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职文档 > 求职信 >

大学生求职自荐信药学(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08471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求职范文“大学生求职自荐信药学(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柳宗元的作品范文【第一篇】

柳宗元在柳州四年中,写下了一百零几篇诗文,占了整部《柳宗元集》近五分之一的篇幅。这些诗文,既反映了柳宗元在柳州期间的思想和活动的轨迹,也反映了他艺术风格的变化和发展。

一 治理地方,是  柳宗元柳州诗文创作的首要主题

1.兴办文教,传播儒学

元和十年六月二十七日,柳宗元到达柳州。满怀宣传、执行朝廷政令,竭力治理地方的迫切愿望,他给当时朝廷的宪宗皇帝呈送了《谢除柳州刺史表》。柳州自古为“南夷之地”,社会思想、经济比较落后,柳宗元意识到只有从教育开导入手,大力宣扬儒家的思想主张,改变地方百姓的愚昧落后观念,才能使朝廷的政令在地方上得到贯彻。因此他首先做的大事就是修复崩坏了的文宣王庙(孔庙),并亲自撰写了《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极力传播儒家思想。

在《柳州复大云寺记》文中指出,当时柳州一带流行着迷信鸡卜、巫神,滥杀牲畜的陋习。针对这种情况,柳宗元主持修复被大火焚毁了一百多年的大云佛寺。同时还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对社会经济和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还主持修造了一座设计巧妙独特、“若无寒暑也”的东亭,并在周围种下了名木嘉树,写下了文字洗练简洁的《柳州东亭记》,记述了其中的经过和这座建筑的特色。

2.挖井开荒,发展生产

中唐时期的柳州,“地广人稀,土瘠民贫”,生产力比较低下,特别是在地方豪强残酷的剥削、压迫下,劳动人民陷于破产,被迫流离失所,致使大量土地荒芜,柳宗元继承法家的“农本力耕”传统,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社会生产的措施。

《井铭并序》记叙柳宗元关心民众,组织打井以解决取水困难。文中“畴肯似于政,其来日新”两句,表示柳宗元把为民办事的精神推广到其他政务上去,体现了他一贯提倡的以民为本的思想。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和《种柳戏题》两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记叙了柳宗元在柳州亲自种柑植柳的场景。

3.改革弊政,解放奴婢

针对地方豪强和职业性的匪盗抢劫、贩卖人口、残害人民、破坏生产的暴行,柳宗元本着依法治国和有利农耕的精神,运用唐王朝颁发过的“禁人民之相虞卖”的法令,制定具体的计划方案,坚决予以打击。《童区寄传》中深刻地揭露了“缚壮杀老”,抢劫、贩卖人口,造成当地“户口滋耗”,人口减少,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的危害。此外,他还亲自在夜间坐镇公堂,手拿鼓槌,加强戒备,不让地方豪强和职业性匪盗有可乘之机。

柳宗元在接触当地群众期间,遇到了语言不通,习惯不同,思想不通的障碍。《柳州峒氓》中真实地记录了柳州山区百姓贫穷落后、生产力低下,迷信巫术的实际状况。柳宗元虽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但他尊重当地习惯,克服障碍,主动与柳州的少数民族百姓拉近关系,很好地改革弊政推行治理柳州的策略。通过四年的努力,柳州的经济、文化都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整个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关心国事,是柳宗元柳州诗文创作的另一重大主题。

反对藩镇割据、主张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是柳宗元坚定的主张。虽然被贬身处逆境,但诗文中以用典、借咏史比喻时事等无不表达出其忧国之心,含蓄深沉。《寄韦珩》表达出柳宗元虽然身在边疆南夷,却始终心怀国事,更体现了他对淮西战事中平叛必胜的无比坚定信念。元和十二年十月,攻破敌巢,活捉叛军首领吴元济,平定淮西叛乱。得知消息的柳宗元作《平淮夷雅·皇武》和《平淮夷雅·方城》两首长诗,表达无比兴奋与喜悦。

元和十四年(819)二月,数十年间藩镇割据的局面暂告结束。消息传来,柳宗元连续写了《柳州贺破东平表》《贺中书门下诛淄青李师道状》《贺分淄青诸州为三道节度状》《贺平淄青后肆赦状》等文,赞颂平定叛乱、实现国家统一大业而无比欢欣的心情。

二 抒发忧愤,是柳宗元柳州诗文创作的又一重要主题

十年的贬谪生活,折磨得柳宗元身心憔悴,疲惫不堪,好不容易能够回到长安,却又被再次发配到更加遥远的“南蛮之地”柳州。在柳宗元柳州诗文中,《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作为到达柳州后创作的第一首诗文,便是借此抒发了内心的不满和悲愤,也是其抒发忧愤的代表性作品。诗的开头写出了面对荒漠的原野引起海天一般的茫茫愁思。接着叙述了美好的事物遭受摧残的情景,暗示了邪恶的政治势力对革新派人士施加的无情迫害。登上城楼,本想眺望远方,怀念故人,却被“岭树重遮千里目”,眼前的“江流曲似九回肠”,使得愁肠百结,无法排解。最后“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更是蕴含着无限的寂寞和惆怅。

柳宗元长期遭到贬谪而满怀怨愤,常处忧恐烦乱、忧郁

痛苦之中。而在柳州生活的四年期间,柳州秀美可爱的山峰,对于身处逆境、满怀忧郁的柳宗元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在《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中,表现了柳宗元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以剑喻山峰,谓其割人愁肠,突出愁苦之深;而后由峭拔似剑铓的群峰进一步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期望身化千亿,散上诸峰以望故乡。因景生情,融情入景,柳宗元谪居的愁苦与望乡的悲哀深挚感人。

永州十年,柳宗元文学创作形成了思想深邃,结构严谨,语言峻洁精丽,风格冷峻峭拔的艺术特色,而柳州诗文的艺术风格也有些许的变化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柳宗元的柳州诗文,虽然仍是以久遭贬谪的凄伤之音为主调,但往往又同岭南地区独特的风光景物相互交融,形成了全新的意境。《岭南江行》中“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 流年”写出了柳州环境气象的恶劣,又反映了内心的忧伤。《柳州峒氓》描写柳州当地少数民族生活的情景,宛然如一幅绚丽民族风情画卷。《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诗中的柳州城楼、落叶榕树等多是柳州当地特有的景物,也借以抒发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其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

峻洁精丽的艺术特色更为突出。柳宗元的散文寓巧于朴,结构上严谨而有条理,篇幅通常比较短小精悍,全文大多只有几百字,但内容却颇为丰富而且深刻,言简意赅,更突出了其简洁、俊朗的特色。《柳州复大云寺记》,全文不到三百字,却能清晰交代了当地因迷信鸡卜、巫神,滥杀牲畜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及整治带来的可喜变化。《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篇幅最长的一件作品,结构严谨,语言十分洗练。全文全是记事,不着一句议论感慨,却淡宕风雅。

虽说柳宗元的艺术成就在永州时期就达到了顶峰,但其柳州时期的诗文创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品位上都得到继  续提升,与他在永州时期的成就形成了互相辉映,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也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留下了巨大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柳宗元简介【第二篇】

关键词柳宗元;实用教育;思想理论

柳宗元作为中唐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对教育的关注超过了一般人。他重视教师的作用,强调教育学习的实用性,在教育方法上力求出新,关注青年后辈的个性成长,促进青年后辈博学多思。其教育思想和方法无处不体现着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光辉,为当时教育的兴盛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研究的价值。

一、勇担教师责任

在当时“耻学于师”的时代背景下,柳宗元亦然承担起了教师的职责,拒师“名”而行师“实”,毫无保留地对青年后辈苦心教导,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去积极引导青年后辈的成长,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一)反对沽名钓誉

柳宗元教导青年后辈可谓是孜孜不倦,但却对承担教师之名不感兴趣,这和他的师道观有着很大的联系。柳宗元认为“太学立儒官,传儒业,宣求专而通、新而一者,以为胄子师”(《送易师扬君序》),教师的职责就是以其专业、精深、新颖的知识和思想去教导学生,以博爱、宽容、自律的精神去关爱学生。柳宗元身体力行地倡导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反对教师沽名钓誉的行为。正如他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明确表达自己的师道观,强调“交以为师”,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无所谓师与生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就是知识的传递。

(二)坚持教育为己任

柳宗元没有象韩愈那样做过专职的教师,但是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热心教导后辈。正如他在《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中说的:“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曾瞋目闭口耶?”柳宗元坚持以教育为己任,深知教育青年人对社会进步的意义,而教师是青年后辈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虽然柳宗元“避师名”,但却从来没推卸过作为教师的责任,可以堪称教师之典范。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教师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职业操守的教师更是提升教育的时效性的关键。柳宗元这种不求师之名,而行师之实的行为,虽是在特殊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却和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有着共通之处,对后世的教育事业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注重教以致用

柳宗元一直强调教育的实用,学以致用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他认为要教育青年后辈学以明道,内外兼修,坚持益于世用的教育理念,主张把所学的知识都运用到治国安邦的实际生活中去。

(一)倡导“期以明道”的教育主张

中唐时期,国家日趋衰败,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柳宗元继承尧、舜、孔子之道,提出“期以明道”的教育主张。他认为只有通过运用教育的手段培养实用性的人才,用改革的措施来使统治阶级明确“道”的思想,以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柳宗元一直觉得文人的使命就是“行道”、“济世匡时”。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必须内外兼修,完善其身,只有通过广博地学习儒家经典和各种古代文献的精髓,“以生人为己任”(《与杨海之第二书》),把学习和社会的变革联系起来。

柳宗元作为一位重视教育实用性的教育家,他在结合国家改革需求的现实状况下,提出了“期以明道”的教育主张。他一直教育青年“学以明道”,主张通过古文来学习古道,明确学习的目的。他在《与杨诲之第二书》中说:“徒亲戚,不过欲其勤读书,决科求仕,不为大过,如斯已矣。”他要求那些有志读书的青年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教育目的,希望他们能够学习实践古人的读书之道,并积极运用到当前的社会变革中。这样的思想和柳宗元对“文以明道”的认识密不可分。他认为说文与道是分不开的,文章思想内容虽离不开文字形式,但是思想内容才是最主要的。因此,柳宗元积极提倡学习能自由表达思想内涵的古文,以期造就治术之才。在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中,教育被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研究社会历史,然后可以懂得解决将来问题的趋势”,这和柳宗元的“行古道”的思想不谋而合。

(二)坚持“益于世用”的教育目的

柳宗元一直强调“益于世用”,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治国安邦,为人民谋福祉上去,这和广为流行的“学者为己”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柳宗元曾在《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说道:“不以是取名誉,意欲施之事实,以辅时及物为道”,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是沽名钓誉,而是要经世致用,这也成为柳宗元教育青年后辈的一个重要教育原则。

柳宗元在抨击“学而为己”观点,反对以“决科求仕”为学习目的的同时,在《与杨诲之第二书》中明确提出读书必须“就其道,施于物”,并且要“内句以守,外可以行其道”。他还在《送徐从事北游序》提出,学习一定要把“《诗》、《礼》、《春秋》之道施于事,及于物”,这样才能“不负孔子之笔舌”。柳宗元一直主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足现实、服务人民,实现古之尧、舜、孔子“圣人之道”。柳宗元将教育和国家兴盛、百姓安乐联系起来,特别在他被贬时期,还能一贯地执行这样的教育理念,尽心竭力地培养和教育“益于世用”的人才,在当时来看确实标新立异且意义非凡。这不仅是柳宗元对教育功能实用性的深度挖掘,也是他忧国忧民爱国主义思想和文人自觉自发的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

三、强调正确治学

柳宗元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死记硬背和思想教条强调学习要博极群书,博采众长,善于从古代典籍中吸取营养,还要态度严谨,敢于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才是治学的有效方法。

(一)反对死记硬背

作为一位坚持教育为己任的教师,柳宗元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他极力反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认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文辞章句,而是要明道。柳宗元主张教师的教学是为了“言道、讲古、穷文辞”,引导学生明道才是教师的职责。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培养、发展和完善人的本质,是教育最基本的宗旨和终极的关怀”。所以,柳宗元一直反对只考经书,而忽视诗赋。诗赋是个人情感的表达,这对青年后辈的个性发展和成长是有益的。而经书的考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去记住章句及注疏,这不仅禁锢了青年的思想,还抑制了青年的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对青年后辈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备于事,如斯而已矣”(《时令论上》),也就是说圣人之道,仅仅是于人有利,于事有备,这才是学习的关键。光靠死记硬背章句,教条主义,是不能“师其道”的。“慎思之则一益也” ,(《复杜温夫书》),柳宗元认为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严谨治学才能把古人的智慧变成自己学识。

(二)要求博极群书

柳宗元自小就勤奋好学,以读书为乐,是“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的博学之士。他曾提及“仆蚤好观书,家所蓄魏晋尺腆甚具。又二十年来,遍观长安贵人好事者所蓄,殆无遗焉”,即使在被贬之后,贫病交加之时,也不忘“上下观古今”,“吟咏心自愉”(《读书》)。“仆近求得经史诸子数百卷,常候战悸稍定,时即伏读,颇见圣人用心、贤士君子立志之分”(《与李翰林建书》),柳宗元通过“读百家书,上下驰骋,乃少得知文章利病”(《与杨京兆凭书》),这不仅是柳宗元个人治学的经验,也成为了他教育青年后辈的基本原则。作为博极群书的典范,柳宗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青年后辈要“读百家书”,“博取诸史群子”(《送贾山人南游序》),才能成为博学多才的人。

柳宗元从“益于世用”的教育目出发,对古代典籍采取广而纳之,博采众长的态度。他主张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并涉及“杨、墨、申、商、刑名、纵横之说”,兼纳百家之长,以明先人之道,以此来培养经世致用的改革人才。仅仅博览群书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取其精髓,采其华实,通过思考和探索,化为自身的学识。柳宗元曾说“凡为学,略章句之烦乱,采摭奥旨,以知道为宗。”(《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强调读书要领悟和吸收书中的真理之所在。除此之外,柳宗元还提出不仅要学古,而且还要学今,甚至师生同辈之间相互学习,善于思考,力求创新,这在当时确实是眼光深远,同时也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的有力证明。

(三)坚持不唯经典

柳宗元虽提倡学习古文,但是却不迷信古文,始终以严谨治学为学习的基本原则。他认为“然务先穷昔人书,有不可者而后革之,则大善”(《与刘禹锡论周易九六书》),古代典籍一定要秉承着批判的态度刻苦研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敢于质疑其中的荒谬背理的地方,并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这样才能收获真知。这与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中教育就是让“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独立的观点”,帮助他们形成 “生动活泼的个性和敢于开拓的精神”不谋而合。他先后对《诗》《书》,孔、孟等著作和言论,都进行过质疑和批判。

即使是《国语》这样的经典,柳宗元也敢指出其错误,经过缜密的思考,反复的论证,写下了《非国语》六10篇文章。针对《左传》中任人唯亲的观点,他也写下了《六逆论》这样的文章,以表达自己的强烈质疑。于此同时,柳宗元觉得有些古代典籍中的观点并没有错,只不过是因为年代久远、语义含糊,被后人解读歪曲所致。“古之言理者,罕能尽其说。建一言,立一辞,则臲卼而不安,谓之是可也,谓之非亦可也,混然而已。教于后世,莫知其所以去就。明者慨然将定其是非,则拘儒瞽生相与群而咻之,以为狂为怪,而欲世之多有知者可乎?夫中人可以及化者,天下为不少矣,然而罕有知圣人之道,则固为书者之罪也” (《六逆论》)。无论是治学还是济世,柳宗元始终敢于质疑经典,“冒犯权威”, 以这种不唯经典,敢于质疑,严谨治学的亲身经历来教育青年后辈,这也是其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中“经验”教学的一种演绎。

综上,柳宗元在教育上一直秉承实用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师的作用,强调 “期以明道”教育主张、“益于世用”的教育目的,倡导博学善思、不唯经典、敢于质疑、积极创新,反对死记硬背和思想教条,以其实用教育理念的光辉照耀千古。

参考文献

[1] 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42页。

[2] 杜威著,胡适译。杜威五大讲演[M].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第161页。

[3] 田继忠,支爱玲。谈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宁夏教育科研,2006(2),第18页。

[4] 唐宋家散文选[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第119页。

柳宗元简介【第三篇】

1、了解墓主一生文章震世,轻躁被斥的主要事迹,理解有识之士在封建社会的倾轧中生存的痛苦和愤慨。

2、认识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特点。

3、领会作者概括的"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

文言整理:重点实词虚词:因、逮、坐、率、比;古今词义:证据、出入等。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读懂文句,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进程:

一、简介。

(一)简介柳宗元。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贬期间,写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寓言和人物传记。山水游记中以“永州八记”最为著称,其中不但描绘了当地的自然景物的,更融入了遭受政治挫折后内心的苦闷。寓言以《三戒》等最为著名,篇幅短小,文字犀利,极力鞭挞社会丑恶现象。为文主张“文者以明道”,强调文章针砭时弊的作用,致力于文体文风及语言的革新。为人正直,所交皆当世名人。

(二)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一般分为"志""铭"两部分。"志"用散文,记述死者姓氏、仕履及一生主要事迹;"铭"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赞颂和哀悼。起先,一般将墓志铭刻石,埋入墓中,后来则立石于墓前,成为墓碑。

3.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与韩愈的交情。

柳宗元与刘禹锡同属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又同时被贬,可以说柳宗元与刘禹锡是志同道合。但是,韩愈与柳宗元作为同期为文者,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作为同朝为官者,政治主张和思想信仰却截然不同。柳在政治态度上属于变革派,韩则是保守的,他对柳宗元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很不赞同,严厉指责。柳是信仰佛教的,而韩愈一生以儒家道统观念的"卫道者"自居,极力排斥佛老,他曾因上《论佛骨表》反对宪宗迎接佛骨进宫供奉而被宪宗命令处死,幸得人相救才免于一死,但被贬到距长安七千六百多里的潮州任刺史,直至穆宗即位才又内召为国子监祭酒。韩柳作为同朝的不同政见者,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作为朋友和文友的关系。在《柳子厚墓志铭》中,韩愈对柳宗元的业绩、人品、文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实是"和衷共济"、"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典范。

(四)本文在“重情义”上处处有所突显,是文章一条线索。

二、疏通文句。

1、自读、掌握每段重点词句(提示如下):

第一段:皇考以事

第二段:逮有子证据率俊杰廉悍踔厉风发屈

第三段:用事者例出务记览泛滥停蓄

第四段:不足因其教禁质钱子本相侔令书其佣比一岁

第五段:亦在遣中白其大人拜疏以柳易播改刺连州士穷乃见节义亦可以少愧矣。

第六段:勇于为人故坐废退贵重顾藉推挽穷裔自持

第七段:立然诺尽竟

第八段:嗣

2、朗读、翻译全文。

三、理清文章思路

1、思考:文章各段分别写什么?可分为几部分?

2、讨论:

全文八段,可分为三部分;

(一)(1)写死者家世。

(二)(2-6)选取柳宗元一生五个主要方面叙写:少年才俊、出仕被贬、柳州政绩、以柳易播及文学成就。

(三)(7-8)写子厚之死、归葬及铭辞。

布置作业:通译全文,整理重点实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重点体会本文议论与叙述相结合的特点,体会柳宗元的为人正直重情的高尚品"以及“士穷乃见节义”的哲理

教学进程:

讨论一: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柳宗元的为人的?摘出具体语句。(文后练习三)

(一)小结:主要从他为人的品格、学业成就和做官的政绩等方面加以介绍。

(二)给你印象最深的是柳宗元怎样的为人?选取文章精彩语段,说说柳宗元令你敬佩的地方,赏析作者写人的方法。

1、第五段――以柳易播这一典型事例,柳宗元自身被贬,处境困窘,――据说这次他被贬还是因为刘禹锡写了一首诗,叫《玄都观看花诗》,触怒了执政,柳宗元也跟着倒霉,但柳不但不怨刘,而是关心朋友,真诚体贴到神情――为之“泣”下,举动――冒死以请,为朋友如此笃情重义,如此舍己为人,怎不让人感动。难怪作者称赞之余要借题发挥,写下一段抨击世态人情的话。对比柳年轻时“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现在被斥了,无人愿意出面为他讲一句话,世风不古,人情浇薄,世态真真炎凉至极!作者在这里活画出那些唯利是图、重利轻义的小人的丑陋嘴脸,出语严峻,痛快淋漓。作者虽然对柳宗元参与的改革持反对意见,但不影响他跟柳宗元之间的个人感情。他对柳在重情重义品格高尚这一方面是多么敬重啊!

2、齐读体会作者寓于其中的感情、感慨、感叹。

二、贯穿文章诸多材料的主线是什么?文章各段是怎样体现这一脉络的?

提示;以朋友之义为主线:

第一段写死者家世中对其父柳镇强调了两点:一是孝道,这与下文对刘禹锡母亲的关切相呼应;二是刚直,表明品格,这是暗为柳宗元参与王叔文改革辩白。

第二段,写他俊杰廉悍,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等语,都写暗示他的为人正直磊落。

第三段,写他骤升,远贬。升,不是柳钻营得来,得罪用事者,一贬再贬,同样不是他的过错。写他的为人正直。

第四段,写他设计赎归奴婢,关心百姓疾苦,写他给衡、湘地区士子口讲指画为文,写他关心人,乐助人的品性。

第六段,写他少年勇于为人,坐废退,没人举之,没人推挽,暗写他不愿与权贵交结,没人提携,“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

第七段并非闲笔,回应了前面议论交谊的话,裴行立和卢遵在费用和人力方面的帮助,紧扣朋友之义这一主线,比衬柳生前为人之正直,借以鞭挞世俗的丑恶风习,使文章更进一步,突出了文章主旨。

第8段铭文语短情深,因为死者生前曾以无后为忧,而死后孩子又特别小;所以铭文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同样表现作者对柳的一往情深。

三、略议文学创作的规律“文穷而后工”这一规律。

作者说“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你能“辨之”吗?和同学交流你的意见。

作者是倾向于“为将相于一时”未必是得。如果被排斥的时间不长,如果困厄不沉重,柳未必能下苦功学习,寄情于文章,取得流传于后世的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司马迁说过,富贵而名摩灭者,不可胜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说的正是这一道理。文穷而后工,这是文艺创作的一条规律。历史多少豪杰志士的成就证明了这一点,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屈原、苏轼、梅尧臣、曹雪芹等等。

四、作业:见《学习与评价》95页

大学生求职自荐信药学【第四篇】

尊敬的**: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求职信。

我是xx省xx学校xx专业应届毕业生。毕业在即,贵公司良好的声誉和工作环境深深吸引了我,我衷心地希望能够成为你们的一员,共创辉煌。

在校期间,我始终把自身素质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成绩和综合积分在班中名列前茅。以优秀的成绩,达到了毕业水平。会使用简单的CAD/CAM的应用,和一些简单工件的编程。

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自己十分注重这一点。在校期间,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培养着自己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掌握知识的能力,以使自己有一个质的飞跃。我坚信,通过这些培养与锻炼,一定会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学好本专业的前提下,我也自学了社交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

我正处于人生中精力充沛的时期,我不满足与现有的知识水平,期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我希望能够加入你们的单位。我会踏踏实实的做好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竭尽全力的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

衷心希望贵公司给我一个发展的机会!

祝愿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9 1708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