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安全管理体系制度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99382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度优质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安全管理体系制度【第一篇】

为确保学生在校的一切安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工作的有序进行,特制定以下安全管理制度。

一、门卫安全管理制度:

1、严守校门,严禁闲人自由进出校园,不得无故脱离岗位。

2、注意观察进出校园人员情况,严禁学生课间出校门。

3、负责检查各室门窗关锁情况,经常巡视校园,确保校内财产安全。

4、如发现安全隐患及发生安全情况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和联系。

二、其它安全制度:

1、每天下午放学时,值周教师要管好校门口,护送乘车学生上车。

3、下午放学,由各班主任负责让学生准时乘车。

4、严禁补差过晚,谁补差谁负责护送学生。

5、严格按学生骑自行车规定要求执行学生骑车,并得到家长的同意、签字。

三、课堂教学制度:

1、每堂课的科任教师是当堂课的安全第一责任人。

2、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3、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检查教学设备设施。

4、严禁擅自脱离课堂及不按要求进行教学。

四、设备设施检查制度:

1、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2、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检查设备设施情况,并做好记录。

3、全体教职工要关注存在在身边的安全隐患,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4、学校要按要求、标准配置设备、维修设施、建设校舍。

五、饮水安全制度:

1、保证水源安全卫生。

2、经常给饮水桶清洗、消毒。

3、教育学生有秩序地饮水。

六、课间管理制度:

1、值日教师必须加强课间巡视工作,并做好记录。

2、各班配备安全巡视员,监管同学的课间行为。

3、教育学生课间不攀高、不跳台阶、不追跑、上厕所不拥挤、不做危险性游戏等。

4、严禁学生课间擅自出校园,上班时间学生外出必须有老师条子门卫才可放行。

七、集会活动安全制度:

1、学校举行大型校内外活动,要有活动方案,安全措施。

2、班级举行校外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得到学校校长室审批同意。

3、开展大扫除、义务劳动等活动时,教师必须在场参与,布置学生力所能及的工作。

4、学校举行远距离或重大师生活动,必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批。

八、物品放置安全制度:

1、严禁学生携带锐器、危险器具进校园,一经发现立即没收。

2、严禁学生携带如剪刀、小刀等锐器上体育课或活动课。

3、学校灭鼠、自然实验等可能触及的一些有毒药物注意保管和使用。

九、用电安全制度:

1、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常识的教育,不准随意触摸电源和线头等。

2、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随意让学生做开启电源等工作。

3、教师在使用电器前必须检查电源、线头等安全。

十、节假日值班保卫制度:

1、凡重要节假日必须由学校作出值班保卫安排,教职工有义务做好此项工作。

2、凡安排到值班的。教师必须准时到岗、坚守岗位、加强巡视、做好记录。

3、严禁擅自脱岗、私自调岗。

十一、组织保障制度:

1、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安全工作。

2、健全安全工作台帐资料,确保安全工作有台帐。

3、每学期对安全工作有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4、实行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制度

安全管理体系【第二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信息技术;安全管理体系

在经济全面发展的趋势下,信息化和工业化不断融合,企业的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部分,对于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业务销售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数据时代,企业对于信息的应用越广泛,对信息体系的依赖就越强,企业所面临的信息风险越高。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和价值,也要做好信息的管理工作。要构建安全的信息管理体系,仅仅依靠技术是不够的,必须要将技术和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安全体系,从而推动企业发展。

1.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缺乏总体性的规划和策略。企业对于信息的安全管理,通常都交由IT部门管理,许多管理人员会觉得信息管理就是IT部门的事情。在这个基础上,企业的其他部门对于企业的信息安全建设,很少会关注,这是影响安全体系完整性的重要因素。IT部门的网络技术对于信息的保护有一定效果,但却缺乏管理作用。企业信息涉及到的人员包含各个部门,除了IT部门,许多部门的人员都会接触到企业的信息,IT部门只能从技术上对信息和数据进行保存,但内部的信息保护,IT部门是没有办法完成的,这个环节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规划和管理。安全体系缺乏完整性和总体性的规划,会让企业的信息建设过于零散,也没有办法对信息资源的提供方进行有效的防护。

企业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薄弱,专业性人才缺乏。“重技术、轻管理。”这是所有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关于企业的信息安全问题,许多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有管理人员认为信息安全就是杀毒和安装防火墙。这样的认知不仅片面,还会让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变得薄弱。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都会让系统的管理人员承担管理和系统配置的双重责任,安全系统的设计和审核都是一人完成。要真正完成这两项工作,需要非常专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员,但大部分企业的系统管理人员都不是专业人员,所以很难将安全管理的工作进行到位,这会给企业的安全管理造成严重的隐患,也容易让企业信息处于失控的局面。

信息安全缺乏体系化的管理。要对信息安全进行有效的关系,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实际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许多企业的管理方式都是零散和传统的。传统的管理方式是补救,却没有查缺。基本都是管理过程中出了问题,再进行补救,但没有出现问题之前,企业很少会进行预防。这种管理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了,对于信息安全的管理也不够全面。要对信息安全进行体系化管理,管理工作需要全面。预防、控制、改进、评估等环节缺一不可。

2.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要点

完善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必须对管理的组织机构进行完善,组建一个专门的管理机制。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明确各个人员的职责,这样确保分工明确,职责到位。如果组织的机构不明确,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对于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没有办法进行深入,这会降低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力度。组织机构不够完善,也会让管理制度缺乏,这样容易造成信息安全事件,所以企业构建管理体系的时候,一定要加强管理机制的完善,如图1所示。

对物理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环境管理也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中的物理环境主要是指机房、设备、消防等,物理环境管理中,支持设备的管理尤为重要,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计算机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对于机房,企业可以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和评审,根据设备的系统模块建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机房的消防管理也是安全重点,一定要构建消防系统,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要按照规定的消防要求。这个过程中,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消防知识的培训,和应急演练。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安全,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消防设施,及时更换和维护。对消防秩序进行监督和巡查,支持性的设备一定要建立监控系统,对于设备的资产管理、维护管理、系统应急等,一定要进行有效的管理,物理环境的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开展工作的前提。

用户和操作管理。对所有设备的运行实施网络监控,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启动设备的日志功能。对于重要设备,可以构建集中日志管理服务器,这样可以对日志的审查进行分析。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可以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制定相对应的备份策略,对于设备的备份数据进行测试,这样可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设置用户权限,遵循最小授权和权限分割的原则。所有账号开通之后,要对初始口令进行修改采用高级密码策略。对于密码的变更,要建立严格的管理流程,对于影响安全组织和信息处理设施的系统变更,要加以控制,严格规定操作流程,这样可以减少误用系统带来的风险。

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和获取管理。信息系统的获取和维护过程,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使用安全系统和工具的过程中,要对内部的应用系统和工具提出安全需求,这个过程中,需要在开发需求文件中对安全需求定义。如果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测试数据,一定要对数据进行选择、保护和控制。对于个人信息和敏感信息一定要进行处理,严格控制访问的流程和相关资料。对于非授权的功能一定要进行控住,这样可以减少应用故障。

业务连续性管理。对安全体系内的系统和设施进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分析,分析管理体系中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和故障,对风险进行等级评估。如果是不可接受的风险,可以采取降低风险措施,并构建应急方案。如果系统的运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要对系统的风险等级进行二次评估,根据应急的系统现状和需求,制定连续性计划。通过模拟测试的方法对计划进行评估和审查,如果系统出现危机,业务连续性管理十分重要,不仅提高了企业风险防范的能力,还降低了业务中断做带来的损失。

3.构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模型。现阶段,对于信息安全管理的标准,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是ISO/IEC27000系列标准,信息安全的管理主要建立在风险管理上,采用风险分析的模式,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所以信息安全管理的体系模型可以从以下几分方面入手。首先,计划和实施,对安全体系的计划阶段,主要是用来保证管理体系的构建,而实施是保障体系的内容和范围。其次,检查和改进。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信息的安全识别和改进方案的实施。安全管理体系中,检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能判断安全管理是否科学,还可以检查其安全措施是否有效。通过改进计划,可以对系统进行完善。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企业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要得到企业领导的许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安全体系构建的资源支持。但安全体系的运行需要各个部门的参与,所以企业对体系机构要进行重新设置。安全管理不仅仅是IT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企业部门共同参与的管理工作,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需要整个企业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和协作。企业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包含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要确保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这三个组织机构必须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决策层通常都是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最高管理机构,需要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各类的必要资源。管理层负责的是信息安全的管理和监督、教育和考核。中小型企业以IT部门承担这一职责,但要确保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执行层是策略和计划落实额的人员,所以执行人员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建立管理体系。一个完整体系的建立需要涵盖多个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制定信息安全的方针和策略。关于信息的安全管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制定一个总体的方针。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策略。其次,对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进行定义,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构建管理体系的时候,对管理范围的定义很重要。要做出准确的定义,可以从组织、人员、技术和设备等方面考虑,这样可以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在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风险的评估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企业需要对现有的信息框架进行评估,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并产生新的评估数据。最后,制定处理计划。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制定专门的处理计划,对于不可控制的风险,可以采取转移和降低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落实相关责任。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编写的过程中,其内容要符合企业的发展现状,操作方法具有实用性。

4.结语

对于企业信息的管理,没有绝对的安全性可言,企业构建安全管理体系之后,并不代表企业的信息管理就没有了风险,管理体系只是对企业的信息风险进行预防、降低和处理。这样可以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也能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企业要落实管理体系,需要对管理体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管理体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海斌。现代企业信息安全防控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04):130-131.

[2]吕云。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04):122-123.

[3]陈晓飞。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03):194-196.

[4]张宏飞。S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策略和实施[D].北京交通大学,2015.

安全管理体系【第三篇】

安全管理体系(SafetyManagementSystem,SMS)的建立和实施,为航运企业安全和防污染工作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从当前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实际状况来看,相当多的企业没有充分理解持续改进的重要性,仅被动的在外部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和船舶安全检查发现问题,或国际国内强制性公约、规则发生变化情况下对体系作相应的改进,而不是根据管理需要,积极主动地寻找管理短板,以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而持续开展体系改进工作,安全绩效在原地徘徊。对航运企业而言,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机制,是保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重点和难点。

二、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内涵

1.SMS持续改进含义

ISO9000标准把持续改进定义为“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SMS持续改进是航运企业为不断提高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管理能力,保障企业取得更好的安全绩效而对业已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持续不断改进的循环活动。也就是说持续改进是企业安全管理在满足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附加要求的基础上,不满足于现状,为达到更高的安全目标而实施的优化活动,改进那些表现稳定,具有可接受能力的性能的过程,以使SMS不断完善,发挥更大的效能。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到持续改进具有以下特点:(1)目的性。持续改进是以不断增强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安全管理绩效为目的。(2)计划性。持续改进是一种积极主动寻找不足,改进管理的行为,并不是等问题出现才整改,因而它是企业自觉、有计划的活动。(3)系统性。安全管理体系涉及到全员、全过程、全要素,且相互衔接,持续改进是对体系各个方面寻求改进。(4)渐进性。持续改进是按照PDCA原理循环的过程,不断识别改进机会,持续提高管理水平。

2.持续改进的方法

(1)渐进式改进,它是持续改进的主要活动形式,主要针对体系某一环节、过程和管理要素进行的局部修改或改进,是企业日常安全工作的革新完善。(2)突破式改进,它是针对整体性或大范围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改进,主要源于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能、企业管理船种或航区等的变化、整体管理要求提升等,可以说,它是企业安全管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流程再造,全局性的管理创新。突破式改进一般成立专门组织推进实施。

三、ISM规则对SMS持续改进要求分析

ISM规则应用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ISO9000族标准的基本原理,它所要求建立的SMS,是按照PDCA循环模式构建的,是一个闭环的、动态的、自我调整和完善的管理系统。规则虽没有明示持续改进具体标准,但在相关条款中对体系自我诊断、自发调节、持续改进提出了要求。

1.船舶安全风险评估

ISM规则条规定公司对其船舶、人员及环境已标识的所有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适当的防范措施。它要求引进风险管理理论,将船舶整个营运过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制订可行的防范措施。而安全风险又随着船种、航线、环境和人员等的变化而变化,故风险评估需要船岸在日常管理操作中随时进行,一旦有新认定的安全风险或风险等级变化均应重新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船长SMS复查

ISM规则第条规定船长应复查安全管理体系并向岸上管理部门报告其存在的缺陷。它要求船长根据SMS在船上运行的实际情况,评审公司所建立的结构化、文件化的SMS本身(体系文件规定)是否存在问题,是否适合本船。复查中要将日常发现上报的有关体系存在的缺陷进行汇总分析。船长通过SMS复查活动的开展,结合船舶日常操作,分析体系文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SMS文件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3.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和险情的处理

ISM规则第9章规定了公司SMS应当包括确保向公司报告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和险情并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以及实施纠正措施的程序,包括避免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险情重复发生的措施。它不仅要求对个案的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和险情作分析纠正,更重要的还在于对其进行定期综合分析,深层次挖掘体系存在的各类问题,包括船舶设备、体系文件、人员素质、公司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点等,以更好地分析、解决系统性问题的存在,找到体系改进的切入点。

4.SMS内部审核

ISM规则第条规定公司应当在不超过12个月的间隔期内对船岸实施内部审核,以核查安全及防污染活动是否符合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内部审核”即内审,是由公司自行组织开展的,其目的不仅是核查、验证公司安全和防污染管理工作的具体行为是否与SMS文件规定的要求相一致,更重要的是内审覆盖了各管理要素、整个船队和所有安全相关员工,可以更全面了解体系在船岸的运行情况,寻找改进机会。

5.SMS有效性评价

ISM规则条要求公司应当根据建立的有关程序定期评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SMS有效评价由公司最高管理者组织实施,是通过对体系运行相关的各要素,包括方针目标、体系文件、组织机构、资源保障、培训、内审、内外部环境等在符合性、目标性、充分性、适宜性和文化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体系存在的系统性问题研究制订改进方案,以持续提高体系运行的效力,体现了更高层次和宏观的改进。

6.SMS外部审核和监督检查

ISM规则第13章发证和定期审核中规定了公司SMS要接受主管机关或其认可机构的认证审核,通过各类外部审核来检查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M规则、强制性公约、法规和建议适用的指南、标准,体系各项管理要素是否得到了有效实施和保持,对发现问题要求采取纠正措施实现持续改进。SMS的日常运行情况外部监督是通过港口国主管机关,以及有关业主码头、行业组织(如Rightship)对船舶实施的相关检查来进行。它主要从硬件(如船体、机械、设备)和软件(如SMS文件及执行、配员及船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两方面对船舶实施检查,以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报告、分析、纠正,督促公司SMS不断改进完善。除上述条款外,ISM规则的第4条指定人员对体系在船岸运行的监控、条船长对船舶体系运行的核查、条培训需求的标明、条的定期检查和船舶硬件缺陷报告纠正等条款中要求查找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也涵盖了持续改进要素。

四、SMS持续改进步骤分析

SMS持续改进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方法,其遵循PDCA循环原理,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实现螺旋上升式改进。具体操作可分为问题识别、原因分析、方案拟定、方案实施、效果评估和纳入体系6个步骤进行改进。

1.问题识别

体系改进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指体系运行中应该或可能达到的预期结果与现实结果之间的差距,即体系改进的机会。它既包括已存在的现实问题,也包括估计可能产生的潜在问题,或企业提出的更高管理要求。为此,要从调查研究出发,结合ISM规则对SMS持续改进相关要求分析的结果,广泛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倾听员工的意见,以尽可能详细、全面地掌握SMS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问题识别中可采用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安全检查单(SafetyCheckList,SCL)、树图、帕累托图(主次图)、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ailureModesandEffectsAnalysis,FMEA)等方法。

2.原因分析

针对所识别的问题,从人、机、环境、管理等四大船舶安全影响因素着手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包括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分析时,要对管理系统相关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事项进行客观的、全面的、立体的分析,由表及里一层层地解剖,直到弄清不同层次原因之间的关系和最合理的根本原因,尤其是管理上的原因。原因分析可采用因果分析图(鱼刺图)、事件树分析(EventTreeAnalysis,ETA)、事故树分析(FaultTreeAnalysis,FTA)、管理失误和风险树分析法(ManagementOversightRiskTree,MORT)、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

3.方案拟定

任何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多种可能的途径和方案,因此,在方案拟定中应拟定多个改进方案,并贯彻整体详尽性和互相排斥性这两条基本要求。对仅改进与完善某一环节、某一点不足的执行性简单方案,可以一气呵成,而对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改进方案,则要经过粗拟和精心设计,并提倡创新思维。最后对所确定的各种方案要进行分析筛选,结合企业实际状况,选定一个较为满意的改进方案。改进方案拟定不应只是管理者、职能部门的事,要发动员工共同参与,听取员工的意见,集中员工的智慧,从而增加方案的科学性,还有利于改进方案的贯彻和执行。在拟定方案中则可采用流程图、头脑风暴法、知囊技术等。

4.方案实施

在这一阶段中,企业应实施改进行动,引导变革。在实施过程中主管人员或职能部门还应加强检查和督促改进活动的进度,并注意与各相关方协调解决实施改进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确保SMS改进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方案在实施中应重视统一思想,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方法,激励员工去积极而正确地贯彻执行。

5.效果评估

在改进方案实施结束后,不仅要对新方案是否消除其原因或其减少到可接受的程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予以验证。同时,对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进行全面的检查、比较、分析、论证和总结,从中找出规律性的启迪,以达到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取得更好的安全管理成效,实现安全管理良性循环。效果评估中可运用检查单、流程图、控制图等方法。

6.纳入体系

对确认改进的成果实施永久性的更改,并修改相关的文件,有利于巩固已取得的成效,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奠定基础。

五、体系持续改进中应重视问题

1.营造持续改进的环境和文化

持续改进应得到最高管理者的重视和参与。ISM规则前言中指出,高级领导层的承诺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由于SMS它涉及到公司安全和防污染管理的各个方面,体系的改进可能会涉及到组织结构和职责权限重新调整、管理方式改变、资源配置、人员调整等,这些如果没有最高管理层的直接承诺和参与是很难有效开展和实施。在开展持续改进的过程中,最高管理者应通过培训和指导,使员工获得所需的持续改进的知识和能力,营造持续改进的氛围,形成一种改进文化,实行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应建立持续改进激励和考核机制,把能否发现工作改进机会作为员工胜任力考核标准之一,对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员工应给予压力,采取措施。同时,要正确认识发现改进机会和工作存在缺陷间的差异,促进企业内部各个层面开展持续改进活动。

2.运用安全环保方针和目标的导向作用

ISM规则明确要求企业制定安全环保方针和目标,其中安全环保方针是SMS的核心、总纲和全体员工安全行为的准则和方向,安全目标则是安全方针的具体细化和展开。安全环保方针和目标的设置,为SMS持续改进指明了方向,从而激励和引导全体员工参与持续改进。因而,企业制定的安全环保方针,在体现ISM规则实施目的和公司在安全环保上个性追求外,还要展现出企业对安全持续改进的理念。对安全环保目标的设定要按照企业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和不断优化,通过努力和管理改进、管理创新才能够实现,如果目标定的过低,很容易就能达到,则会导致员工的懈怠,也不利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工作的开展。

3.持续改进应关注体系文件的改进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航运企业内部安全法规,是每位员工安全行为准则,只有适宜的文件才能得到有效实施。而目前很多航运企业,尤其是小型航运企业体系文件直接从外部引进,没有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转化,与企业自身岗位设置、人员配备、管理船种等并不契合,千篇1律,形式僵化,限制了企业在安全管理实践过程中的探索。对于任何一家航运企业而言,SMS文件反映了其在安全管理上的方向和思路,不仅要满足ISM规则的要求,更需要落实企业自身安全管理的需求,以“最好、最实际”的原则编写,使所有文件要求都能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完全做到,即“说到的要做到”。要拚弃体系文件是单纯为了满足认证需要的思想,把SMS建立和完善过程作为企业改进安全管理的过程。

4.正确理解持续改进与纠正预防措施

持续改进工作是对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在符合规则、标准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也就是“好上加好”,是一种主动的改进。而纠正预防措施则是针对已发生或潜在的问题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某一具体的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和险情所开展的改进活动,以避免类似情况重复发生,即“由坏变好”,是一种被动的改进。持续改进和纠正预防措施虽有所不同,但也有内在的联系。首先,二者都以改进和提高体系运行质量为目的;第二,它们都以PDCA循环运行模式开展改进活动;第三,纠正预防措施是进行持续改进的基础;第四,二者都要通过信息分析寻求改进的机会;第五,为保持体系有效运作,它们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六、结束语

安全管理体系制度【第四篇】

1、所有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必须有单项的安全技术措施,没有安全技术措施,不得进行施工;

2、安全技术措施一定要有针对性,根据施工工程结构特点、施工方法、作业环境,提出措施和注意事项;

3、工地施工需要的暂设电气工程,必须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之中,要有设计、有计划、有平面图、有说明;

4、对特殊和危险性大的工程,必须单独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5、单独的安全措施方案,一定要有依据、有计算、有说明、有审批;

6、特殊和危险性大的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有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进行编制,并要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

7、开工前,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向工地负责人、项目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进行交底,并要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

8、施工方案批准后,如果责任人、职工不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发生了人身事故,要追究责任。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5 89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