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教案(精选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所见》教案(精选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古诗《所见》的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识记、运用、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
1、插图、录音机。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题
1、同学们,这是什么?
(出示知了图)
蝉(正音)
谁想给大家提个醒,读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谁听过它的叫声?能学它叫一叫吗?
3、听到它的叫声,你知道一年四季的哪个季节来了?
4、谁有过想捉蝉、捕蝴蝶、老小蝌蚪的经历或想法?
古时候,就有一位诗人叫袁枚,曾经见过一个放牛的孩子想捉树上的蝉,还把这个情景写成了一首诗,同学们想听一听吗?
(放录音)
5、出示课题:
所见
(同学们,这首诗的名字叫所见)
6、读课题:
所(正音)
理解“所见”。
(谁能告诉老师,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再听一次录音,边听边小声地跟着读一读。
2、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古诗,读之前,老师想问,读的时候,假如你遇到不认识的字,这么办?
归纳方法,自由读
3、谁想来读着首诗的同学请站起来大声读。
4、现在来个比赛,看南同学读的棒还是女同学读的棒。
5、还有那位同学想读这首诗?
6、谁来评平他读的声音怎么样,字音怎么样?
7、齐读。
三、识字写字
过度: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上的字你都会读了吗?
1、读字(指着有颜色的字):
正音。
2、真棒、假如这些字没有了拼音,离开了课文,你还会读么?
(出示小黑板)读词。
(出示字卡)自己读,开火车读。
3、同学们请看这个“黄”字,你能一口气用它来组三个词,并选一个词来说一个句子吗?
4、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几个字,(出示四会字)假如我们要写它的话,要注意些什么?
(观察、汇报)
5、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指导书写)
6、同桌互相评一评,看要提醒对方那一笔写得不漂亮,那一笔写得很漂亮。
四、理解词语、诗句
同学们,这时,我看大家有点累了,老师想跟大家玩个游戏好吗?
1、玩游戏:
指图说词(黄牛、牧童、鸣蝉、林樾)。
说规则,理解“林樾”。
2、玩游戏:
说词表演动作(捕鱼、捕蝴蝶、鸣、叫、喊)。
说规则,理解“歌声震林樾──忽然闭口立”。
3、同学们,请你再读一读这首诗,看看那里还有不明白的?
质疑。
4、表演读诗。
五、指导读书
1、小朋友,注意老师在古诗上标上的符号,你能细细读一读,把古诗读得更感人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引导。
2、齐读古诗。
六、背诗
过渡:同学门真棒,这回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把黑板上的一些字擦掉,看你们能不能读出来。
1、擦字(黄牛、歌声、鸣蝉、闭口立)背。
2、擦字(牧童、林樾、意欲、忽然)背。
古诗《所见》的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能在古诗的语言环境中识记本课生字“牧、童、骑、闭”,学习部首“马字旁”。
2、学会吟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趣味,熟读成诵。
3、借助看图说话,了解古诗的大致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吟诵古诗 ,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借助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看图说话。
教学过程:
一 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一)出示第一幅图,看图说话,学习生字。(图一:牧童骑在牛背上,张大嘴巴唱歌。)
1、看图,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练习说话,随机学习“骑”。
2、初步了解牧童,学习生字“牧”和“童”。
(1)简介“牧童”,出示“mù tóng”拼读音节。
(2)说说记字好方法(“牧、童”)。
(3)老师范写,引导学生注意看清字的笔顺笔画,正确书写。
3、用上“牧童”这个词说话。
(二)出示第三幅图,看图说话。(图二:牧童站在树下,抬头看知了。)
1、看图,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练习说话。
(三)揭示诗名,了解诗作者。
过渡:刚才,小朋友用一句话把你们看到的画面说清楚了,有位诗人把他所看见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诗。
1、出示:所见 , 齐读诗名。
2、出示:yuán méi ,指名拼读。
3、出示:清 袁枚 让学生了解袁枚是清朝的一位诗人。
二 初读古诗,指导朗读。
(一)初读古诗,随机正音。
1、自由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 正音:(振(zhèn)、林樾(yuè)、意(yì)欲(yù)、鸣(míng))
振?林樾(“樾”就是树阴的意思)??振林樾?(什么振林樾?)歌声振林樾。
意欲?(意欲干什么?)意欲捕鸣蝉?随机正音“捕、鸣”。
3、再读古诗(自由读 指名读)
(二)再读古诗,正确停顿。
1、老师范读。
2、学生练习(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齐读。
三 图文对照,说清图意,了解古诗的大致内容。
1、看图,找出与画面相对应的诗句。
2、仔细观察图一,看清图意,练习说话。
(1)(出示图一)引读诗句。
(2)听听歌声,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赞美这歌声。
(3)(出示)骑 唱歌 歌声…… 借助提示,说清图意。
(4)同桌练说
3、仔细观察图三,看清图意,练习说话,学习生字“闭”。
(1)(出示图三)看图思考:牧童站在树下,他究竟想干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引读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学习生字“闭”。
(4)理解“闭口”,引导想象牧童的心理活动,感受牧童的聪明与可爱。
(5)(出示) 一声不响 站 想 , 借助提示,说清图意。
4、根据诗的内容,想象画面,练习说话。
(1)联系图一和图三的内容,启发想象
(2)出示图二 听到 看到 ,借助提示,练习说话。
(3)学生自由练说
5、出示(图1??3),按一定的顺序把句子说清楚。
(1)同伴合作讲故事。
(出示)图1:骑 唱歌 歌声
图2:听到 看到
图3:一声不响 站 想
(2)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3位同学配合说话。
6、男女生比赛读。
四、 背背唱唱。
过渡:你看,诗人袁枚用简简单单的四行诗句把自己所看到的情景告诉了我们,还引发了我们的想象,这古诗真是太有魅力了!
1、同桌互背,指名交流。
2、吟唱古诗
(1)听录音
(2)生跟唱
五、 布置回家作业。
师:今天,我们通过读读,说说,背背,唱唱的方式学习了古诗《所见》,回家后,大家可以把古诗背诵或者唱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把古诗中有趣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古诗《所见》的教案【第三篇】
设计理念
针对低年级儿童特点,在情境中内化生字、词和诗句,教学中渗透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的学习。重视学习方法,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学习更多的古诗。
教学目标
1、比鲜侗究紊字,会写课后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痹谘习《所见》的过程中渗透想画面学古诗的方法。
3、碧寤峁攀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课件,或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积累展示,引入新课
1背楸逞生平时会背的古诗,齐背古诗。(要求:一边背古诗一边想象古诗的画面。)
目的:通过复习学生会背的古诗激发学习兴趣。
2苯樯茏髡咴枚。
目的: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新诗的愿望。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
1痹枚老先生可会写诗了,他把自己所见到的许多事情都写成了诗。有一天,他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出示全诗的情景课件),请你仔细观察。
袁枚老先生遇到了一件什么事?
2弊杂啥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痹俅味潦,把诗句读通顺、连贯。
4奔觳馍字。
(1)生字在诗句中出现,请生读。
相机点拨“牧”、“骑”、“欲”的记忆方法,做一做“闭”的动作等。
(2)生字从诗句中跳了出来,去掉音节读。
(3)齐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连贯。
三、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1绷范恋谝痪涫。
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这一句诗的动画。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读好这一句吗?
(抽生读—小组读—齐读。)
你体会到了此时小牧童的心情吗?是怎样体会到的?
2绷范恋诙句诗。
出示“意欲捕蝉鸣,忽然闭口立”的情景动画。师: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能读好这一句吗?体会小牧童此时的心情。
3敝傅祭识琳首诗。
指导方法:一边练习,一边想象诗句的画面。
(1)自由练习。
(2)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师范读,提要求: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边想象诗句的画面。
(4)听了老师的范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你能读好吗?
①指名读、齐读。
②背诵古诗。
四、指导书写,感受汉字美
1背鍪疽求会写的字,认读。
2惫鄄煺庑┳值慕峁辜肮丶笔画。
3痹谡饪沃杏腥个特别难写的字(出示:所、骑、然),观察要写好它们应该注意哪些地方,老师示范。
4毖生在田字格内临写。
五、总结学法,布置作业
孩子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用想画面学古诗的方法学习了《所见》,其实还有许多古诗在等着大家去学呢!老师建议你们在课后用同样的方法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学习更多的古诗,下次我们开个古诗展示会。
附板书设计:
所见
牧童
黄牛
鸣蝉
(快乐、有趣)
古诗《所见》的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zhèn yù chán hū bì
(1)出示生字词卡: 振 欲 蝉 忽 闭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 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 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 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了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l.熟读全诗。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 欲 捕 鸣 闭 口 立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
1.看插图,讲图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
1.比较字形。
振——晨 蝉——弹 忽——物 闭——闲
2.重点分析、记忆字形。
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
所:左边不要写成“户”。
3.指导书写。
六、.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教案点评:
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五言绝句《所见》,语言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本课教学从内容入手,引以情趣,配合直观的的图画,让学生边看边想,理解诗句意思。引入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从而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探究活动
1.收集有关袁枚的资料。
2.想象牧童捉蝉的。样子,看图联系课文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