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样例(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样例(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第一篇】
青铜峡市陈袁滩小学。
吴立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感悟作者对天游峰扫路人的敬佩之情。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体会天游峰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天游峰(板书)是武夷山著名的旅游胜地,天游峰又高又险,登上峰顶无限美景尽收眼底。
(一)走近老人。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画出描写扫路人外貌的句子。(学生默读课文,画有关句子)。
1、找到了吗?谁来读读看。(出示)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1)老人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节约、俭朴、老人精神十足、善良、很辛苦)(2)能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导朗读)。
2、我为什么会注意到这样一位老人呢?(听到扫路声)课文是怎样描写扫路声的?
(出示)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这声音由远而近,一声比一声分明。
(1)从这段描写中你读懂了什么?(老人的身体健康、精神十足?)(2)从哪儿读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圈出:“颇有节奏”、“一声比一声分明”)。
(3)是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样的侧面描写更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位干劲十足的老人。让我们一起把自己的体会融入到朗读中去,好不好?(齐读)。
(二)小屋茶情。
过渡:扫路声吸引了作者,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老人那飘满茶香的小屋。
(出示)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
轻声地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生:老人热情好客。
过渡:是的,一杯浓浓的热茶把老人的热情写活了,茶热,情更热;茶浓,情更浓。让我们一起把老人的热情和温暖读出来。(齐读)。
(三)走进老人。
过渡:那么作者和老人进行了怎样的心灵沟通呢?请大家找一找文中老人的语言,用波浪线画出来。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学生画,交流)。
(出示)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废。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却步、半途而废)(在课文中点出词语)。
(2)我们来比赛读读看,看谁能让老师听了也抽口气。指名读。齐读。
3、你还可以从哪儿感受到?(出示)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1)说说为什么得意?(因为天游峰高、险)(板书:险)。
过渡:面对如此险峻的天游峰,能爬上去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一边爬一边扫,该有多累呀!可老人却觉得——(指读:不累不累)。
为什么呢?
(2)(相机引读:)他——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3)是呀,老人把自己喜欢的感情融入其中,不觉得累。写天游峰为的就是反衬扫路人工作的辛苦啊。(带着喜欢的感情读。)。
(4)所以老人说得——?(板书:轻轻松松自在悠闲)能轻松悠闲地读一读老人的话吗?(指导朗读)指名读。
过渡:老人还说了什么?
1、从这段话中你又读懂了些什么呢?(老人舍不得走、这儿的生活环境好。)。
2、这样的生活老人当然会舍不得。他爱这儿的山,爱这儿的水,爱这儿的空气,爱这儿的一切。所以老人会说得那么——(悠然)。谁能悠然地读一读老人的话吗?(指导朗读)指名读。
3、这儿的大自然是多么令人神往啊!老人在这儿过的简直就是老神仙的生活呀!让我们一起把老神仙的悠然自得读出来好吗?(齐读)。
“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2)是的,人的心情、意志也能使自己延长寿命。这是一位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板书:充满自信豁达开朗)他相信自己,我们还有什么不相信呢!
(3)让我们读出老人的自信和豁达来!齐读。
三、文道合一。
引读最后一句话:“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1)“笑声”能持续这么长时间吗?(学生交流:笑声留在作者心里。笑声留在脑海,忘不掉。
自信、爽朗的笑声刻在了我的心里。……)。
四、小练笔:
要求:对这样的一位老人,我们敬佩之余,一定还有很多的感慨。请把你心中的千言万语浓缩成一句话写下来,写感受,写体会,写想法。
小结:同学们,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惊动了一对宿鸟,鸟儿都舍不得离开这美丽的地方,又悄悄落回原处。何况老人呢。这鸟儿不就像是老人嘛!
五、拓展:想想30年后两人再相见的情景续写课文。板书设计:
天游峰。
高
险
美
反衬。
扫路人。
朴实、健康、自信。
外貌、语言。
豁达乐观、工作认真、热爱大自然。
无私奉献。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老人坚持做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原因,感受老人热爱劳动的精神、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体会老人的语言。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武夷山、天游峰的资料。
一、认读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及带有生字的词语。
2、检查读音。
3、重点朗读:颇循棱豁。
4、朗读课文:四人小组采用拉火车的形式朗读一遍;再请一小组朗读展示。
二、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人的情感。
2、快速浏览课文回答:作者在描写这位老人时,重点描写老人的什么?(语言)教师可以补充还有(神态)。
3、自学:划出描写老人语言及神态的句子,体会老人为什么坚持做天游峰的扫路人?
4、交流:
重点:语言――“不累,不累,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我能舍得走吗?”“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神态――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悠然、开怀大笑。
感受: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理解过程中,练习有感情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四人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练习。
2、请小组展示,其他同学评议再朗读。
四、课堂小结。
1、从这篇课文中,你了解了一位怎样的老人?
2、从这篇课文中,你了解怎样描写人物?
五、作业。仿照这篇课文,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其中4个只识不写,理解文中主要词语的意思。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感悟课文所蕴涵的深刻哲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文中的图以及文字投影。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其中4个只识不写,理解文中主要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一、二两小节。
教学过程 :
一:揭题。
板书 13 。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在不理解的词语上做好标记。
3、把课文读通顺。
4、交流。(1)字词的音形。(2)抽读纠音。
5、读书质疑解疑。
三:学习第一段。
1、读第一小节,读了第一小结你知道了什么?
2、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奇峰?你知道吗?请你用笔把有关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
3、用"天游峰( )"这样的句式介绍你了解的天游峰。
4、你能把天游峰那陡峭的美读出来吗?
5、指导朗读。
四:作业 。
1、抄写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师生共同回顾第一段的内容。
过渡:就是这样一座险峰,一位老人每天清扫着九百多级台阶,此时你有什么想法?
二:学习重点段。
1、轻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在文中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的、语言、行为的语句。
2、分小组学习画出的句子,体会: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为什么?
(1)"不累,不累,我每天……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从这里了解老人与山的感情之深。
(2)"按说,我早该退休了。……我能舍得走吗?"表现了老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描绘中,可见他愿与大山终身为伴。
(3)"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表现老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以及那令人敬慕的豁达的人生态度。
3、学生边汇报,师相机点拨并指导朗读。
三:作业 。
1、摘抄你欣赏的词语。
2、摘抄有关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3、请将这位老人介绍给你的父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继续朗读课文。
2、仿照课文写一个身边的人。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同学们,天游峰扫路老人的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二:朗读课文。
1、可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可小组合作分角色读。
三:仿写。
1、学习课文的写法。
2、课文中是怎样刻画老人的?
3、读一读,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品质?
4、开展"班级人物素描"活动。
5、写一写。
6、猜一猜。
四:作业 。
选择你熟悉的一个人,抓住他的外貌特点,用准确生动的词语写一段话。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乐观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温故。
1、词语:层层叠叠 顶天立地 气喘吁吁 大汗淋漓 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
轻轻松松 自在悠闲 面色黝黑 炯炯有神 充满自信 豁达开朗。
2、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些什么感受?请你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谈。
过度:大家对词语的感悟还不错,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品读课文,加深我们的理解。课文题目是——重点是写“人”,但离不开“峰”。
二、引导体会山峰的“险”
1、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那么它险在哪里呢?请打开书本,看看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2、指名回答后出示第二节,自由读,具体从哪个词语看出来峰的险?
3、读好第二句,这一句没有一个险字,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天游峰的险,作者可真高明,用了什么方法?(形象的比喻),让我们可看出石梯的险,峰的险。
4这么险峻的天游峰,那天,引读——“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你读出了什么?(心里的喜悦,艰辛的历程)喜悦的原因呢?由此引出: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琳,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5、这一句同时也写出了峰的险。采用了什么方法?游客的表现烘托了什么?
6、如此险峻的山峰,我却爬了上去,心里自然——好不得意。回到第二节,读出天游峰的险峻,及作者登上了险峰时的喜悦心情来。
三、引导体会老人的“乐”
(一)、外貌部分。
出示: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2、自由读这段话,再看看插图,你对老人的初步印象怎么样?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课文还有哪里也写了扫路人的外貌呢?
出示: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4自由读这段话,从这段外貌的描写中,你又可以捕捉到哪些信息呢?
5、都是写外貌,却分两次来写,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不一次写完呢?
(二)内在部分。
1、与老人的谈话,对老人的进一步了解源于什么?(热情好客)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
2、于是,有了我们之间的一次对话。指名分角色读4-12小节,把对话读好。
3、你从中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从哪里看出来的?
老人自在悠闲、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自强不息:
(1)、“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2)、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我此时倒抽了一口气,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3)、“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老人舍不得什么?仅仅舍不得这些吗?还舍不得什么?)。
(4)、“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四、引导体会作者的“情”
2、出示:我紧紧抓住老人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是对老人的一种美好的的祝福。
3、出示: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着我回到住地。
笑声怎么陪伴我回到驻地呢?这笑声到了驻地就没有了吗?你能把这句改一改,改得比作者更高明吗?(生写)。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到这里,这笑声应该永远藏在我们所有人的心中。、今天,我们跟随课文,去感受了天游峰的险,并且认识了一位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人的岗位可以不同,但对学习对工作对生活的情怀应该一样:我们要永远做一个充满自信、豁达开朗、自强不息的人。
板书设计:
高 充满自信。
陡 险 豁达开朗。
窄 自强不息。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第五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并感知文中运用的描写方法。
1、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视频或图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天游峰的扫路人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认识他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疏通。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划出本课生字,遇到长句子或难句子多读几遍;
(2)如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可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来帮助理解;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小组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ppt出示交流内容)。
4、全班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1)疑难词语、句子,全班交流解决。
(2)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强调重点字词。(指导书写:褪)。
(3)分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字音与停顿。
三、默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
(1)选择你最喜欢的描写天游峰景色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出示天游峰景色图片,介绍天游峰相关资料。)。
(2)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天游峰,你会用哪一个字?(交流,板书。)。
(3)请用一句话说说你对天游峰扫路人的印象。
出示句式:这是一位的老人。
四、小结。
在又高又险的天游峰面前,许多游客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却每天扫一个来回,还说“不累”。是什么让他舍不得离开呢?下节课我们再仔细探讨。
五、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读一读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抄写在摘抄本上,并思考这些句子在描写上的特点。
板书设计:
险自在悠闲。
高豁达开朗。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第六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3.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反衬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人”。
难点: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直奔中心。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生读题:天游峰的扫路人,知道课文主要写了扫路人,写了天游峰和游人,你能写几个与他们有关的词语吗?任选一种类型写三个。
(1)学生默写。
(2)师生点评,齐读词语。
2.相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天游峰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回答板书:高、险)。
二、与天游峰对话――感受天游峰的高与险。
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天游峰和那扫路人。
2.交流,出示: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出示天游峰的视频。(教师相机描述。)。
2.交流:
(1)比喻。你把它读一读,见过白色的丝线吗?这银丝是天游峰的石梯,让你感受到天游峰的――险,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还有哪些文字引起你的关注?
引导学生从“飘飘悠悠”、“断掉”、“抛”中你体会天游峰的险、高。
难怪人们称“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险峰。”能把自己的体会送进去读一读这段话吗?指名读,点评。
(2)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表现天游峰特点的?(列举数字)。
点红:运用了这么多数字,不觉得嗦吗?(突出天游峰高)。
你能把我们带到那高高的天游峰上去吗?(指导朗读。)。
(3)侧面烘托。
面对这样的天游峰,游客作出何反应?(引读:“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体会侧面烘托的方法。
爬上了天游峰作者心情怎样?你来把作者得意的心里表现出来。
3.小结:同学们,课文主要写扫路人,为什么作者花了这么多笔墨写天游峰呢?(板书:反衬)。
三、与扫路人对话――感受老人的自信与豁达。
(学生读书,交流)。
1.外貌:我循声迎了上去,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生读,师正音)。
(1)你体会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勤劳、朴素)从哪些文字中体会到的?(引导抓住“褪色的衣服”,“运动鞋”,“精瘦”体会老人的勤劳朴素。)。
比较:“精瘦”和“瘦削”
(2)结合“炯炯有神”,“慈善”,“黝黑”等词语体会。
这两处既然都是描写人物的外貌,为何作者没有放在一起写呢?
谁来把这两处描写外貌的句子读读?
2、你还找到哪些描写老人的句子?(第4小节)。
你感觉这是位怎样的老人?(热情好客)。
你能把老人的热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3、还有描写老人的句子吗?
(语言、神态)“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1)九百多级石梯,每天扫一个来回,多么辛苦而老人却说不累。你能读好两个“不累”吗?(指导读,读出老人的口气。)。
老人说不累的理由是什么?
小结,板书:豁达开朗。
谁来读好这句话?练读,指名朗读。(点评。)。
你们能把这份真情、这份热爱通过朗读来表达吗,谁来?
(3)你还有什么感触?30年后,老人多大了?(老人相信自己能活到――100多岁,他对生活对――充满自信,还想在这儿继续工作。
这种自信的话语,爽朗的笑声,就是一种自信乐观的表现,(板书:自信)。我们一起老读读这句话。
让我们一起把这份真情、这份热爱通过朗读来表达吧!(师生配合读)。
4、课文除了写扫路人,天游峰、游人外,还写到了什么,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引读: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
这鸟飞了起来,为什么又悄悄落下?这鸟其实就是――(老人)。
四、总结全文,提炼写法。
1、课文学到这儿,我们知道作者不仅通过环境描写的衬托,还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向我们多角度地展现一位勤劳朴实、热情好客、豁达开朗、自信乐观的扫路老人,让我们记住这样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平时的习作训练中去。
2、同学们,在人生道路上有风有雨,只要我们拥有乐观、自信、豁达开朗,相信陪伴我们的永远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3.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位扫路人吧,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30年后,当作者来到天游峰,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学习文中抓住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人物的方法,续写30年后的情景。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第七篇】
小市小学天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重点指导“瘦”字的字形,理解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天游峰的险、高,感受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感受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感受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把生字读准,读不准的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的意思初步查字典解决,尽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写有生字词及重点段的小黑板5块。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齐读课题。
2、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词小黑板,自读。
(2)、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的?
(3)、齐读这些词语。
(4)、这些词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说说看。
(5)、指导字形:“瘦”,师范写,生书空,再在书上描写。
3、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哪些句子比较难读的?(相机指点,教给方法,再请其读。)。
4、同学们读得很仔细,很细心。请看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写天游峰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书,找出并画下来。
(1)、指名读句子,读了这段话,在你头脑中浮现出的是一座什么样的天游峰呢?(从语言学中整体感知天游峰的险。)。
(2)、你能读出天游峰的险吗?指名读,齐读。
(3)、我当时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什么叫“好不得意”?我当时是怎么上的山?你说说看。
5、过渡:下了山,已是傍晚时分。我游兴未尽……哦,原来这是天游峰的扫路人在扫地。这位扫路人什么样子呢?请读课文3-12小节,划出描写扫路人外貌、穿着的句子。
(1)、引导从“我循声……正用竹扫帚清扫着路面。”读了这句话,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感知:穿着俭朴,精瘦。)。
(2)、“借着淡淡的星光……”读了这段话,又是一位怎样的老人站在你的面前?(感知:辛苦、慈善。)。
(3)、再读,感受老人形象。
6、这位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于是,有了我们之间的一次对话。请同学们自读4-12小节,把对话读好。
(1)、指名分角色读。
(2)、你从中知道什么?
(3)、老人工作累不累?说说理由。
出示第七节内容:“我抬头望了望……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引导学生再次读出天游峰的高,路的险、窄,游客爬山时的样子。
重点指导老人扫天游峰的内容。(时间长度: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十年,二十年……都这样一级……再一级……。空间广度:晴天,下雨天,刮风,下雪,老人还是这样一级……再一级……。)。
此时,你的脑海中又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我此时倒抽了一口气,为什么?
7、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老人,让他一直这样扫下去呢?再读课文,找找答案。
(1)、“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吃的是……呼吸的是……而且……我能舍得走吗?”
(2)、老人舍不得什么?仅仅舍不得这些吗?还舍不得什么?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
8、我紧紧抓住老人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老人怎么说?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1)、30年后,老人还健在吗?那时已是百岁老人了,你认为呢?说说看。
9、同学们,听了老人和我的对话,你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啊?(充满自信,豁达开朗)。
10、今天,我们跟随课文,去感受了天游峰的险(板书:险)并且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老人?(板书:充满自信,豁达开朗)。其实,他只中一位普通人。在我们的身边,像他一样的普通人有很多很多,让我们多留心观察,或许,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得到许多生活的智慧。今天就学到这儿,下课。
板书设计:
天游峰险。
的
扫路人自信、豁达开朗。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第八篇】
比喻。
列数据。
侧面衬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朗读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析语言文字,感受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五课,齐读课题。上节课同学们就课题提了哪两个主要问题?
二、感知天游峰的高和险。
1、天游峰是什么样的峰?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描写段落,读一读。
2、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来看看天游峰。出示天游峰的图片。图文对照理解感受天游峰的高和险。
3、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在我们眼中,天游峰又高又险,游客们登山时常常(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而我们文中天游峰的扫路人,却是位――(70岁的老人)。
二、感受老人的自信、豁达、开朗。
1、生活中,七十岁的老人已经退休,在家安度晚年了,可是这位老人每天还要在高而险的天游峰中爬上爬下,扫那一千八百多级台阶。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老人,瞧,老人来了。(出示图片)看图,说说你知道的信息。
通过观察,得出对老人的第一印象:勤劳、朴素。
2、看,给了我们初步的印象。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老人,与作者、老人进行对话。请同学们默读三――十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划出文中的相关词句,并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
3、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读三至十二自然段。交流汇报。
(1)、作者通过对扫路人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写这位老人的。
外貌:“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朴实、健康、慈善、有精气神的老人)。
动作:“引我进了他的小屋,沏了一杯浓茶”。(热情好客)。
神态、语言:“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摇摇头,伸出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朗声大笑。(自在悠闲、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
(2)“30年后,我再来看您。”“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言外之意是什么?
(3)在汇报的过程中出示相应的句子,指导有感情朗读,个人读、分角色读,读出老人的自信、开朗、豁达。
5、学到这里,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搞不懂。“这充满自信、豁达的笑声”怎么能“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呢?”小组合作探讨这个问题,再汇报,补充发言。修改文章的'结尾,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师谈话:你们个个都比作者高明,感觉到这笑声永藏作者的心中,永远在陪伴作者的人生旅程。多么可敬的一位老人,多么自信的一位老人,多么热爱生活的一位老人,让我们一起读出老人的心声。谁读旁白,谁读我的话,谁读老人的话。再次分角色读课文。
三、学完这篇课文,了解这样一位老人,大家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老人说,想对作者说,想对自己说。请大家拿起笔,写下你心中最想说的话。写完后指名读。
四、让我们记住这位对大山有着深深的热爱与依恋,豁达、开朗、自信的老人吧!出示填空练习,指名读,齐读。小结课文内容。
本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已有()高龄,他每天早晨(),傍晚()。他早该退休了,可他觉得实在离不开这里:他喝的是(),吃的是(),呼吸的是(),而且还有()作伴。这是一位()的老人,作者从内心()他。
再读课题!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仿照课文的写法,观察自己熟悉的一个人,抓住他(她)的外貌特点,用准确生动的词句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