方法画了自己的“感觉“。还有其它画“痛“的方法吗?“这样,学生便懂得了“感觉“是可以表现的,而且是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现,不用和别人的。在第二次作业时,大部分的学生已能较大胆、较自信地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表现,作业较第一次有了明显进步。第二次评价,我鼓动学生展示同一“感觉“的作业,过作业的展示让学生认识到表现的方法是灵活的,没有绝对、统一的,各人的表现方法是没有对错的,只要是有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是对的、最棒的。

在第三次作业时,学生的心态十分的放松,他们已能大胆地用线、用色进行表现,在评价作业时,都自信地说出自己画的是什么“感觉“,用了什么方法。最后,我再次问学生:“感觉“可以画的吗?学生异口同声道:“可以的“。经过这次活动,我证实了当老师不再是个“法官“、裁判“时,当老师的绝对权威消失时,当老师假装和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一同求知时,学生会大声地告诉你“我能行“,这时的老师已教会学生最珍贵的东西,这便是自信。

2、新旧知识的承接在教学中的把握抽象的“感觉“可以借助点、线、面及色彩进行表现。一年级的学生已认识了多种的点、线、面,对常用色也有初步的视觉感受,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的知识进行“感觉“表现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之一。活动中,学生反复的探索作业并进行作业的评价,无意识地与以往知识连接,并有意识地运用线条、色彩的进行表现。然而时间的关系,学生的作业是局部的,无法形成完整的作业。若在作业前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用学过的点、线、面及色彩来表现,学生则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表现,作业是完整的、美观的。在教学中新旧知识的承接,是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联系,还是直接告诉学生?学生的探索过程重要,还是作业的完成结果重要?哪种方式更符合该年龄孩子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孩子的长期发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3篇1年级上册教案《画》,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画一画的相关认知。

画一画教学反思2

首先,我先讲讲我的教学设计意图《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这课主要的重难点是学生体会邻近色的和谐之美,我主要采用了9种环节,这9种环节层层递进。

环节包括:先让孩子们了解邻近色的概念,然后在了解邻近色的概念的基础上找邻近色,还添加了游戏环节来进行巩固。然后带领学生体会邻近色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紧接,以梵高《向日葵》局部临摹图引出辅助色,最后总结表现一幅色彩和谐的画就是多用邻近色,小面积使用辅助色。这是我设计的整个环节。

整堂课程也有不足之处: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漏掉了课题的展示,在第二个环节中才插空展示出来。还有就是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机制,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有待提升。但是勉县实验小学的孩子表现的特别棒,所以今天也请听课的老师给我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更快地成长,谢谢大家!

一年级上册教案《画》3

活动目的:

1、尝试用笔肚画出荔枝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能力。

2、通过画荔枝,体验水墨画活动的乐趣。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PPT、毛笔每人两支、宣纸、颜料、墨水、调色盘、抹布。

活动重难点:

尝试用笔肚画出荔枝的主要特征。

添画叶子、叶梗。

活动过程:

一、出示荔枝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T: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T:荔枝是什么样子的呀?(圆形,红色,果壳上的花妥)

二、出示荔枝的范例,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1、教师示范

T:这是水墨画的荔枝,请你们来说一说哪些地方是用笔肚画的,哪里是用笔尖画的?

T:荔枝圆圆的,我们用笔肚画。果壳上的花妥是用笔尖画。

T: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荔枝是怎么画的吧。

T:我们先用毛笔蘸淡墨曙红色,用笔肚画,把毛笔躺下来,左边一半右边一半变成一个圆,画出来圆圆的荔枝。

T:我们等墨水干一点后,再用笔尖蘸深的曙红色把果壳上的点画出来。

T:画叶子用笔的什么部位画?

T:我们换另一只毛笔用侧锋画出叶子,用同样的方法画一组叶子。最后用中锋画出叶梗。

2、幼儿整体讲述

T:看了老师刚刚画的水墨画荔枝,请你们来说一说我们第一步先画什么?(果实)第二步再画什么呢?(花妥)最后一步画什么呢?(叶子、叶梗)

3、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T:现在小朋友们来试一试吧。

教师适时指导幼儿拿笔和用墨的方式。注意画面的布局,及绘画时的先后顺序。

四、教师讲评,活动结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66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