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竹影》阅读答案汇总5篇

网友发表时间 765522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竹影》阅读答案汇总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竹影阅读答案【第一篇】

关键词: 小说语文教学 小说阅读教学 体会

小说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分量颇重。根据教学大纲规定,初中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达到“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要“逐步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和批判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写作教学上规定:“写作时能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诗意的表达。”为了完成大纲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小说阅读教学。

如何让学生学会阅读小说乃至会写小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老师如果能够将小说艺术的某些创作规律教给学生,就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所选的小说由于篇幅所限,往往是短篇或微型小说,即使是长篇小说也是截选某一片段。教学中也与短篇小说的教法有类似之处。因此,研究透彻短篇小说或微型小说的某些教学规律,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对学生的阅读和创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下面是我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体会。

一、“留白”艺术,引人入胜

短篇小说这朵艺术之花,在手法上十分注重留白,正如王蒙所说:“短篇小说的一个重要叙事手段就是留下空白,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他反对“写得太满,太茨威格化”。因为这种文学样式篇幅短小,文字简约,要求高度精炼,所以在艺术上切忌写实写满,密不透风,相反,惟其愈小,愈要处理好虚实的辩证关系,于实写的过程中,处处设虚笔,不仅疏落有致,而且留有“空白”。丰子恺《竹影》一文中谈到画竹时说:“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布置,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姿态,巧妙地布置在纸上,然后成为竹的名画。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粗看竹画,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有讲究。”艺术是相通的,画画与写作在艺术上有类似之处,其中“竹叶的疏密、浓淡、肥瘦”的画法,何尝不与小说的“留白”相似呢?这里充满着艺术的辩证法:留白,反获得丰满的艺术效果;不留白,一味写实,却只能造成极端的空洞。留白对小说创作如此重要,所以艺术家们总是根据内容需要,匠心独运,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情节的省略

短篇小说的篇幅有限,情节除单纯外,其发展也很迅速。情节展开的过程中,依靠省略,留下空白,以跳跃式大步前进,一下子就攀向高潮,而每一次空白,又造成艺术的间隙,使情节产生张弛缓急的节奏感。如鲁迅小说《孔乙己》中,所表现的全是孔乙己的生活片段,这些生活片段的描写背后,省略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惨痛。对孔乙己的一个看似简单的肖像描写,寥寥几笔又蕴含了多少孔乙己的血泪与辛酸:“青白脸色”背后是饥寒交迫的生活;“脸上有伤痕”背后有多少侮辱和打骂;旁白的一句闲话“听说孔乙己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打了半夜”“打折了腿”,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的高度浓缩,一句简单的对话,就把酒客的麻木不仁,丁举人的凶狠毒辣,孔乙己的了无生路,全指向那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科举制度的罪恶和社会制度的罪恶。从《孔乙己》一文,我们可以领悟到,留白艺术的内涵是何等丰富。这些妙不可言的留白把学生的眼光从有限的形象引申到无比宽阔的想象空间。片段的情节把孔乙己的一生连接起来,看似互不关联,但留下的空白,却构成艺术的间隙,他是沟通鲁迅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给学生留下思索的空间,借以巩固和加深印象。看似停顿,实则推进;象在静止,意则流动。情节的省略造成的空白,大大加快了情节发展的节奏,使小说的篇幅得以凝缩,结构更严谨,真正成了短小精悍之作。

2.余意不尽

短篇小说的空白还出现在结尾处。情节发展到高潮后,不写出明显的结局,留下大片的空白让读者去遐想,但不等于矛盾冲突没有结局,事件只有前因而没有结果,而是根据情节发展的必然,完全可以让人们作出种种合理的推测。巴尔扎克说,小说创作指“布置方程式的符号,而不想解决它”。短篇小说重在写人的做什么,怎样做,至于答案,大可让人思而得知,不必把答案塞给学生,所以往往在结尾处没有答案,以增加艺术效果。如莫泊桑小说《项链》结尾并没写出女主角得知真相后怎么样,但结果在前面的情节中已充分暗示出来。又如《我的叔叔于勒》并没有写于勒以后的命运如何,但根据前面的情节推断,他断然不会有幸福结局。因为船长冷酷的只言片语,菲利普夫妇无情的躲避,诺瑟夫的心灵创伤,无一不指向于勒的悲剧命运。再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究竟死与未死,根本用不着写出来,因为根据前文情节的发展,他已断无生路。至于他怎么死的,让学生充分去想象,去创作,语言文字及小说的魅力也就出来了,学生从前面的方程式的演算中式完全能找到正确答案。

二、侧面烘托,魅力无穷

短篇小说如何扬长避短,别具情趣地显示审美对象的艺术底蕴?清代美术家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作家为了最准确最艺术地表现作品人物的本质或灵魂,往往挑选最佳表现角度。那么,选什么角度好呢?正面有正面的好处,然而也有缺陷,因为正面结构往往宏大,格调过于严正呆板。你要写某人某事,若避开正面,从侧面落笔,行云流水,似不经意反而水到渠成,人、事灵魂自显,从而达到小说的极致。

1.反面着笔

短篇小说根据辩证法原则,反面中恰恰包含着正面的东西,以正面求正面,易流于俗套;以反面求正面,另辟蹊径,相反相成,反露其本相,意趣骤生。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的神勇是通过郑屠挨打后的感官来写的,“如同开了一个彩帛铺……”、“如同开了酱菜铺……”、“如同开了一个全场的水路道场……”,从视觉、味觉、听觉全方位写出郑屠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惨状,把郑屠的恶人恶报,鲁达的力大无穷、武艺高超、身手不凡、嫉恶如仇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意欲褒扬鲁达的忠、勇、义、猛,却从郑屠的角度来写,机智地把鲁达的“美”化作郑屠的“丑”。这样,小说就不显其浅白,反显其深沉,趣味横生了。

2.侧面迂回

在语言艺术的小说中,从侧面描写人物,反产生正面描写所不及的艺术魅力。侧面迂回,常常会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短篇小说由于篇幅、题材等关系,尤其擅长从侧面迂回的方式来表现人物。这种方法,可以使小说截取的生活面缩小,篇幅变短,内容浓缩,充分显示其以少胜多的特色。如郑振铎的《猫》:“我”先后养了三只猫,第一、二只猫都活波可爱,最后不幸都亡失了,“我”对这两只猫充满着怜爱之情,作者对这两只猫的描写采取了正面描写的方式。第三只猫命运悲惨,由于“我”对它的误解,以为它偷吃了芙蓉鸟,后来被我打伤后死了。第三只猫是作者详写部分,作者采取了侧面描写的方式,写了“我”的见闻,痛打,以及后来发现吃鸟的原来是另一只黑猫。大量的篇幅写我的痛苦忏悔,至于第三只猫挨打受伤乃至死亡的过程,作者故意侧笔迂回,给读者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拓宽对第三只猫遭遇的联想、想象,以加深小说的主题。这种写法,既曲折有致,又能与前面的正面描写相映成趣,造成灵动多变的效果。

3.人物景化

马克思曾说:“自然是人类非有机的身体。”人活动在自然环境中,看到听到种种自然景象,便会联想到近似的生活方式,赋予自然物以人的生命,从而寄托情怀,让人领悟生活的意义,所以它是人类“肢体的一部分”。许多优秀小说,能在正面描写人物的同时,巧妙地进行适当的景物描写,从侧面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某些性格特点,推进情节的发展。因此这种与人物交融起来的景物,实际上已经成为作品中人物“肢体的一部分”。从宽泛一点的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侧笔。小说用了这种拟人化了的景物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耐人寻味。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有关夹竹桃的描写就起了这样的效果。当爸爸身体好的时候,爸爸抱着弟弟在院里浇花,花儿盛开;当爸爸得病快死时,家里的夹竹桃也凋谢了。这象征着爸爸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夹竹桃居然也能代表爸爸参加英子的小学毕业典礼。在小说中,爸爸和夹竹桃相映成辉,不即不离,成了英子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写景不是人物孤立的点缀,而是人物描写的继续。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小说中,一切景语不仅是情语,更是刻画人物不可缺少的侧笔。

三、细心探究,掌握变化

1.人物形象的变化

例如,《范进中举》中人物形象的变化的探究可围绕范进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身份的变化……?摇地位的变化……

家境的变化……?摇对胡屠户态度的变化……

学生通过对比进行深刻思考,分析人物形象有哪些变化,探究他们如此大变、巨变的根本原因。

2.人物态度的变化

同样是《范进中举》,有关人物态度的变化可让学生从以下多方面进行突破:

胡屠户对范进称呼的变化……?摇?摇?摇胡屠户对范进长相评价的变化……

胡屠户对范进才学评价的变化……?摇胡屠户祝贺范进礼物的变化……

胡屠户面对范进举动的变化……?摇?摇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巨变”……

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后的“速变”……

又如,《变色龙》中贯穿全文的一条线就是奥楚蔑洛夫随着并未出现的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态度也随之变化。可以让学生从以下多方面进行归纳:

奥楚蔑洛夫对狗评价的变化……?摇奥楚蔑洛夫对事件处理的起伏变化……

奥楚蔑洛夫动作的多次变化……?摇奥楚蔑洛夫神态的多次变化……

还有,《我的叔叔于勒》中可让学生归纳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谓有哪些?探究他们分别使用以上称谓时的语言、行动、神态的种种变化……

学生在对人物态度变化的详细解读的基础上,针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开放式评价,可强化对主题的个性化理解,拓展思维空间。

3.人物心理的变化

例如,《孤独之旅》中着重刻画杜小康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的发展变化,因此,可以让学生按先后顺序梳理出所有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语句,探究这些语句所反映的杜小康心理活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

学生在对人物心理变化这一条线的梳理中,就可以很容易地破解文章题目中的“孤独”和“旅”各自的含义,并结合自己今天的生活现状,探讨并且延伸主题。

4.人物命运的变化

例如,《故乡》,贯穿全文的就是一个“变”字。小说通过“离去―归来―离开”的知识分子的眼睛,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人物和环境的巨变,震撼读者的心灵,引发读者深沉的思索。可让学生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对比阅读:

闰土的命运变化比较……?摇?摇杨二嫂的命运变化比较……

“我”的命运变化比较……?摇水生的命运变化比较……

宏儿的命运变化比较……

让学生透过表面现象去深入探讨为什么当时社会的人物命运会陷入如此困难深重的境地,探究深层次原因,进而全面理解文章。

5.环境的变化

上面已经讲过《故乡》的环境变化就是一个重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解析:

现实中的故乡……?摇记忆中的故乡……?摇理想中的故乡……

又如《孤独之旅》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其中可以从以下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分析入手:

鸭群的发展变化……?摇芦苇荡的前后变化……?摇暴风雨的来临……

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两种环境描写的对比解析可以从以下人手:

出行时的景物特点……?摇躲避时的景物特点……

在鲜明而又不同的环境变化对比中,让学生在欢快、流畅、充满神奇、神往之感的和哀伤、饱含震惊、幻灭之痛的环境中充分体验,产生感情碰撞、撞击,酝酿“愤悱”之态,在感情激荡、尽情探究中挖掘深层次的原因。

四、结语

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最终是指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文本为纲,坚持学生的自主体验,可以达成重塑读者的情感和神经的目的,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以下这几个方面得到强化。

1.情感体验趋向细腻

阅读小说,理清故事情节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展现出人物风采的常常是作家饱蘸感情地运用语言、行动、肖像、心理、环境等多种描写所刻画出来的人物性格,或概括或具体,或正面或侧面,或勾勒或工笔,方法不一而足,但正是有了这些描写,人物变得有血有肉,故事也变得生动感人了。“体验式”的阅读方式将读者的眼光从“情节”转到“人物”方面,情感变得丰富、细腻,心灵变得充实、善感。

2.内心世界趋向丰富

小说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文学世界的广泛性、丰富性、纯洁性、深刻性,是学生终其一生的生活阅历所不能覆盖的。无限扩充了的生活图景能够让学生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体验人间所有的悲欢离合、伟大与渺小、痛苦与快乐、失败与成功、挣扎与彷徨、人性的光明与阴暗、命运的必然与偶然……在这种体验中反思自己的人生,净化自己的灵魂。

3.语言感觉趋向敏锐

一部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其中涉及的人物何止数十百计。然而优秀的作家却可以拿捏得当,不著闲笔,有时挥洒泼墨,有时惜字如金。挥洒时固然可以酣畅淋漓地表现人物,展开情节,惜字时却也是“一字千金”,内蕴无限玄机。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雪,一个“紧”,写尽了朔风挟着鹅毛大雪漫天而下,裹住了山川、村庄、田野的那种气势,若无对语言十分的敏锐感受,自然难以体会鲁迅所说的此一字富有“神韵”。只有体验式的细致的阅读才能培养出敏锐的语言感觉,才能更进一步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竹影阅读答案【第二篇】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题。

汉文化与筷子

杜 宣

①重阳这天,大家都在吃重阳糕。有的用手拿着吃;有的用刀切开,用叉子叉着吃;有的则用筷子吃。看到大家不同的进食方式,让人想起汉文化和筷子的关系问题。因此写下这点文字。

②人类社会,共有三种进食方式。其一是用手。这是自然的进食方式,例如婴儿,不须母亲教导,自然地会用手抓东西吃。其二是用刀叉。这当然是在人类发明火和冶铁之后,才有的工具。人用刀叉获取猎物之后,在火上烤熟,然后用叉叉着,用刀割来吃,这比用手抓已经大大进了一步。其三是用筷子进食。这种进食用具是如何进化得来的,尚待考证。筷子用手操作,手与大脑相连;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筷子是汉文化的特征,只有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才用筷子。

③在当今世界分布上,在亚洲除了直接受汉文化影响的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新加坡外,其余均是用手进食的。中国还有部分兄弟民族,如维吾尔族等也是用手进食的,非洲多是用手进食的,欧、美、澳洲白种人均用刀叉进食,只有当地土著民族用手进食。

④筷子,原名“箸”。在我的故乡江西,现在还有地方仍将筷子叫箸。我们的祖先究竟从什么时代开始,放弃了用手和用刀叉进食,我不知道。从书中查到,“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此话意思是说纣王用象牙做箸,箕子感到很忧虑难过。本意是批判纣王的奢侈。因此,我们从这话中得知在商代已经使用箸了。但在这之前,究竟哪个年代开始使用箸,则尚待考证。

⑤既然称箸,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称箸而都叫它筷子呢?据说,这是由船民开始的。过去的船都是木料做的。在长江大河中行驶,不仅很慢而且危险,小时候常听人说:“行船走马三分险。”船民迷信,所以产生了一些忌讳。在行船时,如姓陈的,只许说耳东,不许说陈,因“陈”与“沉”同音,在船上不能说翻身,只能说转身,因船上忌“翻”字。“箸”与“住”同音,船行要快,不能“住”,因此忌用“箸”。住的反义为快,船上就将“箸”改称为“快”,但快是形容词,因此造了一个“筷”字。为什么用竹字头,因筷子是竹子做的。

⑥今日西餐桌上的刀叉,是过去刀叉的缩短。虽然在一些富豪餐桌上的刀叉,是用金子或银子,甚至镶上宝石,经过有名的艺匠精心做出来的,放在洁白的桌布上,熠熠发光,但它毕竟摆脱不了它原始的、野性的痕迹。而筷子则是手的延长,早从原始的野性中异化出来了。

1. 第②段中,“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这句中“有人说”3个字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2. 写出本文主要运用的3种说明方法。

3. 根据第④段文意能否理解得出“中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已有3 000多年了”。请说明理由。

4. 用筷子与用刀叉,哪一种进食方式更为文明?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选自2006年兰州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解题指津]

在新课标精神理念的影响下,现在的中考说明文阅读,在部分地保留传统命题形式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越来越注重对题型的不断创新。《汉文化与筷子》这篇阐释性说明文的题型设置基本符合这一考试趋向。文章指向生活,关注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考生的知识,而且熏陶了考生的情感,有较强的人文性,选文可谓精巧。

第1题是对语言的考查,这在说明文阅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理解语言的准确性,首先要准确透彻地认知客观事物或道理的本来面目,然后分析文章遣词造句是否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表现为准确选用表修饰限制的词、表确数概数的词、表猜测估计的词、表照应的词、同义词、关联词等方面。揣摩语言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增删替换词语、颠倒词序的方法来比较意思的异同变化,然后联系语境,对照客观事实进行分析。解答此题时可以先删掉“有人说”,然后比较对照,揣摩语义的变化,答案应为:不行。“有人说”表明这只是一种说法,尚未得到证实。去掉这3个字,变成肯定说法,表意不准确。要注意的是,解答这类题不能只是笼统地说“去掉后语言不准确”,要联系语境具体分析。

第2题考查学生辨识说明方法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一要熟悉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准确辨析易混淆的概念(比如“作比较”与“分类别”,“下定义”与“作诠释”等);二要牢记常用术语(比如不能把“打比方”说成“比喻”,把“作比较”说成“对比”等);三要按要求找准解题区间,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分析;四要力求分析完整,没有遗漏。解答此题必须再读全文,重点分析②③⑤⑥段,答案应为: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

第3题考查学生的语段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整合能力,有一定的探究性。解题时只要抓住段中“我们的祖先究竟从什么时代开始,放弃了用手和用刀叉进食,我不知道”和“因此,我们从这话中得知在商代已经使用箸了。但在这之前,究竟哪个年代开始使用箸,则尚待考证”两处文字,联系商代距今的历史,稍加分析,便能得出答案:不能。从古书知道商代已使用筷子,但始于何年,尚待考证。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仔细阅读文章相关语段,挖掘有效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整理。

第4题貌似开放,实际上题目中的“结合文意”已作了限制,明确了方向,答案还应从文章中来。解题时只要结合最后一段,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虽然”“但”“而”来揣摩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态度,便可以明确答案:用筷子更文明。今日西餐上的刀叉,是过去刀叉的缩短,仍摆脱不了它原始、野性的痕迹。而筷子是手的延长,早从原始的野性中异化出来了。

竹影阅读答案【第三篇】

考点阐述

1.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故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是考点之一。

2.理清文章脉络。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重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理清文章脉络,即弄清文章的线索与顺序。

3.分析技巧作用。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4.品味文章语言。散文的魅力往往体现在优美的语言上。此考点包括理解字词含义、词语妙用、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等多项内容。

5.检测发展能力。此考点较为开放,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题型盘点

1.整体感知题。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直接概括全文内容;⑵概括某一段落的内容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2.理解词语题。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语境义);⑵代词指代的内容;⑶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⑷动词、形容词的作用;⑸加点词语表达的思想感情。

3.赏析句子题。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出喜欢的理由;⑵文中某句写得很好,说说好在何处;⑶分析文中某句话的含义;⑷具体说明文中某句话的表达效果。

4.提取整合题。这是散文阅读考查的又一重点,也是失分最严重的题型。

5.发展性题型。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仿写;⑵续写,即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启发考生答题的思路。

6.开放性题型。其考查类型主要有:⑴鉴赏类,要求考生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赏析;⑵评价类,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⑶联想类,要求考生联系实际,展开联想,谈谈文章给自己的启发。

应对策略

1.整体入手,概括主旨

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明确文章主旨。抓线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从文章的体裁分类、表达手法(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等)入手,二是从标题入手,三是从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入手,四是从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入手。考题形式有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说说作者选材的依据等。当然,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线索,那么,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局部结构分析法。一个语段,一般有起始、展开、结束三个层次。通常起始是一两句话,而这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着展开对本段的具体记叙、描写或议论,最后用一两句话作小结。解题时,可揣摩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其二,整体层次分析法。要抓住标志性句子或词语,如开头或结尾处反复出现的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等词语引领的句子,都是阅读时应注意的。

2.品味情感,挖掘信息

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写作者的情感历程,表达心灵之声,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体现在字里行间。答此类题,首先要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其次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再次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的灵魂;最后按照题目要求,挖掘整理隐含信息。

3.分析手法,深层解读

分析散文的表达手法与表现手法,须进一步理解文章。针对此考点,2015年中考一般从三个角度来命题:一是选用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旨,二是辨别表达方式及运用该表达方式的作用,三是分析表现手法及修辞手法的作用。预计2016年中考对此考点的考查可能以简答题为主,兼有选择题等题型。

4.欣赏语言,领会意境

品味散文语言表达的特点,是2015年中考散文阅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其命题角度多样,解题思路亦各有不同。

⑴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⑵分析关键句或哲理性语句的含义,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一是对意蕴丰富、含意新颖的语句,要结合其在文中的位置来理解。二是对抽象概括的语句,有的作为观点态度在文中出现,那就结合阐述这一观点态度的材料来理解;有的作为材料在文中出现,那就结合它支持的观点来理解;有些抽象概括的语句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来具体理解。

⑶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题的关键在于:一要能准确读懂原文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二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三要语言流畅,简明扼要。

⑷续写或仿写。解答这类题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及修辞外,还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真题解析

(2015年江苏省常州市)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青城山下忆大千

曹积三

a胡立是张大千的入室弟子,且是得意门生。我喜丹青,更慕丹青手,便特意去青城山下拜访他。

b先生伴山而居,环境很是清幽,有竹,有兰,草木葳蕤;淡湿而清新的空气蔓延其间。室内陈设挺简洁,墙上只挂着一幅张大千的立轴山水,透出主人对老师的思念与景仰之情。

c先生已沏好茶等着我们。当我接过茶盏,一股清雅的香气悠然飘来。他说,这是青城山的“洞天贡茶”。呷一口,满嘴生香。青城有茶甲天下,此话不谬。遥想当年,张大千拒当汉奸,不受日寇伪职,化装逃出北平后,独独选了青城山,隐居上清宫,足见其慧眼。

d“是的哦,大千师太喜欢青城山喽!”胡先生话音琅琅,“这儿哦,是他心中的乐园。”

e随他的话语,一个痴情于大自然的画圣浮现眼前。

f每日里,张大千除了手捧书卷、挥洒丹青,便置身于山野之中,拜望千峰万仞,细品草木百花。他听流泉、看飞鸟、拂野竹、望云海……乐此不疲。他常常伫立于老松之下,盼顾远峰近岚,久不言声。眉间挂风去,指尖捻画来。雨后的夜晚,竟身披薄衫,举步登高,手捋长须,瞧那秋月透过丫枝洒下的清辉,与艳阳高照时的婆娑树影有何不同。

g“大千师常说,人间有两部书,一部是有字的,系前人所写;另一部则是无字的,为自然造化。两部书都要读好,方能成器。一定要画自己最熟悉的东西,而且,要用心去画,才能如登山一样,一步一层天。”

h忆起老师的教诲,胡立感慨系之:“这些至理名言,影响我的一生。”

i“我算得上是个专情的人,一生苦心孤诣,只画都江堰和青城山,画了大约一千幅。”他说着,眼里泛着泪光,“都江堰,是爹娘生我养我的地方;青城山,是拜师之处,是识得再生父母之地。这里的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如同我的血和肉。”

j说罢,他展纸,挥毫,为我画了一幅《秀水都江堰》。

k“大千师云游在外,也非常想念四川老家。可惜,他未能回得来。”胡立的话音里,有无限的遗憾。

l思乡,是张大千晚年的心结,他曾写道:

海角天涯鬓已霜,挥毫蘸泪写沧桑。五洲行遍犹寻胜,万里归迟总恋乡。

m读了,有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胡立告诉我,大千师曾托人几经辗转将一幅画作从台湾送回四川,表达他的思乡之情。为防不测,题款的印章是夜里摸着黑钤上去的,所以,章子上下颠倒了。见到那带着老师体温的猩红印章,他如何忍得了泪水……

n胡立先生为了款待我这位远方的客人,特意包了饺子。更让我惊奇的是,那醇香的米酒、可口的泡菜、独具风味的“老腊肉”,都是他的手艺,而那滋味鲜美的小菜,竟也是用他亲自挖来的竹笋烧制的。

o他一面为我斟酒,一面说:“大千师在青城山时,经常带着我去采蘑菇、找野菜、挖竹笋……而且,他乐得上灶,炒的青菜碧绿如鲜;他做的狮子头和粉蒸牛肉与众不同,尝过的人无不称赞。”

p胡立仿佛又回到了在大千师身旁的岁月,脸上洋溢着激情:“有一天,刚送走来吃饭的客人,大千师对我说,做饭烧菜岂可小觑,这也是艺术。烧不好菜,难成一个懂得滋味的好画家。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暗暗地跟着他学厨艺。”

q“你知道大千师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厨艺和画艺吗?大千师说:‘我的画与菜相比,菜,当然在上。’”我听了,吃惊不小。

r张大千毕竟是张大千。

(选自曹积三的博客,有改动)

1. 综合全文,胡立先生受到师父张大千的哪些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能力。考生仔细阅读文章,抓住张大千主要爱好情趣以及思想情感去概括。

参考答案痴情大自然;学习厨艺;热爱家乡。

2. 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眉间挂风去,指尖捻画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赏析能力。语言特色很鲜明。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作者的表达。

参考答案语言凝练文雅。运用对偶的修辞,简练地传达出张大千对大自然的痴情,认真地观察,细致地描摹。

3. “张大千毕竟是张大千。”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张大千的哪些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蕴含的情感的分析能力。“张大千毕竟是张大千”在全文的结尾,应该从全文的角度去思考。

参考答案仰慕张大千对大自然的痴情;感慨张大千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惊讶张大千的厨艺高于画艺。

4. 第l段引用了张大千的诗,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他的思乡之情的?(从内容、技巧两方面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的内容理解和诗歌手法的赏析能力。题干中明确从内容、技巧的角度分析表达思乡之情,分别赏析。内容上赏析,主要对诗句的理解与翻译;技巧上,从“总恋乡”看出诗人的直抒胸臆。

参考答案内容:刻画了一个鬓发斑白远在天涯,挥毫作画时泪水涟涟,身在万里外,心里总恋着家乡的游子形象。技巧:“万里归迟总恋乡”运用直接抒情,抒发诗人对家乡的思恋。

5. 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我”拜访胡立,胡立先生回忆恩师张大千的诸多往事。

B. 张大千告诉胡立,烧不好菜难成一个好画家,胡立就暗暗地跟他学厨艺,最后胡立的厨艺超过了他自己的画艺。

C. 拒当汉奸,不受伪职,隐居青城山,这些可以看出,张大千是个有民族气节的人。

竹影阅读答案【第四篇】

阅读下面这首诗,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再看2013辽宁卷诗歌赏析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竹轩诗兴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从设问来看,湖北卷考查的是赏析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而辽宁卷考查的是赏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即诗人自己的形象。

鉴赏古诗中人物形象的流程,一般分四步走(以2013辽宁题为例):

第一步:审。仔细审题,明确鉴赏对象和要求。这道题的鉴赏对象就是诗人自己;鉴赏要求是“简要分析”,需要结合相关内容进行。

第二步:找。找到诗中描绘人物形象的有关诗句。他身处竹轩,轻掩柴门,漫步小径,品茶焚香,或倦卧,或闲吟,悠然自得。竹轩之中四时皆有佳趣,赏竹,观雪,品梅,均非别处所能领略。

第三步:析。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意。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就竹而居,可见其不同流俗;风卷柴门,可见其居室简朴;品茶观景,可见其生活闲适;倦卧闲吟,可见其自由自在;赏雪品梅,可见其情趣高雅。

第四步:结。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情趣追求。从作者对居所环境和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种闲散自由生活的赞美。

分步赏读了诗歌的内容,明确了诗人的形象意义,答案则可归结成三部分:形象+解说+意义。

(1)总说诗中的形象是什么。把最重要的答案写在最前面。其模式一般为:……塑造了一个(形容词)……(名词)形象。

(2)结合具体诗句描写的特征,对前述形象特点加以解说分析,并指出这个形象是如何塑造出来的。

(3)指出通过塑造这一形象,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意旨。

据此,2013年辽宁卷的答案可以整合为:

本诗塑造了一个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描写诗人行为的词语,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除了熟知赏析过程和答题步骤外,还要从以下三个层面上赏析。

从人物描写的层面上,要从作品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甚至细节等方面的描写中探究出人物的品格、精神、情操,然后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来,像辽宁卷中的“倦卧”“闲吟”就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从环境烘托的层面上,人物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诗人会在作品中通过环境的描写对人物进行侧面的烘托。如辽宁卷中写诗人居住的“柴门”,门前的“狭径”都见出了他物质生活的简朴。

从知人论世的层面上,每个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深深地在他身上打上烙印,也会深深地把这种烙印刻在他的诗歌中,所以,知人论世有助于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和诗歌传达的感情。

总而言之,赏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和赏析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能抓住一些关键点,并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一定能准确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特点。下面这个鉴赏形象口诀,可能对你有些启发:

细读全诗莫慌张,审题揣摩绘形象。

冷暖色调区分开,知人论世看简况。

深层含意要挖掘,关键词句不能忘。

整合答案有模式,先总后分说端详。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 轼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1.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形象?

醉中感怀

陆 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青衫犹是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

2. 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竹影阅读答案【第五篇】

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12册第6单元第19课。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变革亟待从教课文向教语文转身。因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所以,教学时要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还要从领会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阐述内容、表达情感的而得言,追求言意兼得。

阅读教学的变革还须从“教语文”向“学语文”转身,要倾力打造“让学”课堂。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必须让于学。

本案例的设计就是基于以上两点考虑,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目标,以“三品”夹竹桃的韧性为抓手,以学定教,不但理解文本,而且学习认识事物特点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再把学到的方法迁移运用,化知为能,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三品夹竹桃的“韧性”,学习认识事物特点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准课题。

(1)出示“夹竹桃”,谁能把这个课题读正确?

(2)“夹”有两种读音,在课题中究竟该读哪种音呢?

出示字义:jiā:①从两旁同时向同一个对象用力;②夹子;③从两旁限制住;④掺杂。jiá:里外两层的。

(学生根据字义判断出读哪个音。)

2.明白其理,总结学法。

一个字有多种读音时,拿不准读什么音,可以根据字义选择。

3.猜测题意,阅读资料。

(1)这种花为什么叫夹竹桃呢?请你根据字义和这个花名猜测一下。

(如:夹竹桃叶片像竹,花朵如桃。)

(2)教师补充 “夹竹桃”的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把理解课题和学习方法融合在一起,体现的是“教语文”的理念。阅读教学要想华丽转身,实现正能量,教师必须跳出课文教语文。

二、 初读课文

1.检查字词。

(1)读准词语,注意加点字。

第一排:榆叶梅 熏透 凄清 荇藻 夜蛾 乍起

第二排:花团锦簇 满院生辉 五彩缤纷 美不胜收 花开花落 万紫千红

第三排:叶影参差 无日不迎风吐艳 无不奉陪

(2)理解第三排词语的意思。

(3)听写词语,同桌相互批改并订正。

设计意图:第一排是课文的六个生字,第二排是四字词语,第三排是多音字和变调。词语教学的设计循序渐进,由字音到词义,由易到难,遵循学习规律。

2.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展示读。每人任选一节,读后说说这一小节让你知道了什么。

三、 质疑提问

1.出示课文的第一节,生读: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2.读了这节,你有什么疑问?

(生归纳: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对作者来说为什么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请你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回答。

4.出示课文结尾:“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由“韧性”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坚持不懈、坚忍不拔、顽强不屈。)

设计意图: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儿童是哲学家,是真理的热爱者,疑问丛生,一个接一个。其中有异常宝贵的东西在闪耀,有无数神秘的萌芽。”学生学语文应从学会提问开始。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全课教学的抓手,让教学目标清晰起来,也让教师把教的起点建立在学生的疑点之上,以学促教,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 三品“韧性”

1.抓正面描写,一品“韧性”。

(1)出示课文的第四小节。

(2)学生批注阅读,想一想夹竹桃的韧性表现在哪儿?

(3)组织学生交流,认识夹竹桃的“韧性”。

(4)总结写法,感悟表达方式。

这三句话其实都讲夹竹桃在不停地开花,但是侧重点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

(第一句:花败花开,生生不息;第二句:环境虽变,但一直吐艳;第三句:花期很长,无不奉陪。)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设计意图:周国平先生说:“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让学生批注阅读,潜心会文,静心思考,穿行在文本的世界之中,与文字对话,尽情享受着静悄悄的丰富,细细品味夹竹桃的韧性,这是学生在经历真实的阅读过程。

2.抓侧面描写,二品“韧性”。

(1)出示课文的第三小节。

(2)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问题?

(生归纳: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写十四种花?)

(3)同学们归纳得特别好。为什么要写这十四种花?请说说你们的理解。

(目的是要形成对比。这些花虽然开得艳,但花期短,和夹竹桃相比缺少韧性,这样更能衬托出夹竹桃的韧性。)

(4)感情诵读,读出“韧性”。

采用引读法。(师读破折号前面的内容,学生读破折号后面的内容。)

春天——迎春花、桃花、海棠、榆叶梅、丁香,花团锦簇;

夏天——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秋天——玉簪花、,迎风怒放。

这些花是花开花落,花期短暂,可是——(学生齐读,对比感悟。)

“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无不奉陪。”

设计意图:教学要关注文本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精选这样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侧面描写进一步认识夹竹桃的韧性,另一方面也是学习侧面描写法。

(5)教师小结,回应上课伊始的问题。

课文学到这儿,对于上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你理解了吗?

3.联系作者,三品“韧性”。

(1)作者季羡林对夹竹桃情有独钟,其实还有原因。课前你找到了哪些关于季羡林的材料?和大家交流交流。

(2)补充季羡林的材料。

季羡林,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佛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和散文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

24岁时到德国深造,遇上战事,10年中经受着战火之苦,但他顽强学习和生活,获得了博士学位。

55岁时,开始,他遭受严重迫害,但笑容依旧,用幽默的笔调写出了《牛棚杂忆》。

92岁时,因病住院,但他仍然没有停止学习,5年的病榻生活,写成了20多万字的《病榻杂记》。

读了以上的资料,再联系夹竹桃,你想说什么?

(季羡林就像夹竹桃一样,具有韧性。面对困境,他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夹竹桃的韧性就像颗种子在他的心中已经生根、开花、结果,影响了季老的一生。)

难怪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呢,齐读——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打通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壁垒。补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把夹竹桃和作者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认识花到认识人,进一步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在作者心目中的影响力,也是对课始所提出的主导问题的有效回应。

五、 总结学法

1.我们刚才是怎样认识夹竹桃特点的?

(小结:抓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联系作者经历。今后阅读状物的文章,要学会通过多角度去认识事物的特点。)

2.如何写好事物的特点呢?

(小结:可以正面描写事物的特点,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去烘托事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习方法是教语文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后,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总结方法,是自然点化,有效导引,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六、 迁移运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76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