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论文【热选4篇】
【导言】此例“教育改革论文【热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改论文【第一篇】
在语文教改大讨论中,争议最大讨论最为激烈的莫过于语文学科性质。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抑或是其他什么性质?人们莫衷一是,以至在新大纲修订试用版中采用比较模糊的说法: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半句含工具性,后半句含人文性。在新近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终于有了明确的说法,在保留上述一句的后面接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应该是讫今为止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最为科学的表述。这一表述不仅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起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且贯穿每一部份每一条目,犹如一张网,真的是丝丝相扣。以下为论述的方便,按先分后合,即按先工具性、人文性,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顺序,谈谈《课程标准》对学科性质的把握。一、工具性在全国性语文教改大讨论中,在对语文教学弊端的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有人把它归咎于叶老先生的工具论,说是工具论导致人文性的丧失。多数人则持公允之论,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把工具论做过了头;导致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能改,要改的是做过头的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吸收大讨论的成果,对工具性有了比较客观的说法。(一)保留语文工具性的基本属性,但要求上有所变化。语文的工具性基本范畴有多大,以往几个版本的大纲都说是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基本范畴不变,但要求有了新变化。1.识字写字。增加识字数量,小学从2500字增加到3000字,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从3000字增加到3500字。识字量增加了,才能尽可能减少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字阻碍,充分发挥语文工具的作用。2.阅读。明确提出增加积累,培养语感的要求。《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阅读能力要求的变化,即符合汉语特点,又符合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的要求。有较好的语感,阅读速度就能大大提高。3.习作。降低认识能力方面的要求,提高语言表达要求。明确提出,学生习作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习作要求的调整,体现了对习作教学规律的再认识,以往作文教学要以认识能力的发展为重点的提法是漠视了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规律。4.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般的听话说话能力,而是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能力,要求大为提高,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上述要求的变化,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工具的作用。(二)扩大了工具性的内涵1.充分注意母语教育的特殊性我国的语文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语的教育,是母语教育。因此,它的工具性就有了特殊的内涵。一是掌握工具性过程中要体现人文性。即掌握母语这一工具过程中的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语文课程标准》赋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新内涵,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工具性的文化内涵,在课程标准中随处可见。二是母语教育环境的特殊性,母语学习时间不限,空间不限,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三是教学方法的特殊性,不是以学语文知识为主,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而是以语文实践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2.培养语言思维品质。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发展语言能力,必须使语文思维能力同时得到培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包括发展思维的能力,包括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体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作文则是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观察、思维、表现、评价的能力。在培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同时,语言思维品质也得到培养。(三)拓宽语文教育(掌握工具)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途径的拓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载体的多样化传统的语文学习的载体,主要指课本,自读课本,课外读物,至多包括影视资料。这忽视了母语学习的特殊性,其实,母语学习的载体是无处不在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单列一章,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举的资源达到21种之多,此外,还特别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国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真是有心人处处是语文。2.学习方法活动化、生活化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学习,不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而是以读书技能的练习和接受文化的熏陶为主,因此,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可以进行语文学习。二、人文性人文性的内涵比较丰富,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就是同一时期不同的人看法也大相径庭。因此,是否把它作为语文的基本属性之一,在语文教改大讨论中,是争议的焦点之一。如今,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人文性的内涵,基本范围以及它在语文教育中的体现有了明确的和比较科学的说法。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人文性,首先体现在价值观上,从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来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从有关个人的价值标准来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从认识过程的价值观来说,强调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其次是体现在文化观上。既关注民族优秀文化,又主动吸纳全人类优秀文化。规定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在课程目标上,则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其三是生命意识。人文性的基石是人性。它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健康个性的发展。因此,以学生为主体,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体体验,在探究中学习等备受关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材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上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的。比如,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体现。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这是工具性;又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人文性。又如,课程教学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难度设计,其中,前两个综合维度体现工具性,后一个维度体现人文性;三个维度的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就是工具性、人文性角度统一的体现。总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性质,深入理解语文基本性质,才能正确把握语文教改的方向。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二篇】
一、教育市场改革的由来背景在本世纪80年代之前相当长的时期里,即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这样市场化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社会活动极具商业色彩的社会里,谈论教育的市场化应该说是没有什么市场的,引不起太多人的响应和赞同。从实践上看,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将教育当作一项公共的事业,把办教育作为政府天经地义的职责来看待。然后,近十几年来情况却发生很大的变化,各国政府虽未放弃自身对教育的职责,但教育的市场化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或敏感的话题,它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如果加以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一)主要的依据教育市场化的理论依据,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自由主义学家霍斯和洛克的思想以及19世纪亚当。斯密关于市场和政府作用的论述。但近年来教育市场化改革的理论的直接依据主要是来自战后西方一些著名经济学家有关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芝级哥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因其地位和,被看作是教育市场化的代言人和重要代表人物。作为教育市场化的积极倡导者,早在1955年,他便发表了《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该论文后收入其196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弗里德曼提出了如下主要观点。第一,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建立起来的公共教育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垄断。由于对其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的约束,无论从经济从社会还是从教育上看都是失败的,因为它导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学校对学生,学生对自己的均不负责。要改变这种状况,通过以往的改革措施是无效的,唯一的出路是走市场化的条件。他分析说,使教育向市场化过渡,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或条件:一是要在"消费者"(consumers)和"生产者"(producers)中形成市场观念;二是要形成取代免费集体服务的市场交换关系;三是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生产者机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所有的机构(无论私立还是公立的)均是独立的和竞争的,社会无论是对私立的还是公共的机构都应一视同仁。在他看来,只要通过适当的措施,这几个条件便可具备。第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措施。在基础教育方面,他主张废除义务教育的立法。他虽不反对国家将公共资金用于教育事业,但认为形式加以改变,应从的对公立学校的直接补助改为由政府向学生家庭直接发放教育凭券(voucher)的办法。其基本的运行机制是:家长取得政府发放的教育凭券,其子女可借此进入经政府认可的学校就读,政府可借此来维护对教育的最低限度的资助。家长在为其子女作决定时可以进行自主的选择,只要进入政府认可的学校即可,而不必考虑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政府的作用是确保学校维护最低的办学水准。在市场条件下,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处在相同的竞争位置,二者都只有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条件下才能获得生存与。在高等教育领域,他同样主张进行市场化的改革。认为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高等院校均应向学生全额收取学费。政府对公立院校的资助也必须采取教育凭券或贷款的形式,由学生自主地选择就读的院校,学生将来就业后归还所欠款项。
弗里德曼观点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校长一段时间里并未被各国政府所接受。直到80年代末期,他的理论才开始广为流行,并对西方国家政府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
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另一积极鼓动者是著名经济学家海耶克()。他从60年代起便将经济学理论运用于教育领域,在西方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他认为,市场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应将市场的竞争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对学生进行选择的唯一途径是竞争和市场过程。正如西方学者所分析的那样,他所赞同的唯一的平等形式是市场公平(marketequity),即在教育市场中进行竞争的权利。而不平等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社会现象,它是促进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片面强调社会正义(SocialJustice)会促使人们对市场秩序发生怀疑并产生各种不切实际的期望。如果没有了竞争,整个社会的秩序就会受到威胁。他认为,不存在用以决定谁该接受进一步教育的所谓"公平"的教育依据。不必通过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选拔,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不可能被充分认识。他反对社会上流行的观点,即应尽量使每个学生在教育上获得成功。他认为,政府绝不可以为所有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资助。多少人需接受高等教育完全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他还认为,国家对教育的投资规模不应受非经济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完全应由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来决定。所以,他不赞同那种认为应尽可能促使所有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最大限度成功的观点。他指出,一个社会如果要从有限的教育投资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报,就应该将投资集中于少数尖子的高等教育。
在英国,教育市场化理论也十分活跃。早在1964年,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AlanPeacock)和怀斯曼(JackWiseman)也提出了不必由国家投资教育,而应通过给家长凭券、资助或贷款的方式在自由市场状态下进行自由选择的主张,这在60年代热衷于教育的民主化和机会均等的英国并未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在此后若干年间,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虽大有人在,但只是到了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社会客观环境的变化,市场化才开始受到许多人的推崇,人们开始将此当作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80年代以来,主要西方国家中的社会思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突出的现象是以新保守主义(Neo-conservatism)和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为主要体系所组成的"新"(NweRight)在社会政治思潮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在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中,尤以后者强调鼓励开展竞争,允许个人进行自由选择,减少政府对社会部门的干预,加大市场化的力度,提高社会的总体效益。弗里德曼、海耶克等人所极力倡导的教育市场化的主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在近年来却风行开来,不能不说与这种社会政治思潮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是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刺激、建设福利国家理念和对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的全新认识,在许多国家,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均把公共资金用于教育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教育常常与医疗和生活保证等基本社会福利相提并论。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无论是从教育投资的总规模上看,还是从教育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政府开支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均达到了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各国公共教育获得了大量的资金。遗憾的是,这一黄金景象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进入70年代后不久,在西方各国经济不景气的重击之下,西方各国的财政负担日趋沉重,各国政府对支付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庞大的公共开支感到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削减教育经费便成为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于是,教育领域便呈一派萧条景象中。
在经合组织国家中,除少数几个外,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均多年来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从1975年至1986年,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除挪威、瑞典和奥地利等少数几国外,大多数国家均呈下降趋势。丹麦从%下降至%,荷兰从%下降至%,加拿大从%下降至%,美国从%下降至%,日本从%下降至%,联邦德国从%下降至%,英国政府的教育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也由1980年的%下降到1986年的%。各国教育经费减少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教育投入不足,进而影响到教育量的发展和质的提高。
出于经济上的原因,各国政府开始寻求对策,以求得在不增加公共开支的情况下来维持和发展本国的教育事业。正是在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下,教育市场成为一种选择。
(三)教育因素的影响从公私立学校的比较来看,公立学校处在较为不利的地位。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办学效率来看,显然各国公立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如生均经费、教师工资、班级规模和教学设备等诸多方面都得到极大改善,但效率普遍不高。例如,美国公立学校年生均经费由1960年的2035美元上升到1990年到5247美元(以1992年至1993年不变价格)。相比之下,私立学校的生均培养经费只有公立学校学生的50%-75%。据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私立学校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成本核算的机制,注重投入产出效益。第二,从办学的质量来看,近年来大量公私立学校学生学习成绩比较的表明,公立学校学生学习成绩从1961年至1991年一直呈下降趋势。1990年,约33%的公立学校学生参加了SAT测验,平均分为896;同年,私立学校67%学生参加此测试,平均分为932。反映社会公众对教育态度的盖洛普民意测验连续多年一直表明,大多数人对公立学校教育环境和教育效果开始使人们感到,在各种改革措施均难奏效的情况下,应该从体制上寻找原因。这使得不仅市场改革的鼓动者加大了声调,甚至连一些原先对市场改革持消极态度的人也改变看法,转而支持市场的改革措施。第三,公立学校逃学、暴力、吸毒等问题十分严重,教师士气低落,相比之下,大多数私立学校在教育质量上具备较高的水平,校园中也较少出现各种不良行为。例如,澳大利亚私立学校12年教育中的在学率平均为80%,而公立学校仅为30%。
因此,从教育体制内部两种类型学校的横向比较来看,对私立学校较为有利。一些人指出,私立学校之所以成功。关键之处在它是以市场化的公平竞争为发展动力的。而公立学校正是缺少这个。他们提出,保持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竞争,这也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竞争最为实际的意义在于,假如你对卖方--某所学校提供的服务不满意,你可以选择为手段,选择另一所你所满意的学校。要竞争,就要形成开放的市场,这就要求不仅要打破公立学校对教育市场的垄断,在政策上将两种学校公平对待,而且要在公立学校系统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公立学校的办学体制进行改革。
二、市场化改革的途径和措施
在近年来西方国家教育改革过程中,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特征日趋明显。从市场化所涉及的领域来看,在宏观上涉及到国家的体制,在微观上涉及到学校的运行机制。就这二者而言,各国均采取了不少改革措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中小学领域而言,大致可以归纳为下述几个方面。
(一)改革公立学校的办学体制和模式在战后历次教育改革中,各国对公立中小学的办学体制少有触及。近年来,这种情况已经开始改变。一些国家开始探讨在不改变公立学校性质的情况下对其办学模式进行改革。如近年来英国许多公立中小学相继脱离地方教育当局的管辖,成为接受中央政府直接拨款的学校。这些学校获得了办学经费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人事权,比以往能够更加独立地进行管理和决策,并要在办学质量上达到规定的要求。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新的公立学校办学体制正在英国形成。
在美国,各州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改革公立学校的办学体制。80年代以来出现的学校有:"选择性学校"(AlternativeSchool)、"有吸收力学校"(Magnerschool)和"二次机会学校"(SecondChanceSchool),其主要做法是对现有的公立中小学进行改造,学校通过与政府部门签订合同,订立招生、课程、办学质量和财务等方面的标准,来换取政府的办学经费。这样做的目的是促使中小学形成维持和提高办学质量的动力和机制。据统计,到1997年上半年,美国已有约30个州出现了特许学校,总数超出700所。这一新型学校的出现表明美国传统的公立学校的办学体制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二)扩大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选择权利从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实际来看,教育选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公立学校本身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允许人们在公立学校系统内部,亦即不同公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以改变长期以来学生及其家长在教育方面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不利状况,赋予他们主动的选择权利。在这方面,典型的有英国所实施的"入学开放"的入学新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教育被看作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家庭是这个市场的消费者,家长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质量来为自己的子女选择学校就读,而不必受过去按片就近入学的限制。采取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学校为了吸引学生而相互开展竞争,优胜劣汰,以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州也已相继采取了与此类似的允许家长在居住的地学区内或跨学区学校间为其子女自由选择学校就读的措施,前者叫做"区内选择方案"(Intradistr-ctpians),后者叫做"跨区选择方案"(Inter-districtplans)。这一做法目前有逐步推广的趋势。
另一种是更大范围的既可在不同的公立学校之间也可在公私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的做法。如英国在多年前就已经实施了"公助学额计划",对选择私立学校就读的学生予以补助。在丹麦和荷兰等国,长期以来也一直存在允许学生在公立与私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的做法。美国一些地区在改革中也采取了为学生家庭发放教育券的方式,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学校。1991年,美国出版了由查布()和莫()撰写的《、市场与美国学校》一书,引起美国教育界很大的反响。在这本书中,作者明确提出,在所有吸引人们注意的改革措施中,唯有符合市场规则的选择才能够解决美国的教育。
(三)完善中小学内部的管理机制80年代中期以来,无论是实行中央集权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国家,还是采取地方分权制的国家,都将扩大学校的办学自当作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共同的做法是将许多原属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直接下放到学校,给予学校更大更多的办学自。近年来一些国家纷纷推行的所谓"学校管理的地方化"(LocalManagementofSchools)的改革,就是一个例证。
在学校内部的管理方面,各国纷纷从改革学校运行机制入手,使之更为规范化和民主化。突出的措施是实行和完善学校董事会机制,并在学校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成员组织中规定了校长、教师、家长和人士组成比例,特别是扩大了家长和当地社区代表的比例,以使学校在办学的各个方面能够反映社会的要求。例如,在新西兰,不久前颁布的《教育法》所制定的教育改革的具体步骤中,就包括制定学校,改革中小学的管理体制,扩大学校董事会在人财物各方面的权力,赋予家长更大的教育参与权与选择权。丹麦颁布了新的国民学校行政管理条例,强调发挥地方、社会团体、个人和家长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逐步下放教育管理权限,赋予学校董事会更大的办学自。瑞典政府也提出了加强义务教育的议案,其中的一项重要除了赋予学生及家长更大的责任和权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学校外,特别强调鼓励他们参与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
与此同时,公立学校也出现了所谓的私有化或私营化的改革措施。这包括采用私立学校的管理手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与工商的合作,等等。
(四)推动私立学校的教育的私有化(privatization)也是一个热门话题。但私有化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将私有化的概念运用到教育时尤为如此。对教育领域的私有化有着深入的普宁(RichardPring)教授提出了私有化的两种典型形式。一种是由私人出钱购买私立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从实际情况看,这两种形式的私有化近年来已大量存在。
在教育领域私有化的下,西方许多国家私立中小学的比重均有所加大。80年代,美国私立中小学的数量增加了30%,达26800所,而同期公立学校数量却下降了3%,为83800所。1991年,美国出现了被媒体誉为上最为大胆的教育私有化计划,即以发明家爱迪生的名字命名的爱迪生计划(EdisonProject)。该计划原打算在1996年秋季前创办200所赢利性私立学校,到2010年招收200万名学生,但由于在经费的筹措等方面遇到困难而受挫。尽管这样,这反映出公立教育体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澳大利亚,1981年至1991年,私立中小学学生数由占全部学生数的%增至%,而公立学校的学生数却由%下降%。这同样反映出学生由公立学校向私立学校的流动。俄罗斯在私有化运动的带动下也打破了原苏联国有化的单一办学模式,出现了大量的由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兴办的中小学,正在形成公私立学校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机制。
(五)鼓励工商企业参与学校教育近年来,西方国家企业介入学校教育的程度和方式都有所变化,集中表现在企业开始广泛关注并直接介入学校教育的改革和运作。至1990年,美国企业界已发表了约300份关于美国教育的报告。美国政府同年发表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也明确提出要发挥企业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布什政府的最高教育助理不是教育专家,而是施乐公司前总裁大卫。卡恩斯(DavidDearns)。一些地区也改变惯例,任命了企业经理担任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在英国,不仅规定新设立的城市技术学校的董事会必须要有工商企业界的代表,而且许多原有的公立中小学都在董事会中安排了企业界的成员。这种参与有利于学校改进管理,提高效率。
企业介入教育还表现在为学校教育提供各种资助。据统计,美国公立中小学从工商企业获得的资助每年多达4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各种奖学金、辅导等其他形式的资助。而高校所接受的资助更是中小学的5倍之多。
三、简略的
由上可见,在西方国家近年来的改革过程中,市场化倾向已变得越来越明显。那么,应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国外一些教育学者已就此展开讨论,从、和各个角度进行探讨,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国家的教育职能从教育的进程来看,国家承担起教育职能大致始于19世纪中后期。在这之前,国家的教育职能是极其有限的。从欧洲教育发展来看,教育由宗教化向世俗化过渡以及各国公共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国家教育职能的重大变化。在这之后,国民教育的义务性和中小学校教育的公立性便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国家承担教育的职能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国家教育职能的变化是与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改变相联系的。虽然教育不能与福利国家相提并论,但二者已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推行福利国家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普遍特征。所谓"福利国家"就是国家规定最低的住房、医疗、工资和教育等标准,通过高税收缩小贫富差别,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国家的社会服务职能。福利国家的基础是福利经济学,它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寻求最大限度的社会福利。当社会中每个人的个人收入的效用总和达到最大值时,社会的经济福利也就达到最大值。由于存在着边际效应递减,国民收入的总量越多,分配越平均,则社会福利也就越大。因此,福利国家的主要就是国家干预国民收入的分配,使每一个公民能保证一定水准的社会福利。自英国工党政府于1948年首次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70年代,所有西方发达国家被认为均已成为福利国家。
在西方福利国家的体制下,免费教育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其范围甚至从小学延伸到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不仅免交学杂费,甚至连午餐和服装等也由国家提供。这就导致如上所述的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的现象。教育经费在绝大多数国家均成为严重困扰政府的一个问题。从现实来看,削减教育经费便成为一种必然。
随着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西方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争论。争论的重点围绕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国家是否继续要维持其教育职能,一是国家如何来维持其教育职能。
强调国家必需具备教育职能的观点仍占居主导地位。赞同者指出,早在200多年前,古典自由主义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一书中为自由制度中的政府规定的三种职责中的第三种就是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对于这于职能,他特意做出解释:"这类机关和工程,对于一个大社会当然是有很大利益的,但就其性质来说,若由个人或少数人办理,那所得利润决不可能偿其所费。所以这种事业不能期望个人或少数人出来创办维持。"亚当。斯密的国家职能观在西方国家曾获得普遍的接受,将教育纳入了国家的第三种职能。贝特兰。罗素把政府的职能划分为消极和积极的两个方面,前者包括防止个人的暴力行为,保护生命和财产,制定并实施刑法;后者主要指教育和经济两个方面。英国学者约翰斯顿()了当代对国家职能的各种讨论,在他所列的六种国家职能中,就包括了"国家是经济文化教育上的投资"这一项。其实,在教育的作用不断被人们所认识的今天,要求一个国家的政府放弃其教育职能是不可思议的。主要的问题在于,国家应如何来行使其教育职能。与过去强调不断扩大教育职能不同的是,目前西方国家较流行的观点是认为应对国家的教育职能加以限制,不能无所不包,而应是最低限度的,属于非教育性的社会福利性补助应予以严格限制。
在如何维持教育职能的问题上,开始认识到国家的教育职能主要体现在要保证其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上,国家行使教育职能并不等于国家要介入学校的运作,这样才可避免由国家干预形成的各种福利性的教育措施所造成的巨大浪费。
如果说在普通教育阶段国家的教育职能还十分明确的话,在高等教育领域情况下则大不相同了,将高等教育看作完全是个人投资的观点已经十分流行,并开始反映在一些国家政府的教育政策中。根据英国著名教育学者斯科特(PeterScott)的分析,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国家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英国、瑞典、荷兰和法国等国家已不再将高等教育看作是政府的完全职责,而是更多地看作是代表纳税人购买由高校所提供的教学、科研和咨询服务。而对于学生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是在为自己的将来进行必要的投资。
(二)关于平等与效率问题回顾战后西方国家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平等与效率一直是贯穿于西方国家教育中的一对矛盾。这一矛盾时而潜伏,时而爆发,时而缓和,时而加剧。但总的来看,这一矛盾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战后西方国家政府的教育政策,是与各国社会政治环境相联系的。战后西方国家普遍经历了民主化的社会思潮。这种思潮在教育上的集中反映便是将教育机会均等看作是制定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把教育看作是促进社会平等,弥合阶级鸿沟的工具,还是个人的消费手段问题上,明显倾向于前者,这就导致欧洲国家在6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大范围波及众多国家的中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各国纷纷改革导致学生过早分流的中等教育体质,推行中等教育的综合化,使中等教育面向大众,而不是少数尖子生。私立学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被看作是保守的,阻碍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平等。所以,私立学校政策一直是各国的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不断引发党派和社会公众的争论。
值得注意的是,自70年代末期起,西方社会对教育平等和效率的看法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表现在:一是就社会的整体而言,虽还关注社会公正和机会均等,但更注重自由选择、竞争和多样化,特别是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不再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来换取平等;二是受上面所提到的各种因素的,人们对社会公正和平等概念的认识有所变化,市场论的鼓动者强调说,他们并不反对社会公正和平等,但公立学校限制选择的做法恰恰违反了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基本原则,真正的社会公正是公平的选择以及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教学改革论文【第三篇】
1引言
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的技术课程,高校中开设的电气类和自动化类等专业都要学习电子技术这门课,作为一门基础性基础课程,其教学要适应就业方向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电子技术这门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调整和改革。
2改革教学模式
第一,以学生为出发点。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开展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活动时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电子技术是一种实用性非常强的技术,且在我们生活的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要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探究活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实践活动环节,给学生提供思路,引导学生自己完成设计任务。第二,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电子课程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除了完成自己分内的任务以外,还可以帮助小组其他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也从他人身上学到一些优点;此外,还掌握了电子技术设计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去查阅和收集资料,选择要用的仪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认识到电子技术的实用性,在合作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对于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是非常为有利的。
3改革教学内容
电子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尽量选用生活中的工程实例作为教学素材。教师在开展课题设计或探讨活动时,应该选取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例,选取的素材要有研究的空间,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开阔学生的视野。虽然,每一学科的教学和发展都有其自己的规律和特点,教学的内容也不是说变就变的,但是教师要学会灵活的变通。当前社会的科学和技术正快速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更快,如果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其教学必然会滞后性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深度地挖掘教材内容,并将一些新技术和新知识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实践研究活动掌握更先进的电子技术,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电子技术人才。
4改革教学手段
第一,加强练习和互动。在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要讲什么内容,哪些是重点和难点,通过对知识的深度挖掘和延展,引导学生明确电子技术学习的方向。同时,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维的空间,在讲授电路计算和公式推导过程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留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学会自己推导电路公式,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第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发展趋势,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可以用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素材,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化和生动化。对于电子技术课程来说,更有必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电子技术中有各种比较复杂的电路图,单纯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这些图直观地展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分析和理解电路图。第三,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比如将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5改革考核机制
课程考核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应该对考核机制进行改革。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型学科,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他大部分都是实践技术的应用学习,用传统的教学考核机制很难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如在实践课中,教师一般只看重学生实践的结果,其实践课的考核和评价也是以实践成果为参考依据,教师忽略对实践过程的评价和考核,因此最终的考核带有较多的主观色彩,也无法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为此,建议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考核应该以比例进行划分,结合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将考核分为基础知识、实验研究、课题设计等环节,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划分这些考核环节所占的比例,综合以上的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和考核。
6结束语
电子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多新型的电子技术。社会对于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高校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应该跟上时展的潮流,加强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机制等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出更多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电子技术人才。
作者:陈瑶 单位: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第2篇: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了解学情
在校学生中,许多人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他们的事情多由家长包办,所以他们大多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还有一部分同学来至单亲家庭、低保家庭,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虽然在初中阶段,他们学习过德育教育课程。但是,时代对他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他们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而且,还要对毕业以后的人生道路做出明智的选择:是成为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还是升入全日制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然而,他们对辩证法和相关知识的掌握还有难点和误区,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
2.有针对性的备好课
教师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备好课是前提条件。备课有很多环节,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以人为本”,备学生。据了解,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的差异。有的学生的想法是进入学校订单式培养模式,解决就业问题;有的学生的愿望是根据改革后的现行政策继续升学。那么,如何做到有的放矢地备课呢?过去传统的做法是:上课前,每个老师采用单独备课的方式。而实际上,集体备课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老师将个人初备教案拿出来,在教研室进行集体研讨,这样可以提高个人业务水平;而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也会提高。对于不同愿望的学生,老师可以采取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备课。对于毕业以后想就业的同学,可以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进行备课;而对于想继续升学的同学,则从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备课。
3.科学的使用教学方法
据了解,13-18岁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如果我们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那么会产生对其一生都有益的影响。(1)讨论法一个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的讲,学生会有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教改实践证明:组织他们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小组讨论,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全班组织辩论的时候,找一、两个思想活跃的同学起来带头发表他们的观点,很快就会把全班同学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2)兴趣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同样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的讲解,任课老师是否采用令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现在的学生处于信息爆炸的年代,呆板僵化的教学不会令他们对课程产生兴趣。例如,直接把教材第六课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之矛盾的观点拿出来讲解,会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而当我们改变一下,则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先讲周星驰,讲他如何从香港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的孩子;从一个跑龙套的配角演员,成长为华语喜剧巨星的。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入手,引出内因和外因,进而阐述矛盾的观点。那么,学生在好奇心、兴趣的驱动下,会饶有兴致的聆听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
4.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模式已经不适应今天的教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需要理性思维来把握,而学生理性认识水平有限,学习抽象的哲学原理有困难,这就需要老师去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效果。教改的实践显示: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即老师把教学内容、教学课件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采用授课、问题讨论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老师可以事先把《哲学与人生》课程相关的视频、音频下载到教师机中。上课的时候,根据教案的安排进行播放,这样可以使抽象的理论转变成通俗易懂的知识。对于教学难点,老师还可以制作微课,让学生通过对微课课程的学习来了解、掌握这个知识点。在计算机机房,老师可以运用局域网凌波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把课程相关的教学图片、案例分析等同传到全班每个同学的电脑上面。让同学们都来了解成功人士的典型个案,以及道德楷模、教育专家对相关问题的解读。
5.总结
总之,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同学们在中职学校的学习期间,学有所思、学有所得。让每个同学健康成长,让今天的学生成为明天国家建设的栋梁。
作者:王更生 单位:武汉市交通科技学校
第3篇:健美操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1健美操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健美操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遵循国家的相关教育制度,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改革策略、人才培养计划和办学定位等,才能真正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健美操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
对健美操就业岗位、毕业生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等进行合理分析后,结合健美操的教育特点可知,其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设置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因此,在健美操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实践训练课程的合理设置,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才能真正培养出上述所说的人才。
教学改革方面的目标
根据健美操教育的发展需求,注重健美操基本技能的提升,加强健美操基本创编方法、裁判方法等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独立编排和裁判等方面的能力,以确保他们可以担负起小学生的健美操教学工作。与此同时,掌握健美操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以帮助小学生进行各种练习,提高小学健美操教学水平。
2健美操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
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在我国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使得健美操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对教学内容不断创新给予高度重视,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从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真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目前,教学内容主要有大众健美操、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竞技健美操、拉丁健美操等,在增强学生身体协调性、平衡性和柔软性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拉丁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要领和步法,并将一套拉丁健美操完整地演绎出来,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技能掌握情况。
高度重视教学课时的合理、科学安排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健美操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对课时的合理、科学安排给予高度重视,才能促进其改革不断创新。在所有的教学中,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是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一般在本科层次的教学中需要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授课。与此同时,大众健美操是在本科二年级上学期开始授课,竞技健美操是在本科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授课,拉丁健美操是在本科三年级下学期开始授课,舞蹈啦啦操是在本科三年级上学期开始授课。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根据健美操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整体情况来看,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才能真正达到改革目的。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充分结合在一起,通过分层教学、实验教学、分析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快速掌握健美操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的相关知识。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多媒体演示、模仿练习、讨论和比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
合理进行教学评估和考核
在健美操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中,合理地进行教学评估和考核,才能让教师和学生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促进健美操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创新。目前,考核的重点是学生的综合技能,必须对技术、理论和专业技能进行全面考核,并在教学期间设置各种自主形式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促进健美操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水平有效提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健美操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对上述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改革,不断增强学生的健美操学习兴趣,注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健美操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学生未来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李俊杰 单位:赤峰学院体育学院
第4篇:应用型本科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古代汉语”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文化教育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一门语言工具课,还是一门文化教育课。说“古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课,是因为这门课程要讲解有关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古代汉语素养,激发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古文的技能。说“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工具课程,是因为这门课程涉及到古文字、音韵学和训诂学知识,要阐述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汉语言的发展特点,并使学生掌握阅读古代汉语文献资料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和使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奠定重要的语言基础。“古代汉语”还是一门文化教育课和文化传承课。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记载于汗牛充栋的历史典籍中,通过学习“古代汉语”中的经典文章和优秀文选,可以洞察到蕴含于这些优秀篇章中的古代哲学、文艺、经济、社会、外交、军事、医药、政治思想等,深刻感到古人在语言艺术、天文认识、社会交际、礼仪制度、风俗文化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体验到在不同时代人们的社会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从中获取优秀的中化精髓文化、先进的社会礼仪文明、优美的语言文学艺术、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可以说,学习“古代汉语”就是走进中国历史文化殿堂的第一步。这也是为什么从初中到大学都要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原因。
二、“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除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专业以外,秘书学、语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外国语言历史等专业也都开设“古代汉语”课程。无论从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还是从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来看,现在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专业所开设的“古代汉语”课程在教学上都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教材针对性不强
从各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专业所使用教材来看,除医学类专业所使用的古汉语教材偏重于医古文和医古汉语外,其他专业在“古代汉语”的教材选用上专业重点不明显,还没有紧密结合专业而编写“古代汉语”教材。在编写体例上也存在大同小异的问题。汪业全、孙月香筛选了国内普通高校20部《古代汉语》教材:“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1962),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1981),曹翠云《民族院校古代汉语读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1990),张世禄《古代汉语教程》(重订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991),荆贵生《古代汉语》(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995),沈祥源《古代汉语》(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998),宋学农等《古代汉语》(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王彦坤等《古代汉语教程》(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2000),蔡正发等《古代汉语》(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洪波《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汪启明等《古代汉语》(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1),胡安顺等《古代汉语》(修订版,中华书局,2007/2006.9),殷国光等《古代汉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周及徐《新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9.7),施向东等《古代汉语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俞理明等《古代汉语》(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0),蒋冀骋《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董志翘等《古代汉语》(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宋绍年《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毛远明等《新编古代汉语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1-36着重对它们的体例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论部分包括文字史、词汇史、语法史及音韵学。这些教材是比较有影响力,但主要针对普通本科或者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对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说,理论性偏强,应用性不突出,切合度不大、针对性不强。
(二)教学内容不够深入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繁富,除了在通论部分要讲解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词汇史、语法以及诗律、词格等知识外,古文选中涉及的知识更是广泛,囊括了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制度、经济学、哲学、文学、天文历法、宗教学、艺术学、军事等,包蕴的知识异常丰富。想把文选部分讲解得有声有色、生动、透彻,使学生真正领略、体味到文章的社会背景、作者的思想内涵等,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很多应用型院校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中不断加强选修课、通识课,对像“古代汉语”这样的基础课或专业课非但不增加课时,反而还在进行省简,使教师只好压缩原计划详细讲解的内容,造成原本生动、立体的语言文化课变得索然无味。另外,在有限的课时内,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赶“进度”而很少安排课程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三)教学方法改革力度小古代汉语作为一种过去使用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和涉及。因此,应该像对待一种新语言教学那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教学方法,甚至可以借鉴外语教学或语言习得的理论和方法。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样,教学手段可以因内容而异。当前,不少应用型院校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师仍采用“学究式”和“灌输式”教学法,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互动,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学笔记和文章片断。例如,在“辞书”教学部分,教师用很多课时对各类字书、韵书、辞书的体例、内容、特点等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教学注重应用性、操作性,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动手能力。如果“古代汉语”课程教师不注意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势必达不到教学效果。如有的教师在讲解“汉字的形体演变”时,还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几个象形字符,滔滔不绝地讲不同阶段汉字的形体特点、载体材料、发展变化等,缺少直观表现,使学生很难理解或领悟汉语形体演变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改进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转变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在课程教学思想上要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明确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育人目标定位,并将之具体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上。课程应该是为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服务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可以根据实际专业的不同,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重新调整和设计其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古汉语的能力”“学习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等。“古代汉语”课程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要重新改革、设计整个教学过程。首先,要深化“古代汉语”课程对古代语言文化的教学内容。不能把“古代汉语”只当成一门语言工具课而重点讲解古文字、音韵等知识,而要给学生讲解传授语言和文学作品背后的优秀文化。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践环节,搭建古代汉语与汉代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愉快地感受和学习古代语言文化。再次,要加强专门教材建设。应用型院校不同专业在“古代汉语”课程教材的选用上不应相同,要结合专业特点,选用或编写切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专门教材。此外,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借鉴现代教育理念与方法,多样化地组织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生动、形象,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要加强对课程教学过程的督导和效果评价。
(二)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也是教学目标的体现。“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目标进行调整、补充和删改,突破传统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古代汉语”课程要实现“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培养阅读和使用古汉语能力、学习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的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在讲解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时,可以引入国内外最新的语言学、文字学理论进行阐述。还可以向学生讲授古汉语文选中涉及到的古代历史、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哲学、文学、天文历法、宗教、艺术、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和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比较分析,补充新知识、拓宽新视野,让学生认识并感受到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除汉语言文学、汉语、语文教育等专业外,其他专业的理论讲解不必太深,要与专业发展相结合,体现出古代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三)突出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要体现出“能力培养”的要求,加强课程的实践教学。要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训练相结合。首先,教师要通过一定的课堂练习和专门训练来巩固古汉语理论知识、提高古文阅读技能。这种阅读训练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边读边讲,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诵读、翻译训练;也可以在课下进行,由任课教师指定阅读书目和篇章,采取措施督促、检查阅读效果。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古文碑林、博物馆、图书馆、古迹名胜等,让他们亲自见识古文字形体,认识古籍原貌,感受古代文化环境。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关于用字、用词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案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在讲授诗词格律时,可以让学生仿写填词,锻炼学生的思维,并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四)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和依托,选取合适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必备的条件。原来通行于普通本科教学的《古代汉语》已经不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中有几部《古代汉语》教材,但其编写初衷和教学对象主要是针对专科学生,不适合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目前,适合应用型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古代汉语》教材几乎没有。不同的专业应该选用或编写适合本专业使用的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古代汉语》教材。有条件的院校应该组织教师编写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加强教材建设,突出针对性和专业适用性。例如,“秘书学”专业的《古代汉语》教材不应与“语文教育”专业《古代汉语》教材相同。
(五)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应在发扬传统教学方法优势的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学习其他课程优秀的课堂教学方法,突破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解式教学法,积极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互动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小组学习式教学法、学术研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课下网络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整合起来。“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当注意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从教师备课到课堂教学,再到学生预习、复习和拓展学习等都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手段。早在1960年,陆定一所做《教育必须改革》的报告就指出,教育教学“必须采用新的教育工具,如唱片、录音带、幻灯、电影、广播、电视以及充分配备必要的仪器、模型等新式教具。”P40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应用型院校的教师应紧跟现代科技步伐,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勇于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科技条件,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教师在备课时,既可利用院校内部专门的教学资源库,也可以利用现代网络上各种音频、图文等资料。在课堂课程教学中,可以利用电子展台将古籍、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形体实物进行展示,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将教学内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题材通过已有的影视资料、三维动画、教学视频、相关图片播放出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教学立体效果。
(六)加强网络教学
现代网络技术日益进步,网络教学与网络在线学习逐渐成为现代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要充分利用现达的网络资源,促进教学手段信息化、数字化,使之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利用网络收集相关教学资料,丰富课堂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古代汉语网络课堂”网站,将相关教学资料、教学要求、课程作业放到网络上,实现案例教学、课程设计、情景创设、问题提出、自主学习、协作讨论、多元化评价等全部环节的网络化。近年来,新涌现出来的一种网络资料综合运用的课程开发模式“慕课”(MOOC),优化了在线课程开发与学习,使得网络学习更加便利。“古代汉语”课程应加强网络教学,提高课程教学的现代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古代汉语”要适应应用型院校转型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培养掌握古代汉语言知识、具备古汉语应用能力、高素质的专业应用人才,就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想,重新定位课程性质和目标;选用或编写切合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专门教材;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和技术,加强对课程教学效果的督导和信息反馈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
作者:李永芳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第5篇:变频器实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1课程设计思路
本项目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通过职业岗位调研,根据具体维修电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职业素质、操作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以及课程任务和学生实际基础,明确了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变频器的操作与维护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确定本课程具体的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知识目标贯彻“必需、够用”原则,围绕职业能力目标进行组合。
2教学改革与实践
根据设计思路,本项目坚持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理念,开展了如下的教学改革实施。
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课程整体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本课程共有四个项目,其中项目一为变频器的认识与安装、项目二为变频器的基本功能训练、项目三为变频器的综合运用、项目三为变频器的维修与维护。项目一分解为三个任务,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刚接触这门课程时对此产生学习兴趣,并在对变频器进行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实现对变频器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进行接线练习,并通电运行,体验变频器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功能。项目二分解为七个任务,分别是变频器面板的使用、变频器的数字信号操作控制、变频器的模拟信号操作控制、变频器的异地控制、电动机的多段速控制、PID控制、网络控制。前三个任务是变频器的最基本的控制方式,任务4、5是变频器的一般功能,任务6、7是变频器的特殊功能,通过这部分的训练学生能熟练操作变频器。项目三为变频器的综合应用,本项目选择了“变频器在恒压供水系统的应用”和“变频器在通风系统的应用”为典型事例。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变频器的操作,并能够从实践中学到更多变频器应用知识,了解工作流程,仿真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做中学”。项目四可分解为四个任务,通过这四个任务。使学生能拆装变频器;能对常见模块进行测试与更新;能对变频器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排除;会对变频器进行性能测试和维护。
课程单元设计方案
根据上述课程整体设计方案,项目组成员认真、周密地进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并严格按设计组织实施。课程单元设计方案以两学时为单元编制,每个单元一个教学方案。单元设计方案中包括职业能力目标、职业知识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教学方法、项目教学过程控制、作业布置等要素。通过课程单元设计方案,教师与学生按设计步骤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课程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是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对每个学生或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考核坚持预先设置的标准,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本项目的课程考核分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观性表现、项目实施成果、实操考核、理论过关测试四个方面。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主观性表现占10%,主要考核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勤、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小组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情况。此方面的考核以教师跟踪巡查中掌握的情况为依据。项目实施成果占40%,主要考核学生在每项任务完成情况,以项目组工作日志、任务报告单为依据。实操考核占30%,此方面的考核在学期末对每位学生进行实操考试,以对变频器的基本操作为主。理论过关测试占20%,本方面的考试始终贯穿整个学期,每完成一个项目对学生进行理论过关测试,未达到过关的同学再次通过自己的学习再次测试,直到过关为止。
3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反思
通过此次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生从任务要求出发,主动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安装、调试。既能学到知识与技能,又能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科学的思维方法、团队合作和创新等职业素质。但是,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积极寻求对策。1.关于教学考核的思考。本项目设计的教学考核能够公平公正的考核出每位学生的真实成绩,但是教师的工作量繁重。能否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此评价方法简单化、智能化,需在此方面进一步研究与实践。2.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都获得了较大提升。但改革也迫切要求教师需要到企业参加工作实践,了解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管理要求,积累生产实践经验。
作者:梁波 田亚立 单位:宁夏工业职业学院
第6篇:物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一、背景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兴起,物流行业急需大批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校特开设了物流工程专业。在此背景下,对物流工程专业相关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物流工程”课程为例,对物流工程专业相关课程进行创新性教学改革的说明。“物流工程”是物流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特色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改造课堂教学模式结构,逐步实践研究性教学机制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从而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并通过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二、创新教学建议
1.以教材为本,结合文献研读
在传统本科教学中,教材通常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平台。在物流工程的教学改革中,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教学部分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物流企业的实际案例构建教学结构,而不是仅仅拘泥于教材内容。从宏观上,把“物流工程”课程教学划分为教材专业知识讲解、参考书籍阅读及文献学习、物流企业实地调研、针对实际案例设计具体方案等几个阶段进行学习,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整个学期周期内,至少在图书馆借阅三本与“物流工程”相关的专业书籍,而不是仅限于一本教材的学习。在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进行相关文献的研读,并进行小组讨论式学习。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的同时并对文献重点进行引导式分析,从而提高学生们阅读和分析文献的能力,为今后研究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物流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包括物流工程的基础理论、实践知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
2.启动研讨式教学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性教学在世界很多学校中得到广泛推广
课程教学改革
固体物理与力学、电磁学在内容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其体系庞大,设计到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等多名课程,再加上教学课时有限。因而,固体物理是公认的学生比较难学的课程。教师在规定的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怎样安排如此繁多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固体物理的学习兴趣及应用能力,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每个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难题。针对上述问题,作者认为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加强对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目前,我系只有物理学专业开设了固体物理课程,总学时由原来的64学时增加到72学时。采用的教材是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的《固体物理学》。该书内容共13章,内容涉及到晶体结构、固体的结合方式、晶格振动及晶体的热学性质、能带理论、晶体中电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金属电子论、半导体电子论、固体的磁性、固体中的光吸收、超导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固体中的元激化、晶体中的缺陷和相图。从本书的结构来看,内容确实多,在规定的课时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结合我系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热力学统计物理》、《理论物理》、《量子力学》等课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我重点讲授晶体结构、固体结合、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能带理论、金属电子论、固体的磁性等基础而重要的内容,尤其是能带理论是重点讲述的内容。在讲述上述内容时,笔者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现代前沿知识。例如,在讲授晶体结构这一章时,笔者会介绍石墨烯、二硫化钼、硅烯等这些二维材料的结构及其研究现状;在讲授能带理论时,重点介绍怎样利用紧束缚方法来计算石墨烯及其纳米带和硅烯这些前沿研究材料的能带结构;在讲晶体的热学性质时,笔者会介绍目前有关热电效应的前沿知识及其应用和笔者正在从事这方面科研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而在讲授固体的磁性质时,笔者会介绍量子霍尔效应、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等前沿知识等。在教学方法上,笔者不采用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而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适时的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另外,采取和学生互动的方式来教学,例如笔者会适时的提问,抽出专门的时间分小组讨论等。此外,还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对于部分较简单的章节留给学生自学,这样便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手段上,笔者采用黑板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众所周知,传统的授课方法是通过口述、板书等手段来授课。板书的唯一优点是老师在板书的过程中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但是形式过于单调,学生思想容易开小差。此外,由于固体物理内容较抽象和一些晶体结构非常复杂,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其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当介绍复式格子金刚石的晶体结构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徒手作图似乎已不再适用,一方面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画金刚石的结构图,另一方面做出的图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动画、图形和影像等多种形式将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展示给学生。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获得对金刚石晶体的直观而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手段来教学。
课程建设措施
根据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规律和特点,笔者认为固体物理课程建设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力量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应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有计划的派遣青年教师参加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国内学术会议和进修班,掌握固体物理课程方面最前沿的知识,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者型教师。同时,积极引进具有扎实固体物理知识方面基础的高层次人才,做好新老交替、交班接班的工作,使教学组始终为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效果好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第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省内有关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研讨会。学习国内高等学校使用的最新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及时的把握最新的教学动态。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本课程教师到国内或省内的高等院校调研固体物理课程的建设情况,引进同行的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第三、组织和实施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师视频和教学网站系统的建设。建立一个关于固体物理课程专题的教学网站,把我们编制的电子教案和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供学生学习。同时,建立电子版的习题集,上传到网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使用。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建设,逐渐建成一个资料丰富齐全的课程教学网站。总之,结合邵阳学院理学与信息科学系本科生的固体物理这一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笔者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并提出了该课程的几项具体改革建设措施。诚然,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同时还需广大教育工作者做更多的研究和探索。,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倡导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能力。在学期中段,指导学生自主搜索文献进行独立研读,并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3-4人),对文献中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模型建立以及文献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并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可以进行师生互动的形式,或采取同学提问的形式。这种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本课教学中,相比讲解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探索创新的能力。文献研讨包括小组成员研讨和师生研讨,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单纯式教学,研讨开放式教学增加了学生间以及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增强,而通过问与答的形式,也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3.与物流企业相结合,开展“双师”教学
开展“双师”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与苏宁和顺丰速运等物流公司洽谈合作项目,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课外实践活动。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学校教师不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任课老师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缺少在物流企业中的实践经验,而教材内容又相对滞后,这导致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与物流企业现状存在一定距离,在现代物流飞速发展的今天,差距尤为明显,这使得学生所学非企业所需,直接影响了物流工程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学校实验室设备相对落后在信息化时代,物流企业的设备、设施更新换代很快,由于学校对物流企业现状缺乏了解,再加上专业建设费用有限,学校实验室设备较为陈旧,使得现有实践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鉴于以上分析,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至少邀请一次物流企业的相关人员来学校进行实践性教学。通过介绍企业背景、业务流程以及物流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使学生对专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能够明确把握未来学习及就业方向。通过开展“双师”教学,安排学生与物流企业从业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真正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在课程实践中组织一次学生到物流企业参观的活动,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理解的更为深刻。
4.考试形式与成绩评定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物流工程”课程采取多样化成绩评定方式,包括试卷考试、小组文献讨论、实践报告成绩以及平时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60%,20%,10%,10%。在综合成绩评定中,大大降低了试卷成绩所占的比例,鼓励学生研读文献,开展研讨式教学,并通过校企合作和“双师”教学,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从成绩评定方式的改变来逐渐改变学生们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总结
物流工程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课程以及专业建设等方面都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本文以“物流工程”课程为对象,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阐述了开展研讨型教学和增加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通过进行教学改革提升物流工程教学质量,将物流工程系的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物流专业人才。
作者:郑琰 张骏 黄银娣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第7篇:固体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措施探讨
1课程教学改革
固体物理与力学、电磁学在内容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其体系庞大,设计到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等多名课程,再加上教学课时有限。因而,固体物理是公认的学生比较难学的课程。教师在规定的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怎样安排如此繁多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固体物理的学习兴趣及应用能力,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每个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难题。针对上述问题,作者认为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加强对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目前,我系只有物理学专业开设了固体物理课程,总学时由原来的64学时增加到72学时。采用的教材是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的《固体物理学》。该书内容共13章,内容涉及到晶体结构、固体的结合方式、晶格振动及晶体的热学性质、能带理论、晶体中电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金属电子论、半导体电子论、固体的磁性、固体中的光吸收、超导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固体中的元激化、晶体中的缺陷和相图。从本书的结构来看,内容确实多,在规定的课时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结合我系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热力学统计物理》、《理论物理》、《量子力学》等课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我重点讲授晶体结构、固体结合、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能带理论、金属电子论、固体的磁性等基础而重要的内容,尤其是能带理论是重点讲述的内容。在讲述上述内容时,笔者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现代前沿知识。例如,在讲授晶体结构这一章时,笔者会介绍石墨烯、二硫化钼、硅烯等这些二维材料的结构及其研究现状;在讲授能带理论时,重点介绍怎样利用紧束缚方法来计算石墨烯及其纳米带和硅烯这些前沿研究材料的能带结构;在讲晶体的热学性质时,笔者会介绍目前有关热电效应的前沿知识及其应用和笔者正在从事这方面科研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而在讲授固体的磁性质时,笔者会介绍量子霍尔效应、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等前沿知识等。在教学方法上,笔者不采用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而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适时的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另外,采取和学生互动的方式来教学,例如笔者会适时的提问,抽出专门的时间分小组讨论等。此外,还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对于部分较简单的章节留给学生自学,这样便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手段上,笔者采用黑板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众所周知,传统的授课方法是通过口述、板书等手段来授课。板书的唯一优点是老师在板书的过程中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但是形式过于单调,学生思想容易开小差。此外,由于固体物理内容较抽象和一些晶体结构非常复杂,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其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当介绍复式格子金刚石的晶体结构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徒手作图似乎已不再适用,一方面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画金刚石的结构图,另一方面做出的图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动画、图形和影像等多种形式将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展示给学生。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获得对金刚石晶体的直观而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手段来教学。
2课程建设措施
根据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规律和特点,笔者认为固体物理课程建设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力量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应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有计划的派遣青年教师参加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国内学术会议和进修班,掌握固体物理课程方面最前沿的知识,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者型教师。同时,积极引进具有扎实固体物理知识方面基础的高层次人才,做好新老交替、交班接班的工作,使教学组始终为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效果好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第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省内有关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研讨会。学习国内高等学校使用的最新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及时的把握最新的教学动态。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本课程教师到国内或省内的高等院校调研固体物理课程的建设情况,引进同行的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第三、组织和实施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师视频和教学网站系统的建设。建立一个关于固体物理课程专题的教学网站,把我们编制的电子教案和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供学生学习。同时,建立电子版的习题集,上传到网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使用。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建设,逐渐建成一个资料丰富齐全的课程教学网站。
3总结
总之,结合邵阳学院理学与信息科学系本科生的固体物理这一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笔者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并提出了该课程的几项具体改革建设措施。诚然,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同时还需广大教育工作者做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周本胡 曾爱华 刘英 单位:邵阳学院魏源国际学院
第8篇:食品类专业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课程性质目标定位
对“专业外语”的课程性质和目标进行定位,首先需要思考“专业英语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专业英语教学”与“基础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安排在基础英语和专业理论的学习之后,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常见专业词汇的英文表述,了解英文专业文献中的语法和句型特点,能较流利地阅读并较正确地理解一般的专业英文资料。然而,在联合办学培养模式中,一方面许多专业课程需要在外方学校学习或由外方教师在中方学校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要顺利获得国外高校的学位,学生需通过雅思或托福等语言考试。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这些变化,决定我们必须对“专业外语”的课程性质和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基于此,我们在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将“专业外语”课程安排在了学生进校后的第一学期,并在教学目标上做了重新设定。具体地,一方面我们要求本课程与大学基础英语的教学过程相互配合,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英语水平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另一方面我们还将本课程作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即以理解和掌握食品类专业相关基本术语和基本理论作为另一教学目标。亦即,我们将专业英语课程既作为整个英语教学模块中的一部分,也作为一门专业导论性的课程。
2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为此我们在综合现有相关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食品科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门类划分的相关规定,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做了深入的思考,以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能提高英语综合水平,也能较为全面的了解食品类专业的全貌。具体地,我们将食品类专业“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体系分为了8个主题(表1),每个主题既相对独立也密切联系。
3教学模式手段探索
理想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是完成教学内容体系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多种教学手段,进而形成全方位的教学模式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概况起来我们的教学模式手段有如下两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强化课程“穿透力”,构建课堂讲与课外修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每堂课之前教师将教学课件提前与学生共享,并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教学内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弄清课件中的新词汇和新术语。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当今网络MOOC资源,要求每两位同学在课外共同研修一门与专业相关的网络课程,并安排一定学时供学生用英语汇报网络课程的学习情况。学生课外网络课程研修的情况将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评体系。二是,突出学生“参与度”,构建学生问与教师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预习教学课件的时候,需根据课件内容凝练出2~3个具体问题,并用英语向教师提出;课堂上教师综合班级学生的问题情况,以答疑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
4课程考核体系设计
课程考核体系的科学设计,是评价课程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关键所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参照国外大学的课程考核体系,构建了以“突出过程考核”为特点的课程考核体系,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课堂考勤,出勤课堂是学生的基本要求。每堂课以签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勤,考勤情况占总评成绩的5%。(2)课堂小测验,通过随堂的小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了解有利于督促学生学习,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手段。每一个教学主题结束进行一次小测验,小测验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3)课程参与度,参与课堂的情况能够反应学生对课程的付出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每堂课提问的情况,以及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对其课程参与度进评价,该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4)课外研修情况,课外研修情况能反应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我学习能力。根据学生课外网络课程学习的情况情况进行评分,并以25%的比例计入总评成绩。(5)期末考评,期末考评是对课程的整体考核,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核学生对专业基本术语的掌握情况。该部分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
5结语
我们按照上述措施进行食品类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大提高,逐步由应付式的被动学向兴趣性的主动学转变。二是,学生在英语综合能力考试,如大学英语四六级以及雅思等考试的通过率有一定的突破。三是,学生在系统学习专业课程之前,对食品类专业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进而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有了更多的针对性。这些措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但同时,上述改革措施中有部分措施我们仅仅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另外还有一些改革措施必然存在其局限性和不合理性。
作者:贺江 李峰 单位: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国际学院
第9篇: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1课程的主要特点及问题
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在我校开设有20年的历史了,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飞快发展,该课程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用四个词概括了这个课程的四个主要鲜明特点:由点及面、承上启下、与时俱进、以静制动。1)由点及面,主要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先修的各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的分散知识点综合应用到系统的工程设计中,如何运用计算机、微机、嵌入式等工具进行项目设计,如何运用各种现代系统仿真工具解决近代电子技术有关课题。2)承上启下,主要是如何通过课程中各个课题的学习和训练,掌握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顺利地过渡到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及科研训练,3)与时俱进,主要是如何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发展的需要,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学生近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的专业水平。4)以静制动,主要是如何通过课题训练,给学生说明设计的方法及设计的思路是可以举一反三,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这四个特点同时也给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也是课程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课程的改革基本思路
如何把握课程的四个特点,解决以上四个问题,主要是把握课程中的“变”与“不变”,主要是要做到:(1)课题取材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发展的需要,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跟踪当前科学技术的前沿水平,尤其是通信系统、嵌入式系统技术、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2)如何使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中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相对不变的研究思路和实验手段,来解决课程中提供的实验内容。(3)如何结合在课程中,通过工程系统设计的方法结合教学中的创新要求,在较高的层次上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课程的改革和实施
本课程是电子通信专业的必修课,一般在第三学年第三学期开设,共有64学时,分布在连续的2周时间内。该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综合应用各种电子技术知识,掌握一些小型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制作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全面性的设计素质;在于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增强他们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方面根据现阶段教学的需要,在课题取材和实验方法上进行更新,课程实施上进行分阶段、分层次训练。
课题取材
在课题的来源上,做到与时俱进,课题取材反映当前主要技术的发展,同时,能涵盖通信电子技术的主要知识点做到由点及面,承上启下。根据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发展情况也更新了课程设计的电路搭接部分,去掉了原来“锁相环原理实验”,引人了“数字基带信号传输性能分析”子课题;去掉了“pic单片机实践”课题,引人了“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从而全面更新了电子系统课程设计的课程内容。课程设计组的老师每年都会根据课题的变化调整讲义的相应部分,目前更新的讲义有《数字基带信号传输性能分析》,《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大胆创新,使用适合自己实验设备,自主创新的自制实验设备。课题设计组的老师,就课程设计的电子系统设计部分做了专项研究,按照本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定制的自己的实验箱系统,同年使用了自主设计的“综合创新实验箱”;
分阶段的训练
课程分两个阶段进行训练,综合训练阶段及创新训练阶段,各占32学时。(1)综合训练阶段,侧重硬件方面及系统设计的总体概念的培养,学生根据既定的课题目标进行软件仿真和硬件设计,通过模块化设计及模块联调的方式,最终在面包板上实现设计方案。该阶段规定了课题的设计参数、原理框图及器件,通过软件仿真等辅助设计手段来设计电路,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设计电路,同时,在实际设计中必须对器件的数据表有所了解,不至于原版照抄,一定程度上学习了电子系统的设计过程。方案的实现是在面包板上进行的。该阶段我们一直坚持在面包板上进行方案实现,这是因为面包板是问题的“放大镜”,很多直接使用PCB制版的电路不会出现的问题,在面包板上都会出现。例如,在面包板上很容易看出不同模块之间的干扰,电源线上的干扰可以通过示波器看到,器件使用去耦电容前后的电源波形,长线与短线对电路的影响,模拟电路中干扰的产生,测试点不同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等问题,在面包板上能很容易观察。在面包上问题容易产生,调试过程的难度也增加了,必须想办法来解决,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训练的题目是不断在变化的,目前使用的题目是“数字基带信号传输性能分析”,主要侧重以下电路的设计调试:时钟产生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发生器设计,放大和低通滤波器设计,噪声信号产生电路,加法器和衰减器设计,同步提取和译码电路设计,数字信号观测,低通滤波器性能分析,同步提取模块测试,眼图观测实验。(2)创新训练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电子综合设计的一般方法,使学生掌握对电子线路进行分析和设计,并根据所给定的题目要求,拟定设计方案,利用辅助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原理分析、电路设计和模拟仿真。在仿真通过的基础上,经过选定元器件、制板、组装、焊接、调试等环节,最终完成设计项目。和综合训练阶段不同的是,本阶段侧重的是软件和硬件综合的训练。同时,在上阶段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了解项目设计的方法,通过团队(一般是3人一组)的运作配合完成给定或自选的项目设计,更加强调团队协作精神。课程还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因材施教”。对于程度好的学生,提供了层次更高、难度更大的课题研究,如“手持示波器”,“模拟驾驶装备”,“四轴飞行器”等课题研究。其中拟定的基本题目是“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主要内容是CORTEX-M3核心板硬件资源及开发环境,CORTEX-M3核心板的主要外部设备实验(按键、lcd显示,AD/DA实验),正弦信号失真度仪原理,音频信号的傅里叶分析,信号频率分量的功率值表示,提高输入信号动态范围测试,提高测试灵敏度实验。
4结语
通过几年来得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综合训练及创新训练,培养学生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汇贯通,综合运用;使他们的专业素质产生质的飞跃;为学生即将从事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林和志 谢作生 单位: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10篇:大学基础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大面积运用之利敝
多媒体课件较之传统的授课方式具有形式新颖、信息量大、授课方便、教师授课劳动强度相对减小等优点,目前在我校的公共数学课程的教学中使用比例在逐渐增大,由于它的上述优点,受到许多教师的欢迎。目前的工科数学基础课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数理方程和概率统计,笔者在文中对上述课程的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在上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抓住课程特点进行教学,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但是,这些传统的、根据学生特点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多媒体课件中难以表述,这就要求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狠下功夫,把各种可能的想法和推导方式写进课件之中,如果这样,其超量的信息又和多媒体课件的特点相悖。另一种解决方式则是,课件制作简捷,大量推导仍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但这往往又失去了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初衷。笔者曾调查所授课班级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评价,结果令人惊诧,几乎所有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反对多媒体授课,其理由非常简单:速度快、信息量大、印象不深。笔者认为:是否采用多媒体课件必须针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有选择的使用以达到多媒体课件的最佳使用效果。首先。从课程特点方面考虑,多媒体课件更适应于人文社科类课程和管理类课程。这些课程大量使用文字语言,更多地反映概念内容,反映系统的各种分支结构关系,在多媒体课件中使用动画幻灯放映,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加趣味性。而数学等理工类学科具有大量的推导过程,这些推导不能以制作完毕的形式放映给学生而必须将推导过程展示给学生,同时在推导中还须说明各种可能的想法,基于此,对数学课程的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要抓住两个重要环节:课件的制作和课件的讲授。在课件的制作方面,尽量让课件只反映陈述性内容如定义内容、定理叙述等,而对定理证明和例题讲解应当使用传统的板书为宜。在课件的讲授方面,注意授课节奏,给学生以足够的阅读课件时间,尽量加深学生印象。近年来,我校教学管理部门已逐步意识到板书教学的优越性,认为这是一个教师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的重要标志,要求刚站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必须在第一年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板书,这无疑是对传统教育方式合理回归的明智之举。其次,从学生特点方面考虑,对层次高的学生可多使用多媒体课件而对低年级学生则尽量少使用。因为高层次的学生如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自学能力较强,他们对课程的了解更注重对整体的把握,他们对题纲结领的东西更加感兴趣,而对具体推导过程他们则可通过课外时间来完成,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对他们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学术报告、论文答辩中,多媒体课件以其信息容量大、表述清楚、占用时间少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欢迎,正成为一种固定的不可替代的学术报告形式。总之,多媒体课件更适用于文字型学科的讲授、授课对象以高层次学生为宜,同时,它完全适合于学术报告场合。要在低年级的公共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广泛使用多媒体课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年?在网络上展示的如加州大学、MIT、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公开课视频显示了它们的数学课程教学大多使用板书,这也许是对这个问题的另一角度诠释。我们必须在课件的制作和课程的讲授上狠下功夫,探索一套能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特色的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二、辅导答疑及作业批阅程序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前所述,当前公共数学教学改革中实行的大班授课以及辅导答疑与批阅作业的程序化是为了解决教学资源与教学规模的矛盾而不得不为之的措施和手段。在这个大前提下,怎样避免把学生当作批量生产的产品、扼杀学生的思维个性则是我们所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五十人左右的小班,教师可以熟悉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到课情况、完成作业情况,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程度等。而目前教师所面临的都是150人以上的大班学生,而且除了高等数学的总学时和周学时略多一些外,其他几门公共数学课的总学时和周学时都很少,也就是说教师与所授课学生见面机会就很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所授课学生信息的了解就基本上来自于辅导答疑和作业了。当前的集体答疑制度和作业的助教批阅制度充分发挥了规模化生产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但另一方面,它也削弱了教师对学生信息的了解程度从而延缓了教师对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反应时间。那么,怎样弥补规模化教学的上述缺陷呢,我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以解决此问题。1.实行作业批改和辅导答疑的随机抽检制度教师在大班授课时,以专业小班为单位,每班定期抽取1~2人,检查其作业完成情况,并指定他们在本教师辅导答疑时间与教师见面,询问其学习情况及对课程教学存在的意见,这样即可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并及时作出反应。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习题中大面积出现的错误,教师在授课时安排专门的时间予以讲解。2.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手段,建立健全网络答疑系统目前国内各高校的校园网建立已初步完善,校内以学院为单位的网络站点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在这种条件下,建立健全网络答疑系统的条件已经成熟。网络是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信息交流媒介。如何完善地利用它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服务,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利用好网络,必须处理好发挥集体智慧和保留个体特点的关系。在答疑站点的建设上,必须成立专门的站点建设小组,将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搜集完整,建立一套完善的答疑数据库,使学生能在网上能最大限度地查阅到他们问题的解答。另一方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定期安排教师值守,使教师和自己所教的学生能在网络上面对面交流。当然还可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交流问题。
三、我校在数学基础课中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途径及其思考
为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使本科生打下扎实的数理基础,尽早融入各自专业的科研团队,学校在本科数学基础课教学中逐步推出如下措施:1.在大面积的数学基础课教学中推行研究型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或学生拟出与课程有关的问题,布置给感兴趣的学生,给予较长时间(一个月甚至一学期),要求其以小论文方式完成并在教学课堂上展示。这种方式极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热情,使得他们展现了个性,初步明白什么是科研,对其后续学业及工作极其有利。但这种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它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更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需要相应政策予以保证。2.在全校范围内选?学生组成“英才班”,在数学基础课教学中采取加深课程难度拓广课程宽度的方法,这也是国?高校的普遍作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分层次教育,有利于尖子学生的脱颖而出。但这种模式对大量的非“英才班”的个性化教育无关,即使入选“英才班”,也因为没有在具体学院的“归属感”而难以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性文化氛围。因此,对这种学生集体的管理方式只能在过程中摸索。
四、总结
教学改革论文【第四篇】
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几套科技英语教材和观摩本校及周边高校科技英语授课,笔者发现当前科技英语教学主要存在教学内容不实用、教材编写不合理和授课模式传统三大不足。在教学内容上,现行科技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重语法、句法、文本特点、翻译技巧等语言能力,轻语篇分析、阅读技巧、信息汲取和观点批判等学术能力,而后者才是提高学生专业内英语运用能力的关键。在教材编写上,首先,作为课文的文章或写作年代久远,不具时代性,或观点陈旧,不能反映学科前沿动态,或知识太过专业,给学生理解造成很大障碍,或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其次,课后练习题型死板,多为传统的阅读理解选择题、词组翻译、单句翻译和段落翻译,而缺少交际能力中重要的一块———听说训练。在授课模式上,由于大部分院校的“科技英语”课程由“大学英语”的授课教师教授,其授课模式与精读精讲的综合课类似。即: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侧重语言细节尤其是词汇的讲解,甚至逐句翻译,轻视文章的语篇布局和观点辨析,阅读成了单纯的语言活动,造成学生获取的新信息少,阅读速度慢,分析能力差。显然,这种费时低效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当今信息密集的时代要求,更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必须加以改革。
二、科技英语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原则
(一)充分发挥以内容为依托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科技英语属于外语学习和学科知识相结合的课程,它的理论依据是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理论或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教学法将目标语作为获取学科内容的工具,而不是作为直接的学习目标。Leaver和Stryker(1989)总结了CBI教学法的四个特征:1.围绕学科知识而非语言形式进行教学,学习者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习语言;2.教学中使用的课文来自真实语言材料;3.教学任务是学习新信息,即学生未知,需要探索的信息;4.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满足学生特定需求,即为学生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需求服务。Kasper(2000)提出:如果语言教学能基于某个学科知识或某种主题进行,效率会大大提高。其优势有四:第一,关注内容能降低外语学习的焦虑感;第二,引入学科内容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第三,内容学习的阅读量较传统语言教学大大增加;第四,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知识和一定深度的认知互动有利于语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笔者认为,科技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充分发挥CBI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区别于传统基础英语教学,由精读转向泛读,由关注语言本身转向关注信息的获取,由侧重语言技巧转向侧重篇章结构,由教师翻译讲解为主转向学生探索分析为主。
(二)教学改革的原则
蔡基刚(2012:233)指出,在CBI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分科英语(科技英语属于分科英语)的教学目标非常清晰,就是用英语进行专业信息的汲取和交流、搜索本专业的文献、听本专业的英语讲座、用英语写论文和进行科研成果汇报等。因此,课堂提问是围绕文章信息的汲取和理解,而非对中心思想的挖掘;分析是对文章观点(尤其是不同观点)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评论,而不是接受文章传递的思想;活动就是学生通过在项目中搜集信息、辨别信息对课文加深理解,而不是开展无病呻吟的活动;讲解就是讲解阅读、引用、写作技能而非解题技巧。由此看来,《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应围绕培养学生的各种学术技能来开展,包括阅读、写作和词汇技能,专业内的听说技能,以及从事专业知识学习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技能。
三、科技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课文选择
为达到上文提到的教学目的,笔者建议科技英语教材在文章的选择上要遵循语言真实,内容实用多样,难易适度,阅读量大的原则。课文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是真实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而非人为加工或编写的,且写作规范,能为学生撰写学术文章或一般议论文提供示范;2.文章主题是当今主流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体裁和题材多样,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和他们今后工作的需要;3.文章难度适中,内容主要为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介绍和热门话题讨论,尽量包含大部分该领域的基本词汇,不应太偏,太专业,以对学生的理解稍微构成一定挑战为宜;4.为保证阅读量,每单元设置3篇长度在1500词左右、同一主题的文章,前两篇文章为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的不同观点或视角的学术文章,供学生在课内分析总结使用。例如蔡基刚(2012:235-236)提到了香港城市大学Stephen Bolton教授在一堂介绍环境科学的英语课上使用的两篇阅读材料。1篇是关于米老鼠象征含义的学术文章,另1篇反驳了第1篇文章的观点,并提出了关于如何看待米老鼠象征意义的不同观点。每个单元的第3篇文章为课外阅读,主题要轻松有趣,用于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
(二)教材编排
笔者建议科技英语教材按教学时长安排8-10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学科主题,均设置如下三个部分:1.与单元主题相关且有趣的导读问题2-3个,用于学生课前预习。通过课前搜集导读问题的答案,该学科领域的背景知识被激活,引起学生阅读兴趣。2.3篇课文(上文已论述课文的选择)。并提供主要专业词汇和其它实用生词的注解。3.课后练习。每个单元的练习设置借鉴教育界公认的较成功的分科英语教材English for Psychology(由美国Garnet公司2010年为准备攻读心理学课程的高校学生编写,其目的是教学生在这个学科领域内的听、说、读、写的技能)的练习模式,分为词汇练习和技能练习两个板块。词汇练习包括解释该学科常见术语和词汇,介绍学术词汇的词根词缀、复合词、缩略词、同义词、词汇搭配、讲座词汇、衔接词汇等。技能练习涵盖听说读写的训练。听的技巧有:如何准备听学术讲座、如何预测讲座内容、如何理解讲座结构、如何判断讲座重点、如何有效记笔记等,练习形式是让学生听或观看一段和单元主题相关的讲座后做选择题、填信息或做笔记。说的技巧有:如何用笔记做小组发言、如何做小组讨论、如何提问、如何要求讲座人澄清观点、如何做陈述演示、如何回答问题等,说的练习可与课文或听力材料结合开展。读的技巧包括预测、略读、寻读、搜索关键词、推测词义等,练习是基于课文的阅读理解题,形式尽量多样。写的技巧包括学术写作规范、如何报告研究结果等,练习形式为分小组进行项目研究和小论文写作。
(三)教学模式
陈国华(2008)指出“语言是一种技能,而技能的训练,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文秋芳(2008)也用实例论证了增加学习密度的观点。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科技英语”总课时为32、48或72,每周2-4课时,开设1-2学期,这种断断续续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笔者建议“科技英语”课程实行集中强化教学。每周开设6课时,开设8或12周,一学期完成。每个单元的教学安排分为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部分。各部分活动的设置都要围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来开展。课前活动为学生分小组就“导读问题”搜索资料,并就搜集的资料在课堂进行讨论。课堂教学主要包括:1.阅读技巧和词汇知识的介绍。2.阅读训练。建议的活动形式有:学生自己就文章设计问题,要求老师或同学解答;学生总结整篇文章或某一段落;区分文本的主题、论点、论据;全班限时快速阅读;两篇同主题文章对比阅读等。3.课堂阅读笔记。要求学生阅读时将主要概念写在左半栏,将自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写在右半栏,并就自己的学习笔记在小组中讨论。4.学科知识学习。师生讨论课后阅读理解题,澄清学科知识点,同时教师分析语言难点,学习专业词汇。课后活动可采取笔者践行有效的两种形式。一是让学生课后阅读每单元的第3篇文章(或教师提供相关主题的课外文章)并填写阅读记录表。记录的内容包括“文章题目”“阅读时长”“有用的句型”“有用的生词”和“阅读反思”五个部分。一方面监控学生的阅读速度,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积累语言知识和思考文章观点。二是学生分组就每个单元的主题设计一个子论题,鼓励他们通过网络、期刊杂志、学术论文和图书馆等资源搜索与论题相关的信息,就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并按照一定的学术规范写作陈述报告。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综述文献观点、评价不同观点的学术思维和写作能力。
四、结语