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教案 >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实用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561352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初中数学教案设计实用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范文1

一、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

1.教师要及时分析在教学内容方面课程的标准要求,教师要做好对教材和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分析工作。

2.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数学教学中,成绩好或者坏的学生学习程度不同,要求老师既能照顾好成绩稍微差的同学,也要赶近成绩优异学生的教学进程。

3.对教学的目标要求。要正确理解教学课程,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技能,教学方法要做有计划性的教学,把设计的教学计划逐个突破,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

4.在教学进度方面。初中数学的课程分为单元和课时,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包括课堂学习,课堂交流,课后分析,书写作业和进行有计划性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数学老师和学校相结合统一设计教学计划。

二、活跃课堂气氛

1.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有趣的数学知识结合多媒体进行生动、形象的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做旁听者的角色,要让他们融入数学教学情景中来。比如,通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行车的轮胎联系古人祖冲之的圆周率最后引导学生的思维回到数学课本中关于圆的教学。只有这样才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作业 设计 认识 思考

课堂作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进程中,实时了解自身教学活动效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课堂作业已成为构建课堂教学活动体系的重要“部件”。教师课堂作业设置内容,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效果。笔者发现,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未能认清课堂作业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功效和深刻意义,存在重视教学过程设计,轻视课堂作业设计的不良现象,课堂作业设计随意性大,信手拈来,未经过大量调研和深刻研析,课堂作业意义效果不明显。作业设计是课堂作业教学的基础环节,首要工程,做好作业设计对课堂教学影响深刻。本人现就初中数学课堂作业设计活动的开展,从三个方面进行简单试论。

一、作业设计要渗透教材目标要义,利于巩固强化知识素养

课堂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课堂数学知识内容掌握程度的有效“抓手”。课堂作业的设计,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将数学教材知识内容渗透和融入课堂作业之中,是课堂作业成为教学目标、学习要求以及教材要义的“承载体”和“代言人”,从而使初中生在完成作业进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复习巩固,提升自身数学知识素养。但笔者发现,少部分教师设计数学课堂作业存在随心所欲,浮光掠影的现象,作业内容与教材内容不贴合,不紧密,课堂作业巩固强化功效未能发挥和展现。因此,教师在课堂作业设计时,要做好备教材的“工作”,认真研析数学教材内容,找出本节课教材知识点讲解的重点,学习的难点,以此来选取和编排课堂作业内容,保证课堂作业紧扣教材“精髓”,提高初中生数学知识素养。如“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首先做好研析该节课教材工作,在整体研析活动基础上,抓住该节课教材的“不等式的三个性质”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并根据该节课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设计了“若a>b,用‘’填空:(1)a+2 ___b+2;(2)3a___3b;(3)-2a ___-2b;(4)a-b___0;(5)-a-4 ___-b-4;(6)a-2___b-2”;“用不等式表示下列各式,并利用不等式性质解不等式。(1)a的 是非负数;(2)m的2倍与1的和小于7;(3)a与4的和的20%不大于-5”等作业案例,让初中生借助于典型案例,再一次巩固提升初中生对该节课重难点的掌握和理解。

二、作业设计要紧扣学生主体特性,利于锻炼提升学习技能

课堂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预设活动的一个环节和一项工作。预设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准备工作,自然要按照和遵循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学习能力素养培养的目标要求和任务,将学习对象数学学习能力要求渗透和落实于课堂作业内容之中,使课堂作业成为学生锻炼提升的有效载体。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设计课堂作业内容时,不能粗浅、简单,一看就懂,一看就会,而应该设计具有一定探究性、推理性的数学案例,让初中生在探究、分析、推理、概括等实践进程中,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辨析能力等得到锻炼和提升。如“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节课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能力为王”目标要求,在研析综合教材内容基础上,设计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2k =0有两个实数根x1,x2。(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x1・x2-x12-x22≥0成立?若存在,请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具有一定探究特性的作业案例,为初中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内容及技能进行锻炼实践的载体和时机,更好的培养锻炼初中生良好学习能力素养。

三、作业设计要注重结合课堂实际,利于调节教学活动节奏

笔者以为,课堂教学活动进程的不确定性、多变性,决定了预设教学内容践行于实际行动时,应该联系实际,“因时制宜”。课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体系的一部分,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作业设计时,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树立“未雨绸缪”思想,针对初中生解析问题进程中,容易出现解析错误或瑕疵的地方,预先设计一些针对性的作业案例。结合初中生完成解题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调节原有教学节奏,有的放矢地呈现和布置给初中生,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菱形”一节课作业设计中,教师结合以往课堂教学经验,针对初中生解题中出现的“不能全面深刻掌握菱形的性质,错用菱形性质解决问题”错误,防患于未然,事先准备了“已知如图所示,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ED=AF,求证:四边形AEDF是菱形”案例,放置在课堂作业最后部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视情况而定,呈现和展示给初中生。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范文3

1.教学功能

“学案”是供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案,多倾向于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共同发挥,倾向于面向全体学生,倾向于教法与学法的有效结合。“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为指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2.编制内容

学案所展示的内容是应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等核心教学思想,侧重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机会,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增强学习兴趣,获取学习方法。

二、“学案”设计的课型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案既然是促进学习的载体,就应该在课堂学习中发挥其积极地、正面地作用。在通常情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不同的类型,每一种课堂类型对应不同的学习方法。为此,需要用不同类型的学案去引导学生把握课堂学习的差异及侧重点。

三、“学案”设置的基本栏目与要求

必须遵循《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设计思路、课程结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对每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分解和细化,对各章节的知识与方法的学习与探索,要以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为中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初中数学“课堂学案”编制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导学诱思

与其他教学载体相比,学案的魅力就在于“导学、诱思”功能。一份有价值的学案应该能够产生“磁性”激起学生思考。

如“二次函数应用”学案开头片断:一场篮球赛中,小明跳起投篮,已知球出手时离地面高 米,与篮圈中心的水平距离为8米,当球出手后水平距离为4米时到达最大高度4米,设篮球运行的轨迹为抛物线,篮圈中心距离地面3米。问此球能否投中?

变一变:若假设出手的角度和力度都不变,则如何才能使此球命中?

变式二:在出手角度、力度及高度都不变的情况下,则小明朝着篮球架再向前平移多少米后跳起投篮也能将篮球投入篮圈?

由此看出,用学案引导简单“实验活动”并配合“问题”制造悬念,诱惑学生去思考,体现了学案在引导学习和激发思考上的特殊作用。

2.适应学情需要,充实教材内容

不可能有“人人适应”的教材,也不可能有“适应人人”的教材,完美无缺的教材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一定还是没有。所以,教师编制学案应在考虑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同时,兼顾多数学生的学情,通过学案对教材进行必要地补充和完善。

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复习课中,笔者设计如下称为“双胞胎”的问题。

第一题:己知a2+a-1=0,b2+b-1=0,a≠b,求■+■的值。(要求基础较弱的学生回答。)

第二题:己知p2-p-3=0,■-■-3=0,求p+■的值。(要求中等学生练习回答。)

“韦达定理”在新课标浙教版中是没有的,往往让学生感到离知识很远,如果依从教材,更让学生感觉到“看不见、摸不着”,学生不会产生学习兴趣。学案选择了学生亲身经历的“物”和“事”,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定能驱动学生去研究学习。

3.简化内化程序,帮助理解知识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内化知识的形成过程往往比记忆知识更重要,学案应能将杂乱无序的知识点处理成有序,从而简化学生内化程序。如“点与坐标”教学中,概念听起来简单,但学生很难做到透彻理解,可用如下学案(节选)辅助:

①点P(-3,0) 在( )

A.x轴的正半轴上 B.x轴的负半轴上

C.y轴的正半轴上 D.y轴的负半轴上

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于第四象限的点是( )

A.(-2,-3) B.(2,4)

C.(-2,3) D.(2,-3)

③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则点P在第___象限。

可以看出,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学案的过程中,即可弄清“点与坐标”概念的生成过程,并有助于深化理解,也为深层理解后续的一次函数学习奠定了基础。

4.沟通相异构想,实现师生对话

教师与学生对许多数学概念存在着相异构想,需要在沟通与讨论中得以辩明,学案应成为实现师生沟通的重要媒介,成为师生间实现文本对话、共同参与讨论的动态工具。如三角函数知识在教师看来问题简单,但许多学生却感到晦涩难懂,若在学案中设置“交流与讨论”栏目,可以帮助学生消弭认识上的偏差。

例题:如图,点A在O上,sinB=1/2,能否判定直线AB和O相切?

学生小江解题如下:

sinB=1/2,锐角三角函数值只能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来

∠B=30°∠O=60°∠OAB=90°OAAB

AB是O的切线。

可见,用学案设置所需的栏目,可在师生之间架设沟通桥梁,以促进了师生合作交流,在交流中激荡,以帮助澄清了模糊认识。

5.有效整合问题,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也在不断进化,新课程背景下的主要教学方法不再象过去那样让学生去有效“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以让更好地体验学习过程。为此,学案内容应尽可能多的凸显学习过程,创造人人参与机会、激励人人参与意识、激发人人参与热情、提高人人参与能力。

例如《等腰三角形的判断》一课,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惯性”的影响,一位教师就引导学生复习做题:

已知,在等腰三角形中,(1)若AB=3cm,则AC= 。

(2)若∠A=40°,则∠C= 。

(3)若∠1=∠2,则 。

(4)ABC是 图形,对称轴是 。

这样的教学活动毫无趣味,另一位教师借学案呈现问题:

请在纸上任意画线段BC,分别以点B和C为顶点,以BC为一边,在BC的同侧画两个相等的角,两角的终边相交于点A。量一量,①B和C的度数是几度?②线段AB与AC的长是多少?他们相等吗?③你有什么猜想?

练习

如图,在ABC中,BD是上的角平分线,DE∥BC,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的理由?

由此可见,这种探究的全程性应该是一个“感知—深化—运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往往容易被教师忽视。而用学案可以给教师一种静态感受,教师获得了反思的空间及时修正课堂教学。

6.转变学习方式,引导课堂探究

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能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以互动、开放的心态进入学习,而目前的探究学习在学生与教师两个教学要素都存在问题。在学生因素上,往往受制于认识水平而不能把握探究方向,这需要教师通过学案把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角色体现出来,为学生指明探究方向。如《统计初步》的学习,除要求学生掌握定量研究一般方法外,还要领悟处理数据的思想,涉及到知识内容零星琐碎,方方面面地,单凭常规教学方法很难做到有效整合,用学案巧设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地整合。

案例:王老师为了准备他女儿小茵6年后的读书费用(6年后王老师的女儿教育支出为2万元),选择了教育储蓄(普通储蓄需要交纳20%的利息税,教育储蓄暂免利息税)。有关利率如下:

问题1:如果王老师选择6年期的,那么他现在至少要存入多少钱,才能在6年后一次性支取2万元人民币?

问题2:王老师还有其他存取的方案吗?请根据上表设计存款方案,并比较哪种方案所需本金最少。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7 156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