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475746

【导言】此例“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精选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篇】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

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特点:

①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

②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北师大数学必修三学习方法

1.做好准备,提出问题,多次阅读课本,查阅相关材料,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并在老师谈论新课之前努力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如果你不能回答问题,你可以在老师的讲座中解答。

2。学会听课。在初中教学中,教师经常反复讲解一个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它。但是高中毕业后,老师不会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知识点,而是通过一些相关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些知识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相关的疑问?如果学生能够理解,他们可以通过课外练习巩固自己的知识。同时,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扩大知识。

为自己在听课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理解的知识,可以用来分析举手让老师解释,也使相关记录,课后进一步理解;在预览他们的问题,如果老师不解决,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问老师来解决,这样的学习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

听每一分钟,特别是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在老师讲课开始时,他通常会总结上一节课的要点,并指出这节课的内容。它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一个环节,它的结尾往往是对一门课所提供的知识的总结,这是非常普遍的。是基于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而提出的提纲的方法。

北师大数学必修三学习技巧

首先:课前复习。就是上课前花两三分钟把书本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看一遍。仅仅是看一遍,过一遍。这样上课老师讲自己不但可以跟上老师节奏还可以再次巩固。其余不要干其他多余的事。

其次:上课时候一定要专心听讲,如果觉得老师这里讲得都懂了的话可以自己翻书看后面的内容。做习题的时候一定要一道一道往过做,不要越题做。因为对于课本来说这些都是基础,只有基础完全掌握后才能做难题。上课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到的知识点概念等,一定一定要当堂背过。不然以后很难背过,不要妄想考前抱佛教再背

另外要把笔记记准确,知道自己需要记什么不需要记什么,憋一个劲地往书上搬。字不要求整齐,自己能看懂就行。课本资料书上有例题,多看多记方法。先看课本基础,在看资料书上着重的。例题的方法一定一定要理解,不要去背!接着下课再看笔记,只是略微巩固记住。

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二篇】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

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特点:

①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

②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数学必修三学习方法

首先:课前复习。就是上课前花两三分钟把书本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看一遍。仅仅是看一遍,过一遍。这样上课老师讲自己不但可以跟上老师节奏还可以再次巩固。其余不要干其他多余的事。

其次:上课时候一定要专心听讲,如果觉得老师这里讲得都懂了的话可以自己翻书看后面的内容。做习题的时候一定要一道一道往过做,不要越题做。因为对于课本来说这些都是基础,只有基础完全掌握后才能做难题。上课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到的知识点概念等,一定一定要当堂背过。不然以后很难背过,不要妄想考前抱佛教再背

另外要把笔记记准确,知道自己需要记什么不需要记什么,憋一个劲地往书上搬。字不要求整齐,自己能看懂就行。课本资料书上有例题,多看多记方法。先看课本基础,在看资料书上着重的。例题的方法一定一定要理解,不要去背!接着下课再看笔记,只是略微巩固记住。

数学必修三学习技巧

重视改错错不重犯。

一定要重视改错的这份工作,做到错不再犯。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是告诉学生所有可能的错误,只要有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应该提出,以便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中吸取教训。这叫“一人有病,全体吃药。”

高中数学课没有那么多时间,除了一小部分那几种典型错,其它错误,不能一一顾及。只能谁有病,谁吃药。如果学生“生病”而忘了吃药,那么没有人会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他要注意什么。如果能及时改错,那么错误就可能转变为财富,成为预防针。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改错,这个错误就将形成一处“地雷”,迟早要惹祸。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上不去,是因为太粗心。其实,原因并非如此。打一个比方。比如说,学习开汽车。右脚下面,往左踩,是踩刹车。往右踩,是踩油门。其机械原理,设计原因,操作规程都可以讲的清清楚楚。如果初学驾驶的人真正掌握了这一套,请问,可以同意他开车上路吗?恐怕他知道他还缺乏练习。一两次你能正确地完成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永远不会犯错误。练习的数量不够,才是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大家一定要看到,如果自己的基础知识漏洞百出、隐患无穷,那么,今后的数学将是难以学好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第三篇】

一、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现象。

4、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现象。

5、电梯上升是()现象。

6、水车抽水是()现象。

6、分针从6转到9,经过了()分钟。

二、判断。

1、拉开抽屉时的移动是平移现象。()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3、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6、电风扇里扇片的转动是平移现象。()

三、选择。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现象。

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

2、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A、旋转的呼啦圈  B、电风扇扇叶  C、拨算珠

3、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沿着折痕所在的直线画出台灯的一半,把它沿边缘线剪下来,能剪出()个完整的台灯。

A、1  B、2  C、4

4、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三次,沿着折痕所在的直线画出蝴蝶的一半,把它沿边缘线剪下来,能剪出()只完整的蝴蝶。

A、1  B、2  C、4

5、下面()的运动是旋转

A、推动旋转门  B、开抽屉  C、拖地

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四篇】

1算法初步

秦九韶算法:通过一次式的反复计算逐步得出高次多项式的值,对于一个n

次多项式,只要作n次乘法和n次加法即可。表达式如下:

anxnan1xn1...a1anxan1xan2x...xa2xa1例

题: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

3x64x55x46x37x28x1,当时,

需要做几次加法和乘法运算?答案:6,6

即:3x4x5x6x7x8x1

理解算法的含义:一般而言,对于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称为算法,

其意义具有广泛的含义,如:广播操图解是广播操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的算法,空调说明

书是空调使用的算法…(algorithm)

1.描述算法有三种方式:自然语言,流程图,程序设计语言(本书指伪代码).2.算法的特征:

①有限性:算法执行的步骤总是有限的,不能无休止的进行下去

②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内容和顺序必须含义确切,而且必须有输出,输出可

以是一个或多个。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无意义的。

③可行性:算法的每一步都必须是可执行的,即每一步都可以通过手工或者机器在

一定时间内可以完成,在时间上有一个合理的限度

3.算法含有两大要素:①操作: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函数运算,关系运算等②

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流程图:(flowchart):是用一些规定的图形、连线及简单的文字说明表示算法及

程序结构的一种图形程序,它直观、清晰、易懂,便于检查及修改。

注意:1.画流程图的时候一定要清晰,用铅笔和直尺画,要养成有开始和结束的好习惯

2.拿不准的时候可以先根据结构特点画出大致的流程,反过来再检查,比如:遇到判断框时,往往临界的范围或者条件不好确定,就先给出一个临界条件,画好大致流程,然后检查这个条件是否正确,再考虑是否取等号的问题,这时候也就可以有几种书写方法了。

3.在输出结果时,如果有多个输出,一定要用流程线把所有的输出总结到一起,一起终结到结束框。

算法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AA

pAYNNppY

BABYN

直到型循环当型循

Ⅰ.顺序结构(sequencestructure):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结构它不存在条件判断、

控制转移和重复执行的操作,一个顺序结构的各部分是按照语句出现的先后顺序执行

的。

Ⅱ.选择结构(selectionstructure):或者称为分支结构。其中的判断框,书写时主要

是注意临界条件的确定。它有一个入口,两个出口,执行时只能执行一个语句,不

能同时执行,其中的A,B两语句可以有一个为空,既不执行任何操作,只是表明在某条件成立时,执行某语句,至于不成立时,不执行该语句,也不执行其它语句。

Ⅲ.循环结构(cyclestructure):它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复操作问题,分直到型(until)

和当型(while)两种结构(见上图)。当事先不知道是否至少执行一次循环体时(即不知道循环次数时)用当型循环。

基本算法语句:本书中指的是伪代码(pseudocode),且是使用BASIC

语言编写的,是介于自然语言和机器语言之间的文字和符号,是表达算法的简单而实用的好方法。伪代码没有统一的格式,只要书写清楚,易于理解即可,但也要注意符号要相对统一,避免引起混淆。如:赋值语句中可以用xy,也可以用xy;表示两变量相乘时可以用“*”,也可以用“”Ⅰ.赋值语句(assignmentstatement):用表示,如:xy,表示将y的值

赋给x,其中x是一个变量,y是一个与x同类型的变量或者表达式。

一般格式:“变量表达式”,有时在伪代码的书写时也可以用“xy”,

但此时的“=”不是数学运算中的等号,而应理解为一个赋值号。注:1.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不能是常数或者表达式,右边可以是常数或者表达式。“=”具有计算功能。如:3=a,b+6=a,都是错误的,而a=3*51,a=2a+3

都是正确的。2.一个赋值语句一次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如:a=b=c=2,a,b,

c=2都是错误的,而a=3是正确的

例题:将x和y的值交换

pxpxxyxy,同样的如果交换三个变量x,y,z的值:

yzypzpⅡ.输入语句(inputstatement):Reada,b表示输入的数一次送给a,b

输出语句(outstatement):Printx,y表示一次输出运算结果

x,y

注:1.支持多个输入和输出,但是中间要用逗号隔开!语句输入的只能是变量而不是表达式语句不能起赋值语句,意旨不能在Print语句中用“=”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和表达式的值。5.有多个语句在一行书写时用“;”

隔开。

例题:当x等于5时,Print“x=”;x在屏幕上输出的结果是x=5Ⅲ.条件语句(conditionalstatement):

1.行If语句:IfAThenB注:没有EndIf2.块If语句:注:①不要忘记结束语句EndIf,当有If语句嵌套使

用时,有几个If,就必须要有几个EndIf②.ElseIf是对上一个条件的否定,即已经不属于上面的条件,另外ElseIf后面也要有EndIf③注意每个条件的临界性,即某个值是属于上一个条件里,还是属于下一个条件。④为了使得书写清晰易懂,应缩进书写。格式如下:

IfAThenBElseCEndIf例题:用条件语句写出求三个数种最大数的一个算法。

Reada,b,cReada,b,cIfa≥bThenIfa≥banda≥cThenIfa≥cThenPrintaPrintaElseIfb≥cThenElse或者PrintbPrintcElseEndIfPrintcElseEndIfIfb≥cThen

Printb

Else注:1.同样的你可以写出求三个数中最小的数。Printc2.也可以类似的求出四个数中最小、大的

数EndIfIfEnd

IfAThenBElseIfCThenDEndIfⅣ.循环语句(cyclestatement):当事先知道循环次数时用For循环,即使是N次也是已知次数的循环当循环次数不确定时用While循环Do循环有两种表达形式,与循环结构的两种循环相对应。WhileAForIFrom初值to终值Step步长…

…EndForFor循环EndWhileWhile循环

DoWhilepDo……Loop当型Do循环LoopUntilp直到型Do循环说明:循环是前测试型的,即满足什么条件才进入循环,其实质是当型循环,一般在解决有关问题时,可以写成While循环,较为简单,因为它的条件相对好判断。2.凡是能用While循环书写的循环都能用For循环书写循环和Do循环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的两种形式也可以相互转化,转化时条件要相应变化5.注意临界条

件的判定。

135...99的一个算法。(见课本P21)例题:设计计算S1S1ForIFrom3To99Step2SSIEndForPrintS

I1WhileI97II2SSIEndWhilePrintS

S1I1WhileI99SSIII2EndWhilePrintS

S1I1DoSSIII2LoopUntilI100(或者I99)PrintSS1I1DoII2

SSILoopUntilI99PrintS

S1I1DoWhileI99(或者I100)SSIII2LoopPrintS

S1I1DoWhileI97(或者I99)II2

SSILoopPrintS

颜老师友情提醒:1.一定要看清题意,看题目让你干什么,有的只要写出算法,有的只要求写出伪代码,而有的题目则是既写出算法画出流程还要写出伪代码。

2.在具体做题时,可能好多的同学感觉先画流程图较为简单,但也有的算法伪代码比较好写,你也可以在草稿纸上按照你自己的思路先做出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一般是先写算法,后画流程图,最后写伪代码。

3.书写程序时一定要规范化,使用统一的符号,最好与教材一致,由于是新教材的原因,再加上各种版本,可能同学会看到各种参考书上的书写格式不一样,而且有时还会碰到我们没有见过的语言,希望大家能以课本为依据,不要被铺天盖地的资料所淹没!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47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