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炉火阅读答案范例(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45329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炉火阅读答案范例(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炉火阅读答案【第一篇】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且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多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以及景物和场面等。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情感等,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蕴涵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表现出来,达到情感与事物、景象等和谐一致。鉴赏形象,应以整体阅读为基础,注意形象的特征、意义以及语言背景。文学作品的形象是广义的,既包括具体人物,也包括典型环境下的具体群体或个体,甚至于一种意象,一种精神的象征。另外,文学形象都是在互相联系的生活画面中刻画而成的,因而要立足现实,联系时代,依据整个作品来鉴赏文学形象;同时,还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以便更好地把握形象。鉴赏形象要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去分析;要结合叙事情节,根据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分析;要分析作者带倾向性的议论,揣测作者的情感倾向。“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设题角度有:

1.分析、归纳文学作品中形象的特点,探究其地位和意义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鉴赏文章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有何个性特点和典型性;分析并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或社会意义。

例1.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

语域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虐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曰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曰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在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形象”的鉴赏,结合全文可以看出,文章借物喻人,“左公柳”实际就是“民勤人”的化身,写柳就是写人。把握了文章这样的写法特点,找到对应语域,可以得出答案:①两个形象的相同点:不畏困难,敢于向命运抗争。②用意:突出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和人的顽强意志。

2.分析文学作品形象的塑造方法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鉴赏塑造作品形象使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涉及到表达技巧的鉴赏。

例2.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

语域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鉴赏作品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但前提却是准确地理解“枯死的胡杨林”这一形象。答案为:①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②好处: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的顽强意志。

二、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它是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经过作者的加工、提炼,具有准确、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的特点。不同的文学样式对语言有不同的要求。散文语言强调整散适度、浓淡合宜,更多地强调有美感、有韵味,因而修辞手法的运用比较普遍;诗歌则在散文基础上更要求含蓄、简洁、富有韵律美;戏剧语言主要体现为对话,则要求机智、幽默、有内涵;至于小说语言则主要用细节描写展示出形象、生动的人物,当然有时叙述也强调简练。高考试题一般大多从这些方面来取材设计,有时也涉及与这些语言特点密切相关的其它方面,如风格、情感基调、氛围特点等。

文学作品语言的鉴赏包括分析理解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如准确简练、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分析理解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以及这些语言具有怎样独特的表现力;分析理解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以及这些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鉴赏文章的语言技巧,要了解词语的一般意义和用法,要了解不同句式的不同特点,然后在文章具体的语境中分析,通过横向、纵向比较,体会其用法意义,进而总结出语言运用技巧、语言风格。

例3.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2007年高考天津卷)

语域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篷帆轻易降落。

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启明星,正在呼唤着春蕊的艳丽,春树的繁茂,春蚕的吐丝……

解析本题作为一道语言鉴赏题,集中对一句话进行赏析。在赏析中要从对文句内容的分析及对写作手法的分析两个方面入手,缺一不可。在分析之中又应结合句子所在语段及其后面作者那些抒情性的话语,既要分析句子的表意内容和语言风格,又要分析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答案为: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用鲜活行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三、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方式塑造形象和表达作品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即是鉴赏作品运用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一般来说,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多从四个角度分析: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②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抑扬、对比、衬托等);③篇章结构(过渡衔接、起承转合、铺垫照应等);④修辞格(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考查表达技巧是高考文学作品鉴赏中的热点和难点。高考试题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仅要求学生判断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效果。从备考角度来说,考生应重点掌握表达技巧方面的一些常用术语的概念,如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开门见山、设置悬念、承上启下、画龙点睛、首尾呼应等行文方式,并联系作品的主旨与背景,联系作品的具体内容与语境来鉴赏。从功能的角度来说,文章使用表达技巧的目的无非是想把文章的主旨说得更加到位,如象征可以使思想、情感形象化、具体化,可使文章表达得更含蓄、更深沉;对比、衬托可使文章主体更突出;用第一人称,可使叙述显得亲切、真实;用第二人称则可以拉近距离,便于读者与文体进行情感交流。下面我们从本考点设题角度进行解析,从中掌握解题要领。

1.从人称表达、称谓变化角度设题

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来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来命题。解题中首先应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其次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并明确答题方向,一般来说,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最后是结合作品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例4.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2006年高考辽宁卷)

语域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理解、赏析人称变换的表达效果。结合对应语域不难看出作者对杨柳与牡丹等花木的不同态度,可以得出答案: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2.从修辞方法运用角度设题

从修辞方法运用角度设题主要是结合具体文学作品的具体语句来分析、鉴赏。解题中首先应该确认并点明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其次是明确答题的方向。答题中,要明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一般来说,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当然,在具体运用中又有细微差别。考试大纲规定的九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分别为: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比拟可以让文章感情色彩更加鲜明,描绘形象更加生动,启人想象,使表意更加丰富。借代可以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夸张可以让态度更加鲜明,引起共鸣;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反复能够突出思想感情,分清层次脉络,增添旋律美,加强节奏感;说理性文章使用反复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抒情写景文章使用反复则可增强感染力。对偶可以让语言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富于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排比可以集中内容,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便于抒情。反问可以加强语气;设问则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在确认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后,再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例5.请指出“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2007年高考福建卷)

语域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坑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解析本题直接就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类型及表达效果设问。联系具体语境可以把握语句的含义及包含的感情。由此得出答案:这里用了比喻,这个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现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表达了作者对母爱深深的感激。

3.从表达方式角度设题

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五种类型。叙述,是对人物经历、事件发展、情景转换的一种述说和交待,主要用于叙述时间中的事物发展和空间中的事物状态。包括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对人物和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这种叙述方法能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倒叙是将事情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置于文章开头,可以造成悬念、埋下伏笔,以吸引读者,文章显得波澜起伏;插叙是在叙述主要事件时暂时中断线索,插入叙述与事情相关的其他事件,可以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情节,从而造成叙述时空的一种纵深感,使文章显得曲折有致。描写,是把某一对象的状貌、情态,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给读者。按描写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可以透露出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可以展示人物的身份经历、文化修养、习惯爱好、心理状态;心理描写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景物的描写,可以用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突出主题。按笔法繁简,可分为白描和工笔细描。白描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地勾勒出生动、传神的形象;而工笔细描则用细腻入微、工整细密的笔触对人物和环境进行精雕细琢的描写,它文字细密、色彩浓郁,可把事物复杂斑斓的状貌具体而细致地表现出来。按描写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它对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作正面、直接的刻画,无需借助于人物媒介物的烘托;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它借助于媒介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笔法含蓄、委婉,可给读者留下较大的自由想象空间,增加描写对象的主题内涵和艺术感染力。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不借助于媒介而直接抒发感情,感情强烈直露、淋漓尽致。间接抒情有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情于理三种类型。寓情于景是以眼前的景物为媒介,或者通过某种象征性的事物的描绘来寄予和抒发情感,以情染情,情景交融;寓情于事是通过对具体人物和生活事件的叙述来抒发情感,对往事的回忆,对经历、体验的叙说,往往会引起感情的波澜,因事动情,叙述的字里行间蕴含深沉的感情;寓情于理是将情感寄寓在某种道理之中,或渗透于对事物叙述、描写所体现出来的某种情理之中,既是议论也是抒情,情理交融。表达方式类鉴赏题在解答中同样首先应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表达方式,然后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其作用。

例6.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2007年高考湖北卷)

语域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

解析场景描写既有景物描写,也有人物描写,分析场景描写,就应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答案:①特点:傍晚时分水流通彻浅亮,夕阳衔山,晚烟萦树,环境宁静,人物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傍晚的沙滩上。②作用:景物描写渲染了人物活动的氛围,烘托了女主人公秀婉窈窕的形象,体现了女主人公羞涩的性格特征,为下文人物活动蓄势。

4.从表现手法角度设题

表现手法类鉴赏题考查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常用表现手法有象征、渲染、抑扬、对比、衬托、渲染(烘托)、反讽等。其中象征也即托物言志,具有引申事理、含蓄蕴藉、形象鲜明的作用;抑扬包括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在变化的反差中起到突出事物特征的作用;对比则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衬托则可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渲染可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气氛;反讽则可以起到一种警策作用,深化主题思想。表现手法类鉴赏题在解答中同样首先应明确文章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

例7.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请简要赏析。(2007年高考辽宁卷)

语域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厅,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了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实有点冷清,而我的写作间兼卧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暴烈,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

每晚,我必卧在床上的,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着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具体语段来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作者不愿安装暖气,却对炉火情有独钟,在这两段中,作者集中笔力来抒发自己对炉火的喜爱之情,揭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在分析表现手法之际可以从修辞角度入手,由此得出答案:这两段运用了对比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给人的温馨之感。文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等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了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

5.从谋篇布局角度设题

谋篇布局涉及到的是行文中段落的作用。文章段落主要指的是开头段、中间段和结尾段。开头段一般可以起到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文章基调,设置悬念以吸引读者,为下文打下铺垫等作用。中间段多指的是过渡段,往往起到照应或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的作用,即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结尾段则呼应前文,升华感情,深化主题;卒章显志,点明题旨;提出问题,启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委婉含蓄。答题中应结合段落所在位置来分析它所起到的具体作用。

例8.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007年高考辽宁卷)

语域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炉火阅读答案【第二篇】

关键词 文学作品 主题 技巧

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学作品阅读一直都是一道必考题,且分值不断提高,已达到25分!对这样一道重要的阅读题,学生的阅读和答题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要对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加工和整合,同时需要具备思维、感悟、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那么,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思路清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呢?怎样才能做到定位准确、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呢?如何才能笔定乾坤、精确答题、有所收获呢?

一、抓题目――我高高在上

我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是明显的;“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它居于最上端,实为文章之首,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文章的题目常常先行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显或隐地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抓住明显的文题,常可以读题析文,从而快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文章的主旨,透过这双“眼睛”,走进文章灵魂的深处,提高阅读速度和得分率。

例如,2007年安徽卷《乡村的风》。从题目上看,考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明确本文的写作对象――风,并在此基础上先行一步,从总体上大致把握文章的中心:风是“乡村”的风,而非城市的风。这样一来,“风”便与“乡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考生可以紧接着思考“风”与“乡村”的关系,再联系农村生活生产的实际,可以很容易地考虑到本文的主题极有可能是要表现“风”对“乡村”的重要性,从而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作品的灵魂,即农村的人、物、事都离不开风,与风息息相关:风给乡村带来生命与活力,给平常之物带来诗意,让我感受到乡村的温情,表达作者对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有了这些认识,再来解答下面的题目就有了主心骨,就能抓住最核心的东西,从而方向明,答题准。

附题目:第一题,“作者为什么说风是乡村的魂”,第三题,“第④段写歪脖子黄栌有什么用意”,第五题,“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从第②段举出一句加以赏析”。

又如:2007年辽宁卷《炉火》。题目“炉火”,能驱散冬日的寒冷,象征着温暖、活力、热情、蓬勃、希望等。抓住了这些,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再解答下面的第五题,就简单、快速、高效得多了。

附题目: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答案:不是。文章有怀旧情绪,但并非全文主旨。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抓关键句――我鹤立鸡群

除文章题目外,正文中有很多关键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有助于简单而快速地抓住文章的主旨。这些关键句从表达方式看,多是议论句和抒情句;从在文章中所处位置看,多是段落或全文开头、结尾和中间的句子。因为作品的主题常常在议论和抒情时便明显地表现出来;开头常总领全文,结尾常总结全文,中间常勾连上下文。抓住这些,对于抓住文章的灵魂、把握整体内容意义重大,作用非凡。同时,这些关键句相对其他句子而言,都是比较明显的,有利于视觉快速捕捉。

例如前面所举《乡村的风》一文,文章一开篇便是一个非常吸引目光的句子:“风是乡村的魂。”此句处于文章开头处,且兼具议论性和抒情性。此句特别重要,可以说,抓住此句,就抓住了全文的灵魂。“灵魂”之重要,人尽皆知。无魂则无生命、无精神、无情感、无生活、无生命的灵动、无生活的幸福。而“风”是“乡村”的魂,非言其对乡村之重要而为何?是为议论。对如此重要之物,非爱之惜之思之念之而何为?是为抒情。“风是乡村的魂”,此句实乃文章的魂。抓住了这一显眼的句子,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魂,大大提高了整体把握全文核心内容的效率。

又如: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文章结尾处四个字单独成句――“他很快乐”。此句是个总结句。既是作者对主人公的描述,又是对主人公的评价。此句要抓,因为根据写作逻辑,上文必然要通过具体内容说明“他很快乐”的原因。抓住这一明显的句子,就很容易抓住文章的灵魂,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各局部内容的作用――必是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即表现“董师傅”“很快乐”的原因。此句一抓,勾连各处,如此,岂能方向不明、思维不清、效率不高呢?

附题目:“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

三、抓“复现”信息――我一唱三叹

“复现”信息即反复出现的信息,或为词,或为句,或为某一意思。

某一信息反复出现,乃至贯穿全文,当然是明显的,也必然是作者着意强调的,是所涉范围或大或小的内容的核心。抓住它们,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局部内容或全文内容的灵魂作用极大。

如教材中《蜀道难》一文,由道路之艰险,写到行路之艰难,最后结于世事之凶险,核心是一个“难”字,其间包蕴着李白对现实环境深切的体味。而文中出现三次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谓是对这一核心的非常明晰的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反复体会,抓住李白这一名篇的灵魂。又如冰心《谈生命》中“我不敢说未来,也不敢信来生”反复出现,意在强调不要寄希望于未来或来生,那么怎么做?当然是把握今生,善待生命,从而表现主题。

例如2005年全国卷Ⅰ《一日的春光》反复出现“我不信了春天”。之所以“不信了”,是因为作者苦苦等待,春天却迟迟不来;越不信,期待、喜爱之情越强烈。这便抓住了主旨。

附题目:“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2005年全国卷Ⅱ《春天的梦》。“梦”代表着理想和希望。她是灵魂的寄托,又是精神的安慰,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文中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

附题目: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再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中,老人反复说着担心他所养的几只动物的话,意在强调老人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并在此基础上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痛苦及反对战争的主题。

《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重复了三次,表现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浓的爱国之情。

这些反复出现的信息,可谓显而易见的线索,线索把相关内容串联成了一个整体,使文章条理化、简约化。抓住文章的线索,就能把握文章的核心,抓住了核心,就能大大提高理解文章和解答题目的效率。

四、抓前后内容――我手足情深

这种方法,是从前后文间的关系角度着眼的。前文内容和后文内容,无论差别多大,都是有机的整体,总有着某种联系。而有弱种情形是比较明显的:一是前后文内容在某一方面或从某个角度看极为相似,属于“同类”;二是前后文内容紧挨在一起,从表面看却差别很大(前后差别很大,自然也容易吸引目光),属于“异类”。阅读时,学生可以抓住这种明显的“同”或“异”,前后勾连,加以聚合。具体操作方法是:前后文内容属于“同类”的,可以化散为整,即把相同的加以概括;前后文内容属于“异类”的,可以化异为同,即把不同的加以联系。在此基础上,抓住“核”“灵魂”就简单得多了。

例如教材中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前文谈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后文谈他作为革命家对人类的贡献,前后勾连,属于“同类”,加以概括,都是谈其对人类的贡献。这其实就是全文核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又如,2011年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中的大阅读《转身》一文中,作者分别写了四个人(年轻人,小女孩,中年乞丐,老年乞丐)的四个“转身”的画面,这四个画面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是容易吸引读者注意的。四个画面的诸多共同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与他们都是偶遇;都表现着人性的真善美;都“转身”从“我”视线中消失了。对这四个画面加以聚合概括,能够快速准确地提炼出文章的核心,即美好易逝,抓住眼前,倍加珍惜。这样再来解答文后的第三、四两题,就快速准确多了。

这是勾连前后文,化散为整。

同是《转身》一文,文章第四自然段,前面描写秦岭深处的自然环境(尤其细写小河水),后面则转而写一个小女孩――前写景,后写人,可谓差别很大,容易吸引读者目光。如果学生习惯于将前后文不同内容联系在一起分析则不难发现小河水与小女孩有着共同之处,即都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作者就是要用小河水的自然纯净之美引出小女孩的自然纯净之美。抓住美,基本上也就抓住了这一层次的灵魂,文后第二题第一问的答案也就自然形成了。

这是勾连前后文,化异为同。

五、抓“常情常理”――我四海皆准

这是根据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或题材,联系阅读经验,大胆推断文章主题的一种方法。

作品的写作对象或题材,是很明显的。而某种写作对象或题材,常常表现相对特定的主题这可谓是“常情常理”。因其“常”,故为“显”。抓住这些“常情常理”,有时也能快速把握整体内容,抓住文章的主题。

如上文所举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属于战争题材,而这类题材的作品常表现反对战争和揭露战争给百姓带来灾难的主题,联系作者海明威反战思想的知识背景,作品的主题是不难快速抓住的。

又如2006年全国卷Ⅱ《绵绵土》。只看题目,一股“故土”之风便扑面而来。由此可以猜测,文章内容极有可能与“故乡”有关。那么,再进一步猜测出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的核心主题便顺理成章了。

炉火阅读答案【第三篇】

一、明确概念

表现手法主要指作家运用语言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所采取的各种具体的方法,包括修辞方式和结构手法。

表达方式主要是指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表达形式。

二、弄清常见或常用范围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像、烘托、讽刺、渲染、象征、前后照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以小见大、寓褒于贬、寓贬于褒……(包括修辞方式和结构手法)。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五种。

三、知晓它们的交叉部分

我们知道,记叙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议结合等。其中“叙议结合”就是一个交叉,既可说是表达方式,也可说是表现手法。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等等,这里说的“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既可说是表达方式,也可说是表现手法。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主要包括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景于情、托物寄情等等,其中的“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景于情、托物寄情”既可说是表达方式,也可说是表现手法。

四、善看用法举例

在各种考试提问中,问“表现手法”的多,问“表达方式”的少。绝大多数时候都在“表现手法”上提问,很少在“表达方式”上提问。

例如, 2007年高考辽宁卷现代文阅读简答题第19题是这么问的:“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请简要赏析。”从参考答案看,这里所问的“表现手法”就是指比喻、对比、拟人三种修辞手法。

炉火阅读答案【第四篇】

分析关键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近年来高考的关注点,对于考查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考查形式不拘一格,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等题目不同程度均有体现,难度也相对较大,但不是说这类题无药可解、无规律可循,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的例子,就分析句子含义的基本方法做粗浅的尝试,和读者共勉。

一、关注句子使用的修辞。

这类题的答题模式基本是: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句子的语境。

如鉴赏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个句子所写的是作者的愁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而比喻本身的作用就是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再结合语境分析春水的特点是涨溢恣肆、奔放倾泻、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就可以很轻松根据上述答题模式得出本道题的答案:运用比喻的特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愁情之深之重之浓。

再如,分析“此地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季羡林《月是故乡明》)在文中的作用。其中句子中“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运用了排比的修辞;而排比修辞本身具有句式整齐的特点;再分析一下这个句子的语境,作者之所以把月光描写得如此之美,是欲扬先抑,为写看不到故乡月亮的怅惘做铺垫,从而突出对故乡月亮的怀念。由此我们根据上述答题模式,可以得出这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运用排比的修辞,句式整齐,描写生动,欲抑先扬,突出了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怀念。

二、关注句子所出现的位置。

1)位于文章的开头,或引起下文,或奠定文章感情基调,或设置悬念。

如:臧克家的《炉火》第一自然段写秋去冬来的句子,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文章写作中心“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下文游荷塘作铺垫,并为下文抒发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感情奠定基调。

再如,2007年高考宁夏语文卷阅读题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犯人介绍牢营的句子,一方面概括介绍了牢营情况,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另一方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2)位于文章的中间往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2010年湖南省高考试题语文卷阅读题《一朵午荷》中有这样一道题,分析“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这次我是诚心去植物园看荷的,心里有了准备,仍不免有些紧张。跨进园门,在石凳上坐憩一下,调整好呼吸后,再轻步向荷池走去”这一文段在文中的作用。因为这一文段处在文章中心的位置,所以,我们首先考虑它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事实上,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紧承上文所写去年夏天九月间的下午观荷的事情, “再轻步向荷池走去”则为下文写读懂荷做铺垫,确实如我们推测的那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既节约了答题时间,也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答案。

3)位于文章的结尾往往会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或者起到照应前文的作用。

如2002年四川高考语文卷《焰火的变奏》结尾“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卒章显志,作者用一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

再如2007年浙江高考语文卷《泰山之恩 》结尾“站在雾中的泰山上,四顾茫然,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就照应了前文表现泰山之雾浓密的内容。

三、关注语句中的关键词。

韩少功的作品《夜晚》篇首有这样一句话: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如果我们关注“徽章”这个词,理解徽章是“用来表示身份、职业等的标志”,再综合本句话所使用的比喻的修辞和所出现的位置,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出本道题的答案:月亮是农村明显的标志,只有在农村,人们才能看到真正的月亮,月光是农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54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