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学范文“《印度》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印度商务礼仪【第一篇】
印度商务礼仪
礼节礼仪
印度人相互见面的礼节,有合掌、举手示意、拥抱、摸脚、吻脚。一般两手空着时,口念敬语“纳马斯堆”,同时要施合掌礼。合掌之高低,对开者宜高,两手至少要与前额相平;对晚辈宜低,可齐于胸口;对平辈宜平,双手位于胸口和下颌之间。若一手持物,则口念“纳马斯堆”,同时要举右手施礼。对于长辈,或对某人表示恳求时,则施摸脚礼(即用手摸长者的脚,然后再用手摸一下自己的头,以示自己的头与长者的脚相接触)。摸脚跟和吻脚礼是印度的最高礼节。印度东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的人与客人相见时,总把自己的鼻子和嘴紧紧贴在对方的面颊上,并用力地吸气,嘴里还要叨念着:“嗅一嗅我!”,以示其对客人的崇敬。印度安达曼群岛上的森蒂耐尔人,在与久别挚友重逢时,双方要交替互坐膝头,并热烈地拥抱数分钟,以表示相逢后的喜悦心情。印度伊斯兰教徒的见面礼节是按其传统宗教方式,用右手按胸,同时点头,口念“真主保佑”。现代在社交场合上的印度男人们,也开始运用握手礼节了,但印度妇女除在重大外交场合外,一般与不与男人握手。
一般礼仪
正统的锡克教信徒头戴包头巾,不抽烟,不吃牛肉并且不剪头发。
进入印度人的住家要脱掉鞋子。
称谓与问候
见面与分手时,男人与男人握手。如被引见妇女,男人不与她握手而应双手合十,微微弯腰。男人不能触碰女,在公共场所不能与单身女人说话。
款待与馈赠
虽然正统的穆斯林妇女通常不与男人见面,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
来到印度人家里时,主人会给你戴花环,你应马上把它取下来以示谦让。
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牛在印度是神圣的动物。
穆斯林不吃猪肉,恪守教义的穆斯林滴酒不沾。
接受或传递食品时,一定要用右手。
作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交谈
印度人喜欢谈论他们的文化业绩、印度的传统、有关其他民族和外国的情况。
不要谈及个人私事、印度的贫困状况、军事开支以及大量的外援。
饮食习惯
印度人素食者多,且等级越高荤食者越少,等级低者才乐于吃肉食。由于印度南部气候炎热,当地人一般味重,嗜好辛辣性食性,北部印度人的口味相对就轻多了。印度是个香料之国。印度菜的烹调也极重视对香料的运用,主要调料就有十几种,几乎做每种菜肴都离不开。印度北部人烹制羊肉和家禽最为拿手,一般的炮制方法是将鸡肉、羊肉或其它肉类切成小块,腌好后用铁扦串起来挂在天多炉内,用火烘烤制熟。印度人喝菜的方法别具一格,一般都是把茶斟入盘中,用舌头舔饮。他们一般都不爱喝汤,认为任何一种汤都无法与无色无味、冰凉爽口的白开水相比。他们喜欢吃中餐,喜欢分餐制,不习惯用刀叉和筷子,一般 用手抓食。
印度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 喜欢分餐进食,注重菜品酥烂。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爱辣味。
③主食 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中的饼类也颇感兴趣。
④副食 爱吃鸡、鸭、鱼、虾和羊肉;蔬菜喜欢西红柿、洋葱、菜花、鸡蛋、鲜辣椒、豌豆、土豆、元白菜、菠菜、茄子、洋山芋等;调料喜用黑茴香、黑芥末子、黑胡椒、小豆蔻、丁香、咖喱汁、玉桂枝、芫荽、辣椒粉、茴香、豆蔻皮、姜、玫瑰香精、黄豆粉等。
⑤制法 对炸、烤、烩、烧、煮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粤菜、苏菜。
⑦菜谱 很欣赏咖喱鸡、糖醋鳜鱼、烤填鸭、干炸明虾、烩鸡丝、红烧茄子、糖醋里脊、青椒鸡丝、炒辣椒、黄油炒豌豆、鸡火煮干丝、番茄鱼片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 印度教徒、锡克教徒、伊斯兰教徒均戒酒,喜爱咖啡、酸奶、凉开水等。印度人最爱饮奶茶。有的则习惯加姜或小豆蔻的“马萨拉茶”。
⑨果品 爱吃香蕉、桔子、楷杷、西瓜、甜橙、番木瓜、椰子、荔枝、芒果等水果;干果喜欢杏仁、花生米等。
印度信仰忌讳
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一小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等。他们忌讳白色,认为白色表示内心的悲哀,习惯用百合花当作悼念品。他们忌讳弯月的图案。他们把1、3、7视为不吉利的数字,所以总要设法避免这些数字的出现。他们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也不愿见到有人使用双手与他们打交道。印度教徒最忌讳众人在同一盘中取食,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甚至别人清洗过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涤一遍后才使用。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也忌讳使用猪制品。由于印度人敬牛如神,所以他们也禁食牛肉。
印度耆那教徒有忌杀生,忌食肉类,忌穿皮革和丝绸的民间习俗。他们甚至把飞虫等都列入不能误伤的忌项,就连地里种的萝卜,胡萝卜等蔬菜也都忌吃。印度阿萨姆邦的居民,对来访客人不接受、品尝他们敬让的槟榔果是极为不满的,认为这样是对主人的不友好和不信任。印度的锡克教人禁止吸烟。印度人不爱吃蘑菇、笋、木耳、面筋、烤夫等,也不喜欢旺火爆炒而成的菜肴。
《印度》说课稿【第二篇】
《印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第七章第三节。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印度”一节是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中特别选择的一个与我国有着许多共同点的国家,本课内容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中学地理教学计划和新大纲编写的,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全节内容拟安排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利用地图说明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2.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问题及水旱灾害和季风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的学习,能初步学会对一个国家的地理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印度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懂得人类必须自觉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印度的人口压力
难点:西南季风与水旱灾害的关系及灾害频繁的原因。
(四)教材处理
为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有条理,在处理第一个框题“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时,将人口、位置、地形分解成小的知识点,先突出进行位置、地形因素的分析,再讲解印度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与我国进行比较),顺理成章地进入气候特征―水旱灾害频繁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相关教学,并为第二课时中“粮食生产”的学习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学过东南亚、日本等国家的知识,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统计图表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知识面不够宽,信息来源有限,看问题的层次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学法、教法分析
1、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法:参与式开放型教学――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学习。多媒体教学能具体、深入地展现相关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大课堂教学力度,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以“跟着唐僧去西游”为线索,不远万里前往西天取回真经, “西天”指古代的天竺国,就是现在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
课件展示:印度的舞蹈、踱步的牛、恒河中沐浴的教徒、泰姬陵、新德里城市风光等图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地图识印度
课件展示:印度在世界上的位置,图中闪烁北回归线。
(1)地理位置: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部分讲解。(让学生找出印度的邻国,加深地理位置的印象)
(2)通过“唐玄奘西天取经路线图”进一步引出印度地形,让学生探究分三大地形区:即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的恒河平原、南部的德干高原。
3.用提问、讨论及谈话式的学习方式,学习“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提出问题:(1)印度水资源总量排在世界第七位,为什么还会缺水?
(2)2007年7月7日,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且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的泰姬陵,这座昔日洁白通透的建筑近年来为何已开始发黄?
(3)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且是世界上第二软件大国,但是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中国和印度的脚步都比较迟缓,阻碍因素是什么?(人口众多、水旱灾害频繁)
A.让学生对柱状图和表格资料的分析归纳。
B. 为后面印度的粮食生产的学习埋下伏笔。
通过人口对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内容的原因进行分析。
4.用读图分析法展开“水旱灾害频繁”内容的学习。
展示印度季风课件,教师相继提出三个问题:
①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特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②印度的降水变化受什么影响?(主要受季风的影响)
③印度的水旱灾害与什么风有关?(与西南风的强弱)
教师通过三个问题的渐进式提出,让学生读图,思考、分析、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言,最终共同归纳得出原因:
① 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水灾
② 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旱灾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变化的关系表格。
七年级地理教案印度【第三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印度
《印度》教案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问题;知道印度地形和气候的发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知道印度的主要农产品以及粮食生产发展状况;知道印度的工业及其发布;知道印度的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及首都和主要城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印度的历史资料展示和气候直观讲解,初步学会对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印度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懂得人类必须自觉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通过印度实行“绿色革命”后初步扭转粮食不能自给状况的实例,懂得“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通过对印度的历史与文化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印度的自然地理、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对印度的自然、经济地理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教具准备
印度课件,世界地理图册,世界地理填充图。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板书〕东方文明古国--------印度
〔引入新课〕
唐僧取经是到哪个国家?当时是学习哪种宗教呢?
图片上的荷花就是印度的国花,在许多有关佛教的场所我们能够看到,今天印度的佛教已经不再盛行,大多数印度人信奉印度教。这些也导致印度的政治版图的变化。
〔学生活动〕
恒河沐浴。
〔归纳小结〕
印度同我国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是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由于开发较早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印度的人口也很多。
〔板书〕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人口问题严重。
〔学生活动〕
提供参考网址:印度的人口,阅读印度人口、民族和语言。
欣赏印度的沙丽和泰姬陵印度世界建筑奇迹泰姬陵。
〔板书〕二、农业生产大国
〔学生活动〕
在“印度”图上,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恒河、德干高原、印度洋。
〔板书〕1.亚洲耕地最多的国家。
恒河三角洲世界最大,灌溉和航运价值高。由于降水丰富,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主要种植水稻。是世界最大的黄麻产区。
〔板书〕2.印度河和恒河
〔学生活动〕
为什么恒河没有印度河长,但流量远远超过印度河?
〔板书〕3.热带季风气候
〔学生活动〕
观看影片:热带季风气候。
绝大多数耕地种植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其次是小麦。
〔板书〕4.“绿色革命”
主要通过培育和引进高产的稻麦新品种为中心提高粮食产量,初步扭转粮食不能自给的局面。
〔学生活动〕
看图分析印度的“绿色革命”前后粮食产量的变化。
〔板书〕5.经济作物
棉花种植面积最大,但单位面积产量不高,黄麻种植发展迅速,茶树自我国引种,现茶叶产量巨世界第一位。
分析印度农业主要分布地区及与当地的地形气候的关系。
农作物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水稻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水热条件好。沿海地带平原为主。
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
恒河上游地区地处德干高原背风坡,地面起伏平缓、降水较少、日照充足,土壤肥沃。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中部
茶东北部雨水充足,有排水良好的低山坡。
黄麻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热。
〔学生活动〕
阅读观看印度的牛。
〔板书〕6.印度的牛
是世界养牛最多的国家。
〔板书〕三、发展中的科学技术
〔板书〕1.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现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纺织工业基础最好,机械、化工发展快,原子能和电子等新兴工业有一定发展,空间技术、核能利用、电脑软件的研究和开发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板书〕2.加尔各答和孟买两大工业中心
加尔各答是世界最大的黄麻加工工业,孟买是著名的棉纺织城,两地分别是重要的海港,并为全国第一和第二大城市。
3.发达的电脑软件业
〔学生活动〕
提供网址:印度的软件业。
布置作业:完成地理填充图。
板书设计
印度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二、世界农业大国之一
1.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
2.亚洲耕地最多的国家
3.“绿色革命”
4.经济作物
5.经济作物
6.印度的牛
三、发展中的科学技术
1.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2.加尔各答和孟买两大工业中心
3.发达的电脑软件业
教后感
这节课的教学是从学生熟悉的印度的古代文明作为导入,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上我又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顺序的调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气候部分的知识采取观看教学录像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印度的气候,并且客观分析降水对印度的影响,理解降水与农作物生产的关系,将一节课的知识点精心组合,层层深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线索。
《印度》教学设计及反思【第四篇】
学习目标:
1、记住印度的位置、人口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并理解人口过度增长与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阅读图片,分析解释印度水旱灾害严重的原因。
4、知道印度粮食生产自给有余的原因。
学习重点:
(1) 印度的位置、人口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并理解人口过度增长与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习难点: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学习内容及要求 :
一、填空(小组自主习完成。)
1、印度东南临湾,西南临()海。
2、主要的陆上邻国有()。 3隔海相望的国家:()
4、印度是南亚面积最()的国家。
5、印度人口已超过()亿,仅次于(),居世界第()位。
6、印度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增长()。
7、人口对() ()()发展造成压力。
8、印度是文明古国,有著名的古建筑()。
9、地形特点: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10、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带和()带。
11、印度以()气候为主,全年(),分()。
12、印度水旱灾害频繁,解决的措施是修()工程。
二、简答
1、分析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印度多旱涝灾害的原因?
三、综合题
1、读课本35页印度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山脉:()
河流:()() 高原:()
海域 :()()() 岛屿:()
山峰:()
纵观印度地理事物分布,该地区大致可分为()大地形区。
2、读“南亚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路径图”,将符合题意的各选项的字母和数码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见课本37图图) A 6月至9月
B 东北风
C 由海洋吹向陆地
D 形成东北季风
E 为雨季
F 10月至次年5月
G 西南风
H 由陆地吹向海洋
I 形成西南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