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防静电管理制度(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65252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防静电管理制度(优质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防静电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火工品;生产;经典防护

中图分类号:TJ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文章简述了火工品生产静电防护中的基本概念和静电危害产生的基本条件,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对火工品生产中的静电防护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二、火工品生产静电防护中的基本概念

1.静电放电机理

物体通过接触、分离、摩擦三个过程成为带电体。接触过程形成近似于平行板电容器的偶电层,决定了物体带电的正负性。分离过程伴随着静电电容的减小和电位的升高,决定了物体的带电量。摩擦实际上就是两个物体接触面上不同接触点之间连续不断地进行接触和分离的过程。当带电体周围的场强超过周围介质的绝缘击穿场强时,因介质产生电离放电。该放电是高电位、强电场、瞬时大电流的过程,会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形成电磁脉冲。

2.火工品

火工品是装有火工药剂,在很小的外界冲能激发下一次性燃烧和爆炸后,释放出大功率能量,起引燃、引爆或特种效应作用的元件或装置。由于静电放电是在微秒或纳秒量级完成的,所以该过程是一个绝热过程。放电瞬间回路通过数安培的大电流使空气隙电离、击穿、发光、发热,形成局部的高温热源,可能致使火炸药、电雷管、电引信等火工品意外发火,引起爆炸事故。

3.静电防护

根据静电起电放电原理,通常从以下三个方向对静电进行安全防护:

(一)通过减少物体间的摩擦,控制物体间接触分离速度和次数以及提高环境相对湿度等有效控制静电起电率和增大电荷消散速率;

(二)使用静电感度低的物质,降低场所危险程度;

(三)运用接地、搭接、屏蔽等静电防护加固技术,阻止静电放电能量耦合。

三、静电危害的产生条件

针对大量的静电危害事故分析,静电危害的产生一般具备以下条件:

1.相关设备产生并积累了足够多的静电荷,以致局部场强超过介质的击穿强度,发生火花放电。

2.静电火花放电能量超过爆炸混合物的最小点火能,成为点火源。

3.工作场所存在着易爆混合物,并且浓度已达到爆炸临界值。

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可能发生静电灾害。但是,对静电防灾影响最大的是能成为点火源的静电放电。静电荷通过风送管道壁、雷管管体等导电体放电时,储藏的能量一般会全部释放;当带电体储存的静电能量与爆炸混合物的最小点火能量相等时,此带电体或电位更高的带电体的放电视为点火源。如果生产车间存在点火源,同时存在爆炸混合物,即有发生爆炸和燃烧灾害的可能。

四、火工品生产中具体的静电防护措施

火工品日常的生产管理与普通的产品的生产要有所区别,由于火工品中的药剂原料就十分容易在使用和存储过程中积累静电,此外火工制品对静电条件十分的敏感,因此在日常的生产和保存中对于静电防护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同电器元件相比,火工品可以在很强的静电电压作用下不受影响,因此其日常生产中,对于静电防护工作的开展要有针对性。结合我们从事火工品制造和管理的经验,初步策划了从环境、人员、制度等不同的角度对静电控制工作加以强化,形成完善科学的防护管理体系。

消除静电造成的危害,总的原则是:①抑制,这是从理沦上设想的一种避免或减少静电产生的方法。即设法使两种不同物质的电子逸出功大体相等,从而使接触电势差趋近于零,防止静电的产生。但这对于已经定型的制式产品的生产可能性不大,就是对于新设计的产品要做到这一点也是比较困准的,当然并不是说这种方法完全不可行。②泄漏,实质上是让生产过程和人体活功过程产生的静电荷比较容易地流散,避免静电的积累。例如接地、增湿、采用导静电地面、穿防静电工作服和导静电鞋等。③中和,即在带电体外加一定量的反电荷,使其与带电体上的电荷中和,从而避免静电的积累。例如正负相消法、空气电离法以及外加直流电场法等。④研制抗静电的新产品,提高坑静电能力,严格防止生产过程中形成达到或超过爆炸极限浓度的可燃性混合物。

1.保障火工品生产环境的安全

(一)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控制

火化工生产的工艺条件必须严格控制,例如硝按炸药生产,不宜使用气流粉碎;火炸药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塑料管道进行气力输送,不使用高分子材料的工装、用品;在输送油品!苯夜等易燃易爆液体过程中要限制流速等。

(二)提升环境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防止其积聚,通过增加环境湿度的方法能有效改善静电泄露速率。在火工品生产厂房中采用恒温恒湿调节装置保障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在65%到75%的合理范围中。

(三)选用适当的材料

两种材料接触分离时,所产生静电为多少或极性,在一定条件下,通常随其材料不同而不同。可以根据起电序列,选用与设备材料搭配的物料,使物料与前一种材料的设备或装置摩擦带正电,而与后一种材料摩擦带负电,最终所获得的静电相互抵消"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工艺过程中设备、工装、用具材料的选择,应适应降低或减少静电为要求"为避免工装!设备自身的带电,一般应选用导静电材料"根据物料与工装设备摩擦带电的极性变化,可以选择合适的构成设备的材料,使装置本身相互起消静电的效果。当然,采用上述方法时,注意所选用材料应满足工艺要求,特别注意材料之间为相容性;设备本身应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以防静电积累;注意物料环境条件变化时带电极性的变化等。

2.工作人员身体静电防护工作

人作为日常生产工作的主体,人体静电自然也是静电防护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其核心的措施在于让人体始终处于静电接地的状态之下。这就需要人体利用鞋与大地形成良好的静电回路。此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穿着配有不锈钢纤维材质的防静电服装,并保持领口、袖口以及下摆的紧收,工作服同生产人员身体紧密接触,以保障服装上电荷良好导出,避免积聚。为了让人体静电更好的分散和导出,生产厂区环境下,必须保障职工更换工作服后在离子风机下清除工作服表面积累的静电荷,并在进厂房加工生产前进行静电检测并通过触摸放电。此外,在火工品厂房和存储环境下,禁止脱换衣服、跑跳等容易造成静电的活动。

3.火工品的自身静电防护措施

火工品在装配制造以及测试分析过程中都必须存放在接地导电的工作台上,体积较大的火工品可以采用接地夹同大地直接连接起来,存放时应该保障产品外观完整,设置合理的静电保护装置。严格管理生产厂房存放的火工品数量。

4.推行切实合理的火工品生产规范

火工品的生产中,必须严格检查、记录和管理生产厂房的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在厂房地面以及工作台的接地规范中要合理和规范,对于防静电鞋、工作服等要定期开展泄漏电阻检查,以保证其可靠性。杜绝使用易燃易爆的清洗试剂和材料。定期开展火工品生产防静电安全讲座,为生产职工普及静电防护知识,强化职工的生产安全意识。

结束语

火工品生产中的静电造成的危害,无论是经济、环境和对人的伤害,都是极其严重的。因此,火工品生产中,静电防护工作一定要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师华。人体静电及其防护措施[J].静电,2008.

[2]罗宏昌,毕载俊,伍学正。静电实用技术手册[J].上海科技普及出版社,2009.

防静电管理制度【第二篇】

关键词 静电放电;危害;防护

中图分类号O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6-0036-02

1 静电和静电放电的基本概念以及危害举例

通俗地来讲,静电就是静止不动的电荷。它一般存在于物体的表面,是正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静电是通过电子或离子转移而形成。静电放电:处于不同静电电位的两个物体间的静电电荷的转移就是静电放电。这种转移的方式有多种,如接触放电、空气放电。静电的危害很严重如世界上有数十颗卫星因静电放电发生故障,第一个阿波罗载人宇宙飞船因静电放电导致火灾、爆炸,使三名宇航员丧生,在我国在上个世纪中后期,石化企业曾发生30多起较大的静电事故。

2 静电的产生及其特性

静电的产生主要有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通常发生于绝缘体与绝缘体之间或者绝缘体与导体之间;后者则发生于带电物体与导体之间,两种物体无需直接接触。静电就是物体表面的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它所产生的效应包括带电体之间力的作用和电场。通常把静电带电体与另一个物体或大地看成一个电容器,实际环境中产生的静电电压通常是指带电体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静电的产生有以上原因他特性如下所说库仑定理表明电压、电荷和电容的关系Q=C*U例如:Q=1nF,C=1pF,那么U=Q/C=(1×10-9C)/(1×10-12F)=1000V人体不一定能感知静电当 U≤3KV,人体很难感知当 5KV≥U>3KV时,人体能通过皮肤感知当 10KV≥U>5KV时,人体能听见当 U>10KV时,人体能看见产生火花。

3 电子产品静电放电失效情况

根据RAC统计,在所有硬件故障中,器件静电放电失效率占15%,而高静电敏感的器件静电放电失效率高达60%左右。静电放电引起半导体器件损伤,使器件立即失效的几率约为10%,而90%的器件则是引入潜在性损伤,损伤后电参数仍符合规定要求,但减弱了器件抗过电应力的能力,在使用现场容易出现早期失效。一般来讲,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一例静电放电失效,那么同一批次产品在现场就会陆续发生十例静电放电失效。静电损伤是一种偶然事件,一般讲是与时间无关的,所以不能通过老化筛选方法加以剔除,相反,由于在老化过程中,由于湿度相对较低,静电放电控制不利的话,反而会提高其失效比例。

4 化工液体产生的静电及限制

液体在管路输送过程中,或流过软管时,由于液体间的摩擦,或由于液体与泵发生摩擦而产生静电。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静电与流速的~2次方成比例。为限制静电,应注意:1)烃类油料的流速不应超过一定的数值;2)在输送能力相同的条件下,应将配管和软管的直径加大,将流速减小;3)不应有湍流或急剧变化的输送状态,配管应尽量减少弯曲和收缩的部分,配管内壁应光滑。管内不要装设金属网、突出物等。过滤器应尽量设置于流源侧;4)在任何局部和任何时间内流速都不应有急剧变化,输送初期和终了时应控制在小的流速,中期流速不得超过规定值;5)液体中不得混入空气、水、灰尘和氧化物(锈等)等杂物;6)应在配管和软管的终端部装设直径大的、减小流速用的缓和管段和缓和罐等;7)用油轮、罐车、油罐汽车、罐和其他容器输送液体时,应注意由于罐的振动,液体与器壁摩擦而产生静电。输送时移动速度不应急剧变化,应尽量匀速移动;在罐内应设隔板加以隔开,不应使液体起波浪或飞溅;液体中不得混入杂物;罐的内部应定期清扫。

5 静电危害的基本条件和防护的基本原则

静电危害的预测依据形成静电危害的3个基本条件,只要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则可认为静电危害不会发生。如果3个条件都满足,则说明存在静电危害的可能性。

1)分析能否形成危害静电源:一般来说,环境相对湿度在65%以上难以形成静电危害源;

2)分析静电危险场所:分析敏感物质的静电感度和最小点火能量;

3)比较静电放电能力和敏感物质的敏感能量:预测能否发生燃爆性静电危害。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1)控制静电起电量和电荷积聚,防止危险静电源的形成;(2)使用静电感度低的物质,降低场所危险程度;(3)是采用综合防护技术,阻止静电放电能量耦合。

6 静电危害防护方案

静电危害防护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接地(对可接地导体最有效)导体接地是解决导体上的静电问题最佳方案;但对于绝缘体上的静电问题,则完全无用。由于人体为导体,故我们使用接地方法把人体上的静电导走。由于把人体接地,即是把人体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为避设备漏电时伤害人体,故于上述静电控制设备,皆炔1 Mohm的电阻,以确保漏电电流不影响人体。对于产品,与可能提供接地途径。化学涂层在绝缘体表面涂上亲水性高的化学涂料,可令静电荷完全分布并导走。但对很多电子元件皆不可行。湿度控制,增加湿度可减少静电荷的产生和积聚机会,但很多电子工业的生产程序对湿度控制有要求(45% ~65%)。屏蔽(储存和运输时最佳方案),把产品放进屏蔽容器内,防止外静电场的影响,和在容器然疃时,并不会产生静电。这方法只能在储存和运输时使用。离子产生器(处理绝缘体和隔离导体上的静电荷最佳方案)用离子风机把离子吹向带电表面,共性离子会中和带电表面上的静电荷,而同性离子则被排斥拒走。

7 防静电具体措施

1)对静电敏感的产品做好明确的标示;2)避免零散部件互相摩擦,产生静电;

3)对静电敏感的产品,只利用防静电容器作储存和运输;4)防静电容器应远离任何可引起静电放电的材料;5)对静电敏感的产品,只容许已接地人员在防静电区冉哟ィ6)接地人员须穿妥接地制服,如手腕带和导电鞋;7)清理工作桌上不需要的物品;8)只容许最少的操作人员在防静电区内工作;9)把所有静电防控设备安稳接地;10)使用监控测试仪器,定期监察成效。

参考文献

防静电管理制度【第三篇】

关键词:采油厂 联合站 安全 管理

当下,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中,各类安全事故频发。联合站是采油厂的核心部门,它的特工作特点十分特殊,工作介质也特别易燃易爆。为了使生产工作能够顺利运行,作为管理者,我们要注重加强联合站的安全管理。

一、采油厂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集输中的原油加热

在联合站中,为了提高油温,降低粘度,需要将原油加热。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加热,即热量通过火管(或辐射管)和烟管(或对流管)直接传给炉内(或管内)的原油;二是间接加热,即以水或其他介质作为传热介质,间接地将热量传给炉内的原油。完成对原油加热任务加热炉是承受高温的密闭设备,由于长期在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工作,具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

2、原油集输中油气分离

油气分离一般采用的较多的是多级分离,运行的关键是控制分离器的压力和液面。控制分离器压力的目的,一是为了分离质量;二是为了克服液体压力和管道摩擦阻力;三是为了安全。控制液面主要是为了防止原油进入天然气管道或气进入油管道。在油气分离中最易发生的事故就是分离器跑油。

3、原油储存

原油一般是由大罐储存,由于工艺和管理的原因,目前较多采用开式流程,这样由此产生的蒸发损耗,既增加了环境污染,又加大了原油的挥发,而且由于操作不当易引起冒顶和憋压。

4、原油外输

原油外输涉及的主要设施是输油泵、容器、加热炉和工艺管线等。一般输油泵均设置在泵房内,所输送的原油属易燃、易爆、易挥发物质。由于设备的原因,输油泵端面密封装置不能保证完全密封,加上泵房的构造特点,使得泵房内有一定浓度的可燃蒸气,有可能形成爆炸和火灾事故的隐患。输油系统大多属连续运行的压力系统,操作不当易引起憋压、跑油、抽空等安全事故。

二、联合站的安全隐患

联合站的工作介质主要是原油和天然气。原油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属易燃性液体。

2、原油的油蒸气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易发生爆炸和燃烧。

3、易蒸发。原油蒸发主要有静止蒸发和流动蒸发两种,所蒸发出的油蒸气,由于密度比较大,不易扩散,往往在储存处或作业场地空间地面及低洼处积聚,既增加了对员工身体的损害又增加了火灾的危险程度。

4、容易产生静电。原油沿管道流动时与管壁摩擦或在运输过程中产生静电,静电放电会产生火花,当能量达到或大于油品蒸气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能引起爆炸或燃烧。

5、容易受热膨胀、沸溢。原油受热膨胀,蒸气压升高,会造成储存容器鼓凸现象。相反,高温油品在储存中冷却,又会造成油品收缩而使储油容产生负压,使容器被大气压瘪而损坏。含水油品着火受热还会发生沸溢,燃烧的油品大量外溢,引燃其它物品而造成重大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

三、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1、建立安全设施档案

安全设施档案是正确使用、操作、管理的主要依据,档案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和设施使用资料。设施档案应该包括安全设施的所有详细资料以及安全设施的适用范围、设施使用情况记录、设施检验和修理更换记录,等等。

2、建立安全管理组织

为确保安全生产,要建立由站领导、技术干部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开展安全工作。根据联合站规模的大小和消防设施设置情况,建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演练,使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

3、规范安全设施管理与操作岗位责任制度

联合站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安全员应参熟悉安全设施基本知识、有关安全法规和技术规定的内容,掌握所管理设施技术状况及其使用条件,能对设施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检验,了解容器安全泄压装置和其他安全附件的技术性能。

安全员的职责就是对联合站安全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设施的运行、维护、检查工作,负责建立安全设施档案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工作,对本单位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等等。

加强岗位人员的技能培训,严格操作岗位责任制度,减少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

4、对设施器材实行定期检验

对本单位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专门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装置平稳、安全、正常运行。

5、建立健全安全用火制度

应包括安全责任制度、用火审批制度、防火防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其他安全制度(如外来人员和车辆进站制度、用电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等)。

对工作介质的安全管理应做到防火、防爆、防静电、防蒸发及泄漏、防中毒与腐蚀,所遵循的原则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防为主,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防火是联合站日常生产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安全措施,其基本原则是设法防止燃烧必要条件的产生;而灭火措施则是设法消除已产生或形成的燃烧必要条件。

防爆可以根据原油、天然气产品爆炸特点及影响因素,防爆的基本原则是: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或一旦形成则立即予以消除。

防静电要根据静电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影响静电积聚的因素,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原则是减少静电的产生与积聚;及时导走或消散积聚的静电;严防静电放电现象,尤其是火花放电的产生;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防蒸发和泄漏,对于前者,可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及技术培训、改善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勤检查勤维修、增设安全报警装置及实现生产自动化等措施来预防,对于后者,则只能通过设备及整个生产系统的密闭化来解决。

防中毒与腐蚀,原油蒸气和天然气具有一定的毒性,吸入后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排放后会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四、总结

防静电管理制度【第四篇】

关键词油品储运;常见事故;安全;处理措施

0.引言

为了进一步增强和防范油品储运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必须切实加强油品储运的安全管理工作。本文着重分析了油品储运总的常见事故,并进一步提出了油品储运的安全处理措施。

1.油品储运的常见事故

卸油车着火爆炸事故

槽车内油品积聚大量静电荷未导险,计量作业时引发罐车口着火;卸油胶管绝缘,摘卸油管时产生静电分离电位差放电引起卸油口着火;卸油时未做到完全密闭,现场聚集大量油蒸气,启动车辆打火或敲打铁器等产生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或着火。

加油站起火事故

加油站有渗漏油处或油污较大、由于电器短路打火导致着火;加油站有渗漏油处或油污较大、电机长时间运转,导致皮带轮或电机过热起火;加油机被车辆刮倒,碰撞导致起火。

油品静电事故

油品在储存、输转过程中,由于摩擦总是存在,静电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静电的积聚是可以避免的。引发静电事故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油库设计、施工、设备的操作以及人员的思想松懈等方面。油库人员如果责任心不强,而且对静电的产生机理,危害和预防措施以及安全规程缺乏系统的学习,对油品的特性了解较少,以致人员对静电危害认识不够,警惕性不强,为油库安全埋下隐患,以致发生静电事故。

2.油品储运事故的安全处理措施

卸油车着火事故处理措施

保管员立即停止卸油,停止营业、抢救人员切断配电室总电源,组织站内员工利用现场的消防器材,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使用石棉被盖住盖住罐口着火部位。力争将火窒息。当火势未灭时,应使用灭火器对准着火部位进行封盖灭火。同时,油罐车驾驶员应净油罐车迅速驾驶离现场在进行补救。卸油管口或卸油胶管着火,用石棉将油罐出口阀关闭。用手提干粉灭火器对准着火部位灭火。现场油蒸气爆炸或卸油时遇雷击、明火等外部火源造成爆炸引起着火,应立即停止卸油,关闭阀门,断电、停业,同时应对着火罐车或储油罐用推车灭火器、消防沙等进行迅速灭火;油罐车司机要快速将着火驶离储油罐区。驶向较安全地点施救。如果火灾较大无法控制,因果断撤离加油站所有人员及车辆,并通知附近居民马上疏散,同时拨打火警电话“119”和联防组织请求灭火支援,加强加油站周围警戒,等待支援。

加油站起火事故处理措施

现场人员停止一切活动,抢救人员切断总电源。现场加油员用干粉灭火器或消防沙对准着火部位进行有效灭火。如火势大无法控制,应立即疏散站内所有车辆、人员,迅速拨打“119”报警电话和联防组织支援,并向公司报告请求灭火支援。一旦站内力量无法控制火灾时,应果断撤离灭火员工,等待救援,同时加强火场周围警戒,必要时通知加油站附近,居民疏散。避免造成人员伤亡。灭火后尽快清理加油现场油污,防止污染加油站周围环境或地下水源。

油品静电事故处理措施

减少静电荷的产生

如选用 T 型鹤管;在危险场所设置人体静电手握体;合理布置设施设备和管线,尽量减少易产生静电荷的设备(如过滤器、阀门等)的数量;管线布设时应尽量减少拐弯和变径的次数;选用设备时,尽量选用粗糙度小,内壁光滑的设备,减小管线、油泵、阀门、以及油罐内壁的粗糙度,减小油品与设备的摩擦;在过滤器、鹤管、油泵、油罐等易产生静电荷的设备附近安装静电缓和器,减小静电荷的产生。

防止静电荷的积聚

一方面,在油库,除了已经进行防雷 措施的设施、设备无需再做静电接地外,一般设施设备均应做防静电接地。如输油管线、油泵房、加油站、自动检测计量装置等工艺设备、金属通风管线、铁路装卸油设施设备、码头装卸油设施设备、加油站的工艺设备及加油枪、法兰处应做好跨接。另一方面,要按照《石油库设计规范》要求,选定接地电阻值。只作静电接地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 100 欧母,与防感应雷接地装置共同设置时,其接地电阻应小于 10 欧母,材料应选用镀锌防腐材料。还有,在气候干燥区域,设置自动喷水装置,喷水可以降低接地体的电阻和升高空气的湿度,防止静电的积聚。

做好静电接地装置

一般每半年对静电接地装置和接地电阻、消除静电设施等测试一次,主要检查连接螺栓是否齐全牢固,接地线有无损伤、碰断和腐蚀现象,接地线同接地网的连接处是否接触良好,有无松动、脱落、跨接部位是否完好有效。对铁路栈桥、油泵房、发油设施的接地点应组织人员进行日查,并做好记录。同时,还要经常观察接地体周围的环境情况,看接地线是否完好无损。在设施设备维修或改造后,应组织专家进行检测,消除隐患,确保设施设备的完好率。

3.加强油品储运安全管理的策略

提高全员应急处置能力

油品储运企业和其他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并通过定期演练不断加以完善,以此来切实提高全员对事故的分析判断和应急处置能力。各地安监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的油品储运企业及其他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督促企业在制定预案、加强演练的基础上,储备必要的应急器材和物资,确保遇到险情和突发事故能够及时科学果断处置,减少损失,避免事故扩大。

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

确保安全规程的落实在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各负责人应到各岗位检查安全操作规程及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用规章制度来管理人员,可以在油库人员中开展评比先进的活动,使人员之间相互监督。

引入多种激励机制

人的心理是极其复杂的,单纯用制度来管理人员,有时效果并不明显,也容易引起人员的反感,所以,应把握人员的心理活动,根据其心理活动引导。引入激励机制是对制度管理的重要补充。如把安全制度的落实好坏同晋职、奖金挂钩;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员进行严厉的惩罚;各项工作分配到个人,明确责任,加强安全工作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油品储运过程的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特别是的今天,成品油罐由于数额巨大及其安全效益的隐蔽性而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但我们必须看到,储运系统事故发生的频率高,后果恶劣,仍需储运工作者不断努力,力争把储运工作做到安全管理的典范。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5 126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