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诗歌朗诵文章(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08928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诗歌朗诵文章(精彩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诗歌朗诵文章【第一篇】

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尤其是古诗,是古代文学的精华所在,它脍炙人口,对中学生来说,是学习古代文化的一个切入点,学好诗歌,懂些诗歌尤为重要。而学好诗歌,朗诵就是最基本切入点,是诗歌阅读的第一要着。《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共有古诗词62首,其中需要重点学习的有38首。作为自主学习的选修教材而言,通过朗读来感悟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朗诵诗歌可以感受语言美

朗诵使诗歌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对文章感受极为深刻。朗读以至于成诵,诗歌对学生的影响才会潜移默化。诵“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而生物是人非的人世喟叹;诵“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而生逝者如斯的伤感之情;读“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自会如李颀般愁听鸿雁,惦念故友,唏嘘不已。

诗歌语言形象、精炼,这就要求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

其次,朗诵可以体味感情美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朗读者必须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这要求学生朗读时必须先体会作者的感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务求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方能打动听众。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李白的《将进酒》要读出其豪放不羁之情,岳飞的《满江红》要读出激越铿锵来,李清照的《醉花阴》要读出她的忧愁孤苦……。文章的感情并不单一,朗读者更需留心。另外,文章言尽而意无穷处,更需细心揣摩。

再次,朗读能再现形象美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使之在朗读者心中形成“内心视象”,当自己的“内心视象”与作者契合了,也就深得文章意旨了。朗读要打动人,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内心视象”不可,并在朗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嗅其味,如扪其形。诵读《梦游天姥吟留别》须在脑海中确立傲视权贵,抗议社会,捍卫人格的李白形象。读《旅夜书怀》一个夜愁不寐,飘泊无依,孤寂愤懑的形象呼之欲出。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如能凸现辛弃疾睹国事靡烂,痛壮志未酬,于豪壮中略见悲凉之“视象”,诵读与再现形象就相得益彰了。

第四,诵读可以理解思想美

古人读书当是今人之朗诵。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朱自清也认为: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朗诵教学入手。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是朗诵的先决条件,同样,学生也因朗诵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

第五,诵读能启悟人性美

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高中教材中所选诗歌遵循了新大纲“文质兼美”“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要求,它们都是经典之作,能反映诗歌传承的文史脉络,具有深厚的文化思想内涵。如学生心高气盛、自信自大,不妨美读《诗经》;如果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多读陶潜、义山、杜牧之诗,常诵李煜、柳永、易安之词;如果心情悒郁、心胸狭窄,多读李白诗、边塞诗及苏辛、放翁词,自会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壮志和“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洒脱俊逸。总之,通过多次美读,学生将诗情、诗意、诗境、诗性潜藏于心,于美读中便也多了一份豪情壮志、多了一份从容雅趣、多了一份俊逸洒脱、多了一份哀婉凄恻……人性被启悟,性情被陶冶。

适合朗诵的诗歌【第二篇】

关键词 诗歌 教育 中职 素质

语文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语文教学中文学的熏陶感染更能使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从而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改变。诗是文学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形式,这种文学样式的特殊性使它具有了特殊的影响力。本文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践,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对诗歌教学在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的影响及实践应用作简要探讨。

一、古代诗歌教育

中国诗歌教育的历史与中国诗歌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诗歌教育,从最初的启蒙教育到最后的选拔人才,诗歌写作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关系到文人一生功名的成败。比如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主张把教读诗歌作为蒙学中道德教化的主要手段,他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指出:"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以泄其跳号呼啸于泳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

不仅如此,古代一些著名诗人也十分重视诗歌教育的作用,力图通过诗歌来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实现政治教化和道德教化的目的,如韩愈、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等。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就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因此,诗歌教育受到从帝王到百姓的普遍重视,学会读诗作诗成为学子受教育的主要内容。即使到今天,诗歌仍然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唐诗宋词,李白杜甫,可说是家喻户晓,从小学到中学,学校教育中从未缺少过诗歌的身影。

二、中职教育学生特点

中职生由于生源限制和入学层次的差别,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在学习上,他们大都对文化基础课不感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大部分在入学前成绩比较差,一直被当作"差生"看待,自身思想上也默认了这个现实,不再积极进取,因此,对纪律、学习、卫生等都不重视。也有些学生在初中时成绩也不错,怀有美好的理想,能够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一圆象牙塔之梦。但是中考的失败使他们理想破灭,造成终身遗憾,心理消极自卑,对学习也信心不足,从而阻碍了自身学习积极性的发展。

在生活上,他们大多寄宿在学校,远离父母,许多生活琐事都要自己料理。有些学生初次离家生活处理能力很低,带来强烈的不适应感,以至于学习精力分散、不集中。再加上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后,在学习方面的竞争不如高中生激烈,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在行为方式上,他们大多自我约束力不强,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些都是中职学校学生的不利因素,给中职教育带来了困难。要改变学生这种状况决非一日一时之功,而要长期耐心的教育、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熏陶感染,使之思想转变,养成良好的习惯。诗歌教育不能说不是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因为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中学教育,没有各种考试升学的压力,课余时间又比较宽裕,这为开展诗歌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学阶段的诗歌教学,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中职教育因为没有功利的影响,反而容易让学生轻松地感受诗歌,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诗歌教育实践设想

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加强诗歌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启发思维,陶冶情操,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使他们消极的心态受到感化,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诗歌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使学生认识美、体验美,进而规范自身的言行,使自身的素养得到提高。这种实践需要学生朗诵大量的诗歌才能完成。因此,朗诵是关键。诗歌特别是古诗都富有音乐性,非常适合诵读。格律诗讲究韵律和谐、平仄相对,具有音乐美、节奏美,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品味出诗歌艺术之美。在学习诗歌方面,古人尤其强调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十分推崇的读书方法。

诵读作为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与诗歌教育相伴而生,历史悠久。诵读正是"诗"的特征之一。《诗经》就是因为被人们"讽诵",因此能"遭秦而全"。中职学校的课余时间一般比较宽裕,这就为开展诗歌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比如早晨,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朗诵诗歌。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发现有许多同学非常喜欢在早晨朗诵比较有韵律感的诗文。

为避免朗诵时的单调,朗诵的形式也不必拘泥于一种,可以自由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也可以由学生领读。语文老师可以培养一些文学素养较好的同学协助辅导,比如班级中的文学爱好者,或者文学社的成员等。除了早读时间,课外活动时间、自习课时间也都可以活动的形式做些诗歌训练,让学生感到乐趣,主动参与,快乐地去朗诵。著名学者、教育家吕坤对诗歌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每日遇童子倦怠懒散之时,歌诗一章。择古今极浅、极切、极痛快、极感发、极关系者集为一书,令之歌咏,与之讲说,责之体认"。

四、实践难度

我们在这样设想的同时,也不能不考虑到其中的难度,在实践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1.诗歌的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诗歌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诗虽然好,但不一定首首都能受到学生的喜爱。有些诗,学生从未体验过,难以实现情感共鸣。比如《诗经•生民》,这首长篇史诗现在读起来韵律感不强,其中描写的情节也很难符合学生的情趣,对于中职学生就未必合适。因此,诗歌的选择要注意中职学生本身的情感和诗歌的情感是否相融相洽,学生是否真正感兴趣。

2.诗歌的解读。

诗歌的解读不能靠纯粹的说教,要形象生动,最重要的还是要学生自身能够深入其中理解。语文老师主要起指导作用,而不是给学生填鸭式的内容详解,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等等一大堆,不厌其烦,学生早没有了兴趣。总之,使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才是根本。此外,绝对不能把它当成一件任务完成了事,因为我们是用诗歌在教育,而不是为了考试要求记住多少内容。

3.实践方法。

在具体实践中最忌也最易陷入的误区是强调死背。诗歌需要朗诵,但不是死背。学生一接触到诗,就是背,教师检查起来,也是背,这样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完全失去了诗歌教育的初衷。"三分诗,七分吟",让学生抛开背的任务,轻轻松松地吟诵,体味那些意境幽深的诗句,入其境,得其趣,才能实现真正潜移默化影响。

总之,诗歌教育在中职学校中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诗歌教育能为中职教育学生素养的提升带来光明的前景。我们仅就此提出设想,其教育效果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检验,其中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是诗歌教育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伊夫•博纳富瓦 吴康茹.论诗歌的作用(上)[J].诗探索,1994,(04).

[2] 伊夫•博纳富瓦 吴康茹.论诗歌的作用(上)[J].诗探索,1994,(04).

[3] 张继红.中国古代诗歌教育简史[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4]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附蒙学书目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适合朗诵的诗歌【第三篇】

关键词:文学素养 活动阶段 节奏 换位想象 创新

中华经典诗歌蕴藏着我国特有的文化精髓,对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润化心灵方面,都有建筑专业课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可以让学生从中国的诗歌与文化中汲取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为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拓展研究提供资源,为语文课与专业课接轨提供桥梁。为此,我校于2014年6月将诗歌诵读作为语文课拓展的一项活动,至此一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活动过程及诵读经验总结如下:

一。诗歌拓展活动研究的目标:

希望开展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和改善教学风貌的一种语文活动形式。以诵读诗歌为突破口,寻求语文课改中的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底蕴。

二。诗歌拓展活动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活动研究队伍:此次活动由校基础部康淑玲主任、李胜青副主任全面负责与其它部门协商等相关事宜,并以语文教研室及2014级各班班主任为主体的活动组。

(二)活动阶段:

本次活动分为3个阶段:

准备阶段:2014年6月―2014年9月

主要任务:在学校课改的形势下,转变教学思路,以基础部为单位,向14级新生发起此次活动倡议,初步构建、草拟《诗歌的力量》的方案,并制定诵读诗歌的方向。

实施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2月

主要任务:(1)启动语文原有诗歌诵读模块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喜好、能力等因素灵活机动地为自己选定诗歌。(2)组织学生利用手机、电脑或到图书馆搜集诗歌素材、下载优秀诗歌朗诵视频、查找诗歌背景音乐等工作,并对学生诵读进行指导。(3)筛选出最好的15支班级代表队伍参加校诗歌诵读成果验收。(4)由校领导、各科室主任及各班学生代表对此次诗歌诵读活动进行成果验收。

总结阶段:2015年6月

主要工作:(1)总结此次活动成果。(2)撰写活动经验总结并进行成果交流。

三。诗歌诵读的经验总结

(1).朗诵前的准备

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朗诵材料。要求朗诵者通过体验诗人的情感,用自己的语音特点朗读出诗歌的艺术美感,让听众受到感情上的感染和陶冶,所以朗诵者不要着急确定朗读哪一首诗,首先进行自身嗓音、气质定位,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诗歌作品。比如:嗓音高亢有力的男生选择材料时,可以选择一些积极向上为主题的诗歌,如战争诗、爱国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其次选取的诗歌内容必须是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的,我们的邓二为老师就紧跟时代潮流为学生创作诗歌,如《我不满》:“我却认为不满之中有反思,不满之中催盼着改革啊,不满之中孕育着创新的力量,一往无前!”“我们的不满腐败一上台就打老虎,撂倒了贪官污吏一大片”,这些脍炙人口的语句在成果展示时赢得了阵阵掌声,并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这些能反映我们思想、顺应时代改革的新的诗歌作品更容易获得听众的喜欢和青睐。再次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在准确把握诗人写作背景、作品内在含义基础上,揣摩作者心理,将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赋予在这首诗上,一首诗就不仅仅是字与字的罗列,而是情感的叠加。如岳飞的《满江红》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体现,所以确定了整首诗低沉但却雄壮的基调后,再确定自己的性格、嗓音特点是否适合朗读此诗歌作品。

(二)根据诗歌内容、意境、情感的表达来判断语音节奏、轻重和语速,并加入丰富的换位想象使诗歌诵读完美化。

1.节奏:需要朗诵者先要将诗句内涵理解清楚,再将整首诗划分节奏,从字、句、段中把握整首诗,如食指《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许多同学都会把“手指”、“手掌”划分到一起,可是却总是读得不顺口,可是在细细品读和分析之后,问题的关键最终应落实到对意象的理解。 “排浪”一道一道向天边涌去,浪线看起来更像“手指”;“大海”具有面积感与体积感,所以“手掌”更加形象。

2.轻重音:能够利用轻重音的变化来体现诗歌的情感变化。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虽然只有简单的四句,但也要注意轻重音,或许有学生会问这么短的诗,只有这几个字重读,那读出来会好听吗?其实只需要我们在朗读时把语速放慢,声音拉长,语音稍重即可,否则朗读效果会适得其反。

3.语速:在一首诗歌中,语速的快慢会根据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有所变化,听众也才能听出你的情感变化。如:裴多菲《我的歌》、《民族之歌》诗歌内容较为欢快、 激昂,语速要快;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歌内容较为悲伤、低缓的,速度要适当放慢一些。

4.换位想象:朗读者要揣摩作者的情感,换位想象,尝试将自己和作者融合在一起,我就是作者,我要大声地将作者心中的快乐、忧愁、苦闷、希望等情绪诵读出来。如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就可以想象自己就是狱中的戴望舒,正在饱受敌人的摧残和折磨,心中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对解放区的向往,所以朗读者的态度要坚定,语气要恳切。只要朗读者能设身处地地考虑到诗人的处境和心理,加上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就能让听众感动。

(三)朗诵时使用恰当的体态语

朗诵要求朗读者除运用自己的声音吸引听众外,还可以借助眼神、手势等辅的体态语来深化对作品的感情,引起听众共鸣。在整体的体态语中,以眼神最为重要。眼能传神,眼神中的情感已经在朗诵者上台的那一刻起就透露给观众,所以眼神要集中,不要东张西望。有的朗诵者可以为营造朗诵诗歌气氛,轻闭双眼,但由于紧张、害怕等心理不敢睁开眼睛,不愿和听众有眼神的交流就会让诗朗诵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朗诵时的体态语要自然,随着诗中情境来触发朗诵者的内在情绪,必须适合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否则让观众看来就会感觉矫揉造作,也会扭曲作品内容和主题。如装饰14-1班的诗朗诵《献给祖国的歌》时,朗诵者上台后通过敬礼给观众鞠躬表达敬意,在朗诵的结尾处“祖国,??我们定将令您?,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时,朗诵者又将左手一致挥向国旗,这些动作加深了观众的印象,让观众也是感觉耳目一新。

(四)勇于创新

诗歌朗诵形式需要不断更新、创造和改变。在这次诗歌诵读比赛中,也有一些有创意的作品,如《献给祖国的歌》的朗诵者在上台后先是唱了一节《五星红旗》渲染气氛;还有《满江红》诗朗诵结束后朗诵者以庄严宣誓进行结尾;《致橡树》的朗诵中,加入了缠绵悱恻的爱情舞蹈表演,这些都很有新意,所以在诗歌诵读中我们不必只是拘泥于呆板的朗诵形式,也需要融进更新的思想,让我们每一个人更喜爱诵读诗歌。这需要我们这些教师和学生集思广益,去创作出更新、更好的诗歌朗诵样式。

通过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我们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更有朝气,更加积极向上;我们这些教师也收获了喜悦,看到了希望,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把诗歌诵读这样的活动搞下去,虽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但我们相信在中华诗歌力量的感召之下,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生都会为它的博大精深、文化精髓所折服,相信我们的中国经典诗歌诵读活动将会越办越好,越来越深受大家的喜爱。

参考文献:

1.姚为洲。中华经典诗歌鉴赏与诵读[M].上海:上海教育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 第1版

2.俞晓红。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大学生必读的中华经典诗歌100首)[M].芜湖:安徽师大出版社,2011年-01-01

适合朗诵的诗歌【第四篇】

场景一――

时 间:2003年一个秋色如画的午后

地 点:北京,著名朗诵艺术家葛兰家中

事 件:葛兰手捧《郭新民抒情诗选》,含泪朗诵其中的《珍重粮食》《辣椒辣》,录成诗歌MTV,成为诗刊社大型公益活动“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朗诵会的经典节目,并通过电视电台等传媒,激起无数听众和观众的欢呼喝彩。

场景二――

时 间:2005年的一个“七月流火”之夜

地 点:北京保利大剧院

事 件:郭新民诗作《一棵树,高高站着》,在中国朗诵家协会主席、北京朗诵艺术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殷之光激情演绎下,令松涛般的掌声,一次次从观众的森林中诞生,旋风般激荡,将“拥抱太行――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诗歌朗诵音乐会推向火焰般的高潮。

场景三――

时 间:2006年一个诗意轻胧的春晚

地 点:长治学院

事 件:第五届全国大型公益活动“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学生诗歌节――校园诗歌朗诵大赛现场。郭新民的诗歌《一棵树,高高站着》《我心走进草原》,再度震撼大学生的心灵,掀起一次又一次青春的呼啸。

……

我们很不情愿地看到,中国诗歌的现状,正日益与这样一些语词发生亲密链接:低迷、边缘、沉寂、失血、冬眠、陷落……最该春意盎然、生机满眼的诗的原野,于无声处一步步逼近“荒原”。无奈的读者只好选择拒绝阅读,来表达失望与疏离的心境。诗歌疏离读者的代价,不仅在于读者对诗歌的最后疏离,而且也包括诗歌自身的迷失与流放。一朵花,在一座孤岛上春开秋谢,对人类实在说不上有什么意义。《旧约全书・伊甸园》说,上帝用土地上的尘土造人,把生命的气吹进他的鼻孔,他就有了生命。不管什么样式的艺术品,“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时,只具备生命的“形”,是欣赏者吹进“生命的气”,使它魂形相依,勃勃然鲜活起来。诗人郭新民以他多年的坚韧探索和艺术积淀,精心将现实之思与魅力艺术,浑然糅合成风雅独具的诗歌,并使之从平面的纸张上站立起来,从沉甸甸的书页里解放出来,走向舞台,走向剧场,通过视觉和听觉,走进读者心灵,引发读者强烈共鸣,炫成一道独特耀眼的诗歌景观。从剧场走出的听众,纷纷通过网帖、写信、电话,抒发《一棵树,高高站着》带给他们的感受:灵魂经历了一次高尔基《海燕》里暴风雨那样的洗礼……著名诗人寓真撰文感言:“年过古稀的殷之光先生,朗诵诗人郭新民的《一棵树,高高站着》,那是一种整个身体和全部灵魂的彻底的投入,我在台下望着台上这位朗诵家,忽然觉得他就是那棵树,在他的头顶和身周正在澎湃着风云,正在冲荡着雷霆,正在凝聚着历史,我写了多年的诗歌,然而,是在这一天晚上我才真正发现了诗歌的震撼力度和能量。”

满脸茫然苦涩表情的诗歌,向我们绽露出了一抹久违的微笑。

郭新民的诗歌,借助舞台和剧场的延伸与拓展,使已经变得十分陌生的诗歌轰动效应重现在读者和听众中间。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事件。面对这一事件,如果我们漠视不顾,便是对诗歌的一次背叛,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有出息有作为的诗人,一定是燃烧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我不得不分别说出肖洛霍夫和索尔仁尼琴的提醒:“对所有作家来说,基本任务就是:涉及日常生活,不落后于生活,像医生掌握人的脉搏一样把握住日常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作家没有权利无视这些问题。”“文学,如果不能成为当代社会的呼吸,不敢传达那个社会的痛苦和恐惧,不能对威胁着道德和社会的危险及时发出警告――这样的文学是不配称作文学的。”显然,郭新民无疑是一位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所以常常热泪盈眶的诗人。他孜孜追索一条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诗歌新路,并坚定地将其作为自己的艺术定位与理想追寻。“土地系列”就是他倾情倾力创作的包孕丰富社会内涵的系列艺术诗篇。

郭新民的“土地系列”诗篇,我愿意将其定义为“适合倾听的诗歌”或“舞台阅读的诗歌”,以区别于一般意义的朗诵诗,因为这是思想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诗歌,就像蜜汁溶于鲜奶,花蕊结晶于阳光雨露。诗篇的“土地系列”,几乎就是在构筑一座宏大的诗歌艺术工程。其中《感恩小米》《亲近土地》《珍重粮食》《一棵树,高高站着》这些篇章,契合读者的殷殷期待与寻觅,唤醒人们重新认识诗歌的意识与自觉,遭遇了空前的广为传读和倾听。土地是我们的一脉灵系魂根,是人类一部永远的“圣经”。诗人诗意地奔走在土地上,像一只眷顾麦场的麻雀,或者秋天田野上快乐的田鼠,或者果园里飞来飞去的蜂蝶。他从不同角度虔心地亲近土地,亲近民间,亲近百姓,把庄稼、农具、家禽等一系列与土地有关的事物,放在特定情境里充分发掘和发现诗的意蕴。“一枝一叶总关情”,从土地传来的每一缕细碎微轻的声音,比如草叶的摇曳,比如玉米的拔节,比如麦芒的闪烁……都激颤着诗人琴簧笛膜般敏感的神经和心灵。诗人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雕塑般的虔诚姿态,叫人想到深秋的谷穗,拼命把生命的头颅叩向土地,贴向土地。郭新民说,“把历史的回忆/聚焦到某种作物/这是一个十分凝重的话题……向黄土地深情鞠躬/向乡亲父亲深情鞠躬/这可不是一种简单的礼仪/愈是成熟就愈是要谦恭。”如何谦恭?“腰总是弯曲,头必须下垂”(《面对谷子》)。因为“面对阳光葱茏的土地/我摸到了自己的脊梁/和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亲近土地》)。他忽而从“布谷鸟鸣叫的方向眺望”,忽而从“这个春天新的情绪里眺望”。深情无限的目光或是被“八月的葵花”拴住,或是被“屋檐下的玉米”映黄,或是被“跪在高原”的“母羊”绊倒,或是被“干涸的河流”伤痛。他揭示“麦茬”“倔强的”个性:“齐刷刷的麦茬是大地的精神/硬铮铮的麦茬是大地的风骨”;他为“森林”“忧伤”:愚昧野蛮的砍伐,使“伤痕累累的高原痛不欲生”;为“村井”“祷望”:“一只渴望的眼睛……深不可测的隐忧呵/天有多深井有多深/远村的痛苦就有多深……独目难眠呵。”而“飞蝗”疯狂的“起舞”,高悬着他“剜心的牵挂”;而轻轻触摸一朵“野”的“微弱”,竟摸到了“农民的那些日子”,和“深及故乡骨髓中的疼痛”,因为他“把手捂到了土地的胸口”……苹果因为吻过牛顿的前额而带有了科学的意味,向日葵因为照耀过凡高的画笔而平添几分异彩新辉,诗人郭新民歌唱的土地,超越象征和比喻的涵盖,是建筑在大自然土地之上的艺术化的“土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是人类诗意的栖居之所。

“当你静听音乐或观看一幅画时,你可以自由自在地想像,而当你读一本书时,你却成了作者思想的奴隶”。――这是绘画大师高更诉说的阅读体验。郭新民诗歌创作的一个艺术追求,在于他诗歌的被“倾听”、被朗诵,并通过一种剧场效果发散到更广阔的人群,释放成久远的回响。“倾听”是另一种阅读方式,而且是更优雅能动的阅读方式。海德格尔的哲学文本里有一个颇为响亮的词“倾听”,甚至“倾听”有时就是他关于“思”的别解。海德格尔常常以倾听的姿态讲荷尔德林的诗歌,那情景犹如倾听“泉水怎样从银色的圣器里潺潺流出……”艾略特在诠释其名篇《四个四重奏》中“那个声音”主题时,也一样借助“倾听”作了诗意的处理:很深的声音是听不见的,但只要你在听,你就是音乐。音乐,是的,诗歌在剧场产生艺术效果,须臾离不开音乐。不,我不是说借助诗歌之外的音乐,即使是背景音乐。我是说诗歌本身的韵辙、旋律、乐魂。这也就是我们常常把写诗叫作吟诗、咏诗、诵诗、唱诗的理由。诗歌从诞生开始,就具有音乐性,正如音乐是诗歌的声象呈现。音乐是诗歌的血液,这血液,从诗人心泉里流出去,经过读者的心灵,又流了回来。事实上,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汪音乐泉源,诗人的职责在于使读者和听众的心泉沸腾起来、飞扬起来、波光涟漪、霞彩虹霓。创作适合倾听、舞台阅读的诗歌,远比“平面”的视读的诗歌,更具难度,更具挑战。这是阳光下的闪转腾挪,不是月色朦胧中的长袖起舞,容不得半点伪饰与虚假。新民以“倾听”绎动的艺术情怀、艺术宗旨和审美理念,谱写了1篇又1篇语词、意象与乐律谐和对称的适合“倾听”的诗歌,并冠之以“土地系列”来昭彰他诗歌的神圣使命与责任,如此,他的诗歌以情真而意浓,深刻而形象,凝重而明快,隽永而易懂,引起诗歌界的热评与追捧,深受读者和听众的认可与激赏,便是一种必然之果了。

郭新民的诗作迄今已荣获中国首届“艾青诗歌奖”、《人民日报》征文一等奖、“赵树理文学奖”等50余项。这里,“剪辑”几段来自诗界权威的声音,从另一个角度观测郭新民诗歌显现的价值与影响。

老诗人屠岸:郭新民的诗篇歌唱和探索了人生、自然;这里有愉悦、有狂欢、有悲愁,也有痛苦;揭示了人性的方方面面,敞开了心灵的大门,把灵魂裸地袒露出来了。

著名诗歌评论家、北大教授谢冕:郭新民的诗质朴、清新,没有矫情,有着感人至深的沉重;有一种朴素的、自然的美,其中蕴含着看似浅显却隽永的哲理。其抒情诗创作有一个审美表征,那就是描绘抒写“自然与人的融合”,通过大自然的神秘启示,揭示人生之爱,自然之爱,生命的律动和爱情之命运。之所以如此,大抵与诗人长期生活在“基层”,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不无关系。

著名诗人、《诗刊》主编叶延滨:不仅“读郭新民的诗,常常为他诗中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思绪所感染”,而且他“把郭新民前期作品与后期作品做比较”,认为“除了艺术上日臻完美成熟之外,更让人感动的是内涵的厚重和沉郁,这种东西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风骨吧。有的诗可以因其才华动人,有的诗可以因其美辞动人,但若无风骨终会经不起岁月的搓揉而凋其色彩。读郭新民的诗,会给人一种编年史的感受。诗人和老百姓的生活现实贴得很紧,诗人一刻也没有闭上他关注时代的那双眼,因此,近二十年的社会风云、世事变迁都在他的笔下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从某种意义上说,郭新民也在写史,写中国老百姓的情感史。《喋血凝思》《我的父亲》等是具有编年意义的诗人代表作”。

著名评论家杨光治:郭新民将诗歌视为使命,视为责任,态度是十分严肃的。正因为这样,其诗歌创作形成了深刻厚重新奇的风格,写出了个性鲜明而富有概括力和表现力的土地诗,也铸就和完成了其在诗坛中独特的艺术形象。

更有评论者干脆把郭新民诗歌在读者和诗歌界掀起的反响,称之为“郭新民现象”。不,以“郭新民现象”来概括郭新民的这一诗歌实践,还不能令人满意。我以为,只有将其放在中国诗坛大背景下加以透视与察析,以“诗歌新走向”或者“新诗歌现象”的定位予以足够关注,才能更切合事件的真相和有利于诗歌的拯救。郭新民旗帜鲜明地把自己的诗歌主张总括为“三化”:民族化、大众化、社会化。他在“首届艾青诗歌奖受奖辞”中说:“我爱诗如痴,爱诗若命。在中国新诗的实践中,我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倾注了无比的挚情和热爱,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代价。20多年默默耕耘辛勤劳作,诗歌成为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为诗而彷徨、苦痛,为诗而激烈、亢奋,为诗而从未放弃和失落。不管在何种环境下,我注定是诗歌的卫道士和追随者。我希望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大家承认我是一个诗人――一个真正的、纯粹的、有价值、有良知、有责任感的诗人。请让我们伸开诗歌的臂膀,无限深情地拥抱亲爱的祖国、深刻的土地、伟大的人民和豪迈的时代!请让我们睁大诗歌的眼睛,热切关注真实的人性、纯洁的爱情、沸腾的生活和磅礴的世界!”这不仅是诗人灵魂的剖白,也是诗人实践的回望与写照。因为在选择神圣辉煌目标的同时,他已经选择了异常艰辛和崎岖的跋涉与攀登。

郭新民“舞台阅读”诗歌的可贵和成功的探索,不仅仅是中国诗坛的重要收获,也是一个诗人对中国诗坛的贡献,更是对中国诗坛的一次感动、唤醒和启悟。他让我们思考、明白并相信,有些东西应该结束,而有些东西应当开始。至少它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方向,一个来自土地的方向,一个土地导引的诗歌方向。诗歌精神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回归人间,回归读者,毋庸置疑,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向往,也是诗歌的期盼。诗与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就像对阳光和节日的渴望。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诗,我们的心灵不能缺少诗。我相信,当一个读者,在诗的面前突然背转过身子的时候,脸色一定是忧郁的、悲戚的、无奈的,甚至是愤怒的。或许没有诗,太阳照例在黎明的墨焰中升腾,月亮依然在云彩的瀑布里鱼游。但是因为有了诗,太阳才变得更温暖,月亮显得更美丽。正如有了玫瑰,爱情的童话才更芬芳、更鲜艳、更诗意。

一株临风而立的诗歌之树――聚焦《一棵树,高高站着》

现在,我们把目光收缩回来,聚焦郭新民笔下的一棵“树”,一棵威风凛凛、诗意澎湃的“树”――《一棵树,高高站着》。

不错,诗是情感的艺术,情感的产物。情感乃润泽一切艺术的春雨鲜乳。缺乏情感的艺术作品,只能像一根干瘪的麦穗、一把枯黄的秋草。然而我要说的是,艺术家在情感面前的准备与才能,应当成为深度探讨的自觉与期待。艺术家对情感的艺术操度与掌控,往往见出艺术家尤其是诗人的艺术功力。我愿意把情感化作有生命的建筑材料,就像春天一般充满蓬勃生机的建筑材料。在出色的艺术家那里,情感之墨的研磨匀兑,情感线条的编织流动,情感色彩的挥洒泼点,总是于细微处见精神,于形而上中放光辉,回风舞雪,出神入化。诗人郭新民在这棵“树”里倾注了情感,几乎就是壶口瀑布一样轰烈燃烧的浪花,就是一座太行山的巍巍厚重,就是黎明的天边那一炉浓稠密集的朝霞:“一棵树,朝我走来/一棵树,就这么朝我走来/它坚毅而豪迈的步伐/故意踏出某种韵律和节奏/在满脸皱纹的太行山深处/在老区这个老得不能再老的山村/以父辈和长者的亲切/与我久久地对视/目光同阳光汩汩深入/让我渴望的心田无比温馨”。

然而,这一团“目光同阳光”交织的浓烈的情感,却轻轻被动词“跪”,收拢为一个经典的细节,“跪”出一个撼人心魄、夺人泪雨的画面:

以中国最传统的礼仪

我命令我的灵魂和诗歌

给它虔诚地下跪

并恭敬地叩三个响头

雄哉!惊天泣地;妙哉!神来之笔。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铀浓缩”一般,将一腔沸腾的激情聚凝于一“跪”之中。男儿膝下有黄金。这是“灵魂和诗歌”对皇天厚土的跪拜,是和平的今天对烽火历史的朝圣。综观全诗,内敛蕴藉,张弛有致,均衡适度,谐和匀称。固而举重若轻,收发自如。端的是放得开,收得住。放开来如长空万里潇洒怒卷的云朵,如凡高笔风吹动中色彩奔放的向日葵;收回来像朦胧月色下行将引爆的蓓蕾,像一粒压缩了千卡能量的银质的子弹。你看大写意的一句“一棵树,亲切凝视着我/一棵树,深情凝视着远方”,叫人如同临照秋日平缓的河流,触摸沉静含蓄的果实。“草色遥看近却无”。但闻水流声,不见流水影。这令我想到一段历史情节:北魏文成帝欲在武州山(今大同云冈)开窟造像,恰有来自今斯里兰卡的几个僧侣,携带三幅浮屠画像,“远视炳然,转近转微”。这便是所谓的艺术,所谓的艺术效果。诗画同理,艺术一脉。新民为诗运情,可谓深得其味,卓然超然,风流尽得。

然而,情感往往并不止于情感的艺术处理,虽然这时它已经完成了艺术的追寻与实现,我是说假如诗人的目光还不满足于此,已作好准备向更远处投放和延伸。因为就像我们都知道的那样,情感还常常肩负着“生命中”不可回避的“承受之轻”。比如它要承载历史大厦的主题,雕塑精神世界的画廊,呈现和显象思想光芒的指向。“这棵树,不动声色地活着/这棵树,义无反顾地活着/它的存在,是历史的存在/它的伟岸,是大地的必然”。

它站着,是一座太行丰碑

它走着,是一段人间佳话

它醒着,是一部红色经典

它笑着,是1篇英雄赞歌

它活着,是一面精神的旗帜

是的,情感不是串缀而是粘连着这里的每一个语词,像蜜那样。不,这还不够,这些多姿多彩的意象,谁能说不是感情的物化与晶体?甚至,情感与意象相互借助,彼此拥抱,就是思想本身。

世纪风轻轻拂过它的鬓发

自由鸟温暖栖息在它的肩头

……

哦,一棵树让一位伟人高高活着

一棵树使一群好人高高活着

一棵树令一段历史高高活着

进行到这里,我们可以推开另一扇门,走进这首诗的又一片艺术境域。因为《一棵树,高高站着》发散给我们的艺术信息和艺术启示,是现代的和多维度的。比如“大意象”傲然临风的统领与“小意象”星汉灿烂的簇拥:大意象――树;小意象――世纪风。自由鸟、风尘、泥泞、坎坷、崎岖、隧道、战火、弹雨、云霓、种子、五星、丰碑、旗帜……正是万千烟霞的飘移流转,方才映衬出山岳的伟岸峭拔。比如通感的神奇妙用:意志、追随、思恋、烙印、情结,这些意识的冷概念,只用色彩灵性地作一点染,就灼灼然如烛如照、光华耀兴起来。“红色的意志永不消遁/红色的追随至真至诚/红色的思恋天长地久/红色的烙印根深蒂固/红色的情结日久弥新”。诗人的一项艺术使命与职责,就是翻译,将抽象的概念翻译成可感可触的意象。(这好像是康德的话外音)再比如影视画面的切换与叠印:“一棵树,站在那里/一棵伟岸的红星杨站在那里/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站在那里。”一远景:自然树;中景:人化树;近景:树化人。句句深化,层层推进,一步一景新气象。

然而,这首诗给我另一轮的审美冲击力,在于它的超验性,在于它诗质纯粹的表现手法与技巧带来的阅读效果。这手法与技巧,如果取一个称谓,我愿意把它界定为“幻想现实主义”,虽然这一界说,容易叫人想到西方现代流派“魔幻现实主义”,如卡夫卡与他的《变形记》、马尔克斯及其《百年孤独》、埃利蒂斯并《疯狂的石榴树》、艾略特和《荒原》……其实,什么思潮,流派,主义,都是一种表征符号,重要的是历史行进到不同时段,总会催生与之相对应相观照的艺术作品。《一棵树,高高站着》,就是生长在新世纪之初地平线上一株金色的艺术之树。它那按照心理逻辑编构的绚丽在心灵时空之上的拼图,色彩浓淡适宜,运笔浑然天成,放射出奇异的艺术魅力之光。这便是我所谓的超验意义所在。

一棵树,站在那里

一棵伟岸的红星杨站在那里

……

一棵树,朝我走来

一棵树,就这么朝我走来

……

哦,这棵树,这位神话般的智者

在午后款款的阳光中

站成自己独特的风景

它站着,是一座太行丰碑

它走着,是一段人间佳话

它醒着,是一部红色经典

它笑着,是1篇英雄赞歌

它活着,是一面精神的旗帜

今天,在太行山深处

在晋东南这个清贫依旧的小山村

我漫游在一棵树的梦幻里

如果说文学是幻想的产物,马尔克斯就认为,小说是用密码写成的现实,是对世界的揣度;那么诗歌干脆就是心灵的录照与折光,耀动着强烈的主观色泽。事实上所有艺术品都该是心灵世界的产物,因为只有心灵才可以感动心灵。而我的意思在于,诗歌是最难的艺术,属于艺术的艺术,是艺术的精灵,就像蓝色的“焰”之于红色的“火”。福克纳曾坦率地承认说,“我是一个失败的诗人,也许小说家一开始都想写作,后来发现写不好,才尝试短篇小说。”如果我们把自然认知为第一界面,心灵划作第二界面,那么,诗便是第三界面,它撑开一片超自然超心灵的艺术天空。现实与想像的时空转换与交错,总是成为诗人们热情的选择与探险。这时候我发现,风的旋律,云的舞影,海的梦,雪花的好奇,火焰的……与诗人的幻想是如此地相似,以至于诗人的想像及其篇章,总是充满狂烈的跳跃和飞扬,展现锦缎般的华美绚烂与流光溢彩。诗人郭新民笔下的“树”,是诗人“心象”与自然界里的“物象”相交融的审美艺术品。事物的可能性和秘密有意思地在于,诗人心中早已孕怀躁动着某种渴望表达的欲望(心象),当这一欲望发现外界某一对应物(物象)时,就会像蝶恋花一般,不顾一切地飞舞过去,并与之忘情相拥,胶也漆也。而自然界的景物,这时便幸运和幸福地成为了某种象征与载体。

适合倾听、舞台阅读的诗歌,必须具备更高的音乐品质、音乐美感。不仅文字要养眼润心,而且韵律要悦耳动听。这也便是郭新民的诗歌征服听众、造成强烈剧场效果的宝器之一:“一棵树,站在那里/一棵伟岸的红星杨站在那里/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站在那里……”仿佛一流清泉在我们耳畔叮咚叮咚地响着、跳着。行云流水,在这里找到亲切而具象的范例。“一棵树,朝我走来/一棵树,就这么朝我走来/他坚毅而豪迈的步伐/故意踏出某种韵律和节奏/在满脸皱纹的太行山深处/在老区这个老得不能再老的山村/以父辈和长者的亲切/与我久久地对视……”这是灵魂的音乐在流唱?这是情感的音乐在弹奏?这是名词动词的生命在抒情?这是意象的光芒在闪耀?这样的诗歌音乐,音乐的诗歌,怎能不摇撼律动我们的心灵,就像穿着红舞鞋的风吹过春草池塘的水面……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1708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