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教学反思范例【推荐5篇】
【导言】此例“包身工教学反思范例【推荐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包身工教学反思【第一篇】
一、“言论库”中的视角转化与议论文考点的观照
从2002年3月始,我就着手从《人民日报》“言论库”中的“社论”、“评论员”、“人民时评”、“人民论坛”、“今日谈”、“国际论坛”、“望海楼”、“国际随笔”、“文艺点评”、“新语”等栏目,选择适合学生写作的素材油印给学生。一周4篇,一月下来有16篇。10年来,累计油印“言论库”文章达1280篇之多,这可是一座丰富的写作资源库,三届毕业生的心路历程足以滋养其中。“语文的学习,尤其在青年时代,应当和事物的学习联系起来,使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语文的认识,即我们的对事实的知识和我们表达事实的能力得以同步前进。”②写作教学中,我触摸“言论库”中“思辨”的温度,融入独特视角转化,铸就了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语言风骨。
高中阶段,一年级主要训练记叙文,二年级主要练习议论文。对于议论文写作,最初的感性认识应该始于高一,高二应是理性认知与实践,之后便是灵活驾驭时期,即通过写作练习,深层次地领略我国的社会文化生活。“《教学大纲》特意指出语文‘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有深意的。”③学生因拥有众多文章的积累,因其文化积淀、观察视角、思维方式、想象能力等方面都触及到生活的本质,写作的热情空前高涨。
2012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写作”的高考考纲发展等级规定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围绕这些标准,我在作文教学中适当地于“言论库”视角转化能力中,渗透文本素材积累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知晓高考考纲要求,能力、考点观照其中,触摸“思辨”的温度,真正达到思辨能力与紧扣文本能力相统一的目的。
二、触摸“思辨”温度与文本回扣的力量
辩证性的力量在作者视野里凝固,触摸辩证温度,让其力量化为一种无形的文字诉说,阐明事物间内在的关系。“思辨,思考、辨析之谓也,即所谓立体的思维,求异的思维。我们过去的作文教学中,太多一些平面思维谋求定向求同了,而这往往是对新意的窒息。思辨,讲的就是作文中的思维方法——辩证法,即辩证地看待问题。”④
如施东向《义理、考据和辞章》片断:
事实上,辞章问题虽然是个形式问题,却不只是单纯的技巧,而是同作者的思想作风有密切关系的。语言的丰富多采,往往就是思想的丰富多采的反映。一个思想僵化、粗枝大叶的人,很难写得出生动活泼、严密周到的文章来。因此,不从训练自己的思想着手来加强辞章修养,将很难有大的效果。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总是严格地要求自己,尽最大的努力使文章形式作到准确而优美,那也会有助于我们头脑日趋精密和活泼。
这段文字阐明了辞章修养与思想作风的关系。这是一种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所以从两方面阐述。一方面,语言是思想的反映,思想作风决定语言形式,因此,加强辞章修养必先训练思想。另一方面,讲辞章也可以使思想受到锻炼,这是辞章对思想的反作用。
本段文字还有一大特色,就是让意义相关的词语前后呼应,紧密勾连。“思想僵化”与“生动活泼”,“粗枝大叶”与“严密周到”分别构成反义相关,强调了思想作风对辞章的决定意义。“准确”和“精密”,“优美”和“活泼”分别构成同义相关,强调了讲究辞章对训练思想的促进作用。这样行文,不但加强了因果联系,使文意鲜明突出,而且通过词语的连缀,使文脉清晰,文章富有整体感。
如学生作文《倾国之恋》片断: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的叛军打着“红颜祸国”的旗帜,欲改朝换代,置我于死地。你,为证明自身清白,为让我苟活于世,为唐朝的千秋基业,含恨而赴黄泉路。也许,周幽王峰火戏诸侯,以博美人一笑,为的是灵魂自身的演绎。也许,凤凰浴火重生,为的是蜕变自己,重获新生。多想自己也会在这场华美的过程中忧伤地谢幕。
然而,我终究逃脱不掉封建枷锁的束缚;终究赎不回内心深处的灵魂;终究不能是你最坚实的依靠。但是,我们拥有一份无与伦比的爱恋,为此,我们付出热血,甚至生命。寻找的只是心灵的安处和爱的存在。“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两段文字紧扣“含恨”、“灵魂”、“爱恋”等字眼,真实地展现了《长恨歌》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其文字自诉的生命于无形处呈现。毋庸讳言,辩证的余温流动其间,表述了人世间真挚的倾国之恋。学生感悟生活,激扬文字,真正彰显了语言特质。
文化精粹和以意逆志共存,融事物的透彻性、逻辑性为一体,触摸其概念的温度,真正辨析概念、剖析问题,进而达到丰富写作材料的意旨。
如鲁迅《拿来主义》片断: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这两小段文字除去前文已经解释过的“送去”之外,还涉及了“抛来”、“抛给”、“送来”、“拿来”这四个概念。鲁迅先生的文章惜墨如金,并没有对这些概念作具体的分辨,但从文章里作出的判断中,我们可以看到思辨的过程。“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⑤
一味“送去”当然是卖国行径,前文已有论述。而帝国主义向我们兜售的剩余产品呢?这不能叫做“抛来”,“抛来”没有“奖赏”的意思,所以是“误解”。实质上是“抛给”的,是主子“赏给”奴才的。“抛给”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国民党政府的奴才嘴脸。说成“送来”,不过是为了“照顾”奴才的体面,是一种讽刺。鲁迅先生主张“拿来”,“拿来”与“送来”,即“抛给”,有本质的不同。“送来”是不平等的、不自主的,而“拿来”,则是独立自主,“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这样的辨析岂止为了明确概念、确定文意?实在是通过概念的辨析来深刻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用心和国民党政府的投降卖国罪行。
如学生作文《环境与成才》片断:
身处顺境,因而贪图安逸,玩物丧志,古今中外不乏其例。然而,只要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则顺境正是登山的索道,航海的风帆。身处逆境,如果矢志不渝,则逆境正可以成为反激的力量,催人发愤图强,有所成就;“文王拘而演*山草香 *《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太史公所言极是。但是被逆境压垮的又岂在少数?所以,环境与成才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人的主观意志才是成才与否的决定因素。
本片断只有五句话。前四句对“环境与成才”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全部涵盖了这一范畴里的四种情况,在重点处安排了一些比喻和引文;最后一句是通过剖析问题而得出的结论。论述这一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行文思路和方式,但剖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剖析结果是不会改变的。
进一步想,如果要就此题目写1篇论证详尽的议论文,那么本文末句正可以作为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前四句可以作为分论点,这篇议论文的框架就形成了。只须确定角度,安排重点,添加血肉即可成文。
真实地展现人物生存空间,把握其事物的准确性,触摸其准确的温度,认真分析事理,获得思想的澄清与反思。
如夏衍《包身工》片断:
十一年前内外棉的顾正红事件以后,尤其是四年前的“一·二八”战争之后,日本厂家对于这种特殊的廉价机器的需要突然地增加起来。他们大量用这种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
日本厂家突然增加对包身工的雇用,当然是有原因的。“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⑥本文指出了这一变化的背景,即两个事件。日本内外棉纱厂的工人罢工虽遭镇压,但它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一·二八”战争则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同主义侵略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所以日本厂家大量雇用来自农村,年龄尚小,又被带工老板严密控制的没有“结合力”、不会反抗的包身工。
两个事件就是日本厂家对包身工的需要大量增加的社会根源。分析了这样的社会根源,也就暴露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所谓“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侵略和剥削实质,暴露了他们狡诈凶残的面目。
能针对社会生活,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触摸其创新的温度,在拥有鲜活材料的同时,培养写作精巧构思的能力,形成一种反驳的论辩思维。
“高考命题对学生的心灵建构、学养陶铸、智慧养成是具有导向性的。从现状看,大量的命题是脱离高中生实际的,呈现‘低幼化’倾向。”⑦引导学生聚焦社会生活,语文教师义不容辞。
如学生作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片断:
有人很推崇“大丈夫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这句话,并举了毛泽东的胸怀大志、终成大业的例子来证明。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毛泽东少有大志,终成大业是事实,但这恰恰否定了“大丈夫当扫天下,安事一屋”的说法。毛泽东从学生时代就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大志,但他并没有因此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而是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没有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时博览马列主义著作,汲取知识的精华,就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没有深入工人群众,同劳工群众打成一片,就不能联系实际,走上革命道路。这时,他做的都是小事,却为日后惊天动地的壮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本片断抓住“从小事做起”这一突破口,集中笔力驳论据。所列举的实例,证明毛泽东不但胸怀大志,而且踏踏实实地做了许多“小事”,而且论述了“小事”对于“大业”的基础作用,力求通过推翻敌论据来攻破敌论点。这种反驳的思路也是正确的。只是对“小事”的概念还会有争议,学习马列著作、深入工农群众是不是“小事”?它同“扫一屋”这样的“小事”性质是否一样?身边生活“小事”是不能回避的,不然,又会造成漏洞。实际上,认真做好身边小事,对于成就大业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提升“言论库”中视角转化的能力,融入议论文写作的思辨视角,触摸其文字的辩证性、透彻性、逻辑性、准确性等温度特质,熏染的力量彰显得愈发明晰。“更重要的是,从言语生命欲求和言语生命意识的呈现来说,在诸多语文能力中,写作最具在言语上自我实现的功能,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最高体现。”⑧我们在议论文写作时只有融入思辨视角,才会让议论文的语言更为灵动、活跃。
“一次写作活动不只写1篇作文,它是由一系列的语文活动构成的,以写作为主,听、读、说、写多种活动相辅相成。”⑨触摸思辨温度的同时,我们始终要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必须考虑绝大多数人的需要。而注意实际应用,力图用准确、平实、经济的语言,传达最大的信息量,收到最佳的表达效果,正是绝大多数人的需要。”⑩这才是我们触摸思辨的要旨。遵此下去,不断锤炼学生议论文的思辨能力,最终会转化为他们写作中强大的潜质,丰赡智慧,惠泽终身。
————————
注释:
①倪文锦:《高考语文测试研究》,《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169—170页。
②[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语文教学法》,《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57页。
③庄文中:《构建语文教育的立交桥:庄文中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59页。
④史绍典:《语文永远是语文:史绍典自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188页。
⑤⑥毛泽东:《实践论》(第一卷)《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三卷),《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85、798页。
⑦潘新和:《写作命题的六大理念》,《语文高考:反思与重构》,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151页。
⑧⑨潘新和:《读、写新观念:写作高于阅读》《写作:养护言语个性和精神创造力》,《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530、1162页。
⑩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374—375页。
《包身工》教学反思【第二篇】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满满当当地**一次两节连堂课,感觉那真叫一个累。之前听有的老师说《大堰河》的时候**一次两节连堂,上到第二节课的时候就开始头晕眼花,思维混乱,表示深切地同情,在自己上完这次两节连堂后,我只想说,对上四节连堂的***表示真挚的敬意和真切的问候!在《包身工》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李老师全程听完了整个教学过程,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首先,李老师肯定了我对课文的解读和一个月的实习以来我在教学方面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指出了几点仍需改进的地方:
1、板书。板书太过随意、太乱。我总喜欢在黑板上写写划划,有时候提到一个词或者想到一句什么话总爱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关键字。虽然写板书是对学生的一个提示,也是给自己一个缓冲思考的时间,但过多过乱的板书也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同时,由于黑板版面有限,不停地擦去之前的板书,这在课堂上也是不应该的。
2、语调。语调过于平淡,缺乏必要的抑扬顿挫。整堂课就用一个语调,很难吸引学生的***,学生容易疲惫、走神。语调的调节这个问题是一个慢慢摸索,逐步改善的过程,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不断地提醒自己去摸索,去探究。
3、课堂结构。虽然说对整篇文章的解读比较到位,但整个课堂的教学步骤,教学结构还应有更清晰更直观的布局。我的整个教学流程是边感知文章内容,边分析文章中的一些典型句子和修辞手法,这样的设计内容显得杂糅。如果能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再逐步地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这样可能调理更清晰、明朗一些,也更能给人一种整体感。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有层次,有结构。
包身工教学反思【第三篇】
在这篇文章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集中关注包身工的形象和命运,从而对全文思想进行解读分析。但是,这篇文章产生极大影响、具有重要价值的原因不止于此,包身工周围的人会让我们发现这篇文章更为深远的主旨。包身工身边有这样一些人:欺骗她们签下包身契的带工、带工的老板、老板娘、打杂的、外头工人、红头鬼(印度门警)、拿莫温(工头)、小荡管(巡回管理的上级女工)、东洋婆(日本人)。她们无一例外的都是欺压包身工的罪魁祸首,当我们仔细观察,便会惊觉这些人中除了东洋婆和红头鬼是外国人之外,其他人都是中国人,而且全部参与对包身工直接性的虐待行动中。作者对包身工所代表的底层劳动者充满深切的同情,体现着博爱的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这与作者幼年贫苦、亲身体验过与包身工们同样遭遇的农民破产的悲惨生活有关,这种经历强化了他对劳苦大众悲悯关爱的感性认识。
但是《包身工》还要撞击出理性反思的火焰,作者看到了人性中的贪婪和罪恶:即便自己本身已是受害者,却仍然要在欺凌他人的过程中渔利或得以宣泄。包身工身边的那些中国人都受到日本人的压迫,但是他们或者如带工那样欺骗并卷走工人的大洋,或者如老板娘那样提供像猪食一样的恶劣食物,或者像打杂的流氓不由分说直接拳打脚踢,或者更丑陋的,像拿莫温一样哈巴狗似的在东洋婆面前尽力表现自己多么善于欺压包身工,摇尾取得“主人”的夸赞。他们是帝国主义的走狗,是欺压奴隶的奴隶。至于“外头工人”这个群体,她们与包身工一样同为女工,只是有一点“宁愿饿肚子的自由”、“随时可以调厂和不做的权利”,就歧视脏乱土气的包身工,这是让人倍感悲哀的麻木不仁的人。可怕的现实正是《包身工》揭露的重点――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固然可恨,但是中国人之间的手足相残和“闲人”看客心态才是最让人憎恨的足以摧毁中华民族的危机。
中国人民如何求得解放与自由,让人们耗费近半个世纪去探索与实践并付出了血的代价。作为先觉者的知识分子们往往可以预先看到问题的实质和肯綮,他们可以将笔纸铸成击杀敌人的戈矛,从而引导人们走向光明。夏衍无疑就是其中之一,当然其中的巨擘必是鲁迅。在《自序》中,他写到弃医从文的理由便是看到了麻木的示众中国人,于是决定要医治国人的灵魂。他看到了愚弱的民族之所以被人欺凌的原因――人们以弱者为食的卑劣心理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心态。鲁迅笔下的阿Q本身是个备受欺凌的悲惨角色,但是他却欺负比他更可怜的小尼姑。阿Q在唾骂小尼姑是“秃儿”时宣泄被别人辱骂“秃儿驴”的气愤,丝毫没有意识到两人同是悲哀的人,这与《包身工》中“外头工人”的自高自傲如此相像。阿Q对小尼姑动手动脚引来酒店里人们大笑,他却“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般“愈加兴高采烈”,“更得意地”、“再用力”地拧尼姑的脸,这和《包身工》中的拿莫温一样是丑态毕露的“哈巴狗”。当《祝福》里的祥林嫂向他人倾诉孩子被狼叼走时,别人只是饶有兴味地玩赏着她的苦痛,当《药》中的革命者夏瑜被砍头时,他渴望解救并愿为之牺牲的民众竟然毫不悲痛地伸长颈项围观甚至“收获许多幸福”般地准备吃下浸透英雄鲜血的馒头。“闲人”们认为夏瑜这样的先觉者都是“疯子”,连夏瑜的母亲也现出“羞愧”的神色,不能理解儿子的行为。《药》的意义和价值是高于提出普通民众被压迫这一事实的《包身工》的,因为他在小说中直接展现了愿意改变现实、解决问题的先觉者的悲哀。如果《包身工》是提出问题,那么《药》就是在探讨解决问题时出现的难点。那就是先觉者即使牺牲了生命,其价值也得不到社会的体认。鲁迅先生对那些麻木的看客痛心疾首,尤其看到先觉者先驱者被大众误解、抛弃、伤害时,他自己也陷入无助的彷徨和极大的孤独,因为先觉者的命运的问题是鲁迅自己的问题。
在《铸剑》这篇小说中,眉间尺的复仇超越了时空,摒弃了善恶,横跨了生死,但最终复仇者和被复仇者混淆了彼此,在一群看客的眼里没有了区别。复仇成了看客眼中的滑稽剧,变得毫无意义。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向我们展现看客与先觉者的对立关系,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鲁迅先生有没有给出答案呢?
《包身工》教学反思【第四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的理解是:有法,关注教什么的问题;无定法,侧重于怎么教的问题。对比十多年前使用人教版教科书和今天新课标下再教《包身工》,我总结反思如下:
如果教材保留传统教学篇目,那么这篇目在编写教材时一定考虑到了它的文体特征和社会功用。那么对于《包身工》这一课,关注教什么就有过去和现在都会考虑的地方。比如,关照报告文学的特点,关照写作方面的思路、组材、细节、点面结合等特点,关照写作意图、关于“芦柴棒”的本质意义、关于包身工的一天活动情况的缩影的思想价值等。
以上教什么局限于知识方面,当然教什么还得注重教什么人的问题。现在学生是新新人类,对一些社会现象有所耳闻,未必对“包身工”的环境能够真切体悟,未必能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社会现实,这样就要对文本背景和作者提供相当的资料。
就如何教来谈,我先从新旧变化作一些比较:
1、篇目单元教学侧重点有变化。过去《包身工》属于报告文学类,()放在记叙文类单元里教学,侧重于记叙文学习。现在《包身工》仍然属于报告文学类,放在实用文单元里,要归属到实用文体的教学思路上来。
2、教学理念发生变化。过去更多的关注知识和思想教育,现在更多的关注教学过程和情感渗透,以及能力提高。
3、教学**发生变化。过去重点是书本粉笔,现在可以提供资料**很丰富。
4、学习方式发生变化。过去是以积累为主加深理解,教师的地位过于突出。现在是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体现。
5、教学重点发生变化。过去在于文体特征的把握,现在要让学生学会提取信息,概括要点, 评 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
就以上变化我谈一些自己对于实用文教学的体会。
看了今年高考阅读文二选一试题,我关注到了实用文这个旧而新的概念。
先说分类。过去只把实用文体归于操作类来讲,《包身工》以文体分入记叙文类,现在实用文的类别好像大了些(也许是井蛙之见)。实用文分社科类、科技类、**类、工作类和操作类。我想报告文学《包身工》应归于**类吧。
再说教学定位。无论哪一类实用文教学,目的不是为了获取信息,而是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求得理解,教会学生掌握各类文体的阅读方式,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这部印证了高考实用文考查的重点: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包身工教学反思【第五篇】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目标;技巧
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要想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首当其冲就是要制订一个恰当的教学目标。可是,现在有些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养成了“教学目标是个筐,什么东西都直接往里装”的习惯,殊不知,这样做教学目标就变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拿《包身工》这篇文章来说,《包身工》是夏衍的一部报告文学,教学时我们要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包身工的含义、鉴赏文章丰富的语言内涵、理解报告文学的特征、掌握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等。
针对本次比赛李老师讲的这堂课,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能看出课前他做了充分准备,制订教学目标时,考虑得也相当充分。他课堂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了解包身工制度,了解报告文学的特征,了解时代背景,了解文章中社会背景的作用,感知文章内容,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理解文章中的句子。可以说,他的这个教学目标涉及面较广。试想,一堂课40分钟,而要讲的知识点如此之多,就算是把这些内容读一遍也要花十几分钟呀。若是老师口若悬河地讲着,学生这边脑子里刚进点东西理解,那边知识点又蜂拥而至,他们如何应对,唯一能做的就是机械地配合,根本就达不到让学生学到东西的目的。所以,一堂课,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选好一个角度,把问题讲清楚,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参透。其实,我认为,《包身工》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重点:(1)背景材料的描写及其作用。(2)几个人物描写的作用。(3)语言鉴赏及写作技巧。故而,在第一课时,只要抓住当堂课的一个要点讲就可以了。有些年轻教师上公开课时,总是怕漏了这漏了那,担心教学内容涵盖面不全,会让人误解为能力不强,为了显示自己对文章掌握得通透,对教学游刃有余,明明是三个课时才能讲完的内容,他却硬生生地挤压成一节课讲完,所讲内容都是蜻蜓点水,没有一个问题讲透。
美国课程学家泰勒曾说:“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动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每上完一堂课,我们应当静心反思,学生学到了什么?其实,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学,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学生的学。因此,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我认为,一次良好的教学,学生应当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而不是只有部分学习好的学生参与、课堂部分环节参与、部分时间参与和形式性的无效参与。李老师在讲《包身工》这篇课文的时候,创意很新颖,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导入和结束课程。上课伊始,李老师就以“你感到幸福吗”为导入,全部学生大声地回答道:“不幸福!”在课堂结束的时候,老师又以“你感到幸福吗”为结束语,全部学生又整齐地大声地喊道:“幸福!”看似热闹的课堂,不觉得有点滑稽可笑吗?难道一个班上70多名学生都是一个母亲所生,有着同样的情感领悟及生活体验?着实让人难以接受。虽是新颖的形式却让人感受不到愉悦,同样的默契令人无语,看似热闹的课堂却显得极为做作。李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想努力营造充满欢声笑语、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可当你一味地去追求形式、营造气氛,殊不知已经失去了课堂的纯真本性――真实与自然。
要想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还应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只要愿意主动思考,不论答案如何,教师都要给予中肯的评价,而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就算学生的答案完全背离原意,我们也应该说:“你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的,如果你仔细考虑,也会回答得很好的。”或是这样说:“你的回答很有创意,值得探讨,或许你换个角度,会领略到不一样的意境。”我想,如果学生遇到的都是这么通情达理的老师,他们肯定都会争先恐后地抢答问题,而如果学生遇到的都是钟情于“否定”的老师,那么,他的课堂必定是毫无生机,哪怕你是“狂风”,也“吹不起半点涟漪”,从而又形成了老师唾沫横飞,学生埋头苦记的老景象,返回了灌输式的传统式教学,还何谈教学,何谈课改,何谈教育?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也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现在很多高等学校的教室里都安装了投影机。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已经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可见,必要的辅助手段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有的老师在借助多媒体上公开课时,并没有遵循多媒体教学的规律,而是“为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缺乏实用性,且对多媒体的认识存在误区,常以花哨为标准。应知道,多媒体是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花瓶,多媒体的作用应是画龙点睛,而不是多此一举。由此我建议,教学课件务必简单实用。
以上是我个人浅薄的看法,如有不当请同行指正。其实,我也是属于文章中“年轻老师”中的一个,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鞭策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研读更多的理论书籍,然后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写出更多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