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优推4篇】
【导言】此例“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优推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第一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滑县始终按照统筹城乡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区域性影响力中等城市目标,按照“中心县城、明星乡镇、小康村落”的城镇发展布局,加快县城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着力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城乡面貌明显变化,县城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和“市级文明县城”。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4平方公里发展到28平方公里。
(一)城镇布局进一步优化
一是高起点谋划,城镇规划逐步完善。2005年,滑县全面启动了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及主要道路、主要建筑物控制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同时乡镇总体规划实现全覆盖,对19个乡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评审和报批;二是县城空间逐步拓展。将道口镇、城关镇、小铺乡所辖约100平方公里作为县城规划控制范围,县城空间规模进一步扩大,空间结构趋向合理。
(二)县城初具中等城市规模
一是加强道路建设。滑县投入建设资金3亿多元,对县城16条主干道进行了建设和改造,对城区大部分背街小巷进行了治理;二是抓好配套设施建设。开发建设了宾北广场、戏曲广场、敬老广场等10个休闲广场和农副产品批发等7个专业市场。建设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是全力搞好新区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区建设,支持新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五园、四区、三中心”的框架,建成区面积达到了10平方公里。四是大力实施旧城改造。
(三)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各乡镇进一步加大道路、学校、敬老院、休闲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和市场建设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改善。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初见成效。产业集聚区锦和新城、白道口镇滨河新村社区两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已全面启动。锦和新城建设,涉及33个行政村,10063户,39980人,原村庄占地9451亩,新城占地2476亩,节约土地6975亩。
二、产业集聚区整合土地、村庄的主要做法
为给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有效破解“三农”难题,县委、县政府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先后将原隶属城关镇、小铺乡管理的37个行政村4万多农业人口划归产业集聚区全权代管。代管的这些村庄,如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一个新课题。
按照“以社区建设为突破、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人文关怀为纽带、以文明建设为保证”的建设方向,通过对代管的行政村进行村庄、土地双整合,全面启动了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锦和新城建设。在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科学规划,适度超前;二是民主决策,积极稳妥城镇化进程;三是政策鼓励,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四是筹集资金,破解锦和新城建设资金匮乏难题;五是整合土地,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三、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执法刚性不足
县城及乡镇建设普遍缺乏控制性详规指导,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评审工作滞后,致使规划控制缺乏依据。同时受管理体制的影响,乡镇建设缺乏规划人员的监控和指导,规划实施难以落实,规划执法刚性不足。部分居民对城乡规划了解不够,支持力度不大。
(二)辐射带动力不强
全县除县城外,其余城镇建设普遍规模较小,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力明显不足。
(三)产业建设滞后
县内各建制镇普遍产业建设规模偏小,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运行困难,产业承载力缺失,竞争力不强。
(四)城管机制不够健全
城市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城市管理尚存在“一治就好、一停就乱”的现象,特别是城镇基础设施管理难以监管到位,损毁严重;绿化、美化、亮化标准还比较低,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和参与管理意识不强,社区建设比较滞后。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规划修编,促进科学发展
城镇规划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依据和推进城镇化的基础。突出重点抓好县城、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编制好交通、供电、通讯、环保、绿化以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健全城镇服务功能。
(二)发展县域经济,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以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城镇产业支撑,快速提升城镇实力,增大城镇辐射、带动、集聚作用。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创造特色”原则,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塑料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光伏、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 (三)理顺建设体制,探索城镇管理与经营新途径
按照县城发展策略,抓好城市资产经营,做大做强城建投资公司,提高融资和经营城市的能力。加强城市土地储备,促进城市建设良性发展。加快县城管理体制改革,撤消县城区内建制乡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全面推进村改居工作,实行城市化管理。完善小城镇建设开发市场,以乡镇政府为主体,走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道路。
(四)制定优惠政策,打造城镇建设良好发展环境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第二篇】
一、现状与问题
*直辖以来,通过争取中央投入和吸收各方资本,加大投融资创新力度,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相继竣工投用一批重大项目,新增一批生产能力,办成一些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投资环境和发展成本有所改善。但是,由于三峡工程长期议而未决,经济社会发展欠帐大,基础设施依然脆弱,成为移民安稳致富、产业培育和社会功能再造的“瓶颈”制约。
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一是总体水平较低。2005年库区城镇化率仅为%,低于全市的%;城镇化水平不均衡,最高的巴南达%,最低的巫溪仅%;城镇化质量低,城镇缺乏特色,用地规模扩展远远快于人口城市化速度。二是城镇体系不合理。大城市竞争力不强,中等城市发展迟滞,小城镇发育缓慢,城市间缺乏合理分工,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和经济交往不畅。三是产业空虚问题突出。库区城镇和企业被动迁建,城镇功能尚不完善,要素集聚度低,缺乏特色突出、带动性强的产业支撑。四是社会功能培育不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或剧烈变迁,社会功能再造相对滞后,使潜在社会危机日益显现。
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低。一是从交通设施看,网络密度小、等级低,快速通道尚未形成,库区与外部通道、县际、城乡间交通不畅;现代化港口码头能力建设滞后,长江黄金水道运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通畅水平不高,2005年乡镇通畅率为55%(全市为59%)、行政村通畅率为9%(全市为%);铁路缺少纵贯南北的干线,东向通道尚未形成。二是从能源设施看,布局不尽合理,水能资源开发有限,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少,小煤矿和小火电比重大,安全隐患多,生态环境破坏大;供给网络不完善,电网可靠性差、改造任务重,天然气管网未全覆盖;消费结构不尽合理,以煤为主,比例近2/3;2005年人均电力消费量880千瓦时,仅为全市的75%。三是从水利设施看,缺少蓄水工程,特别是具有调蓄能力的大中型骨干工程;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安全保障度低;病险水库多,渠系不配套,渗漏损失大;安全防护体系薄弱,特别是防治库岸滑坡和抵御洪水袭击的能力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治理进度缓慢。2005年复查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650万,占区域农业人口的54%。四是从市政设施看,承载能力不强,景观水平不高;城市供排水、道路交通、环卫设施建设尚需加强,2005年城市人均道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和平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为72%、90%和82%,较全市平均水平略高,但与库区承载长江生态屏障功能尚有差距。五是从信息设施看,供给能力弱,资源缺乏整合,发展水平不高,农村普遍服务任务艰巨,2005年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35%和90%(全市为52%和95%)。六是从社会服务设施看,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服务设施供给能力尚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布局不平衡。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不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各行业、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建设、管理之间,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依托之间,城市建设与农村用地之间,基础设施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之间等,相互衔接不够、统筹协调较差。二是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较低,小城镇和区县工业园区布局不尽合理,对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支持乏力。三是管理缺乏有效整合,效率不高。水、电、气、通讯、广电等市政管网布局各自为政,以邻为壑;对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交通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前期、中期、后期各个阶段紧密衔接和研究指导不够。
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一方面,库区总体发展水平落后,自身经济实力不足,财力薄弱,资本金缺口大。另一方面,库区地形地貌复杂,挖填方量大,施工难度高,技术措施复杂,抗震要求高,单位建设成本高于其他地区。
二、基本思路与总体目标
库区城镇化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产业优化升级、城乡关系协调、开放持续扩大、移民生计解决和人居环境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系统;充分体现库区的历史、文化和山城、江城特点,促进基础设施系统与外部系统和谐共生,实现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系统的可扩展性;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和资本市场的杠杆作用,促进各种基础设施的竞争与合作,引导基础设施系统形成合理结构,最大限度发挥各级各类基础设施综合效能。
根据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现状和趋势,分阶段目标是:到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现在全市平均水平,基本消除主要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跟上全市平均水平,主要基础设施供给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发展指标参见附表。
三、重点任务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加快建设,完善功能、增强能力,加快构建衔接主城、辐射周边、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设施平台和城镇化载体。
(一)构建点轴相连、互动并进的城镇体系
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城镇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载体,以及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加快城镇化的关键在于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创造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和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城镇居民现代化。
围绕完善设施、培育产业、改善人居,优化库区城镇体系。一是立足于把万州、涪陵、江津建成大城市,科学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开展战略性环评和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基础设施先行,加快形成各大城市与*主城、国家交通干线、周边城镇之间的高效联通体系。创新城市开发模式,实施必要的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促进资金、土地等要素集约利用。按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定位,为各大城市集聚要素和有序引导都市区产业、人口和功能疏解奠定基础。二是立足于参与建设*大都市,渝北、巴南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稳定、资源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关联互动、高端高效、循环节约、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因地制宜,引导县城建设中小城市,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四是加强村庄整治。完善区县域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供给。
围绕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增进人文与环境和谐,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一是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积极建设城市主次干道、跨江桥梁、步行系统等,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拓展城市空间。二是加强供排水设施建设。充分考虑山地城市特点,加快水厂及供水管网建设,增强供水能力,提高供水水质,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用水。竣工投用一批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积极推广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先进处理技术和工艺,有序推进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市场化,保护三峡水库及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三是建设城市绿地系统。以创建山水园林城市为主线,严格城市绿线管理,划定城市绿地保护禁建区,加强公园、绿化带等绿地的建设和自然风景区的保护,控制、保护、建设好城市的滨江带、山脊线、轮廓线。以城市绿化、公共绿地和城市道路、河道两侧绿化建设为重点,形成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地系统,展现“山城、江城”特色风貌。四是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公厕及粪便、垃圾收集清运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五是建设城市减灾预警机制和应急系统。加快建立健全灾害的预警预报和防御决策系统,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防灾救灾应急体系、抗灾保障体系,提高对各类灾害的防范能力和赈灾能力。六是认真解决水、电、气、通讯、广电等市政管网存在的布局混乱、重复开挖问题,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创造条件解决地下共用管沟和空间管网统一下地的问题,为广大群众创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市环境。
(二)构建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基础设施的骨架,是区域发展的先行条件。库区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以及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布局的特点,发展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机互动,有序构筑库区综合交通运输网,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运输优势。
围绕全市建设长江上游交通枢纽的总体要求,加快构筑以水运、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骨干、航空为补充,出境大通道、城际快速通道、城乡连贯的库区交通网,提高通达深度和快捷程度。一是加强水运建设。抓好骨干航道和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主城、万州、涪陵枢纽港为中心,加强与公路、铁路、空港等运输方式相互衔接、有机联动,逐步形成水系沟通、干支直达、布局合理、区域成网的内河航运体系,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二是加快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出境高速通道和县际公路,提高县乡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建成万开、万宜、垫利、奉巫、渝湘、渝泸、*外环等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沿江高速公路、*三环、万涪黔快速环网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县际公路,实现县与县之间至少有一条二级公路连接。加快建设农村公路,重点推进乡镇油路和通行政村公路,增加路网密度。三是加快铁路建设。建成万宜、南涪铁路,开工建设渝利铁路,推进达万铁路改造、安常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完善铁路场站布局,增强枢纽功能。四是推进空港建设。完善万州五桥机场功能,积极推进旅游支线机场、江北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及第三航站区前期工作。
(三)构建清洁安全、保障有力的能源供给系统
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重要保障,能源投资的带动和最终需求的提高均将推动能源供给的持续稳定增长。统筹考虑和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结构、布局和能源供给,增强能源对经济的支撑力,须有经济、合理、清洁、可靠的能源结构系统。
围绕充分利用库区天然气、水力、煤炭等能源资源和核工业基础,积极构建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一是加快天然气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天然气主产区的优势,加强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提高天然气脱硫能力,完善集气、净化、输气管网配套设施。推进天然气就地开发、就地产业化进程。实施天然气勘探开发、天然气液化和川渝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工程。二是加强电力建设。在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积极推进调节性能好、水能指标优的大型水电站和流域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并从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需要出发,适度建设高参数、高效率、大容量的火电机组。推进建设武隆银盘和白马电站、珞璜电厂三期、奉节电厂、石柱电厂等重大项目,加快*核电站、库区抽水蓄能电站、朱杨溪航电枢纽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启动建设。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完善库区供电网络,提高电网的输送容量、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三是推进煤炭资源开发。加强煤炭资源勘察和开发,扩大现有煤矿生产能力,确保大型火力发电及经济发展用煤。加强煤矿安全技改,建设奉节青龙等煤矿,增加煤炭供给能力。四是促进农村小水电建设。推进小水电代燃料、农村水电“脱贫解困”、无电村建设和农村电气化等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四)构建安全可靠、适应需求的水利保障体系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之本。加强库区水利建设,是保障经济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的战略措施。
围绕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加快建成完善的水供给体系、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和水资源安全管理体系。一是增强水供给安全。实施大中型水利枢纽为主的水源工程,建成开县鲤鱼塘、忠县白石等一批大中型水库,推进南水北调三峡水库调水等重大项目。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一批乡镇供水工程,争取早日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实施灌区改造工程,推进建设龙溪河、小江等大型灌区,完善渠系配套。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二是提高防洪安全保障度。结合沿江(河)等地形特点,实施提高防洪能力、治理地质灾害、改善交通条件、美化城市景观、增强服务功能为导向的区县城市沿江(河)综合整治工程。三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实施水源地保护和应急系统建设,确保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实施生态补偿调节,完成龙溪河等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原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推进退耕还林(草)、生态修复、“四沿”绿化、地质灾害防治、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保护与整治等工程。
(五)完善资源共享、普遍服务的信息网络
电信通信被誉为国家的神经系统,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作为传递信息的电信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完善信息网络,对推动库区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有着重大意义。
围绕全市建设长江上游通信枢纽和信息中心的总体要求,以提高普及率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结构完善、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信息网络。一是加强通信网建设。固定传输网重点加强网络升级改造,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移动网重点加快基站和光缆建设,建成窄宽带结合、移动方式灵活接入、信息资源丰富的通信网络。接入网建设重点采用宽带技术和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等,发展县城、乡镇和社区的宽带综合接入网。二是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扩容改造广电网络,提高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快建设城域数据传输网,重点完善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保证网络安全性。按数字电视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和转换。三是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营销、投递网网点建设,推进局所特别是较大的局(所)电子化改造及经营、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调整营业网点布局,发展农村偏远地区的综合性的流动服务点。四是加强人口、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社会服务等公益性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着力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五是加强库区公共信息服务苑、中小学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示范、远程医疗示范等信息服务设施,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六)构建服务大众、改善民生的社会服务设施
围绕构建和谐库区,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强科学普及和技术创新,优先发展教育,繁荣公共文化,增进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围绕全市建设长江上游科教文化信息中心的总体要求,加快库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促进科技教育优先发展。在科学功能定位、合理区域分布的前提下,推进科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打造三峡星火产业带。完善高教配套设施,推动库区高校加快发展。以农村基础教育为重点,优化中小学布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优质资源为着力点,确保每个区县拥有1—2所优质高中,并创建一批市级以上示范高中。以“三化”需求为切入点,大力兴办和加强职业教育。二是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加强公益文化设施、农村文化设施和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到2010年实现县县有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启动20户以上的“村村通工程”。建设区县“一场一馆一池”体育设施,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实施农村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增强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卫生设施建设。以农村卫生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传染病救治体系、紧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筹资办法,建立稳定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
四、政策举措
基础设施既是库区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级政府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要创新体制和政策,争取中央支持,加大地方投入,集聚社会资本,促进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战略规划统筹和重大项目前期研究
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各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和高效运行,对促进城镇化及发挥基础设施综合效益极其重要。要加强规划间相互协调,形成合力,特别要加强基础设施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之间的衔接。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布局,统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项目之间的协调。在增强城市功能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同时,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加强对各类基础设施规划实施评估,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研究并完善相关规划。
围绕区域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生态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等,加强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基础设施问题的前期研究,有选择地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根据规划进度逐步安排实施,形成项目间的接续。基础设施建设在有序推进的同时,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关系全局、带动性强、意义深远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顺利建设。加强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发挥最大综合效益。
(二)加强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建设资本汇集
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落实企业投资自,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优化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益。一是争取中央投入。在市和区县级政府财力较为薄弱、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中央投入仍是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目标及政策导向,推出一批事关全局的骨干性和区域性的交通、水利、能源、市政、通讯等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和专项资金支持,发挥好中央投资的带动作用。二是改革政府投资管理体制。调整政府投资方向,重点支持公益性和公共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制,加强咨询评估和稽察、审计、舆论等公共监督,逐步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政府投资效益。三是创新金融机构支持模式。完善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机制,在市政府、政府投资主体和区县政府三个层面加强协调和沟通,积极争取贷款支持。组建三峡发展银行,培育成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争取国家在专项贷款、外国政府贷款等方面给予库区基础设施项目倾斜。四是创新社会资本集聚机制。要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BOT、BT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在交通、能源、环保和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须由财政出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也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探索特许经营制度。五是盘活资产存量。对有现金流的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推行产权重组、委托经营、专营权出让等形式;对一时无法转让的项目,可通过质押贷款等筹集建设资金。严格控制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周边土地开发,其增值收益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六是严格执行各类项目建设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国家、市里关于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法规,加强考核,分层管理,落实责任,有序推进,实现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促进科技创新与集约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的科学建设和合理使用与科技进步密切关联。库区发展要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是关键,其路径不外乎“开源”和“节流”。“开源”指开发建设新的项目,实现替代;“节流”指通过减少消耗,提高利用效率。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要顺应现代化的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和攻关,大力开发、应用和推广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提高科技含量。要制定具体措施,抓好试点和典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
加强基础设施需求侧管理。基础设施安全最大的威胁在于低水平消费,它受消费意识和利用技术水平的双重制约。因此,必须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实现基础设施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节能节水等适用技术,建立集约型基础设施利用体系,运用价格手段调控电价和水价,促进节约用电和用水。工业节水以提高重复利用率为核心,城市节水以降低管网漏失率为核心;加快再生水回用步伐。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项目,对主要工业用能用水行业的主要产品确定用能用水定额;倡导建立节地、节水型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建立节能、节材的节约型工业体系,建立节省运力的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以及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为特征的生活服务体系。
(四)以保障就业和迁徙权为重点促进农民市民化
建立符合城乡一体化要求的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改变对农民工防范式、歧视性的管理方式,将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并突出对农民工的服务,促进农民工有效地融入城市生活。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农民工提供信息,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各种教育培训服务,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规范农民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章制度,在技术资格、健康等条件和要求方面,对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一视同仁。统筹规划,积极试点,探索将农民工纳入当地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坚决制止和纠正一些城市的行政、执法机关对待农民工的简单粗暴的方式。通过行政服务和法律援助为农民工排忧解难,帮助他们维护基本权益。
五、若干重大问题
(一)合理划分基础设施供给层次与政府间权责问题
合理划分基础设施供给层次和明确各级政府间的权责,有利于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统筹城乡发展和切实改善民生。
合理划分基础设施供给层次。根据市场化程度,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基本属于市场化的类型,即能够回收投资,且能产生资本积累的项目,如电力等具有竞争性质的行业,应在政府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二是半市场化的类型,如公路、自来水、污水垃圾处理、农村通信、城镇防洪等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公共政策支持和产品与服务价格改革给予市场补偿相结合,吸引社会投资。三是基本由政府投入的类型,即纯公益性项目和低收费项目,如生态环保、消防、城市道路、农业灌溉、农村人饮等,其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征收税费和投入部分经营性项目收益解决。
科学划分基础设施政府间权责。按照权责对称原则,合理划分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权责。作为市级政府,一是对接和影响国家重大决策,承担基础设施需求预测、总体布局、中长期建设规划和重大项目实施,促进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二是建立激励区县政府相互合作的利益机制和督导机制,让区县将地方基础设施规划融入全市总体规划,并引入竞争机制。三是有效规范基础设施运营商。对强自然垄断行业,规定服务质量、限制产品价格、保护公共利益;对具有替代性的基础设施领域,为竞争提供便利。作为区县政府,一是结合区县实际,完善基础设施规划,组织实施好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二是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在经济发展、财政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增加区县财政对公益性基础设施投入。三是按照市政府的规划和部署,协助做好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二)建立库区基础设施稳定投资渠道问题
库区属于国家生态敏感区,城镇化被动性强,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大,市场体系不完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弱,为适应库区安稳致富、培育新兴产业、完善社会功能等紧迫需要,基础设施必须跨越式发展,急需国家特别政策支持。同时,随库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逐步建成投用,运行费用越来越大,市及区县财力难以支撑。为此,要争取国家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三峡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水垃圾处理项目运行给予专项补贴。资金渠道:一是按开发者补偿原则,从三峡电站建设基金中安排部分资金;二是按集团受益者补偿原则,从三峡发电收益中专项列支;三是按地区受益者补偿原则,由国家对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城市征收环境税费,用于补贴上游城市环境保护费用缺口。
若上述特别政策暂难实施,可以考虑:一是争取国家比照库区产业发展基金模式,设立三峡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用于库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补助。二是争取国家批准*发行三峡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地方财政逐年偿还债务本息。
(三)处理好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保关系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库区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矛盾突出。部分地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方式,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突出。为此,要制定并执行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加强对科学划定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资源开发“”管理,明确不同生态功能区资源开发方式和生产力布局;加大对水电开发、林业农业开发等重点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监管,防止造成新的重大生态破坏;严格保护城市的天然湿地、草地、林地、河道等生态系统和城市渠系和水体;城市绿化树(草)种应推广本地优良品种,严格控制对野生树木的采挖移植;禁止古树、名木异地移栽,防止造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库区水资源总量充沛,但存在时空分布不均和水环境保护任务突出的困扰。同时,随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水资源配置将面临新的格局。高度关注水资源对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产业发展必须按水资源条件设置,适度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不能撇开水资源现状,盲目扩大,须以水资源供给能力为基础。积极推进水资源一体化管理,逐步建立水资源利益协商和补偿协调机制。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第三篇】
__地处秦巴腹地,是__的“南大门”,全县总面积1497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近年来,全县上下坚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按照县城、集镇、新村“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城镇建设,城镇规模快速扩张,城镇基础日趋完善、城镇面貌极大改观。至__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平方公里,建成初具规模的集镇9个,城镇居住人口达万人。从自身发展历程看,我县的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但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我县的城镇化建设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与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__年全国城镇化率为%,全省达到%,全市达到33%,而我县的城镇化率仅为%,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水平。二是城镇功能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停车场、休闲广场、农贸市场以及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匮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有限。三是城镇规划水平有待提高。规划编制体系不健全,规划的水平比较粗放,规划视野不够宽广,规划执行不够严格等问题仍然存在。四是城镇集聚辐射效应不强。城镇发展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城镇发展尚停留在行政推动、项目拉动的基础性建设阶段,缺乏人口的聚集和吸引能力,城镇发展的原动力不足。五是城镇建设品位有待提高。城镇建设对自然生态的应用和融合不够紧密,对本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挖掘不够深入,对建筑特色和关键节点的处理不够精细等等,独具个性的宜居城镇特色还不够鲜明。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对这些差距,我们必须借后发之势,在吸纳借鉴中顺应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加快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推动科学发展、超常发展。
(一)走民生型城镇化之路是城镇发展的本质所在。推进民生型的城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本质的理性回归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城镇规模的扩张、还是生产要素的集聚均是城镇化的外延特性,其内在的本质和目的,在于通过城镇建设,不断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我们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以民生为导向,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走民生型城镇化之路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民生型城镇化建设是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具有可持续性的城镇化。当前,在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我们推进城镇化建设,不能单纯地追求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和效率,应该更加注重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内涵,有效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走民生型城镇化之路是构建和谐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城镇化发展实践表明,在城镇快速扩张的同时,必然触及到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失地农民问题、征地拆迁问题、农民工进城问题等各类社会矛盾集中凸显。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民生为本,注重协调城镇化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实现城镇化进程与和谐社会建设高度统一。
(四)走民生型城镇化之路是实现跨越的必须选择。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历程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过程必然是城市人口迅速聚集、城市产业高度发展的过程。然而,我县人口规模较小、工业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决定了城镇人口聚集和吸引力在一定时间内很难有所突破,仅仅依靠项目投入将无法激活城市人口聚集的内生动力。要实现城镇化建设的跨越发展,必须借助后发优势,将民本思想贯穿于城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打造独具特色、宜居宜业的新城镇,提升城镇聚集力和吸纳力,实现城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更新城镇建设理念。思想解放是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实现__城镇建设的跨越发展,就必须要解放思想,跨越理念和思维的定势。一要树立民生城镇建设理念。牢固树立“建城镇就是建家园”的理念,以改善民生、惠及民生的城镇建设意识,从高处着眼规划,从细处入手建设,将改善民生的措施落实到城镇建设的方方面面,真正把城镇建成休闲养生的公园、群众乐和的家园。二要转变建设投入观念。转变“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有多少资金就搞多少建设”的落后思维,树立“办多少事就找多少钱”、“有多少建设项目就筹多少资金”的城市建设理念,大胆经营城市,全力创造财富。三要强化赶超跨越意识。面对我县城镇化建设基础薄弱的客观现状,面对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发展趋势,面对周边县区竞相发展的建设热潮,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我们必须增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赶超跨越意识,以大项目、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推动城市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为指引,提升城镇规划水平。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城镇城镇化建设,必须要在规划上舍得花本钱、下功夫。一是城镇规划要科学化。要健全城镇规划体系,加强城镇远、中、近期建设规划的衔接,高起点做好城市建设项目的设计,对政府储备土地和供应出让土地,编制控制性详规,确定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规划指标,形成规划文本。二是项目建设要精品化。建筑是城镇的外在表现和载体。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塑造精品的原则,结合自然景观,挖掘人文底蕴,项目不求其大,但求其美;不求其全,但求其精,做到一街一景、一栋一品,走精品化、精致化、人性化的民生型发展道路。三是生态空间要人性化。要依托浑然天成的生态脉络,充分利用山脊、沟谷、崖台、森林等山地资源,规划建设生态休闲公园、绿地或广场,使山与城有机结合,人与山和谐共生,打造“山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绿中”的绿色、灵动、包容的城市发展形象,彰显秦巴山水小城的灵秀与特色。
(三)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增强城镇发展动力。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原动力。推进民生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在产业上作文章。一要确定城镇产业规划。要以中高山现
代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为统揽,建立“猪-沼-蔬菜”和“林-菌-苗木”两个循环产业体系规划和中药材种植、林麝、大鲵等特色产业规划,科学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和城市综合用地,以城建园,以园兴业、以业兴城,统筹园城共建、园城共同发展。二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组建农业产业公司化经营平台,集约农村土地、人力资源要素,推动农业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促进农民脱离土地转化为产业工人;积极搭建企业融资、聚集人才和生产要素的平台,增强工业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其迅速发展壮大,为农村过剩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强城镇吸纳力和承载力。三要加快产业项目引进。深入推进“全民招商、全民创业”活动,在加大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引导现有企业开展对外招商合作,大力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聚集和提振城镇人气,以产业工人的聚集拉动城镇经济的发展。(四)以改革创新为手段,加快城镇建设速度。面对我们滞后的城镇建设现状,实现赶超目标,必须以创新的理念、超常的举措,推动城镇化建设全面提速。一要盘活土地资源。做好“以地生财”文章,健全和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统一收购、统一储备、统一供应土地,按照“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投入换收入”的经营思路,通过政府城市融资平台或引进与其合作的战略投资者,控制城镇繁华地段和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周边的土地资本,并对其进行储备、开发和经营,促进土地储备与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二要创新运作机制。完善以城司、__开发建设公司为平台的新型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建立持续的城建资产与资源注入机制,扩大城建投融资主体的资产规模,提高资产质量和运营能力。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推进户籍、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确保进城定居享有城镇人口同等的待遇和尊严。三要拓宽运作空间。灵活城镇建设融资方式,采取整合项目、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产权转让、入股拍卖、使用权或经营权出让等多条腿走路的办法,引入市场机制,激活民间资金,实现城镇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开辟城市经营领域,丰富城市经营内涵,将土地、河道砂石、水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和城镇广告经营权、建筑物冠名权、停车场收费权等无形资产,全部纳入市场运作体系,提升城市经营价值和效益。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第四篇】
关键词:文化生态;武陵山区;城镇化建设;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一、文化生态与城镇化建设研究简述
(一)文化生态的基本涵义
文化生态是一个随着时展而产生的崭新概念。其涵义应该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体系。文化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文化的一个概念,表征的是文化如同生命体一样也具有生态的特征,文化体系作为类似于生态系统的一个体系而存在。就像任何一个生命体离不开其特定的生存环境、总是与其它生命体及各种生存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样。人类创造的每一种文化也是在与其它文化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交流互动中演化发展的[2]。
(二)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涵义
中国在城市化与城镇化并举的前提下,强调和突出了城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二元城镇化结构。因此,对城镇化的研究,有必要区别城市化与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市聚集,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使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Urbanization”在字典里被直译为“城市化”、“都市化”,国内关于这一概念的理解主要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国外的城市化或者与大多数意义下的城市化不同,中国必须注重发展小城镇,为了凸显与外国的差异性,有一位学者把中国的“Urbanization”翻译为“城镇化”,中国的“城市化”称为“城镇化”且被官方采纳。
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能够有效增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能够带动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3]。
二、文化生态视角下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镇化建设的存在的问题总结
(一)文化生态认知度不高,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生态意识缺乏
对于本土文化的认知度,很多百姓只熟悉同日常生活关系最紧密的文化。对于其它文化特色的认识度很小。原因分析:1.文化场所不足,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因本县图书馆规模小,可借用书目种类数量有限,所以文化知识普及度还不够,加上能提供文化交流和活动的场所不足,文化活动没有一个良好的平台得以组织和施展。2.文化活动的形式缺乏多样性。村民集体活动意识也有所欠缺。娱乐休闲活动单一到仅仅只围绕打牌、上网或者看电视等进行。虽然有部分乡镇开展了一些文化活动,但还是达不到城镇化建设水平后的预期要求,力度和辐射范围都很有限。3.宣传力度不足。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缺乏对文化生态融入力度的宣传,使得居民处于被动不积极的局面。
(二)文化生态工作开展缺乏专业人才
根据上述调查发现,五峰百姓成老年化趋势,即文化人才同样处于老年化趋势当中。百姓学历普遍偏低,可用人才队伍不够壮大。除了经费和设施问题,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缺乏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社区文化管理和组织人才队伍。社区文化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主要靠一些爱好文艺的热心居民,尤其是离退休居民在维持。社区文化管理和组织队伍人才匮乏,缺乏懂文化、有经验的社会文化工作者,缺乏整体策划安排,活动凌乱粗糙。
(三)文化生态下的城镇化建设参与力度不高
百姓对于文化生态投入到城镇化建设中去的参与率较低,态度不够积极。原因主要是:1.政府宣传力度不强。积极的宣传可起到一个带动号召的作用,五峰县镇在新县城建设中恰恰忽视了对文化生态意识融入的宣传和动员,居民普遍缺乏主动投入性。2.奖励机制不够。人才成长缺失环境保障。单位奖励、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环境。在鼓励群众积极响应的同时,没有出台参与者劳动配合奖励管理机制,群众没有动力的激励,没有积极性。3.政策制度不够完善。体制机制不活,需要的人由于没编制进不来,没有业务专长的人出不去,造成人才青黄不接,特别是专业人才、管理人才需求矛盾突出[4]。相应的政策和制度能够有效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领导还需加强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制定。
三、文化生态视角下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一)加大规划力度,高度融入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生态意识
需要加大挖掘文化元素力度,把握其中标志性的特点,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整体在推进过程中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融合,构建文化生态氛围需要进行物质硬件文化的同时又要把我精神文化的建设,物质硬件设施如广场、民居民楼、图书馆、博物馆等都应将文化生态元素融其中,精神文化如培养居民道德意识、灌输文学艺术理念并深化教育科学文化知识,在城镇化建设中规划一条针对对学校、图书馆等引进文献和相关书籍等教育资源。除此之外,在吸纳国内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摒弃糟粕的、不利的、具有威胁性的外来文化[5]。
(二)着力规划城镇化建设顶层设计
文化建设中的“顶层设计”,就是要宏观理清和梳理文化生态元素的同时,微观上具体的把握融入的可行性。根据上述对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生态元素的相关梳理和整合,具体落入到实践提出以下建设意见:
1.建设文化生态园。茶文化的融入是新县城定位“生态、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茶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才能达到定位目标。比如:以渔洋河为城市生命轴线,打造生态走廊。河道边坡堤岸治理以休闲式、娱乐式为主题,涉及缓坡台阶堤岸边,两岸设计人行道、绿化带,部分区域设计车行道。
2.建设文化活动站。通过文化休闲,人的肉体和精神世界都能够彻底放松,将民俗文化融入加以渲染加工,打造成生动的、观赏性极强的文艺演出,编制带有民俗故事性的文艺汇演供人观赏,同样,作为旅游休闲,将可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3.挖掘文化元素开发旅游项目促进县城经济建设。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既是为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资源依托,更是为了让这些凝聚着少数民族智慧的资源得以传承。
(三)加强居民文化生态意识,提高城镇化建设参与力度
良好的宣传往往可有效地带动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政府要避免出现“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局面。通过报纸、广播、书籍等媒介工具加大宣传文化生态投入城镇化建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时宣传报道在文化生态下的城镇化建设中的思路方案、实时动态和新经验,使文化生态融入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深入人心。组织与建设创业基地、创业单位、创业培训机构、创业园等。开展文化生态宣讲会,培养居民文化生态建设意识。(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高建明。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J].系统辨证学学报,2005,7,第十三卷(3).
[2]高永蓉。生态文化与大学文化生态建设,当代青年研究[J].2006(08).
[3]张宝顺。从战略高度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在山西省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山西日报,2006,6,2..
[4]摘自五峰文化人才培养报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