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参考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33396

【导言】此例“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参考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跨文化交际论文【第一篇】

在中国,不管是私人或家庭聚会吃饭,还是因为公务、商务、婚礼等而举办的宴席,大家都围坐在一张圆桌前,这可以从形式上营造一种礼貌、团结、共享乐趣的氛围。而放在圆桌上的佳肴美味,既供一桌人欣赏品尝,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席间,人们相互敬酒、让菜,人与人之间相互体现了礼让、尊重的美好品德。这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和”文化,以及普遍追求“大团圆”的心态。而在西方的宴会上,尽管食品和酒很重要,但是主要还是作为陪衬。举行宴会的核心是交际,在席间通过主客之间的交谈,达到增进友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存在的更为明显的差异是,西方一般习惯于自助餐,即陈列出所有的食物,以便于大家各取所需,而且吃饭时也没有固定的位子,主客人可以自由走动,这样方便人们相互之间交流感情,这也是西方人尊重自我、尊重个性的表现。综上所述,增进友谊、交流情感是中西方宴会共同的目的,其中的差别只是中式宴会体现更多的是全体宾客的友谊,而西方宴会体现出的交谊更多的是在个别如相邻宾客之间。

(1)中国人强调和谐,注重和合与整体。中华民族向来追求“和”与“合”的境界,体现到烹饪方面则为调和“五味”,在食物烹制的过程中,在保持原料自然味道的同时,遵循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调和“五味”,从而达到食物的美味可口。因此,中国菜在烹制时都要选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同时选取多种调料来进行调和。因此,中国饮食往往以其味美而独具魅力。

(2)西方人追求自由,注重个性与分别。中西饮食文化的特征明显的差异是中国重“和合”,而西方重“分别”。在西餐中,正菜的各种原料互不关联,通俗地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烹制时绝不相互搭配或与其他原料搭配,即使有搭配,也只体现在盘子中。例如:“土豆烧牛肉”这道菜,不是在一锅中烹制土豆和牛肉,而是牛肉烧好后再搭配煮熟的土豆。这充分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

2在饮食对象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西方人看来,菜肴主要用来充饥,因此往往是大块吃肉、整块吃鸡,而中国往往随意性地使用烹调原料,在西方人看来没有利用价值的原料,在中国可能都是极好的;西方厨师觉得没有办法处理的原料,而在中国厨师的手中却具有神奇的功用。西方人更重视合理地搭配营养,如他们的罐头、快餐等食品,尽管都是一成不变的口味,但是具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节省时间,所以西方人往往拥有比中国人普遍健壮的身体,个高、腿长、肩宽,肌肉发达。因此,针对具有明显差异的西方饮食对象,有人认为中国人是植物性格,而西方人属于动物性格。除此之外,中国人一般是一日两餐或三餐,而西方人一般是一日多餐。

(1)西方坚持科学规范地进行烹调。西方在菜谱中都以“克”进行原料计量,而且他们往往喜欢带着菜谱去买菜、烹饪菜肴。但是在复杂的工序面前,他们常常是无能为力,这直接致使西餐缺乏特色。例如:肯德基在烹制炸鸡时,不但要依据配方进行配料,而且还要严格按照规范控制油温和炸鸡的时间。因此,肯德基在全世界的味道都是相同的。除此之外,烹调的规范还要求配料的准确、添加调料时要以克计、烹调的时间要以秒计。因为西方过于强调规范化地制作菜肴,导致烹调变成一种机械性的工作,从而连机器人都可以代劳。

(2)中国推崇烹调的随意与特色。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烹调不讲究精确和规范化,反而显得很随意。在中国的菜谱中,对于菜肴原材料的准备量、添加调料的量常常描述得非常模糊,一般都表述为“少许”、“半碗”、“一汤匙”等等,而究竟是多大的汤匙和碗,“少许”的量究竟是多少,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在中国的烹调中,各大菜系的特色和风味都是不同的,哪怕是一个菜系里的同一菜品,也会由于不同厨师的爱好特点,而选择不同的配菜和调料。甚至于一名厨师烹制同一菜品,也往往会根据季节、场合的不同,用餐人不同的身份、口味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中国烹调的这种随意性的特点,使中式菜肴的菜式丰富多彩。

3在饮食习惯方面存在的差异

中国人在烹饪的过程中,喜欢添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其作用是消脂、杀菌、刺激食欲、促进消化等;西方人在进行烹饪时不喜欢添加味精,主要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过多地摄入不利于身体健康。中国人大多喜欢每天出去购买新鲜的食材进行烹饪,而西方人常常是一周内一次性地把食品购全存放在冰箱里,每天就是吃冷冻食品,而且所吃的罐头以及腌制品的数量分别8倍和6倍于中国人所吃的数量,而这些罐头以及腌制品较多地含有防腐剂和色素等,往往不利于身体健康。在饮食结构方面,中国人每天吃的蔬菜要远远多于西方人,而西方人每天吃掉大量的蛋白质食品,反而由于食用纤维素太少而影响肠胃的功能,因此与中国人相比,他们的消化系统患病、患癌的比例要高得多;中国人往往相对地吃粗粮,而西方人常常喜欢面粉等细粮,实际情况是,粗粮的营养物质多于细粮;中国人偏爱使用植物油烹饪菜肴,而西方人则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而且每天还摄入很多的黄油。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可以促进饮食文化不断地实现兼容互补,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新局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客观地存在着饮食文化的交流,并且在全球经济文化的不断整合中,成为了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和融合的载体之一。作为一种文化,它的作用日益得到加强,并且比全球化的其他单一力量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且正悄悄地使全世界发生着改变。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注重研究饮食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能够促进人们相互间加深了解,充分地享受饮食的不同而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从而进一步加强文化间的交流互补和融合,进而进一步增进友谊。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第二篇】

关键词:孔子学院;核心竞争力;跨文化学习能力

截至2009年11月,全球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共计554所,广泛分布在88个国家(地区)。从2004到2009年的五年中,平均每十天都要诞生一个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坊间对孔子学院这种所谓大跃进式的发展模式的担忧是与日俱增的。孔子学院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确实暴露出很多问题,比较典型的如:中外方员工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与冲突不断加深、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匮乏、不同孔子学院在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职能方面不同程度的缺失、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学与科研水平长期停留在较低层次等等。这些不仅仅给孔子学院中外方员工在跨文化情境下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困扰,而且对孔子学院的核心竞争优势与持续发展能力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笔者选取了美国24家孔子学院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结构化问卷、深度访谈、个案研究以及实际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对跨文化情境下孔子学院个人层次、团队层次、组织层次的跨文化学习能力进行研究。

一、孔子学院中跨文化维度等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问卷在设计过程中参考了(1991,2004)开发的跨文化维度调查问卷、跨文化应用能力调查问卷及(2007)开发的跨文化组织学习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中文问卷和英文问卷两种,发给每一位受调查者时,中英文问卷同时发送。受调查者收到中文英文问卷后,可以按照自己熟悉的语言自由选择问卷种类进行填写。

在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及委托的志愿者教师的大力帮助与协调下,笔者通过电子邮件方式给上述24家孔子学院所有教学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发放了181份电子调查问卷,受调查者填写问卷后直接通过电子邮件返还笔者或先提交打印版给笔者委托的志愿者教师,然后由他们帮助整理成电子版,最后再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返还给笔者。

二、孔子学院中跨文化学习能力调研问卷的分析

该次调研中,总共发放问卷181份,最终回收165份。回收的问卷中删除了1份回答严重不完整的问卷,最后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数目为164份。经过计算得出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7901%。荷兰跨文化理论研究的大师Hofstede认为: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在信度方面,认为最低的问卷回收率应该为25%,本研究有效问卷回收率%符合常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计量所需要的有效样本数量的要求。在填写问卷的所有人员中,教学人员占受调查人员总数的%,行政管理人员占%的比例,行政管理兼教学人员占受调查人员总数的3125%。在填写问卷的所有人员中,基层管理人员占1406%的比例,中层管理人员占%,高层管理人员占%的比例。下面将分别对孔子学院中个人层次、团队层次及组织层次的跨文化学习能力及孔子学院如何支持和运用跨文化学习展开分析。

(一)个人层次的跨文化学习能力

第1题,在孔子学院中,人们互帮互学对方的历史文化。该题项中,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美方员工有%的比例,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中方员工有%的比例。很显然,多数的中外方员工认为在孔子学院中,人们互帮互学对方的历史文化是经常有的现象,这对孔子学院中个人层次跨文化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无疑是必要的,非常有意义的。

第2题,孔子学院给员工安排必要的时间来学习跨文化知识。该题项中,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美方员工有%的比例,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中方员工有%的比例。该题项的答案,为什么双方有如此大的不同呢,笔者认为很可能是美方员工在时间的使用效率上大大高于中方员工。美国著名的跨文化交际学理论研究的学者陈晓萍认为,在时间概念上,中国人一般对时间使用上呈现散漫的特点,美国人一般对时间使用则具有集中的特点。

第3题,学院奖励(鼓励)那些进行跨文化学习的教职员工。该题项上,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美方员工有%的比例,选择有时有的中方员工有%的比例。这说明大多数中外方员工认可学院奖励那些进行跨文化学习的教职员工。但是美方员工认为奖励的频率明显地高于中方员工所能感受到的频率。

总之,以上测试题反映出,所调查的孔子学院基本上还是鼓励、支持并重视员工创造跨文化学习机会的能力的提升。毫无疑问,这对员工个人层次的交际能力的不断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受重视程度上,中外方员工认为差异明显。

以下三个题项是为了测量孔子学院中跨文化交际人员的个人层次跨文化沟通能力而设计的。

第4题:在学院各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人们彼此公开、坦诚地交换意见。该题项中,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美方员工有%的比例,选择有时有的中方员工有%的比例。该题项反映出2/3以上中方美方员工都认为上述现象是经常出现的。

第5题:在学院各种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候,通常也会征询别人的意见和想法。该题项中,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美方员工有%的比例,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中方员工有%的比例。这说明上述双方都倾向认为人们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候,通常应该征询别人的意见和想法不应该是偶尔发生的、象征性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乐于倾听的习惯非常重要。交际者所表现出的乐于倾听的语态及体态,这无疑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已经在明白无误的告诉对方自己是虚心的,是非常尊重对方持有的观点、历史文化、价值观念,这对于跨文化交际双方形成良性的互动非常紧要。

第6题:在学院跨文化交际中,人们投入相当的精力与时间来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该题项中,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美方员工有%的比例;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中方员工有%的比例。双方员工在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综上所述,孔子学院中跨文化交际人员的个人层次跨文化沟通能力受到中外方员工的重视,尤其是收到外方员工的高度重视。比如人们变得更加欣赏彼此公开、坦诚地交换意见的方式;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努力花功夫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等等。不过重视的程度及在个人层次跨文化沟通能力上,中方职员明显逊色于外方员工。

(二)团队层次的跨文化学习能力

接下来笔者继续对孔子学院中团队层次上的合作与跨文化学习能力变量进行分析。该变量是通过设计以下三个题项展开测量的。第7题:在学院中,各部门或团队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修改自己的各种跨文化活动目标。该题项上,没有持否定意见的美方员工有8572%的比例;没有持否定意见的的中方员工有889%的比例。所调查的孔子学院中外方员工绝大多数认可在学院中,各部门或团队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修改自己的各种跨文化活动目标。

第8题:在学院中,各部门或团队在收集信息或讨论之后,能够修正其各种跨文化活动设想。该题项上,没有持否定意见的美方员工有99%的比例;没有持否定意见的中方员工有8889%的比例。所调查的孔子学院中外方员工基本上认可各部门或团队在收集信息或讨论之后,能够有自主权修正其各种跨文化活动设想。这方面还是比较宽松的,这种宽松的气氛有利于不断增强团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

第9题:在孔子学院中,各部门或团队认为学院会采纳他们关于跨文化活动的各种建议。从表4该题项上测量结果看,双方员工看法也是接近一致。

综上,中外方员工在以上题项表达的看法,反映出所调查的孔子学院中团队层次合作与跨文化学习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团队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修改自己的各种跨文化活动目标;在收集相关信息或讨论之后,能够修正其各种跨文化活动设想;学院基本会采纳他们跨文化活动的建议;这些直接影响到孔子学院中团队层次合作与跨文化学习能力的强弱。

(三)组织层次的跨文化学习能力

接下来笔者继续对孔子学院在组织层次上的跨文化学习能力进行分析。

首先设计三个题项对孔子学院中组织跨文化学习成果的分享能力进行研究。

第10题:学院建立有测量目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业绩与期望业绩之间差距的系统。该题项中,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美方员工有%的比例,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中方员工有0%的比例。选择有时有的中方员工有%的比例。

第11题:每一位员工都能从学院过去跨文化交际活动的经验及教训中获益。该题项中,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美方员工有%的比例,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中方员工有0%的比例。选择有时有的中方员工有%的比例。

第12题:学院对用在跨文化交际培训上的时间及资源所带来的效果进行评估。该题项中,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美方员工有572%的比例,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中方员工有0%的比例。选择有时有的中方员工有%的比例。

目前的调研数据尚不能说明,中美双方判断存在如此大差异的主要原因。笔者这里可以大胆推断:数据之所以在对比时存在较大差异,很可能是中外方职员面临着不同的跨文化活动业绩考核机制。中方员工在组织中跨文化学习成果的分享方面,获益较少。这是孔子学院在培养员工跨文化学习能力工作方面的遗憾。如果不能很好的改善,必将影响组织的长远发展。

其次,笔者设计了三个题项对孔子学院中组织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能力进行讨论。

第13题:学院鼓励大家从全球角度考虑跨文化问题。该题项中,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美方员工接近%的比例,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中方员工有%的比例。第14题:在各种跨文化活动上,学院致力于与外部社区的协调,以满足共同的需要。该题项中,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美方员工接近98%的比例,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中方员工有67%的比例。第15题:学院鼓励大家从整个组织的角度思考和寻找跨文化问题的答案。该题项中,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美方员工接近86%的比例,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中方员工有67%的比例。以上三组数据表明,中方外方员工对于学院鼓励大家从全球角度考虑跨文化问题、学院在跨文化活动中致力于与外部社区的协调、鼓励大家从整个组织的角度思考和寻找跨文化问题的答案方面的做法持有积极的肯定的评价,这也进一步说明所调查的孔子学院中组织与周围环92境的融合能力是比较强的。

三、结论

(一)孔子学院中跨文化学习能力的综合分析

根据本次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从整体上看,尤其是与笔者在两年前所做的关于北美地区孔子学院中跨文化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结果对比,笔者对本次关于孔子学院中个人、团队及组织层次的跨文化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结果的感受是喜忧参半的。与上次调研结果相比,当前孔子学院中跨文化学习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组织层次上的跨文化学习能力。从组织层次上看,孔子学院中组织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能力、孔子学院中组织为跨文化学习提供引导的能力具有明显的提升,这很大程度上会促进孔子学院整体的跨文化学习能力的增强。同时,孔子学院中组织跨文化学习成果的分享能力依旧呈现很弱的状态,这与之前的调查结果相比几乎没有明显的长进。

孔子学院中团队层次合作与跨文化学习能力表现出很强的状态。北美,尤其是美国几百年来都是非常推崇个性独立、个人平等,特别重视自我表现,即哈佛大学Kluckhohn(1961)教授所[6]说的:美国人从来都是个体主义至上。虽然Triandis(1995)认为中国人是属于具有强烈传统集体主义倾向的中华文化圈,但是目前尚无特别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能够证实:中国人的团队合作与跨文化学习能力很强。换句话说,无论是具有特别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中心、极力突出自我价值的强个体主义倾向的美方员工,还是具有很强集体主义倾向的中方员工,他们在跨文化情境下的美国孔子学院中共事,双方竟然都呈现出很强的团队层次合作与跨文化学习能力。这是笔者观察到的一个很特别的现象。

孔子学院中个人层次上创造跨文化学习机会的能力表现出较强的水平;跨文化交际人员的个人层次跨文化沟通能力经过本次考察后,发现还只是具有一般水平上的表现。以上能力水平的高低值是分别从强较强一般弱的角度进行考察的。

(二)孔子学院中组织跨文化学习成果的分享能力

在孔子学院中组织跨文化学习成果的分享[7]能力方面,调查问卷暴露出中外方员工的反馈存在较大差距的事实。孔子学院中组织跨文化学习成果的分享能力主要包括:学院建立有测量目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业绩与期望业绩之间差距的系统;每一位员工都能从学院过去跨文化交际活动的经验及教训中获益;学院对用在跨文化交际培训上的时间及资源所带来的效果进行评估方面。该类题项中,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美方员工有%的比例,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中方员工有0%的比例。目前的调研数据尚不能说明,中美双方判断存在如此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根据深度访谈记录及调查问卷分析,笔者这里可以大胆地推断:数据之所以在对比时存在较大差异,很可能是中外方职员面临着不同的跨文化活动业绩考核机制。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状况不仅仅是涉及目前是否公平的问题,笔者更关注的是该问题的出现将会对孔子学院中个人、团队及组织层次跨交际能力的重要影响及对学院的未来发展的长远影响。毕竟,对任何组织而言,奖罚不明应该都不会是好的征兆。

此外,从调查问卷看,中方员工在组织中跨文化学习成果的分享方面,感觉获益较少。在计划实施评价反馈计划这一需要循环往[8]复的回路中,应该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先前的深度访谈及结构化调查问卷的分析,笔者推断:在反馈这一环节上并没有充分地吸引中方员工的参与,或者说中方员工在这一环节上没有充分的重视与参与。在跨文化交际活动计划执行过程中应该体现中外方员工的全面反馈信息,并利用这些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计划的调整与平衡。这是孔子学院在培养员工跨文化学习能力工作方面的遗憾,也是孔子学院在组织层次上跨文化学习能力的一个缺失,如果不能很好的改善,必将影响孔子学院的健康发展。

(三)孔子学院中个人层次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学院跨文化交际中,人们投入相当的精力与时间来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该题项中,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美方员工有%的比例;选择经常有及总是这样的中方员工有%的比例。双方员工在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方员工认为孔子学院跨文化交际中花93功夫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是一种经常性的工作。从事社会交际网络方面研究的社会学者一般可能认为,中国人际关系复杂,中国人往往花费相当多的时间琢磨、设计人际关系,以便建立起相互信赖相互帮助的朋友式的人际关系。而相对于中方员工,美方员工反而认为孔子学院跨文化交际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与精力才能建立起互信的合作关系。这里为什么中方员工认为在相对陌生的跨文化情境下反而很少需要花功夫来建立彼此朋友式的信任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习惯于直线条考虑的老外遇到了习惯于采用模糊、委婉、蜿蜒曲折思考方式的中国人,使得美国人也变得复杂认真起来了吗现有的问卷数据尚不能准确解释这一点。不过,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非常值得笔者继续努力深入地思考下去。

总之,跨文化情境下,交际的复杂性大大增加,因此孔子学院的个人、团队及组织层次要具备相应强大的跨文化学习能力;跨文化下活动必须要全盘考虑跨文化情境。孔子学院所处的跨文化情境不但非常复杂,而且体现出动态的特点,该情境会随时变化和改变;该跨文化情境是由各种复杂的文化因素构成的独具特性的组合方式的系统;该跨文化情境会变化及改变,具有与组织系统同步进化的特性。所以我们不能以单一、静态的视角去观察研究跨文化情境下的孔子学院的跨文化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孔子学院总部[N]

[2]戴万稳。跨文化组织学习能力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曾国藩。曾国藩家训[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9.

[4]Hofstede,[M].NewYork:McGrawHil,l1991.

[5]陈晓萍。跨文化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Gudykunst,[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7.

[7]Triandis,[M].Boulder:WestviewPress,1995.

[8]XiaoYing,RuanGuijun,年匹兹堡孔子学院工作总结[N].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第三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交流 冲突和障碍 跨文化训练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近几十年来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因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得以频繁的交往。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在维吾尔人和汉族人在交流过程中,会由于传统文化、民族风俗等差异而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和障碍,因此利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借助对维吾尔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化解交际中的种种矛盾和障碍。本文将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社会交往等三类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列举并分析案例。

一、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

案例1:小李在阿克苏某地区支教时和一位当地男老师结识,经常在一起聊天。一次他们聊起了各自的父母,男老师委婉地说“????? ???????? ?????.”。小李想进一步问问男老师的父亲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他问道:“??????? ????? ???????”。这是这位男老师突然借故离开,并且面露不悦。

案例1分析:维吾尔族一般忌讳说“??????”,而是用“???? ??????”等30多种其它表达方法,“??????”这个词一般形容某个不受欢迎或者地位低下的人的死亡,用这个词来说这位男老师父亲的故去,是极其不敬的,不礼貌的表达方式。

案例2:小张在阿克苏地区支教,有一次和当地老师一起聊天,老师提到一个名叫阿里木小孩子,因为涉水而溺亡,这位老师为这个小男孩惋惜,小张顺便问道:“阿里木生前学习是不是特别好?”这位老师听后闭口不言,看样子不是很高兴。

案例2分析:小张的错误在于,他不该直呼死者的名字。在远古时代,即人们通过不说死者的名字谋求避免死者的灵魂返回到尘世,伤害称呼自己名字的人。现代意义上的这种忌讳(直呼死者名字),其原因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怀念和尊敬,而不是惧怕死人的灵魂干扰自己。人们提及死者的名字时,一般在前面加上“??????”(意为“受到宽恕的”,“受真主关爱的”)。

以上两个案例分析说明,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跨文化交际,既是语言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语言交际中的语用规范和语篇结构非常重要,关乎到不同文化背景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二、非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之非语言交际,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等等。“体态语”便是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中将从这一角度分析以下案例:

案例3:小王支教时,一天到学生家长家做家访,学生的妈妈热情地招待小王,准备了很多甜点,香喷喷的奶茶,小王喝了3、4碗奶茶后,觉得自己吃饱了,喝不下了,所以当学生的妈妈再次给小王添茶时,小王再三拒绝,甚至把碗拿开,不让学生的妈妈倒水,这个时候气氛突然变得很尴尬。

案例3分析:在维吾尔的文化习俗中,不再核查,即用手盖住查完,示意主人不必再斟。如果用其它方式拒绝,会显得很不礼貌,不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小王把碗拿开,这一简单的动作,使得当时的气氛突然变得尴尬不已。

以上案例分析说明,非语言交际手段十分丰富,但是,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与语言结合使用的,起着重复、加强、补充甚至替代或否定的作用,尤其是在体态语方面,它能反映出这个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思维方式,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容,使民族特点更加鲜明。不同民族的体态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也不同,了解对方民族体态语的特点和内涵,能够让交流更加顺畅,也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社会交往交际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人们的社会交往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即是一个社会的习俗。人类社会的各种习俗是千百年中间逐渐形成的,有些习俗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但多数习俗已经无法弄清它是如何形成的。在人们的习俗中贯穿着这一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案例4:小陈在支教时做家访,学生阿里木的家长热情地招待了小陈,一屋人聊得很开心,这时听到了婴儿的哭声,原来是阿里木不满1岁的妹妹哭了,阿里木的妈妈赶快抱起婴儿,哄着不让哭闹,婴儿破涕为笑,小陈一边夸小婴儿乖巧听话,一边试图吻婴儿的脸蛋和小脚,这时阿里木的妈妈抱开了婴儿,并迅速放回婴儿摇篮。

案例4分析:在维吾尔人的育养禁忌中,他们最忌讳的是婴儿遭到“毒眼”、“毒舌”的伤害,所以,婴儿的父母和其他人避讳夸婴儿或者以爱慕的眼光注视婴儿。维吾尔族也忌讳亲吻不会说话的婴儿,尤其忌讳亲吻他们的嘴巴,否则以为婴儿会常流涎水。还有人认为若多亲婴儿的脚掌,婴儿将会习惯跟人。小陈正式因为不知道这些文化习俗,所以会发生交际上的障碍。

四、结语

跨文化理解力代表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认知而向,它强调经由对自己与互动对方文化的理解,而改变对环境的个人感官的过程。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需要我们以跨文化交际的思维看待每个民族,以跨文化交际的敏感看待每个交际障碍和冲突,最终依靠跨文化交际能力解除,消除交际障碍和冲突,达成顺利、和谐的交流交际。

参考文献:

跨文化交际论文【第四篇】

教材在教学题材上分为阅读和视听教材;教学内容上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笔者所在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心为非英语专业本科开展选修课《跨文化商务沟通》四年以来,所使用的两套教材及其他辅助教材给予任课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和案例,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具体到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及沟通能力,特别是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还有所缺乏。跨文化交际之父E.T.Hall提出,语言是文化地图。语言本身的词汇使用和篇章结构代表该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交流方式,语言学习最终目的是沟通交流。但是在实际交流情景中,往往非语言如肢体语言、语气及空间和时间等占据整个交际的90%,另外思维模式也影响了不同文化对于同一问题所采取迥异的方法,因此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成为本次研究的课题。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其间交际个体通过对新的、不熟悉的或变化了的文化环境的重新定位,与这些环境建立或重新建立起相对稳定、互利和功能健全的关系”。

二、课程设计

跨文化英语教学分为五个层次:跨文化的词汇教学(文化意义对比),跨文化社会语言学(文化价值定位),跨文化语篇(内容分析———写作方法,词汇分布),跨文化的正负语用迁移和批判性评价(语言标准———唯英语论和跨文化标准)。前三个层次重点在于语言输入,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意识,后两个层次为语用输出,提高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和灵巧性。针对前三个层次,教学内容必须体现跨文化交际的特殊性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不仅是国家间的交流,也包括本土各民族、地区和性别的不同文化交流。案例收集包括外交、新闻、广告、旅行、商务和教育,在实际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分析文化冲突的表象及其原因是案例教学的重点。案例教学的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2)客观真实性;(3)较强的综合性;(4)深刻的启发性;(5)突出实践性;(6)学生主体性;(7)过程动态性;(8)结果多元化。学习者通过经典案例分析,掌握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了解外国文化的价值观,正确评价中外文化差异,从而能运用所学的语言与文化知识来灵活应付、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各种情况。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检测

为检验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提高实际交际能力为目标,课后作业设计除了传统形式的写作、翻译、大量阅读相关和课后练习,还有音频、视频和文化报告等形式。其中文化报告包括新闻评论(要求要从文化视角来评论),视频为文化习俗介绍(介绍一种当地的文化现象给外国人,或者对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和采访在中国生活学习的年轻人(主题是外国人在中国所感受到的文化差异)、音频为采访外教录音(是关于文化主题,采访不限题材)。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如何与其他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需要设计针对性强的活动和课程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和发现。以学生自选中国文化主题拍摄视频为例,其内容具体要求如下:(1)虽然目前国内外文化贸易交流活动频繁,但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外国人对中国非常不了解,结合所学的相关跨文化理论,根据某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拍摄制作5至10分钟的短片视频,生动介绍该文化现象,如某礼仪具体每一个步骤;(2)各个小组负责的主题不能相同,如春节、婚礼、茶道、酒文化、新居入伙等,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背景和兴趣来选题;(3)视频的形式由小组成员创意发挥,模拟某个文化现象,或现场拍摄,注意声音、图像和字幕的配合,非自创内容不能超过该视频的5%。学生的视频作品得到外教们的一致认可,他们反映,的确从这些视频上学到了某个特定中国文化,尤其是在具体的步骤上。学生们用英语把本族文化推销出去,是非常成功的一次跨文化交际。但是在采访活动中,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如何设计采访问题,寻求对象和解决拍摄中图像、声音的问题都给学生造成困扰,文化敏感度、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决定了该活动的成功与否。

四、结语

跨文化教育的方法包括添加法,融合法,互动法,主题实践法和体验法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使用的能力为主,通过设置针对性强的学期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增加相互学习、合作的机会,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原理,增强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拓宽外语习得环境的同时,提高学生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习者具备两种文化意识,能够互补和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并将这种意识有效的运用在实践当中,开拓文化视野,拓展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及个人素质。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1)如何提供机会让学习者克服语言和心理障碍进行跨文化交流,使学生了解克服文化障碍目前使用的方法;(2)给予学生机会,使其能够就他所感兴趣的文化作调查、分析和报告。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1233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