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学术论文【汇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66563

【导言】此例“学术论文【汇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论文毕业论文【第一篇】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步骤包括:写前准备、编写提纲、论文初稿、论文定稿,在这四个基本步骤中,最重要的“写前准备”这一步,主要包括选择课题、开题报告、搜集资料。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前两项,但最后一步很多学生感到束手无策。学生必须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的研究材料才能写出好的论文。笔者通过对厦门理工学院商学院2013届360位毕业班学生的一次电子问卷调查表明(如下表所示):本科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大多会遇到种种困难,如自身信息素养不高,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资料收集不全;就业压力较大,忙于考研或求职,写作时间较少等等,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和院系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因此,高校管理部门应充分调动校内相关部门积极性,为毕业生的论文撰写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二、图书馆员与院系教师毕业论文指导服务比较分析

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高校的相关部门及人员需要各司其职,以负责任的态度对论文写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进行指导和服务。除教务管理部门负责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外,涉及到的其他部门和人员,最主要的就是图书馆馆员和各院系的指导老师了。鉴于此,有必要对二者在毕业论文指导(服务)中的作用做个比较分析。

1.文献资料搜集方面

图书馆员可以直接提供毕业生所需的文献资源及相关的检索方法和技巧。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资源宝库和信息中心,其丰富的馆藏为毕业生直接获取文献资料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但也正因为馆藏丰富、载体多样、校园网络特殊性等原因,本科生在查找、利用文献资源方面仍存在较大障碍,需要图书馆员以良好的服务来提供帮助,包括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保障、读者疑问的回复与解答、读者的培训与指导等等。同时依托图书馆专业化共享网络,进一步实现高校文献资源的共知、共享。院系教师在指导论文过程中,也会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包括文献资料搜集方面的问题,但大多也是引导到图书馆(或数据库)查找资料。因此,这方面图书馆员所起的作用将更大、更专业,具体地帮助毕业生读者。

2.毕业论文撰写方面

教务处制定工作进程和总体规范,院系教师提供全程指导。指导老师可根据专业特点对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做个别调整,对论文的主题、内容和质量可做较好的掌控,主要工作包括拟定课题、下达“任务书”、督促开题报告、指导文献综述、检查工作进度、审阅论文定稿等等。这方面,院系指导老师的作用是权威的、专业的。图书馆也可以邀请校内外优秀的指导老师,通过举办讲座的方式,向毕业生读者传授毕业论文撰写的技巧。综上所述,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需要院系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图书馆馆员的帮助:院系老师侧重于通过专业指导全程参与论文写作;图书馆员侧重于通过综合性的服务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论文,二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图书馆参与毕业论文指导服务十分必要。

三、图书馆毕业论文指导服务的具体策略

高校图书馆在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方面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主动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笔者结合个人在厦门理工学院图书馆的工作经历和工作设想,提出5条图书馆服务于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举措。

1.开设公共选修课,提高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能力

针对大学低年级学生,开设公共选修课,逐步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为本科生日后参与科研活动、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素养是个人正确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来解答问题的一种技术能力,即当个人在面对某项任务时,有清晰的信息意识,能够判断出何时需要何种信息,借助文献、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检索途径有效地获取所需的正确信息,并充分运用信息高效完成指定的任务[3]。公共选修课可选择开设如《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素养与实践》之类的课程,尽量每学期开设,10人以上开班,提高学生的参与面。选修课在“授人以渔”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提升广大读者的信息检索技能和信息素养水平。必要的时候,可以参考某些高校的做法,积极向学校相关领导及教务部门推介,把此类课程设为必修课,通过系统、正规的教学过程,全面普及信息检索及信息素养教育。

2.举办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指导

针对大学高年级学生,可以举办由图书馆老师主讲的有关毕业论文文献搜集方面的讲座,有针对性地介绍馆藏资源的获取方法:介绍具有多面检索功能及自动文献传递功能的读秀学术搜索平台,介绍校园网外通过“校外入口”方便获取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方法,介绍利用Google、Scirus等搜索引擎搜索网上免费的学术资源的方法等等;也可以与相关院系合作,邀请校内优秀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发挥指导老师的专业特长,主讲有关如何写好毕业论文的讲座,以专业教师的角度为学生详细讲授毕业论文从选题、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撰写、答辩等方面知识。

3.建设优秀毕业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毕业生撰写

论文提供直接参照学位论文可作为高校图书馆重要的特色馆藏,目前大部分高校均以收录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建设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为工作重点。而我校属于新建本科院校,目前尚没有硕士、博士毕业生,本科生毕业论文自然成为了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必然选择。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综合利用本校资源,通过自身创造性的劳动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其有效开发与利用对于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教务部门一般会将各院系优秀毕业论文电子版整理归档,并制作《优秀毕业论文选集》,图书馆要安排专人做好对口联系,及时向教务部门索取电子版和纸质版优秀毕业论文,并将电子版上传、审编、,做好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将纸质版分类编目并上架,方便毕业生借阅。

4.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及时解答毕业生的各种问题

因部分毕业生对于各自专业的各种信息资源载体、图书馆馆藏不甚了解,加之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紧,故短时间内难以快速找到所需文献资料。图书馆应积极创造条件,设置实时咨询系统或留言板,及时解答毕业生读者的问题,包括诸如课题分析、书刊资料查找途径、论文撰写格式等等。有关参考咨询系统的设置,CALIS三期共享版应用系统中的参考咨询系统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它可以迅速搭建图书馆网络咨询服务平台,支持24/7咨询服务模式,可在线实时咨询,即时解答读者提问,还可进行白板交互、同步浏览、页面推送;可表单咨询(留言),答案自动发送到读者邮箱,同时可收入知识库随时查询。该系统可极大地方便图书馆与毕业生读者的有效互动与交流。有关咨询馆员的配置,应尽快配置具有学科知识背景的学科馆员。以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及其对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的了解,为毕业生提供文献查找与利用方面的指导、帮助。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专业发展突飞猛进,但在引进大量专业教师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引进,图书馆要么缺编,要么承担起安置引进人才家属的责任,客观上制约了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因此,当学科馆员、专业人才尚无法配套到位的时候,原有咨询馆员要加强业务培训,主动了解各学科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改进知识结构,更好地指导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此外,还可将一些本校制定的相关毕业论文规范如《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挂到图书馆网页上,供毕业生读者参考学习。

5.积极拓展文献资源获取途径,最大程度满足毕业生需求

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发展迅速,新专业的设置要求图书馆尽快跟进,及时甚至提前购置符合新专业需求的相关书籍或数据库,做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但因缺乏较长时间积累,馆藏文献资源仍然很难满足全体毕业生尤其是新专业毕业生的文献需求,这就要求图书馆加强与国内各高校的交流,积极参加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最大程度地保障毕业生文献信息需求。这方面目前比较有效的途径有:一是加入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三期共享版馆际互借系统,通过积极地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毕业生读者使用该项服务。因本科生总体上对学术资源的需求程度不如研究生,本馆馆藏资源对本科生的满足程度相对较高,因此产生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需求相对较少,图书馆可向学校相关部门争取,以购书经费全额补贴的方式,免费向毕业生读者提供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二是购买读秀、百链等商业性数据库,与上述第一种途径互为补充。北京超星集团开发的读秀数据库,提供了240万册中文图书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而百链云图书馆则提供了除中文图书外的其他文献资源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毕业生在时间有限或身处校外的情况下,仍可通过网络(校外可使用“校外入口”)方便地查询、下载所需文献;对于本馆未直接购买(收藏)的文献,读秀、百链可通过其强大的文献传递功能,自动以邮件的方式为毕业生传递所需文献。上述两种途径,通过公益性与商业性系统的有效互补,为毕业生搜集资料,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强大的资源保障,几乎可以完全满足毕业生的文献需求,提升资源总量不够丰富的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服务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种方式在我校图书馆均已部署完成,可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综上所述,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应当充分认识到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也应充分认识到自身所具备的资源与服务方面的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毕业生论文写作提供服务。图书馆还应与校内各院系、教务管理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为提高毕业论文写作水平,提升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贡献力量。

学术论文范文【第二篇】

1.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与艺术———合作巅峰

经过了漫长的中世纪,欧洲于13世纪末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在人文主义和科学思想的双重影响下蓬勃发展。为达到真实反映现实的目的,画家们面临着一个急待解决的数学问题———如何把三维的现实世界描绘在二维画布上?1435年,意大利画家、建筑学家、数学家、文学家阿尔伯蒂出版了《绘画论》一书,对基于透视几何学的焦点透视画法进行了科学的系统化。他认为大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数学是认识自然的钥匙,艺术的美就是和自然相符合。意大利画家、科学家达•芬奇用艺术家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用科学家的精神去探索自然,深邃的哲理和严密的逻辑使他在艺术和科学上都达到了顶峰。达•芬奇在线透视与色透视的基础上,创立了透视学的第三个分支———空气透视;同时他还创作了许多精美绝伦的透视学作品,其中最优秀的当属《最后的晚餐》。透视几何学的诞生和应用,使得数学和艺术的融合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高度。波兰数学家、天文学家、法学家、医生、牧师哥白尼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在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日心说”,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近100年后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以《星际使者》《关于太阳黑子的书信》等著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奠定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哥白尼和伽利略两人的研究成果逐渐瓦解了传统上神学、科学、哲学之间的统一关系,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2.近代思想启蒙运动中的数学和艺术———渐行渐远

发端于17世纪中叶的思想启蒙运动揭开了欧洲近代史的序幕,启蒙思想家们力求探索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永恒法则。1665年,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牛顿,德国数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哲学家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地创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微积分学”,彻底改变了数学概念绝大多数来源于直观的经验模型的面貌,开始更多地依赖于思维的构造。微积分学随即成为现代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和地理学等众多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方法,而且还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语言、政治、艺术设计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微积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点集拓扑学与泛函分析等各个现代数学分支日趋逻辑化和抽象化,也远远走在了所有现代数学应用领域的前列。1750年德国美学家、哲学家鲍姆嘉通出版了一本学术专著《美学》,宣告了美学已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他将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科学”,认为“科学研究的初衷是追求真,而艺术研究的目的是创造美”。与之同时代的德国哲学家、思想家黑格尔在其1817年出版的《哲学全书》中宣称,“艺术的内容就是人们内心的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至此,人们对于数学和艺术更多的是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异: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主要遵循逻辑思维的原则,达到了理性认识的巅峰;而艺术作为人文精神的代表,主要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达到了感性体验的极致。在鲍姆嘉通和黑格尔的指引下,艺术与现代数学都孤单地迈上了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

3.近现代社会中数学与艺术的重新融合之路

进入20世纪,人类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1945年美籍奥地利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发表了《关于一般系统论》的论文,从此人们开始以整体性的观点来分析系统、要素和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联系和变化规律,科学与艺术的基本原理、工作对象、研究方法等各个方面都重新开始互相渗透和融合。就像英国学者马丁•约翰逊在《艺术与科学思维》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科学家与艺术家,他们虽然岗位不同,但在各自工作中所追求的目标是相通的,他们实际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比他们实际所承认的有着更多的相同之处”。根据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的不同,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艺术史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西班牙画家、雕塑家、剧作家、诗人毕加索的名作《亚威农少女》,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兴起。立体派比较关注如何运用几何原理和数学概念来革新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生活在迅猛变化的工业社会里的人们内心的期待、躁动、彷徨与失落。而抽象派则尝试打破绘画必须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主张以抽象的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来构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美感。抽象派的先驱、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代表作品《灰色的树》,通过直线与直角的“纯粹造型”达到了人神统一的“绝对境界”。说到20世纪的艺术界,必须提及荷兰的埃舍尔,他是如此的特立独行,甚至至今都无法将他归属任何一个流派。埃舍尔一生钟情于镶嵌艺术的研究与创作,他从圆、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出发,连续多次地利用欧氏几何里的反射、平移、伸缩、旋转这四种基本变换,使得基本几何图形扭曲变形为虫、鱼、鸟、兽、人物、花朵、魔鬼与天使等镶嵌图案。后来,埃舍尔从读到的非欧几何、拓扑、分形几何等数学思想中再次获得了巨大灵感,使镶嵌艺术达到了鼎盛状态。在埃舍尔创作的那些充满现代数学气息的镶嵌艺术作品中,例如《红蚁》《瀑布》《鱼和鳞》《观景楼》,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神秘莫测的神话世界。如果说,非欧几何直接造就了埃舍尔辉煌的镶嵌艺术,那么分形艺术则充分展示了后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为了表现变幻的云朵、蜿蜒的河流、神秘的星系和粗糙的断面等自然形态,1975年数学家、计算机专家芒德勃罗出版的《分形:形状、机遇和维数》一书,宣告了分形几何的诞生。在审美情趣与科学内涵完美融合的分形图形中,厚重的思想随着时间消逝,流动的秩序在平面上涌动,主体裂成碎片丧失了中心地位,艺术通过计算机复制走向大众化。虽然分形图形具有复杂的结构,但总是可以利用简单函数无限迭代而成。这个特征使得分形广泛应用于各个艺术领域,尤其是装饰设计方面,如早期的贺卡、壁画、明信片、书籍封面,以及现在的电信卡、购物卡、文化衫、广告画面等。北京服装学院高绪珊教授率领的团队将分形理论应用于纤维制造流程,创造了多维高仿真长丝SFY,使人造纤维呈现出“龙缠柱”般的天然纤维风格。

二、教育工作者的深度反思———和谐发展

我们已经截取了西方艺术发展史上四个重要的阶段作为载体,简要地阐述了数学和艺术之间关系的来龙去脉。了解这一点,对于教育工作者有什么实际意义?美籍华裔核物理学家吴健雄曾经指出:“为了避免出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危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是消除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隔阂,而为加强这两方面的交流和联系,没有比大学更合适的场所了。”近20年来,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反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工厂”拥有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可是为什么国内大多数行业仍旧处于世界产业链的底端?答案是明显的,我国目前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大师级别的科学家和艺术家,既不能开发尖端的突破性的核心技术,也不能设计前卫的独创性的艺术模式。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呢?现行教育体制或许应当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我国的教育注重知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姑且不论,还在高中阶段就过早地文理分科,大学阶段专业划分过细,理工科学生不用学习如何欣赏艺术,而艺术类学生也不会主动关注数学。久而久之,在知识结构、认知行为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产生明显的断裂是必然的。值得欣慰的是,2014年教育部已经宣布了高中不分文理班的政策,这是朝着“理性回归”迈出的第一步。可以期待,未来大学的一二年级将不再划专业,而进行“通识教育”。如此一来,方有可能造就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和谐发展的人才。数学和艺术的融合,从哲学上讲,源于它们共同的追求———普遍性和永恒性,以及在数学研究和艺术创作过程中共同的付出———智慧和情感。“数学求真,艺术求美”,因为只有真和美才是普遍的和永恒的。古希腊人认为“美是真理的光辉”,美和真实际上是统一的。数学和艺术的融合其实就是“艺术的数学化”和“数学的艺术化”。对于艺术的数学化,大家其实并不陌生。且不说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分形艺术”,美国商业电影《阿凡达》开启了一个广泛意义上的“计算机艺术”的新时代。从键盘输入设计巧妙的数学算法,线条、色彩、形态、结构等艺术元素连续地变换与组合,具有梦幻效果的艺术作品就神奇地显示在屏幕上了。相信这会对现代艺术的创作风格、传播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数学的艺术化,可以像北京科教频道的纪录片《宇宙大探索》那样,用艺术化的浪漫方式来阐述深奥的宇宙演化理论。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尽量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深刻的数学思想进行艺术化的处理,让课堂始终充满着幽默风趣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共鸣感。一方面拿一些经典艺术素材来表述,发挥艺术作品形象直观的优势,加强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在讲授极限理论时,不妨利用俄罗斯套娃来演示无穷数列的变化趋势,然后借用宋代叶绍翁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来解释无穷与无界的区别。比如在讲授透视几何时,可以播放一段我国的传统艺术皮影戏来引起学生对于透视原理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再比如讲到傅里叶级数时,先通过计算机播放一段舒缓的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让学生观察MediaPlayer上显示的声波的简谐振动,然后让学生课后查阅毕达哥拉斯用数学方法研究音程和音律之间关系后建立的音乐理论。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高等数学本身蕴涵的五大审美因素———简洁之美、对称之美、统一之美、奇异之美和运动之美。数学之美是一种通过赏心悦目的数学结构呈现的人类思维方式,是一种超越视听感觉的“抽象美”。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定理的过程中,发现与领略数学之美;在解答或证明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追求与创造数学之美,进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

三、结语

论文论文【第三篇】

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中,有一条“合体”的要求,就是指作文既要合文体,又要合语体。可是,对贯彻这一要求,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却是重文体而轻语体,甚至有的老师对语体还有些陌生。因此,有作文指导中,对文体总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但是对语体则大都忽略,极少提及。这样,在学生作文中,我们就常会发现一些虽合文体,但不合语体的文章。

如:一学生在记叙文《变迁》中这样写:……阿婆笑着对我说:“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家的生活日益美满。我虽年高体弱,不再从事田间劳动了,然而干些家务还精神抖擞的。”

这几句话中的“日益美满”、“年高体弱”、“从事田间劳动”、“虽……然而”、“精神抖擞”等词语,用得不妥,不合乎老阿婆的身份口吻,这里将谈话的口语体,误用正规的书面语体。

再看学生以《道路》为题写的议论文其中一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我国几十年来的革命和建设得出的真理。现在,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无限生机。

从文体看,我们没有理由说它不是议论文,但从语言材料看,满篇政治术语,像报刊上的大社论,不合作文语体。

从以上两个例子看,证明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中,对“合体”的理解还存在问题。为克服这一弊端,我们必须重视作文的语体教学。

“语体”,简言之,就是语言运用的风格。作文语体是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话语风格,它的形式取决于语境。平时我们在工作、学生、生活中用笔“说话”时,总会考虑对象是谁,目的是什么,从而选用与之相适应的词语、句式、语气,修辞手法等等。而不会不管什么情境,都用一个腔调说话,这种在具体的语言活动中,由于场合、条件、交际对象、目的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语言材料,采取不同的语言组织方式,就形成了不同的作文语体。从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原则出发,我们把社会上常用的书面表述语言,根据自身特色,暂且将它划分为三种作文语体,口语体,正语体和雅语休。

这三种语体的特点是:口语体多用日常语言(包括方言,俗语、工语),句子可能不合语法规范,但灵活自由,亲切易懂,正语体使用普通话规范语言,还有专门用语、术语,表达规范,严谨,给人以严肃感。雅语体多用古今中外形象性。情感性词语、富于文采和感染力,遣词造句常常突破语言规范。

下面举例说明:如果我们以《路在脚下》为题,表达对挫折的看法:口语体:地上的路多着呢,哪一条不是坑坑洼洼的?人一辈子也难老是顺当啊,摔倒了爬起来就是了。

正语体:社会生活充满了矛盾,因而我们在工作、学习中遇到困难也是必然的。只有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才能有所进步。

雅语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人生道路上布满荆棘,我们也要披荆崭棘追求真理。

表达同一个意思,但各具不同的语体特点,这些语体又适合于不同的文体,中学阶段主要训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种实用文体和散文这种审美文体,在进行作文语体教学中,必须搞清文体与语体的关系。一般来说,文体如语体并不完全是一一对应关系,但以一种语体为主。

如:记叙文--口语体为主,略带雅语体。

说明文--正语体。

议论文--正语体为主,略带雅语体。

应用文--正语体。

散文--雅语体为主,略带口语体。

学术论文【第四篇】

1研究背景概述

冲击地压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动力灾害之一,源于安全、高效生产的工程需要,冲击地压问题在最近30年被大量研究[12-13]。恰恰是源于实际工程需要的特质,使得冲击地压矿井成为研究人员不能忽视的重点,冲击地压矿井数量也成为研判灾害发展程度、分析矿井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指标。从深层次看,数量背后是与具体矿井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通过矿压现象研究科学本质的重要一环。矿井数量属于定量化指标,具有极佳的区分度,因此可用于辨别错误信息。笔者2014—2015年对关于冲击地压的中文文献展开调研,从而形成了对中国冲击地压矿井空间分布、矿井数量的全新认识[14]。正因为有亲身研究经历,笔者对这一数字较为敏感。在笔者博士论文2016年下半年上线中国知网后,笔者发现后续的若干篇相关学术论文在这一数字上存在不同类型的错误,以至于欲探寻一下这些错误信息产生的原因。基于笔者已有研究经验,本文中认为正确的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具有以下特征:(1)能够较为明确地列举出相应的矿井名称或详细引证资源的,如文献[13-15]的研究;(2)具有行业权威性,如文献[16]的作者为冲击地压领域的专家群,文献[16]的数字结果与文献[13]相一致,而文献[13-15]的引证数据来自相关行政部门或相关行政部门人员的统计报告。此外,文献[13-15]的数据在时间维度上具有渐进增加的特点,符合近年来我国冲击地压矿井数量逐渐增长的事实。因此,将文献[13-16]的数据定义为正确信息,按发表时间先后顺序,正确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分别为142座(潘俊锋等,2013年)、142座(姜耀东等,2014年,数据截至2011年底)、157座(杜学领,2016年,数据截至2015年底)、177座(齐庆新等,2019年,数据截至2017年)。对于不满足以上条件的,本文认为是错误信息。应该指出,本文所述的正确和错误具有时空相对性,而不是绝对的。冲击地压矿井数量作为可量化对比的着眼点,能够从数量和引证关系维度对这种相对错误进行评价。由于为量化指标,错误信息的确定同样需要审慎、精准操作,而不能采取文本提取的办法。考虑到文献发表具有一定滞后性,本文以中国知网2017—2019年收录期刊文献中主题为“冲击地压”的中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为基础,分别获得2017—2019年初始论文157篇(剔除2篇期刊刊登的博士论文摘要)、112篇(剔除消息等非学术论文、重复文献后)、117篇,并进一步对这386篇论文进行人工筛选。2017—2019年发表的论文中,包含冲击地压矿井数量论述的学术论文分别为12篇(含正确信息1篇)、10篇、10篇(含正确信息1篇),占当年论文的比重分别为7.64%、8.93%、8.55%,该数量和比例整体较为稳定,一方面说明行业内对此的关注度是较为稳定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本文筛选的数据能够用来做典型案例分析。在这32篇学术论文中:符合正确信息、合理引用正确信息的有7项、占比为21.875%;因引用他人信息而造成错误信息二次传播的有5项、占比为15.625%;剩余20篇、占比高达62.5%的学术论文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信息。由此可见,错误信息不仅占比较高,而且还容易造成信息二次传播过程以讹传讹,短短3年内因二次传播而造成的错误信息比重就达到15.625%。研究错误信息的类型并探寻解决之法,对于传递相对正确的学术信息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了便于后续重点分析,本文将包含错误信息的20篇学术论文按照收稿时间顺序编号,见表1[17-36]。

2错误信息传播的案例分析

2.1错误信息的传播时序及错误类型。如图1所示为相关错误信息的传播时序路径。由表1和图1可知,若以本文的正确信息为参照标准,则调研的20篇学术论文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信息,这些错误信息可分为以下几类:(1)可能正确的错误信息。如编号2、7的论文,尽管作者在论文中并没有给出冲击地压矿井的详情,但作者指出其信息渠道来源于课题组调研或不完全统计,而所列举的数量符合我国冲击地压的发展趋势,有可能这些信息是正确的。但因为作者并没有给出详情和直接的引用文献,使其数据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且读者无法依据作者的信息进行事实性判断,故而这些信息依然属于可能正确的错误信息,而不应该被认定为正确信息。(2)引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信息。如编号3、4、9、14、16、17、19的论文,尽管作者为所列举数据提供了参考文献,但作者的信息与参考文献原文存在较大出入。造成这一类错误的原因可能有:①稿件编辑时输入不慎造成的,如原文的信息为“142”,但编号3的论文却错误地引用为“143”,这有可能是数字输入不慎造成的;②理解性错误,如原文的信息为“142”“147”,但编号16的论文却认为“近200座”,这种数据显然是夸大的,类似的编号12的论文作者认为“近年来,冲击地压灾害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也是缺乏依据甚至是夸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作者对数据或信息的理解有误;③经验式错误,编号4、9、14、17、19的论文能够引用相关文献,并言之凿凿地列举冲击地压矿井数量,但回溯其引用的文献,却发现其列举的数据与参考文献存在显著差异,这种数字间的差距极有可能与作者的一些经验有关,如曾经阅读过类似的论文,或近年来参与过相关的学术活动,造成作者在意识层面对这一信息已经形成经验,当撰文时,又未加详细考证,甚至参考文献的引用具有随意性,以至于出现这种先入为主的经验式错误。此外,其中7篇论文(不含数字为“143”的论文)、占32篇论文的比重为21.875%,尽管作者引用了参考文献,但参考文献与正文却无法构成严谨的一一对应关系,以至于参考文献形同虚设。(3)无参考文献式错误。无参考文献的论文数量高达12篇,达到所有错误信息文献总数的60%,充分说明因未参考必要的文献,使得学术论文中存在可能的错误,甚至一些数字的列举有信口开河之感,也大大降低了学术论文的可信度。潜在的,由于这些文献没有相应的参考文献,有可能造成其研究内容被进一步传播而出现二次错误。前述的因引用他人信息而造成错误信息二次传播的有5项,其中就有4项直接引用了这20篇学术论文中的某几项,无参考文献的二次传播在32篇论文中高达12.5%,不仅说明密切相关的研究没有被重视,还说明若无相关参考文献的学术论文中存在错误,错误被二次传播的风险不容小觑,以至于多次传播之后,有可能正确信息会被掩埋在错误信息之中。此外,由图1还可以看出,对于本文所述的正确信息的文献,20篇包含错误信息的学术论文中仅有4篇能够对这些相对正确的文献进行引用,但从引用时间而言,绝大部分投稿在2016年12月以后、发表于2017年之后的论文仍在引用2013、2014年的文献,而并没有对最新的研究成果给予充分重视,这也可能是造成出现错误信息的一个原因,即有可能作者认为出现错误信息的内容与其研究主体并不密切相关,以至于并没有参考相应的密切相关文献。下文将结合文献的特征量,进一步分析产生错误信息的原因。2.2错误信息传播原因的文献特征量统计分析。以表1中的20篇学术论文为基础,对其文献特征量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2.2.1期刊档次对错误信息的影响。对于出现错误信息的原因,一种猜测是期刊档次是否潜在影响错误信息的数量。本文分析的论文均为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为了进一步区分期刊档次,结合工科行业特色和近期科技部鼓励发表“三类高质量论文”的要求[37],本文从两个维度来分析:①EI收录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其中中文核心期刊不包括被EI收录的中文核心期刊,假设EI收录期刊的档次高于普通中文核心期刊;②卓越期刊和普通期刊,其中卓越期刊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的期刊[38],普通期刊为非入选期刊,假设卓越期刊优于普通期刊。表1期刊档次中的“EI”“核心”为维度①的统计简称,“卓越”“普通”为维度②的统计简称。由表1可知,两种假设之下,错误信息出现在不同档次期刊的数量和比例是基本相同的,说明在本文的研究条件下,不同期刊档次对错误信息的产生并无显著性差异。换言之,尽管有些期刊是EI收录期刊或卓越期刊,但这类期刊中出现错误信息的概率并不明显少于其他期刊。对于编辑和审稿人而言,也并没有因为期刊档次的差异而显著降低这类错误信息。由此而论,期刊本身和审稿人在把控错误信息方面,仍有较大的改进余地。2.2.2作者因素对错误信息的影响。第二种猜想是:是否因作者因素而导致出现错误数量不同,主要考察作者层次、作者数量等。调研发现,20篇学术论文中,有3篇发表在《煤矿开采》、1篇发表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论文因原文中并无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区分、且在原文中未提供有效联系方式,因而无法辨识这4篇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归属问题;剩余16篇论文中,有5篇论文明显区分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师生互换、校企互换第一或通讯作者的情况均存在,其余11篇论文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保持一致。从第一作者层次而言,博士研究生、博士、副教授、教授的人数分别为3人、5人、6人(含2名高级工程师、1名煤矿总工程师)、6人(含研究员、教授级高工各1人),可以看出博士及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占比高达85%,说明第一作者身份的层次差异并没有显著消除错误信息,反而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即便第一作者具有较高层次,其依然具有一定犯错几率。从通讯作者层次而言,考察16名可明确为通讯作者的情况,博士研究生、博士、副教授、教授人数分别为4人、4人、4人(含煤矿总工程师1人)、4人,可以看出博士及副高级职称以上人群依然占主体,从通讯作者角度辅证了错误信息的产生并不区分学历和层次。从期刊编辑的角度而言,对待所有作者应一视同仁,刻意的抬高副教授、教授、行业大牛,反而有可能会使得一些错误信息被忽视。进一步考察20篇论文的作者人数情况,统计情况详见表1。由表1可知,20篇学术论文中,1篇论文最少作者人数为2人,最多达10人,平均作者人数为5.2人,有85%的单篇论文作者数量不低于4人,一方面,这说明本领域科学研究中的学术合作已经较为广泛;另一方面,也说明极有可能并非所有作者都对论文的内容进行了实质性把关。这一点也可以从编辑实践中得知,一些期刊论文在整个投稿-出版周期内,一般主要和通讯作者联系,至于通讯作者是否如实的把论文分享给其他作者也是未知之数。若作者团队能就1篇论文进行集体讨论,很有可能会提升学术论文的质量。从本文的调研而言,以平均作者人数5.2人、高达85%的论文作者人数不低于4人而论,若进行文献对比,可以发现一些论文中的同一作者在数据上也未保持完全一致,说明并非所有作者都对论文内容进行了审查。要改进这一状况,应从期刊编审流程角度加强管理,从而实现期刊编辑与所有作者的良性互动,并通过完善期刊管理,来提升学术论文的质量,并潜在地提升期刊品质。为进一步对比作者数量的影响,选取《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煤矿安全》作为观察对象,三者分别为行业顶级期刊、行业高影响力中文核心期刊、行业一般中文核心期刊,均选取2018年第1期,观察其作者数量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可知,当期三份期刊发表学术论文量分别为35篇、36篇、63篇,平均作者人数分别为4.68人、3.94人、3.11人,可以看出,随着期刊档次的提升,论文作者数有增多趋势,但即便对于一般的中文核心期刊,其平均作者人数仍达到3.11人,说明多位作者合作的情况是较为普遍的,此时就存在挂名或共同作者审查不严的风险。三份期刊当期作者数量单篇学术论文作者超过7人的情况均属于少数,作者不超过2人的情况也相对属于少数,3~6人的作者群属于较为普遍的情况。相对而言,高影响力的期刊存在着更大人群范围的合作,而影响力相对较低的期刊则更好地展现出了独立研究的特质。表1所有论文的平均作者人数为5.2人,这一数字要高于三份期刊的平均作者人数3.11人,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对于本文所研究的错误信息,尽管这些论文的作者人数要高于行业一般情况,但这些错误依然没有被避免,说明在当前的调研情况下,作者越多,并没有显著降低错误信息。这与事实期待是相矛盾的,如果每个作者都能检视一遍论文,作者数量越多,出现错误信息的概率越低,但本文的调研却未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未来有必要从作者层面进一步完善所有作者的知情权和学术自我审查义务。2.2.3研究群体对错误信息的影响。是否因为领域较小,使得这些错误较大概率地出自同一个研究团队?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对上述20篇学术论文的第一单位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20篇学术论文共有13家第一单位,因此从第一单位而言聚集性并不明显,但可以注意到的是聚集于大学的数量要明显高于企业,这并不代表大学的犯错概率要高于企业,而是因为大学是的主力机构,出现错误数量就要相对高于企业。进一步对20篇论文的所有单位进行统计。其中,同一作者挂名同一单位的多个二级单位的,以一个单位计算;同一作者挂名不同单位的,以不同单位计算;有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以母公司计算;煤科集团的分公司因分布在全国各地,每家单位单独计算。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所有单位合计26家,单位计数总和为48家。与前述统计结果进行联合分析,以第一单位而论,最显著的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紧随其后的是山东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但以全部单位评价时,则北京科技大学位列榜首,紧随其后的为华北科技学院、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总体而言,错误信息聚集在某一研究群体的现象并不明显,说明错误信息并不是某一群体的集中产出,而是不同研究团队的随机产出,这种随机性也驳斥了针对某一研究群体的阴谋论,说明在不同的学术团体中,都有一定概率的错误信息;但从个体而言,可以看出个体存在重复致错的可能,如表1中,有2位作者类似的错误信息分别出现2次,对于样本容量仅为20篇学术论文而言,其错误就占到4篇;从相关性而言,一些作者出现在不同论文的不同作者位次,也有可能对错误信息的产生有一定影响。此外,由于无法详细分析不同作者之间的师承关系、科研团队合作情况,对于这些错误信息是否受师承关系、团队合作等因素影响,无法一一核查。2.2.4参考文献对错误信息的影响。由图1及表1可知,关于正确信息的文献并非不存在,而是很多存在错误信息的文献没有参考或者不恰当地参考了相关文献。是否因为研究人员未足够重视不同类型的文献导致这些错误产生?为了评价这些影响,统计了表1中学术论文(按论文编号)不同类型参考文献数量情况,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期刊论文在所有参考文献的类型中居于主导地位,仅引用期刊文献而没有引用其他类型的文献占比高达35%,期刊论文在所有文献类型中的平均使用比例高达90.12%。这说明:第一,期刊论文是目前研究人员参考的重点,期刊论文质量直接影响未来相关研究的准确性。第二,因过度倚重期刊论文,极有可能出现信息盲点,这种信息盲点在一定程度上和研究人员没有将视野投入到更多类型的文献范围有关。同时也说明,如果期刊论文本身未包含全部的重要信息,那么过度依赖期刊论文而导致错误信息的出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必然性,这种信息不对等本可以通过广泛地阅读或针对性地阅读而改进,却因为引文的类型而掣肘。第三,前述分析中曾提及一些学术论文的数据有可能援引自报告、会议等渠道,但从图3的调研结果可知,20篇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总数为388篇,而其中出自会议、报告的参考文献合计仅为4篇,出自学位论文的仅为11篇,这既说明除期刊论文外的文献类型未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也说明对于关键信息的呈现,一些期刊论文存在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的问题,以至于一些言之凿凿的数字,也无法找到相关的论述依据。此外,对参考文献的调研还发现:①所分析的文献均与冲击地压相关,属于行业小领域的研究内容,参考文献表现出行业高影响力期刊高被引的特点,特别是EI收录中文期刊发表的论文广受青睐;②不同学者对文献的选择有一定偏好性,发表在中文期刊的学术论文对于外文期刊、非期刊文献的总体关注度不足;③行业内普通中文核心期刊的受关注程度相对较低,相关学位论文、相关非顶级期刊未得到充分重视[39],以至于一些学者不能注意到正确信息;④非核心中文期刊受关注度极低,这说明,如果成果发表在层次相对较低的期刊上,在科技信息较为丰富的今天,极有可能成果得不到充分重视。从本文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以中文发表的学术论文仍重点关注行业内中文高影响力期刊,而造成对影响力较低的期刊关注度不够,即便相关的正确信息发表在后者,依然存在一定概率造成研究人员无视这些成果。从科学传播的本质和长期性而言,论文内容、论文质量应该是关注的重点,而不是期刊影响力。科技部对“三类高质量论文”的鼓励,极有可能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两极分化,甚至造成低影响力期刊鲜有人问津,由此带来的恶性循环是不利于期刊和科技传播的。在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同时,也应该关照到不同期刊的层次、不同作者的需求、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应引导期刊和作者都走向高质量的道路,而不是仅仅以有限的平台作为评价核心,期刊质量的全面提升,更能代表整个行业的态度和质量。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参考文献对于1篇学术论文的完整性、精确性具有重要影响。高影响力期刊应该警惕对非高影响力期刊关注不足而导致出现错误信息,同时所有期刊都应适当鼓励多元化的参考文献结构,以此来提升作者视野的广度,并降低可能出现错误信息的概率。从目前的现状而言,对影响力较低期刊的关注度是明显不足的,与鼓励发表“三类高质量论文”相比,提升影响力较低期刊的质量、由数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促进期刊的全面发展和科技信息的广泛被关注,同样重要。

3避免学术论文错误信息传播的对策

3.1改进策略分析。(1)论文作者层面前述研究重点对作者层次、作者数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际上作者本身是错误信息的制造源头,从作者层面降低错误信息是从源头上保障学术信息的本体正确性,也可避免错误信息在后续的传播。作者层面可从以下几方面改进:①论文引用的严谨性。如表1所示,20篇学术论文中无引用或错误引用的情况较为普遍,甚至随意更改原文的数据,这是极不严谨的。在引文的使用上,作者既应该据实引用,也应该最大程度上贴近原文主旨引用。尽管有相似度的要求,撰写论文时还是不应该偏离原作者或行业的基本认识,务求学术论文更加客观、可信。②论文表述的严谨性。本文仅仅是围绕冲击地压矿井数量这一错误信息而展开的,但在调研中还发现,作者本身在论文表述中也存在不当之处,这种不恰当的表述可能是由作者本身的不细心、理解偏差或个人习惯造成的,如多篇论文提及类似“冲击地压频次、强度增加”“动力灾害事故频繁发生”“冲击地压矿井数量明显上升”等,实际上很多作者并没有对中国冲击地压矿井总数、冲击地压事故总数、近年来发生冲击地压事故的实际情况、深部开采中冲击地压矿井所占的比例等有详细的调研,但作者认为可能大概是如此,甚至是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形成了经验式思维,造成论文表述夸大甚至是错误的,虽然对每一句话都进行仔细论证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作者层面还是有必要尽量客观地呈现词句,以避免出现错误信息。③共同作者审读。由前述分析可知,尽管目前本领域学术合作较为普遍,但一些论文作者并没有尽到审读义务,以至于论文从撰写、投稿到发表,一些共同作者仅有知情权,却没有尽到审读义务,造成一些本可以在多位作者审读的情况下消除的错误而因只有通讯作者把关,而无法通过多人合作而消除错误信息。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视野、见解是不同的,尽管多人审读同样无法根治错误信息(因为传播失灵是较为普遍的),但通过多人审读,可以减少错误信息数量。(2)期刊编辑层面期刊编辑是错误信息传递出去的重要屏障,因为期刊编辑担负着联系作者、审稿人、主编的责任,甚至承担着排版、校对的责任。期刊编辑层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①较为全面地传递审稿人的意见。笔者近年来投稿到教育类期刊中,发现有些期刊虽然论文进入外审环节,但最终拒稿时一字不提。实际上将审稿人的意见较为全面地反馈给作者,对于翘首以盼的作者改进论文质量是有益的。②做好常识性的审读。期刊编辑作为联系作者的纽带,应该做好论文的常识性审读工作,如笔者调研中发现,多位作者在研究中提出“冲击地压是自然灾害”,这种常识性的问题,期刊编辑在审读中就应该反馈给作者,而不应该默认文责自负就意味着所有责任都是作者的,作者在期刊上,成败荣辱都是休戚相关的,降低作者犯下的错误,也是提升期刊质量的内在要求。③对存疑信息交由作者考证。笔者近年来投稿发现,一些期刊编辑虽然给出了审稿人的意见,但如同传话筒一般,并没有提出自己的意见;但也有一些期刊编辑,如《实验技术与管理》《煤炭经济研究》等的编辑,会就一句话、一个图的细节和作者反复校对。显然,因编辑与作者的良性互动,使得存疑的内容变得更明朗。期刊编辑虽然在专业研究领域可能不及行业专家,但具备发现可疑信息的能力。将这些存疑的信息反馈给作者,并交由作者去校对、考证,尽管期刊编辑并没有直接消除这些可疑信息,但至少通过作者的修改,可以使学术论文更严谨,更加言之成理、持之有故。④增加出版前与作者的校对工作。优质的期刊,往往不辞辛劳与作者多番校对,而一些期刊则根据“编辑部有权修改论文的部分内容”,出于排版、期刊自身要求等对论文进行修改。笔者自身的投稿、发表经历也表明,有些文字性的错误,有可能是编辑在修改过程中造成的,比如中英文翻译,尽管编辑部从语法角度有较高质量的把关,但在专业术语方面,有可能会背离作者初衷。在出版前增加与作者的最后校对工作,是把好出版前的最后一道关。由于出版周期的问题,有可能从投稿到发表期间的一些观点、看法,可以在这一阶段进一步完善。因此,增加出版前与作者的校对工作,对减少学术论文中的错误信息、提升论文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3)发表后对错误信息的更正约20年前,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在我国刚刚处于起步阶段[40]。时至今日,数字化文献已在科学研究的文献阅读中举足轻重。依托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目前大量煤炭行业期刊论文也实现了OA化。在前述的研究中笔者曾界定本文的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是相对的,一些错误信息有可能随着原作者提供更充足的证据,可以被认定为正确信息。借鉴传统纸质期刊出版中勘误的做法,对于已发表学术论文中的错误信息,完全有可能依托在线平台,由作者或编辑部对信息进行二次甚至是多次更正,也可以从中看出研究的脉络、争议、答复等。实际上,目前一些期刊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数字化平台,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平台,并推进信息时代的期刊工作,可能也是编辑部值得深思的问题。另外,国外诸如ScienceDirect平台在论文出版中已经充分利用数字平台优势开展大图下载、提供相关数据包附件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论文的可读性和全面性,比如因纸质版版面、成本限制导致图片不清晰、黑白图片的问题,依托网络平台就可以看到更高清的彩色图片,兼顾了出版成本和阅读需要。传统的参考文献有可能因版面限制而进行缩减,但依托数字化平台,完全可以将部分参考文献甚至是论文中体量较大的数据、图表以在线开放的形式公开,目前这一工作在国内的期刊还尚未大范围开展,也需要监管部门在政策上予以支持。既然传播失灵是较为普遍的,而学术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学者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允许学者犯错,更应该允许学者更正自己的错误。允许发表后对错误信息进行更正,也体现了科学研究中的包容。毕竟,在知识特别丰富的今天,视野盲区、信息不对等都是有可能出现的,不能因这些问题的存在而断然否定一个学者的所有研究,也不应让科学的公平讨论变成打压异己、谋求利益的工具。发表后对错误信息的更正不仅有必要,而且还应进行常态化建设。(4)推进行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时至今日,学术共同体已较为普遍,各种行业协会、学会在我国也具备一定基础。但从实效性而言,目前国内行业协会在信息共享方面的建设还并不显著。比如本文研究的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如果行业协会能每年定期以公报的形式公开发表相关数据,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信息的不一致。目前,国内不乏各种协会、学会,如何更好地激发各个机构的效力,使之切实服务于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是未来需要重点思考的。特别是在信息共享方面,诸如本次COVID-19疫情,在学术共同体的信息共享方面就暴露出诸多问题。当然,这其中涉及的版权归属、使用范围等问题,仍有待于各种学术共同体去细化。3.2改进编审流程。基于以上观点,笔者提出一种改进的编审流程,基本框架如图4所示。其改进之处:(1)扩大外审规模。目前国内的期刊以2~3人外审为主,一些期刊甚至在某一学科方向的审稿人还是长期固定的,这不利于学科发展,每年应适当吸纳同领域的同业审稿人,并适当扩大外审规模以规避学术近亲和专业领域彼此间人情式审稿。(2)增加拟录用稿件的修改稿编审和纠错审议环节。其中修改稿编审以编辑部的学科编辑为主,此外单独增加同行的纠错审议,新增的同行以青年学者为主,兼顾青年学者的审稿意愿并为将来纳入外审专家团队奠定基础,此时应明确审稿的目的是在外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稿件质量,并应注重纠错人员的贡献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可以更清晰不同审稿人的审稿特色,做到人尽其才。(3)改善返回审稿意见环节。一方面,对于初审或外审后退稿的稿件,分别在退稿时返回相应的审稿意见;另一方面,对于有较大录用可能的稿件,对修改稿增加修改稿编审和纠错审议环节,将此一轮的意见集中返给作者,供作者修改。(4)改善所有作者修改稿环节的知情权。修改意见和稿件情况应通知到每一位作者,这有助于作者团队开展集体讨论,发挥群策群力优势。(5)完善出版前的编校环节。此环节可与通讯作者沟通,完成出版前的最后一道把关。上述改进过程,实际上同时增加了编辑部和作者的工作量。但在提升期刊质量的呼唤下,这种增加是有意义的,也改进了以往编辑部做了工作但作者却感觉稿件被拒无收获的现状。对于学术论文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也可以通过多视角、多轮审读,来尽可能减少这些错误。3.3其他方面。对我国冲击地压矿井数量方面相对正确信息,补充如下:(1)根据文献[13-14]的研究,并考虑到二者研究中内蒙古的数据并不统一,且截至2017年7月陕西有5座冲击地压矿井[24],则截至2017年1月,我国历来发生过冲击地压的矿井数量应不低于177处,但具体数字还有待于详细考证。(2)根据文献[13]的研究,截至2019年6月,我国生产矿井中有冲击危险性的矿井数量为121处。另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20年3月的通知,我国高风险冲击地压矿井有123处[41]。换言之,近期我国真正存在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为123处,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列举累积矿井数据,可能存在夸大或对此认识不清的问题。(3)根据国家能源局的公告,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证照齐全的生产煤矿合计3373处[42]。仅以该数字而论,123处仅为3373的3.65%,从数量而言冲击地压矿井在我国所有煤矿中的数量尚属于少数;从产能而言,123处冲击地压矿井总产能为3.6691亿吨/年,与2018年底全国35.3亿吨/年的总产能相比占比为10.39%,该比例目前还达不到所谓“大多数”“大部分”的程度。本研究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的相对性。本文分析的样本中一些论文提出“本课题组调研”或有相关依据,但因35无实证性证据和参考文献支撑,本文认为其为错误信息,这种认定本身存在一定缺陷。(2)本文的统计工作采用人工计数的方式进行,由于统计的数据多而杂,有可能因个人原因出现个别统计数字存在瑕疵,但总体而言结论应该是客观的、可信的。(3)本文聚焦于冲击地压矿井数量这一问题,属于学科范围内的一个小的专业研究领域,因此所分析的样本容量较小,未来仍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从而可从更广阔的视角探究本文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因学术不端问题而被频频提及的相似度问题。实际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一些作者为了规避相似度过高的问题,会对参考文献的内容进行部分改写。本文调研的过程也发现这一问题,如某论文引用了表1中编号为[2]的文献,但原文的表达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煤矿冲击地压矿井的数量已超过160对。2014年,国家安监总局组织多家单位对我国冲击地压矿井进行了系统调研……”,而这篇文献却将其改写为“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16年我国现有煤矿中有冲击地压危害的矿井的总数已超过160对”,这种改写相对于原文而言很明显是存在偏差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由此,笔者认为近年来的学术论文投稿中对相似度的要求有矫枉过正之感。应该说,1篇论文参考了诸多其他文献,存在部分重复是合理的,完全没有重复,就有可能发生改写错误。笔者认为,对相似度的要求不应该严格要求在10%或15%以内,而应该根据投稿论文的总体质量、相似点的分布来评价1篇论文是否学术不端,编辑在此方面应该有一定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将相似度作为第一道看门人,这本身是一种偷懒、避责的做法。这种形式上依靠数字指标来把关的做法,有可能造成对内容的忽视。学术氛围方面,笔者感觉近年来国内学术争鸣的氛围并不热烈、学术批判缺少包容度。不论是已发表的学术论文,还是学术会议,唇枪舌剑的争论少了一些,一团和气的形式似乎多了一些。一定程度上,与学术批判缺少包容度也有关。似乎只要是批评对方就要置人于死地,似乎只要是犯了错就不再是一流学者。如前所述,传播失灵是常态,但如果面对失灵的常态闭口不言、任其大行其道,不仅不利于当代科技发展,也会贻害后人。学术氛围方面,应该多一点包容的氛围,也应该允许学者主动去改进自己犯下的错误,甚至一些细小而微的改进,也体现了学者的负责。前文中提到的发表后对错误信息的更正,就是基于这种思想。多一点包容,再多一点虚心接受批评,再多一点深沉的反思和热烈的讨论,有可能更有利我国科技的发展。

4结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66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