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人才队伍建设范例【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68553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人才队伍建设范例【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措施【第一篇】

关键词:人才队伍建设 三支队伍 人才强企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确立“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战略目标,对中原油田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油田员工队伍现状来看,人员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1.中原油田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油田不断创新制度改革,狠抓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了三支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使各类人才在政治素质、文化水平、知识结构等方面更加合理、优化,完全能够适应油田工作的要求。但从人才队伍现状来看,若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来要求,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下的油田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高级专业技术干部和经济管理人才缺乏

主要表现在:干部队伍中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经济管理的人才较少,缺乏富有市场经济意识的领导干部。专业人才的科研成果较少,有些人取得了高级职称后,其学习创新的动力逐渐减弱,这也削减了队伍的整体实力。

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比较艰巨

油田高、中、初级人员比例为4:2:4,与国内外公认的4:4:2的目标结构相比,初级人员比例过大,中、高级技能人才数量明显不足,与造就一支以技师为龙头、高级工为骨干、中级工为主体,思想好、技术精、多工种配套的技能操作队伍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精细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管理观念滞后、管理方式粗放,与现代企业对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

2.建设油田人才队伍的具体措施

增强人才集聚功能,打造素质过硬人才队伍

(1)要畅通人才成长通道,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要坚持人才发展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通盘考虑、协调推进,制定实施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做到谋发展与谋人才同步考虑、同步部署。树立“人人可成才、人人是人才”的科学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个性特点,把握人才成长规律,拓展人才发展空间。改变以“管理晋升导向”为主的单一人才发展模式,营造各类人才成长空间,现促进“百家争鸣”。

(2)要营造人才发展环境

把国家重大专项和油田重点课题作为锻炼人才的“大学校”和“练兵场”,在实践中选拔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为各类人才更好更快地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坚持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导向,加大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选拔使用力度,促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树立科学的技能人才观,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要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要建立完善技能人才的岗位培养体系、评价和使用机制,健全激励和保障措施。在经营管理职位之外,推进基层单位技师、高级技师聘任与管理,开展技能大师、首席技师、技术工种带头人等高层次技能人才的选拔,打破年龄、学历、工种、职称和资历等界限,打造有利于每名职工都能成才的工作新机制,促进职工岗位成才。

(2)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建舞台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比武、岗位培训、岗位攻关、劳动竞赛等活动,不断为岗位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为高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舞台。

调整优化人员结构,提升队伍战斗力

(1)建立人员结构优化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一线生产队伍人员调整机制。对长期野外工作、不适应钻井、作业等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要逐步调整退出,确保一线生产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二是建立完善人员有序接替机制。大力引进油田主体专业、个别紧缺工种人员,完善后备劳动力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人员的有序接替。

(2)深入推进员工动态管理

通过强化绩效考核、严格控制高技能操作人员调整岗位和转换工种,加大长期不在岗人员清理力度等措施,推进职工内部退养、符合条件伤残人员离岗等工作,使动态管理工作日常化、制度化,持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人员素质结构优化。

以绩效考核为重点,不断完善薪酬分配体系

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一是要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采取不同的分配形式,科学设置奖励项目和水平,加快推进关键岗位、核心人才、骨干人员等重点人才收入与劳动力市场价位接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二是深化员工绩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在员工晋升、培训、评先等方面的应用,推行竞争上岗,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环境。三是建立完善《高层次人才个性化福利待遇办法》,选择部分单位试行“福利包”制度,完善拴心留人机制。

3.结语

加强三个队伍建设,实行人才强企的战略,关键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企业发展依靠人才,人才的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大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李兴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为企业发展增强后劲[J].科学咨询。2011(01)

[2]朱诗传。试论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途径[J].经济师。2011(02)

作者简介:

人才队伍建设【第二篇】

上午,与会同志参观了浙江聚仙庄饮品有限公司、台州市第一届农技标兵业绩展,观看了仙居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片,温岭箬横镇西瓜合作社理事长彭友达同志、浙江大红袍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普德同志讲述了他们的创业经历和体会,浙江忘不了柑桔合作社理事长冯贻法同志介绍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经验,他们的事迹代表了我们台州农民所走过的创业创新之路,也从一个侧面阐述了现代农民所要求具备的基本素质。下午,昕野同志、祥云同志分别代表仙居县、三门县党委政府介绍了抓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经验和做法,这些经验和做法充分体现了我市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人才强市战略中认识不断深入,思路不断拓展,措施更加务实,同时也反映了这项工作的实际成效,对各地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会议还表彰了第一届农技标兵,这96名同志都是我市农业农村各条战线的优秀代表,在引领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带动农民创业致富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受表彰的农技标兵和广大奋战在我市农业农村各条战线上的农村实用人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并希望农技标兵们再接再厉,在农业领域的创业创新中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下面,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讲四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坚定信心,充分肯定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一是以加强统筹协调为主要抓手,构建了齐抓共管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坚持五支人才队伍一起抓,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破解“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去认识、去实践、去推动。建立健全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形成了纵向到底的人才工作网络,确保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有效落实。实践中组织部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农业部门和人事部门等具体负责,其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初步形成了统一协调、资源共享、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以探索评价体系为突破环节,夯实了农村实用人才队

伍建设的工作基础。市里今年出台了《台州市农村实用人才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初步建立起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要素构成的科学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标准。在全市全面启动农村实用人才评价确认工作,树立科学人才观,对广大农民中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为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才,淡化学历、年龄、资历、行业等因素,不拘一格加以评定。重视建档立案,建立市、县、乡三级人才资源共享数据库,摸清了这支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系统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和积极有效地培养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是以注重培训为重要手段,强化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能力建设。积极发挥各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络作用,在全市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中建立培训基地,并利用绿色证书工程等载体,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分级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师资库,编写了《农业实用技术丛书》,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推行整村推进培训方式,形成实际、实效、实用的培训模式,提高了各个层次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内在素质。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全市共培训农民39万人次,发放绿色证书73961人次。

四是以搭建创业平台为有效途径,激发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带动效应。通过开展“强社富农”和“强龙兴农”工程,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办农业企业,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动农户致富能力。全市农业企业联结基地150万亩,带动农户65万户,647家农民合作社发展会员4500多户,带动农户25万户。完善农技110功能,实施“十万农民信箱工程”,加快建设网上科技服务平台,开辟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为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各类服务。同时开展台州市拔尖人才选拔,市县两级农技标兵评选等一系列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表彰活动,激励广大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还存在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年全市人才资源库中的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仅为29000多名,占全市农村人口总数的%,不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各地工作开展不平衡、政策不完善、实用人才管理服务手段滞后、开发培养单一、作用发挥局限性较大等问题,我们要在建立评价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素质能力,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引领、带动、示范作用的政策措施。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年初,中央1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培养新型农民,造就一支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同志最近连续强调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各地将加快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列为工作重点。当前我市推进新一轮的创业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根据科学发展观,摒弃过去拼资源、拼环境、粗放型、低层次的发展方式,依靠知识、人才、技术、品牌来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确实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需要。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决策,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浙江实践的深化,是浙江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主战略。按照省委的要求,市委提出推进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特别强调要注重主体创新,要培育创新主体、开发创新主体,激发群众创业创新热情。在农村,农村实用人才是创业创新的领头羊。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他们扎根农村基层,积极带领周边群众创业致富,有力推动了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也暴露出知识、能力、素质上的不足。学习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已成为广大农村实用人才的普遍愿望和强烈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满足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身发展进步的愿望,努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二)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农村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要建设新农村,归根到底要靠人才。不久前,市委市政府围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个目标,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工程和农村新型合作“三位一体”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大力培育和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实践已经证明,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只有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才能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需要。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力,能把广大农民群众包括这些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同时,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扩大选人视野,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去。明年,村级组织将进行换届,这是一项事关全市农村发展大局的重要工作。市委高度重视,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开展换届准备工作。要通过换届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为此,必须要吸纳更多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充实到党的基层干部队伍中来,将更多的基层党员干部培养成带头发展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优秀人才集聚的组织,从而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三、明确任务,把握重点,全面推进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人才强市战略和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开发为重点,以完善符合市场规律和农村实用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为动力,以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培育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要按每年10-12%的速度递增,在“十一五”末达到万人。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以创业创新的理念加以推进,着力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管理,积极推进农村实用人才的有序开发。科学规范、实用有效,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基础。首先,要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做到有序开发。过去我市不是没有农村实用人才,只是数量太少,又没有很好地整合,有效发挥作用。下阶段,要以增加总量、提高能力、改善结构为目标,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目录,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系统开发。要按照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工程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的要求来大力培养人才,使我市每个特色产业周围都有一批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其次,要健全管理服务体系。针对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特点,研究有效的管理服务机制,健全各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农业、人事部门具体负责,乡镇、村具体落实的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四级管理服务网络。特别要重视发挥乡镇和村的作用,每个乡镇都要明确具体负责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同志。第三,要有效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增加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投入、银行信贷、社会投资、农民自筹等多种形式的投资体系,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市县两级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一方面要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的增长,继续增加经费总量,另一方面要盘活现有资金,向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适当倾斜。

(二)加快培养,全面提升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致富创业的带头人,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重点。要大力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对“农技标兵”等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一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要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训网络。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在实用人才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大规模、分层次地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要在全市规模较大、技术领先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实践基地,通过科技示范、岗位培训、成果展示和农业实用技术交流指导活动,使广大农民能够就近获得经常性培训,不断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脱颖而出。与先进地区相比,无论是培训工作力度,还是网络建设、资金投入等,我市都有不少差距。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发挥特长,做出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要主动向先进地区学习借鉴,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

(三)优化服务,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积极作用。优化农村实用人才服务,努力为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和创业营造良好条件,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保证。要强化政策支持,依托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工程和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体系的推进,积极研究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农业保险等政策,在土地流转、项目立项、资金投入等方面不断探索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的途径和措施,鼓励和支持他们牵头建立各类农民经济组织、创办示范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类经济实体,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要强化科技支持,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培育有特色的专业技术推广组织和民营农技实体。要高度重视乡镇农技网络建设,把农技网络建设列入这次农村综合改革的范畴。定期组织专家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不断满足农村实用人才的多样化技术需求。要强化信息支持,加强农村公共信息网络建设,继续完善“农民信箱”、台州农网、中国农业台州湾等信息服务载体功能,为农村实用人才供求信息、技术咨询等方面提供服务;要逐步探索建立专门化的农村实用人才市场,培育农村人才服务中介组织,推进人才对接与人才开发协作。

(四)注重激励,努力营造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激发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潜能,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关键。要建立健全政府表彰和社会激励相结合的农村实用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大力表彰在科技开发、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中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在生产结构调整、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要在政治上关心农村实用人才,在安排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掌握一定的比例,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政治参与热情和政治地位。要在生活上关心农村实用人才,帮助解决偏远地区用水、用电以及子女入学困难等问题。要大力宣传第一届农技标兵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他们扎根农村、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尊重和爱护农村实用人才。

四、加强领导,探索创新,切实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新的探索,是综合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整合力量,共同推进。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以定期召开协调会、沟通会等形式,健全信息沟通渠道,全面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工作指导和服务。要加强督查,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相关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履行人才工作职责的重要内容,落实工作责任,抓好工作落实。

(二)各级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时期人才工作的一项新的课题。台州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得到中央组织部、省委组织部的肯定。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市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情况和问题需要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实践。各级相关部门要围绕自身工作职责,积极参与,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推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三)农技标兵要开拓进取,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在业务上、工作上、品德上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继续弘扬创业精神,艰苦奋斗,敢闯敢进,当好创业的表率;继续增强创新意识,在更大舞台、更高层次不断寻求超越,提高创新能力,当好创新的表率。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发展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也离不开同行同业、周边农户和家庭的关心支持,要积极从养家致富向产业报国、从公民责任向社会责任转变,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创业成才、发家致富,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三篇】

论文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师资队伍;工程教育;电气信息

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大而不强、多而不精,毕业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成为困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难题。实现工程教育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列入中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计划,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培养卓越工程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面对并重视的问题。

师资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建设并保证拥有一支教学与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引领,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工科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探讨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一、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通用标准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工作思路是: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胜任现场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对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工程专业4年制本科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提出了11条要求,分别为:(1)基本素质: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2)现代工程意识: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3)基础知识: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4)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生产工艺、设备与制造系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5)技术标准与政策法规: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6)学习能力: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的学习能力。(7)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8)创新意识和开发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9)管理与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10)危机处理能力: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11)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二、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师资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有效实施。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依赖于卓越的工科类大学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必须紧密配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有调查显示,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比较扎实,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但受传统观念、学校教育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其创新精神和综合创新素质与时代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学生的创新力不强,关键是没有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适应对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目前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为了应对10余年的连续扩招,高校教师队伍也在匆忙中连续扩大,许多应届硕士甚至本科毕业生在没有经过必要的岗前培训、没有积聚必要的工程经验的前提下便匆忙走上工科教学讲台,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就目前高校教师队伍的状况看,多数学校的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书生型毕业生。由于多数人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他们的知识结构基本上是学术型的,形成长于理论研究而疏于工程实践的学术风格,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工程背景,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与能力较低,不具备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和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近亲繁殖严重,缺乏领域拓展能力与积极进取精神。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大幅提高,教师负担日益加重;教师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平衡,高层次人才难以稳定;学缘结构失衡;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等是多数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内普遍采用重科研、轻本科教学导向;教师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工程实践现象。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与能力、对工程教育思想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足够的重视等现状,与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不能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需要。

三、卓越工程师培养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校工科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能否出优秀的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依赖于卓越的工科类大学教师。“卓越计划”以建设一支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满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为目标,在工科教师队伍建设上提出了明确要求。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需建立一支拥有一定工程经验的教师队伍,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卓越计划高校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改革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

建设并保证拥有一支教学与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师,应该具有广博的工程科学知识、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强烈的工程创新意识、突出的工程解决能力、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科学的工程教学方法。

四、师资队伍建设建议与尝试

如何建立一支具有工程背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卓越工程师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卓越工程师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针对目前师资队伍现状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之间的差距,结合培养特色与师资现状,我校采取了多方面措施,着力培育一支适应电气与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师资队伍。

1.引导教师强化工程教育理念

学校和学院通过网络宣传、会议宣讲、学科交流等多种形式,及时向广大教师传递高等教育形势、学校办学定位与市场需求等信息,帮助教师明确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引导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树立工程教育理念。

2.营造气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制定并及时调整各项激励政策,充分激发教师从事工程实践教学的热情。学校对工程实践环节的工作量计算给予了更大的系数,学校和学院两级均制定了奖励政策鼓励教师从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工程实践教学与改革和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近几年,学校在大学生创新实践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多次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等部级重要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认可,自动化专业的实际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3.以老带新扶持青年教师成长

学校鼓励具有一定工程经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签订师徒合同,老教师通过吸收青年教师参与科研课题、带领青年教师亲临现场、指导青年教师进行实验实践环节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教师整体工程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4.引进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加大引进力度吸引具备丰富工程背景的高级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学校制定了优厚的人才引进政策,学院为引进人才建立专门工作室并配备相关领域教师作为其梯队成员,充分利用引进人才的工程与创新素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教学,并为青年教师提供高水平的工程培训。学院引进了两名具有国际著名公司10余年工程设计经验的海归博士,他们丰富的国际工程实战经验对教师及学生的工程培养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搭建平台强化教师工程能力

科研与教学平台的搭建注重工程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以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为平台,为教师提供从事工程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提高的实践平台。几年来,依托自动化专业所在的省重点学科和省重点实验室,搭建了适合自动化专业教师进行工程训练与创新培养的科研与教学平台。同时学校也制定政策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一步提高工程能力。学院在多家大型企业设立创新实践基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战平台,教师整体工程能力得到提高,大多数教师都承担了企业委托的科研开发课题。

人才队伍建设【第四篇】

关键词:人才队伍;生存;发展

随着公司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和新产品新设备更新换代,在新形势下更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职工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最终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人就如何做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谈点粗浅认识。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培养高素质职工技能人才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对“人才”的认识有所偏颇,技能人才的作用没有引起广泛重视,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氛围尚未真正形成,这些都严重挫伤了广大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从而造成技能人才的短缺。在新时期下,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有专业技术的工人队伍。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因此,企业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进一步认识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财富,胜任工作就是人才”的理念,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二、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完善人才成长机制

(一)完善技能人才教育培养机制。

加强培养是技能工人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企业要积极探索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充分利用一切资源,采取“岗位技能培训班”、“网络远程教育学习”等形式,立足实战、实用、实效,缩短培养周期,加快紧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时要严格落实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制。目标到班组、责任到领导、任务到个人,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要加大考核力度,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企业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作为考核企业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

(二)建立多种形式的技能人才选拔措施

企业首先要积极开展富有成效的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及技术创新与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然后要发挥技能人才的示范引导和传帮带作用,开展岗位技术带头人和名师带徒、拜师学艺活动,发挥带头人的作用。最后是要引进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1、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标准。

制定职工技能人才培训、考评递进目标规划,按照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序列,使他们普遍每两年上一个台阶,优秀的一年上一个台阶。对有较强岗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且技术高超、技能过硬、业绩突出的一线工人,可结合企业劳资部门要求打破资历和年龄限制,放宽条件,采取个人申报、企业业绩评价、专家现场评审等程序直接申报和认定为技师、高级技师。切实转变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重专业管理人才、轻一线技能人才的思想观念。

2、建立完善对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

企业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措施。以人为本,积极建立技能人才激励机制,既要营造用事业、感情、待遇留人的用人环境,也要完善制度留人的约束机制。首先要关心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注重在技能人才中发展党员、评选先进,要将优秀的技能人才作为劳动模范的后备资源,其次要加大奖励力度,提高经济待遇。企业还要实行技术工人、技能人才与对应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同等的工资待遇,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水平、责任大小和贡献等要素,确定岗位工资标准。对成效突出、业绩显著的高技能人才,还实行物质奖励。对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在技术革新创造发明方面取得较高效益的应实行重奖政策,可采取一次性奖励,真正体现技能人才的“份量”。

三、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努力提升职工素质

加强职工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职工素质,是全面完成企业各项奋斗目标的最基础工作,必须下功夫培育和造就“四有”职工队伍,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企业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工作重点。

(一)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宣传力度。要加强舆论导向作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利用各种形式、各种载体大力宣传科学人才观,大力宣传技能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突出贡献,进行表彰奖励,弘扬他们的精神。

(二)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为主线,千方百计为提高职工素质搭建学习平台。1、充分利用职工书屋、职工活动室等各类资源,建立职工学习室,成立以学习岗位技能、知识为主的“责任型学习小组”、以创新为主的“趣味型学习小组”2、积极采取自培、自考和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举办企业所需求的各种人才技能培训班,保证人才的梯形结构合理、后劲充足。3、充分发挥企业培训基地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职工参加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班,不断提高职工的岗位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水平。

(三)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努力增强职工意识、提升职工能力、造就“四有”职工队伍。职工思想教育要立足于为“建一流企业、树一流形象、育一流队伍”服务,坚持不懈地开展“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地开展“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坚持不懈地进行“四德”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教育,增强职工辨别美丑、是非、曲直、荣辱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学赶先进劳模教育,激发职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锐意进取、勇于赶超的精神。

总之,企业要具有并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就必须时刻占领人才这个制高点。为此,必须要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坚持用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的眼光去认真对待人才队伍建设,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人才队伍建设作出长远规划,企业才会有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参考文献:

[1]田原。浅析新时期基层政工队伍建设中的几点要求[J].城东方企业文化,2013(10):71.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868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