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33274

【导言】此例“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精编3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1

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的好教材。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3.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5.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6.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学生自己走进大自然时经历的有趣事情或独特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

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说教学程序

一、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

出示法国梧桐树图片,鼓励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法国梧桐树的资料。交流谈话导入课题,鼓励学生看课题进行质疑:巴掌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并引导学生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说一句话。这样,一方面注重学生“说话”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生所叙述的内容都融入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同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但对话的基础应是学生潜心融入文本。在学生产生了读书兴趣、探究*后,让学生自读全文,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美读”打下基础。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3.检查自读情况。

4.熟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三、指导朗读,深入探究。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结合自身经历谈感受。

2.读第二部分,了解作者的发现,感受作者的情感。

(1)自由读第第二至九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有了新发现后,“我”有什么变化?

(3)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4)此时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第一次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四、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2.教师小结:我们要走进大自然,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年级上册语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备课教案2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板书课题,指名不同学生读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学生读后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

(2)想一想:课文中哪些段落描写了水泥道?请做好标记。

2.学生交流后整理:

第5自然段: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1)师:你看到的水泥道是怎样的?生反馈。齐读。

(2)师小结:让我们追随作者的视线,他先看到路旁的高高的梧桐树,再随着落下的树叶看到了脚下的水泥道,他是从上往下看的。原来他是这样观察景色的。我们再接着看看。

第6自然段: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1)生字教学:印。注音、书写、组词。把生字放回段落中读。

(2)师:你看到的水泥道是怎样的?生反馈。

(3)师小结:这时作者的视线又发生了变化。他先是看到近处水泥道的像一块地毯,接着看到水泥道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的路的尽头,也就是往远处看了。咱们再找找还有哪些段落描写了水泥道?

第7自然段: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生字教学:凌、增。用多种方法理解“凌乱”小结:理解一个词语可以用这么多种方法。

(2)指名读,齐读。

(3)师:这时作者的眼睛又仔细关注到了每一片落叶,说明作者此时是低下头去看的。

3.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作者首先是从上往下看的,接着是从近往远看的,然后是低下头看的。原来作者是这样观察眼前这条水泥道,发现水泥道很美的。

4.其实课文中关于水泥道的内容可不止这一些哦,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这篇课文,一边听一边想象文中的画面,感受水泥道的美。

5.听完,回想刚刚听到的内容,圈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同桌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预设:明朗水洼湿漉漉潮湿

读一读。并尝试用各种方法理解——随着学生的理解,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并相继小结归纳方法。

三、书写生字

1.指导“铺”字书写要点:注意横画要写得平稳,竖画要写得端正。横画等距、错开。练习书写“铺”。

2.晶:注意品字形结构。上略大,左下略小,右下略大。

3.紧:上下紧凑。

4.生联系书写,写完后互相评一评。

5.师展示写得较好的生字。

三年级上册语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备课教案3

设计说明

这是1篇优美的散文。一夜秋风、秋雨后,天开始放晴,一片片金黄金黄的梧桐树叶落在了水泥道上,为水泥道增添了美感。字里行间流露着“美的发现”,表达着“美的情感”。教案设计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来体会水泥道之美。通过反复诵读,想象文字所描绘的优美画面,体会语言文字使用的优美。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进行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鼓励学生观察周围景物,从而去发现美、记录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2.准备梧桐树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搜集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

2.寻找能体现秋天的美丽的事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出示梧桐树的叶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片叶子像什么吗?

2.是啊,在作家张秋生的眼中,这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板书:金色巴掌)那铺满这样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

3.板书补全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由实物引出,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引导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也可以问问同桌,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读一读要求会认的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与同桌交流,自己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认,交流识记方法。

(3)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考一考。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其中生字是带拼音的。开火车读这些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wāyìnlínɡzēnɡzōnɡxuē

水洼 脚印 凌乱 增添 棕色 雨靴

(2)课件中的词语去掉拼音,请同学读一读。

(3)抽读、开火车读字卡。教师强调:“增、棕”是平舌音。

洼 印 凌 增 棕 靴

(4)你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认?其他同学有哪些好方法呢?

(5)归类识字:“洼”,可先出示学生已经认识的“娃、蛙、挂”等熟字,通过比较偏旁,进一步体会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征。

(6)教师适当点拨:“靴”“棕”可以借助插图理解。

靴: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靴子?(课件出示图片:皮靴、雨靴)

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请学生来读一读。

(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2)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4)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自读课文,从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注重生字学习,通过同桌合作交流、互相检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在重点点拨时,通过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字族识字法等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1)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找一找不理解的词语,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和同学交流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重点点拨以下句子中的词语。

①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进一步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看到过的晴朗的天空是怎样的。

点拨: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明朗”的近义词是“晴朗”。出示晴朗的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理解什么是“明朗”。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句子。

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点拨:出示“熨帖”在字典中的解释:A.舒服;B.(事情)完全妥当。引导学生联系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明确选择“A”,“熨帖”在句子中可以理解为“落叶舒服地粘在水泥道上”。

③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点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联系上文“排列得并不规则”来理解“凌乱”。同时,请学生找出“凌乱”的反义词来理解“凌乱”。

(3)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样的。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法来理解。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________________时,天开始________________,院墙外的水泥道上铺上了很多的________________,就像铺上了一块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寻找近义词和反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最后采用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观察示范,指导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铺 泥 晶 紧 院 印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写。

3.学生汇报交流认为难写的字,教师重点点拨。

(1)铺: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甫”不要少写一点。

(2)印:左右等宽,不要忘了左边的横,右边是“卩”,不是“阝”。

(3)紧:要写得紧凑,特别注意下半部分“糸”的笔顺。

(4)晶:上边“日”居中,下边两个“日”分别在竖中线两侧。

4.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教师临写,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5.投影展示,师生评价。

6.出示词语,指名读。

铺满 水泥 亮晶晶 紧张 大院 脚印

7.练习书写词语。

8.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设计意图:经历观察、交流、示范、临写的过程,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抽读词语卡片:水洼 脚印 凌乱 增添 棕色 雨靴

2.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愿意说一说那条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过渡:那是多么美丽的一条路哇!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作者的笔墨去欣赏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设计意图:由复习词语导入,检测学生对生词的掌握。同时,回顾水泥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自然迁移到新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

二、诵读感悟,品析语言

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

画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仔细读一读,看看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美。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进行引导,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美”。

3.重点句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1)引导学生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来谈自己发现的美。

(2)读着这句话,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吗?

(3)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朗读时语气要舒缓一些。

4.重点句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1)引导学生抓住“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等词语体会水泥道的美。

(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

(3)作者把水泥道比喻成了什么?(作者把水泥道比喻成了地毯。)

(4)课件出示:水泥道像(    )的地毯。引导学生从这段话中,找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是块怎样的地毯,并试着读出这块地毯的特点。

(这是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地毯;这是一块闪闪发光的地毯;这是一块能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地毯……)

(5)指导朗读,语速稍慢,给人以美的感受。

5.重点句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优美的画面?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熨帖地”“平展地”“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来体会美。)

(2)课件出示路上铺着梧桐树的落叶的图片,配乐请学生欣赏。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

(4)配乐指导朗读。

6.读描写水泥道的句子,升华美的感受。

播放课件,在音乐中教师进行引读。

引读: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第二天,天开始放晴了,你看——(课件出示,指名读)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是啊,那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

了。——(课件出示,指名读)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多么美的一块地毯哪!仔细一瞧——(课件出示,齐读)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7.过渡:多么美的水泥道哇!看到这条水泥道,作者的心情怎样呢?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呢?

8.课件出示: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谈体会。

预设:从“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喜爱眼前的美景,不忍心破坏眼前的美。

从“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可以感受到作者喜爱那铺在路上的梧桐树叶。

从“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快乐。

(2)导引:作者把自己穿的那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喻成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作者把小雨靴比喻成了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更能表现自己对美景的喜爱。)

引导学生用轻快的语气,读出“我”愉悦的心情。

(3)指导朗读。

9.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美。

(1)多么美的景色!多么美的语言!这篇文章的结构也很美,聪明的你是否发现了呢?

(2)课件出示开头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开头: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结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3)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像这样,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在结尾处又写到了,这种写法就叫做首尾照应。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诗意,结构严谨,突出了作者对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10.总结:就像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条普通的水泥道,在这些落叶的装扮下变得更美。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发现这些美,并且用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让我们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种美。这体现了观察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呀!请你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描写水泥道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水泥道美的句子,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个别读、图文结合读、教师引读等多种方法,感受水泥道之美,感受语言之美。同时,关注文章首尾照应的写法,引导学生发现结构之美。引用罗丹的话作为总结,鼓励学生去发现美,去感受美。

三、赏析名篇,读写结合

1.过渡:一些著名的作家就特别善于观察、发现,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上学或放学路上的所见,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自由读“阅读链接”中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的片段,引导学生圈一圈作者在放学回家路上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再对比课文描写落叶的语段,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4.小结:《自报家门》的片段是以简洁朴实的语言罗列放学途中看到的各种作坊、店铺及师傅工作的场景,用较少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景物;课文是围绕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写法上两者不同。

5.过渡:把自己在路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6.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7.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8.教师点评学生写的话。

9.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美,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能用自己的文字来记录美。

设计意图:对比阅读,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课文及阅读链接内容的引领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动笔去写一写路上美丽的景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观察示范,指导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指名认读: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

2.独立观察生字,然后交流生字的书写要领。

3.教师示范,重点点拨:

(1)规:右边是“见”,不是“贝”。

(2)列、则:左宽右窄,注意“歹”“贝”的写法。

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

5.同桌互相评价。

6.出示词语,指名读。

排列 规则 杂乱 棕色 迟到

7.练习书写词语。

8.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掌握书写要领。同时,引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五、作业设计,拓展积累

1.找一找:走进大自然去观察,你从哪里找到了秋天的美?可以选取相关的事物留作纪念。

2.画一画:可以动笔画一画自己眼中美丽的秋天。

3.写一写:为自己的画配上几句话,描写画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观察美景,欣赏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启发学生有感而发,通过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发现的美。

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湿漉漉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发现美记录美

教学反思

这是1篇优美的散文,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铺满金色落叶的水泥道的美,并且借助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来直观感受这种美,从而感悟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注重理解词语的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寻找近义词和反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同时,注重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联系生活实际,请学生动笔去写一写上学、放学路上美丽的景色,学生写话兴趣很高,再现了自己眼中的美景。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133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