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声乐的教学方法【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儿童声乐的教学方法【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儿童声乐的教学方法【第一篇】
音乐是一种具有审美性质的艺术形式,视听练耳教学侧重了对儿童进行音乐感觉及情感体验的培养。视听练耳教学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儿童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听、读、唱、弹、写等,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并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音乐表达能力,更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下面,我们就具体来分析一下怎样在视唱练耳教学的节奏训练中提升儿童的音乐审美。
一、注重儿童自然的表现
节奏对于音乐来说,就像是房子的骨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视唱练耳中锻炼节奏感,可以将教学作为一种音乐体验过程来进行。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接触音乐时还不能区分音符,教师在这时可以用手打拍子,让儿童进行练习,他们的兴趣就会比较高。然后教师可以让儿童围成一圈边打节拍边行走,让学生想象自身的形象,有的像小鸭子,有的像钟摆。也可以让学生叉腰,根据老师的拍子做摇头或动肩的练习。在课后或者是家里,学生对于这种有趣的音符学习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会不自觉地进行练习,巩固了他们的音乐知识。儿童天玩,在这种游戏一样的节奏训练中,他们的身心处于一种放松状态,精神愉悦,可以将自身最真实、最自然的一面流露出来,而处于最自然状态下的人往往能够发挥出巨大的潜质,认为音乐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一种负担。
二、综合多声部、多感官刺激的合作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大多是单声部视听练耳训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方式过于单一,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而多声部的视听练耳可以使儿童的节奏和音准有更大的提高,这是单声部训练所无法比拟的。立体的音乐思维应当将自身与他人的合作、协调结合起来,分声部教学,并由浅入深,方便儿童掌握,锻炼他们的节奏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进行二部节奏的组合,各声部都被安排一些简短的节奏,这样在练习了几遍之后,儿童就能顺利掌握了。然后安排不同节奏的两个声部在相同节拍下击出来,这样的难度就提升了,往往会出现快慢速度不一的状况,儿童各自顾及各自,不听节拍指挥。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读一行节奏,儿童读另一行,同时敲打节拍,使儿童感受到这种声部合作的魅力,感受音乐的节奏美。在这之后可以进一步提升难度,可以让一个人同时击两个声部的节奏,这对于儿童来说是很困难的,他们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同时看两行谱的高度,他们大脑的协调能力、指挥能力也还不够,这时教师可以选择用语言进行相应的提示,“左”口令代表左手;“右”口令代表右手;“双”口令代表“双手”,儿童往往混淆“左”、“右”两个方位名词,教师可以和儿童在镜子面前做这些指令,儿童既可以接受听觉的刺激,又同时可以接受视觉的刺激,对多声部式的节奏训练也可以有很好的领会。有一些儿童确实难以消化这样的训练,教师可以调动儿童的触觉,如可以将手放在儿童的手上,并进行以上训练,儿童在听觉和触觉的双重感官刺激之下,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协调性,还可以减弱他们对多声部节奏训练的逃避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儿童,儿童自身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能够通过自身或合作来训练多声部节奏。教师可以选用具有一定水平的音乐,并进行多种形式的感官刺激,使学生能够更好体会音乐,体会音乐的美。音乐体现出来的正反面效应在音乐教育中都普遍存在,教师只有抓住其规律,才能进行正确的指导,激发儿童的音乐审美观念。
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在实际的生活之中,只要细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处于一个充满节奏的世界里。这些多种多样的节奏经过人们心灵的感受与认知,就会形成一种审美体验,从而调动人们的思想情感,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音乐的追求和热爱。
在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由于儿童智力发育处于较低的阶段,他们对于拍子也不甚了解,教学中存在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如,教师可以向儿童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记得刚开始下雨的时候,雨水是什么样的声音吗?”,儿童这时候就会回答出相对一致的答案“滴答滴答”,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那么,雨下得很大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儿童经过思索之后会回答“哗哗”。另外,教师可以问儿童火车开动的声音、母鸡下蛋的声音等等。儿童对这些声音比较熟知,模仿中充满乐趣。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教师应当将这些生动、形象的生活案例加入视唱练耳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音乐的感染,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机械地、简单地模仿这些节奏,而是加入了自己主观的体验及想象力,使自身的感觉随音乐而变化,实现两者的交融,这是一种最终目的,从而培养儿童的音乐审美。
四、积极改变或创新节奏
音乐其实是一种主观性强的艺术,进而存在了一定的可变空间,富有创造性。儿童思维受限制小,他们往往具有相当强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儿童多多鼓励,让他们善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展现自身的表现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儿童进行即兴创作。譬如,对于一段源音乐,教师可以指定一个风格,欢快、悲伤等,儿童在短时间内根据自己的理解改编曲调。这个曲调可以是一首歌曲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整首歌曲,但这首歌曲难度不宜过大。教师在儿童创作的过程中应当耐心指导,对儿童的音乐专业性要求不宜过高,应主要注意对他们进行适当鼓励。通过这种方式,儿童对音乐的审美对象进行了创作、改变,也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提升了音乐审美境界。
五、结语
儿童声乐的教学方法【第二篇】
关键词:儿童声乐;技巧;歌唱特点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46-01
一、儿童音乐教学特点
(一)儿童音乐教学方法
在儿童声乐教学中,需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要用温和的语言、甜美的微笑和他们沟通,在严格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到来自教师浓浓的爱,真正做到“严中有爱”。教师的言行,甚至表情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哪怕学生有微小的进步也要进行肯定,给学生建立自信,且不可用讽刺,刺激的语言与儿童交流,不可伤及儿童的自尊心,要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科学正确的发声方法,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歌唱训练一方面要注意提高歌唱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儿童发声不可超过半个小时,中间休息一次,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克服不良的说话习惯,比如大声喊叫。这是每个儿童需要克服的,大声的喊叫气息冲击声带,力量往往较大,因此要尽量避免。教师应用简单的词汇去教导儿童,可以用手势,也可用比喻的手法去让儿童更加的容易理解,尽快定位儿童的正确方法,音域不可超过一个半八度。
(二)儿童表现力的培养
儿童的声乐启蒙老师很重要,要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不同的制定方法进行训练。要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进步,成长。让孩子的歌声形成完美的声乐线条和音乐表演体系,淋漓尽致的让孩子自己体会自己完美的声音带给自己享受的感觉,孩子的表演也尤为重要,完美的歌声缺不了孩子的表演,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笑容足以征服所有的观众,而在台上表演的时候就不能更多的去考虑发声方法,主要是要进入角色,让自己沉浸在享受自己的歌声世界里。
二、儿童声乐训练方法与技巧
儿童声乐教学,首先进行气息的训练与培养,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正确使用气息的方法尤为重要。气息的运用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因此,为了让孩子歌唱在高音区游刃有余,我们必须进行正确的呼吸训练。如何教导孩子呼吸训练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通过我多年的声乐教学与实践总结提炼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得呼吸训练不在困难。首先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去寻找睡觉前呼吸的感觉,这样呼吸时是人体较为放松的呼吸状态,多次体会后记住这种感觉,让孩子站起来去回味躺下呼吸的感觉,反复训练,孩子就会懂得怎样让气息在身体内流通做到气沉丹田。
对与声音天赋一般的孩子,我们该如何教学呢?首先我们不因该进行的是发声练习,而是听辨练习,训练出一个好的听力才能让孩子了解音高的变化,我们可以做到跟孩子练习单音,每一个音跟钢琴一起进行,弹一个音,唱一个音,去耐心的纠正每一处错误,这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孩子不懈努力的精神,还有就是家长的配合与鼓励。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讲进行一段时间的单音训练,孩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下一步我们开始进行三个音下行的训练,则为半音往高升(用mi, 来代替),从上行结束后,开始下行训练,根据孩子的音高不同去调整歌唱的音高位置。
说话就是歌唱的基础。咬字的训练在歌唱中是十分重要的,说话和歌唱的咬字是有一定区别的,说话不需要打开牙关节,也无需张开空腔内,以及大量的气息,而歌唱咬字则需要像打哈欠一样,打开软腭,同时打开四个腔体,“头腔”“鼻腔”“口腔”“胸腔”。教师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儿童使用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
三、儿童音域扩展的方法
七岁到十二岁的儿童,音域可以得到很好的扩展,在这期间,为了保护儿童娇嫩的歌唱嗓音,并使他们能用科学的方法唱出音域较宽而又动听的声音,就必须对儿童的歌唱发声加以训练,正确的扩展歌唱音域,对孩子日后学习音乐技巧起着关键作用。如何扩展?我认为必须和发声联系起来,老师必须慢慢的引领、伴音的移高和降低、不可硬冲,不可强化训练。儿童正确的扩展音域训练方法,在于轻柔的歌唱,不可用力过猛,为了对抗大声唱,所以把它限制到任何应有的限度内,儿童音域扩展的时候,最好从f1,开始,因为儿童声音一般在这个音域比较松弛,动听,而音越高越要像打哈欠一样的张开,下巴松弛,喉咙打开,舌根放松,舌头放平。唱高音时要特别注意气息的支持与运送,下到低音的时候,要注意胸腔的支撑,腰部的力量。声音出来的那一刻不可把他唱的过宽,只能很集中一个“点”。
四、结论
儿童声乐教学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领域,在多元化的当代更是重视艺术教育从小抓起,作为艺术教学领域的儿童声乐教学,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导儿童唱歌,而是希望儿童能够轻松,愉悦的完成声乐教学课程,从儿童内心深处接受和喜爱音乐,喜欢歌唱,教师进行儿童声乐教学时候,教材不可单一,另要抓住儿童的心理,结合自己的儿童声乐教学经验,对儿童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更多的儿童教学教育者能够用科学和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教学,让儿童在愉快中学习,共同提高儿童声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儿童声乐的教学方法【第三篇】
关键词儿童声乐 音域扩展 歌唱教学
提高儿童的演唱水平,扩展儿童音域,是发声训练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怎样才能以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在不破坏少儿原有的明亮、纯净、甜美音色的情况下扩展他们的音域,从而提高演唱水平和歌唱技巧呢?笔者在多年实践教学中得出以下经验。
没有经过系统声乐训练的儿童,音域较窄,基本上在九度左右(中央C1―d2),使演唱的歌曲受到限制,只能唱些较简单的儿童歌曲。在声乐教学中,面对的学生是6至12岁的儿童,他们的音域虽不完全相同,但大部分的音域在中央C1―d2这个范围,低于或高于这个音域就容易出现叫喊声,也就是“喉音”“白声”。虽然有些学生会用些所谓的“假声”来唱高音,但由于气息没有支撑点,头声没有共鸣,声音发虚,这样的“真”“假”结合不当,音色差异较大。要使儿童能较科学地唱出音域较宽而又动听的歌声,就必须对儿童进行较系统、科学的声音训练,在训练中慢慢地逐步向上或向下扩展音域。
一、真假声的区分
在训练中,换声的技巧是很重要的,要使儿童能较自如地将“真声”“假声”,就是“头声”与“胸声”混合演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强调,音越高,就要使用“头声”,也就是“假声”;音越低,“真声”也就是“胸声”成分较多。但也不能过分强调“头声”,也不能过分强调“胸声”,这样上面声音太虚,音量较小;而下面声音太强、太真,就不能达到音色统一的效果,对歌曲起到破坏作用。要使儿童较熟练地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是不容易的,有时一两天不练就又变样了。因此,声乐教师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地反复强调训练要求。如每次训练的第一首练声曲,最好用“u”音,“u”音是最稳定喉头的一个音,较容易把位置提到头腔共鸣,真声、“假声”运用也是最自如,也是控制“白声”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过长期反复训练,“u”音再慢慢地增加一些如:“o”“a”“i”等较难唱,又较容易“白”的元音,半音半音上移调。用以下练声曲可达到真声、“假声”自如的效果:
例如:
唱该曲时音量一定保持在mp,这样换声区才能很自然,做到“真”“假”统一。
二、气息的训练是真声、“假声”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首曲子中,较高音或较低音,较快或较慢的音,较强或较弱的音,都是靠气息的运送和支撑。呼吸是生理中最自然的现象,但运用到练声或演唱中就会出现许多毛病,如耸肩、气短等,或单一用鼻子或口腔呼吸,这些都不能做到深呼吸。呼吸是发声与歌唱的动力,平时讲话时的呼吸是人们本能动作,而唱歌发音时靠的是气息的控制运用,并要与歌声的高低、强弱相适应,因此,它是一种有意识的、有控制的,带有一定强度的呼吸。在呼吸时肺、胸两肋、横膈膜、上腹、下腹都要起作用,吸气深,深入肺底,胸自然稍挺,两肋扩张,胸腔深处好像有一种吸气下沉的感觉。这些道理对初学儿童来说较抽象,就是成年人也往往难以捉摸,而笔者所训练的对象大都是6―12岁的未成年儿童,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方法上尽可能把那些抽象性、概念性、理论性的发声原理,不容易被儿童直接感受、理解的发声要求结合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的生活现象,用浅显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通过正确的示范、比喻,启发儿童进行模仿、听辨等,让孩子们接受和掌握。笔者的方法是:深呼吸让孩子们体会鲜花的感觉,这样自然气吸深入肺的下叶,两肋自然扩张,孩子们耸肩、收脖的现象自然少了,气息也很自然、平稳,发出的声音也集中透明。为了形象的保持,气息下沉的效果,可一边示范演唱,一边用手势做出气息下沉和扩张的动作,这也是形象教学的一种。只要气息正确,换气时不露明显的痕迹,发出的声音也就自然连贯,有了较稳定的气息,真声、“假声”运用也就有了保障。如2009年的大型音乐歌舞《古丽美丽》和音乐剧《飞扬的队歌》,我们小歌手表演班的学生承担了全剧的录音工作,其中有合唱、独唱、重唱、三重唱。它的难度较大,音域较宽,强弱对比较大,声部音高上到小字二组a、下到小字组g。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在气息方面下了功夫,如《飞扬的队歌》中“炮声隆隆”这首曲子结尾一句。
这句音域较高,正在换声区,而且拖拍较长,需要强弱控制,如气息掌握不好,真声、“假声”运用就不统一,强弱就体现不出来。笔者首先给歌曲做了一点处理,“去呀去走”是结束语的过渡,过渡音唱不好,结束语也唱不好。唱得太响,后面就高不上去,笔者用一个弱收动作,然后提示一个呼吸动作,后面的“走”“啊”字由弱渐强,再做一个呼吸动作,让“船”字渐强,最后渐弱,这样对比突出,高音逐步增加“头声”,低音仍然保持高位置。这次演唱很成功,受到海峡两岸作曲家们极高的评价。
三、“轻”声练习也是混声唱法不可缺少的部分
“轻”的概念在有些人认为是小声歌唱,往往在排练中整首曲子全用“假声”演唱,这样就失去了儿童纯真甜美、明亮圆润的音色。而唱出的声音虚假、单薄。如何掌握“轻”声唱法,这是很重要的。“轻声”也是“头声”“假声”的运用,真声与讲话声音基本相同,人人都会,而“假声”要经过正确的发声方法和严格的声乐训练才可能获得。要想唱好“假声”,必须先轻声练习,才能体会到“假声”,才能使低声区与高声区统一,反之,大喊大叫是唱不好“假声”的,所以在练习“轻”声时,要用轻的音量pp来唱,如:
这条练习音的跨度较大,目的是真声、“假声”混合运用,使上下音色统一,上行时逐步增加“假声”“头声”,下行时则用轻声保持高位置,唱时先吸气,如打哈欠似的,打开喉头,使“声音”“气息”运用自如。上行逐步增加“假声”“头声”的比例,下行则运用较“轻”的比例,保持高位置,这样高低声区的音色既统一,又不虚。
儿童声乐的教学方法【第四篇】
关键词儿童;声乐;歌唱;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84-01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儿童的艺术教育。音乐作为最基本的艺术形式之一深受广大民众的热爱,而声乐作为最便捷、最直接的音乐形式自然被推为首选。然而,面对尚未变声的儿童这一特殊对象,我们在声乐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来思考把握呢?笔者依据多年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归结如下:
一、儿童学习声乐的重要意义
首先,儿童可以通过学习声乐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觉。因为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它以声波的形式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你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更多都要靠耳朵、靠大脑去捕捉。其次,儿童还可以通过声乐的学习增强他们语言表达和说话咬字的能力,加强他们对文字的深层认识,因为大多的歌曲采用的歌词都是极具优美形象的诗歌。另外,通过声乐的训练,还可以使儿童经常处在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愉悦情感中,使他们学会分辨是非、识别美丑,培养儿童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儿童身心特点与歌唱之关系
1.儿童生理特点与歌唱之关系
处于生长期的儿童,发声器官非常稚嫩,六岁以前的孩子,他们的喉头和声带是成人的一半,甚至还不到一半。他们肺活量小,声带单薄,音域也窄,多用头腔共鸣,自然音色甜美、纯净,有种透明的感觉。到了七岁头声有所减少却更多地增加了一些口腔共鸣,音色明亮清脆,更显可爱迷人。但这种纯自然发音在歌唱时喊叫成分较多,学习科学的发声,加入气息和头腔共鸣,以混声代替原来的真声,虽会丧失些明亮度和稚气感,但是却能产生一种饱满和通畅感,轻松解决高音问题。
2.儿童心理特点与歌唱之关系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道:“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世界各国儿童没有一个不喜欢唱歌。”儿童时期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一般儿童4岁便很愿意交际并对语言开始感兴趣, 5岁表现出听觉能力上的有意义获得。这一时期的孩子对音乐的反应也最强烈,他们天唱、好动、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因此我们说儿童学习声乐的最佳时期应该是在4~6岁,这个阶段是培养音乐与语言融合在一起的好机会。
但是,儿童天性贪玩注意力难集中且心怀虚荣。每个孩子在听到表扬时都会感到兴奋、开心,尤其在唱歌的时候,赞美和肯定会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高昂,这是个非常理想的歌唱状态。反之,过度的批评会使儿童产生挫败感,影响歌唱的状态,甚至对唱歌失去兴趣。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儿童声乐教学中,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要用温和的语言、甜美的微笑和他们沟通。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逐步稳定他们良好的学习状态。
三、儿童歌唱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有的人认为儿童声乐教学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带他们唱唱跳跳、玩玩闹闹,哄开心就行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错误的教学很可能导致儿童声带发生病变,这将影响终生。那么怎样的教学才真正适合儿童呢?
1.嗓音的保护
教儿童正确的歌唱,首先要给他们灌输嗓音的保护意识。因为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期,各器官还不完善,尤其是发声器官还特别娇嫩。但嗓音又随时随地都要被用到,所以老师除了培养他们掌握一定歌唱技能,更多的应引导他们如何保护嗓音。另外,每次歌唱训练时间不宜太长,以轻声为主,避免嗓音疲劳。选择歌曲时也要注意起音定调的适合度,选材也要尽量短小简单。歌曲内容应接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抓住他们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正确的姿势与呼吸
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因此,教儿童正确的歌唱从小就要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歌唱姿势。歌唱时要全身放松、自然挺拔、精神饱满。另外歌唱时的呼吸也不像说话那样随意,要有意识有控制地保持均匀、自然、顺畅。常见的呼吸训练方法有闻花香、吹羽毛、数鸭子等。对于刚入学的儿童首先要让他们按照歌唱的姿势站好,然后做到无声息地吸气和均匀平稳有控制力的呼气。
3.音乐听觉的训练
音准和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因此教儿童正确歌唱,听觉训练很重要。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专业的音乐听觉训练,减少他们音准和节奏不稳的现象。听力训练包括听声音、听节奏等。听声音可以从一种简单的声音练起,如敲打各种玩具、乐器的声音,让孩子分辨。另外还应该多放些简单优美的音乐片段,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迷上音乐。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感越强对音乐越爱好。我们可以利用身边一切可用因素如击鼓、钟摆等来培养孩子的节奏感。还可以采取一边唱一边跳的方法来训练他们律动感。
4.灵活生动的教学手法
儿童年龄小,理解方面也不如成人,所以声乐训练不能严格、死板,要尽可能从他们爱玩的实际特点出发,重视趣味性。如果我们把练习的东西融入到游戏中,就可以让他们抛却负担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技巧。我们还可以采取分组式表演,看哪一组小朋友表演的最好,这样也能激发他们丰富的想像力。生动的语言加上形象的表演,让儿童从直观上寻找音乐的感觉,符合儿童好动的心理特点必定产生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儿童声乐的训练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未来,有了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使他们热爱音乐、享受音乐、感悟音乐和创造音乐,挖掘他们的潜力。教师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当中,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不断摸索,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M],2000.
[2]徐经伦。儿童声乐教学之浅探[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7,(4):103-105.
[3]赵秀荣。少儿声乐教学中的六要素[J].学苑教育,2011,(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