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相关知识最新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茶文化相关知识最新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茶文化发展史【第一篇】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
世界旅游组织对文化旅游的定义是“人们想要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时所发生的旅行活动”。具体地说,就是指通过一些具体的载体或者表现形式,提供给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地方文化深厚内涵的机会,从而增加其旅游经历并丰富其旅游体验的活动。
(二)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的地域区间,并且因为它所特有的文化价值而对游客产生吸引的事物,它可能是实体的,也可能是非实体的,例如自然存在的事物,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或者是某些社会现象等。
(三)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解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指对文化旅游吸引要素做出以盈利为主的、适合文化消费的行为。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把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现实存在的、可利用的文化旅游商品;二是以满足旅游市场需求为目的,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合及再创造;三是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并组合成文化旅游产品,包括为了吸引游客前来进行文化旅游消费而建设的各种可进入性项目。
二、莒国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一)莒国历史和莒国文化概述
1.莒国的历史沿革
《春秋》隐公二年《正义》中记载:“《谱》云:莒,盈姓,少昊之后……初都记,后徙莒,今城阳莒县是也。”根据该书记载可知莒是少昊的后裔建立的一个国家,历史传说中少昊是居住在现在山东一带的古老部落。《山海经》中也有记载说,少昊部曾活动于山东一带,所以他的后代在山东海岸附近一带建立莒国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张学海的《莒史新探》也有这样的论述:莒国是个诞生于五千年前的大约有三千年历史的东夷古国,它起始于莒县,并基本上以莒县为中心,商末西周时期虽一度迁于赣榆,但西周晚期又迁回了莒县,直到灭亡。在莒国三千年的历史中,都城基本上在莒县境内,莒县因此而成为先秦时期莒国文明的主要中心,并且在以后很长的时期内保持着鲁东南地区主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
莒国疆域在历史上经过了不断地变迁,疆域最辽阔的时候是以莒县为中心,北到胶莱河以南胶县一带,南到江苏偏北一带,西到今天临沂中部一带,东边延伸到黄海之滨。莒国的地理范围根据各种资料的记载,其核心区在以莒县为中心的今日照市范围内。
2.莒国文化概述
莒文化是先秦时期在山东莒地区域上形成的一种地域文化,是莒地人民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出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财富的汇总,其中既有行为文化,也有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其表现出非常特别的文化模式和价值体系。
莒国文化是指从晚商周初莒国建立起来(约公元前1046年)开始,直到战国初年莒国被楚国灭掉(公元前431年)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它是在吸收东夷文化和商周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经历了夷夏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经过六百多年的丰富与发展,创造了非常大的成就。
考古界、史学界专家也认为山东古文化应为齐、鲁、莒文化,这为辉煌的莒文化确立了准确历史定位。经过历代莒人的发展积淀,莒国文化已经成为山东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莒国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本文将莒国文化旅游资源划分为以下五个类型,其中历史古迹文化类最多,另外还有茶文化、民俗风情文化、文学艺术文化、海洋文化等类型。
1.历史古迹文化旅游资源
据资料记载,莒地发现了许多古文化遗址和墓葬,而且各个时期和年代的都有。到1996年,莒地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和墓葬已有129处,其中细石器遗存4处、新石器遗存120处、商代遗存11处、周代遗存163处、汉代遗存186处;莒县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6500多件;有“莒国故城遗址”、“刘勰故居―定林寺”等1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6处。
2.茶文化旅游资源
莒国大地上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茶品种众多,知名的就有很多,例如日照市岚山区雪青茶、莒县浮来青茶等,另外还有人工制出的其他种类,例如乌龙茶、红茶。日照绿茶不仅在国内很受欢迎,是绿茶中的佼佼者,在国际上也有一席之地,“日照绿茶”已被纳入WTO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目前已经开展的茶文化活动有茶园观光和绿茶节等。
3.民俗风情文化旅游资源
一是浮来山福寿文化节。浮来山在民间又有“福来山”之称,是天官赐福于此山的意思,并且浮来山定林寺中的天下第一银杏树有着近4000年的历史,具有长寿的寓意。浮来山福寿文化节是在充分挖掘古莒文化的基础上推出的一项特色旅游节庆活动,这项节庆活动每年10月举办,历时三天。
二是屋楼崮神集四月初八庙会 。“神集”是屋楼崮山西北角处的一个行政村,在历史上,四月初八前后三天,民间曾自发形成在山脚下开办夜间庙会的活动,神集即由此而来。后来夜间庙会转为白天,地点也不仅仅拘泥在屋楼山脚下了,目前往东去的店子集已经成为主要的庙会举办地。在庙会上,游客可以购买具有莒地特色的木器、陶器等手工工艺品。
4.文学艺术文化旅游资源
莒国的文学艺术资源丰富,工艺美术作品种类众多。其中,刘勰的《文心雕龙》拥有很高的地位,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及研究价值,流传至今。工艺方面,莒县的剪纸艺术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以剪“过门彩”和“天棚花”为主,图案多是代表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
5.海洋文化旅游资源
莒国的边缘日照紧靠海边,有充分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蓝天、碧海、金沙滩”是对日照海洋旅游的真实写照。日照已经成功举办了海洋旅游节,刘家湾赶海节也是现在办的较成功的一个海洋旅游项目,游客们可以看日出、参观渔港、拾贝壳、举办篝火晚会等,都别有一番风味。
三、莒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一)开发现状
莒国文化旅游资源虽然种类多样,丰富多彩,但是被开发利用的却不多,而且即使已经开发出来的也都没有挖掘它们深层次的内涵,只是表面的开发,没有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价值。当然也有成功的开发案例。浮来山的福寿文化节应该是近年来对莒国文化旅游资源成功开发利用的比较成功的一个典范。
(二) 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缺少整体思路
各地政府对旅游产业重视程度不够,且没有形成统一的莒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针,各级政府多是关注本区域内的资源,很少有对莒国文化资源开发的整体考量,因此也就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专题文化开发线路。而且政府管理与服务水平不够,旅游项目分割经营,没有形成较大影响力。
2.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及层次不够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已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层次太浅,开发项目缺乏对莒国文化旅游资源内涵的挖掘;且缺乏全面积极地开发,资源很多,但开发利用的却很少。
3.各类博物馆利用不足
博物馆利用的不足,使文物传播的历史信息、展示的历史内涵,以及它的启迪教育意义都没有体现出来,其文化价值被长期埋没。例如茶博馆,这里应该是了解茶文化的绝佳场所,但遗憾的是少有游客问津。
4.缺乏特色旅游产品
莒县的特色旅游产品稀少,产品类型单一,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目前专门针对莒国文化旅游的线路基本没有,而且游客到当地旅游大多是短线形式,停留时间很短,也很难对莒国文化有直接的接触。目前只有一个福寿文化节,但是其影响力太小,难以提升莒国文化的知名度,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四、莒国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对策
(一)增强对莒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意识
开发最重要的是保护,任何时候都要将保护放在前面。莒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民众的保护意识,当地政府和文化旅游资源主管部门也要重视这项工作,并加大其宣传力度,同时也要增强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的保护意识,使政府和民众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重要性及长远性形成深刻的认识。
(二)注重组织保障,加强对文化旅游业的引导
建议从文化局、旅游局和莒文化研究会等相关部门机构整合人力资源,成立莒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创意部门,为发展文化旅游业形成一个专门的领导部门,使其有组织保障。将相关的旅游企业整合,成立莒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投资控股集团公司,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莒国文化旅游项目分割经营的弊端。这个部门还应实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方面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引进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全面提升旅游队伍的素质。
(三)注重文化旅游载体和品牌建设,实现莒国文化资源的整体提升
文化旅游资源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到的,这就需要依托载体来发展。因此它的开发要充分考虑到地缘和文化因素的结合,莒国是以莒县为中心的,所以莒国文化旅游项目也应以莒县为中心。要对莒县旅游的形象进行准确定位,坚持以莒国文化为立足点,深入挖掘莒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充分开发莒国文化独特的旅游资源,积极打造莒国文化旅游的主体形象,并塑造其品牌。
(四)挖掘莒国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展茶文化旅游
在优越的沿海气候条件和优良的环境中,日照绿茶栽种面积和产量都非常大,并且形成了独特的品质,例如味道清香、冲泡时间长等,因此有“江北第一茶”的称号。
1.兴建茶叶博物馆以及茶叶观光园
茶叶观光园的兴建为学习茶文化提供场所,并且让游客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茶文化,这对保护茶文化有积极作用。游客可以到茶园欣赏长在地里的茶,感受茶园风情,也可以参与到采茶制茶的过程中来,体验茶农生活,真切地体会到茶文化。
2.开发茶文化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
旅游商品与旅游纪念品是拉动旅游消费的重要推动力,以茶为核心的旅游商品与纪念的开发能够很好地调整旅游收入的结构,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体开发茶叶饮品,制作茶点心等等。
3.开展茶文化节庆活动
截至2013年,日照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绿茶节。第四届绿茶节的活动主题为“生态、优质、健康”,活动包括茶业博览会、日照名茶推介会、“日照绿茶”品牌研讨会、“品位日照绿茶”茶文化主题展等内容。绿茶节作为日照市重点培育的品牌节庆活动,对于提高日照绿茶的品牌影响力和“北方绿茶之乡”城市知名度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类似活动的举办,能够吸引各地游客的到来,从而带动旅游的发展,这样的活动可以成为莒国茶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最终推动地方经济的开展。(五)挖掘莒国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展海洋文化旅游
茶文化的文化价值【第二篇】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
前言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质,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国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幼为弃儿,长于佛门,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脚着芒鞋,独行野中,采茶觅泉,品茶鉴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理想的追求,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为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陆羽的一生,不羡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始终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茶道关于人的人生价值思想的完美表达。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第三,“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他吃的是糙米饭,除少量荤菜,只有茶而已。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反对铺张,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桓温以茶示俭,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只要供上茶与饼果,而不用牺牲,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陆羽对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如果用银制,则“涉于侈丽”,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俭朴处世,他不求仕进,不成家,却成就了《茶经》。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在安史之乱时,他写的《四悲诗》,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解释了真的本质,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变的。所谓“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陆羽《茶经》指出,“茶之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说:“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的诗中写下:“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名句。由此可见,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第二,品茶的环境之真。人们品茶,还须要有适宜的环境、氛围和时间,“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矣。”天趣则是指自然天成的环境。《徐文长秘集》称“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表明了品茶需要野、幽、清、净的自然环境。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出了品茶的适宜时候:“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话。明窗净几,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等,此外,历代文人雅士选择茶境时,离不开松、竹、梅、兰与琴、棋、书、画等,这些即是人与自然沟通时,对“真”的追求,也是人文精神与自然精神交相涵摄时,对美的感悟。:
茶文化的价值观【第三篇】
[1]人民对茶叶的需求,以及通过这种需求和消费传达的信息使我们相信:这些内容与信息足以构成在开展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前提与基础。另外我们也注意到,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的茶叶量总平均为公斤,但其中最低收入户平均为公斤,最低收入户中的贫困户则为公斤。表明在低收入家庭中,茶叶是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物品之一,与富裕家庭相比,茶叶对他们更有价值,更无法离开。这一现象与前面的分析结论也是相符的。同时,在旧,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是很难有茶叶喝的,即使有,也是一些有着特殊身份的人,如僧尼,或通过各类亲友接济获得很少的劣质茶叶。笔者在《茶叶与:文化历史与社会》一书中对旧各类阶层的茶叶消费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认为:在传统的茶文化符号中,除了文化自身的魅力之外,也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了传统社会(旧)中的阶层本质。阶层是一种裸的等级关系,充斥着压榨与剥削,也充斥着对人格的歧视与践踏……这一现象有着自身的繁殖能力,所有阶层、群体不由自主地陷入其中,不断地恶性循环,最终使中下层百姓越来越穷困。因此,无论在社会主义新还是旧,茶叶与社会生活都有着密切联系,让人们对的茶叶与文化充满了期待,想一探其真正面目,想真正全面了解这一神秘文化,想真正感受到茶叶在社会生活中的存在状态与作用方式。这成为茶文化生态旅游的重要动力与支撑。
一、茶文化生态旅游与提升旅游品牌及竞争力的关系
旅游品牌有着较早的历史,国外品牌观念可追溯至古罗马时代,当时商人们把一些标识画贴在商店的墙上,后来,企业家们逐渐把这种标识画应用于企业宣传。我国的品牌概念源于北宋时期,济南刘家“功夫针铺”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铜牌印刷技术,印制了“白兔”标记,并将其悬挂于门前作为自家商号的标志。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企业权益保护法规《商标试办章程》。[2]但在此后很长时间内,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的民族工业和民族品牌并没有太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由于思想制约与计划经济体制制约,商业发展与产业品牌也未受到重视。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品牌经营才真正步入正轨。
一般而言,旅游品牌是对旅游的某一重要标识性特征的外显化,这种外显的特征成为该旅游的重要代言,如旅游地名称、特色景观、各类特征符号、管理特征、文化特色、广告宣传、形象设计,等等。目前旅游市场中,无论是有形旅游产品还是无形旅游产品,品牌都是旅游者最关注的因素之一。所以,优质的品牌以及品牌化建设是提高旅游知名度,提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旅游品牌在旅游中的作用十分明显,而且在生态旅游中,这种作用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旅游品牌可以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推进旅游链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源于品牌在产品及产业链条中的代表性;同时可以降低旅游者搜寻旅游产品的成本,这源于品牌产生的强大的传播效应与吸引效应;旅游品牌也可以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这源于品牌的“口碑效应”;另外,好的旅游品牌是让该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最重要保证,一方面使品牌可以维持原有旅游市场客源,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新的客源,开拓新的市场,同时构建起顾客源的高度忠诚;也有利于实行网络化、集团化经营。[3]我们一般简单地理解茶文化旅游就是到茶园或茶馆观光,欣赏茶艺表演,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茶艺表演以及日本茶道或韩国茶道,等等。但这只是表面的茶文化旅游和普通的旅游,而不是茶文化旅游的真正内涵。首先,茶文化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这一活动显然是以“旅游”形式出现的,但却是以“感悟文化,净化心灵”为目的的,是一种高雅的或高层次的文化感悟活动。其次,茶文化生态旅游也是一种教育与学习之旅,是在文化的熏陶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领悟与学习的过程。再次,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展也会改变旅游管理的传统理念与管理模式,以文化与生态为中心,逐步形成现代的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管理理念,重视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播,这正是旅游目前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最后,“对茶叶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来说,是从生态、健康、科学立场进行茶叶资源的深层开发,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点探索茶叶生产模式,探索茶叶发展的新路子,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茶叶发展的新领域。”[4]正是由于茶文化生态旅游具备普通旅游所不具备的优势与特点,所以茶文化生态旅游将是最有吸引力的一种旅游品牌。结合独特的茶文化以及有着巨大吸引力的易贡茶场,茶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必将成为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成为旅游品牌的重要代言者之一,从而有力地推进旅游品牌建设,为旅游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传统茶文化”的内容与特色要点
传统茶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在笔者所著的《茶叶与:文化历史与社会》一书中已经有详细介绍,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关于传统茶文化的主要内容,《<茶叶与:文化、历史与社会>与推进茶文化的保护、创新与传播》一文根据笔者的著作也进行了归纳,笔者认为较为全面,因此不再具体说明,而只列出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茶叶形态。主要涉及茶叶本身的实体形态以及茶叶的包装形态、来源地形态等方面。(2)茶汤形态。以酥油茶和甜茶、清茶为代表,共20余种形态。(3)特色茶饮的制作文化。茶饮以调饮为主,其次为清饮。茶饮的制作以酥油茶为代表。(4)茶器具文化。一般分为煮茶器具、制茶器具、储茶器具和饮茶器具。每一类中还有许多小类,具体类型更是五花八门。按不同的标准划分,还可以分为寺院茶器具、贵族茶器具、普通百姓茶器具。(5)茶的习俗文化。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习俗是茶叶消费的直接后果和最直观表现之一。(6)茶叶的互动纽带文化。茶叶是人们互动的桥梁,也是内地与紧密联系的纽带,既包括微观层次,也包括中观层次,同时也涉及宏观层次。(7)茶叶占有文化。茶叶的获取方式、茶叶的获取数量以及茶叶的消费数量在传统社会存在着明显差别。而茶叶的占有情况在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诸多特征。(8)茶叶价格文化。在茶叶质量的基础上,因运输原因,在四川、云南以及等地,同样等级的茶叶价格差别较大,而在不同地区的谿卡中、市场中价格也有差异。(9)贸易形式文化。包括茶马古道茶叶贸易、驮队贸易、集市贸易、换购贸易等。(10)茶商文化。传统茶商来自与内地的不同地方,主要以、四川、云南、陕西、山西商人为主。传统茶商由多个民族构成,主要由藏族、汉族、回族、纳西族等构成。(11)茶债粮文化。是一种借出茶叶,再以粮食或其他产品加倍偿还的“高利贷”。为了得到少量的茶叶,普通百姓从寺院或贵族那里借茶,称为“茶债”,借茶到一定期限则按一定的利息以粮食归还借茶的本息。(12)茶叶周济文化。这是一种存在于社会底层的文化现象,即通过亲戚朋友向那些难以得到茶叶的人提供很少的低等茶叶。(13)重大自然灾害中的茶叶补给文化。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会发生茶叶补给现象,既是保证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是保证抗灾和修复之需。(14)茶馆文化。茶馆是的一种公共空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茶馆成为了向外界展示和宣传的重要窗口。(15)四川藏茶文化。四川是茶叶的最主要借给地,那里藏茶的种植、加工、仓储、运输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构成。(16)英印向的茶叶入侵。在茶叶消费问题上,英印方面垂涎已久。在印度茶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紧了向的茶叶侵销力度,这是一段复杂而少被研究者发展的过程。(17)抵御印茶入侵斗争。英印茶叶入的入侵过程,同时也是各界以及四川、云南茶商以及其他爱国力量共同抵御入侵,捍卫茶叶市场与领土完整的过程。
三、茶馆的重要作用
王浩(2003)指出,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交流传播方式。[5]在旅游中,这一现象也应得到重视,而茶馆则是旅游传播最典型的代表。茶馆是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之一。茶馆的普及来源于对茶叶的巨大消费需求,同时,加之旧文化公共空间较少,除了定期的公共节庆活动和寺院佛事活动外,人们很难找到一个相互沟通与娱乐的共有空间,这样,随着茶叶的普及,喝茶成为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必须,以此为纽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聚集于茶馆。在那里,人们边喝茶,边聊天,许多人也会把茶馆作为娱乐活动的场地,麻将、骰子、纸牌等活动都可以在茶馆出现。由于茶馆遍布的大街小巷,所以,游客到了,无论休息还是喝茶,都不可避免地会进入茶馆。另外,作为餐饮文化特色之一的酥油茶和甜茶对来到的游客而言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要喝茶就要到茶馆,所以几乎所有的游客到了都必然要进茶馆。那么,茶馆能够扮演“明信片”的角色则毫不夸张,茶馆不但能够把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精神文化展现给外界,更能在这两大功能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团结、整合的重要社会空间力量。以此而言,开展生态旅游,尤其是茶文化生态旅游,就必须重视茶馆的作用,既要做好茶馆的升级改造,同时也要做好传统茶馆文化中优秀成分的保护与传承,把茶馆打造成为生态旅游的名片与展示新形象的文明窗口。
四、“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创新
作为生态旅游的一部分和促进生态旅游的重要推动力量,任何文化形式都必须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发展创新。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了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开展文化传承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布署。对茶文化而言,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是:在传承中有效保护原有的文化内容与形式,通过旅游与展览的形式向人们展示这一文化的历史原貌,因此,传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传承创新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必然要求。”[6]通过文化内容与形式的传承创新,实现对优秀内容的保护与传承,进一步结合时展与社会进步要求推进这一文化的创新,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关于传统茶文化元素向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特征,笔者曾在TheModernTransformationofTraditonalTibetanTeaCultureElements(ICSSS2013)一文中进行了讨论,这里对要点再次强调。
1.传统茶文化元素向现代转化的可能性(1)经济基础提供的可能性民主改革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尤其中下层的农牧民脱离了以前那种食不果腹的生活,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茶叶需求不但能够得到有效满足,而且为茶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提供了经济可能性。(2)现代生活提供的可能性民主改革后,尤其进入21世纪,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改观,以前那种极端封闭落后的生活状态逐步被现代的生活方式所取代。这种取代不是简单的物质生活的提升,也包括休闲娱乐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传统茶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础,或者说,茶文化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生活的到来为传承发展和创新传统茶文化提供了前提与基础。(3)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的可能性在传统社会中,文化生活相对单调,除了节日外,均与宗教活动有一定关系。现在,人民的文化生活已经大大丰富,除了传统的节日活动外,还有各类休闲娱乐活动,电视、电影、电脑已经走入了普通百姓家中,各类小型的农村书屋、老年人活动室、设施齐全的幼儿园等等也不再是普通百姓的奢望。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使茶文化在人民生活中不再那样一成不变,也不再具有唯一性,为保存与发展创新茶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2.传统茶文化元素向现代转化的必然性(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主流价值体系,是塑造新时代国民精神与文化氛围的框架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然要求传统文化在历史与现代当中实现传承、发展与创新,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去引导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与创新,同时传统文化要适应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者在生活世界中实现有益互动。(2)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茶文化是文化最重要的构成之一,因此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要求茶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传统茶文化基础上,实现时代性的传承、发展和创新。(3)现代生活方式的必然要求传统茶文化中的许多成分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具有着独特的魅力,但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如茶叶的供给、茶叶的价格、茶商经营等等方面必然随着茶叶产量的增加、茶叶运输方式的改进以及现代化的经营理念而发生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另一方面,那些已经被现代新生活抛弃的文化内容,如茶叶的占有、茶债粮、重大灾害时的茶叶补给等等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经成为了历史,见证着旧的压榨与剥削。(4)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任何文化都是历史中的文化,有着特定的历史特征,体现着当时的时代特色。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文化,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必然要适应时代,并从本质上要求在更高层次推进与引领物质生活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传统茶文化而言,这一文化的内在发展规律必然要求茶文化要走传承发展和创新之路。
五、茶文化从传统向现代演变的时代特征
1.物质实用特征的淡化传统社会对茶叶的重视源于茶是饮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可以这样说,茶叶的存在保证了人民在高寒环境中能够很好地生存和生活。在各类蔬菜极度缺乏的状态下,在以食牛羊肉为主的饮食结构中,茶叶是人们适应并最大程度地获取营养成分,同时化解主食牛羊肉带来的消化吸收问题的最大功臣。另外,藏族独特的酥油茶不但可以实现上述功能,而且还能润泽嘴唇,防止在高寒情况下的干裂现象。白水、清茶以及其他饮用物就远远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在新时代中,人民日常生活依然离不开茶叶和茶文化,但从物质实用性而言,茶叶及其衍生出的相关文化已经逐渐淡化。这主要源于与内地的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尤其青藏铁路的开通以及多条航空线路的开通使内地供应、支援的各类生活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入,满足人民的生活所需。另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农业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自产自供蔬菜数量及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这两方面带来了两个主要后果:一是出现了大量的茶叶的替代物;二是茶叶对人民的物质实用功能逐渐淡化。
2.精神寄托特征的边缘化在传统社会中,茶叶不但是“物质食粮”,而且还是“精神食粮”。佛教有“无茶不禅”的传统,禅与茶不可分,进一步又衍生出了“禅茶一味”的修禅理念与意境。藏传佛教虽不直接提及“禅茶一味”,但却视茶为修行与坐禅必不可少之物,因此寺院中必备有茶叶,每日必有集体饮茶之活动。除此之外,寺院中各类佛事活动也不能缺少了茶叶及其文化。在寺院文化的影响下,茶叶被赋予的精神内涵被普通民众普遍推崇,并进一步衍生出了其自身特有的精神范畴的茶文化内容。这些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体现。虽然目前茶文化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精神寄托现象,但绝大多数以茶体现的精神文化内涵在本质上已经逐步边缘化,即不再如传统社会中那样不可替代和神圣不可侵犯。这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摆脱了传统社会中由于阶级压迫与剥削产生的贫穷落后的后果,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必然结果。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能够更科学地看待茶叶与茶文化现象,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茶文化中被赋予的精神内涵。
3.与宗教沟通特征的外在化传统社会中,普通百姓与宗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于各个方面,其中茶叶也是体现之一。源于茶的精神寄托特征,茶叶及其文化成为百姓与藏传佛教之间精神纽带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对茶叶与茶汤的使用,人们向藏传佛教皈依并展现虔诚,寺院和僧侣则通过茶叶给百姓们施予恩泽,祈福消灾。虽然这种关系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但性质却逐步外化,即茶叶及其此类文化主要成为了人们信奉藏传佛教的一个形式化纽带,其动因主要在于表示对传统做法的尊重以及心理上的安慰。再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宗教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认知,对包括茶在内的各类仪式手段和物品也有了科学认知,能够正确地看待其纽带作用的发挥,而不是盲目崇拜。
4.日常应用的消费化传统社会中茶叶的消费差别非常大,阶层之间的差别、群体间的差别、茶叶消费数量的差别以及茶叶质量的茶别等等均包含其中。从一定程度而言,那时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的消费只能是一种“为了生存”的消费,而对社会上层和优势群体而言,茶叶的消费则是一种“生活的享乐”。因此,在整个传统社会中,茶叶的消费是一种畸形状态。同时,茶叶在社会生活与宗教生活中的应用已经超越了纯消费的范畴,发挥着精神纽带甚至统治手段的作用。在新时代中,人们对茶叶的消费量持续增加,这是旧压榨下的消费需求释放的后果,也是各群体各阶层都能够正常消费茶叶的直接后果。虽然有了诸多替代品,但对茶叶的独特情感以及长期养成的消费习惯使人们保持了对茶叶的消费兴趣。同时,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每个家庭都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消费茶叶。另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也为茶叶的消费开辟了一个有效途径,使自产茶叶可以销往世界各地。
5.文化符号与经济符号的增强与交叉传统社会中,茶叶及其文化除了是社会身份与宗教地位的重要标志之外,还是某一群体或个体经济状况的重要衡量指标。富有者可以拥有较多茶叶和高质量的好茶,而贫困者则相反,甚至无茶可喝。对寺院而言,茶叶又是其财富增加的重要手段,其茶叶贸易成为支撑寺院,尤其是大寺院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茶文化符号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前那种狭隘的经济功能,发展成为一种经济化的文化符号。传统社会中那种身份标签符号已经大大削弱,消费茶叶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社会地位与角色并不像以前那样左右茶叶消费数量与质量。茶叶日常消费化程度的增加使茶文化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其跨越经济范畴,把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日常消费紧密结合于一体,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进步。六、注重茶文化生态旅游构建的价值导向在生态旅游中推出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的茶文化内容,如推进茶文化中的新的人文价值观念,展现内地对在茶产业与茶文化方面给予的巨大支持,展示自身的茶产业独特魅力等等,不但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用历史的和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用茶文化生态旅游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与历史价值观。徐贵权(2007)认为,对社会价值观虽有多种理解,但主流观点认为它是一个综合的视角,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突破简单地局限于伦理道德层面的观点。
茶文化发展史【第四篇】
关键词:唐代社会;茶文化;流行化;制度化;艺术化
绪言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植根于华夏土壤,与五千年华夏文明相交融。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显示出勃勃生机。茶文化便是中华传统文化星河中一颗璀璨的星。法国著名学者费尔南•布罗代尔认为茶凝聚着高度发达的文明,它和葡萄酒在地中海起的作用相同。这无疑揭示了茶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发展史同时也是茶文化的发展史。茶文化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衍生、发展、到蓬兴的渐变过程。茶从被发现具有利用价值起,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茶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药材进入大众视野。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便记载了茶的药用价值。直至西汉,茶的药用之旨逐渐被隐没,而作为饮品的功能才被知晓。此时茶开始摆脱药材身份而带着饮品的面孔走进千家万户。魏晋时期,为遏制夸豪斗富的不正之风,一些有识之士便利用茶提出养廉政策。此时茶不仅逐渐削弱了酒肉尊飨在饮食中的重要地位,更是成为一种人格标榜。南北朝时期,有人甚至喝茶上瘾。这说明,茶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总而言之,从先秦到南北朝,饮茶之风逐渐形成。但是这期间没有出现专门吟咏茶的诗篇,并未形成系统的茶道,也从未将茶从一种普通饮品提升到一种精神信仰。也就是说,茶并未雅化为茶文化。直到唐代,“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重。”①茶在唐时才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价值。此时喝茶也才真正成为一种流行时尚,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不管是政客骚人,还是樵夫渔民,皆以饮茶为乐。诚如王从仁先生说:“陆羽应运而生,《茶经》应时而作。中国的茶也迈入了一个新境界———由饮用变为品饮,由一种习惯、爱好,升华为一种修养、一种文化。”②茶在唐朝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唐代恰如一座突兀而起、巍然屹立的高峰,开启了此后茶文化千峰竞秀的壮观景象。”③在唐代,茶被赋予更多性灵的成分,饮茶这一行为也涵盖了更多的精神价值追求。
一、经济上的流行化
唐人饮茶蔚然成风。有资料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④唐人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也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⑤如果说在唐以前茶是作为王公贵族的专有物,那么在唐代,茶就已经成为乡野百姓也可拥有的寻常饮品了。全民饮茶使得社会对茶需求激增,于是茶叶贸易逐渐兴盛,它已然成为唐代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茶叶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又刺激了茶文化的流行普及。茶叶的种植、生产、制作、售卖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经济链,饮茶消费成为唐朝经济消费中的主力军。傅筑天在《中国封建经济史》中提到“茶是农业中首先发展起来的商品,茶的种植成为一种专门化的农业生产,茶的焙制作为一种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中唯一的一种专门化的商品生产。……茶的生产成为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商品生产,具有缓慢地向资本主义转化的可能。”⑥同时他也在《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阐述了茶叶这种经营性农业的优越性。“茶叶生产高度商业化,这种经营性农业迥然不同于农民的自耕自给。”⑦可见种茶制茶会带来不可小觑的商业价值。在唐代,由于茶叶贸易的兴盛,茶商也随即大量出现。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到“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⑧,可见浮梁(今江西景德镇)在唐代作为贸易市场的热闹现象,这说明它已经成为唐代有名的茶叶集散地了。唐咸通三年,歙州司马张途所著的《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士。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⑨由此可见当时从事茶叶贸易人数之多,茶叶贸易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安史之乱以后,社会衰败,人心大乱。为了充盈国库,唐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来刺激茶贸易经济的发展。“伏请于出茶州县,及茶山外商人要路,委所由定三等时估,每十税一,充所放两税。其明年以后所得税,外贮之。”⑩可见,茶税已经确定为国家正常税种了,茶税也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财源之一。不仅如此,唐代的茶贸易甚至打开了海外市场。敦煌文献《茶酒论》中用“万国来求”?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当时对外茶贸易的繁荣景象。唐王朝源源不断地将茶输送到朝鲜、日本、天竺等国,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把茶文化也普及到他国了。此时茶并不仅仅是作为消费品在两国间进行贸易活动,它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体验。综上可知,唐代茶叶贸易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流行化的动力支持。茶文化随着货币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普及。当然,经济只是影响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政治制度也对其盛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政治上的制度化
“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丝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唐朝政府也通过一系列政治举措来满足自身对优质茶的需求,于是贡茶制度应运而生。一方面,在文人士大夫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茶宴。这便是把“以茶代酒”?正式化了。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在《与赵莒茶宴》中描绘了舍酒饮茶的欢畅场面。“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宴会上,虽无觥筹交错,但是把茶言欢更显快意。湖州紫笋茶和常州阳羡茶是唐代茶宴上的精品。每到适茶时节,两州太守便在顾渚山境会亭举办茶宴活动。另一方面,在民间,斗茶之风盛行。斗茶又称茗战,它实际上是一种评比茶质量和点茶技艺的方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茶俗。“斗茶已非由上流社会雅尚和须眉男子所专断,连妙龄女郎和艳妆妇人都踊跃其事,乐而不疲了。”不仅如此,唐代颁布的禁酒令也从侧面保障了茶文化的发展。唐代酒税很高,甚至在大历六年,政府开始实行禁酒令,其规定未经特许的人无权经营酒业。这样也就把酒业经营变成政府操控,而不是民间私营了。这样一来,酒的价格上涨,购买力下降,从而使其替代品茶受到了民间里坊的广泛欢迎。此后茶开始逐渐替代酒成为社会的主要饮品,以至于城市乡村中随处可见茶摊茶肆。为了满足世人饮茶需要,茶楼茶社茶坊风靡一时。一种文化气候的形成,通常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茶文化要想得到稳步发展,表现出持久的内在生命力,除却经济上的带动,制度上的保障,还在于文人们在艺术领域对它的推崇。
三、文化上的艺术化
叶潮先生说:“尤其在中国,诗歌是文化的炫目标志。不了解中国的诗歌,便不能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样,欲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则必须了解中国的诗歌。”?杨子怡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解读》中提出唐宋文人诗是对茶文化的雅化,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确切的。以茶为题材进行吟咏,由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诗。诗与茶结缘,茶添诗兴,诗添茶趣。唐代以前涉及茶的诗篇只有四首。而据统计,《全唐诗》中,茶诗共有五百五十余首,创作茶诗的文人达到了一百三十余人。唐朝文人创作的茶诗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使其逐渐走向艺术化道路。茶诗所描写的内容囊括万象,涉及到跟茶有关的方方面面。首先唐代茶诗中有许多记述茶的种植生产、采摘品尝的篇章。唐代文人对种茶、制茶、品茶都有其独到的感悟,故描写都达到了人、茶、心三者合一的境界。柳宗元被贬柳州时所作的《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刘禹锡被贬朗州时所作的《西山兰若试茶歌》等都体现了唐人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茶叶种植技术了。成彦雄《煎茶》、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等细致入微地记录了煎茶的全过程。顾况在《焙茶坞》中则描写了焙茶的具体步骤,唐代诗人秦韬玉在《采茶歌》中对采茶、研茶、煮茶等都进行了详细描写。其次,表达日常生活中饮茶习惯的篇章也不在少数,以白居易最为典型。“爱酒不嫌茶”的白居易一生写就五十余首茶诗,他对饮茶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痴迷程度。不仅如此,唐代茶诗中还记录了诗人间的相互赠茶、共同品茗的乐趣。他们借茶寄托挂念,联络感情。李白有《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皎然有《饮茶歌送郑容》、刘长卿有《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颜真卿有《五言月夜啜茶联句》……亲友间互赠茶及茶诗,使得茶与诗都具有别样的人文内涵。“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斜。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钱起《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便生动描绘了与友人畅谈品茗的轻松悠闲。从茶诗抒感上看,由于唐代文人大多生命受挫不得其用,故其多借茶诗以明志。自古以来,一些植物本身并未具有人文精神,但是经过文人们的不懈讴歌与点睛渲染,它们便成了一种高尚人格的代名词。例如梅表示傲骨,松意味不屈,菊谓之淡泊,莲视为高洁。茶因为生长于幽林深涧,远离尘嚣,清空高雅,品性不移,自然受到文人们的青睐。许多诗人厌倦世俗的繁音急节,写茶诗抒己之怀抱。茶的高洁雅致,乃是人性脱俗不凡的外化和投射。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中写到:“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川原。聊因理郡赊,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诗歌赞美茶的洁性不污,从而表现诗人洁身自好,品性端正的美好。皎然写了大量的茶诗,他认为“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清高”二字既是对茶品性的高度赞扬,也是对自己为人处世的告诫警勉。喝茶这一日常活动与文学精神联系起来,便给茶这一常见物象赋以不一样的审美意蕴,这也是对茶最根本的雅化。“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清雅的茶与高尚的人似是绝妙的搭配。“但无疑是士人的雅求,才使得茶事的发展在历史上逐渐雅化,才有了中国历史上茶文化的特定风采。”?正如丁以寿这样看待茶诗与茶文化的关系:“茶诗的大量创作,对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唐诗茶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大量出现,对茶文化和诗本身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结语
朱自振先生在《茶史初探》中说:“唐代,具体说是唐代中期以后,在我国茶叶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是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时代。……直到这时,茶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中,才真正成为一种显著的生产事业和文化。”(21)唐就了中国古代史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以雍容典重的气度和宽广博大的胸怀奏响了一个时代的强音。唐代社会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赖以依存的土壤。同样,茶文化也为唐代社会增添了一缕别样茗香。此后茶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养人之性,怡人之情。茶文化发展的终极价值在于贯通茶香与人心,从饮茶活动中体会人与万物的和合之美。
参考文献:
[1]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
[2](唐)李肇。国史补[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3]王从仁。中国茶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郭孟良。中国茶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5](唐)封演。封氏闻见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唐)陆羽。茶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7]傅筑天。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8]傅筑天。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9]全唐诗[M].长沙:岳麓书社,1998.
[10]林有光。中国游记散文大系安徽卷[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2.[11](后晋)刘煦。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3](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4](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15]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8.
[16]杨子怡。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7]丁以寿。中国茶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