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编3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编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运用,能结合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2、渗透尊老爱幼的教育。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教具: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引入。
师: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好吗?(生按师要求击掌)(如上拍4下、左拍3下。。。)
二、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1.谈话: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动物园玩好吗?瞧,一大早就有人来买票了,有几个人在买票?(4个)
2.提问:(出示一位老爷爷)这时来了一位老爷爷,现在有几个人?(5人)老爷爷排第几?(第五)如果你是排队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回答)
3.谈话:真棒,我们小朋友都非常尊敬老人,让老爷爷先买票。(电脑演示老爷爷走到最前面)
4.提问:戴帽子的小男孩叫小明他排在第几?(第2)
不戴帽子的小男孩排第几?(第五)
5、提问:排第2的是谁?(戴帽子的小男孩)师根据学生回答把第2个人圈一圈,指出排第2个的就是戴帽子的小男孩一个人。
6.提问:排第五的是谁?(不戴帽子的小男孩)师根据学生回答把第5个人圈一圈,指出排第五就是不戴帽子的小男孩一个人。师随学生回答即时板书:
5个第5个
2个第2个
你还知道谁排在第几?(生答)
看了这幅图你还想说些什么呢?
师适当提示:如排在前3个的是哪几个人,后4个的是哪几个人…。
师:象5个、2个、3个等等是表示一共有几个人(板书:几)而第5个,第2个、第3个等等不管第几个都是指其中的一个。(板书:第几)揭示课题
三、动手操作,明确新知
谈话:几和第几你们清楚了吗?现在我们要准备进动物园啦。瞧,门口挂了很多灯笼。(出示插图)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点灯笼好不好?灯笼什么颜色?(红色)
提问:先听清楚要求,从左边起涂色(让生动作示意)注意第一行要求什么?(涂4个)第二行呢?(涂第4个)
让学生打开书本按要求涂色,指名一生上前涂色,集体校对。
此时师再提出要求:“第一行从右往左数涂4个灯笼,第二行从右往左数涂第4个”
涂4个和第4个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四、组织练习、关注发展
1、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小明他买了2张票,想邀请小丽一起去看,他来到小丽家。(出示图)你们看,小丽家住在第几层?你是怎么数的?(从下往上)
(2)谈话:猴子杂技表演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去看吧。(出示图)小猴子们正在表演猴子捞月
提问:你看到图上有几只猴子啊?戴帽子的小猴在第几个?
2、想想做做第4题
(1)谈话: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呢!(出示图)
(2)提问:这两幅图哪边是表示小动物们上山的?哪边是表示小动物门在下山?
上山的小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小猴排在第几?
下山的小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第三是谁?
3、想想做做第5题
(1)谈话:(出示图)山那边正在举行什么比赛呢?
(2)提问:比赛开始了,5号车上是谁?还有谁来说说几号车上是谁?开在最前面的是谁?
(3)提问: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后面是几号车?
你还能说些什么呢?(让生同桌互说然后交流)
(4)小朋友们“几”和“第几”你们清楚了吗?“几”和“第几”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5)师:“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4、想想做做第3题
(1)谈话:比赛结束了,下面开始颁奖典礼了,(出示图)
(2)提问:你看看谁得了第一?谁得第二?谁得第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五、全课,全面巩固
提问:动物比赛结束了,小朋友们都回家了。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会用几和第几说一句话吗?
六、拓展练习
1、师生互动拍手游戏
①让学生用几和第几的相关知识表达出老师击掌的轻重
②师提要求让生击掌,如“拍5下,第3下轻”“拍3下第2下最重”“拍5下前3下轻后2下重等等”意在进一步体会几和第几的含义。
2、请4个学生上台,排成一行。
①说说从前往后数,XX排在第几?说说XX同学从左往右数是第几,从右往左数又是第几?等等
②师排到队伍中和生一起做游戏。如“现在几个人?老师的右边有几个人?左边有几个人?等等
板书设计:
几和第几
5个第5个
2个第2个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新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2
实数
1、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①实数的分类
②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开方开不尽的数,如√7,√3,√2等;
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π/+8等;有特定结构的数,如…等;
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等2、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①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②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0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
③倒数
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0没有倒数。
④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⑤估算
3、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①算术平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0的算术平方根是0。
②平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注意√a的双重非负性:√a≥0;a≥0③立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表示方法:记作3√a
性质: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a=3√-a,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4、实数大小的比较
①实数比较大小
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②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
数轴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求差比较:设a、b是实数
a-b>0a>b;
a-b=0a=b;
a-b<0a
求商比较法:设a、b是两正实数,
绝对值比较法:设a、b是两负实数,则∣a∣>∣b∣a
平方法:设a、b是两负实数,则a2>b2a
5、算术平方根有关计算(二次根式)
①含有二次根号“√”;被开方数a必须是非负数。
②性质:
③运算结果若含有“√”形式,必须满足:
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6、实数的运算
①六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②实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和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③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2.利用计算器计算发现规律,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制造冲突,引出课题
1.出示口算题1354×367,要求30秒钟内完成。
2.师:这么大的数目的计算,要在30秒内算完,你们感到怎样呢?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为学习新知实现知识的迁移。给学生留下问题,制造悬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劲头。
二、介绍几种计算工具
1、认识算盘。
(1)介绍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
(2)介绍算盘的组成;算盘的上轴上每颗珠子代表5,下轴上每颗珠子代表1。
(3)关于算盘你还知道什么?运用算盘计算要根据珠算的口诀,正确地拨珠。
(4)完成教材24页看算盘,你能分别写出下面的数吗?(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集体订正答案。)
2、认识电子计算器。
(1)现在人们常用的计算工具是电子计算器。
(2)拿出自己的电子计算器,结合第24页图示,了解各个键的名称及使用的方法。
On/c:谁知道这个键有什么作用?
Off:谁知道这个键有什么作用?
(3)运用计算器计算要按题目的计算顺序来按键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的名称和作用,能很好地促进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用计算器计算
1、教学例1。
(1)板书386+179 825—138
先估算这道题大约得几?怎样估算?引导学生按步骤按键计算出结果,试一试CE键有什么作用。
练一练:4468+1792 32010—8925
(2)自己试一试:26×39 312÷8估算大约得几?怎样估算?再用计算器计算。
(3)练习用计算器计算:63×7842 365×734 327180÷492
(4)完成教材26页做一做第1题。
2、教学例2。
(1)用计算器算出例2几个算式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小组讨论。(从9999×2起,结果是一个五位数,中间是3个9,两头分别是1,8(9×2);2,7(9×3)…
(2)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结果吗?试一试(写在书上)那9999×6和9999×8的结果又是多少呢?。
(3)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2题。
111105÷9=()
9÷9=1 1111104÷9=()
108÷9=()11111103÷9=()
1107÷9=()111111102÷9=()
11106÷9=()1111111101÷9=()
四、应用反馈
1、完成练习四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计算的结果。
2、练习四第3题。
师先介绍收据上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如何计算相应的金额。再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笔算,一人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3、练习四第4题。
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个算式的得数,再找规律,最后直接填写后面算式的得数。
五、作业练习
教材练习四第7、8题(学生独立完成)。
六、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