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评课稿【范例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4697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评课稿【范例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分数的基本性质评课稿【第一篇】

张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采用“自能学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让学生自我发现,在探究中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一条成功的教学经验,为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做了良好的示范。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学得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具体表现在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即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知识灌输,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是让学生背知识、做题目。

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它不仅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负担加重,泯灭学生创新精神,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跨世纪人才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既忽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多种需要和潜能,又忽视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力,也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的突出表现,其结果是学生学习能力较低,各种能力发展缓慢。即使有点成绩,也是高耗低效急功近利的做法。

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有知识和技能发展的人,而且是具有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勇于进取的人,具有科学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的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培养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必须改变我们的传统模式,变“接受性教育”为“创新性教育”;必须改变我们传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

张老师采用 “自主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了一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在实践中让我们体会到: “自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第二篇】

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时,首先,进行了复习,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知识,什么是比?比个部分的名称,以及求比值和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又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及作用(通分、约分),商不变的性质及作用(小数除法的计算或简算)。

过渡:比、分数、除法之间是有联系的,那么比会有什么样的性质呢?学生猜测。

其次,探究比的基本性质。通过求比值6:8,12:16,得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即两个比相等,6:8=12:16,观察前项、后项的变化,6:8=(6×2):(8×2)=12:16,发现规律: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上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观察12:16=6:8,前后项的变化,12:16=(12÷2):(16÷2)=6:8,发现规律:比的前项、后项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把两条规律合在一起,就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过渡:学了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呢?

接着,教学化简比。先介绍什么叫最简单的整数比,然后化简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

最后,进行了全课总结。

回顾本节课,探究比的基本性质及化简比讲的较细致,学生掌握的也不错,会背比的基本性质,及灵活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整数比、小数比。同时本节课根据比、分数、除法的联系,渗透了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另外让学生明白知识是为了应用,明确学习的目的,不尽人意之处是由于时间关系,小数比的化简没有教学。

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第三篇】

1、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必备的材料。

教学时首先创设一个活动:你能移动一个小数点,使被除数、除数变成另一个小数而商不变;你能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变成分数值不变的较小的分数吗?使学生置于数学活动中,并在这个活动环境中调动其数学现实,从而发现、小结数学现象或规律。复习小结出’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

2、让学生充分发现。

学生理解了以前学习的内容,表面上看没有多大的联系,其实是潜在的迁移,发现了"小数、分数变大或变小"这一数学现象后,教师通过创设情景,让他们开展讨论、分析’分数、小数、比’之间如何’变换’,从不同的例子进行探讨,从而让他们主动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使学生不仅品尝思维结果,还欣赏到思维过程的无限风光。

3、教师适时点拨,催其探究。

课堂讨论学生欲知如何’变换’而无从下手时,教师及时指点迷津,"可以借助我们举的例子来分析",为学生探监点明方法。当学生小结规律时,教师用拖足的语气引起学生的反思,如:照这样下去会发现……。进而引导学生对已发现的规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会激励学生深入探监。

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第四篇】

比的基本性质的学习是学生在理解了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我先通过让学生回忆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让侯根据上节课学习的比的意义里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让学生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只是迁移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在讲解化简比的时候,还是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知道,一般情况都要用分数的最简形式表示结果,那么比是否也有最简形式呢?然后学生展开交流,小组合作,令我以外的是学生讨论的结果竟然是那么的恰当,节省我很多讲授的时间,也就给练习更多的时间。但是学生在总结上语言还是不够简练,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还是把控不够,不敢放手让学生探讨,教师扮演的角色时间过于多,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还需加强,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有些欠缺,备课时多学情还没备到位。

六年级数学《比基本性质》评课稿【第五篇】

一、成功之处

1、合作交流中收益。

通过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到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中来,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理解他人的见解,在交流中获益。

2、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会了类比的思想方法,培养了语言表达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约分的基础上,学习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约分方法。这一过程由学生自己学习、归纳,这样学生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学起来也不觉得困难,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类比的思想。由学生自己归纳,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

通过对等式的变形填空练习,让学生观察分子或分母变化,想分母或分子的变化,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整节课下来,效果还不错。

二、存在问题

1、学生基础差(思维基础和知识基础都差),对因式分解的知识点忘记的比记住的多,我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复习。当分母是多项式且能分解因式时,往往没想以先分解因式,或不会分解因式。

2、约分的结果有的不是最简分式或整式(公因式没找完)。

3、由于时间问题,练习做的不多。

三、思考与措施

1、完成教学任务与学生参与时间的矛盾。

课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而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而在这堂课的有限时间内中,给予学生思考、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时间还不够充分,这也是教师平时教学中的困惑和矛盾,如何来协调的确值得探讨。

2、要精练课堂教学过程,从而真正达到“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这一宗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94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