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04033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最新5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实践论心得体会【第一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8—126—03

德育实践作为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意义与作用已越来越得到各高校的普遍认同和重视。当前,许多高校在德育实践的开展与深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显现出了德育实践的内容缺乏时代性、途径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为此,结合大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不同需要,加强德育实践内容、形式和途径的探索已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实施德育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素质对人的成长极为关键,它统领着学生的成长方向,赋予学生发展的动力,决定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更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大学生良好德育素质的形成既需要加强德育理论教育增强道德认知,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将思想道德理念内化为学生的品德,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实践,可以说是重要的教学形式,是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要求。它是德育理论的深化,是德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德育效果的检验。因此,开展好德育实践工作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组织德育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农村去体验、感受,使他们充分了解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增加爱党爱国的情怀。也使他们看到国家由于一些原因所造成的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西部地区的滞后状况,从而增加对国情、社会的认知,提高学生对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认识,使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责任感。第二,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提出:“德者,行焉而有德于心之谓也,行而有得谓之德。”中心思想就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离不开实践。通过开展以公民道德规范、“八荣八耻”等为核心的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的毅力,培养大学生的品格,使学生置身于具体活动环境中,耳濡目染,将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情感意志等吸纳到个人思想中,内化为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第三,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认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带着疑惑和争论问题用眼睛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实践,用心灵感知,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同时通过到企业实习,助工助学,到农村支教、支医、支农等方式,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创造成果应用于社会。既能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又能通过社会实践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所以,高校实施德育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二、高校实施德育实践的内容

(一)教育性实践

思想认识的高度取决于对理论的把握程度,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是使大学生在理论上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更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与理论性实践的衔接,突出理论性实践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深化和延伸效应。通过开展专题报告、专项社会调查、主题报告等形式,增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阐述的新思想、新成果、新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的认同,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世情,察国情,看党情,始终做到与党同心,与祖国同命运,与时代同步伐。

(二)道德实践

道德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也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实践可以深化人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将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操作转化为内在的道德素养和道德需求。要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创新道德实践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华,思想得到升华,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追求和自觉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形成高尚道德品质。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将社会实践作为深层教育的延伸和载体给予深化,围绕实践作用和功能给予细化,通过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厂矿、农村等场所进行体验和感受,接受教育和锻炼,增加对国情、社会的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公益实践

公益实践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和他人的活动,也是处理自我与社会、他人关系的一种手段。通过服务社会与服务他人,使学生切实体会和感悟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又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亲身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和奉献精神,真实体会到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对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心、诚心、责任心,切实有效地受到道德陶冶,获得道德境界提升。

实践论心得体会【第二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心理健康实践教学的现状

全面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教学如何开展?在高职院校扩招、教学资源紧缺、教学时间短的情况下又如何开展?三年制学制的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几乎就只有2年,可以给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时间往往只有有限的十几个学时,根本没有办法完成教育部规定的36个学时,一般大多用课外活动来补充。但是课外活动由于不能进入教学体系,教育内容随意性很强,“候补活动”活动计划往往落不到实处,就是勉强开展了,质量也难以保证。而许多体验教学、心理行为训练、讨论等实践教学是心理健康课程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实践教学体系保障,真正落到实处的非常少,使心理健康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 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教学的必然性

心理健康课程本质决定了实践教学的必然性

实践教学相比于理论教学具有“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感受、侧重过程评价”的显著特点, 而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质为“体验式、活动式”课程,这就要求课程在心理学课堂理论教学之外必须有“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理论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锻炼和优化能力、科学评价”为特点的实践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可以在课堂,也可以在课外,目的是使学生达到“在体验活动中感悟书本以外的真知灼见”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部分课外活动”转变为“实践教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

“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相比,笔者认为实践教学具有“整体规划,管理科学,考核完善”的教学体系优势,可以有效避免课外活动管理制度不严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组织管理跟不上的弊端,把部分课外活动、实践活动纳入教学体系,进行实践教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其次,实践教学的设计与理论教学有很大的关联性,当然,不是所有课外活动都强行进入课程体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课外活动才是实践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心理健康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院结合时展的新要求,提出了培养高职学生“学做事、学做人”的方针,其中学“做事”就是要大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做人”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论是职业能力还是综合素质都必须经过实践的锻炼,所以开展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3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整体规划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的制定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整体规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一年级进行新生适应训练,包括提升班级凝聚力、提升人际互动与交流的班级心理辅导、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团体辅导;二年级开展以自我意识、挫折应对、恋爱等的教学内容相联系的实践教学,三年级就业心态调、就业面试模拟等的实践教学内容,总之,对于各类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要根据根据教学计划对不同年级进行侧重点不同的引导和任务的安排,全盘统筹,科学规划。

丰富、创新教学途径

(1)实践教学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的教学活动, 它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 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若认为实践教学等同于社会实践,会大大缩小实践教学教学的方式和途径,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把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实践教学形式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开展各具特色的团体心理训练。发展性团体心理训练,不同于治疗、矫正形式的团体辅导,参与人数少,发展性团体心理训练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训练内容的安排可按时间顺序性和学生特点来设计。例如不同年级训练不同的内容(如前述);其次根据各学院生源特点和专业特点,开发特色团体训练,提供给各班级按自己实际情况选修实践教学课程,充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课余时间。

(3)结合其他素质教育学科开展实践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可以与其他素质教育课程结合起来进行实践教学,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其次,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相联系,为学生确立未来职业目标提供了解自我的科学测评手段,包括学生气质、性格、能力、职业兴趣、SWOT等的职业倾向测评;或者开展卓有成效的“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记录”自我探索实践教学活动;利用主题班会时间开展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讨论或者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心理健康、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讲座,全方位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4)积极开展心理委员会、心理社团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活动。要充分调动各级心理委员、心理社团成员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中来,既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用于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又可以通过对心理委员、社团成员的培养促进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学生自制能力的提升。例如班级委员对各班学生心理状态的及时反馈和对心理健康高危人群的持续跟踪;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心理剧大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都是由各级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团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开展的,这些实践工作在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和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真正到达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5)大力推动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是实践教学的社会延伸,主要以对周边社区服务方式进行。我院学生志愿者积极参加到周边社区的老年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中,给老人定期进行形式多样的心理陪护,给留守儿童进行丰富多彩的团体训练活动,得到了老人和儿童的极大认可,学生在巩固了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在这项活动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建立健全过程考核评价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评价采用重过程评价的评价方式,学生选择了学校提供的选修项目,完成相应的训练和作业,就能获得学分。我院的心理健康实践课教学的学分是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12个学分中的4个学分来体现,参加了团体心理训练的、完成自我探索心理测试 或者完成《自我意识成长记录》的、参加自愿者服务并完成活动总结心得的、担任各级心理委员或服务各类社团年满一年的,均可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样的评价体系大大提升了学生参与心理健康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实践论》的内涵、来源及其价值【第三篇】

[摘 要]《实践论》是哲学思想的精髓。这篇文章不仅对中国的革命,而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长期以来《实践论》备受关注。本文从《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入手,分析其本质内涵。进而,探讨其两大主要来源。最后,突出《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里程碑意义。

[关键词]《实践论》;来源;价值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019 ― 02

一、《实践论》的主要内容

1937年7月,同志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了《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什么是实践。本体论强调,事物是什么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指出。我们认识问题也是一样,首先要知道到底什么是实践。在《实践论》中这样写到:“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①

这样,首次在中国的哲学史上甚至外国的哲学史上全面、明确、深刻而且具体的说明了什么是实践――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论》中详细、清晰地讲解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只有正确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称的上真正理解了实践是和认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的观点,又丰富发展了他们的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的标准,二者不能分开来讲。

(三)实践与真理。实践与真理有什么样的关系,它对认识真理又有何意义。关于这些,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只存在一个客观的标准即社会实践。对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问题,认为:二者既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一面,又有着相互统一的一面,两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认识的辩证过程。对于如何认识事物,作了全面而且详细的解释。首先他从感性认识开始,讲解什么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如何把握感性认识,怎样从感性认识进入到理性认识,如何达到真正的理性认识。为此,他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经过这一系列分析,得出的结论才有可能是正确的,然后还要用于实践,看看是否可行即用实践来检验一番。所以,不管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要以实践为基础。

(五)总规律。在《实践论》中对认识的规律性做了一个总结:首先,先要实践。其次,形成或正确或错误的认识。再次,用认识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检验认识。最后,通过实践的检验再重新认识。这一规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二、《实践论》的两大来源

(一)传统文化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无论有没有读过书都或多或少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只不过是读过书的人要比没有读过书的人受到的影响、发挥的作用更大而已。作为旧时代的中国人,7岁就被送到村上的南安私塾念书,在五年的时间里,它熟读了《论语》、《孟子》、《左传》、《三国志》、《隋唐》、《水浒》、《西游记》等有关中国哲学、历史方面的书籍。他16岁开始到湘乡一所“现代学校”学习,20多岁到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学习,之后又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在这一段时间中,的学识迅速增长。他对中国的古代文化已经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了。这一点从《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一题目以及他在《实践论》中运用的事例(例如《三国演义》、“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等事例,就可以很好的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的深刻影响。

从小到大耳闻目染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已经深深的根植于他内心。一生极其重视研究认识论问题,在青少年时期就阅读过中国传统书籍,特别是青年时期的知行观深受朱熹、王夫之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尤其是知和行的关系问题,到了的实践论才讲清楚。从孔孟到王夫之几千年以来,关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对的影响是很重要的。首先,以孔孟、二程、朱子和王守仁等人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主张“知先行后的唯心论”。这一主张虽然不正确,但是对的影响是存在的。正是站在这些巨人的肩旁上,才有可能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正确认识。其次,以墨子、王充和王船山等人为代表的唯物论者主张,“行先知后论”。关于这一主张,也是辩证的来看待,他既强调行也注重知指出二者统一,即王船山的“行先知后,行可兼知”。所以,由此可见写《实践论》时受到传统文化影响是非常深的。

(二)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人历来强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的老师(岳父)杨昌济先生,杨先生不但对中国古文有坚实的基础,而且曾在日、英、德留学十年。他虽然成了康德和托马斯・格林的信徒,但是并不放弃12世纪著名哲学家朱熹的理学。杨先生曾经在所教的班级里写过:“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以此抒发他决心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培养经国济世之才的激越情怀。说杨昌济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①

这不仅是出于对岳父的爱慕,而且表现出对老师的衷心敬佩。自从认识杨先生以后耳闻目染,势必会受到杨先生的深刻影响,从而对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又很深刻的见解。加上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他本人自从1920年阅读《共产党宣言》,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后,阅读大量马列著作。他在写实践论时,从中吸取了许多思想。例如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等。《实践论》对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总过程以及真理的两重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进行了全面、深刻和系统的阐发,尤其是对《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的认识论辩证法予以了高度概括和进一步充实、发挥,构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大框架,把他们发展成为更适合中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说他们是《实践论》最直接、最重要的来源。

三、《实践论》的价值

由以上两部分,我们可以得出《实践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美结合,无论是对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九三七年七月写了《实践论》,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当时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二是用《实践论》指导全国人民正确认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从而坚定不移地完成革命事业。在《实践论》中,详细阐释了知和行的关系,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中国化,把难以理解的认识论用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不仅有利于党员以及知识分子理解,更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其中文盲特别多)理解使得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当时的复杂环境和革命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从而坚定不移地完成革命事业。曾用《实践论》中的观点,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做过演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在当时挽救了一大批受教条主义影响的党员干部,也为革命事业指明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实践论》强调的知行统一,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指导了以后的革命胜利。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从实践出发,取得了一次次斗争的胜利,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赶走了美帝国主义,结束了在大陆的统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可以说,这些胜利都是《实践论》的功劳。《实践论》不仅纠正了主观主义错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还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二)中国经济走向繁荣――改革开放

《实践论》不光指导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也对改革开放的实施起了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思想和写的《实践论》中观点不谋而合,实际上是对实践论观点的继承。邓小平在党的关于党的若干历史决议上就说《思想》的重要性,而思想的精髓灵魂实事求是,就是《实践论》中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思想,面对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大胆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不管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市场经济”等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既是对思想的继承,也是对思想的发展。改革开放就是在实践中一步一步摸索着,用实践来证明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完全正确的,虽然还有很多政策需要不断完善,但是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表现为;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人民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军事实力显著增强。

(三)“中国梦”――改革进入深水区

改革开放这几十年取得的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例如,经济的发展导致道德的滑坡,裸的金钱关系,政府官员的腐败,钱权色交易等等。这些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尤其是今天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的困难可谓是“难于上青天”。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阻碍改革的进行,甚至。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上任伊始就采取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政策。例如:反腐倡廉,依法治国等等。特别是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这几十年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反映。面对新问题,关于腐败提出“八项规”“苍蝇老虎一起打”、“打破刑不上大夫”“依法治国”。经济上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教育上改革高考制度,实现教育公平。作风上公示领导人外出不封道、“八项规定”等等,都是对实践中问题的新认识。这些措施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我国的改革一定会走出深水区。“中国梦”也一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实践论》是思想的精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它不经对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里程碑。

〔参 考 文 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外国人眼中的〔M〕.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

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第四篇】

实践性 校本培训 模式

当今中小学的校本培训,大多采用专家报告、名师上示范课和教研组研讨与学习等形式进行。虽然,学校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效果还是不明显。就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教师认为专家和名师的报告与示范离现实的教学太远,不实用、不现实(即教师的水平有限和所教学生的差异,而无法推广落实),自己又是被动地接受式培训,因而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效果不显著。为此,我们针对以上现象提出了实践性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实践性校本培训的理念

现今的中小学校本培训,关注的外在培训价值多,装饰作用多;而忽视了校本培训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实践价值和情感价值;只习惯于把校本培训看作是专家报告和名师示范的一种特殊活动,而忽视了校本培训还应该包括全体教师的实际操作、实践体验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的培训:强调专家和名师的知识传授过多,重视全体教师的实践操作体验较少,重视教师主动参与和勇于实践较少。因此,使得这种培训必然导致在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情感体验方面的严重丧失。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实践性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形成了“实践则提高,实践则发展”的理念。因为实践需要是每个教师教学生涯中的最基本的需要,所有教师自身都蕴涵实践冲动的本能,都渴望实践体验的需要,都可望在实践中获得成功。正如所指出的“在实践中求生存,在实践中求发展”。现代社会,人与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缺乏实践应用能力的人将会被淘汰,一个具有一定实践应用能力的人较有利于生存。

因此,我们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必须把实践性校本培训融进每个教师的生活世界中和教学实践中,使实践训练成为教师的生存手段和个性表达方式。通过实践,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天赋;训练教师适应新教材的能力、适应学生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实践性校本培训的特点

通过几年的实践性校本培训,我们明显地体验到该培训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理论联系实际性

实践性校本培训不但要有专家的指导,而且还必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教师只有通过实际教学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才能为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与基本功。

2.人本性

校本培训不但需要专家的引领,进行理论上的培训和学习,而且还必须重视人本性,进行人本化培训。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存在着接受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培训时就需要因地、因校和因人而宜的进行培训,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需要,实际接受能力,实际接受方式进行人本化式的培训等。

3.开放性

实践性校本培训淡化培训的模式化和专一理论性,使培训方式呈现非模式化和实践性,其策略是用规范模式而不唯模式论。如学科实践教学研讨、学科渗透、学科综合知识应用、心里素质训练和人际关系培养等;也提倡创新、有效和有意义的新教学模式和探索等。在培训过程中力求达到培训开放化和多元化,使教师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式的接受培训,从而最大化地挖掘教师的潜能和利用教师的智慧来主动参与培训等。

三、实践性校本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在实践性校本培训中,我们除了采用常规的专家专题讲座、报告会、案例分析、观模课和名师示范课、经验介绍、论坛等手段对教师进行群体性培训外;还运用师徒结对、座谈、沙龙互动和网络平台交流等手段进行个体性培训和自主培训等。除此之外,我们还特别进行了对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知识的培训,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生成性问题的培训;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性培训和学科内探究性培训等。

1.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健康地生活和发展,都能得到幸福和快乐。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心理是否能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决定着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安定。因此,我们在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时,首先是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具体的培训内容主要有:一是心理个案分析,如通过对本校本县和全国学校内发生的一些典型的心理个案进行分析,指导教师如何运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来解决这些心理问题;二是互助活动,通过教师间的心理互助活动,使教师获得感悟和内省;三是学会自我减压,就是运用运动、郊游和书写等方式来发泄心理的不良情绪;四是心理辅导;五是同事支招,就是当教师有困难的时候,不仿向同事适度地示弱,激起他们的侠义情结,向你伸出橄榄枝为你支招,以解你心头的困惑;六是阅读心理学知识和观看心理健康教育电视节目,专家自编的心理小说与心理故事,从中分析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心理问题,从而模仿主人翁的办法进行解除和根据专家的建议进行自我自助等。

2.生成性问题的培训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碰到许多问题。如教师综合素质存在差异,教学手法存在差异,教学专长不同;学生对不同学习方法的运用存在着差异,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存在着适应性差异,对新教材不同内容兴趣上存在着差异等。我们就把这些生成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对教师进行培训,具体的有新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在各学科中的渗透,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培训。

3.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性培训

本类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运用多种智能共同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掌握其中的原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及运用新理念、新手段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由于各级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接受各种培训较少(农村缺少资金),大都靠自学。因而,对新课程的理念和原理掌握不足,把握不准,不知怎样理解和具体应用,导致落实偏差较大。因此,我们把提高教师如何参与新课程培训放在首位,通过把新课程的理念和理论进行改编、整合、补充后,并与当地实际教学结合起来编写出许多教学案例、示范课、展示平台、研讨课、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应用等供教师们参考学习,教师们积极性很高,认为很实用效果好。

四、实践性校本培训模式构建的评价

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第五篇】

关键词:实践教育哲学;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3-0046-04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实践依据客观主义认识论,把理论和实践对立起来,教育理论取得了相对于教育实践的优越地位,致使我们在实践中利用各种教育理论裁剪教育实践,并用单一的教育理论垄断了对教育实践的解释,忽略了教育实践的异质性和多样性。结果,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长期处于相互隔膜的状态,教育实践得不到有效改善,教育理论也难以产生原创性成果。新的实践理论认为,实践并非单纯是感性的,而是内在的包含着、甚至在一定的意义上高于理论,“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新的教育哲学在功能上包含两个前后递进的方面,一是力求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作出新的解释,发现和整合当前教育实践中有利于未来教育变革的因素。形成变革教育实践的巨大“合力”。另一方面,希望在重新解释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改造现有教育形式,力求把教育的目标和社会实践变革的需要统一起来,使教育成为社会实践变革的有效工具。因此,实践教育哲学首先要探讨的,就是在这种新教育哲学的观照下,对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进行实践化改造,使新教育能够生发出理论创造的生机和变革社会实践的无限活力。

一、知识教育的改造

知识是个体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直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的理智化(或抽象)提炼,并借助人类在长期实践经验中发明的各种符号,比如文字、数字和图画等组成的体系得以有效组织和表达。就知识的发生或产生而言,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个体对其实践活动加以反思的主观产物;就新知识借助已有的符号体系并且也只有被有效地组织进入其中才能成为知识而言,知识又体现着人类族群的类特征,具有强烈的客观性。知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使知识的创新具有三个重要条件或特征:一是知识的创新必须是实践性的,也就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没有这一条件或前提,无所谓知识的真创造:二是知识的创新在其起点上一定是个体性的,虽然它最终以人类的类知识形态表现出来;三是知识的创新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即人类的类知识对个体知识创新活动的促发和接纳,个体知识的类化以及个体知识的创造活动本身具有历史性。人类既有的知识王国是它的肥沃土壤。有效的学校教育一方面就是在个体知识和类知识之间建立生动的联系,可以使个体的知识融入人类知识的王国,进而使知识的王国充满生机和活力,日益丰富和扩展,同时个体也可以吸收类知识王国中被激活了的或者被个体“主体化”了的那部分知识,获得更加成熟的智慧,成为其后来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主要智慧形式;另一方面,它还要使个体知识中广大的不具有类知识特性、无法进行明确理智化的,以直观的形式保存下来的“默会知识”能够得以表述。在理论上,个体外在的实践活动与其内在的生命实践(体验和发展)活动是同构的,是人之作为活的生命有机体的一体两面。个体的生命实践活动无疑是短暂的,无论与客观的知识王国还是与其自身的“默会知识”相比,它所创造的真正能够类化的知识也是少量的。而量的多少和质的差异既取决于个体生命实践活动展开的形式和程度,也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教育活动以及教育视域中的知识。

在实践教育哲学的视域里,教育过程与知识的产生过程是一致的,教育过程的发生和发展绝对不可以违背这一过程而单独进行。当然,真正的教育只可以更加清晰的以符合教育科学的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的形式才能更加有效,同时要保护和善待个体的隐性的、个性的原初经验和兴趣,并在其中注入能动的反省思维,以加速和提炼个体经验的类知识转化,这一知识的“转化”既包括可以明确进行类化的个体经验,也包括默会知识的进一步明确、提升和构造。当生命实践活动、知识生产活动以及教育活动三者之间获得高度统一的时候,人性的生成、知识的创新以及文明社会的持续更新也就取得了一致,并且三者之间建立了良性的循环。这是东西方古典教育所共同追求的崇高教育理想。近现代教育则是对这一古典教育范式的一种反动,它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心身两分式哲学以及培根的实验科学哲学。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知识论认为: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是可实证的、独立的,具备自我发展的自组织性。这一知识逻辑发展的极致便是产生了一个如波普尔所发现的知识王国,即与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鼎足而立的知识世界,这一世界具有鲜明的客观性、自主性和实在性。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想就是通过标准化的班级教学生产统一制式的人才,以服务于这一科学知识王国和科技型社会。在这种教育类型下,人成了知识自我发展的工具,知识也自然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王国,与社会生活实践之间保持着日益加深的距离。而个体则竭尽全力去习得和掌握客观的知识,日益淹没在知识王国中,成为知识的奴隶。随着生命的凋零,个体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随之消退。面对着浩瀚无垠的类知识王国,个体只有尽己所能博学之。因为他们被告知:只有建立一个广博的知识基础才会有创造。殊不知,知识的基础是在包括知识的实践在内的整个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把打基础和知识创新分成两阙是对生命及其实践的。个体活泼的经验受到排斥,社会生活也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偶然与必然、经验与科学、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等等,两者之间都有着难以逾越的界限。教育成了对普通个体进行奴役和专制的工具,只有少数天才式的人物才可以逾越这一间隔,在生活与知识之间重建富有生机的联系,加人类知识创造的活动。结果,学校成为梁启超批评的“知识贩卖所”,师生之间是一种纯粹的商业式“卖和买”的关系,生产出成批的“高等无业游民”。畸形的学校教育成了生命实践和知识王国之间有效沟通的巨大障碍,知识创造的生命内核有着逐渐枯竭的危险,追求理性生活构建的客观主义教育哲学因对其自身理想的背叛而必将走向“终结”。

二、道德教育的改造

不论何种年代、何种类型的教育,也不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的教育,道德教育都是其核心,因为教育是关于人的培养的,没有人之德性维度,哪怕你掌握了至高的技术和最为先进的观念,大概也不能称之为人。《说文解字注》中把“德”字训为“得”,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心”。“德”至少包含着这样几个特征:一是伦理性,“德”所处理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家庭内部父子、夫妇、兄弟之间的亲人关系,国家中的君臣(现代社会中的上下级)关系,以及社会上的朋友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二是实践性,一个人是否有德,不在于你外在的闻见知识甚至关于道德的知识有多少,这些不是“德”之高低的判断标准,只要你能在实践中把上述的各种人际关系处理好,你就是一个有“德”的人:反之,不懂得或不会处理这些关系,就是无“德”。三是内在性,“德”从外在看,表现为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行为,在内在上则是一种处理好人际关系后的主观体验,《论语·学而》开篇所谓的愉悦和快乐的心理或情感体验。如果把“外”看作“行”,把“内”看作“知”,这一体验是内外,也即知行合一的整个实践行为的心理或情感效果。

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行为个体会把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经验加以理智化提炼,进行伦理道德知识体系的建构,以作为后来处理新的人际关系的可资利用的资源之一。有效的道德教育正是对这一过程的更高程度的“模拟”,而不是如现代学校德育所认为的是更高程度的抽象,抽象在客观上造成了德育过程中道德的知识化,也就是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来解析道德的知识。康德早就证明这种把道德实践进行知识化的理解是错误的,因为关于纯粹知识的问题是“现象”界的。不适合于道德的“本体”界。道德的知识化在逻辑上使得道德教育成为杜威所说的道德说教,现实上则产生了道德实践或社会实践中知行的分离,引发和加剧了社会的“道德滑坡”。所谓更高程度的“模拟”,就是教育提供了一个场域,使得个体能够把自己的道德实践经验,不论是引起愉快的经验,还是曾经起过冲突或争执的经验,进行一次正确而有效地反思。在道德教育的场域里,任何道德的品质都不是脱离道德事件的孤立存在,比如当个体想到“诚信”时,这一概念一定是和之前发生的某一个关于“诚信”的事件结合在一起的,即使这一事件本身并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经过反思,个体将会把有益的经验智慧迁移到后来类似的道德事件中。道德意识相关联于事件的这种现象可以称作道德品质的“具象化”,道德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道德品质具象化的程度。道德教育就像一束光,使得个体的这一具象化更加清晰和明亮,从而使得个体的道德判断更加明确、道德情感更加深刻、道德意志更加坚强、道德行为的倾向性更加稳定,最终形成个体坚定的道德信仰和道德信念,能够用道德的眼光审视和评价我们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发生的一切活动。从而更加积极和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革和改造。

三、审美教育的改造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100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