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心理学与生活小论文【推荐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99244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心理学与生活小论文【推荐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心理学与生活小论文【第一篇】

摘要:心理学是研究和指导人们实现心理健康的科学,在新的社会形势下,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研究阐明了心理学和生活质量的关系,并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建议。

生活质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提出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明显提高,生活质量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现代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不仅仅局限于生理方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有明确规定,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这一人类健康的重要指标。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只有心理健康,人们才能对外界做出良好的适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身心潜能。现代心理学证明:心理健康的人,较能充分发挥其心理的潜在能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学习成绩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者,工作效率也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这是因为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奉献精神,能耐受挫折和逆境,能够在困境中战胜困难。拥有健康的心理,人的创造力和潜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财富,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心理健康是成才立业之本。

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保障生理健康,真正提高生活质量。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保证和动力。一个人只有生理健康了才能谈心理健康,而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保障和维持生理健康。最简单的原因是长期的情绪不良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严重下降造成容易生病。临床上也有相应的例子证明,已经证明,感冒、肝炎甚至癌症等疾病都与人的心理因素关系极大。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导致健康的行为,才能使生命发出绚丽的光彩。

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集体中受欢迎的人的个性品质,恰恰与心理健康的标准相一致,而集体中受人排斥的、嫌弃的个性品质也恰恰与心理健康的标准相悖。因此,心理健康的程度对人际关系有直接影响,从而对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拥有健康的心理是拥有高质量、高品质生活的前提。

只有心理健康,才能更好的战胜困难和挫折,取得人生的辉煌。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和挫折有的人被他打败,有的人坚强巧妙的战胜了他,把握自己的命运。只有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才是一个成功者。一个人的命运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是许多欲成大事的人非常关心的一个人生课题。如果我们能够对世界抱开放态度,乐于学习和工作,不断汲取新经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能调控情绪,心境良好,并坚强的战胜困难和挫折,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有收获。健康的心理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实现更好的人生。

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必须学会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并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现实和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要有高于现实的理想,而又不会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奢望中。若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太不公平而怨天尤人,而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则无法适应现实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就更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做到心理健康,首先要讲究心理卫生,必须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讲究心理卫生,主要是指要注意用脑卫生。用脑卫生除了避免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有害影响之外,主要是指在使用大脑时候要讲究科学用脑,就是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避免大脑的过度疲劳以致功能衰弱,特别是应有充足的睡眠,以便使劳累一天的.大脑有一个及时而有效的修复过程。

我们自身要有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培养和完善健全的人格。通过积极参与经常进行的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得以不断地扩大,不仅可以使人交流经验、增进理解、开阔视野、开朗心胸,还可以取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更重要的是,这可以使人感受到与社会集体融为一体、不可分离的体验以及充足的社会安全感、责任感、信任感和激励感;从而大大增强个人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这是人们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最有效的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水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卫生习惯则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许多常见病、多发病都是由此引起的。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作用,我们要重视心理学的研究,更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依靠健康的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学与生活小论文【第二篇】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你在心理一直思考或者焦虑着某件事情,那么在入睡后,大脑在白天这种高强度的连续刺激下,就很可能会再现白天脑海中的情景,从而形成梦。

一船来说,梦的产生及内容与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有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首先,思考、焦虑等心理及某种强烈的情感刺激都会引起入睡后做梦。说到底,梦是人心理的一种应激机制。对某一件事的过度思虑或者产生的某种强烈的情感都会刺激到人的大脑,这种刺激在人入睡后继续延续便形成了梦。

其次,心理可以对梦产生一种暗示。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自己是在做梦却又感觉非常请醒,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愿望支配梦境。比如,在梦中遇到敌人,眼看走投无路,心里想着“我要飞”,然后梦里的自己便真的飞起来。这就是一种“清晰梦”,在梦里我们通过心理暗示让自己飞起来。

最后,梦在一定程度上是心理学的一种反应。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心理学包含的内容有很多,比如欲望、愤怒、欢喜、排斥、热烈等。而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我们深层的心理和情感。影视艺术中有很多情节都体现了这一点。在电视剧武则天中,处在男权社会里,武则天要想登上权力的顶峰,势必会采取一些非常措施,比如牺牲他人。尽管在白日里武则天威风至极,然而在夜晚她却经常从梦中惊醒,梦里她的姐妹一次次向她诉冤索命。这里,她的梦便挖掘出了她内心最深层的恐惧和忏悔,而这些心理也许在平日里连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梦与心理学之间存在看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面小理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梦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梦境的分析,了解自我深层次心理。

生活中,当女人们做一个比真实还真的梦后,往往会对其进行探究和讨论,如不少女人会向周公解梦寻求解释。女人们对梦的探究精神值得鼓励,但是在方法上却应该反省。周公解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出答案,但是它多多少少带有一些迷信纳色彩。对梦的探究,女人们应该用一种更科学、更正确的方法。

一般来说,梦的解析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梦是事实的反应,是生命的自我暗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你的梦里出现了某件事情或者某种景象,那么可以反思一下,这是不是真实发生在你身上的事。如果梦中的你焦虑不安,那么现实中你是不是确实在为某件事情焦虑看呢。

在这里不得不说我们古人的智慧。在我国传统的医学理论中,梦与身体各部位的健康状况有着内在的联系,这里的梦便成了一种生命的自卫反应。我们的身体通过梦的形式提醒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出现病症,以此引起我们的关注。例如,梦见大火很可能是身体中阳气太盛,从而造成了阴虚的症状,这种症状容易引发口舌生疮,造成身体不适以及情绪偏执、易怒等;恶梦则是肺气大盛、气燥的反应,这种情况往往喻示着肝脏问题。上面的例子就是告诉我们人体阴阳的失调是可以通过梦境来表现的,因此,女人们应该至多关注自己的梦,及时排查自己身体的不适。

梦是心理学的反应,对梦的解析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自我心理进行剖析,找到真实自我的一种途径。因此,了解一些解梦的常识也是很有必要的。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引用了大量自己的梦境,可见,他也是通过对自己的梦进行分析继而更深入研究广泛的梦境。对于梦的解析有利于我们排解内心的情绪,使得我们摆脱潜意识中的那些负面影响。

比如孩子在小的时候会缺少兄弟姐妹,他们要么总是与成人在一起,要么会很孤独。他们独自吸引了父母所有的注意力。而父母也会将更大的期待寄托在他们身上。

比如孩子不去上学,甚至20到30岁的成年人,不去上班滞留在家里。他们可能会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基本不做家务也不愿出门见人。父母的苦闷与焦虑可想而知。近几年在我们的工作室里也会注意到,青少年、青年早期的孩子,抑郁、强迫、焦虑类个案的比例也有所增高。

解决家庭的问题,作为咨询师来说,需要借助一些理论和技术。不论是对个体还是对家庭,单一的理论和技术,都很难胜任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认真地理解和学习每一种理论如何看待家庭问题,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结构派家庭治疗,产生于70年代,由萨尔瓦多·米纽秦(salvadorminuchin)创立。这一流派注重从家庭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看待家庭问题。它与注重代际传递的鲍文系统治疗、注重家庭交往顺序的策略治疗、注重情感体验与整合的经验派治疗一起,被认为是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家庭治疗理论经典流派。

结构派家庭治疗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在互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系统结构)、联盟(部分家庭成员联合反对或阻碍另一个家庭成员的功能发挥)、界限(个人之间或亚系统之间由于限制和规则形成的)、亚系统(家庭中因年龄、性别、功能等的不同形成的夫妻亚系统、孩子亚系统、同胞亚系统等)。

核心家庭中成员是夫妻两人时:有相互的适应、磨合相互的界限(包括夫妻间的界限、与各自原生家庭的界限)。

孩子出生后的家庭:会形成新的亚系统(父母、亲子、孩子),亚系统与亚系统之间要有清晰的界限,并且需要在亲子之间形成相应的等级,父母才能更好的行使管理和教育的权利,当然,随着孩子的成长,界限与家庭规则会有相应的变化。

(孩子父母与老人居住在一起,共同或是由老人承担更多照顾孩子的责任,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着模糊的界限),表现在:包办孩子承担责任、更多的溺爱、更多的干涉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不能做决定;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如果不能及时的调整这样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的健康的发展。孩子很难承担个人责任,对成年人也会有更多依赖,很难发展出相应的自主性。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脱离,很少参与家庭事务(家务分担、孩子教育)、长期出差,或者即使在家也不太关心孩子的事情。会更容易导致母子之间的缠结,孩子会代替父亲满足母亲的情感需要。虽然妈妈很关心孩子,但这种不均衡的关系下,妈妈对孩子的过度卷入很有可能会成为孩子个性成长与发展的阻力。

家庭中大部分的权力归在孩子那里,这对于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灾难。孩子如果不想上学,只想用玩电脑来逃避现实困难,他一定有这个能力。你知道,谁都无法阻止一家之主的决定。

会使孩子很难轻松地发展自己,而且父母的这种方式同样会削弱双方作为父母的权威性。

(回归自己的原生家庭),也许老人会承担起孩子父母的角色,甚至孩子的父母是完全脱离的,那么对于孩子,无论从情感需要的满足,还是教养职责的实施,都会出现困难。

对于解决青少年的问题,我们在咨询过程中会有一个结构调整的大方向,比如说我们会去关注夫妻之间的有效沟通,他们是不是可以在夫妻亚系统的等级上形成很好的合作,我们会注意看这个家庭中是不是存在着不适宜的权力阶层,就是说青少年拥有了更多的权利而不必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最终是需要能够帮助这个家庭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权力等级与家庭成员间合理的界限。

大致的思路是首先通过把个体的问题扩展到让来访者看到其实是家庭关系中的运作出了问题,让他们愿意一起来面对这个问题,然后帮助他们一起来看是什么样的互动模式形成了现在的这样一种功能不良的家庭结构,再去探索相应的改变策略去改变现有的这样一种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发展出来了一个步骤,如果很多夫妻在改变这个家庭结构的过程中存在着困难的话,我们会一起回过头去探索一下原生家庭对于目前家庭成员间互动模式的影响,这个步骤被称为结构化的探索过去。这个步骤其实是结构派治疗和鲍文的系统治疗的一个有效的结合。

比如说我们会探索是什么样的一种交往结果强化了某种行为模式,探索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行为链,然后通过打破一个原有的某种模式的循环来改变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任何一个成员行为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变化。

其实家庭治疗的理论与个体治疗的理论一样,存在很多理论派别,每一种派别都会有它的优势和不足,所以我们也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去探索更好的整合之路。

催眠治疗的过程是催眠师和求助者的互动,所以两者对于催眠的理解非常重要,特别是催眠师,在整个催眠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当然,催眠疗法是解决求助者的问题,所以求助者要将自己视为主体,积极配合催眠师才能将催眠疗法的效果达到最佳。

1、尽可能穿宽松衣服且应冷暖适宜来就治,不要吃得太饱,也不要饿着肚子。

2、催眠前处理完自己的问题,如关闭手机,完成大、小便。

3、建议单独前来治疗,不要亲属或朋友陪伴,以减少不必要的分心。

4、治疗前应有足够完善的休息,避免在治疗中因劳累被催眠而睡着。

5、身体不适与过分疼痛不要勉强来治疗。

6、极度兴奋或醉酒,会神智不清,不适合立刻催眠治疗,等安静或清醒后再进行。

7、某些药物的作用会影响催眠治疗的正常进行,应注意。

8、催眠治疗前切忌过于强烈的运动而导致出汗未干,应等身体干燥后再进行。

9、进可能减少主观思维,特别是结果判断,改用心来理解并执行指令,体验过程和感觉,会令治疗效果成倍提高。

1、对催眠师的信任感、依赖感、权威感、崇拜甚至是恐惧感(敬畏)都有助于催眠的进行。

2、怀疑、不信任、随时评判结果等不把注意力放在解决自身问题上的行为都会严重妨碍催眠的效果。

3、治疗前,无论是催眠师还是被催眠者的情绪(生气、害怕、激动、愤怒等)过于激动,都不适合进行催眠。

心理学与生活小论文【第三篇】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通过相关课程生活化教学,加强隐性课程生活化渗透,通过生活化教育的全面影响,帮助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形成积极正确的认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全身心投入师范专业学习,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

1998年,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掀起积极心理学运动,倡导关注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理想机能,寻找使得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繁荣,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组织系统,三者相互作用、影响:长期、多次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又反过来帮助个体感受更多积极、快乐、满足的情绪体验,而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良好的家庭、学校、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向上的团体氛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前两者。

2.教育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其著作中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落脚点,教育只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满足生活的需要,才能凸显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教育的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尽量设计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教育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生活的体验中加深认识,在生活的实践中运用知识。生活化教育、教育生活化是实现教育价值和意义的最佳途径。

3.教师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是教师个体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有别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教师职业生涯中出现的各类消极面,教师职业认同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个体对教师职业的积极体验,以期形成积极评价,付诸积极行动,做积极、幸福的教师。借助积极心理学理论,采用生活化教育,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提高师范生将来从教的幸福感和忠诚度。

1.将理想教育融于思想政治课。

改变传统满堂灌的知识输入模式,转而设计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立足现实,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导入课堂,巧设生活化的问题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讨论,采用生活化的探究活动吸引学生深入主题,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延伸课题。例如,讲到“中国梦”与个人理想时,可让学生回忆印象中爷爷奶奶曾经最渴望的是什么、是否实现、如何实现的?自己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现在的理想是否有变、为什么会变、为理想做了哪些努力?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辨析,明白个人理想与国家愿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人理想和“中国梦”都是以现实为基础,对未来做出合理的期待,而不是脱离现实的幻想,并及时将主题转移到师范生的身份上,提问:选择报考师范生是否出于对教师职业的真正热爱与认同?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促使自己选择读师范专业?读师范专业是不是自己目前的最佳选择?让学生分析读师范专业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可能出于自身对教师职业的真心热爱,也可能迫于家庭压力或经济问题,意识到读师范专业是目前的最佳选择,在内心积极地呼唤自己逐渐爱上本专业,学好本专业。而这也是真正意义上教师职业认同培养的开始:在积极学习中积累师范专业的丰富内容,发现作为师范生的各种优势,感受读师范专业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

2.将教师综合素养融于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

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师范生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课程,也是帮助师范生建立正确教师职业认知的主要课程。在学习“教师与学生”这个章节时,许多师范生对“教师角色”的认知可能存在偏颇,要善于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出发,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你印象中最敬佩、最喜欢的教师是谁?他/她令你敬佩喜欢的原因是什么?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如实讲述并发表讨论,所有学生的回答综合起来就是最全面的教师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朋友等。诸如此类的生活化教学设计,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与回答获得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知,收获积极快乐的学习体验。同时开设多门其他课程,提高师范生的教师基本功,让他们掌握扎实的教师综合技能,提高将来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无形中提高教师职业认同。

3.将职业生涯规划融于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课程。

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填写性格分析调查表格体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引导不同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工作性质进行职业规划,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发现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劣势,鼓励学生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发挥优势,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性格缺陷或者劣势,不盲目悲伤、否定自己,勉励自己通过努力去改变劣势,或通过凸显优势来弥补劣势,让自己变得更富有积极性、发展性和挑战性。让学生明白:教师职业是受人尊重的职业,师范学习所培养的教师综合素质足以支撑个体因各种外界原因无法实现教师梦时成功创业或从事其他职业。让学生意识到教师职业并不排他,拥有较强教师素养与能力的个体在其他领域也可成就事业,从而更包容乐观地增强教师职业认同。

隐性课程是学校隐含于课堂内外的、可能为学生习得的文化,包括校园氛围、校园文化、校园活动、教师教育理念、师生关系等。隐性课程不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学生的主观体验而渗透影响,通常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被学生自然接受,虽不像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具有立竿见影的学术习得效果,但影响力更持久牢固。

1.提升教师的自然性影响力,让学生感受平等的地位。

教师不能滥用教师权威,要热爱教育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立德树人、感召学生,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感受教师职业的魅力,对教师职业产生积极正面的印象和评价,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

2.在课内外教学活动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感性条件,增加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

例如,加入与教学内容或活动主题相适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角色,在愉悦放松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讨论,没有唠叨和训斥,没有强制和灌输,只有平等与尊重、自然与和谐。这样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留恋教师职业,热爱教师职业。

3.建立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课外延伸体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感悟。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需要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更需要相关课外延伸体系的引导补充,如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学术讲座、教师素质拓展训练、情景剧、辩论会、读书交流会、文化长廊等,训练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他们感受参与的快乐。

积极的组织系统是积极心理学从群体层次上所做的研究,主要包括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从而培养公民的美德。社会系统是以家庭为细胞的生态系统,学校系统是使家庭、社会朝向美好的教育组织机构,快乐和谐的家庭系统、优质温馨的学校系统必定呈现和谐繁荣的社会系统。学校、家庭要为学生创造积极、温馨、民主、平等、尊重、友爱的学习生活氛围。积极推进“温馨工作进校园”“学情夜访”“领导接待日”等活动,以温馨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方式解决学生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全面推进以“德厚才馨”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健全学生管理机构,完善学生管理制度,采取创新的管理措施激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热情,积极扶持学生社团活动,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做到学生倾诉渠道畅通,诉求反映及时。

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通过团体辅导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激发正能量、促进团队合作,让学生在积极情绪体验中发挥潜能,增加幸福,最终使学生的积极潜能与优势助力其教师成长。团体辅导,即在团体情境下进行,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可以从塑造积极人格、增加积极情绪、构建积极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团体辅导。

总之,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需要借助各方合力,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德厚才馨的优秀教师、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共同构成培养未来优质教师的学习生活网络。师范生在这张无限连通的网络中探讨教师职业的丰富内容,体验教师职业的真实感受,塑造教师职业的人格特质,逐渐培养起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将来才可能成为幸福优秀的教师。

心理学与生活小论文【第四篇】

教育问题,是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最为看重的一个问题之一,也是最复杂的问题让许许多多的家长及老师都伤透了脑筋。现在的孩子想法各种各样,千奇百怪。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更倾向于找到正确的心态,而不是用各种不适应的方式。因此要是把心理学融入教育中,那么教育中的问题就不会变得那样的复杂。

贝尔纳效应尊重心理换位思考。

经常听到有的父母在埋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教,说什么都不听,怎么说都不听。”然而许多孩子也有很多不满:“爸爸妈妈总是啰嗦,唠唠叨叨都快被他们烦死了”,的确,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家长都是习惯运用语言,习惯通过语言去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其实,这样的教育效果是不明显的。不少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中,只有7%的内容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而55%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体态等等来传达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就完全可以将重心更多的放在身体语言上。身体语言更能表现感情,传达出爱。

(一)利用眼神。

愤怒、责怪的眼神会让孩子觉得不安,甚至失去信心;而温和,慈祥的眼神能让孩子觉得温暖,能给孩子以鼓励。那么在孩子面前,父母就应该保持信任、亲切、期待的目光,即使在孩子犯错时也都这样做,会比打骂更有效果。因为这会让孩子在感受到温暖的同时,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的根源,在自我羞愧中改正,孩子能自己看到希望,获得信心。特别在同孩子在谈话时,更要注意自己的眼神,若总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或想自己的工作生活,让孩子觉得无法沟通,产生隔阂,不利于以后交流教育的开展。

(二)注意姿态。

父母的姿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教育。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遇事总是手忙脚乱、暴跳如雷或者表现出不雅的举动,猥琐的行为,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导致教育无法进行。如果父母在教育时运用的姿态大方得体,自然稳重,会让孩子产生学习的愿望,他们会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这样的姿态不仅本身就能感化孩子,还能让孩子更能明白父母的教导,因为这样是身体力行的。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单亲家庭的原因,女孩很调皮,邻居们常常觉得很伤脑经。并且在女孩犯错时,不会听见从家里传出的打骂声,大家都认为这家人缺乏家教。但是,女孩一天天大了,变得越来越懂事,热心善良,甚至成为学校里的学生榜样。人们觉得很奇怪,就问女孩:“你爸爸是怎么教育你的?是不是很严厉?有没有打骂?”女孩微微一笑说:“爸爸很少骂我,但是他会很直接教我这件事情该怎么做,那件事情这样做是错误的。而且是不是用爸爸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他很爱我。我能从爸爸的眼神里感觉到爱与关心,我很幸福!”所以,当语言变得苍白无力时,父母不妨试试用行动去教育孩子,不要只是局限去“说”,不要迷信去“说”。多用身体语言,更真实的去表达。

中国父母自古以来都把孩子称作自己的“心头肉”,随时随地都是百般呵护,万般疼爱。但是现在有很多父母过度紧张的去关怀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遇见什么麻烦又不愿倾述,误入歧途。所以便去窥视孩子的隐私,这些父母往往固执的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就应该保持神秘性,孩子的方方面面父母都应该理所当然的去了解,显然这是不明智的。

看过这样一个报道:一位母亲发现在上初一的女儿最近总是心不在焉,面对自己的时候总是有什么话想说却欲言又止。于是,母亲趁女儿上学不在家撬开了女儿锁住的小箱子,发现里面有一封来自同桌的寓意朦胧的信。母亲很气愤,拿着信立即找到了学校,并且马上交女儿带回家进行教育。悲伤的女儿受不了刺激,夺门而出。几天后,大人们在河边发现女孩的尸体,母亲悲痛欲绝,却也无力回天。所以,即便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本着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心,但是一定要选对方法,选好方法,要不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立情绪,就会出来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的现象。

(一)正确的态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的东西。即使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也有拥有自己隐私的权利。而家长不要把孩子的隐私看得微不足道,反而要像看待自己的隐私一样去看待孩子的隐私。对待孩子的隐私家长应该以从容,客观的态度去分析,从侧面去关怀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一直都是最关心他们的,让他们自愿的去与父母交流,分享秘密。

(二)基本的信任。

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信任,不要去干涉孩子自己的个人世界。要培养孩子学会独立成长,让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在一些情况下,父母应该充分的相信孩子,让他们去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相信他们是有判断力和解决能力的,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相信他们的。这样一来孩子会觉得得到了父母的鼓励和信任,反而更愿意同父母交流,隐私就不会那么多了。

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孩子好,为孩子着想,就可以自私的走进孩子的隐私世界。那样既伤害了孩子的心,也影响着父母与孩子的感情。父母的都需要明白:不要用爱的借口去做伤害孩子的事情,未成年人同样具有隐私权。

经常可以听到许多父母的质疑: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话,一遍又一遍的强调也听不进去。作为父母其实并不是注意孩子的吃饱穿暖就可以了,更多的是应该去了解孩子的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有时候就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事情,但是很多家长制很威严的父母也根本不去重视。其实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父母不去忽略孩子的想法,不去硬将自己的想法强压到孩子身上,做到将心比心,反而会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了解孩子的立场。

换位思考,首先自然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一个问题,要给孩子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不少父母在孩子同样错误时都采取雷霆般的责骂,或者严厉的质问:为什么不记住上一次的教训,为什么还要犯错,不断的重复这样做怎么不好,那样做如何不对。却不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做这件事情时的想法是什么?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二)不要过高的要求。

要做好换位思考,就不能孩子的要求过高。因为也许有的要求家长自己都达不到,又如何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呢?父母对孩子的高要求从本质上来说是合乎情理的,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一个成长的阶段于过程,而各个阶段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父母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用衡量大人或衡量自己的标准去对待孩子。作为父母,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且也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去要求孩子,这样的教育是事半功倍的。

巴西的球王贝利,自小就是一个踢球很有天赋的孩子,他是父亲的骄傲。但是,有一次在街上父亲看见贝利居然在街上和比他自己大很多的不良少年抽烟。父亲很是生气,心里立即就有冲动要上前教育孩子。但是当然迈出第一步脚时,他在想:儿子现在的年龄正是最要面子的时候,平时在家里也是教育他要独立面对问题,要是马上教育儿子面子上肯定过不去。他把儿子呼唤过来问他:“贝利,我看到你吸烟了,是我看错了吗?”贝利羞愧的低着头说:“不,您没看错。”父亲继续询问着贝利抽烟的时间,突然贝利看见父亲抬起了手,贝利觉得自己肯定要挨打了,但是父亲没有,而是将贝利拉到怀里,认真的告诉他:“你踢球一直都有很高的天赋,将来一定是一个高手,但是你如果继续抽烟、喝酒,那就到此为止了。因为你将很难再保持90分的水平,这事儿你自己决定吧。”说完,父亲已满脸泪水。从此以后,贝利再也没有抽烟,并且成为享誉世界的球王。但他说:“我永远也无法忘记,父亲那温暖的怀抱!”所以,孩子是有思想的,父母也要想想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孩子都是天真烂漫的,父母需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心理,他们想的是什么,需要的又是什么。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不闻不问,而是在与孩子真诚的交流中找到可以沟通彼此心灵的桥梁。这样一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变得事半功倍了。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个性和天赋,父母应该正视孩子的心理想法,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体会来自父母真切的。关爱,体会成长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1](美)里克·m·加德纳《日常生活心里学》2008年7月。

[3]王新波《从“心”生活—学会真正的生活心理学》2011年10月1日朝华出版社。

心理学与生活小论文【第五篇】

文章摘要当前,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享受物质的同时却也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实现人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在生活中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还将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本篇论文简单概括了心理健康出现的背景,又主要从身心健康、人的潜能、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满足时代的需求,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这个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健康心理学随之而出现。健康的心理表现的是一种持续、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况,在这种健康心理的影响下,人们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并充分发挥自我潜力。但是长期发展以来,人们并没有充分重视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较为片面。不过,近年来,健康心理越来越受关注。心理健康在保证人类健康的同时,对提高生活质量也起到显著作用和重要意义。

1心理健康出现的社会背景。

近年来,心理学知识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得到普及,大家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逐渐得到提高。人们对自身认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都得到长足发展。只有生理与心理都健康,并且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这样的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的欠缺及人情的冷漠,也致使心理发病率严重,人们生活中物质与精神严重失调,随之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以满足和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我们主要从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人的潜能、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

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健康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人们保持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心理上承受着来自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的压力。学生因为压力无法正常学习和完成学业,而工作者则无法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严重者甚至不能过正常的生活。所以,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现代人如果不学会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自己的心理及时调整,那么很容易就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影响到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亚健康”在全球范围及其严峻的形式下,对于保持人们身心健康提供重要保证的就是健康心理学知识。

对人的潜能的影响。

劳动创造了人们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满足生活所需。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越多的物质文化财务,那么这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其得到的尊重也就越多。经过现代心理学研究得出,人的心理因素影响着个人的创造性,也决定着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心理潜在能力能充分发挥,其工作效率与学习成绩也必然在心理不健康者之上,而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最大。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坚强、乐观等优秀品质,能够在困境与挫败中成长,激发和挖掘出潜在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健康的心理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社会生产、社会发展中,人际关系必不可少。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就是心理关系,其属于人们之间心理距离的一个真实反映。研究表明,人在集体中深受欢迎的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的标准保持一致。相反在集体中受到排斥的个性品质,也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悖。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与他人相处融洽和谐,其人际关系就好。同时,他本身的个性在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也不断完善和变得越来越成熟。总之,健康的心理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品质的重要前提。健康的心理标准为,正常的智力状况、情绪稳定和积极乐观、意志力坚强具有良好的克制力,再就是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良好适度的反应能力。此外,正常健康的心理,还表现为行为与年龄的相符。

对事业发展的影响。

高智商并不等同于高成就,一个智力高学习好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在进入社会后作出一番成绩。这主要和人的健康心理有着紧密的关系。研究表明,人的成功只有20%受智力因素影响,而其他80%则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则主要指的是心里因素中的调节情绪的能力、自信心与意志力等。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自信心与积极乐观的态度,再就是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个人因素都影响到了这个人在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表现。一个人能否正常开展工作,人际关系存在缺陷的影响要比技术能力的影响严重。因而事实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成功与否,与其掌握和运用健康心理学知识有着紧密的关系,只有通过健康的心理调节情绪,培养自信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有效的保证事业的成功发展。

总之,一个人只有处于全面的健康状态中,才能更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保证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有效提高。

3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

拥有健康心理,掌握健康心理学知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对事物一分为二,对好的方面强调的同时,也要坦然面对不好的一面,一个人在有积极心态的同时,也不否认消极因素,那么在恶劣的情境局势中也能够寻求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建立健康的心理,要彻底将与过去失败有牵连的经验,消除那些影响决策的不良因素;建立自我目标,并持之以恒的去做去实现;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用于面对挫败和困难;要多参加活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4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具体论述健康的心理对于人们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影响,指出了心理健康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因此,要实现健康快乐的生活与工作,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保证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知识极其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孙兴玲.《浅谈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研究.20xx年第15期。

[2]王沛.《社会认知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年。

[4]贾启艾.人际沟通(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xx年。

[5]黄志雄.《心理学与生活质量关系的浅析》.民营科技.20xx年第2期。

心理学与生活小论文【第六篇】

心理学借助于实验的方法从哲学的母体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实证主义作为心理学重要的方法论,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心理学的发展,甚至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曾一度为向自然科学看齐而抛弃理论心理学,对于理论的探索鲜有问津,因为实证主义认为一切不能以观察或实验来证明的概念和理论都是虚假的和无意义的,不被科学所接受,而只有方法和逻辑才是通往真理之路。

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的分离、争论开始于华生的行为主义。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许多人误解理论心理学空泛无物,没有实际内容,不能做出任何科学发现。在心理学独立成为实证的科学之后,心理学家就一直矫枉过正,在反对哲学思辨的同时,强烈地反对所有形式的哲学研究进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认为这种形式的研究没有任何科学的意义和价值。这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心理学的实证科学的性质,为心理学摆脱哲学思辨而成为一门科学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使心理学往更严谨的自然学科不断靠近。但由于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完全客观化和确定化也在相当程度上使心理学放弃了对理论基础的探索,一直缺乏对自己的理论基础或理论前提的反思。这导致心理学实证研究的资料得到了迅速增加,但理论根基和理论建树却一直十分薄弱。具体体现在心理学缺失统一的理论根基,缺少多样的理论创造。

心理学从诞生之日一直到目前为止,始终就处在四分五裂的境地。无论是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的理解,对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理论学说的建树,对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确立,对心理学的应用手段和应用技术的实施等等,都没有统一的和普遍的认识、理解和采纳。

这种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双方对立的尴尬局面,同样导致了理论心理学派的学者对于实证研究的技术和手段一无所知,甚至走向空洞。而实证心理学派的学者则只是埋头于实验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修养。不断的割裂与对立使我们看到,理论心理学和实证心理学是不可分割的,纯粹的理论研究是空洞且缺乏说服力的,而纯粹的实证研究也只是一些零碎的实验,不能保持心理学研究的完整性与整体性。大量实证主义的兴起造成了对理论心理学的批判,使理论的地位降到了最低点。可是实证心理学的大行其道并没有促使心理学更好地发展,反而陷入这样一种怪圈,那就是,众多学者埋头于收集事实资料的实证研究,将这些所谓的实验看作是心理学的全部,把人类心理等同于机器的延续,企图依靠数字来描述和解释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结果造成心理学缺乏一种统一的科学范式,难以将各种研究进行糅合。

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独特的学科,它以人类心理为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在人的意识活动中,外界环境能否起作用,能起到什么样和什么程度的作用,并不简单的取决于外界环境,而是决定于外界环境在一个什么样的内部的心理基础上,这是内部和外部环境共同起作用的。人类心理具有不可操作性和难以量化性,因此将人的心理现象完全等同于物质无疑会形成心理学发展的困境。这种心理学发展的困境让众多人士确切的了解到,心理学正常发展的轨迹是不可能脱离理论心理学的指导而独立存在的,只有将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用这“两条腿”走得更远。

越来越多的学者也认识到,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证心理学一样,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理论与实证相辅相成的,比如作为自然科学代表的物理学一样,理论物理学也是物理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学科理论建设的忽视必将导致一门学科的破碎与分裂,会使得学者专注于某一小部分的研究而忽略掉学科整体,且研究与研究之间难以互相交流与促进。有了实证研究的大量经验材料,就更需要发展理论来将所有实证研究的结果做一整理和加工,形成各个领域的内在联系。

从以前对理论心理学的批判到现在理论心理学的复苏与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理论心理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叶浩生先生认为,理论心理学是一门从非经验的角度,通过分析、综合、归类、类比、假设、抽象、演绎或推理等多种理论思维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探索的学科,并对心理学科本身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它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就像是理论物理学和理论化学在物理学和化学中的一样,是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就理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来说,主要包括元理论和实体理论两大部分。元理论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心理学的学科问题,如学科研究对象的性质问题;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心理学与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关系;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社会意义和伦理意义。二是方法论问题,包括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选择方法的依据、理论的评价标准、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研究方法与对象的关系,研究方法的利弊得失,心理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三是心理学的基本框架问题,包括心理现象的分类,各分支学科的内在联系,沟通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心理现象、不同理论学派之间的概念框架等等。概括的讲,元理论就是说明理论性质的,它讨论理论效度的构成要素等问题,不仅包括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学科发展历史、未来前景和方法论等宏观问题,也同样对中观理论核心问题进行反思和概括。元理论的最终目标就是试图寻求一套对心理学知识普遍有效的判定方式,重新整合自身并形成统一的理论。

理论心理学的实体理论是有关人的心理和意识特性以及各种具体行为活动模式、规律的理论,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一般理论,意识和心理的特性,包括意识的起源、意识或心理的结构、身心关系、遗传与环境的关系、自由意志与决定论。比如心理学中的人工智能理论、心理学的系统论、心理过程的信息论、项目反应理论、决定论和意识论等就属于这一部分。二是具体理论,如感觉理论、知觉理论、学习理论、人格理论、情绪理论、能力理论和创造力理论等等。这类理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理论思维同实证研究是相互结合的,即从其它实证学科中获取数据和资料,从中抽象概括出一般的规律和特点。

一门学科的成熟在于学科自身的自我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构建等等,因此对理论心理学的探讨,可以推进心理学的快速发展,提升心理学的学术创新,通过推进理论的反思促使心理学走向成熟和繁荣。综上所述,理论心理学将会在心理学的长足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以后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元理论是学科的基础理论,它是心理学学科性质的高度理论概括,是心理学的实体理论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有元理论的部分,否则就是一个缺乏核心的松散联盟,不能称其为科学。如果说元理论主要依赖于抽象思辨的方法,那么实体理论的探讨则更多地依赖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绎的方法。实体理论不同于元理论之处在于,它的研究对象不是心理现象或者心理科学的整体,而是一些特殊的和具体的心理现象或问题。如果说元理论的探讨主要依赖于抽象思辨的方法,那么实体理论的探讨则更多的依赖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绎。元理论是心理学整个体系的核心,实体理论则将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的关系拉近了一步。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实际上也强调要建设一种面向生活实践的心理学。心理学的作用应体现在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重要问题,同时对人的实际生活也发挥着隐性的、实在的支配性作用。理论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应用研究又是理论研究的延伸。有学者提出,理论本身便是实践的一部分,在实践中包含着理论的成分。作为一种理论型的现代心理学分支,其发展目标则应该是对自己的学科和职业实践活动有所贡献。正因为如此,当前西方理论心理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学的社会应用工作,以便能为心理治疗、咨询、教育、测量和组织管理工作等心理学的传统职业活动提供服务。近年来,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学派,不仅在教育领域发挥了观念先导、实践操作的整合引导作用,而且建构主义的心理治疗与咨询模式,也已经出现在家庭疗法、叙事疗法、交往互动疗法等职业实践中。理论研究可以用来说明研究对象,形成知识体系,可以衡量应用研究中的理论背景、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是否合理。目前理论心理学不但为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能够使心理学的社会职业实践有所丰富,这必将会给现代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带来更大的生命活力。

跨文化的心理学研究近些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而西方理论心理学一直重视跨文化问题的研究。理论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是西方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热潮中的一部分,重点是探索不同文化包括不同国家、民族、宗教等背景下心理学之间的联系、沟通及其一般规律。作为理论心理学,其特殊的使命决定其应该加大对跨文化理论研究,形成的不同心理学理论并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建立一种大心理学观。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速,随着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交流的进一步加深,对于跨文化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必将出现迫切的需求。拿中国的心理学发展来说,我国现代心理学的起源不在于独立的本土的理论构建,而是对外国特别是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引进,这虽为我国心理学奠定了很大基础,但也使得我们的心理学被限定在了外国的理论框架之中。因此,做好理论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和本土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研究中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才能使心理学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总之,从心理学历史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理论心理学的复兴是心理学自身发展要求摆脱困境,获得重生的历史必然,它的建立和进一步发展将促进心理学研究进入新的境界。

最后,相信理论心理学与其他学科,如认知神经科学、社会认知、计算机科学等的结合,必将大大推进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心理学与生活小论文【第七篇】

从整体角度分析,教育心理学受到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认知主义、人文主义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新形势下,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并且从现实角度分析,对其发展趋势加以概述与分析。

教育心理学;多元取向;发展趋势。

1.建构主义取向。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教育心理学中建构主义已经发展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产物,并且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变化,在诸多刊物中建构主义这一内容均得到体现,比如《英国教育心理学杂志》《教育研究回顾》等。从理论上分析,虽然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比较单一的理论,但是其内容多以强调解决问题、强调合作学习等,所以说建构主义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的,尤其是在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培训中具有代表性,当然,这种模式会一直持续下去,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2.后现代主义取向。

后现代主义同样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包括伽达默尔、德里达等,从后现代主义的诸多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主张多元化,对还原论有所反对,且后现代主义提倡方法的多元化,对教育心理学而言具有推动性。其中在后现代主义中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表现是在后现代主义思维的影响中涌现出一大批全新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性话题,比如,跨文化研究、个体差异、网络教学等。

3.认知主义取向。

在20世纪末认知心理学诞生,且在心理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逐渐演变为一支非常重要的流派。毋庸置疑,认知主义在心理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不仅可以为心理学提供连贯的观念,还能推动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其中在认知主义取向中,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先前知识作用、分散联系、储备知识等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然,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在近几年认知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内隐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社会认知理论、动机研究已经成为认知主义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

4.人本主义取向。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心理学中人本主义被称为第三势力,而且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由国外诸多研究家提出了众多理论模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的个体中心理论,无论哪一种理论,均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育发展中离不开方法论、跨文化理论,还需要从多维度以及多途径角度分析,所以,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了解到人本主义当前已经发展成为极端机械主义的矫正器,尤其在某一个特殊情况下,人本主义往往以人道主义在整个研究中得到复苏。

5.行为主义取向。

在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取向以全新的研究取向出现在人们身边,其中与行为主义取向相关的包括个别化教育系统、不间断的持续默读。从整个发展趋势分析,现阶段受到应激影响的行为主义已经不存在,这种情况导致心理学家受到批判,甚至导致心理学湮没在社会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行为主义演变得比较温和,而且将各个流派的内容进行了融合,虽然缺乏绝对话语权,但是却出现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即行为主义教学方法仍旧属于主流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教育心理学是传播心理规律的一种科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作为发展基础的,自教育心理学出现以来受到诸多思维的影响,无论是哪一种取向,所形成的现实性、客观性等,均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教育心理学会呈现出以下几种形式:

1.实现理论观念的融合。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分析,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会导致人们过分追求多元化,几千年前的理论流程不能再重演,而且能够实现多种理论观念的融合,这些理论的多元化融合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与进步。

2.实现研究情景的生态化。

在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下,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价值期望逐渐增加,虽然从全局出发教育心理学理论已经比较完美,但是仍旧存在非常多的缺陷,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研究者也明显感受到与社会现实有所脱轨,所以在这种发展背景下,需要尽可能地在自然环境中创设非参与式研究情景,从根本上探究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行为机制,如此才能促使教育心理学贴合教学实践。

3.研究视角呈现多样化。

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在近几年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下,大多数现代教育心理学家会利用后现代主义思维实现对传统理论体系的构建,能够从崭新的视角出发,实现对教育心理学的审视。此外,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视角上所存在的各种固执、偏执等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从多个因素以及多维空间进行研究。

4.研究方法具备综合化。

在当前的研究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科学心理学创建的时候仅仅认为加强实证才能推动心理学的发展,与性质类似,所以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在整个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其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其中所涉及的方法包括了叙事式、阐述式、客观式等,因为方法不同,所以在统一研究中的应用也不同,但是也只有保证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才能真正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与可持续进步。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以及发展趋势往往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为了进一步实现对教育心理学的分析,本文主要对其研究取向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期望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进步。

心理学与生活小论文【第八篇】

内容摘要:教育问题,是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最为看重的一个问题之一,也是最复杂的问题让许许多多的家长及老师都伤透了脑筋。现在的孩子想法各种各样,千奇百怪。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更倾向于找到正确的心态,而不是用各种不适应的方式。因此要是把心理学融入教育中,那么教育中的问题就不会变得那样的复杂。

关键词贝尔纳效应尊重心理换位思考。

一、贝尔纳效应—用身体语言教育孩子。

经常听到有的父母在埋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教,说什么都不听,怎么说都不听。”然而许多孩子也有很多不满:“爸爸妈妈总是啰嗦,唠唠叨叨都快被他们烦死了”

的确,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家长都是习惯运用语言,习惯通过语言去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其实,这样的教育效果是不明显的。不少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中,只有7%的内容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而55%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体态等等来传达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就完全可以将重心更多的放在身体语言上。身体语言更能表现感情,传达出爱。

(一)利用眼神。

无法沟通,产生隔阂,不利于以后交流教育的开展。

(二)注意姿态。

父母的姿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教育。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遇事总是手忙脚乱、暴跳如雷或者表现出不雅的举动,猥琐的行为,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导致教育无法进行。如果父母在教育时运用的姿态大方得体,自然稳重,会让孩子产生学习的愿望,他们会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这样的姿态不仅本身就能感化孩子,还能让孩子更能明白父母的教导,因为这样是身体力行的。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单亲家庭的原因,女孩很调皮,邻居们常常觉得很伤脑经。并且在女孩犯错时,不会听见从家里传出的打骂声,大家都认为这家人缺乏家教。但是,女孩一天天大了,变得越来越懂事,热心善良,甚至成为学校里的学生榜样。人们觉得很奇怪,就问女孩:“你爸爸是怎么教育你的?是不是很严厉?有没有打骂?”女孩微微一笑说:“爸爸很少骂我,但是他会很直接教我这件事情该怎么做,那件事情这样做是错误的。而且是不是用爸爸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他很爱我。我能从爸爸的眼神里感觉到爱与关心,我很幸福!”所以,当语言变得苍白无力时,父母不妨试试用行动去教育孩子,不要只是局限去“说”,不要迷信去“说”。多用身体语言,更真实的去表达。

二、尊重心理:保护孩子隐私权。

中国父母自古以来都把孩子称作自己的“心头肉”,随时随地都是百般呵护,万般疼爱。但是现在有很多父母过度紧张的去关怀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遇见什么麻烦又不愿倾述,误入歧途。所以便去窥视孩子的隐私,这些父母往往固执的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就应该保持神秘性,孩子的方方面面父母都应该理所当然的去了解,显然这是不明智的。

不了刺激,夺门而出。几天后,大人们在河边发现女孩的尸体,母亲悲痛欲绝,却也无力回天。所以,即便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本着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心,但是一定要选对方法,选好方法,要不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立情绪,就会出来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的现象。

(一)正确的态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的东西。即使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也有拥有自己隐私的权利。而家长不要把孩子的隐私看得微不足道,反而要像看待自己的隐私一样去看待孩子的隐私。对待孩子的隐私家长应该以从容,客观的态度去分析,从侧面去关怀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一直都是最关心他们的,让他们自愿的去与父母交流,分享秘密。

(二)基本的信任。

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信任,不要去干涉孩子自己的个人世界。要培养孩子学会独立成长,让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在一些情况下,父母应该充分的相信孩子,让他们去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相信他们是有判断力和解决能力的,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相信他们的。这样一来孩子会觉得得到了父母的鼓励和信任,反而更愿意同父母交流,隐私就不会那么多了。

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孩子好,为孩子着想,就可以自私的走进孩子的隐私世界。那样既伤害了孩子的心,也影响着父母与孩子的感情。父母的都需要明白:不要用爱的借口去做伤害孩子的事情,未成年人同样具有隐私权。

三、换位思考:以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经常可以听到许多父母的质疑: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话,一遍又一遍的强调也听不进去。作为父母其实并不是注意孩子的吃饱穿暖就可以了,更多的是应该去了解孩子的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有时候就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事情,但是很多家长制很威严的父母也根本不去重视。其实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父母不去忽略孩子的想法,不去硬将自己的想法强压到孩子身上,做到将心比心,反而会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了解孩子的立场。

换位思考,首先自然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一个问题,

要给孩子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不少父母在孩子同样错误时都采取雷霆般的责骂,或者严厉的质问:为什么不记住上一次的教训,为什么还要犯错,不断的重复这样做怎么不好,那样做如何不对。却不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做这件事情时的想法是什么?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二)不要过高的要求。

要做好换位思考,就不能孩子的要求过高。因为也许有的要求家长自己都达不到,又如何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呢?父母对孩子的高要求从本质上来说是合乎情理的,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一个成长的阶段于过程,而各个阶段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父母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用衡量大人或衡量自己的标准去对待孩子。作为父母,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且也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去要求孩子,这样的教育是事半功倍的。

巴西的球王贝利,自小就是一个踢球很有天赋的孩子,他是父亲的骄傲。但是,有一次在街上父亲看见贝利居然在街上和比他自己大很多的不良少年抽烟。父亲很是生气,心里立即就有冲动要上前教育孩子。但是当然迈出第一步脚时,他在想:儿子现在的年龄正是最要面子的时候,平时在家里也是教育他要独立面对问题,要是马上教育儿子面子上肯定过不去。他把儿子呼唤过来问他:“贝利,我看到你吸烟了,是我看错了吗?”贝利羞愧的低着头说:“不,您没看错。”父亲继续询问着贝利抽烟的时间,突然贝利看见父亲抬起了手,贝利觉得自己肯定要挨打了,但是父亲没有,而是将贝利拉到怀里,认真的告诉他:“你踢球一直都有很高的天赋,将来一定是一个高手,但是你如果继续抽烟、喝酒,那就到此为止了。因为你将很难再保持90分的水平,这事儿你自己决定吧。”说完,父亲已满脸泪水。从此以后,贝利再也没有抽烟,并且成为享誉世界的球王。但他说:“我永远也无法忘记,父亲那温暖的怀抱!”所以,孩子是有思想的,父母也要想想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三、总结。

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体会来自父母真切的关爱,体会成长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参考文献。

[1](美)里克·m·加德纳《日常生活心里学》20xx年7月。

[3]王新波《从“心”生活—学会真正的生活心理学》20xx年10月1日朝华出版社。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189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