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质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独立探究,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乘法口诀的来源。
(二)过程与方法
1.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借助数轴这个直观模型,初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完全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总结并牢记口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发展创造空间。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和来源。
教学难点:掌握8的乘法口诀,会灵活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编制口诀表格,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趣揭题
1.猜谜语。
(1)课件出示谜语:身穿硬袍,手拿剪刀,口吐泡泡,走路横跑。(猜一种动物)
(2)课件出示一只螃蟹。
教师:你们知道一只螃蟹有几条腿吗?
2.揭示课题。
(1)请小朋友们用水彩笔在准备好的纸上,用最简单的方法画出一只螃蟹,注意画出螃蟹腿的只数。
(2)收集学生作品,选出最精美的作品,并复制8份,张贴在黑板上。
(3)接下来大家就一起探究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激发兴趣,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体验数学。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主动探究。
(1)依次出示:2只螃蟹。
教师:1只螃蟹有8条腿,2只螃蟹有多少条腿呢?(16条)
教师:那么,3只、4只、5只、6只、7只、8只螃蟹又有多少条腿呢?
课件出示数轴,指名填写。
(2)看数轴填写。
螃蟹歌
1只螃蟹( 8 )条腿,2只螃蟹( )条腿,
3只螃蟹( )条腿,4只螃蟹( )条腿,
5只螃蟹( )条腿,6只螃蟹( )条腿,
7只螃蟹( )条腿,8只螃蟹( )条腿。
(3)说儿歌。
小朋友们面对面坐好,我们一边拍手,一边说儿歌。
2.编制口诀。
(1)创编口诀:1个8是8,2个8相加是16。我们除了可以用加法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乘法计算)
(2)小组交流。
学生分组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3)举例说口诀,例如:“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因为有2~7乘法口诀的基础,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熟悉的螃蟹素材,得出连加结果后呈现在数轴上,并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编制出8的乘法口诀。再在小组内交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收集信息,学习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三)多种方法,熟记口诀
(1)读口诀,找规律。
①全班齐声朗读8的乘法口诀。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想一想每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规律。
③指名背口诀。请记得好的同学介绍自己记忆的小窍门,其他同学可以借鉴他的方法,再来记一记。
④讨论:觉得哪一句比较难记?
预设:想某句口诀学生可能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根据8的连加去想;
方法二:根据学生记住的口诀适当的加(或减)一个或几个8的办法去想,
⑤根据一句口诀我们可以想到几个乘法算式?(两个)
(2)对口令,记口诀。
①游戏:一个同学说口诀的上半句,另一个同学接下半句。
②小结:8的乘法口诀句数多,积的数目较大,记忆有难度。所以我们要先记住一些容易记住的口诀,再根据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来记忆其他口诀。大家不仅要能按顺序背口诀,还要能打乱顺序背口诀。只有熟记口诀,才能更好地应用口诀。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8的乘法口诀的记忆,由于前面已经学过了2~7的乘法口诀,所以教师相信学生有自己记忆口诀的方法,放手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对于记忆有困难的孩子,帮助其寻找规律,借鉴经验,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归纳、迁移、类推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及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美丽的动物乐园,长颈鹿正在跟小动物们开会。
长颈鹿说:春天到了,大地开始复苏,南方的小鸟又回来了,我要为他们准备几间房子。
小猴子说:我们也参加盖房子的劳动。长颈鹿伯伯,飞回来多少只小鸟?几只小鸟住一间房呀?
二、讨论计算方法(独立尝试)
观察画面上飞来了多少只小鸟?如果每间房子住6只小鸟,需要准备几间房子?
三、体验乘、除法的关系
1、动物乐园飞来了一些小鸟,如果每间房子住6只小鸟,有7间房子可以住多少只小鸟?
怎样列式计算?用哪句乘法口诀?
生:67=42(只) 六七四十二
2、动物乐园飞来42只小鸟,每6只鸟住一间房子,需要准备几间房子?
动物乐园飞来42只小鸟,平均住在7间房子里,每间房子住多少只小鸟?
观察以上三题,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正确迅速地进行除法口算的关键是什么?
四、变式练习
如果来了48只小鸟,长颈鹿需要准备几栋房子?
五、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练一练的题目。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篇】
教学内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40-4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并以此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脑、认真计算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你问我答的数学游戏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技能以及有条里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
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懂图意。
二、教学过程
1、看一看
仔细看图,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自己在下面练习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2、说一说
你根据这幅图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会解答吗?
3、议一议。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大家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过程。
有没有尚未解决的问题?提一提。
4、练习
教师提问,学生看图回答。
同桌两人合作,一问一答。
三、练习
综合练习
写出你知道的5道乘数是4的算式。
3( )=6( ) 5( )=4( ) 5( )=( )5
4( )=38 29=3( ) 1( )=( )1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53=15(只)
背书包的小动物有几只? 33=9(只)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 34=12(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 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33=9(只)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篇】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发现、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
2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以魔术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通过扑克牌魔术的演示引出研究课题,激发学生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兴趣。
魔术设计:师取出若干张非中心对称的扑克牌和一张是中心对称的牌,按牌面的多数指向整理好(如上图),然后请一位同学上台任意抽出一张扑克,把这张牌旋转180°后再插入,再请这位同学洗几下,展开扑克牌,马上确定这位同学抽出的扑克。
(课堂反应:学生非常安静,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做动作。每完成一个动作之后,学生就进入沉思状态,接着就是小声议论。)
师重复以上活动。
2次后提问: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老师手中的扑克牌图案有什么特点?
(2)你能说明为什么老师要把抽出的这张牌旋转1800吗?(小组讨论)
(反思:创设问题情境主要在于下面几点理由:(1)采取从学生最熟悉的实际问题情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感悟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对相关具体问题情境的探索作为开始,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新知识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扑克魔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获得的答案将是丰富的。在最后交流归纳时,他们感觉到,自己在活动中“研究”的成果,对最终形成规范、正确的结论是有贡献的,从而激发他们更加注意学习方式和“研究”方式。这也是对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发展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可行。)
2.教师揭示谜底。
利用“Z+Z”课件游戏演示牌面,请学生找一找哪张牌旋转180°后和原来牌面一样。
3.学生通过动手分析上述扑克牌牌面、独立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得到答案:
(1)只有一张扑克牌图案颠倒后和原来牌面一样。
(2)其余扑克牌颠倒后和原来牌面不一样,因此,老师事先按牌面的多数(少数)指向整理好,把任意抽出的一张扑克牌旋转180°后,就可以马上在一堆扑克牌中找出它。
(反思:本环节是在扑克魔术揭密问题的具体背景下,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总结、归纳,进一步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特点,发展空间观念,突出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性。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概括能力,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发现思维的火花。)
(二)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探究:
1.师问: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与这张扑克牌一样,旋转180°后和原来一样?
生举例:线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飞机的双叶螺旋桨等。
2.你能将下列各图分别绕其上的一点旋转180°,使旋转前后的图形完全重合吗?(先让学生思考,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利用“Z+Z”演示其旋转过程。)
3.有人用“中心对称图形”一词描述上面的这些现象,你认为这个词是什么含义?
(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力求让学生采取发现式的学习方式,通过“想一想”、“议一议”、 “动一动”等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克服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明晰,建立模型
1给出“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2.对比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列出表格,加深印象)
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直线有一个对称中心——点沿对称轴对折绕对称中心旋转180°对折后与原图形重合
旋转后与原图形重合
(四)解释、应用与拓广
1.教师用“Z+Z智能教育平台”演示旋转过程,验证上述图形的中心对称性,引导学生讨论、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利用计算机《Z+Z智能教育平台》技术,通过图形旋转给出中心对称图形的一个几何解释,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2.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板书: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3.师问:怎样找出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
(两组对应点连结所成线段的交点)
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若是,请找出其对称中心,你怎样验证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回答。
讨论:根据以上的验证方法,你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回答。
讨论:根据以上的验证方法,你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
5逆向问题:如果一个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讨论回答。
6你还能找出哪些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反思: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追求的一种学习方法,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否则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于我在上课时强调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由当天的小组长组织进行,并由当天的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的活动情况(每个小组有一张课堂合作学习参考表,见附录)。)
(五)拓展与延伸
1中国文字丰富多彩、含义深刻,有许多是中心对称的,你能找出几个吗?
2.正六边形的对称中心怎样确定?
(六)魔术表演:
1.师:把4张扑克牌放在桌上,然后把某一张扑克牌旋转180o后,得到右图,你知道哪一张扑克被旋转过吗?
2.学生小组活动:
以“引入”为例,在一副扑克牌中,拿出若干张扑克牌设计魔术,相互之间做游戏。
(新教材的编写,着重突出了用数学活动呈现教学内容,而不是以例题和习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究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收获,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同时能调节课堂的气氛,培养学生之间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意识才会充分地发挥出来。)
四、案例小结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两段话,正体现了新教材的重要变化——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同时强调了数学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现实性的生活内容,能够赋予数学足够的活力和灵性。对许多学生来说,“扑克”和“游戏”是很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也具有现实性,即回归生活(玩扑克牌)——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可以让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学习的数学应当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身边的数学”。这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就能在游戏中学得轻松愉快,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篇】
《克和千克》:
第一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3、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
(5)板书: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1000克=1千克
齐读: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
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4、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称一称
教学内容:课本第87~8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课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分工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进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
2、能够用老师提供的称,来称量物体质量。
教学难点:
巩固对质量单位实际概念是认识。
教学准备:
天平,盘称,适量的生活用品,如水果,蔬菜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实践、操作领悟新知
1、称一称。
(1)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如果想知道同学们带来的水果蔬菜的质量,可以用什么方法?
要称我们就要用到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称。这些称各有什么用途?
(2)下面我们来重点实践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盘称和电子称。
出示挂图称水果、蔬菜。
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能把书中的苹果数一数吗?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
(3)分组活动。
明确活动要求: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4)刚才我们使用了盘称称物品的质量,是用什么作单位?请小组长上来汇报一下本组称的结果。
(5)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大家发现1千克的水果、鸡蛋有几个。鱼有几条?
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你们带来的其他日用品的质量有多少吗?你估计的理由是什么?把估计的结果写到书上。
(2)称一称,验证学生估计的结果。
(3)请大家看书上的图,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鱼,大家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1题。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2题。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9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