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全册教案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488098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全册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1

一、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2)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能力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题观察物体

教学课时1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难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型新授课

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

一、导入新授课

二、自主学习 质疑释疑

三、合作探究 突出重点

四、课堂达标 基础过关

五、课堂总结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 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1、观察投票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观察,你能指出这个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3)汇报交流。教师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

学习例1。

1.出示视图1:这张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看了这张图,你能把它摆出来吗?(学生分组操作) 分别从它的前面、侧面、上面观察,你分别看到的是怎样的形状?分别把它们画在方格纸上。相同吗?

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1-2名同学说一说)

(2)P13做一做。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全册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减法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不仅知道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还知道减法其数学模型。

成功之处:

1、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搭建学生学习的脚手架。通过减法性质的复习,建构减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于新知的学习,不感觉困难,而是通过推想,得出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两个数的积。

2、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掌握两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例题的教学采用了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知道每种方法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

不足之处:

1、练习中注重了基本形式的练习:4800÷25÷45100÷3÷17,忽视了变式练习,导致错误率高的问题。

2、部分学生对于特殊数的简便计算还存在计算错误。

再教设计:

1、注重对课堂节奏的把握,掌握好练习的时间和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做到习题精而少,有针对性。

2、注重对习题的变换练习,全面而缜密的设计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3

《梯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后安排的教学内容。学生已通过操作、实验、探索等积累了探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本方法与策略(即剪、移、转、拼等),并初步领悟了“新旧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教材如此安排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不仅巩固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且能初步形成这种思考问题的习惯,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仍放在帮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上。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回顾上几节课的内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容易将转化的方法迁移到这节课来。

二、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有多种方法,比如两个相同的梯形拼接成一个平形四边形,从一个梯形的对角线剪开,成两个三角形,还有从梯形的中位线剪开后拼成平行四边形等到。我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汇报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确是利用转化的思想把梯形转化成已知的图形来推导的思想,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与初步的假设、实验、验证等科学探究能力。

三、在练习中巩固提高

本节课的练习既有直接运用公式计算的简单运用,又有等积变形的思考,还有计算垒成梯形的圆木的根数。对于计算圆木的根数,有些学生是层层计算解决,有些学生把这堆圆木的横截面转化成一个梯形,运用梯形面积公式来解决,在交流中让学生认识运用梯形面积来计算的方便性。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4

这节课概念多,知识零碎,不容易讲好。这一课,知识目标比较清晰,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画三角形内部的高”。

课的开始,我出示了一些世界上有名的建筑,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建筑上都有三角形,或者整体造型近似于三角形。然后出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说说,对于三角形自己都有哪些知识储备,然后引入课题——继续深入认识三角形。对于“三角形的概念”这一知识点,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让其机械的记忆,而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最终得出结论。首先,让学生试着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并且在画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接着观察自己的三角形有哪几部分组成?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只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就是三角形?出示几个图形让学生判断是不是三角形,通过前两个三角形的判断得出三角形是封闭图形,所以“相邻的两条线段的端点必须相连”,通过第3、4个图形总结出三角形必须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这里重点强调,“三条线段”“围成”。这时,孩子们就在自然而然的观察中自己总结出了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

下一步,“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的理解及画法”,首先给三角形取名字,然后学习“顶点和它对应的边”。对于高的理解,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在四年级上册时,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和梯形的高,所以本课学生对于高的认识是有基础。于是,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顶点A如果想到它的对边去,有没有一条最近的路?”引导孩子们回忆出“垂直线段最短”,同时回顾“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几条垂线?”勾起学生联想到四边形时的高的含义,以及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高的区别,这些理解都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高的含义。接着,为了让学生清晰的展现原先思考中对高的表象,我出现了三幅三角形ABC不同的高的画法。在对比判断中使有点模糊的高的表象清晰起来。然后再让学生看看书中对高与底的解释,使文字与图结合起来理解。但这些还不够,由于学生之间阅读理解的差异性,我又以最直观的方法——电脑演示画高,达到使所有学生都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和底,如何画高这一目的。最后,让学生在自己刚上课时画的三角形上画高,同时发现一些孩子由于开始画的是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就不知道该怎么画高了。于是,我利用孩子们提出的这一问题,先引导孩子们观察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用画高的方法让他们看出两条边就是其余的两条高,再用电脑演示出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告诉学生钝角三角形其余需要延长边画高的方法不要求掌握,只是让他们了解即可。

最后,给大家抛下一个思考的问题,“我们刚才已经总结出三角形有三条边,那么这三条边又有什么特点?是不是任意长度的三条边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呢?”

由于引导学生学习“什么叫顶点对应的边”以及“如何画高”的时候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所以讲完画高时就已经下课了,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临时加上的……由于板书时,我只写了“三角形”(原本打算等讲到“特性”时再把课题补充完整的),所以这样收尾大家也没感觉到课没讲完,以为这节课我只是让大家学习初步“认识三角形”呢!

接下来就是学习“三角形的特性”了,这部分知识本来在四一班试讲的时候,讲出了,但是真正到四二班的时候,却没时间了……郁闷……

对于“三角形的特性”这一部分知识,我原本的设计是发给学生每人三根小棒(大家一样),然后我手里也拿三根和他们一样的小棒,让他们自己摆一个和我不一样的三角形,或者小组内摆出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三角形,通过动手尝试和比较,大家发现不管怎么所有摆出的三角形都是一样的,同时想一想如果是四根小棒可以摆成什么形状?接着通过拉一拉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形不管怎么拉都拉不动,也拉不成其他的形状,而平行四边形可以拉成长方形,通过比较得出三角形不容易变形,而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从这两个试验得出结论:三角形的稳定性不应该仅仅是因为学具中两种图形在拉的过程中有无变形,三角形稳定是因为它的三条边长度固定,所以三角形的形状也固定,不可能再围成另外一个形状的三角形,但四边形是可以围成不同形状的四边形的。从这点上考虑,我就在突破三角性具有稳定性这个重点时,加上一个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环节,结合学具和摆出的三角形更深一层次的体会三角形为什么会稳定性,会不易变形。

最后,让大家欣赏一些生活中带有三角形的物体,与课的开头照应,说明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是否善于捕捉“生活现象”,留意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课后作业是一个如何修理椅子和如何固定小树,这两个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够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知识就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

其实,这节课除了在本班没有讲完有些遗憾外,课后还感觉有些不太妥当的地方:

1、在引导学生比赛画三角形这一环节,我觉得可以带领学生拿小棒去拼一拼、摆一摆,那样会使他们更加明确三角形由三条边围组成。学生在画完并剪下三角形以后,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去摸一摸三角形,去深刻感知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也许那样会更好一些。

2、在让学生说出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三角形时,比如篮球架、书桌的什么地方有三角形构架呢?是不是应该引导学生说的再具体一些?避免给个别学生造成混淆?”

3、上册“画高”这一部分知识学生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说明上学期这一部分教师讲的不够扎实。

不管准备的多充分,预设的效果有多好,试课的时候有多成功,可真正的让老师们看到的是一节没讲完的课,最起码教学目标没有完成,所以这节课还是失败的。没关系,只要看到了这次绊脚的石头,下次才会想出更好的办法除掉它,才不会再次忽略它。

2021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目的: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方面

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填空(投影出示)

(1)是(    )分之一。          里有(    )个。

(2)10个是(    )。           10个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教学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

1000÷10=      100÷10=     10÷10=      1÷10=

(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

(1)填写

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

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米?(板书:

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

(2)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

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③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④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⑤完成"做一做"。

(5)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

①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②出示,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三、巩固发展

1、填表格:

2、判断:

(1)里面有4个( )

(2)35克=千克( )

3、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独立作业:

六、板书设计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48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